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气污染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PM2.5;污染源;联防联控
中图分类号:X51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3-291X(2013)11-0155-02
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直贯彻的是发展第一的固定思维模式。为了发展,我们可以暂且牺牲一些利益。这种利益的牺牲,包括对大自然,包括对生态,包括对人类的朋友动物,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用一个个蓝天白云的天气,用一次次动物的哭泣,用生态的恶化,用我们今天的遭遇,换得了城市的一种超前发展。
2012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PM2.5监测。10月6日,北京市35个PM2.5监测站点全部投入试运行,并实时试运行数据。在监测的同时,也在治理。北京制订了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先后经市政府专题会、市委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市政府实施。这一年,北京市完成了2 600吨蒸汽烟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核心区2.1万户平房采暖“煤改电”,推动西南烟气热点中心建成使用。同时,正式实施第五阶段车用油品标准,全年共淘汰老旧机动车37.7万辆,并启动了第五阶段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
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正式,备受关注的PM2.5则成了空气质量的常规监测指标。但要解决PM2.5等区域性污染问题,单打独斗显然不行,需要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多种污染物协同处理,既要深化污染源治理,更要加强移动源和面源的治理。
排入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从产生的来源来看,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物。而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后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造成的。人为的污染源主要表现在:工业污染源,由火力发电、金属的冶炼、玻璃与食品加工等生产过程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所排放出的煤烟、粉尘和废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交通及运输污染源,由汽车、火车、飞机、船舶、运载火箭等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排放尾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生活污染源,人们由于生活上的烧饭、取暖等需要,燃烧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烟煤及垃圾焚烧(包括节假日庆典上的焰火燃放)等所制造的大气污染;农业污染源,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田产生的甲烷气体,通过挥发而进入大气中,可污染大气、降水成分;军事或科学实验污染源,核试验、原子弹爆炸、航天器的废弃物及毁坏后的碎片垃圾等,可造成大气层的严重污染危害。此等细颗粒污染一旦形成,危害极难消除,对人体健康侵害极其严重,而且也减少了城市的能见度。PM2.5的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胁了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为了下一代,为了我们人类发展的未来,我们必须强化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此为未来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建成PM2.5监测网络,启动以PM2.5为重点的大气治理方案,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这在北京市公布的为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中位列首位。事实上,全国很多城市都在面临着一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的攻坚战。
现在的事实是,现行标准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污染严重的事实。新标准实施后,由于标准值加严和评价项目增加,我国将有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反映问题靠监测,解决问题靠减排。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说:“这就要求我们由控制一次污染物为主,转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同时控制,对源分析、排放源清单、污染物控制排放策略、环境政策等都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同时,管理对象由以工业行业为主向全社会转变,很多领域的环境管理仅仅依靠目前环保部门的职能是无法实现的。”可以这样讲,与控制TSP、PM10相比,控制PM2.5的难度更大,因为不仅要控制一次污染物,更要减排其前体物,而前体物与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要控制PM2.5的污染,表面上是控制颗粒物污染,实际上是必须要控制一切气态污染物。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金田撰文指出,我国“十一五”的控制重点为二氧化硫和工业烟粉尘等单一污染物,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解决复合型大气污染的要求。此外,对应单个污染物控制,“十一五”期间我国采取的是单一污染源治理模式,关注电厂等工业大点源的治理,对烟煤小锅炉污染、扬尘等面源以及机动车等移动源治理力度明显不够,已不能适应PM2.5的防治需要。要解决当前突出的光化学烟雾、灰霾等问题,需要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同时加强移动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形势下,采取措施改善大气状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必然。为了加强PM2.5的治理,为人民创造一个清新、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们必须对大气PM2.5污染采取有效措施。
1.控制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为此,我们不应该只调整行业配置,也要搞好规划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这对一个城市的大气状况十分重要。在布局工业时,应将工业生产均衡分布,不要集中在局部或少数大城市。如此单位面积上排放的污染物少,易于自然净化。另外,厂址的选择也应与该厂的性质相符,如生产有害气体的工厂应布局在居住区的下风向。
2.控制细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其中《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就把扬尘污染防治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包括,落实责任制,将扬尘控制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强施工扬尘监管,将施工企业扬尘污染防治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诚信体系,推进绿色施工;提高道路保洁水平,加强渣土运输车密闭运输管理等。
3.减少热电厂、供热锅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我们将通过经济、政策的管理办法保证低硫煤的优先使用。高硫煤的电厂提供煤炭在使用前要增加煤烟气脱硫清洗设施的安装。实际上,我国的能源结构极不合理。从目前情况看,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我国工业燃料动力的80%依靠煤炭,而全国总体每年用于直接燃烧的煤炭占总煤耗的84%。其不高的利用率使得我国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我们应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石油、风能、太阳能的比重,发展新能源,以此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4.加大汽车尾气的控制。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拥堵严重,庞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和低速行驶,造成汽车燃油燃烧不充分,从而导致PM2.5排放量倍增,像北京,机动车尾气占PM2.5排放总量的22%,机动车污染已经是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我们要加大淘汰黄标车的力度,严格制定新车排放标准,以降低机动车排放强度。而对于数量更为庞大的在用车减排,关键在于油品升级。可现在油品升级步子低,已经严重落后于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提高,到2014年才能在全国范围内供应满足国IV排放标准要求的车用汽油,满足国IV排放标准要求的车用柴油标准目前还处于起草阶段。
