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拉丁美洲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拉丁美洲 拉丁节奏 印第安因素
一、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和音乐起源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面积相当于两个欧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南美洲四个部分。十六世纪初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殖民地时期各国分别归属在各大总督区内;十九世纪初相继获得独立。拉丁美洲在历史、语言、文化方面长期受到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影响,所以人们习惯于把它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因此具有广阔多姿、丰富多彩的特点。无论是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还是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对拉丁音乐作出过不同的贡献。拉美人民经过长期的沉淀,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大量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多姿多彩、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与欧洲民间音乐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那热情洋溢的风格,激荡人心的气氛和充满动力的节奏。但它同时又带有淡淡的忧郁、哀愁,然而并不悲痛,这是从祖先遗留下来的怀乡、思念祖国之情。
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主要来源于印第安文化、欧洲(伊比利亚)文化、非洲黑人文化。
1.印第安文化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拉丁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因地域而有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但是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它与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所以旋律单纯而富有独特的表情。这种特点尤其在当地的一些民歌中表现出来,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趣味。其次,它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和声。最后,在乐器方面,没有弦乐器是印第安人乐器的一大特点。虽然当今的印第安人音乐中经常采用吉他、小提琴、竖琴等弦乐器,但是这些都是后来由欧洲人带来的。
2.欧洲(伊比利亚)文化
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音乐,一方面具有和西欧音乐相通的一般共性,另一方面受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音乐的影响而独具特色。无论是音阶、旋律,还是节奏、和声、演唱和发声,在多方面都表现出欧洲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因素。特别是它的节奏,有很多三拍子的音乐,但又像圆舞曲那样单调,而且更加细腻,更有动感。另外,像3/4拍和6/8拍交替,这样复杂而富有生气的节奏也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所喜欢的,这样的伊比利亚节奏在拉丁美洲被原封不动地流传下来,进而和印第安节奏,特别是和非洲的黑人节奏相组合,产生出更加丰富而微秒的节奏感觉。
乐器方面,以被称为“西班牙国民乐器”的吉他为代表,在拉丁美洲的所有国家受到欢迎。演唱方面,因为歌词是西班牙语或者葡萄牙语,所以能够感觉到和英文歌曲的明显不同。
3.非洲黑人文化
拉丁美洲在十六世纪初到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奴隶制度中,吸收了大量的非洲黑人及其音乐。由非洲黑人带来的传统音乐文化,和在美国的布鲁斯、灵歌、爵士乐、索尔音乐中表现得一样,在拉丁音乐中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
在非洲黑人的音乐中,有和宗教相结合的,也有单纯、世俗的一面。无论哪一方面,其旋律、节奏、唱法都表现出显著的特色。旋律方面,旋律走向以自然的滑音、装饰音而独具特色,音阶更是丰富多彩。音色方面,黑人具有十分独特的音质,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唱法方面,独唱、合唱、齐唱通常是互相交替,以一呼一应的对答形式为特征。
非洲黑人音乐的最大特色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良好而丰富的节奏感。他们使用各种打击乐器,产生复杂而丰富的节奏、节拍。这些非洲支系的美洲黑人音乐节奏,大致上是以二拍子为基础,但又不像进行曲那样的单纯、刻板。通常是以两种、三种,甚至三种以上的节奏型同时重叠进行的混合节奏,不断地加入切分,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律动感。
“综上所述,拉丁音乐主要是由以上三种文化结合而成。这三种文化的结合,如果从旋律、节奏方面来看:在旋律上,印第安人提供基本的五声音阶模式,欧洲音乐的影响表现在扩展音阶、增加和弦上,黑人则增加了更多的变化和修饰;在节拍和节奏上,印第安人坚持短句长休止,用单调的击鼓声作伴奏,欧洲人的节奏主要是西班牙的典型的3/4拍与6/8拍的双重节拍,非洲黑人的影响主要是在几乎不变的2/4拍内加入切分音”。①
二、灿烂多姿的拉丁节奏
从拉丁音乐的来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它的节奏。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
1.桑巴(Samba)
