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族名称

家族名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族名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族名称范文第1篇

作为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说,联想就是自己的命。

在联想内部,有个既定的做事原则,“事为先、人为重”。

联想靠什么生存下来?靠人。联想靠什么跨入世界500强行列?还是靠人。事实证明,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

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柳传志先后卸任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联想控股总裁的职务。有舆论分析,联想控股董事长很可能是柳传志在联想的最后职位,扶正朱立南(接任联想控股总裁)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接班人身份浮出水面。

不过,柳传志离真正退休还有相当一段时间。隐退之前,他还有重要一役:在2014~2016年实现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这件事上,柳传志寄托了两个心愿:为产业投资筹集资金,储备足够多的好项目成为核心资产,确保上市后年利润增速保持在30%;解决联想控股新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问题,让他们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只有“让他们从物质到精神都能够成为主人,你的事业才能真正做大”,这样才能使联想像家族企业那样传承下去,并持续保持企业创新能力。

柳传志说,这是“一场大仗”,“之前没人做过”且“公司结构复杂”。

为此,这家公司已经做了一系列产权结构的调整,为上市做准备。事实上,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调整过程,也是“主人”的形成经过。

联想控股原本是由中科院100%持股的企业,好在这个“婆婆”一直坚决支持其股份制的改造。

在2009年引入中国泛海时,柳传志他们就已经在为进一步的产权结构调整铺路。

当时中国科学院将其持有的联想控股29%的股权,转卖给民营企业中国泛海,在前期谈判过程中,双方达成“默契”,中国泛海承诺将把一部分股权卖还给联想控股的员工。

这样还不够。柳传志他们还要将联想控股的另一个重要股东“联想职工持股会”公司化。因为,非法人性质的职工持股会一旦存在,证监会不可能批准其上市。

于是乎,2011年1月,联想控股股东会决议,联持志远吸收合并联想职工持股会,正式接收联想职工持股会35%的股权,成为排在中科院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再到下一步,中国泛海和联持志远都会卖一部分股份给联想控股新的管理层。

经过如此的资本腾挪,这个公司未来将成为“永远会有主人的企业”,至少柳传志是这样认为的。

去年11月份一次公开演讲中,他首次对外和盘托出了这个改制大棋局。“新的管理层将会成为联想控股管理层中的主人,将来我退休,新的管理层依然会像主人一样管理整个公司。”他进一步解释说,联持志远所持联想控股的股份是不会买卖的,永远以分红的方式回馈持股人,“而这部分股份就成为了联想控股的镇山之宝,不会说这个公司完全变成小股东,而没有一个大股东在控制”。

一个“永远会有主人的企业”,在柳传志看来,是极具魅力和潜力的。

“联想控股未来会在若干个领域里有所发展,这里很多人都会问我,凭什么你们在这些陌生的行业里会有发展?我想有这么几条。第一条,我们有本事,能够选准人;第二条,我们能够给人舞台,给他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平台,这是从物质上到精神上。”他说。

在柳传志辞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之前,去年6月,接棒的杨元庆做了个重要决定:在银行贷款三十几个亿购买了联想集团8%的股份,其个人持股份额增至8.7%,成为联想集团最大的个人股东。

事后柳传志说,这以后,联想集团不需要他再具体为企业能不能长远发展的目标而操心了,因为杨元庆一定会以一种主人的心态来工作。

把联想做成“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是柳传志的夙愿。

“没有家族”是指没有血缘关系,而是通过机制、文化保障企业传承下去;“家族企业”意味着公司最高层必须是有事业心的人,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生命。

Tips

柳传志“量才使用”

对人才的量才使用是联想发展的关键。留人的方式总体是靠激励和文化;发现人的方式是要根据他的业绩和他形成业绩的原因入手,逐渐进行深入了解;培养人的方式最好是给他责、权、利一致的舞台,然后进行指导。

