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激发个人潜能

激发个人潜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激发个人潜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激发个人潜能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国际法主体 个人 权利与义务

关于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1.)是否能过成为国际法上的主体,法学界对此争论很大,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法学工作者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就本人的观点认为,个人由于其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授予性,不能直接的认为是国际法上的主体。换言之,个人同其他国际法上的主体相比较而言,并不具有更充分的权利与义务成为国家法上的主体。

讨论个人是否为国际法主体,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构成国际法主体的条件。对于确立国际法主体的定义和条件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国际法的主体(也被称为法律上的‘人’,具有‘人格’者)使之有能力(capacity)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2.”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具有享受国际权利和承担国际义务的能力;(2)具有参加国际关系活动的能力;(3)是“实体”3.。??个人是否具有以上的条件也是判断其是否是国家法的主体的一种依据。

一、个人就其本身的能力来讲,并不具备国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

国家作为国际法上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国际法上有比较确定的规定:“在法院得为诉当事者,限于国家。”4.因此,作为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有其:“(1)固定的居民;(2)确定的领土;(3)政府;(4)与他国交往的能力。”5.这样的一个实体,是具备了其他任何实体所不可能具有的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只有国家才是主体的传统定义稍微扩大到包括国际组织(指政府间),即使如此,它们具有的也是非常有限的权利。虽然,国际法主体的范围从单纯的国家主体,稍微的扩大到包括了了国际组织,但不意味着国际法主体的范围就可以扩大到将个人纳入其中。国际法制定目的主要是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出统一的和谐的行为规则,使之在实施时可以保障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协调不同国家的不同利益,使之向共同的目标发展,促进人类的统一的和平与经济的发展。而个人在这样的目的之中是不可能有能力去左右这样大范围的发展。就出现的很多个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比较大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行为,只能说是由于其本国的法律的授权才具有的能力。因此,国家和政府组织本身并不具有什么国际法上的权利,而是法律赋予的。就这一点来看,个人不适宜成为国际法上的主体。

二、个体不能与“实体”相比较

就个人观点认为,一个“实体”,应该具有其固定的组织、机构、人员以及可以进行某些活动的团体。这一点上,这里最有争议的不再是自然人,而是另一种形式的个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虽然作为一个全球性范围内的法人,其经济领域必然涉及到很多方面,甚至一次性的经济活动可以影响几个国家和地区。即使其作用的广泛性和关联性很广,但是,就其所享有的权利而言,不能和国家级其他的政府组织同日而语。国家和政府组织虽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其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无非是为国家的利益而为。跨国公司,尤其是其中的“一人制”公司,其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多半为自身组织的利益。国际法的宗旨和目的是协调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这一点可以看出法人作为国际法上的主体的理由是不够充分的。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其他的原因可以说明个人不适合成为国际法主体:

(一)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会削弱国家对个人的控制。从以上的论述可知,就个人来讲,本应该不能具备过多的所谓的权利。承认个人的国际法地位,意味着赋予了个人更多的权利,个人权利的扩大化,就有可能造成更多地因为其自己的利益而不免损害其他的国家或组织的利益的情况出现。

(二)个人国际法主体的承认,会加重国际社会的某些负担。有些学者认为,将个人纳入到国家法的主体的范围内,可以就某些问题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例如战犯、海盗问题的解决。但是,更多的人个人成为国家法主体后,一旦出现问题后,更多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将个人的问题多用于国内法的解决,必然会提高效率。

但是,现在个人被推向国际法庭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参加和接受国家法庭的审判是否就意味着已经承认了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我认为,目前出现的情况不能把其作为对某个人的审判,而是个人背后所承载的更大主体的审判。作为影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案件,可以适当的在国家法庭上对某个人的行为加以审判,但不宜过于频繁。

总之,国家法主体范围的确定,有利于国际法的制定、实施和执行,有利于规范国际法活动,树立国际法的威信。个人不适宜作国家法的主体也是有其相应的道理的。

参考文献:

1.国际法上的法人特指跨国公司

2.英国学者布朗利著《国际公法原理》(第四版)