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特点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农村桑巴比城市桑巴切分性强,城市桑巴节奏变化少,但快捷、灵巧。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2.伦巴(Rumba;Ruhmba)
伦巴,起源于非洲,十九世纪初出现于古巴,于二十世纪初发展并流行起来。三十年代初,伦巴传入美国及欧洲各国,同时融入爵士乐成分,风靡一时。伦巴的基本节奏型为:4/4(XX XX XX XX),采用沙球、响棒、康加鼓等拉美打击乐器加强节奏。传统伦巴速度中等,每分钟40至50拍,通常为4/4拍,后来也出现快速的2/4拍的伦巴。
3.曼波(Mambo)
曼波,由伦巴与爵士乐中的摇摆乐相结合而成,形成于1940年左右,并在四五十年代风靡世界。演奏曼波音乐的乐队一般规模较大,乐队中有铜管、萨克斯管、钢琴、贝司等摇滚乐队中的常用乐器,也加入沙球、响棒、康加鼓等拉美打击乐器。音乐的构成常以固定低音及和弦序列为基础。
4.萨而萨(Salsa)
萨而萨,一种结合了古巴黑人音乐、美国爵士乐与南美民间音乐的舞曲音乐。四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演变和发展,于七十年代中期形成流行高峰。萨而萨的节奏乐器仍以拉美打击乐器为主,如沙球、响棒、康加鼓、邦戈鼓等。基本节奏型与曼波、恰恰相似,但萨而萨中的一种两小节节奏型却独具特色:4/4拍,XX XX|O XX O O。传统的萨而萨音乐,经常由一个不断反复的固定动机构成的曼波段落而组成。
5.恰恰(Cha Cha)
继伦巴、曼波等拉丁舞曲之后,恰恰于五十年代中后期在欧美各国风靡一时。恰恰源自古巴的民间年月恰朗加斯(Charangas),其基本节奏型是X X XX X,演奏时用沙球、响棒等拉美打击乐器来加强最后的三个重音。
6.探戈(Tango)
探戈,起源于古巴的哈巴捏拉舞,作为阿根廷音乐的代表广为流传。其特点为2/4拍的摇曳节奏,通常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为小调式,第二段为大调式。探戈也有用吉他伴奏的歌唱形式。一般探戈的演奏乐队由小提琴、手风琴、钢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而按钮式手风琴是探戈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
三、拉丁美洲音乐中的印第安因素
1492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因此,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1492年以后,教会音乐由耶稣会教士传给美洲土著居民,殖民当局镇压土著音乐,当地的节奏、旋律与欧洲的节奏、旋律逐渐混合而成新的、有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形式。因此,至今,仍可在拉丁美洲的音乐中寻探出许多印第安因素。
印第安人的音乐很多是和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的,所以,一般说来,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带有独特的表情。这种特点尤其在安第斯地带以民歌为基础的南美民间音乐名曲《神鹰飞翔》中表现出来。
四、结语
拉丁美洲音乐主要是由印第安因素,土著音乐,欧洲音乐三种因素结合而构成的。最重要的是由这些因素的相互混合已经创造出了称为“拉丁美洲”的独特的个性,是“混血的音乐”,绝不是许多文化的杂乱无章的并列,而是获得了具有个性的新的独创性。
注释:
笔者一次参加教研活动,听了两位七年级教师执教新教材“人口与人种”一课。其间,两位教师处理教材中的一幅图片的方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位只字未提,另一位进行了局部更改。好奇之下,请教原因,均言此图说不清楚,不如不说; 如要说则需要进行局部调整,用中国秧歌或中国民乐来替代最后的舞蹈部分。笔者顿生疑问:这幅图片为何说不清楚,竟让执教教师避而不谈或局部调整?如何处理才比较合适?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仔细研读了这幅图片并作了相应的处理。
一、图片引发的疑惑
上文提到的一幅图片就是最新《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这一课中“图2-39各具特色的文化”(见下图)。这幅图片由一组照片构成,第一张显而易见,是白人芭蕾舞者跳芭蕾舞的情景,第二张是非洲黑人在丛林击鼓的画面。让人疑惑的是第三张照片,人物的肤色、着装、舞蹈的类别都不是很清晰,与之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也没有进行任何解释和说明。笔者先入为主以为三张照片分别对应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查阅了印第安人舞蹈方面的资料后却发现第三张照片根本不是印第安人舞蹈,却与拉丁美洲民间舞蹈在服装和舞姿上相似度最高。但拉丁美洲民间舞蹈是个“混血儿”,并非单纯由黄色人种创造,身上除具有美洲大陆印第安古老的文化印痕,还受到欧洲(主要是西班牙)和非洲文化的双重影响。就人种而言,拉丁美洲人种复杂,以混血人种为主。至此,疑惑解开,这三张照片其实分别对应的是欧洲白色人种的芭蕾、非洲黑色人种的鼓乐和拉丁美洲混血人种的民间舞蹈。两位教师反映这幅图说不清楚,估计也是因为第三张照片反映的内容不够清楚,再加上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与笔者先前一样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了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精通历史、地理、政治等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就拿“图2-39”来说,与历史专业联系不大,如果没有正规学过音乐、舞蹈方面的知识,很可能不懂照片反映的舞蹈门类,无法与学生交流、互动,只能避而不谈或作局部调整。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作为教师直接依靠的《教师教学用书》,应该细化工作,对教材涉及的内容尤其是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配套补充和说明,以方便教师备课。
二、 两种处理方式的偏颇
上述两位教师中的一位之所以对图片避而不谈,或是因为对这图中内容没有十足把握,或是认为这幅图作用不大,替之以其他课程资源同样能达成教学目的。而另一位教师之所以采用局部调整方法,主要是考虑图中的第三张照片反映内容不够清晰,用“中国秧歌”或“中国民乐”取而代之效果更好。笔者以为,这两种做法均有待商榷。