除此之外,像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优化能源结构和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模式的产生、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促进等都是保护大气环境,降低PM2.5指数的研究重点。
基于此,我们说,构建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则是当下较为可行的治理PM2.5之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是横向关系上的行政区协同运用组织和制度等资源综合实施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度体系。它较显著的特征是:主体关系上的横向型、防治客体的流动性、区域性、防治手段的综合性。虽然在PM2.5污染的过程中,区域内的各个行政区都是污染输出者同时也是污染受害者,但各个行政区污染损害的程度和对污染治理的力度是不尽相同的。出现的问题是,个别地区只污染不治理或多污染少治理,在享受其他地区污染治理外部正效应的同时将自身的污染成本转移给相邻地区,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区域内的大气质量,形成PM2.5的外溢效应。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区联防联控机制,限制或杜绝此类现象发生和扩展。
若想消除PM2.5污染治理中外部性效应,则必须加大环境法制度的建设,比如,建立区域主体制度、建立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制度、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建立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应急应对制度等。通过“法”的确立,“制度”的建设,刚性地治理PM2.5污染的迫切问题。
由于区域联防联控的实践经验并不充分,相关的制度尚未健全,因此,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和运行的过程中,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更高行政层级的协调和督导工作,工作重点应放在污染的治理而非污染的转移上,努力提升区域联防联控功能的公众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逐步扭转PM2.5污染和其他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儿”心态来应对突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左玉辉.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转型分析
大气污染治理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初见成效
1.1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北京市政府设立环境保护督查处,承担对全市环境保护方面的督查任务,专项督查大气污染防治落实情况。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50余次做出批示,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河北省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强化考核机制,各级都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1.2 区域联防联控取得积极进展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框架下,逐步形成了跨部门、跨省区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京津冀与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分别签订“煤改气”保供、散煤清洁化治理协议。北京已与天津、河北廊坊和保定等城市就重污染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开展协调,在可能发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时及时通报预警信息,会商预测结果。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保障了“APEC”蓝。此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平台也即将上线。
1.3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不断深入
京津冀先后开展了污染源解析工作,并公布解析结果。在PM2.5来源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占比前两位的分别是:机动车(31.1%)和燃煤(22.4%)、扬尘(30%)和燃煤(27%)、燃煤(28.5%)和工业生产(25.2%)。这些解析结果为精准发力、有效治污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形势仍较严峻
2.1 区域联控联防联测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京津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区域排放标准尚未统一,机动车环保监管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天津自2014年7月起将二氧化硫等4种污染物排污收费平均提高9倍。如果周边区域不实行相应政策,既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又会导致一些企业继续观望,不愿加大环保投入。北京、天津已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而河北2014年年底才开始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汽油。
2.2 兼顾治污与发展有一定难度
2014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治理大气污染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约1.75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增速约3个百分点。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大气污染及其他环境治理的持续投入,巩固提高治污成果压力较大。
2.3 煤炭清洁利用政策相对滞后
当前,随着煤炭清洁技术的发展,燃煤发电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燃气发电排放标准。应根据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以及煤、气发电成本,研究制定支持清洁煤发电等煤炭清洁利用的相关政策,这也有利于缓解当前各地供气不足问题。此外,对煤变油、煤变气,鉴于全球范围内尚无成熟、完善的经验,且煤变气污水成分极其复杂,治理难度非常大,应进一步论证其可行性。
2.4 分散用煤污染日益严重
分散用煤占比偏高(约占50%),排放量大,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其污染是集中发电的20倍,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目前各地主要做法是通过财政补贴更换先进炉具及使用洁净型煤替代,但成本高、执行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保定800万农村人口的农村炉具和型煤补贴就需要70多亿元。
3 协同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
3.1 加强京津冀区域大气联控联防联测协同机制建设
一是联控方面,建立由环保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区域联控机制,定期会商,各地具体负责。同时,继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促进各地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核实性”原则,认真修编应急预案,并建立完善综合大气污染决策指挥系统。二是联防方面,重视城市规划与建设,优化空间布局,适时从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等有关气象学的角度研究风道规律,并及时运用到区域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规划之中。重点研究和解决保定等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三是联测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加强联网联控,充分发挥各地联测技术比较先进的优势,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放企业进行重点监控,任务分解要明确,责任对象要具体。此外,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
