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扬老师的句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关于“简明”解题技巧
1、所谓“简”指:
(1)句子里不要有表意作用完全相同的成分。如“现在马上就开会了”一句中“现在”“马上”重复,应去掉其一。
(2)句子里能省略的虚词,就尽量省略。比如:“他的刚买来的新衣服”,说成“他刚买来的新衣服”即可。
(3)可以用指代的内容尽量用指代性词语。
2、所谓“明”指句子的意思不能晦涩难懂,句子含义要确定,不能有歧义。
(1)产生歧义的原因
①词语多义。
例:小王上课去了。(“上课”的含义不明,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讲课”。)
②结构关系不明。
例:我们对敌人的进攻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敌人的进攻”有两种理解:我们准备进攻敌人;敌人要进攻我们。)
③语意关系不明。
例:连厂长也不认识。(有两种理解:厂长不认识某人;某人不认识厂长。)
④指代不明。
例:刘大爷让小王去找他的姐姐。(句中“他”指代刘大爷还是指代小王,不明确。)
(2)消除歧义的方法
①停顿。例:这种枣五毛/五十粒。
②重音。例:我想起来了。
③变换词语。例:乡长本月15日前(前往)去开会。
④调序。例:两个朋友送的花瓶――朋友送的两个花瓶。
⑤语境。例:我要热饭(不去洗菜)。
(二)、关于“连贯”解题技巧:
“三抓”:1、抓中心。一个句群,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分析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的性质和作用,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
2、抓思路。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或相属(总分)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3、抓标志。标志表现为“并列/转折/条件/假设/递进/因果”等暗示性词语的使用;例如:“换句话说”“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
“三查”:1、查话题是否统一。一段话陈述对象要统一,观点材料要统一。如:“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到后半夜两点钟,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成功吗。”这段话开头提出的问题是“勤能补拙”,接着摆出的事例却只讲了“勤”,而没有讲“补拙”,论据与论点不一致。
2、查语境是否和谐。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凄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或褒或贬。这一切,在同一文段里都应该保持和谐一致。
3、查结构是否一致。一段话往往由几个分句组成,句子结构应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前后贯通。如:“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____,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A.青黄脸色 B.脸色青黄 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横线前后分句都是主谓结构,备选项A项是偏正结构,C。D两项是动宾结构,只有B项是主谓结构,与原句相符。
(三)关于“得体”解题技巧:
1、看对象。审尊卑长幼,做到谦敬词使用不错位。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一句话――“家大舍小令别人”。即对别人称自家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自家比自己小的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等。
2、看场合。审合不合氛围,语句要合情合理。一看场合:即交际的环境(时间。地点。话题,有关对象身份。职业。地位。教养。性格,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等。不注意交际的场合。对象。气氛等,往往信口开河,往往达不到交际目的,甚至招致不良后果。反之,根据具体的场合。对象而选择理智的。充满内涵和智慧的语言,往往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3、看感情。审褒贬,改换使用不当的褒贬词语。
4、看语体。审口语。书面语使用是否得体。
5、看转述。审对象改换,叙述的角度,人称。时间。地点是否随之改变。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当面陈述,要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就行,这种表达简单一些。请人代转,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代等因素也变了。这种表达复杂一些,必须考虑将变化了的各种因素作恰当表述。
