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竹影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中职教学;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主题教学法”是一种新的中职教育教学策略,它的教学实践应用是一种有效、创新的课程改革尝试,在服装设计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体验和分享,在相互激励与探索中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动生成新知,培养能力,丰富情感体验,达成三维目标。自从前几年同事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学习回来后,经反复交流、教学应用、教学研讨,带动我们专业课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此方法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是相吻合的。下面以中职服装设计课的一次教学案例设计作以具体阐述:
班级:中专二年级
课程:裙子构成原理
日期:(具体日期)
期限:四课时
总体目标:让学生掌握裙子的结构原理,具有在基型的基础上变化其他款式的能力
分段目标:第一课时,裙子的构成原理
第二课时,裙子的基本制图
第三课时,裙子的款式变化
第四课时,对前三课时的回顾与整理、复习
主题:原型与变化
科目:裙子的结构原理;裙子的结构线与人体的关系;裙子的基本制图;裙子的款式变化应用
前备能力:1.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下装中裤子的原理;
2.下装中裤子与裙子原理、原型的区别;
3.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掌握能力;
4.学生具有的动手打板能力;
5.学生具有的缝制工艺能力。
学习内容:1.基本概念:(各种结构线的名称,在人体的具体部位)
2.基本知识:裙子腰省的来源,前省与后省大小不同的原理,裙片基型中后片大于前片的原因
3.技术掌握方面:学生通过对人体、人台的观察,掌握裙子腰、臀部位结构原理
评估标准:(40分)
1.学生对人体结构是否具有准确的观察能力(10分)
2.学生对所观察的问题是否具有分析、判断的能力,应用的能力(12分)
3.学生是否具有准确在人台上应用布料、珠针、标示线、量具等工具表,结构原理的能力(18分)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资料:
1.教学参考
2.投影仪、人台
3.提前缝制一条基本型的样衣
学生资料:
1.纸张、布料
2.查阅书籍资料
技术方法:
因学生在学期中途,要求对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有所提高
造型手段:
通过四课时的学习,对原理已有一定掌握,在款式变化中,用同一种材质体现不同效果
空间结构:二维到三维的过渡
阶段进展及课时安排:
教师讲解:原理篇(0.5课时);师生交流讨论(1课时);学生提问(0.5课时);学生实践操作(2课时)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可以看出,主题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某个主题确定后,学生围绕它进行探究性学习,一改过去对知识的掌握单纯依赖老师的讲授的固定模式。克服对知识掌握的依赖性,使学习由被动盲从到主动探究。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这样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中职学生走向社会就业的锻炼。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讨论、交流、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各个方面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是在轻松的气氛中,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是一种真正适合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的方法。
我们在中职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大胆应用“主题教学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备好充分的教学材料,坚持以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就能形成优化的、高效的教学设计,就能充分体现出“主题教学法”的价值。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安全教育
学生所做的化学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尽量选择安全性好、毒性低、不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化学实验。即使这样任课老师也不能掉以轻心,仍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在每次的实验前。
一、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⒈正确识别化学物品的性质,不轻易使用水来灭火。水能克火,水在灭火中应用范围最广,因为水具有很大的冷却能力,它能使着火点的温度降低,破坏继续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水不是万能的,有时处理不当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应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物品的理化性质,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
⒉正确认识火源的性质,选用适当的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
药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当两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灭火器内形成巨大的压力,把机内的药剂连同水一起,化为泡沫喷射出去,由于带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比油类轻,因此它像绒毯一样把着火的物体或油类盖得严严密密,既降低了温度,又隔绝了空气,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2)二氧化碳灭火器
成分是液态二氧化碳,当它从灭火器中喷出时,由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着火点温度,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一般适用于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油类及忌水化学物品的失火。
(3)四氯化碳灭火器
成分是液态四氯化碳,它灭火主要是由于四氯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但是由于在下列条件下四氯化碳会产生窒息性的剧毒气体——光气;另外它也不能用于扑灭活泼金属钾、钠的失火,因四氯化碳会强烈分解,甚至爆炸。目前已有了灭火效果更好的1211灭火剂,因此,这种灭火器已使用得较少。它仅适用于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的汽油、丙酮等失火。
(4)干粉灭火器
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等盐类物质与适量的剂和防潮剂。它灭火时依靠加压气体(CO2或N)压力将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一股夹着加压气体的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当干粉与火焰接触时,便发生一系列的物理与化学作用将火焰扑灭。主要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性气体、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文件和遇水易烧物品的初起火灾。