3.2 大力推广清洁煤发电和清洁煤燃烧技术
立足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以及目前燃煤发电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燃气发电排放标准的现状,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应用先进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对改造后达到燃气排放标准的燃煤机组和锅炉的煤炭消耗量给予折算核减,纳入区域减煤指标,视同完成改燃任务;对相关燃煤电厂给予上网电价支持,使京津冀大型电厂实现全面清洁排放并在供热方面全部运用清洁煤燃烧技术。
3.3 切实推进气、电代煤工程解决散煤燃烧问题
一是在加大天然气供给力度的同时,将更多的天然气、焦炉煤气用于中小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减少其直接用煤数量。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集中式电采暖。特别是在张北地区等清洁能源较为丰富的地方要更加重视以电代煤。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兼顾城乡,新建与改造并举,提升清洁供暖立体化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为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推广集中式电采暖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财政补贴负担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合理收益,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化项目投融资环境。
3.4 重视尾气排放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
一是解析尾气中PM2.5组成及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二是加快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尽早解决断头路问题。三是加大交通堵点治理力度,提高公共交通效能,加大城市圈地铁密度,使公共交通真正便民、快捷。四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工具。要从发展电动汽车是将我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为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充电桩建设,推动公务用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城市物流车、工具车、港口机械等的电气化、清洁化。鼓励天津等具有汽车工业基础、电池技术领先的地区,在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积累有益经验。五是尽快在京津冀区域率先共同开展区域机动车超标排放联合执法。
3.5 完善监管法规并提高执法能力
依照新《环境保护法》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环境监管和环保行政执法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快环保队伍建设,充实各级环保队伍力量和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同时,统一规范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着装,提高环保执法的权威性和庄重性。要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执法资金投入力度。
3.6 推动形成全民环保共识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形成全社会环保共识。二是切实落实新《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让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城镇化与工业化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大气污染治理[J].理论学刊,2014(6).
为深入贯彻全市大气污染治理“退倒五”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十五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我乡大气质量持续向好,按照上级通知要求,现将我乡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继续开展森林防火和秸秆禁烧工作。充分发挥乡环保所和乡扑火队作用,坚持全天候巡逻,对发现的各种问题隐患及时排查处理,今日共出动车辆20余台次,人员60余人次,排查隐患15处。同时加大禁烧和防火宣传力度,严禁烧荒、燎地边、焚烧秸秆和垃圾等行为,一经发现一律定格处罚,对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坚决予以拘留。二是严格把控,切实抓好面源污染治理。结合市场监管所,加大对劣质散煤的打击力度;严格按照《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新15条标准》要求,对所有建筑施工、拆迁工地扬尘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和控制,做好施工扬尘治理工作。三是加强排查,严防散乱污企业出现。成立35个排查小分队,在全乡开展拉网式排查,一经发现苗头,立即予以取缔。截至目前,未发现有散乱污企业。四是深入开展涉气企业排查。深入到饲料、醋厂,开展涉气检查,督促企业堵塞漏洞,严防跑冒滴漏造成污染。市领导到我乡村、和村就垃圾清理、扬尘防治、露天焚烧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乡将继续以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为指导,持续深入开展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 倒逼机制 财税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日益恶化,给首都形象和首都人民的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消极影响。北京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值为89.5微克/立方米,该数值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标准值的1.5倍,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48.2%,北京市大气污染严重,需要发挥财税政策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北京市逐步加大了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包括增加空气质量监测站和细分空气污染源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处理工作等措施,2012年增加了对PM2.5的监测,确定了以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思路,编制了《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并于2013年3月实施,该措施具体部署了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方案和目标。表1是2003-2010北京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处理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状况:从废气治理的设施数的变化来看,北京市废气处理设施数量2005-2009年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但是增长幅度较小,甚至2010年投入总量较2009年还有所减少,而2010年投入量仅为2003年的1.08倍。从北京市治理污染的能力来看,污染处理能力逐年提高。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和去除量进行综合比较:工业SO2排放量2010比2003年减少了一倍,但是去除量却是2003年的5.4倍。去除率由2003年的0.21增加到2010年的2.2。工业烟尘去除率由2003年的60.28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90.86万吨。工业粉尘去除率由2003年的27.63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45.94万吨。
总的说来,北京市虽然加大了在大气污染治理上的投入,提高了治理大气污染的能力,然而,大气污染一经形成,其修复与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
大气污染治理倒逼机制下的财税政策支持
