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歌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诗;知识社会学;诗性知识;反知识
中图分类号:I207
诗歌有没有社会功能,回答是肯定的,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就曾在博客上撰文强调诗歌对社会的批判,这就引发了我们如何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诗歌的问题。但是纯粹意义上的社会学界的诗学研究并不多见。耿占春曾把诗歌和社会学之间的矛盾关系置于学科的层次进行过探讨。他指出,对诗歌的社会学式的批评指出了诗歌“潜在的危害性”,对诗学的发展是有益的。[1]朱国华对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将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置于中国文化生产领域的语境中,围绕布迪厄对于艺术祛魅、艺术自主性的论述, 其理论的跨语境效用,以及社会学诗学的理论盲点,集中进行一番批判性审理。[2]朱国华在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首次把具体的社会学理论运用于诗歌的研究中,从布迪厄的“文化场域”来探讨现代诗本土化发展路径,提出的批评意见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3]邱运华对托洛茨基的社会学诗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托洛茨基的文学社会学观点加以细致研究区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文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二、文学研究的阶级意识;三、强烈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趋向。[4]
这些研究已经开始深入挖掘社会学理论在诗学上的解释力,但是视野局限于单个理论,不能结合多重理论来分析现实境况,也降低了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力。当前的学术研究的状况使知识社会学视野在诗歌本土化研究当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着眼于知识社会学,就社会学视阈内的中国新诗进行一番考察。
一、知识分类中的诗性知识
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知识是一切形式的文化成果。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是知识与社会或者文化中其他存在因素之间的关系。诗是一种用文字来表达观点的写作形式。文字是知识的载体,从广义来说诗歌也可归为知识的一种。诗歌作为知识,便不能不联系到知识社会学这一门兼有语言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视野的社会学分支。套用一个哲学的命题来对诗与知识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命题A1:花是红的。
命题A2:花是美的。
命题B1:人是美的。
命题B2:人是红的。
上述命题中命题A1对描述花的颜色是简单的意识反映,是物理学的知识。命题A2对花的视觉判断,是艺术学的知识。命题B1对人的伦理判断,是伦理学的知识,而命题B2将用物的自然属性来描述社会属性的人,这种形式上的不对称形成了语言的反思和诗歌的意境。或者也可以把诗歌命名为一种诗性知识。这里我们先讨论广义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社会学家视阈里的知识。
知识社会学往往强调知识的社会性,也就是将知识看作秩序的来源,人类学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甚至提出现实世界是建构在语言习惯之上的假设。我们可以从许多有哲学背景的社会学家身上看到很多来自对知识的秩序思辨的见解。事实上,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本来就没有多少数理统计的实证研究,都是从类型学的视角进行阐发,而知识的分类是知识研究的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分为实践的知识、制作的知识和思辨知识。他特别将诗歌作为制作的知识的例子,而他指明制作知识的任务是制造,目的是展现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不过此时,他没有区分科学与知识,他认为知识就是科学,或者这里的知识是狭义的知识――真理。[5]231法国学者洛克列出了知识的等级体系,分别是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这里直观的知识代表真理,这里我们仍然找不到诗歌的定位。知识社会学的开山始祖舍勒则将知识分为神话知识、宗教知识、哲学-形而上学知识、技术知识等七种知识类型。[6]156这一分类开始从现实社会中寻找根据,但是诗歌恰凌驾于现实之上,也就是说诗歌既有神话、宗教、哲学、技术等知识,又有不被分类包含的物的知识。利奥塔主要针对科学知识提出了叙事知识的概念,以代表日常生活知识。这一点在诗歌作为知识的组织与科学知识的生产之间的区别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但是这只是知识界把目光转向生活的一种体现,也不能完全代表诗歌。虽然诗歌主要来自于生活,但是很大程度上嵌套了来自于科学的知识。以上的论述往往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分割知识,那么我们要尝试基于诗歌的立场来区分知识。
