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标数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The new curriculum is the new navigation mark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s wisdom, and full of charm, it will be my new navigation mark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 will be in the new beacon how-to below, continuous efforts and exploration.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mathematics classroom; new beacon
数学仿佛在许多人心中都是很枯燥与抽象,但是数学也感人和动人的时候,在跟数学的交往中我也品到了好多的乐趣。特别是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有幸成了课改实验年级的一名老师。作为课改实验的一名参与者,我觉得,这一任务,是严峻的挑战,也给我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因为新的数学课程与旧的数学课程相比,无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还是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必然要求:在一线工作的老师们,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钻研教材,才能适应课程教材改革。下面,我就根据新课程标准,将我在数学教学的点滴与大家分享:
1 在数学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新的形势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跃起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充分体验交流与合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积极构建轻松和谐、适于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倾听,大胆抒发意见,会听、会想、会说、会比较、会发现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操作与交流中体会知识,验证知识。
1.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给数学教学一份真诚例如我在上《数学乐园》中,上课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热气球,把学生带到“数学乐园”游玩的情境,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同时,最开始的游戏就去邮局,在邮局送完信后,我卖了一个“关子”,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决定给表现最好的学生进行回信。用这种“回信”的方式给学生以外显的评价,贯穿课堂的始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
1.2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个问题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所谓难,就是因为教师们已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一向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有听从与配合。如今我已经认识到教师只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9加几’,我让学生在摆小棒时,他们想出了好多方法,如‘合在一起全数’,‘接着一堆往下数另一堆’,还有的采用‘凑十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可不要小瞧我们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可不一般。
1.3 尊重学生,激发学习的欲望多年以来,教师们已经习惯了让学生根据自己早已设计好的思路进行学习,用自己认为最快捷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他们最惧怕的是学生一旦不用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计算,计算速度就不快,计算的准确率就不高,最终影响分数。所以在教学中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并以此来换取大部分人关注的分数。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没有了创造性和自主性。
在计算教学中我努力更新观念,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道练习题,努力克制自己,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在《9加几》这一课,学生出现了那么多的算法,比如“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对于这些想法,要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我一定会生硬地要把学生往“凑十法”上拽,但是当我学习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之后,我明白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目的是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评价的目的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关注学习结果。所以面对这么多的算法,我没有急于去否定或肯定。我问:“你喜欢那种方法?”组织他们讨论。在这里,我充分地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这正是新课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呀。
2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这样学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
2.1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就拿我们一年级教材来说吧:在编排上非常注意体现这一理念,但凡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民主的学习气氛。
2.2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背景,是小学数学的一种学习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有很多形式,我觉得可以在课堂上多设计游戏活动、情境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我认为:“生活中的数学”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点。首先,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我们的数学应该来自 ?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其次,小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标 理念
一、 高中数学课程框架
(一)学校必须开设的内容:共10个模块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上10个模块和16个专题,分别包含在必修的5个模块和选修的4个系列中、其中必修的5个模块是基础知识,选修系列1是为文科学生开设的,选修系列2是为理科学生开设的,选修系列3和选修系列4是为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进一步提高的学生开设的。
二、在高中阶段首次采取学分制新课标规定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修完一个模块,获得2学分;修完一个专题,获得1学分。
(一)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 修完必修的基础知识的5个模块,获得10学分。
(二)可以报考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的标准: 最低要求修满16学分如: 修完必修5个模块和选修系列1的2个模块,再选修系列3中的2个专题。较高要求: 修满20学分如: 修完最低要求的上述内容,再选修系列4中的4个专题。
(三)可以报考理工科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的标准: 最低要求修满20学分如: 修完必修5个模块和选修系列2的3个模块,再选修系列3中的2个专题,系列4中的2个专题。较高要求: 修满24学分如: 修完最低要求的上述内容,再选修系列4中的另4个专题。
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高中数学的基础性
1、发扬我国高中数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及能力培养的好传统。在新课标的课程框架中,所设5个模块的必修内容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选修系列1和选修系列2又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内容。
2、对"双基"的认识,与时俱进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数学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被人称颂的高科技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信息时代的本质特点。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重新审视原高中数学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新课标删减了原高中数学中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了"双基异化"的倾向。
(二)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学不仅是研究其它学科,以及人们参加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三)提供多样课程,适应学生的个性选择"以学生为本"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原则,也应该成为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安排的指导思想。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既具有一般的共同的规律,又总是带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之间的个性心理差异具体表现在能力,气质,思维取向,性格以及爱好等方面。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要特别指出:这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必然带有个性特征。
(一)首先认识新课程,
老教本课程只有教材与教师。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学材料,学生,教师,教学环境与教学情境构成的一种动态链条,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学生和教师一起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和教师是新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创建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二)再认识新课标的数学教学重过程
新课标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做数学,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探究数学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知识。但新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并不是老师塞多少知识给学生,学生的脑子就可以装进多少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是有选择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其自己在脑子里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新课标强调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自主性,不再只充当知识的接受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操作,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新课标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实质上是老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学实质上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就是交往互动。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学生不能只做听众,必须动起来,要动起手来操作数学,动起笔来推演数学,动起脑来思考数学发现数学质疑权威,动起口来讲数学和与同学老师讨论数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往,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学会交往,逐步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与老教本的教学的其他的不同