联想控股业务架构

家族名称范文第2篇

一直以来,齐秦和近2万户孔雀族一道,感受着重视家庭亲情、亲近自然、追求内心本真的原生态生活态度。虽然是复出后的首唱,但齐秦依然保持着“宛如烟火,灿烂行吟”的完美,继《为爱》之后,又热情洋溢地连唱两首成名歌曲,赢得了在场孔雀族的满堂喝彩。

整个活动现场装扮了五彩缤纷的圣诞树,将节日的气氛渲染得格外浪漫温馨。孔雀城为现场嘉宾朋友准备了精致的许愿卡,为亲人和好友献上祝福,此外还有各种丰富的圣诞礼盒,让大家一起分享新年将到的乐趣。

携手亲情齐秦结缘“孔雀城”

2009年夏天,作为“孔雀族最喜爱的明星”,齐秦成为了孔雀城的名誉会员,并获得了孔雀城的居住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孔雀族。从那以后,齐秦作为孔雀城小镇节日不可或缺的“家人”,与孔雀族们经历了很多难忘的时刻一一在美国孔雀城担任“幸福向导”;在孔雀幸福林里种下“孔雀爱心树”;在孔雀城小镇里《为爱》录制演唱MV;并多次在孔雀城活动庆典上深情献声……2011年圣诞节,齐秦又将孔雀城作为康复首唱的第一站,孔雀城温暖亲切的形象,让齐秦找到了久违的亲切感。

在孔雀城欢度圣诞的新年活动现场,齐秦在接过孔雀城送上的复出贺礼时感慨道:“孔雀城提倡的亲情生活,常常令我感动至深,而我的亲身经历也让我越发体会到健康的可贵,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有家人的陪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感谢孔雀城带给我的美好回忆。”

亲情小镇 成就幸福梦想

孔雀城历经八年发展,创新引入餐饮、家居等行业成熟的“连锁”理念,目前已成为中国小镇第一品牌。

“不走寻常路”是孔雀城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孔雀城斥资46亿元,独创的金牌小镇九大配套标准,引领了国内小镇建设风向标。孔雀城已与世界酒店巨头喜达屋合作,在每一个孔雀城配备一个国际五星级酒店,打造成为业主的名流会客厅、高阶圈层的栖息地;大型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山顶公园、私家酒庄、小镇艺术中心、超级会所等都将陆续开建;社区环境、教育医疗、物业服务以及新产品开发业在迅速升级,全面提升小镇基础、环境、服务设施,为小镇业主带来更高居住享受,营造全新孔雀城五星级小镇幸福生活。同时,孔雀城从人居发展趋势出发,以幸福体验,构建集科学与美学的先进人居文化,打造全家庭幸福住区;并将独辟蹊径,将小镇的规划指向都市精英高智阶层的内心,于细微处见真情,倾力烹制小镇专属的幸福味道。

目前,孔雀城已经将幸福的种子播种到北京――华北,甚至全中国,形成了永定河孔雀城、大运河孔雀城、潮白河孔雀城、八达岭孔雀城、威海孔雀城、金山岭孔雀城、北戴河孔雀城、温泉孔雀城、凤河孔雀城、沈阳孔雀城等十个特色小镇,涉及业务领域包括休闲地产、度假地产以及高端城市地产。

家族名称范文第3篇

3月6日,“中国水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全球宣传推动大使”颁证仪式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国际上最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著名华人音乐家、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获得者、被凤凰卫视等全球最重要的十家华文媒体评为2006年影响世界的十位华人之一的谭盾正式出任中国水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全球宣传推动大使。

作为享誉世界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让他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的音乐创作之路。他的音乐跨越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众多界限,对世界乐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主要音乐作品包括:交响戏剧系列,有机音乐系列(水乐、纸乐、陶乐),多媒体交响乐系列,及电影音乐系列(《卧虎藏龙》、《英雄》、《夜宴》)等都已成为世界众多交响乐团常常上演的保留曲目。他的代表作《地图》,由马友友作世界首演,该作品的音乐手稿已被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世界作曲大师手稿廊永久收藏并在音乐厅展出,谭盾是享此殊荣的第一位东方作曲家。以创新而著称的谭盾,已赢得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各大音乐奖项,其中包括格文美尔古典作曲大奖、格莱美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等。2008年,谭盾受奥组委委约创作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颁奖音乐和标志音乐。谭盾的音乐在世界各重要音乐厅、歌剧院、艺术节、电台和电视台广泛演播。