在本文中提出的知识则是物理知识、艺术知识、伦理知识和诗性知识,还需要加诸一种社会知识,那就是在这里呈现的四个命题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知识,它是人创造的有目的的知识,是人为了进行沟通而衍生的产品,即表达知识。事实上,诗性知识也并不是自古就有,而是现代性的产物,中国的古体诗就只能算是表达知识,即通过修饰手法和白描来传递信息。所以本文提出了五种知识。这里物理知识囊括了物的一切机理,包括化学、力学宇宙、天文等门类。艺术是视觉的知识,是一种物的存在对人感觉上产生的某种情绪的知识。伦理知识是事物或现象在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对社会规范的评价。当然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诗性知识。
二、作为反知识的诗性知识
在以往的研究中,诗性知识并没有被提及,所以我们先从以往对知识的评价中来获得我们对知识的见解,以再次旁证诗性知识的特殊性。或者这样解释,诗歌自然是一种知识,我们可以从学者们无所不包的知识的讨论中来获得对诗性知识的辩证认识。社会学大体上探讨了知识的四种视角:(1)词语;(2)语言;(3)认知方式;(4)意识与思维。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方面来讨论诗性知识。
社会思想家福柯主张从词语的角度来观察语言的流变来管窥社会现实的变异,他甚至创立了“知识考古”一词专门指代他的话语实践研究。福柯认为知识是世界观的反映,他从词语与物的关系中阐述了他的知识型理论。知识型理论中他区分了四种知识型,分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词与物统一的知识型、17到18世纪的用词的秩序表现物的知识型、19 世纪的用词的秩序再现人对物的秩序知识型和现代的词与物的分离的知识型。[7]256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视野让我们看到了词语系统走向独立的历史。无独有偶,法国社会学家在“模拟社会”的论述中同时指出,符号系统的独立使得社会被拟象物控制,这难免有些悲观。不过我们需要承认词语已经走向某种独立,或者脱离事实、脱离客观,但是它仍然来自于现实。就像鬼神之说,仍然在人类的掌控之中。诗歌以词语的形式表现,词语开始独立为一个系统,它仍然是诗人的创造物,或者某种意义上是出版的创造物而已。以词语表现的诗性知识只是一种呈现,而这种特殊的呈现或许惊世骇俗,这恰是诗歌作为自由表达的体现。当代的诗歌词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挑战词语秩序的倾向,诗歌内容里大谈、死亡、存在的逻辑等等,而这都是人们在生活中极力想要避免的话题。
词语同时作为一种语言,它与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联系。语言社会学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语言的知识是如何反应社会现实的。语言社会学从不同社会群体使用不同语言的角度来开展的社会学研究,而诗性知识之间体现的语言的差异,即使有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甚至成长历程都会影响到诗人的诗歌写作,但是这些差异往往是无规律地随意的,因为诗歌写作本身就是一种随意的创作,而且来自于外部的借鉴对诗歌语言的获取也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没有确证的统计数据来证明诗歌语言的自由性,但是我们仍然相信,因为如果诗歌语言是一个公式或者规律的话,那么诗歌创作早就走向了死亡。
知识被看作是脱离于身体的话,自然就需要主动去获取,这就是认知。现象学社会学等派别倾向把世界认为是一个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系统使得知识获得意义,那样也可以说这个分类的系统就是知识,需要去内化这个分类系统形成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可以说诗歌区别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形式,也是某种分类系统的内容。这里借用哈贝马斯关于共同知识的论述,诗人自然有一种自然知识,这来自于诗人对自己和对诗歌的界定和感受,当然也会存在相异的知识。这里的讨论主要是知识是人的产物还是独立于人存在的,而我认为是前者,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体现为一种事后解释,事后解释源自于我们时间的一维性,这里就必须要提出,事后解释的缺点――不确定性和多种解释。而诗歌则是一种创作中的知识,恰和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相符。诗性知识是一种正在被创造的知识,而不是在事物发生之后做出的解释。