比较新旧教科书,“人口与人种”一课的变动仅4处,这幅图和相关的文字“他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些富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使得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就是其中之一,属新增内容。我们知道,教科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从编写到定稿经过专家的多轮论证,其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素材及图像系统等,都是为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服务的。新教材“大动干戈”进行相关增补,肯定有其道理,是我们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予以特别注意的地方,如此避而不谈和随意更替是否过于草率?
从教材的结构设计上看,新教材空间、时间、探究三条线索相互交织,由中外混编到中外分叙,尤其是中外分叙在七年级新教材上下册中有明显的体现。原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在新教材中为第三单元,内容变化很大:第二课与山为邻取消了天山哈萨克牧民“垂直的牧场”,代之以印第安人“垂直的生计”; 第三课取消了“水乡孕育的城镇”等。还有,原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在新教材中被放置于下册第五单元。总之,新教材上册作出了尽量避免中国化的元素编排,用中国秧歌、中国民乐来代替拉丁美洲民间舞蹈,明显与教材的整体性不符。
此外,这三张照片反映的艺术形式具有共同的特点:影响的普遍性和深远性。具体而言,芭蕾在欧洲白色人种中盛行,在世界舞蹈界占有重要的地位;鼓乐是非洲黑人文化的一种象征,在非洲具有普遍性,其节奏鲜明对今天的流行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拉丁美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经历过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拉丁美洲民间舞蹈深受拉美各国人民的喜爱,对今日的大众舞蹈有着重要影响。而秧歌只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乐的影响也只局限于中国,并不具有对亚洲或黄色人种的普遍性。总之,无论是秧歌还是民乐,都不能与芭蕾、鼓乐同日而语,以此替代,与教材的科学性不符。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任何教材都有弃取增补的空间。教师在教材跟前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研究者、开发者。但教师在灵活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时必须遵循几个原则:一要以课标为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来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二要符合科学性、规范性和整体性;三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总之,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这是教师应该具有的课程智慧。
三、基于课标的处理
基于与本课对应的课标是“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而拉丁美洲民间舞蹈恰恰可以成为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这是因为,经历了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本土印第安舞蹈、来自非洲的鼓乐和来自欧洲殖民国家的芭蕾发生了碰撞、冲突、吸收、融合,最终形成了一门新的艺术门类:拉丁美洲民间舞蹈。因此,笔者没有替换第三张照片,而是在“图2-39”中对三张照片依次标注上“欧洲芭蕾”“非洲鼓乐”和“拉丁美洲民间舞蹈”字样,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这三张照片的认知难度。
结合课标,笔者认为教材编写者增加这幅图的意图,是想通过不同人种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种为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人种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一是展示体育、政治、文学等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请学生来分类并说说他们的成就或贡献。二是补充对芭蕾、鼓乐和拉丁美洲民间舞蹈的简介,欣赏我校学生艺术节表演的芭蕾、街舞的背景音乐,拉丁舞的片段,说说这些艺术形式的特色和你的感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芭蕾这一由白色人种创造的舞蹈以其优美的旋律和轻盈柔美的动作,在世界舞蹈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节奏强劲的鼓和热情奔放的乐舞是非洲音乐的明信片,黑色人种的击鼓节奏鲜明对今天的流行音乐(比如rap说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以混血人种为主的拉丁美洲人民创造了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民间舞蹈,对今天的流行音乐和大众舞蹈(如拉丁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各个人种肤色不同,所创造的舞蹈形式上也有差异,但都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创造了别具韵味、特色鲜明的文化,使得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
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所形成的足球风格也不尽相同。足球风格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踢出什么样的足球风格。同时足球风格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足球比赛的成绩。运动员在球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和战术的运用,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民族传统,是民族文化和风格在足球场上的具体体现。