谭盾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和文化良心的艺术家。谭盾与三都水族自治县有着一段奇特的缘分。2007年5月6日,谭盾到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采风,在水族博物馆,清秀漂亮的水族姑娘跳起水族舞蹈、土生土长的“打击乐手”有节奏地击打着古老的铜鼓,原生态的水族歌手唱起了原汁原昧的水族情歌,这一切令谭盾感到十分兴奋和震撼,他没有想到,这里到处都是原生态,可称为世界原生态及原生态音乐的最后净土,他在这里找到了《水乐》的创作元素。水、水族、水腔、水书、水乐,谭盾把自己的生命和创作与水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所以当三都水族自治县邀请谭盾出任中国水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全球宣传推动大使时,谭盾欣然答应。

谭盾说:中国的文化总是最能触动我的灵魂,保护和弘扬中国水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职责所在,留住中华文化的根,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我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全球和全社会对中国水族文化的关注,让全世界都知道水族文化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悠远,那么的高贵。我愿与水族的朋友共同为更美好的环境、更美好的地球、更美好的天气、更美好的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家族名称范文第4篇

一、满族姓氏的由来

满族姓氏繁多而且十分复杂,并且大多只称名而不举姓,但他们仍然拥有自己的姓氏。满族人将姓氏称为哈拉,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家族)。但随着氏族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繁衍、家族的众多个分支还有调任居住别处等诸多因素,原有的穆昆经过不断分化演变,“每个氏族又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这些氏族如今也作为单个的氏族而存在;而包括一切女儿氏族的最初的氏族,则作为胞族继续存在”。因此原有的哈拉又衍生出许多同属于同一哈拉新的穆昆。

满族姓氏是始于氏族社会的,大多数传袭于其前身——金代女真。《金史国语解》中曾记载了当时女真的大姓共31姓,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郑天挺先生经过核对校验认为这31姓属于满族的八旗姓氏。另外,在《满洲源流考》中记载:“《金史》所载姓氏,均与满洲氏族相合,第译对字讹,今悉八旗姓氏通谱改正”。由此可见满族姓氏的由来十分久远,并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不断产生。

金代以后,满族姓氏的由来线索逐渐清晰,主要由来包括以下几点:

1.沿袭金代女真的旧姓。例如完颜氏冠王姓、赫舍里氏冠赫或何姓。

2.以部族为姓。例如红旗叶克书在天聪年间出任都统一职,其父为辉和部人,故取该部族名称为姓,即辉和氏。

3.以所居地为姓。如吏部尚书隆科多的先人“世居佟佳,以地为氏”;还有太宗年间十六大臣之中的舒赛,“世居萨克达”,遂以此地为姓氏,即萨克达。

4.赐予姓氏。清初内大臣吴拜的本姓是瓜尔佳氏,因战功显赫,太祖赐姓为觉罗氏。满族受皇帝赐姓并不多见。

5.以名为姓或“随名姓”。如舒穆禄氏称为万鲜丰者,其子孙则以万为姓;又如清末爱新觉罗氏有位叫海臣的,其子孙即以海为姓。

6.更改姓氏(因分居、承嗣、迁居等原因),这样的情况在满族中很少。

7.由于满汉杂居,满族人逐渐接受汉人习惯,贯汉字为姓。例如隆克达氏冠以李姓,布尔察氏则取卜为姓。有的部族冠以不同的汉字为姓,还有的部族冠以同一个汉字为姓。

8.借少数民族姓氏为姓。如阿尔丹氏、白氏、拜都氏都由少数民族姓氏发展而来。

9.以图腾崇拜为姓。钮祜禄氏原意为狼,便取郎为姓;萨克达氏意思是母野猪,便以朱为姓。

满族姓氏多且繁杂,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断演变,由于历史各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满族在沿用金元时期姓氏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原始姓氏都发生了谐音的变化。