当然基于人思维的稳定性,知识的稳定性与其同期的稳定性被一部分人质疑是否存在关联,而我以为这种关联更像是一种虚假关系。卡尔・曼海姆承继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开展他的批判,他指出思想认识的发展并不遵循自身的逻辑规律。在诗歌方面这一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很多时候诗人恰是正不断尝试着突破被别人称之为思维惯性的意识形态,他们的文字和思想来往于一个没有意识形态的国度,甚至没有国家民族的界限。这是对现存分类系统的某种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又是遵循诗歌的原则和逻辑的,诗歌总是有一种模糊的创作逻辑,诗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实逻辑,因为那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完美的只存在诗歌的意向和诗人的脑子里。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反思,我们可以得到诗性知识的几个特点:(1)诗性知识是一个词语的自成系统,它是诗人个人的创造物,是某种模糊的诗歌逻辑指导下的产品;(2)诗性知识是一种自由的象征,它们是用来表达情绪和体悟,这种表达就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3)诗性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是词语本身的意思,而是以诗歌为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特殊语言体系,这种语言体系中包含一种内在的价值;(4)诗性知识是一种正在创造的知识,而区别于一般的事后解释,从而避免了事后解释的人的价值型的扭曲;(5)正是因为与事后解释的价值改造的其他知识的区别,使得诗性知识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反知识,这种“反知识”是反对那些违背诗歌模糊逻辑的现实,诗歌在当代文学发展的流变中获得了这种“反知识”的自我认同;(6)诗性知识是现实秩序的一种有益补充,这种“反知识”存在着某种正功能,即充实知识类型,丰富视野和传递思想等功能。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性知识
1.诗性知识产生的社会背景
虽然说诗性知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是仍然存在于人类社会,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塑造,这些则可以从社会环境来讨论。事实上,新诗是现代性的产物,至少在中国是如此。所以为了区别于古体诗,取名为现代诗。这种现代性却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较早地观察到了一种区别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的新的类型,他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他关于后工业社会的五个预测中已经被证实或者正在被证实,除了一点――他所认为的社会的中轴:理论知识。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理论知识会处于中性地位,成为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这一论断难免有些理想主义,毕竟社会还在人类的手里,但是他也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先河。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关于第二现代性的研究对理解知识有一个较好的借鉴作用。他把区别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命名为自反现代性,意指一种自己反对自己的现代性。[7]284而中国的新诗也开始呈现出这一特点,传统的知识秩序在造反。
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形式(连接的/闭合的);目的;设定;等级制;控制/逻各斯;艺术对象/完成的作品;距离;创造/总体化;综合;在场;集中;种类/界限;范式;从属关系;隐喻;选择;根/深度;解释/解读;所指;可读的(读者的);叙事/宏大历史;主代码;症状;生殖的/阳物的;妄想狂;发端/原因;形而上学;确定性;超越。
后现代主义 怪诞幻想作品/达达派;反形式(分离的/开放的);游戏;随机;混乱;枯竭/沉默;过程/表演/发生;参与;逆创造/解构;对立不在场;弥散;文本/互文本;组合;并列关系;转喻;结合;根茎/表面;反对解释/误读;能指;可写的(作者的);反叙事/狭小历史;个人习语;欲望;多形的/兼两性的;精神分裂症;差异―延迟/痕迹;反语;不确定性;固有。
伊哈布・哈桑就在《走向后现代文学》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做出了阐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强烈对比,我们不得不醒悟,原来文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象征主义走向了怪诞,从形式的走向反形式的,从等级制的走向混乱的,从创造走向了结构等等。[8]174后现代主义似乎已经打乱了我们对秩序井然的文学作品的印象,而中国诗坛梨花体、羊羔体、下半身等也无一不是一种尝试。所幸的是,任何文学的尝试都没有对错。