大气污染治理能够对经济系统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不同的层面形成倒逼机制,如图1所示。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大气污染治理急需财税政策的有力支持,通过大气污染治理倒逼财税政策改革,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大气污染防治效应。大气污染治理具有正的外部效应,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调控,通过财税政策的有效运用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速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达到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财税政策改革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首先,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的乘数效应。通过财政投资性支出等政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通过财政优惠政策扶持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利用,设立大气污染治理科研专项支出,加快大气污染控制环保技术的开发利用。其次,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产量效应和替代效应。利用财税手段实行严格的能耗和排放标准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污染产业退出市场步伐,推进环保产业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改变微观个体的经济行为
财税政策倒逼企业和消费者个体改变其经济行为,致力于源头防治。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排污付费等财税手段使其有压力感、危机感;积极引导并促使其改变其生产方式,激励技术创新,从被动治理到主动预防。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税收政策的运用使外部成本内在化,通过产品价格来引导消费,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通过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来刺激生产者减少或改变其污染行为。此外,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就业有积极作用。
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气污染治理投入总量不高且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虽然投入总量有所增加,但是在污染治理投入中所占比重还很低,从2011年的3.48%下降到2012年的1.24%,并且整个污染治理投入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很小。
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总量不高、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环保投资虽然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但投资总量不足仍然是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投融资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的环保主要投资范围是建设项目“三同时”、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污染源治理,在北京市的大气污染中,工业污染占据较大比重,为了提高空气质量,北京市通过各种渠道投融资致力于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治理大气污染的投资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和企业自筹。以2003-2010年工业污染投资源来源为例,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北京市2004年以前工业污染投资以政府补贴为主,2004年后企业自筹资金开始增加,并且大幅度超过政府补贴数量,但是从总体趋势看,投资总量从2009年开始下降。大气污染防治具有正的外部性特征,需要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引导各经济主体行为,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投资总量的下滑和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与不断增长的污染治理需求是相矛盾的。
(二)环保税收政策不完善且执行力度不够
北京市对大气污染治理高度重视,但是重治而轻防,雾霾天气已经给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治理敲响了警钟。近来年,税收手段并没有完全发挥其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的调节作用,对减少重污染企业的排放和建立惩罚机制以缓解和改善空气质量作用并不显著。另外,我国环境税还未建立,缺少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税收手段。最后,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对其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出现税收调节的主观和客观缺位。
(三)城市间的大气污染联防治理不够紧密
由于环境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在治理大气污染中需要形成区域联防体系。有数据显示,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中,外来的污染物约占20%。由此可见,除了结合本市污染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外,城市之间联防联治是极其重要的。由于季风气候等的影响,城市间的大气污染会相互影响,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分配不尽合理、“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存在及联防方案还未明确,统一的应急联动体系还未建立,直接导致大气污染治理执行力度不够。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税政策优化建议
完善的财税制度保障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充分发挥大气污染治理的倒逼作用,促进财税政策的优化,对完善财税体系、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政府预算支出管理体制以实现财政支出、投融资结构合理化
我国目前节能环保预算资金属于财政预算专项投入,用于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增加大气污染防治相关配套设施投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统筹安排,配套改革。同时,扩大大气污染防治的投融资渠道,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政府补贴和企业自筹比例,促进大气污染投融资结构合理化。
(二)加大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税制改革,充分利用税收调节经济、引导和调节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实现大气污染的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税种主要包括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企业所得税等。一方面,推进消费税、资源税改革,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调控的目的。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将煤等部分严重污染环境、过度消耗资源的产品等纳入征税范围。将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到煤炭等应税品目,推动北京“三高”企业的产业转移。加快资源税改革,推进煤炭从价计征改革,削减并控制燃煤总量;给予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大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奖励税和惩罚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外,加快环境税的立法步伐,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达到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的目的。
(三)创新财政投入机制