二、满族姓氏的现代化

满族的氏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古老的满族氏族在女真形成初期,主要是根据血缘群体结寨而居,按照族寨而行。在满族共同体形成之后,满族氏族开始发生了变化。例如:努尔哈赤世代居住的赫图阿拉最早只有8个氏族,伴随着努尔哈赤对女真各个部落的征服及统一,先后败于努尔哈赤麾下并投靠到赫图阿拉来的氏族逐渐增多,形成了众多氏族杂居的现象。

满族的《姓氏》中记载,“满洲虽始有定性,后皆指名为姓。辽东的满族姓氏在近代冠、改汉字姓中,亦是如此”。另外,《养吉斋丛录》记载:“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著姓然。其命名或用满语,或用汉文;用汉文,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以其与满语混也。”通过上述记载不难看出,清代中后期满族姓氏除沿袭了金、元时期的姓氏外,逐渐冠用汉字姓或改用汉字姓,并且极不规范。

在满族以地为姓的姓氏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满族宗教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将自身的姓氏依据满语汉译而来,并加以沿用。这些汉译过来的姓氏出现于金代并不断发展,例如:古里甲译为汪姓,裴满姓译为麻姓,蒲察姓译为了李姓等等。

自金、元时代起,满族先人的姓氏演变过程十分错综复杂。早在金、元时期,清朝皇室的先人始终为夹谷姓,泽译仝姓,然而到了明朝末年则开始冠用了爱新觉罗这一姓氏。又如马佳氏的先人最早为甫亦莫氏,后改为费莫氏,随后又以地为姓改用马佳为姓。随着部分姓氏的出现,满族姓氏的演变出现了不规范随意的趋势,清代中期之后满族个姓氏开始冠汉字姓使得这种不规范的趋势发展的更为复杂,并且更加不规范。例如:钮钴禄氏在冠汉姓的过程中,金代先人早将其姓氏汉译为郎姓,然而在清中期部分族支却将姓氏改用汉字“纽”字为姓,还有的将其改为牛姓。

满族姓氏原本大多数为多音节词,在同汉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中,逐渐演变成单音节词,满族最早使用汉语姓氏是在乾隆末年到嘉庆年间,例如:《关姓族宗谱书》中记载在乾隆、嘉庆之际则出现了以“关”字为姓的关自洪、关德财、关国赠等汉语姓名。

满族姓氏转化为汉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姓氏:

1.直接使用满族姓氏的第一音节,例如:马佳氏简化为“马”姓,佟佳氏简化为“佟”姓,索绰罗氏简化为“索”姓,赫舍里氏简化为“赫”姓。

2.满族姓氏谐音转变为满族姓氏的第一音节,例如:瓜尔佳氏简化为“关”姓。

3.满族姓氏汉译,如:钮钴禄氏汉译为“狼”,继而谐音简化为“郎”姓

4.使用满族名字的首个音节,如满族名字为“黑图”的姓变为“图”

满族姓氏虽然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不断演变,但其姓氏的分布仍具有一定的规律。

满族产生于氏族社会,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氏族成员的不断增多,为了加以区别就产生了姓氏。满族姓氏起源于金代女真,直至清代鼎盛时期满族姓氏发展到600余个,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及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满族的姓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逐渐演变为汉姓。

家族名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阿佤;巴饶;佤族远古历史

中图分类号:I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2-0111-04

从地理上说,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是佤族两个最著名的远古历史遗迹;就文学而言,《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是佤族两篇最古老的神话、两部最著名的神话史诗――可以只说唱成神话,也可以说唱成神话史诗。作为神话,《司岗里》、《司岗格――西念壤》都很简短,只是两个神奇的比喻、象征故事;作为神话史诗,《司岗格――西念壤》仍然很简短,而《司岗里》则是内容宏富的鸿篇巨制。《司岗里》史诗传唱的是全部佤族的总根阿佤人的远古历史;《司岗格――西念壤》史诗吟哦的则只是佤族一个大的分支巴饶人的分支来源。