2.诗性知识的意义转向和现实境遇
古体诗所要求的平仄和对仗,在自由主义浪潮中被抛弃。如此诗性知识失去了自我确认的一个标尺。那么诗性知识是如何形成本身的个性,以保持对别的知识的界限的呢?而回答在于意义的深度挖掘。除了对词语的广泛引入,其意义外延也得到很好的拓展。中国新诗写作越发倾向于一种实验――破坏性实验。破坏性实验是常人方法学派创始人加芬克尔创立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式,它的意涵在于通过打破生活秩序来观察社会现实如何得以建构的。也正如鲁迅曾经提到的那样,一流的文学作品在于毁灭美,从而获得对美的认知,而这就是诗性知识对其意义的建构。一首诗总会有一些破坏秩序的句子,而那些破坏秩序的句子所呈现出来的秩序就是写作的意义所在。
古体诗和早期的朦胧诗中的词语一定是人或者物,而现代诗中的词语开始涵括一些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克姆提出的用以指代那些外在于人的社会之物,例如制度、现象和结构。现代诗为表现的诗性知识则是一盘散沙式的表现,任何只要能够想到的、写出来的词汇都可以用来放进诗里,而且加诸一种社会意涵,使之成为新的意义的代名词。
按照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定义,诗性知识的生产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参与社会实践的个体应当获得相应的生产资料。但是,以破坏秩序为特色的诗性知识被称为非主流,这种破坏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被接受。这就使得诗性知识生产虽然成为了产业,却少有收入。
诗性知识的生产者难以从生产中获得与其付出对等的回报,诗人不再与诗性知识亲近,而转而生产一种近乎谄媚的伪诗性知识,这里的“伪”体现在情感的职业化上。一个诗人在观潮时赞美大海,这是真实的感情,而他赞美一个观潮景点的时候就显得他感情失去了标的。资本的社会运作使得诗性知识的生产也不再那么纯粹,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所把控的诗歌出版使得诗性知识产出质量降低。
四、诗性知识的走向
诗性知识是现代性的产物,而现代性一直在变化。荷兰学者贺麦晓就曾就中国早期新诗的现代性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了早期新诗在形式、内容和和语言方面的变化的现代性表征。这是新诗从古体诗中走出的第一次裂变。林铁在其对90年代现代诗的研究中指出,1990 年代诗歌的转向实际上就是诗歌内部的自我反思。[9]从新诗出现到90年代,虽然社会变迁迅速,但事实上,诗歌仍然在追求自我解放,仍然是在形式、内容和语言方面的革新。而新世纪以来,诗歌呈现出一种新的现象,即所指诗性知识,其中既有自由和异化的世界,又有杂乱的词语秩序。结合当代中国新诗写作和发展不难看出,诗性知识正在形成并逐渐改变中国新诗写作。如果说要给中国诗歌的发展定下一个脉络,就不难得出格律诗、第一现代性下的新诗萌芽、第二现代性下的诗性知识三个发展形态。而当代诗性知识的走向则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个体化。正如贝克指出的那样,第二现代性作为一种自反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就是个体化,这种个体化既非个人主义,也不是个性化,而是表现为个人生活的承诺和关系网的强迫性。诗性知识的个体化则是表明共同标准与个人标准的共存。诗的共同标准若称为“诗理”的话,那么个人标准则是对“诗理”的个性化,个性化是这一整个时代的个性化,即后现代的任一表征都可能在这里体现出来。
第二、脆弱性。诗性知识对传统词语秩序的破坏和重构让读者难以接受,这就使得诗性知识只能在少数“懂行”的人中间。一方面,面向市场的出版业无法承受传播诗性知识的亏损,这又使得私人出版物开始流行。民间刊物、内部刊物开始成为诗性知识的阵地。继而诗性知识的生产者开始形成圈子,但是自身又投入到与诗性知识生产无关的行业中去,使得当代新诗的传播变得相当脆弱。另一方面,资本开始运作到诗性知识的产出和传播过程中来,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开始进入诗性知识产出领域,而使得诗性知识功利化。[10]社会资本主要是运用于诗性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人际关系网络开始成为诗性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第三、裂变式发展。诗性知识的传播开始与各种媒体相结合。博客、网刊、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都被用来作为诗性知识传播。每一种传播途径又会引发相应的内容、形式和语言本身的裂变。这种裂变式的发展是迅速的,悄无声息之中完成的。通过这种方式,诗性知识必将走向一种更极端,这种极端是将会作为对意义表达的新探索而在文学史上闪耀。
参考文献:
[1]耿占春.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J].文学评论,2005,(3).
