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五四运动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防疫现状;郧县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6-0017-04

为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湖北省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畜牧强省建设,2012年3月,湖北省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决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全省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总体目标是通过充分发挥创建活动县(市、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明显提高,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羊痘六种重大动物疫病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扎实做好郧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就如何开展郧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介绍如下,与广大同行探讨。

1郧县动物防疫现状

郧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既是鄂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连接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走廊。全县土地面积3 863 km2,辖20个乡镇(场),338个村委会,3 1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4万户,人口60万人。2011年,全县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为77.8万头、12.3万头、21.7万只和400.7万只,其中年出栏(笼)分别为36.12万头、2.1万头、8.7万只和200.35万只。禽蛋产量13 224 t,肉类总产量38 350 t,畜牧业产值过10亿元。全县有畜禽规模养殖户1 051户,其中生猪养殖大户347户,存栏生猪48 600头;肉牛养殖大户66户,存栏肉牛2 300头;山羊养殖大户408户,存栏山羊46 900只;家禽养殖户230户,存笼蛋鸡120万只,肉鸡38.4万只。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郧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坚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切实落实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增加资金投入,健全防疫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力,为畜牧业生产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1)动物防疫体系健全,队伍稳定。自2005年开始,郧县切实按照省、市业务部门要求开展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防检统一,诊疗放开,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的动物防疫体系。目前,全县新成立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两个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有从事动物防疫、检疫人员205人,其中县级30人,乡镇175人。全系统具有畜牧兽医中专以上学历143人(其中县级30人,乡镇113人),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18人。政府每年安排“以钱养事”经费105万元,专门用于解决乡镇防检监督员和防疫员的劳务报酬,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2)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构健全。县委、县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郧县预防控制畜禽重大疫病指挥部”和“郧县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正、副指挥长,畜牧、卫生、工商、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层层抓落实。

(3)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顺畅。县预防控制畜禽重大疫病指挥部制定了《郧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和《郧县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指挥部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储备金10万元。根据上级要求,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分队,足额储备必需的防疫应急物资,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

(4)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质量逐年提高。近年来,郧县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管理,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质量逐年提高。2012年春防,全县生猪存栏42.47万头,猪瘟、口蹄疫实防42.41万头,生猪蓝耳病实防37.25万头,生猪免疫标识佩戴37.25万头;耕牛存栏7.78万头,口蹄疫实防7.76万头,免疫标识佩戴7.76万头;山羊存栏13.94万只,口蹄疫、羊痘实防13.93万只,免疫标识佩戴13.93万只;家禽存笼402.9万只,鸡新城疫实防391.4万只,禽流感实防402.9万只。以上所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密度都在95%以上,比2005年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2郧县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必要性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在无疫区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比其他区域相对特殊而更严格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措施,进行动物疫病综合防制,形成一个疫病防控的相对“特区”,从而实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控制、扑灭和净化重大动物疫病,促进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提高,增强动物及动物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出口基地。

五四运动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 金融负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列报

在公司主体信用风险发生变动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带来“反直觉”的效应。这种“反直觉”效应很容易误导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具体来说,当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下降时,信用风险下降意味着公司主体违约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其发行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将会升高,由于金融负债价值上升,就意味着公司有可能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清偿该项金融负债,因此确认了一笔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本来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下降是正面的经济事实,但是却在会计上确认一笔负面的账面损失;相反当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上升时,由于公司主体违约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其发行在外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将会降低,这就意味着公司有可能仅以较小的代价即可清偿该项金融负债,因此确认了一笔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上升是一项负面的经济事实,但是由此却在会计处理上确认了一笔正面的账面收益。这种对损益表产生的反直觉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职业团体和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争论和关注的焦点。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信用风险对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的实证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列示汇总了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形式的变革及其争议,旨在探讨现阶段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的最优形式。

对于在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中是否应该将信用风险考虑进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当信用风险发生变动时引起的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列报问题,理论和实务届对此存在极大争议。

支持者认为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应该考虑信用风险,并且需要确认由信用风险变动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信用风险应该是公允价值反映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FASB在其的SFAS No.157公告中对于公允价值应用的解释中,主体信用状况应该是公允价值反映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考虑公司主体信用状况影响的计量不属于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对于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管是在初始计量还是在后续计量中都应该考虑公司主体的信用风险及其变动情况。