从古到今,佤族人都在骄傲地说:“我们没有文字,但我们都能记住祖先的路;我们没有书本,但我们都能说出祖先的理。这个路和理啊,就在《司岗里》和《司岗格――西念壤》里。”

的确,只要我们边走边唱,踩着佤族祖先的脚印,从司岗里走到司岗格,唱着佤族祖先的老歌,从《司岗里》史诗唱到《司岗格――西念壤》史诗,我们就能清晰地走出、唱出佤族远古的历史。

什么是司岗里

就神话而言,佤族说的司岗里就是最初的出人洞。如果你问佤族人:“你们的司岗里在哪里?”他们就会说是缅甸佤邦那个巴格岱山顶洞。这么说来,司岗里仿佛就只是一个石洞,甚至有人说“司岗里”这三个字的字面意思就是“出来的石洞”。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佤语中,“司岗里”这三个字是非常通俗明白的,“司”是“总”的意思,“岗”是“根”,“里”确实是“出来”;“司岗里”意即“出来的总根”。其历史文化的含义则是“人类(实际即是佤族)与动物分家、出山去建寨定居前的总根”。换句话说就是佤族穴居野处时期的大本营。

神话将司岗里说成就是一个岩洞,那是神话特有的典型化、象征化的艺术手法。如果就史诗、就真实的历史而言,司岗里应该包括佤族人猿相揖别、出山建寨定居前所有穴居野处过的山林。具体说主要指阿佤人在过的西盟、缅甸佤邦一带森林、山崖、山洞。至今,缅甸佤邦巴格岱村的佤族人叫那个出人洞为“德司岗”――“总根洞”或“德司岗里”――“出来的总根洞”;叫司岗里洞周围的森林为“司岗”即“总根森林”。西盟县中课乡司岗桑(因为村子后山像一棵高高的大总根,总根顶尖又像大象,所以当地人叫此山为“司岗桑”,意即“大象总根山”)村佤族老乡,也将他们老寨子后面的森林叫“司岗”。“德”才是“洞”,“德壤”才是“崖洞”;不加“德”、“德壤”,则司岗里并不一定就是洞、岩洞。仅仅在神话故事里,才把它说成就只是一个石崖洞。

《司岗里》史诗说,阿佤人的母系时代在勐梭龙潭一带。他们叫那一带为“勒尔”――字面为“我的泥巴”。他们叫勐梭龙潭为“通勒尔”――意为“我的泥巴塘子”。他们说那一时期的代表性女祖先、女首领是妈侬和她的三姑娘安木拐。时至今日,西盟岳宋乡的佤族人,还会指着他们后山曼亨垭口的一个小山包说,那就是他们最初的妈妈妈侬的坟。