[2]朱国华.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7,(3).
[3]朱国华.对祛魅理论的祛魅解读――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研究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邱运华.论托洛茨基的社会学诗学理论―兼及俄国文艺学的学派问题[J].俄罗斯文化评论,2006,(10).
[5](英)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东方出版社,2001.
[6](德)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华夏出版社,2000.
[7]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美)史蒂文・康纳.后现代文化―当论导引[M].商务印书馆,2002.
[9]林铁.审美之维:当代汉语诗歌的现代性转向[J].文艺理论研究,2007,(5).
关键词:诗歌;意象;语义结构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察应紧紧围绕让学生“自己读懂诗”这样一个基本主题,而不应当让他们去生搬硬套某种既定的所谓诗歌阅读技巧抑或以某种先入为主的技巧预设或信息介入来限制学生思维,致使诗歌鉴赏最终变成了对诗歌的某种人为切割。其结果纵使学生答对了某道题,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谓读懂诗,大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读懂诗歌“说了什么”,包含字面意思与言外之意,广义上还应包含“为什么这样说”的追问;二是读懂诗歌是“怎样说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的表达技巧。二者之间似乎没什么直接的关联,其实不然,读懂了诗歌“说了什么”恰恰是为进一步读懂诗歌是“怎么说的”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与定位方向。就像搞清楚了一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基本理解了他的行为方式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读懂诗歌的两层意思中,读懂诗歌“说了什么”这一层意思是居于首要地位的。而我们解读诗歌也理应从这个最基本的层面入手。
而所谓学生“自己读懂诗歌”,站在高考命题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认识,就是指不要在题干中涉入太多的先入为主(特别是手法题的先入为主现象)的条件限制,或者让其去生搬硬套某种已知的技巧背景知识。而应当从最基本的意思的探讨入手出题,引导其逐步走进诗歌的深层意境。
要让学生自己读懂诗歌,最基本的也是最精妙的做法就是从解读诗歌的意象入手。中国传统诗歌特别注重诗歌意象的运用,用意象说话是中国传统诗歌一直以来的文学习惯。如果说语素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意象就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它就像是生物体内的基因,解读诗歌意象的过程就是破解诗歌的基因密码的过程。2010年的诗歌鉴赏第一题“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就是一道典型的让学生通过解读意象去领会诗歌深层意蕴的题。这道题的妙处在我看来主要是两点:一是让学生摆脱了先入为主的限制因素的困绕,而直接可以进入与诗歌文本的零距离接触,直接触摸诗歌的语意神经。二是要考察学生如何在特定诗歌语意背景下解读常见意象含义的能力,学生生搬硬套意象储备知识在这道题目面前是无济于事的。在高中课文中,“子规”的意象是被经常提及的。但每一次的运用都有着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学生真正置身具体的诗境才能领会它的意思。也就是要将“子规”这一意象的普遍意义(哀伤、悲戚)与这首诗的独特诗境结合来明确其真正的含义。
一是让学生懂得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想挖掘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很多,什么抓题目,抓注解,抓作者背景等等,结果常常抓不住诗词的中心思想,症结何在?因为我们很少关注诗词语言特点,尤其是近体诗的语言特点,不能按照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去阅读理解诗歌,而常常是带着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规律去阅读诗歌,也就当然读不懂诗句。
诗歌语言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是凝练性,二是跳跃性,三是无序性。凝练性是指诗歌语言高度简洁,仿佛是几个动词、名词或形容词排列而成,如“枯藤老树昏鸦”;跳跃性是指诗句之间在字面上不是紧密衔接的,而是省略了一些信息,要知晓诗句的具体而丰富内容,还需要补充出它们之间省去的信息,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无序性是指诗句中的词的顺序不是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去组织,它是根据诗人的需要随机决定一句诗的词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此,要读懂古诗词,有时要重新调整词序。
把握了古诗词的这些语言特点,我们才会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中作好调整与想象,准确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进而去把整首诗词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否则,错误的阅读心态和方法难以与作者共鸣,也就无以知道诗词思想情感及其它。
二是要大量地精读古诗词。游泳的知识技巧知道再多,但不下水尝试体验,一下水人就会沉入水下。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产生作用和效能。因此大量深入阅读古诗词是提升诗歌理解能力的保证。只有在诗词阅读中去领会培养情感,寻找阅读的真经,方能形成自己阅读古诗词的经验和能力。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只满足于教师讲讲,自己听听,这种简单的表层的学习方法是不可能真正读懂我国古文学的瑰宝――诗词的。“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大量诗词阅读经验,就难以领会古人寄寓诗词的心声。
一、吟咏赏读,咀嚼诗歌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讲音律、节奏。因此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妇幼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古诗教学要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彻于教学诗中。起始阶段自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在深入体会了诗的丰富意蕴之后,让学生抑扬顿挫,反复吟咏,让学生把情感通过朗读的语调、语气以及停顿等读出来。如《静夜思》,以《思乡曲》和《静夜思》两支曲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与诗句的欣赏中构想意境,充分悟出声与情韵的和谐美。