(5)1211灭火器
目前用得较多的是液态氮气灭火器,它的灭火机理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类似,但它的效果更好,适用于灭火的范围更广,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特别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的失火。
二、化学伤害事故的安全教育
⒈割伤急救
用消毒棉棍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小心取出伤口中的玻璃或固体物,然后将红药水涂在伤口的创面上。若伤口较脏可用3%双氧水擦洗或用碘酒涂在伤口的周围。
但要注意,不能将红药水与碘酒同时使用。伤口消毒后再用消炎粉敷上,并加以包扎。
若伤口比较严重,出血较多时,可在伤口上部扎上止血带,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立即送医院治疗。
⒉烫伤和烧伤的急救
轻度的烫伤或烧伤,可用药棉棍浸90-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高锰酸钾溶液擦伤处至皮肤变为棕色,然后涂上獾油或烫伤药膏。
较严重的烫伤或烧伤,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感染。要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伤处立即送医院治疗。
⒊化学灼伤的急救
化学灼伤与一般的烧伤、烫伤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即使脱离了致伤源,但如果不立即把污染在人体上的腐蚀物除去,这些物质仍会继续腐蚀皮肤和组织,直至被消耗完为止。化学物质与组织接触时间越长、浓度越高、处理不当、清洗不彻底、烧伤也越严重。就同等程度的烧伤而言,碱烧伤要比酸烧伤为重。因为酸作用于身体组织后,一般能很快使组织蛋白凝固,形成保护膜,阻止酸性物质向深层进展。而当碱与身体组织接触后,碱能与组织变成可溶性化合物,尽管烧伤初期可能不严重,但过一段时间后,碱往往继续向深处及广处扩散,使伤面不段加深加大。所以对碱烧伤紧急处理尤为重要。
一旦发生化学烧伤事故,都应于最短时间(最好不超过1-2分钟)进行冲洗。冲洗抢救如同救火,要争分夺秒。冲洗时必须立足于现场条件,不必强求用消毒液和药水,凉开水、自来水、甚至河水、井水都可应急。冲洗需要反复而彻底地进行,具体要点如下:
(1)发现化学烧伤后,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随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有条件时边冲洗边用pH试纸不段测定创面的酸碱度, 一直冲洗到中性(PH=7)。
(2)干石灰或浓硫酸烧伤时,不得先用水冲洗。因它们遇水反而放出大量的热,会加重伤势。可先用干布(纱布或棉布)擦试干净后,再用清水冲洗。
(3)氢氟酸烧伤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氢氟酸烧伤开始时不明显,病人也无不适的感觉,当稍有疼痛时,说明烧伤已到严重程度。氢氟酸不但能腐蚀皮肤、组织和器官,还可腐蚀至骨骼。经常是麻痹1-2小时后才感到疼痛。万一被氢氟酸(包括氟化物,它们能水解成氢氟酸)烧伤,应立即用水冲洗几分钟,然后在伤口处敷以新解配制的20%MgO甘油悬浮液。
(4)如完全可以确定是酸碱类化学烧伤,可慎用低浓度的弱酸、弱碱进行中和处理。酸性烧伤可用清水或2%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冲洗;碱性烧伤可用2%醋酸溶液或2%的硼酸溶液冲洗,冲洗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重者送医院诊治。
(5)溴灼烧,应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按摩,将伤处包好。如眼睛受到溴蒸气刺激,暂时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有氯仿或酒精的瓶内注视片刻。
(6)热沥青(柏油)烧伤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揭已沾在皮肤上的沥青,否则可加重创面皮肤的损伤,加重伤情。清除沾在皮肤上的沥青可用棉花或纱布,沾上二甲苯或氯仿(也可用豆油或菜油),轻轻擦试。擦干净后,再涂上一层抗生素药膏。使用氯仿时要注意不宜过多,以防止引起局部麻醉。
4.试剂灼伤眼睛的急救
试剂溅入眼入,任何情况下都要先洗涤,急救后送医院治疗。
(1)立即睁大眼睛,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边冲洗边转动眼球,但冲洗时水流不宜正对角膜方向。冲洗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5分钟。
(2)若是固体化学物质落入眼内,应及时取出,以免继续发生化学作用;若是碎玻璃,应先用镊子移去碎块,或在盆里用水洗,切勿用手揉动。
(3)若无冲洗设备或无他人协助冲洗时,可将头浸入脸盆或水桶中。努力睁大眼睛(或用手拉开眼皮),浸泡十几分钟,同样可达到冲洗的目的。注意,若双眼同时受伤,必须同时冲洗,如先冲一只眼,再冲另一只眼,后冲洗的那只势必成为牺牲品。
建筑学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虽然早已开始,但主要集中在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案例应用还存在较大不足。各专业理论课程设计缺乏联系,无系统性,各自孤立地完成教学工作,有些课程设计工作重复,使建筑学专业理论系统条块分割,案例教学的应用性被大大削弱,不能满足专业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以理论指导实践,提高专业应用能力的要求。因此,研究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应用性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优化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使其接受较为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得到更有效的理论实践锻炼,并对所学课程的内容及其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建筑材料”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2.1“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
“建筑材料”是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之一。该课程共包括32课时(16周),分26个讲授课时和6个实验课时。“建筑材料”课程结合结构和建筑知识,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从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上总体统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梳理材料知识。“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课程涉及材料几十大类、上百品种,经验性的知识也很多,难以在短期内凭记忆全部掌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对知识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抓不住重点,不能将繁杂的内容理出条理清晰的层次,学习难度大,效率不高,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2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1)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是以教学为目的,因此必然与理论知识相联系。“建筑材料”课程的案例选择应该具有真实性、广泛性和针对性。以第五章节“砖石”为例,砖部分的案例选择以大师作品为主,注重砖的砌筑方式及其营造出的肌理,而石材部分的案例选择以常州本地的建筑为主,如新城首府楼盘的外墙干挂石材,以方便学生日后参观调研。
2)学生预习和教师展示案例。学生在课前必须熟悉课程内容。首先,按照教师要求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基本知识点,为课程内容做好铺垫;其次,对自己的阅读做相关的笔记和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一一列出,带着问题听课,为课堂讨论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将相关案例图文并茂地分类展示给学生,适当准备若干思考问题,以便课堂讨论。