【突分演练】
【例1】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
A.该中学三个教师的子女同年考取了清华大学,这个消息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纷纷慕名前来讨教教育子女的方法。
B.广州2010亚残运会会徽。吉祥物自3月启动设计征集,至11月6日,历时8个月时间,完成吉祥物征集创作。修改完善工作,并最终。
C.这场灾难使全家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困境中,父亲看见两个儿子很悲伤,默默地走开了。
D.去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 A项“三个教师的子女”有歧义。C项“父亲看见两个儿子很悲伤”有歧义;D项“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有两种理解方法,理解为“墨西哥”全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墨西哥和美国”都只有部分地区。
【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②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③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
⑤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
⑥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⑥⑤③①② B.④②⑤⑥①③
C.⑤④③①②⑥ D.⑤③④⑥②①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根据“锦囊妙计”来分析。题中所给的文段,有头有尾,对于中间空出的部分,首先要选定起始句,然后考虑句子的前后衔接是否紧密。另外还要注意各句中有关联作用的词语,如句⑤中的“在……的同时”,句①中的“并”等。中间的几个句子,存在逻辑关系上的连贯。
【例3】下面这句话有歧义,请分别加一个词语,明确其两种含意。
是谁创造了历史?这是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根据“锦囊妙计”进行综合分析。语句的衔接恰当,体现在语言表达连贯。选填句子,先要看与上句衔接是否恰当,关系是否紧密。要特别注意句子中有关联作用的词语,如③中的“所以”,②中的“可”,⑥中的“尚……也……”等。此外还要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语脉是否贯通。这段文字,开头几句是写现象,后面接下来的自然就是诗人的感叹,前因后果。从一般到特殊,②说到“我家的这几株”,与众不同,反差明显,与上文构成转折。下面几句顺下去,前后连贯,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例5】在招聘会上,某公司的考官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说了下面的话。请写出考官的言外之意,并为大学生设计一段简明。得体的应对的话。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坚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部分,以“赞扬和吹捧”为话题写一句话。(4分)要求:①句式相同。②内容有意义。③不超过60字。
欣赏和附庸风雅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欣赏是一种性情的陶冶,是一种心智的提高,是一种审美的愉悦;附庸风雅是一种庸俗的时髦,一种虚假的热闹,一种无聊的过场。
答:赞扬和吹捧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出“小铁块”的慨叹。(6分)要求:①写出小铁块的反思。②蕴含哲理。③50字以内。
从前,有个小铁块,一直躺在工厂角落里过着安逸日子。
有一天,小铁块突然被丢到炉火里,他热得十分难受,于是请求炉火大哥降低一点温度。炉火经不起小铁块的声声哀求,只好答应了。,过了一会儿,小铁块被钳出来放在钢板上,受到铁锤的重重敲击,于是他又受不了了,便向铁锤大哥请求放慢速度、减轻力量,让他少受点苦。铁锤也经不住小铁块的声声哀求,便又答应了。这样一来,小铁块没有经过多少锤炼就出了工厂。
可是,没过多久,他就伤痕累累地回到了原厂。当再次和炉火、铁锤相遇时,小铁块不禁发出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1)在“历史学家”后加“彼此”或“之间”“相互”“一起”(2)在“历史学家”后加“都”或“各自”
4、A
5、言外之意“你不太适合”应对:略。
6、(示例1)老师婉拒说:老师要做示范,不能只说不做。 学生坚持说:老师指导就行,学生应该多加训练。 (示例2)老师婉拒说:老师比你有经验,你只要跟我学着做。 学生坚持说:学生多加训练,才能在锻炼中变得更加坚强。 (示例3)老师婉拒说:我可不想当“空”军司令噢! 学生坚持说:我要进行高山突击队强化训练,老师,你就给我增加一点训练分量吧!