3.邵津主编《国际法》教材(第一版) 第8页

4.《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四条

激发个人潜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集体性体育项目;团队合作精神;社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57-02

一、大学生寝室团队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校大学生均为“90后”,他们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比较优越,多为独生子女,一直在祖辈、父辈的疼爱下长大,成长中多受宠爱,缺少兄弟姐妹式的沟通、理解、谦让和合作,使得这些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上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性较强,缺少心理相容性。到了大学以后,寝室成员之间的问题会随之而来,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一)因家庭状况差异导致寝室合作意愿淡薄

学生的家庭因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因素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城乡环境差异、家庭贫富差异等会让很多学生不能正视这些差异,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炫富心理、攀比心理,还有些同学从个人获得利益的角度出发,把家庭的贫富情况作为交友观的衡量标准,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进而导致合作意愿淡薄。

(二)因寝室成员间互视为竞争对手导致寝室合作意识不强

大学生自我防卫、自我保护心理较强,寝室成员之间经常会出现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偏差。一些学生盲目地认为寝室的成员都将成为未来的对手,在各方面暗自进行较量,易引发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冲突,如果再遇到情绪控制力较低的情况,很可能产生直接的行为对抗,进而造成寝室成员的对抗意识。

(三)因评奖评优形成互相攀比、猜疑嫉妒导致寝室合作能力差

大学中有许多评奖评优,得到的同学必定欣喜,得不到的同学难免会心里不舒服,甚至可能会互相猜疑嫉妒。特别在评定奖学金时,学校多结合社会实践、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势必会给那些只顾埋头学习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寝室之间、同学之间会产生矛盾。另外,在助学金的评比中,由于利益驱使,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出现。如家庭贫困但人际关系较差的同学,不如家庭贫困程度一般但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得票多,极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和猜疑嫉妒心理,致使寝室合作能力差。

(四)因人际交往差异导致合作差异性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否将自己的内心思想表现出来,让他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同样也能够理解他人的表达。由于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性格特点不同、交往能力不同,对于他人的信赖程度和与他人间的沟通深入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绝大多数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的社会生活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就造成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往往呈现出不对称性,一些学生显得较为孤僻。这种人际交往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合作的差异性。

二、集体性体育项目的特点

集体性体育项目是指以二人或以上为单位参赛的项目,通过集体的努力,发挥每位成员的竞技水平,完成比赛项目。依据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中的项群理论分类,集体性项目主要包括技能主导同场对抗性项群(如篮球、足球、手球等)和技能主导隔网对抗性项群(如排球、沙滩排球等)。就其两类项群的共同点分析发现,集体性体育项目都以强调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掌控情绪能力、独立思考问题、随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组合战术协调发展等能力为主。这种集体的共同努力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凝聚性,它需要参加集体项目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配合默契、目标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整体水平,赢得比赛胜利。由此看出,集体项目强调的就是团队合作能力。高校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多以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为主要形式,根据项目的主要特点可将其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强度凝聚性

参与集体性体育项目的全体成员及教练员在比赛中经常会受到领先与落后、主动与被动、优势和劣势交替出现等现象,成员心理难免受到变化无常的情境的影响,因此,集体性体育项目比拼的不仅是集体的技术高低、实力强弱、实效优劣,而且是针对集体的风格优劣、士气高低、意志强弱的比拼。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强度凝聚力是集体性体育项目的特点。

(二)目标一致性

集体性体育项目就是为集体设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完成目标的体育项目。其特点是有与活动目的相符合的动机的共性,成员的个人目标必须趋向于集体目标,与集体统一目标相适应的动机促使成员积极活动,取得比赛的胜利。运动过程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高度统一的过程。

(三)团结合作共同努力

合作指共同创作、共同从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进行联合作战或操作。这一点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体现尤为显著,通常是在接到比赛通知后组建参赛队伍,根据队伍的实力情况制定比赛目标(即集体目标),在教练的指导下发挥个人所长,协调配合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赛前训练、准备工作、比赛中等各时期,均需要全体成员默契配合、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比赛。

