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掌握冰心及其作品,掌握意象、意境和托物言情的写作
手法。
2.在欣赏图片、配乐诗朗诵及音乐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对母亲(祖国)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由手上的一张白纸,引出《纸船》后,学生齐读。
2.教师介绍作家作品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3.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开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女诗人冰心写下了这首诗《纸船—寄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祖国)的思念之情。
【初次感知】
学生朗读这首诗。
教师播放网上下载的配乐诗朗诵《纸船—寄母亲》,学生听完后会觉得朗诵者读得非常的深情和投入,而自己却读得淡而无味。于是教师让学生再一次朗读。学生再一次朗读时就比第一次朗读得更有感情了。
【深入感知】
(一)投影:第一幅图(近景:大海轮船人物一张白纸海面上的几只纸船第一节的诗句)。
然后学生齐读第一节。
问题:
1.这一节主要写“我”在干什么?(叠纸船、抛纸船)
2.哪些词语突出了“我”的感情?(从来、妄弃、总是、留着)
3.这些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对母亲的思念与执著)
(二)投影:第二幅图(远景:海水轮船人物很多纸船在船头和海面第二节的诗句)。
学生齐读后讨论:
1.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继续叠纸船、抛纸船、纸船被抛出后的不同情况)
2.哪些词再次强调“我”的执著?(不灰心)
3.“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这句话的含义(内心的执著;寄托思念的方式;排解忧愁)
(三)投影:第三幅图(母亲睡在床上月亮和星星梦中梦见了白船第三节的诗句)。
学生齐读后讨论:
1.①找出这一节的人称代词
你:母亲 他:纸船 她:冰心
②投影
2.“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的含义是什么?
爱是对母亲的思念。
悲哀是指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对母亲的思念。
3.归纳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想象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中。
【深入探讨】
教师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小组讨论这首诗中纸船的象征意义:
纸船象征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
【真情回味】
1.总结全文: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文中的优美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常考的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学过的古诗文灵活运用的能力。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卡片制作等学习方法。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意蕴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进行归类整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铜雀春深锁二乔。
2.问渠那得清如许, 。
3.知汝远来应有意, 。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山河破碎风飘絮, 。
6.求之不得, 。
7.飞来山上千寻塔, 。
8.几处早莺争暖树, 。
9.惶恐滩头说惶恐, 。
10. ,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归雁洛阳边。
12.相见时难别亦难, 。
13.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世事洞明皆学问, 。
7.共看明月应垂泪, 。
8.两岸猿声啼不住, 。
9. ,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
11.牧人驱犊返, 。
12. ,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
13.行到水穷处, 。
14.因思杜陵梦, 。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 。
3.《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 , 。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
6.《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 。
7.《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 。
8.《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 。
9.《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10.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 。
11.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 , 。
12.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绪的两句诗是: , 。
1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 , 。
(二)比较默写。
1.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句是: , 。
2.李白《把酒问月》中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是:
, 。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 。
4.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 。
7.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8.《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9.《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义相反的语句是 , 。
10.《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 ,
。
11.《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 ,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 ,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
2.《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 ,
。
3.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
, 。
4.李商隐《无题》“相见时能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 。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家无期的处境是: ? 。
7.《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 ,
; , 。
8.《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 。
9.《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 ,
。
10.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
。
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
? 。
1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
。
13.《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坚定决心的句子是:
, 。
14.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著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
, 。
1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
, 。
三、运用型默写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 , ”,那么,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
。
3.《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 ,
。
4.2011年8月15日,卡马乔在中国男足陷入低谷之际,出任国家男足主教练,可谓“ , ”,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5.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最好的对联是: ,
。(用李商隐《无题》句)
6.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 , 。
7.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 , ”衍化而来。
8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9.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
, 。
10.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11.广州亚运会以《论语》所说“ ,
”迎来了亚洲各国的朋友。
四、开放型默写(除第5题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两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
(2)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
(2)
(3)
4.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
(2)
5.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
6.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
(2)
7.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
(2)
(3)
8.美国NCC对问题的歪曲报道,再一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人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请你写出两句相关的爱国名言、诗句或歌词。
(1)
(2)
9.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 ”,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 ”,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两句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1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句子是 , 。
12.“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一联诗句:
13.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其中的一联。
14.调动你的积累,从古诗词中撷取一联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
15.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 。
作者或题目:
16.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7.请写出古诗文中体现农村和谐生活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8.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9.古诗词中常借“鸟”来写景抒情,请你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2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列提示各写出两句。(课内外不限,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对待生死:
对待别离:
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们便会触景生情挥洒自己不尽的乡思。被称为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万千: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长年在边关要塞的戍卒将士在这种氛围中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了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感情质朴而深沉。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之情。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炼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诗中的“欲”、“复”、“又”等字眼,恰当而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生动细致地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我们常说于细微处见真情,诗人往往会抓住典型的细节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熟悉、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感。
2、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古诗朗诵活动,并能大胆的朗读。
3、 感受母亲博大的爱。
准备:课件、水彩笔、白纸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念之情
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如果你长时间离开妈妈你的心情会怎样?