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渗透在课堂中,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通过字词训练,感悟文本,理解和领会故事和人物形象。
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低年段语文教学彰显活力,是我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现以《画家和牧童》课堂教学为例,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识用结合,积累字词
在低年段教学中,学生的字词处于积累阶段,教师要通过对字词的听说读写来刺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顾此失彼,要么注重对教材的文本挖掘,忽略语言文字,要么过分注重字词积累,忽略人文性的渗透。我认为,可以从识用的角度,贯穿字词积累的主线,并结合特定的语境和课文语义,提高学生对字词的运用能力。
《画家与牧童》中有25个生字,要求学生会认13个,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抄写,会挫伤学生对文字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低年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我将生字分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环节进行字词积累。
(1)识字书写:用多媒体展示“批评、拱手、价钱、购、挤、抹”等生字词。
师:这些字你会写吗?写下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些句子里。
学生采用小组竞赛、集体评议的方法认读,积极性非常高。
(2)识字运用:针对学生朗读中的漏读、少读问题,让学生进行评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当场更正,能促进学生对生字词识记的正向迁移。
二、情感渗透,领悟字词
《画家和牧童》讲述了著名画家戴嵩在画斗牛图时,向牧童虚心求教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戴嵩的人物形象,既能渗透情感,又能发展字词的理解力,这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
我抓住“著名、夸赞、称赞、赞扬”来进行字词的教学,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什么叫‘著名’?(很有名)你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根据文本理解“著名”: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有钱人争相购买,看画的人都赞叹不已。“从‘著名’这个词,你能看出戴嵩是个怎样的人?(技艺高超的著名画家)从哪里看出他技艺高超呢?”学生找出句子:(1)他有一天要画一幅《斗牛图》,沉思片刻,很快就画成了;(2)围观的人纷纷夸赞。
师:(出示“浓墨重彩、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藏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他一会儿浓墨重彩,一会儿轻笔细描。”)“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什么?(他画得非常熟练,非常快。)“浓墨重彩”怎么理解?“轻笔细描”是怎样的?
多媒体展示戴嵩的技法,让学生建立直观概念,理解戴嵩的画法有密有疏。
师:(出示“夸赞、称赞、赞扬”)“夸赞”是什么意思?“夸赞”的近义词是什么?“夸赞”、“称赞”和“赞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比,学生从情感色彩上理解了词语,并能够和文本人物建立联系,培养语感,同时领悟字词的特定含义。
三、说写构建,运用字词
低年段语言能力的发展,要着眼于长远,不是读读写写那么简单,而是要实践和运用,构建说写模式。
“夸赞、称赞、赞扬、浓墨重彩、轻笔细描、著名”等词是文章的关键字眼。为此,我从这些词语入手,发展学生的仿写和说话能力。
师:“一会儿……一会儿……”是说戴嵩做了两件事,你们能学着说句话吗?
生:妈妈一会儿跑过去做饭,一会儿跑过来指导我写作业。
学生的仿写是对文章中句式的理解和实践,这样就有了特定语境的使用基础,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学生造句时存在机械模仿的问题,如“著名”:“他是个著名的画家。”这句话在句子的运用上没有问题,但不具体,于是我就指导学生继续造句:他的著名体现在哪里?学生这样仿写:“他是个著名的画家,每次只要一画画,就有好多人来观赏,人们赞叹不已。”
表示对人的肯定的词语,学生找到了“夸赞、称赞、赞扬”等词,情感色彩非常浓。那么如何进行仿说呢?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完整:人们都说戴嵩画得好,可以用哪个词表示?(夸赞)有人说戴嵩画得很像,用哪个词更好?(称赞)还有人说戴嵩把牛给画活了,可以用哪个词表示?(赞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我们班有许多爱看书的人士,比如:陈敏仪、何施龙……还有一个人她超爱看书,爱到可以用“爱看书傻子”来形容。别人有书看,她一定要看。用各种方法拿到手,她就是邹尚贤。
邹尚贤有一头短发,娇小的身材。像两颗葡萄的眼睛。每天早上都可以听到她那“鸭子嗓”在叫:“快交作业啊。”足有“500分贝”啊!
她的头脑里有着许多的知识,每次老师提出的问题,她都是第一个举手。可以称她为我们班的语文小才女。有一次上英语课,老师说了一句中文让我们翻译。大家都在思考着,邹尚贤思考了一会儿就把手举的高高的。老师叫她回答后,她站起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出了句子。让我很敬佩她。因为她看书很多写读书笔记和作文难不到她,她写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赞扬,并让我们学她学习呢!