足球运动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形成了带有民族文化烙印的各种流派。民族文化心理、地理和人文环境都对一个民族的足球风格表现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文化是足球之源,文化造就了足球的风格,而足球又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再现。一个国家拥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就会踢出什么样的足球风格,这种风格其实就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创造一种自己独特的足球风格,除了需要非常高的足球普及力之外,还必须找到足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和本民族文化习性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够真正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当今是世界上,足球风格迥异,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足球风格。
在我们欣赏不同地域国家的足球比赛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有西欧精彩绝伦的配合,也有北欧强壮如牛的身体,有对华丽绚烂的桑巴足球的迷恋,也有对酣畅淋漓的非洲足球的追求。因此,我们能感受到民族文化对足球风格的影响。古罗马文明下的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地区生产力十分发达,是西方生产和艺术的轴心,受地理位置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地区国家的足球呈现出一种相近的风格:讲究技战术的运用、讲究穿插配合、讲究对球的控制等。这种风格表现出文明世界里对头脑、思维和生产的尊重,以及对运动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拥有这些足球风格的国家我们称之为欧洲拉丁派。相比之下,东欧地区的足球发展水平要落后西欧,东欧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对足球的重视和投入,足球运动的发展严重受挫。
东欧国家的运动员拥有强健的体魄,但他们踢球并不野蛮,他们有自己的文明,但这些文明都是接收到外来的文明,没有创造属于自己的文明,所以他们可能拥有拉丁派的技术,却没有拉丁派在足球场上的气质。拉丁美洲绝对是足球运动的另一个天堂,这里的足球和欧洲大陆千丝万缕却有截然不同。足球在拉丁美洲就是一种生活,或者说足球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拉美足球的灵魂就是过硬的技术,另一个特点是松散,这和拉丁美洲大陆本身的历史有关。美洲大陆是一片殖民大陆,拉美地区的国家独立相对比较晚,国家、民族仪式在这里都非常淡漠。在旧民族被抛弃、新民族没有形成的时候,最缺乏的东西就是凝聚力,所以拉丁美洲的任何组织、制度、文化形式都非常松散,足球风格也是如此。
作者:王娟莲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
了解亚洲民族音乐的知识和相关文化。八年级下学期着重探究欧洲名曲。通过上网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料,探究意大利、英国爱尔兰、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代表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以及欧洲音乐深刻的思想内涵。九年级上学期探究拉丁美洲音乐。重点探究内容是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哪几种音乐文化的融合?拉丁美洲音乐分为哪三大类型的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有哪些?九年级下学期进行黑人非洲音乐、北美洲音乐探究。重点探究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以及北美洲音乐的主要音乐文化构成。中国民歌。结合教材内容,八年级下学期进行西部民歌探究。通过收集整理有关的文字、音像资料,感悟西部民歌所表达的情感,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探索西北民歌形成的风格特色。九年级上学期进行长江两岸民歌探究。结合地理知识了解长江两岸各个地区的民歌及其特点,通过听赏与学唱长江两岸的民歌,体验长江上游与下游的音乐风格的不同。
九年级下学期进行少数民族的歌、舞、乐探究。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搜集整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了解和体验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音乐史话。音乐家的故事、音乐成语故事、音乐名言、音乐笑话、音乐谜语等音乐史话,都是音乐教学中可随手拿来添加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巧妙添加,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收集有关的音乐史话。比如,海顿创作《惊愕交响曲》的故事,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高山流水会知音等故事;贝多芬、舒曼等音乐家的名言名句;四面楚歌、余音绕粱、对牛弹琴、滥竽充数等成语故事;还有谜语故事。姐妹两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排在队伍最后面,歌曲唱完她出场(打一音乐记号)——终止符号。小尖角头朝地,常用记号要牢记,你在歌中见到他,千万别忘换口气(打一音乐记号)——呼吸记号等谜语。创作。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们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咸水歌即兴填词演唱。可用一些简短的原生态咸水歌进行填词演唱。(2)粤曲新唱。用一些经典的曲调进行填词演唱,为粤曲注入现代的元素。(3)用简单的伴奏音型为歌曲进行即兴伴奏。(4)在平时的表演中,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品进行再度创作,有感情地进行演唱或演奏。