1.新课标的数学教学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概括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总的策略。一般的数学思想有: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极限思想,等等。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数学问题的具体手段,如: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归纳法,等等。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但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帮助,对学生未来走进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也很有用。数学教学必须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新课标的数学教学重个性。
与传统教育不同,新课标非常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人的思考问题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方法,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如大脑的潜能,气质)都不同,传统教育的整齐划一,齐步走,只重学科,目中无人,忽视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新形势下显得非常落后。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要教书育人!关注人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就是要尊重,关心,牵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学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数学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及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发展。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过程。当然,数学教师更加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发展,把学生比作卫星,老师就是火箭,老师这火箭要把每个学生送到恰当的轨道上去。
3.新课标的数学教学重思想品质教育
数学教学要用数学家探索数学的精神去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的精神;以我国两千年来的伟大的数学成就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引导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学会预习、记好笔记、做好作业
引言:初中学生升入高中,由于教学内容加深,思维要求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增加,老师讲解课的减少,学生课后自习的时间增加,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致使课堂上能听懂,而习题却不会解答,继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种种情况,笔者就高一新生在预习、记笔记、做作业等方面略发见解,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会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预习就使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为上课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学会预习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的关键一步,是高一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一﹚明确意义是学会预习的前提
学会预习是现代高一新生的基本素质,预习意义在于: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觉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有助于了解新课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只是障碍。
3、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预习时不懂的或模糊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容易将问题搞懂,真正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读、划、写、查”是预习的基本方法
1、“读”——先将教材精读一遍,以领会教材大意。然后根据学科特点,在反复细读,如:数学概念、规律、例题等逐条阅读。
2、“划”——即划大意、划重点。将一节内容的重点、规律、概念等划下来分别标上记号,以帮助上课听讲时记忆。
3、“写”——即将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写在书边。
4、“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合上书本思考刚才看的内容,哪些一看懂,哪些模糊不懂和做课后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二、记好笔记是学好数学的环节
学好高一数学在学习方法上要有所转变和改进,而做好数学笔记无疑是非常有效的环节。善于做笔记,是一个学生善于学习的反映,为此数学笔记应该记一些:
1、记疑难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不会导致知识断层。
2、记思路方法。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思路方法和分析思想及时记下来。课后加以消化,如有疑问课后及时问老师或同学。
3、记归纳总结。记下老师的课堂小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容易掌握本堂课各知识点的联系便于记忆。
4、记错误反思。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聪明人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用红笔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反思中提高。
三、做好作业是学好数学的反馈
做好数学作业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也很有必要.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必须独立完成。同时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拖泥带水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主动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给高一新生的建议
高一教材知识量明显增大,理论性明显增强,高中学习对理解要求很高,不动一番脑子,就难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综合性明显加强,往往解决一个问题,还得应用其它学科的知识;系统性明显增强,高一教材的知识结构化升级;能力要求明显提高。进了高中以后,要在学习上制定一个目标,使自己目标明确鼓舞斗志,有目标才有动力;学习上要循序渐进,做什么做多少、先做啥、后做啥、用什么办法采取什么措施都要认真想好。学习上一定要注意:
1、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定期整理听课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科学安排好时间,选择最佳学习时间和方法,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交替用脑,做到科学性、计划性、合理性和严格性。
2、要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集中了注意力,就能使神经细胞“全力以赴”,使学习的内容留下明显的痕迹,就能加深记忆。还要养成自我整理知识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提炼的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3、要在预习、听课、记笔记、作业、复习,课外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思维力、观察力、阅读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别是对每学一个知识后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再认知,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对所学知识了解更加深透。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学好高一数学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高一数学是学习的一个艰苦的磨炼,经过了预习、听课、记笔记、作业、复习的过程,就会打开高一数学的学习思维。只有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进一步学好高一数学。
参考文献:
[1]范永顺主编.《中学数学教学引论》.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324~328
[2]互联网.《高一新生如何做数学笔记》.中小学教育网,2006.8.21
其实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数学好的同学,自然科学一般都学得好,科学及综合科好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几乎没有,教学中我们都这么理解。既然数学这么重要,但好多学生却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发誓不再学数学,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数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智力,用这把钥匙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数学教育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我对数学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开放教学观念搞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再以考分为唯一的指标。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以文载道、文道合一不是文课的专利,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往复循环,按部就班形成了一个“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首先要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及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走进生活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从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习惯。
其次要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新课标更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传统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教学中就更应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才是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而忽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不只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被成人社会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已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新课标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