所谓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娇小的身体里藏着聪明的智慧,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别人的好处,用心去体会别人的心灵。试着用心去感受别人的心灵和优点,你会更快乐。
一、预习工作的精细化
预习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预习做得好,会使课堂上的学习更有目的,学习效果更好,长期坚持,自然会逐渐提高阅读能力。每个学生都应重视预习,养成预习的习惯。那么,如何做到预习工作的精细化呢?
圈:在预习课文时边读课文,边把生字用红笔圈起来。读完课文之后再看注解,没有注解的再查字(词)典,弄清字形、读音、字义。最好有一个专用本,把这些生字记下来。这有助于理解课文,便于复习、记忆,长期积累,肯定会增加识字量、用字量,避免或减少写错字。
点:预习课文时把文中某些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用着重号标在这些词语的下面。例如,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准确,哪个词语用得生动,要仔细揣摩、研究。每位作家在写作时都要字斟句酌,因此我们在预习课文时,对文中的词语千万不要蜻蜓点水,要用心琢磨文中的词语,品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如果换一个词效果会是怎样。肯下苦功夫琢磨,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还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划:我们学的课文,是专家从众多名家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说都是精品并不为过,文中一定有突出表现中心思想、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或说理精辟、描写生动的句子,也就是说,一定有闪耀着思想文采光辉的句子。在预习课文时,把这些句子用曲线或直线划出来。经常练习划出这些句子,必定会提高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还会提高作文时遣词造句的能力。
评:评是指对文中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论。自己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赞成的或批评的,在课文的空白处评上几句,批上几条,说对说错都不要紧。这是锻炼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刚开始可能写不了一两句话,也可能抓不住关键的地方来评。但不要着急,只要坚持练习,就会逐渐抓住关键性问题,评论的字数也会逐渐多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会相应提高。
摘:即摘抄,就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优美词语、句子或段落抄在预习本上或活页卡上。这是积累语言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坚持摘抄,不但会丰富自己的词汇库,还会增强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当然,摘抄需要时间,需要下功夫,但为了提高能力,花些时间、下些功夫,也是值得的。
二、作文评讲工作的精细化
作文批改采用“自主式”作文批改,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批改活动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热情,使他们获得成功和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激发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互评: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6-7名学生,每个学生均需根据写作要求给其他学生评改作文。要求他们做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修改文中的病句;给作文至少找到一个优点;给作文至少提一个建议;小组评议每一个学生的作文等第。
自评:认真品味其他学生给自己写的评语,给自己的作文写一个评语或修改意见。修改:根据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二次评分。二次评分:将改好的作文交给老师,进行二次评分。评选佳作:在大家评议的基础上,选出较好的作文和有进步的作文,出版班级小报或投稿。
三、教育后进生的精细化
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品质等因素不同,学生的表现也不一样。另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任课教师,有正确教育“后进生”的责任。
多表扬、多鼓励。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学生的信赖、赞扬,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有反复、会犯老毛病,这是正常现象,是难免的,这时老师特别要注意批评把握分寸,言语不要太刻薄,要针对其微小的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一棍子打死。在教育工作中要密切注意后进生的言行,善于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有时,一两句赞扬之词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记忆终生。
提供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不理睬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提问后进生,认为他们碍事,妨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其实,这正犯了教育教学的大忌,我们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主动地关心他们,调动他们参与积极性,在共同的参与中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从而激励他们前进成长。因此,对后进生主动要求做的事,要尽量满足他们;对他们不敢提出来要求参与的事,要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并及时帮助他们去获得成功。比如,在课堂上降低难度提高,上黑板练习;让他们参与班级工作,甚至当小干部;让他们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这会使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在各方面都进步的愿望。
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要求我们所有老师一方面通力合作,常抓不懈;另一方面,又不能操之过急。要投入无限的爱心,并采取恰当、科学、合理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疏导转化,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四、作业批改的精细化