3)课堂讨论。此部分是案例教学的重点部分,是区别于以往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教师展示案例结束提出教学问题后,学生可以在课堂分组讨论。例如,教师给出干挂石材的案例分析后,提出若干问题:干挂石材相比普通石材饰面有何优点,干挂石材的剖面图纸如何绘制,干挂石材的不足之处等。此时学生分组后各选一题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分组讨论结束后开展集体讨论,选出几位学生提出问题,如干挂石材的讨论中有同学提出干挂石材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清洁和维护,干挂石材的造价问题等,然后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应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适当地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推动其主动思考,得出结论。
4)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就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一一总结归纳,得出关于某一种材料的若干特征,再结合理论知识点,帮助学生一一梳理材料的几种基本特点。
2.3教学成效
“建筑材料”课程使用案例教学法以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课堂沟通与交流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较大提高,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得到极大提升,对建筑节点设计也充满热情,这些对“建筑材料”课程学习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方式方法趋向多元化,例如上网找资料、现场调研等。
2.4现存问题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案例的选择需要深思熟虑,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延展性,以便学生讨论,又不能难度太大;二是强调案例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知识,要将理论知识巧妙融入案例教学中。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3结语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学案教学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学案是教师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方案。它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及学科课程特点,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等文本信息,通过撷取网络远程教育资源,集体备课,汇集学科教师群体智慧设计而成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案。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能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全面的能力。学案一般分为常规学案和复习学案等。常规学案一般是用在新课学习中,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的重要指导方案。而复习学案主要是以习题的形式复结过去学过的重点、难点知识。
一、学案设计
每一节课的学案一般由九部分组成: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导学(包括导语设计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自学检测、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其中自主学习的四个版块是主体部分。
学习内容一般就是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一般为课文的全部内容。学习目标则指三维目标,一般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列出的三维目标做为参考标准,列出目标之后学生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的任务。重点和难点则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列出,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自己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和本节中难于理解的部分。教师导学部分是学案的灵魂部分,可以说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的集中体现就是“教师导学”部分。其中导语设计可以为学生创设与本课相关的情景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指导则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关键部分,一般以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主即如何阅读本课,如何完成学案相关部分。
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是学案的主体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分四个板块,分别是“自学检测”、“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自学检测部分的习题一般较为简单,这部分习题设计的难度只需学生在自学指导下自主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即可完成。其内容一般以重要的概念、重要的内容、规律等内容为主。“小组学习”部分一般将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以材料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试题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其难度一般较大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部分。“展示反馈”部分主要将本节已学习过的内容以填空、选择、问答题等形式再次设计出来,以便学生用来板演展示。“拓展提升”部分是设计难度最大的题灵活性大、探究性强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二、学案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预设的自学指导下,依据教材先进行自学,然后完成学案上设计的自学检测题组,这部分一般占课堂开始的15分钟。
第二部,“小组学习”指在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首先在小组内“兵教兵”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讲解,是解决本节重难点的关键一环,其实质以问题的形式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纵深,再由老师把问题讲解清楚,一般占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
第三步,“展示反馈”部分主要把一、二板块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以若干道分层训练题组设计出来,让学生展示由教师或优生讲评点拨,一般占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