后来,人类向西发展,到达缅甸佤邦巴格岱一带。那时人类逐渐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开始有了有名的男首领达岗、达佤(“达”是“爷爷”、“老人”或有名望之男子的尊称)。人们慢慢觉得山林不利于人继续生存发展,人应与动物分开,出山林去建寨定居,从事生产。于是他们决定走出司岗里。而此时刚好又发生了大地震,更加速了人类出司岗里的步伐。大概因此时头领岗、佤等人都住在巴格岱山顶洞,所以人们便把它作为司岗里的代表,神话中更把它说成了司岗里。传说正因为地震震垮了山洞,达岗没能出来,被压死在了洞里。大概,这也是人们把那洞就当司岗里代表的原因之一。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司岗里就是佤族曾穴居野处的山林、山洞。有些人不顾司岗里神话、史诗清清楚楚的说法,硬要先入为主、自以为先进地去套什么生殖崇拜的理论套子,把司岗里说成女性的生殖器象征。其实,这非但莫名其妙,而且是极其愚蠢地抹杀了司岗里神话史诗独特而巨大的文化价值。一切原始民族都有生殖器崇拜,但司岗里所说的山洞就是山洞,不是象征女性生殖器。司岗里明明是告诉我们,人类都来自动植物,曾长期是和动植物一起在山上穴居野处的山顶洞人,后来才人猿相揖别。这多么清楚、多么正确,又多么伟大啊。北京人也告诉我们,他们曾是山顶洞人,但北京山顶洞人只留下些身体化石,没有什么神话,更没有什么史诗,所以即便他们上了历史教科书,我们还是不能清楚地知道他们怎么穴居野处,又怎么走出山林。但阿佤的司岗里故事却把这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这正是司岗里神话史诗相较于山顶洞人故事,甚至相较于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史诗的独特之处和优胜之处。它可以为人类学、历史学研究山顶洞人和人类怎样走出山林,提供多么珍贵、鲜活的实例。

人类走出司岗里后,先在缅甸佤邦跨莫一带建寨定居搞生产。后来达佤又领一些人回到勒尔发展。在那里,他和牙万(牙是“奶奶”、“老人”的意思)一起生了九个子女。小九妹与奶奶牙里、妈妈牙万一起向东、向北去远方传人种去了,其他八个子女发展出后来的姓氏、家族。

传说后来达佤又率领一些孙子辈的人向南向西去发展。他们从西双版纳进到缅甸。一些人在景栋在下。达佤继续领人下到萨尔温江一带,然后他从那儿返回佤邦公莫伟努一带,最后死在了沧源芒回――那儿至今还有他的坟。另一些人一直下到了伊洛瓦底江一带,在那儿建立过强盛的阿佤城邦。至今西盟力所乡一带佤族唱歌送死人魂都还要唱送到那儿。

后来人们在跨莫一带分星星肉(实际是陨石),又分出些以寨名、东西名做姓氏的家族。佤族人越来越发展壮大了。

但正在此时,天下突然洪水滔天,人类被冲散到了各处。

传说达佤的孙辈岩嘎木、岩梭,重孙辈达日埃嘎木、达摆嘎木等人都随着洪水到了缅甸佤邦绍兴及沧源县一带,成了巴饶人的祖先。

为什么走出司岗里后最初的

佤族总支自称阿佤 照司岗里神话的观念,佤族人走出司岗里之时也就是人类诞生之日。但照更符合实际的司岗里史诗的说法,佤族人出司岗里之前早就是人了,而且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时代。但在走出司岗里之前,佤族似乎尚未形成一个民族,还没有自己的族称。直到走出司岗里他们才自称“佤”、“管佤”。加上各部落自己的方言口音,他们又分别称自己“拉佤”、“勒佤”、“日阿佤”,等等。“阿佤”是对“佤”的亲切昵称,所以又最流行、最被认可。后来又有其他分支,自然又有分支的称呼。如沧源、耿马等地的分支自称“巴饶”。1962年根据佤族人民的意愿,统一族名为“佤族”。可见,佤族最初的自称“佤”对后来的族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佤族最初为什么会想起称自己为“佤”呢?听过、看过《司岗里》诗史的人就知道,原因在于率领他们出司岗的男首领名字就叫“佤”。因为他是达岗、牙里唯一的大儿子,所以又称“岩佤”,即“老大佤”,尊称“达佤”。当佤族称自己为“管佤”的时候,最明显地告诉了我们,他们是根据祖先、头人佤的名取自己的族名的。因为“管佤”意即“佤的孩子”。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佤”其实是汉译。佤族自己的发音原来并不是“wǎ”,而是快速连读的“乌埃”,佤文“vīex”。意思是“带”、“带领”。佤族历史上起名字有这样的习惯,一个人小时有自己的奶名,但大了以后,人们又可以根据他的特点、能耐、贡献等,为他改一个大名。达岗、牙里、达佤、牙万,大概都是人们根据他们的贡献、事迹而给他们起的。因为佤带领佤族人出司岗,又带领佤族大规模地向外迁徙,所以才被称为“乌埃”,汉译“佤”。