三、集体性体育项目对大学生寝室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价值

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其中体育项目比赛也是精彩纷呈。集体性体育项目更是因参与人数多、场面激烈等因素具有吸引力,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从当前大学生寝室团队合作方面出现的问题着手,以寝室为单位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培养团队精神,激发个人潜能,兼容个性,培养沟通技能,对于提升寝室团队合作精神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互相尊重是基础,团结一致是动力,默契配合是核心。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多缺少培养团队精神方面的内容。笔者对在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中发现,56%的大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但只有15%的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在比赛过程中,会使学生能够领悟同休戚共进退、互助互进的益处,促进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强化学生的合作责任意识,站在团队高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角色转换,应多培养大学生团队归属感,学会与团队成员及客户的沟通交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因此,以宿舍为单位,通过开展集体性体育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十分必要。

(二)激发个人潜能

大学生寝室团队合作意识强调的是通过整体配合将个人实力最大化发挥出来的一种参与意识,而不是单纯强调某个人的卓越技能。在这一特定要求下,寝室成员之间的技能差异就会显现出来,相对较差的同W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较好的同学也会不断努力,力争发挥出最佳状态,寝室成员的整体竞技水平会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升,这就是激发个人潜能的过程。为了寝室的荣誉和担心拖后腿的心理,自然而然主动投入训练,个人成绩必然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个人技能较强的同学,在寝室荣誉的引导下也会主动帮助相对较弱同学。通过这些集体体育项目的比赛,能够让寝室成员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增进个人感情,避免寝室之间互为竞争对手的不利局面,增强合作意识。

(三)兼容个性

参加集体性体育项目的成员性格不同,既要张扬个性又要互相包容,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帮助,默契配合、发挥个人长处、善待队友,以及具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和保持稳定的情绪,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和得失等行为都是兼容个性的行为。寝室成员参与集体性体育项目相互配合的过程就是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好成绩的取得必然是团队合作意识发挥到最佳状态的结果。每位成员都从大局出发,遇事换位思考,面对压力和失误及时给予他人积极的理解和鼓励,就很容易在团队中达到共同的认知。这种心理上、行为上的互相影响就是兼容个性的过程,能够使寝室团队在合作中体会到情感上的信任与愉悦。

(四)培养社会技能

集体性体育项目无论是在场上、场下都需要成员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训练队的组建、队长的选拔、队员的角色定位、与教练员的配合、训练计划的实施、战术配合等,尤其是比赛场上,一个默契的眼神或者是肢体语言,同伴都能心领神会,这种整体配合的实力就会增强,很容易发挥竞技水平,取得胜利。如何分配每位成员在合作中的角色、如何组织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如何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如何分配具体任务等都需要成员间密切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通过多参与活动、多与人交往锻炼出来的,寝室成员经常参与集体性体育项目,能够很好培养以沟通和协作为核心的社会技能,会逐渐缩小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性,提高个人社会活动能力。

(五)融洽社会关系

在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比赛中,如果同伴发挥出色,本队赢球了,成员之间会以各种方式来传递对同伴的认可,比如击掌、一句鼓励的话如:加油!同样,如果同伴发挥失误,本队输球了,成员之间也会以各种方式来传递对同伴的鼓励,比如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举手、一句激励的话:没事,继续!通过这样的集体性体育项目,既有利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又有利于让参与者获得他人的支持,让优秀者保持谦虚。同时能够培养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使其正确表达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形成积极生活态度,融洽社会关系。寝室成员参与类似的集体性体育活动,对于消除各种原因造成的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差等团队合作的不利因素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宣海德.论拓展运动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3] 颜军.论集体项目运动队的凝聚性[J].安徽体育科技,1987,(2).