除了政府财政预算投入外,积极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财政补助方式,支持污染企业减少排放和环保项目的研发与建设。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充分地利用信贷资金,弥补公共财政预算环保资金的不足;将“以奖代补”和“以奖促治”结合起来,通过预算补助的方式引导和激发企业改善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解决区域间联防联治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促进区域联防治理体系的建立。
因此,在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背景下,优化财税政策,将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的乘数效应和税收政策的产量效应、替代效应,促进北京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微观个体的经济行为,实现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有效防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云凤.绿色财税政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2.储德银.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总量与结构效应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4(2)
3.苏明.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8(7)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R12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引言
兰州市曾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被称为无法治理的“世界性难题”,一度成为城市开放发展的制约瓶颈。2012年以来,兰州市按照“冬治燃煤春治沙,狠抓减排强管控”的思路,以“摘掉‘黑帽子’,还老百姓一片蓝天和清新空气”为目标,取得明显成效。兰州的大气污染治理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必须引起宁夏各级组织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高度重视。尤其,近年宁夏环境质量屡次出现雾霾预警信号,要保住塞上江南之名,务必警觉起来,上下联动,采取措施。
二、兰州狠抓大气污染治理的做法及成效
为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和生态增容减污五个专项治理方案,包括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企业、启动工业污染企业“出城入园”搬迁、实现燃煤锅炉“煤改气”、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细管细分“十类土壤扬尘”、沙尘天气实行提前预警、主动应急。
兰州市最为突出的做法便是实行网格划分,建立网格污染源档案,对污染源实行“定人、定位、定责”领导包抓式管理,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全覆盖”监管,同时将网格化管理与数字化监控结合起来,使网格管理信息化,便于调度、指挥和监督。网格管理执行之后一方面成立综合执法组,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方式,跟踪督办重点工作;一方面成立督查考核组,督查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敦促整改,对工作不力的人和事进行效能责问。
经过长期探索和努力,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兰州市现已退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行列,其防治大气污染的效果得到广大市民的首肯,也引来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学习者。
三、对宁夏保护“塞上江南”自然风光的启示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之称,2008年又被中国权威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十大“新天府”之一。这里气候宜人,一直以来以良好的自然环境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这也是宁夏赖以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但近年隆冬季节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石嘴山老工业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高耗能发展,致使环境污染加重,如果我们不能把保护环境作为重大战略选项,必将成为宁夏今后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
(一)摒弃传统思维,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重视环境治理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的大事,国务院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向世人宣示: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利用当地资源,形成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等为主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体系,这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宁夏来说,无疑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直面现实,宁夏再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要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目标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自然、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让“塞上江南”名副其实。
(二)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巩固环境治理成果
近年来,自治区针对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不断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自2006年以来先后有《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污染物排放管理条例》等相继施行,为大气污染防治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其环境空气质量在总体向好的同时,出现了局地和结构性逆转的状况,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如宁东基地的空气污染绝不能小视,今年市区冬季取暖季粉尘、雾霾连续加重,环境质量屡次报响警示信号灯。对此,银川市要借鉴兰州市坚决果断取缔燃煤锅炉的做法,不留死角,尽快拆除所有中小型燃煤锅炉,确保环境空气质量。
(三)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也是百姓幸福指数的基点。倘若环境污染的问题不能得以解决,民生幸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加强环境保护、防治空气污染要打全民参与的“群体战”,除了对症下药持久治理,更需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为此,要整合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大众传媒资源,动员和发挥公众的力量,提高公众参与水平。探索环保教育的多途径宣传,让环保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让热爱环保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文明,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参与环境保护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关注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塞上江南”、“新天府”的亮丽名片继续保持下去,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高鸿欣,陈海旭,陈兴鹏.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治理经验[J].甘肃科技,2015,02:41-45.
[2]时正新.兰州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J].环境研究,1983,03:1-5.
[3]马静.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建议[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8,01:2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