做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与布置作业,并保证作业质量与批改水平。布置作业适量,教师不要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日记批改不用评语用心语。由于日记是自由的表白场所,很多学生把自己的困难,烦恼,都写进了日记里,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对于学生的每篇日记,都要认真批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日记,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日记内容。发现他们日记中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学生拿不定主意的,就帮忙出主意;学生有烦恼的,就谈心疏导;学生做了好事,就大力表扬;做了错事在日记中承认错误的,就表扬他是勇敢的孩子;日记中是秘密的,我就绝对替他们保密。
一、找亮点,多挖潜力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是后进生,也有自己的长处,只是他们的长处暂时相对少一点,或不容易被人发现.这就要求教师细心,用较强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稍纵即逝的光亮,也要把它挖掘出来,使之发扬光大,从而扬长避短,促进转化.如:我班里的张超同学各方面表现较差.上物理课有时漫不经心,开小差,老师教育他,没有丝毫改变.这说明他对物理没有兴趣,并不是他不想学,所以我们物理老师有时也要顶下心来好好想想:“是不是我哪里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一次,学校搞轮值大扫除,我班负责宿舍楼垃圾清理.由于又脏又臭,许多同学都不愿清理.只有他独自一人在猛烈的阳光下铲垃圾.我看见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提倡同学们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同学们听后,纷纷加入清理行列.接着我委任他当劳动委员,得到同学们的赞同.从此,只要是我班负责的劳动,都必然得到校领导的表扬.而他在获得多次肯定后,开始发奋学习,各科成绩很快地提高了,尤其是物理,当然这个和我这个物理老师班主任有点关系.
要找到学生的亮点,加以引导,成为他人学习的优点,需要教师对学生耐心和细心的爱.
二、培养自信心,增强竞争意识
后进生要么是不学,要么是学不得法,以至于造成恶性循环:不会―不学―越不学―越不会―越不学.事实证明:成功后的喜悦、满足是产生自信的动力,只有自信,才有竞争,才能积极进取,因此,我在物理教学中尽可能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德育微课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励志故事,多让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自己做些简单物理实验、多打基础,以便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肯定与表扬,调动他们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活动中我千方百计为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舞台,激励他们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让他们在自信、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激发后进生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多赞扬,少指责,循循善诱
“赞扬”蕴含着老师的鼓励、教育与评价,也蕴含着老师的爱心与期望,本来后进生听到的批评就比一般的学生多,如果教师再一味地批评,指责,会使他们丧失自尊,不求上进.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教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认识缺点和错误.在物理教学中,如: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在与室温相同的酒精中蘸一下,而后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叫后进生说出所见到的现象,再引导解释.后进生回答问题要热情赞扬,若答错了叫好学生补充,最后教师点拨、总结.使后进生能积极地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述,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然而,过度的赞扬会适得其反,因为学生的年纪小,有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适度的表扬会使他们滋长骄傲的情绪,就像阳光太足,幼苗会晒干一样.要让后进生在表扬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批评中体会到“爱”和“鼓励”,这就是循循善诱.通过德育微课在物理的教学中也要学会循循善诱,例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较抽象难记,教师在帮助后进生记忆时,首先借助语文知识中句子成分划分,把句子缩短为“物体保持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并对此句加上适当的定语、状语.即怎样的“物体”――一切物体,“物体”前有定语“一切”,什么情况下“保持”――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保持”前有状况“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何种“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状态”前有定语“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最后,提醒学生注意,用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因此定律中要用“或”字而不能用“和”.
四、多关心,严要求,一视同仁,维护自尊心
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需要,这不仅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老师和后进生的距离,就好比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交流情感的桥梁.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然而仅有“亲其师”还不足以让学生有所改变,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可见,自古以来人们视“严”为教师的职责.但教师要严而有格,要泼出“脏水”,留下“孩儿”.如果严而出格就等于一棍子打死.还要注意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和严而有情.只有这样对学生严格要求,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才会把“爱”和“严”真正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