传统上,佤族习惯于将自己出名的祖先之名当自己的姓,或连在自己排行后做自己的名。看来,从一开始,他们就把自己出名的祖先之名作为了自己整个族群的族名。

相对于后来才到佤山生存的其他各民族,阿佤这个最早的土著又当仁不让地自称为“岩佤”,即“老大佤”。而将别的民族称为尼(老二)、三木(老三)、赛(老四)等小兄弟。

什么是司岗格――西念壤

如前所说,走出司岗里后才一两代人,阿佤人就碰上了第二次大洪水(第一次还在母系时代)。达佤的孙辈岩嘎木、岩梭以及重孙辈达日埃嘎木、达摆嘎木都在洪水时顺水到了今缅甸佤邦与沧源的交界以及沧源一带,成了阿佤的大分支巴饶的祖先。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从佤族巴饶人的神话故事(当不涉及具体祖先名字,而只说“祖先”时)、神话史诗(当故事具体涉及某某祖先且以唱的形式表达时)《司岗格――西念壤》说起了。

巴饶人传说,远古时候,洪水要来之前,寨子里的人都拼命乱跑,连路边一个达饶(癞蛤蟆爷爷)也被他们乱踩。只有一个老人(有的只笼统地说老人,有的说是岩佤――即阿佤老大,有的更具体地说到是达摆嘎木或达日埃嘎木。如今,在沧源芒回乡被认为是达佤坟的小山包旁,还有另一个小山包被叫作“日霉摆嘎木”,即“摆嘎木的坟”)同情地将饶抱到路边大石头上。饶很感激老人,便对他说:“你不要跟着别人乱跑了,跑也是死。不如赶紧抬个大猪食槽当船,再牵条小黑母牛,渡水逃难去。”老人照做之后,猪槽船果然平安地淌到了一个山头上。后来老人又照饶的指点撒尿喂小母牛(有的说是一起睡觉),三年后小母牛生下个大葫芦,葫芦砍开后,就走出了巴饶人。

在这里,“司岗”,仍是“总根”之意,具体说包括山梁、山林、山崖、山洞等等;“格”则是“死而复生、转生转世”之意,佤文“ged”。“司岗格”字面是“转生、再生的总根”。而其历史文化含义则是佤族祖先上去躲水、洪水退去后又重新出来建寨这样的使自己仿佛得以重生的老祖就在过的总根。“西念壤”则是一个神话化了的比喻、象征,意为“崖葫芦”。这是神话的颠倒,这是祖先的生动形象、祖先的神话艺术手法。只是有些儿孙后来变憨了,不再理会祖先的神话艺术,反而无知者无畏地嘲笑祖先迷信、荒唐:人怎么会从葫芦中出来!如果祖先还能与我们超时空对话,他们一定会扑哧一笑,无奈地为我们这些过于老实巴交而又不懂神话艺术手法的不孝子孙把话语颠顺过来解释,告诉我们“崖葫芦”真实地说是“葫芦崖”,即葫芦形的山崖、山冈;因为葫芦不怕洪水,多子多孙,又很像山包,所以我们才图个吉利,用它来比喻、象征洪水时救我们的山冈;所谓巴饶人从葫芦砍出来,实际说的是洪水退去后,巴饶人得以重新从葫芦形的山冈之崖洞出来;这样讲故事实在有点像个谜了,但不那样讲就不像我们原始时代的神话故事,不聪明也不好玩、不好听了。

正因为巴饶人说他们是葫芦出来的,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巴饶生活的地方叫葫芦地,把巴饶人的部落王叫葫芦王。