二、拓展活动,再现诗意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画诗。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如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像。结果,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画。理由也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蝴蝶飞哪儿去了,怎么找到它呢?”虽然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已经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2、演诗。比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中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像,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睨视微笑的……学生种种表现,再现了这篇古诗在他们头脑中的不同意境,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不同创意。
3、写诗。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对古诗进行改写或者仿写。例如,在学习《赠汪伦》后,我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回家后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它需要老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例如四年级费老师执教的《江雪》,这首诗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到位的,所以,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体会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也是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由于写作背景复杂,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费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激起学生的心灵震荡。
四、品味赏玩,真切感悟
【关键词】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价值;推广
魏书生说:“语文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甚至千花万花齐放。”我们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情趣浓厚,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模式必然是多姿多彩的。把传统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起来的诗歌微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产物。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微课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学习兴趣浓厚,这明显提高诗歌的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它是符合教学发展和创新规律的。
一、什么是微课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必须有一个适应它的大环境,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也不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大量微资料的上线,预示着微时代的到来。加上班级多媒体、白板等电子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有现在进行的网络信息技术的远程培训,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教学模式微课也应运而生,并在教学领域掀起一股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技术化的热潮。
所谓的微课,其实就是指老师根据教学的目的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必要教学环节所做的对多方面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组合而制定的教学视频。它的特点:一是时间较短 ,视频大约5-10分钟;二是内容较短小,解决一个很明确的知识点;三是半结构化容易扩展;四是使用方便,易以储存等等。总而言之,微课的载体就是视频,是45分钟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小环节,是能够精彩体现师生教学的一个片段。笔者认为是一种挺好的教学模式,所以认真学习微课制作的相关知识,再学习研究他人微课视频,最后根据自己授课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制作,再运用到平时课堂教学中。
二、诗歌教学中为什么采用微课教学模式
一种新教学模式的采用,它必须是符合教学的要求和规律的,而且是必须遵循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宗旨。采用诗歌微课教学模式是有它的实际意义的:第一、它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他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必须根据授课的目标以及实际的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除了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课本和其他相关资料外,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需要,还应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体现出一个教育者的本色和特色。