综合素质方面。音乐实践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三年来,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组队参加了学校、镇、区、市级的艺术表演活动10多场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粤剧小组的同学在2009年4月,参加了在石楼镇国学广场举办的番禺区“党团联动,和谐实践惠万家”主题实践活动;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连续两届在学校艺术节文艺汇演中表演粤剧唱段;2010年2月参加了石楼镇元宵烟火晚会;2010年9月参加了广州市文联主办的“迎国庆贺中秋”戏曲艺术活动暨广州文艺专题戏曲艺术培训班展演活动;2010年11月参加了在石楼镇亚运文化村举行的《亚运让番禺更精彩》文艺晚会,表演的粤剧节目均获得了全校师生和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2010年11月参加了第26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番禺区一等奖。咸水歌表演队在石楼镇贯彻十七大精神文艺晚会上表演的新创咸水歌《如诗似画新水乡》,以及在敬老活动中表演的新创咸水歌《齐齐来唱歌》、《石楼处处好风光》等节目,均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2011年11月,《多彩的民族风》中国民歌探究小组参加了第27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番禺区二等奖。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但如何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资料,还需进一步研究。改革教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培养爱国爱乡的情感;但在提升音乐素养方面,因个体差异而会略有不同。
关键词: 美国 多元文化主义 种族 人种 移民
在英语中,表示“多元文化主义”的词汇有3个:一个是Multiculturalism,即多元文化主义;一个是Cultural Diversity,即文化多样化;一个是Cultural Pluralism,即文化多元化。《美国文化与思想史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多元文化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是用来描绘现实和思想及其活动的术语,20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开始流行。哈佛大学图书馆“Multiculturalism”条目下竟然有750项之多,可见多元文化主义问题在美国所引起的重视。
1.从种族角度出发看“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的创始人、著名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是最早提出应该解决美国人种和种族问题的人。他在1924年发表的论文集《美国的文化与民主:美国人群体心理研究》中认为,美国很难成为一个民族熔炉,因为绝大多数美国公民是与本种族内或本范围内的人结婚的,这就很难形成一个通常所说的熔炉式的新种族;即使出现新的种族,旧有的种族也仍然与新产生的种族共同存在。一般认为,是卡伦提出了“文化多元化”的观点。但是,这种文化多元化的观点当时并没有得到多数美国人的赞同。二战以后,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宽松和亚裔、拉美裔移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文化多元化的观点发展成为多元文化主义,并成为流行的观点。
美国种族差别、种族矛盾、种族歧视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多元化社会是美国人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现实。内森·格莱泽着重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实在性,他认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有3种:第一种是“温和的多元文化主义”,主要强调美国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压迫;第二种是“转变的多元文化主义”,其核心是重塑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人种和种族所构成的全部历史和文化;第三种是“转变的多元文化主义”,所反对的“添加的多元文化主义”,它强调在美国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少数民族中的伟大人物。显然,这种多元文化主义是从横切面上考虑美国社会的,是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抨击,是从人种、种族、性别、民族等多方面考虑美国社会的构成。这是当前研究美国多元社会的主要趋势。
2.从人种角度出发看多元文化主义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正是移民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一般认为,白人、黑人、黄种人,以及拉丁美洲裔人在文化传统和特质上存在人种、种族等重大差别。由于欧洲移民是自愿来到美国的,因此他们融入美国文化不是问题。而其他民族则完全不同:土著印第安人是被征服的,非洲黑人是被当做奴隶卖到北美的,而来自亚洲的移民多数也是被迫离开母国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被歧视的命运使他们面临“强迫性的多元主义”。
所谓强迫性的多元主义,是指那些被歧视的民族和种族难以被同化或者说是客观现实造成了那些被歧视的种族保留着他们原有的文化特色,从而使美国呈现多元文化色彩。彼特·基维斯托把强迫性多元主义分为如下3种:
(1)印第安人面对的是“抢夺性多元主义”,因为欧洲移民从他们手中夺取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并杀害了绝大部分的印第安人。1887年,美国政府曾颁布《印第安人财产法案》,但是,大部分印第安人都没有能够因此保留住自己的土地;罗斯福政府于1934年颁布了《印第安人重组法》,力图加强和改善与印第安人社会的关系,并希望印第安人加入到美国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当中来;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则相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种所谓的“终结政策”,要断绝与印第安人部落的关系并取消保留地。当然,这种政策最后以失败告终。总而言之,如果印第安人文化是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种,那么印第安文化的保存不但有印第安人自己的原因,更有美国政府政策的原因。
(2)来自非洲的黑人面临的是“等级多元主义”。一方面,长期以来美国黑人的地位并没有完全改善,歧视黑人的现象和根源依然存在。由于取消种族歧视制度,黑人孩子有权利与白人孩子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但很多白人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黑孩子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另一方面,黑人本身出现了等级分化的现象,他们的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那些生活在大城市中心区的黑人受教育机会少,贫穷,工资低,享受政府福利的人多;而那些进入政府部门的、成为中产阶级的富有的黑人基本上与白人享有同等地位。从调查看,美国人为文化的保留和发展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核心问题。
(3)来自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移民则面临“寄居者多元主义”,因为亚洲和拉美移民既不是土生土长的,又不是自愿来到美国的,而是由于经济、政治原因被迫来的,带有族居或寄居的特点。其中,拉丁美洲裔人在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在最近的几次总统选举中,拉丁美洲裔人的取向对总统候选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总统候选人为了争取拉丁美洲裔人的选票而用西班牙语演讲。尽管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在文化上比黑人更接近白人传统,但毕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亚洲和拉丁美洲部分还是不容忽视的。
3.从移民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针对美国社会现实中多种文化并存现象而产生和存在的,一方面是由于白人社会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另一方面是由于其他文化地白人社会的反抗所造成的。美籍华人学者毕洪兴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与美国当代两种长久以来就存在的重要思潮密不可分:一个是“本土主义”,另一个是“分离主义”。他认为,本土主义的排外思想在美国从来没有停息过。多数人从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考虑这个问题的,因为移民的到来使美国人面临工作岗位的竞争、生存空间的大小等等问题。
所谓分离主义,是以美国种族和种族主义的存在为前提的,主要是有色人种,包括黑人、黄种人,讲西班牙语的移民对美国种族主义的反对和反抗。分离主义主要包括两种思想:一个是从意识和政治观点出发的分离主义,另一个是从社会出发的分离主义。前者主要是对某些阶级和集团的社会制度不满或愤恨,因而要求自助和自决;后者主要是希望自己居住的语言和文化环境能够与自己相一致,使自己感觉舒服,希望保持自己和后代的文化特质不受统治地位的文化威胁。有些分离主义者认为自己是文化多元主义者,但文化多元主义并不等于分离主义。他们是以一种矛盾的心理看待分离主义的。他们既反对文化同化主义者提出的限制移民的主张,又担心分离主义者意味着反对团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满足于生活在自己本种族的小圈子里,不奢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他们的初衷是有色人种要反抗白人种族主义及长期追求自我保护目标,这正是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涉及种族、移民、人种等诸多因素,对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认识和定位关系到对美国多元社会的认知。总而言之,多元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政府虽然在事实上已经承认了在语言和教育方面等问题上多元化的现实,但是至今还没有出台一个明确的政府政策,因而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恩铭.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国际观察,2005,4.
[3]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史林,2006,5.
[4]Horace Kallen,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Studies in Group Psychology of the American People,Boni and Liverright Publisher,New York,1924:37,43.
[5]Gary Gerstle,American Crucible,Race and N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 and Oxford:349-352.
[6]Nathan Glazer,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ts Now:10-11.
[7]Perter Kivisto,Multiculturalism in a Global Society:36-37,5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