第二,信用风险的变动会相对改变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主体资产的要求权,两者之间存在财富上的转移。公司主体信用风险上升,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会下降,债权人对公司主体在债务立即结算时的要求权则会降低,因此股东对公司主体的剩余资产要求权就会增大,这其中存在着财富从债权人到股东的转移,反之则是财富从股东向债权人的转移。由于存在这种财富上的转移,所以支持者们认为应该在会计上确认这种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以反映其经济实质。

第三,信用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确认应该在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中保持匹配。当公司主体信用风险发生变动时,相对应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也会发生变动,由此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已经计入到公司的净收益中,那么如果不对金融负债采取同样的会计列报形式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话,会引起“错配”问题,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公司主体的财务状况,也达不到公允价值计量反映金融工具信息相关性的初衷。

然而对于这种由公司主体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损益表的“反直觉”影响,反对者也有其不赞成计入损益的理由,主要有如下几个观点:

第一,负面的经济事实却能够带来正面的账面收益,这种反直觉的损益表效应将会掩盖了公司信用恶化的实际状况,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恰当的决策。若不是经过专业知识的训练,对于一般的信息使用者,收益意味着正面的经营业绩,使用者无法想像和理解收益也能来自于公司实际恶化了的信用状况。

第二,即使在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中考虑了信用风险,同样也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在计量上的错配问题。对于负债在公允价值计量中考虑了信用风险问题,那么公司其他的资产,比如无形资产,商誉也会因为公司主体的信用风险变动而发生价值的变动,如果不对这部分资产计量,则同样也会引起错配的问题。

第三,对于这种由信用风险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可实现性上提出质疑。SFAC No.7中强调收益只有等到可实现或者已经实现时才能予以确认。对于这种在实现性上存在很大质疑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予以确认,既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持续经营,也不能够提供更具有相关性的财务信息(Lipe,2002)。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SFAC No.7)中提到:一项负债的大多数相关计量都要反映负有支付义务的主体的信用状况(FASB 2000 SFAC No.7 para.78)。但是FASB在2007年的SFAS No.159中的态度十分含糊,表示仅关注与金融工具特有的(instrument specific)信用风险所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要求将这一部分变动损益计入到净收益,对于公司主体的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问题一直未能在准则中予以考虑。2005年IASB在对IAS 39进行修正时,引入公允价值选择权概念(Fair value option),强调负债的公允价值应该反应包括与该项负债相关的信用风险,包括在对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中,并且规定由公司主体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计入损益表。

基于对损益表产生的反直觉的效应的争议,IASB在2010年5月的征求意见稿中对由信用风险引起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提出了新的列报形式。在征求意见稿中,FASB承认在SFAS No.159中仅仅确认了与金融工具特有的信用风险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充分,因为这种金融工具特有的信用风险实际上仍然是来源于公司主体自身的风险,因此该问题其实仍然是由公司主体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问题(FASB,2010a BC162)。在新提议的列报形式下,不再将这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到净收益中,而是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在综合收益中。并且规定在金融负债被处置以后,这部分其他综合收益不能够再转回净收益中。同时将最终确定改变的部分写入IFRS 9,而其他对于IAS 39中没有改变的部分,继续在IFRS 9中沿用,并且计划于2015年开始实施。

四、结论

信用风险对权益价值的影响有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具有相互抵消的作用。一方面信用风险上升会带来公司资产公允价值的下降,这将直接导致公司权益价值的下降;另外一方面信用风险上升会导致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下降,而这意味着公司有可能以较小的现金流偿还债务,这将导致公司权益价值的上升。

由于主体信用风险的存在,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容易造成“反直觉”效应,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会计报表中列报形式不同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同时,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会计报表中列报形式,以及导致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产生的信用风险的变动,也会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产生影响。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现阶段,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于“其他综合收益”中更能反映其经济实质。

参考文献

[1]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IASB.Credit Risk in Liability Measurement. Staff paper accompanying Discussion Paper DP/2009/2.

[3]IASB.Fair Value Option for Financia Liabilities.Exposure draft paper ED/2010/4.London,U.K.:IASB,2010.

[4]张丽霞.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列报形式―信用风险与投资者判断[D].南开大学,2012,11.

[5]IASB.Progress report on IASB-FASB convergence work.London,U.K.:IASB,2011a.

[6]IASB.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No.9:Financial Instruments.London,U.K.:IASB,20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