[4] 贾砚林,颜寒松.团队精神[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 王帅.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

激发个人潜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潜能;科学潜能;中学生科学潜能

一、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共2263所,每年招600多万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多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科研人员总人数分别居世界第一位与第二位,但是,我国的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偏低,科技教育的总体发展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我国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没有科学的方法。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则效果则会有所改善。

二、概念的明确

潜能是人类千百万年进化在婴幼儿身上积淀的胚芽,是指蕴藏在人类大脑中的尚未发挥出来的心能、智能、体能方面能量的总和。这种胚芽虽然隐伏着尚未表露出来,但就在潜隐状态下就已经具有了一种发展的能力或可能性。

科学是一门针对各种自然现象,去揭示其中的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关规律的学科。所以科学潜能是指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界发生的现象有一种好奇并能够去积极探究的能力。

中学生处于科学探究的萌芽阶段,因此对于中学生科学的潜能,是指能够主动对身边发生的现象极其敏感,产生好奇后能够提出问题,有计划的进行探究的一种能力。

三、培养的途径

中学生的潜能的培养,除了需要有自身良好的物质条件外,同时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支持。

1.家庭教育是潜能开发的摇篮

从1949年日本人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起,截至2008年,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奖的共有12位,在对这13名获奖者的家庭背景进行了研究,发现家庭的教育对这些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父母的个性,文化氛围,经济条件等家庭因素对孩子的能力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脑科研究者的调查数据,人的智商在0-3岁时的发展最快,在少年时代成定型期。

2.学校教育是潜能培养的关键

现在的学校教育全国上下都实行了义务制,现在提出的素质教育,对学科的课程提出了合理的安排,但是目前许多学校受到中考以及高考等高校的选拔制度的影响,主要的还是侧重于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负担得不到减轻,小小年纪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义务教育中,学生就是所学的成绩为零分也是自然升级。到了中学时,给科任老师带来了无限的压力,基础不太扎实,对师生考核的手段也没有变,对一些已无力学习的学生束手无措。现在小学的情况就是把良好的潜能的开发时代浪费了。

那么潜在能力已基本定型的中学生有没有好的办法开发其潜能呢?

四、中学生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潜能?

1、发现潜能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通常左脑被称为“语言脑”,它的工作性质是理性的、逻辑的;而右脑被称为“图像脑”,它的工作性质是感性的、直观的。左脑的工作方式是直线式的,可以说是从局部到整体的累积式:右脑的工作方式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并列式。在学习中,我们大部分都是利用自己的左脑,而右脑只是用到了10%,如果在学科授课过程中增加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效果不同非想。所以鼓励学生多动,多探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那么行动来自于动力,在课堂中对学科兴趣的培养很重要。

2、培养兴趣

中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别人强加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需求。这些需要来自于脑的潜意识。脑是信息处理的工具,对于刺激才会引起反应,而中学生只是单纯接受理论的教导,没有自己去主动要求,他的脑信息处理是不积极的,根本无法激发内在的潜能。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一定的兴趣,才有一定的专注,也才会真正的坚持。

3、教师合作

教师合作是促成良好课堂效果的有力保障。古人说: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说明集体的智慧是优于个人的智慧。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 “我至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现在学科的教研活动,也正是为教师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广泛的开展学科之间的听课评课,同课异构等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利于教师的研究与自身能力的发展。只可惜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很重,很少有时间参与这种活动,使得目前教师的业务素质整体提升的并不快。

4、学会探究

探究实践是培养拔尖人才的必经这路。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创造力开始在现实主义的引导下发展。中学生的好奇,创造力更多地由现实激发。学校因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特征,激发求知欲与成就感,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能。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其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增加其责任心和团队精神,促进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中学生中现教材中的许多探究活动,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方面,这些探究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创造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学校的实验器材不足与相关的管理老师的不足,真正的教学中,存在着实验采用的并不多。这是很可惜的,建议学校中的要加强实验员的师资力量。

5、改良考核

一个人的能力,与生俱来。学校教育中,慢慢被测试发现一些。到了社会中再被发现一些。怎样才算全?文武双全,还是文理双全?文武全,就是全才了?何况这些被发现的形式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毕竟人的潜能存在太多的未知数。

潜能不是学校能培养出来的,要靠身边的师长和孩子自己来发现。所以希望我们的教育专家能够放下现成的框架,以高校自身的培养需要来招生,这样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更加有利。

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熊丙奇说:“中考体制的改革,则会走向二个方向,一是本质上高校的录取以分数为主,只是学科分为多科;二是高校自主提出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要求,达到相应的要求的考生可以自主申请,学校择优录取。”这二种方向,无疑是后一种走向是人们所期望的,才能实现学生因材施教的目的。