所以笔者认定诗歌微课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能够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并借助班级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教学,提高授课和听课的效率,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第二、它适合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习要求。笔者经历了几届高三年的教学,在进行诗歌专题复习时发现了设题规律:考点的设置要么是概括诗歌的内容,要么赏析它的语言特点或表达技巧,要么找出意象并进行赏析,还有分析或归纳诗作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甚至还有联系自身谈谈诗作中观点的现实意义。从设题角度看,切入点都较小,命题指向比较明确。所以在平时诗歌教学中,除了注重诗歌朗读、鉴赏、积累外,还可以根据考点的设置,制作凸显考点微课专题小视频,做到在学习鉴赏的过程中有意识渗透考点,循序渐进,积累知识碎片,为高三的专题总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到高三再进行知识体系的补充、梳理,这样来操作的话就水到渠成。
三、诗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价值
在诗歌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它的价值还是蛮大的,大体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可以让诗歌教学内容更精炼
由于诗歌微课视频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它是针对诗歌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而精心制作的学习资源包,它直观性强,趣味性浓,数字化也强,而且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景当中,应该说这样的诗歌微课视频是一堂课中的精华(出彩)的环节。既然是出彩的组成部分,也就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就要求老师必须精心备课,全面考虑和精心设计,不仅要注意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凸显重要环节中重点知识的落实,做到授课心中有数,游刃有余。首先,备课针对性强。必须对于整个高中诗歌教学知识板块有一个高屋建瓴的把握,对于教材编排顺序,把握各个章节知识点间的联系,分散知识难点,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诗歌微课视频的制作内容。其次,授课目标明确。众所周知,诗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涉及把握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甚至把握音韵美等等,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45分钟内都能一一把握,这就要求老师授课时必须要有要点的凸显,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掌握得多,其实学生学完以后稀里糊涂,所以笔者更注重 “一课一得”,而微课视频在这点上体现得很好,老师精心录制的视频,不言而喻,其实就是一堂课的重点。例如授课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新诗,笔者是这样来处理的:《沁园春・长沙》除了注意教学环节完整过程,重点突出诗中“意象的把握”这个环节,并把它录制微课视频,让同学在听、读的基础上,找出这篇文章的意象,并揣摩意象的特点,然后结合背景,领悟作者的情感。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在诗歌的阅读中,把握意象是基本阅读的一把钥匙。《雨巷》突出对“雨巷和丁香”这两个意象的理解作为教学难点环节,除了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抓住文本中意象的最直接特点外,对这两个意象在传统古诗文中的内涵作必要的补充,这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对此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就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理解课文两个意象的真正内涵,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样做的意义是强调知识的迁移运用。《再别康桥》则把“诗歌的形式美”作为教学目标,即把握诗歌中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其中“绘画美”也是意象把握的一个要点,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揣摩领悟解决,教师最后做言简意赅的点评节可以了。这就是强调学以致用。最后,学习的有效性。每首诗设置的要点不同,但最终就是为了解决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即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把每课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录制成微课视频,构成一堂课最精彩的组成环节。笔者执教过程中张弛有度,学生学习目的也很明确,让学生学有所得,最后再进行单元的总结,温故所制作的单元微课视频,学生对“意象”这个知识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真正弄懂并掌握诗歌“意象”。长此以往,学生关于诗歌的学习就有一个不断积累的收获。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诗歌微课视频重点内容的确定,视频精心录制,以及视频有效展示等等,这样的微课教学模式让诗歌教学内容各个环节更紧凑更科学,授课内容精炼到位,有的放矢。
2.可以让诗歌教学内容有效地拓展延伸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把握解读诗歌本身的文本内容,但是也应该注重诗歌知识的拓展延伸,扩大诗歌学习的外延。在笔者多次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明白作为一名老师,必须以时俱进,很有必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网上搜集有用的资源,甚至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充分整合并运用这些资源来引导帮助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和理解。记得高二授课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第一单元学习概述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是鉴赏诗歌一个重要方法,但是学生的阅历有限、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想要对每个作者都有所熟悉了解那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比如讲到杜甫的《蜀相》,笔者认为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的知识补充是必不可少的。