与《司岗里》史诗不同的是,《司岗格――西念壤》史诗只是个像神话一样的短篇,没有更多地发育、创编。与司岗里神话地点不同的是,司岗格――西念壤的神话地点迄今尚不统一。有的巴饶人说他们家族的司岗格――西念壤是在沧源、耿马交界的石佛洞;有的巴饶人说他们家族的司岗格――西念壤是在沧源县芒回乡山上;有的巴饶人说他们家族的司岗格――西念壤是在缅甸佤邦与沧源接近处的永冷、大芒海一带,那儿日爱树(大青树、酸包树)成林,他们也会说他们来自司岗日爱(即来自日爱树根);有的巴饶人说,他们家族的司岗格――西念壤是在缅甸佤邦的莫伟努山……显然,这些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而尚未艺术化、象征化、神话化。

正因为巴饶等支系都是从司岗里出来的阿佤的分支,我们才说天下的佤族都来自司岗里,司岗里是佤族的总根;天下的佤族都可叫“阿佤人民”。

为什么沧源、耿马等地的佤族

新支自称巴饶 其实,稍有悟性的人,看了上面涉及饶的故事,就应该会联想到巴饶人为什么自称巴饶。

不过话又说回来,除了悟性,其实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懂得佤语或至少有佤语词典可查可考。

从巴饶人使用的语言习惯上,我们看到,“巴饶”也可以简说为“饶”,也可以更进一步具体地说成“普依巴饶”。虽然“饶”除了“癞蛤蟆”之意,也有“陆地、干处”和“布满”之意,佤文“rāog”。但联系到巴饶人最重要的关于自身起源的神话中讲到起关键作用的饶,我们就应该不言而喻:此饶正是彼饶也。

也就是说,毋庸置疑,巴饶人之所以称自己为“饶”(“癞蛤蟆”)、“巴饶”(“癞蛤蟆的”)、“普依巴饶”(“癞蛤蟆的人”),那正是因为神话传说,是饶给了他们指点,才使他们起死回生,从阿佤分支,从阿佤人分出了一支全新的、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理、文化的佤族人群。为了感激这种传说中的救命之恩,他们便把自己干脆称为“饶”、“巴饶”、“普依巴饶”。“巴饶”――“饶的”,完整地说它的潜台词是“饶救下的人”。但“巴饶”同时还是一个尊称,也可译为“布饶”。所以比较受欢迎,比较流行。

但神话归神话,就其真实的、人性的原因来说,巴饶人之所以要将饶作为自己的图腾,甚至变成了自己的族群名称,还是同他们崇拜葫芦一个理――因为饶不怕洪水,因为饶还多子多孙。他们想,要是我们人能像饶那样多好――在那洪水年代。就这样,他们才自称了“饶”、“巴饶”、“普依巴饶”。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但有人还是不以为然。他们说“饶”有“陆地、干处”的意思,所以“巴饶”应是“陆地人、干处在的人”。可是这世上还有什么人不是在陆地上、干处在的人?还有水人、火人吗?巴饶人何以要那么在心在意地称自己为陆地上在的人、干处在的人?他们又说佤族称旱地、山地为“玛饶”,所以“巴饶”是“种旱地的人、种山地的人”之意。可是“玛饶”(佤文“ma rāog”)与“巴饶”(佤文“Ba rāog”)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嘛。再说难道阿佤不是种旱地、山地的吗?说一声“我们是种旱地、山地的”,就能从阿佤分支?

总之,从司岗里到司岗格――西念壤,就是佤族远古祖先走过的路;从《司岗里》到《司岗格――西念壤》,就是佤族远古祖先写下的历史。这些路和史都像崖画一样,刻写在永恒的佤山上。佤族人民不忘祖先的峥嵘悲壮,也热爱着家乡的美丽神奇。从古至今,他们一直骄傲地歌唱着远古历史、歌唱着老家佤山:

祖先走出司岗里,

建寨定居开创了生活;

祖先再出司岗格,

战胜洪水与猛兽啊。

鹌鹑歇树的地方,

百鸟围着白鹇唱;

祖先的日爱树撑天地,

我们的总根在这里。

都说龙潭水最深,

哪有阿佤对它的依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