第四步,“拓展提升”部分主要要求学生之间先自己交流拓展提升题组,后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学法,检测效果。一般占用课下的时间。
学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每节课教师要注意总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因为学案教学把要学的知识问题化了,容易把知识原来的联系打乱,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这样只有通过教师的总结归纳才能弥补这一缺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案教学的作用。
(二)注意课堂纪律尤其是知识的落实。学生热衷于生生互动交流,活跃的学习气氛,往往掩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自己的能力训练。这样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自学自练与交流讨论严格区分开来,先让学生自学自做然后查对结果,最后再进行交流讨论,以便相互学习;还要强化多人次的板演展示,反馈学生思维与结果的准确性,以促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自学自做的能力;对学生的学案要收回认真查阅,从中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以便有针对的强化或纠错。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现代的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课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现代的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试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谈一下在应用案例教学法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道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创立,最早用于法律、医学及工商管理界教学领域,用来教授他们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技能及内在原理。
案例教学法可简单地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切入点,以书面形式展现出的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任务上,要求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获得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并在学习期间参与社会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引导下研究和解决问题,学生活动在教学中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的独立研究为主,教师的传授、指导都应配合学生进行。在教学过程上,总是从案例开始,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因此,引导学生搞好独立研究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而教学的准备、教师的指导都要为学生的研究服务。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问题入手,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带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生动而形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而且关键的是案例教学法教学评价的民主、科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统得过死,教师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参考书及标准答案成了学术权威而不可怀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不敢也没有信心和意识对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有关研究表明,要想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正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尊重学生的意见,因而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两种教学方法无疑是有缺陷的,而要科学地运案例教学,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案例教学的采用,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但是在案例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而难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以学生的探讨获取知识可能费时过多,若无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容易产生盲目性和失去主动性。因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实际生活中求索适宜教学的案例。
另外,案例教学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案例教学的采用要具体课程具体分析,一般适于专业课教学,较为基础的知识还应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宜。
二、案例教学要根据学生情况循序渐进,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可以用“5P”表示即(preparation准备, probing 动脑, presence 出勤, promptness准时,participation 参与, politeness 礼貌),对学生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正是由于担心学生素质差可能导致教学中师生无法配合而使得不少教师不愿采用案例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即在低年级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并进一步训练他们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可多采用案例进行案例讲解,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一般的原理、理论;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以导演法为主,在提出案例后,教师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分析技巧和基础知识研究案例,获得答案。
三、应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
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学生见解不一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教师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但我们必须牢记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每个教师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恰当选择和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教育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