杜甫一身的遭遇、政治理想以及写此诗的心境做必要的了解是相当重要的,是读懂此诗的关键。所以在授课的环节中,笔者重点录制关于“诸葛亮与杜甫”这样的小专题视频作为背景的介绍,一方面可以借助背景知识的来把握读懂诗歌,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充分了解诸葛亮、杜甫其人其事,积累更丰富的课外知识。学习陆游的《书愤》时,大家知道陆游是北宋最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的爱国诗篇非常多。在授课的最后环节,笔者重点录制一个关于“爱国诗人”简介的专题微课视频,重点介绍了屈原、杜甫、辛弃疾等一系列爱国诗人,让学生懂得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知识的联想、迁移。笔者把这些微课视频放在班级电脑里,还转发到微信里,让学生自习课或回家也可以浏览温故。课内外这样进行诗歌微课教学,可以补充学生的知识缺陷,拓展学生知识面。
3.可以使诗歌教学内容系统化
再三研读《课标》后,了解到《课标》对高三年的诗歌复习其实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于所教授的诗歌内容进行归类,整合,然后进行专题性复习。其实就是老师把以前授课后学生点滴积累的诗歌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如李白诗歌专题,婉约词牌专题等等,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梳理归纳是高三复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笔者特别强调回顾文本。如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最后总结突出“意象”和“意境”专题知识,并进行意象、意境知识整理,原来保存下来的视频温故回放,接下来还有针对性补充附设练习测试,来检验学生对这一专题知识的掌握情况。必修二诗歌教学贯穿诗歌表现手法专题的重点,毕竟《诗经》和《离骚》的创作手法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进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微视频专题制作。必修三主要学习唐诗,它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可以说百花齐放,侧重对诗歌风格、情感的把握,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授课的过程中,补充各个流派、不同风格的诗人诗作的微课视频,特别制作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微课,宋词中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李煜、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专题微课视频,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有意识地进行专题化教学,如意象意境表达技巧诗歌主旨(情感),等于把一些貌似庞杂、零碎、繁多的知识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重新构建,形成了诗歌学习的系统化知识体系,诗歌知识就好比一棵茂盛的大树,学生不仅要对于诗歌有一个清晰纲要(主干)的把握,还要对各个知识点(枝叶)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学习并把握诗歌这个知识板块。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价值探究的几点拙见。
四、诗歌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意义
诗歌微课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值得笔者继续探究并推广。第一、特别适合高三专题复习。由于微课视频的半结构化易于扩展、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的优点,它不仅适用于诗歌教学,其他教学内容也适用,特别是讲究讲练结合的高三专题总复习,更适合使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把大专题分成几个小专题进行知识点的落实,如关于文言文专题复习中的特殊句式,把每一种特殊句式做成一个微课视频,当中有知识点的传授,有练习的附设,有讲评的反馈,真正做到讲练结合,知识的落实把握。最后再把所有的特殊句式进行总结,反馈。第二、避免老师重复备课,起到减负作用。便于储存的微课视频,老师可以根据学情的不同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整改,避免老师重复制作视频的麻烦;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选择性获取相关的知识; 甚至可以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补缺补漏的学习等等。它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且拓展了学生课余学习的领域 。最后,可以方便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互学习、切磋。众所周知,现在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远程的教研和培训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学习途径,微课教学模式自然也成为大家很喜欢的一种听课和评课的模式,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也不例外。这就是诗歌微课教学模式有必要推广的价值所在。
综合所述,诗歌微课教学模式是适应科技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不仅是在教学方法上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操作简单,实用性、针对性强的课外学习媒介。既能让老师不断学习研修,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外的学习舞台,对知识进行温故、梳理、运用。师生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把课内外的学习完美结合起来。所以它值得大家进一步地学习、探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博硕论文.2010
[3]许亚莉.关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DD以中国微课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
[4]陈诚.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