二、出示课件图片
1、播放课件。
教师:在古代叫孟郊的诗人,把孩子对妈妈的想念写成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游子吟》。
2、看图提问并引出诗句
(1)欣赏第一幅图
A、教师:这位老妈妈在干什么?(缝衣服)
教师:这位老妈妈正在给准备出远门的儿子缝衣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B、感知妈妈的爱。
教师:你们见过妈妈做衣服吗?我们现在的衣服都是由机器缝制的,在古时候,没有这些先进的技术,所以只能一针一线缝衣服。这位老妈妈的手真巧。让我们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
(2)欣赏第二幅图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妈妈去送儿子,儿子背着包袱)
教师:妈妈把儿子送到村口,这时妈妈会对出远门的儿子说什么呢?
(期盼着孩子早日的归来)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欣赏第三幅图
教师:妈妈为孩子这么的操心,这么的想念孩子,我们该怎么感谢妈妈呢?(端茶、送花、捶背、揉肩)
教师:妈妈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永远也报道不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完整的欣赏古诗并学做动作
(1)欣赏古诗。
(2)请熟悉古诗的小朋友跟着一起诵读。
(3)再次诵读古诗并跟随教师做动作。
4、播放《游子吟》歌曲。
5、制作送给妈妈的卡片。
活动反思:
一、巧选意象,体现别样的韵味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在形式表现上有别于其他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选定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突出诗歌的含蓄特点。《乡愁》这首诗歌在意象的选取上非常有新意,学习中加强引导,突出意象选择的特点,这样设计效果较为理想:
师:“写乡愁的诗歌非常多,同学们调动思维,看谁说的最多。”
生:“唐代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师:“同学们列举的诗句中都依托特定意象抒发感情,本文意象的选取独具匠心,成为诗歌中的经典,一起来分析其中的微妙吧!”
生:“文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这些意象都非常的细小,非常具有新意。”
生:“作者选取的意象不仅非常小,而且又都加了特定的修饰词语,如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样就使本来就比较小的意象好似又小了许多。”
师:“同学们思考交流一下,作者为何将意象写的那么小呢?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学生互动交流展示,教师及时指导。
作者将意象写的那么小,具有深刻的含义,就是这些非常细小的意象上面都包含了对亲人、故乡、祖国深沉的爱.意象虽小,但在这些看似细微处却包含著单纯、集中、强烈的感情,给人们含蓄深刻别样感受。
二、有力提升,升华深刻的主旨
诗歌是作者情感抒发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一首诗中都包含着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有些比较直接,通过阅读能感悟出来,有些比较含蓄深刻,要通过具体背景及内容仔细分析,才能准确地体会出来。
师:《乡愁》包含着哪些情感呢?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生:“有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之情。表现在小时候在外学习时想念母亲,通过寄信的方式表达心中的爱,后来母亲去世了,常常忆起那块坟墓,心中充满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生:“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坐船才能与亲人相见的场景,可知当时的社会原因,不能常与家人团聚,只能体现一张张的船票中,心中很是伤感。”
师:“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升华,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第四节中写了作者对祖国的爱,抒发了内心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统一,让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作者由对家人、家乡的思念,提升到对祖国的爱,这是情感的升华,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指导学生学习文中作者情感的抒发,由对家乡亲人的爱,上升对祖国的爱,这一主旨的升华提升文章的魅力,较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也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三、灵活手法,尽显精致的形式
文章只有短短的四小节,从中体现出的意象、主旨给人们以赏心悦目之感,文中表现手法的运用也非常的灵活新颖,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学习中及时引导学生加强分析,从中总结出好的写作方法。
师:“本文在手法的运用方面非常灵活,各小组加强互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好。”
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展示。
第一学习小组:“脉络清晰。文中的各小节通过表示时间的词语进行衔接,如‘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表时间的词像一条线将全诗串起来,年龄在不断的增长,感情也在逐渐加深,较好突出文章的主旨。”
第二学习小组:“形式和谐。首先是结构上统一,每一小节句式整齐、匀称、和谐、韵律感强,朗读时流畅、自然、朗朗上口,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第三学习小组:“用词巧妙。每一节中都运用了叠词,如‘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为强化感情的抒发奠定了基础。量词运用恰当,如‘枚、张、方、湾’,较好的加深了文章的表现力及情感深度。”
第四学习小组:“过渡巧妙。文中前三节写了对亲人、家乡的思念,第四写了对祖国的爱,情感由浅入深,过渡自然巧妙,手法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