五、反思

杰出人才的也是需要培养的,只要培养方法科学合适,就是先天在常人眼里不是很聪明的孩子,也一样可以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潜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完全可以由后天的培养激发出来。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发现,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培养,中国的杰出人才一定不会少。

参考方献:

[1]安东尼•罗宾.激发个人潜能Ⅱ[M].新加坡:新加坡出版社.2008:78-253

[2]沈适菡.实用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78-456

[3]中央教育研究所.对话教育热点200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3-117

激发个人潜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人性化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是否良好的衡量标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水平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逐渐进入买方市场,“顾客就是上帝”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生存理念。然而随着美国罗森布伦斯旅游公司大胆提出“员工第一”而且直到中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逐渐有企业意识到员工才是企业内部最重要的资源,只有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创新性,使得团队有凝聚力,企业才能健康发展,才能更合理的配置资源,实现最大效用,避免员工之间的恶性竞争。

那么什么是人性化管理呢?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在企业内营造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良好氛围,核心就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实行自上而下逐级统一指挥的命令链,决策权在领导,员工只是负责执行即可。长期实践中导致领导对于员工的态度是高高在上,缺乏关怀意识,即使在处理工作问题也不能平等对待,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内部凝聚力差,团队意识薄弱。马斯洛需求理论证明了人的需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满足了人的更高需求的实现,员工才会具有前进的更大动力。然而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对于员工的需求还停留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上,忽略了对员工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上,这样大大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企业也就失去了根本的发展动力。

巴纳德曾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指出,企业组织就是一个由人们有意识的加以协调的各种活动的系统。组织中必须要包括三个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联系。那么由此可见员工协作、良好的团队意识对于一个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如何做到人性化管理呢?

一、把尊重个人融进企业文化

人性化管理要求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充分考虑人性因素,围绕人的生活、工作展开,使管理更加贴近人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最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模式。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迫切的需要有能动性的员工,员工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曾经的奴隶社会,地主剥削着劳动者,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中还行得通,可是在当今社会,只有每个人得到极大的尊重,才会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努力工作。我认为,在企业内部,只有全公司上下都认同都去行动,在上行、平行、下行关系中都去尊重别人,别人也才会尊重你。企业文化在当今社会企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表明,管理不仅是理论的而且是文化的,表现为员工的共同信念、方向意识、思维方式。以人为本不是毫无原则也不是毫无底线,更不是任由员工胡作非为。人性化的关键是人尽其能,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对个人、对企业组织、对社会和谐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关注个人的更高需求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主张通过辨识某一具体情境下的权变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世界观、价值观更是大相径庭,所以每个人在看待问题和处事方式上不可能完全重合。所以在看待个人需要的问题上一定要因人而异,管理层应该注意到每个人的不同需要。马斯洛将需求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通过需求理论发现,企业对员工满足的需求层次越高,员工的满足度、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在组织内部增加人性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大的激发员工的潜在才能,更好更合理的配置资源,不仅组织效益最大化,对个人、对社会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注重精神激励的作用

激发个人潜能范文第5篇

在整个美术教学中,评价贯穿于美术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教学最主要、最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评价促进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人情况和需求,尊重和反映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人的主体精神,鼓励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遵循的原则

1.自主性要想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就要让学生产生独立创造的需求和欲望。教师不能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而应该通过比较和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判断和思考,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差异性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有所不同。学生美术成绩评价需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激励性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积极发表见解。教师还要运用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探索欲望,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和挑战自己,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4.实践性实践是指人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实践,通过实践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的正确性,并正确地发展思维。没有实践,就没有创造性思维。

三、方法

1.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魅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学同其他科目一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在享受乐趣中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尝试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采用启发教学的方式,利用故事、游戏和音乐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作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充满想象的空间里绘画。

3.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潜力是无可估量的,教师不仅仅要教他们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索掌握方法,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教授学生美术知识,而且要多给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4.小学美术新课程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不仅要评价学生作业的效果,还要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要使用鼓励的语言,挖掘学生作品中表现的闪光点,多激励能力不强的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