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庆盛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王舒望和陆露在泰国相遇相识,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相爱了。回国后,两人准备结婚,却遭到了双方家庭的反对。王舒望放弃了北京的事业,来到上海,开了一家陶瓷店,向陆露的家人证明自己可以给陆露更好的生活。陆露的父母依旧认为王舒望和陆露不合适,不同意他们的婚事。王舒望的异父异母姐姐赵燕也多次来到上海,还和陆露的妈妈蒋妙音发生了争吵。这让两人的婚事再度拖延。陆露和王舒望的爱情不断经受着来自双方家庭的打击和考验。
2、陆露作为一名编剧,一直追求着事业上的成功,王舒望则希望能够过田园式的生活。陆露因为工作的缘故认识了大明星淳于秋,淳于秋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其实却为了事业隐瞒了自己曾经结婚又离婚的事实。直到她的前妻珠珠生下孩子,大闹淳于秋电影会之后,才让这一段故事公诸于众。淳于秋在陆露的开导下,接受了孩子。他和陆露一起合作电影,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天地。淳于秋喜欢陆露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决定要追求她。
3、陆露的好闺蜜马丝丝是一家服装店店主,在见到王舒望之后,被他迷住了。为了得到王舒望,她用尽心机和手段,不惜和陆露闹掰。陆露因为马丝丝与王舒望起了很大的误会,好在最终都化解了。陆露拒绝了淳于秋的追求,和王舒望和好如初。马丝丝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明白了友情的珍贵,深深祝福了陆露和王舒望。
4、陆露和王舒望经历了来自家庭、朋友、事业等方方面面的考验之后,终于走到了一起。王舒望和淳于秋为了陆露不打不相识,最终也成为了好朋友。
(来源:文章屋网 )
作为早期进驻中国的外资化妆品企业成功进驻中国三十年,可能更为感兴趣于资生堂进驻中国的初衷。把现有的记忆追溯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千人一面的服饰与发型,显然对于“美容化妆”还处于懵懂时代的中国,在此大环境下现任资生堂名誉会长、资生堂的第十代社长福原义春先生来到北京与第一轻工业局相互会面洽谈,决定首先在北京饭店、北京友谊商店等九家面向驻华外国人的大型商场销售日本进口产品,此后为了帮助中国日化工厂提高生产技术能力,从1983年开始签订了10年生产技术合作协定,完全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经过双方的友好合作和磋商,象征中国与资生堂象征中国与资生堂携手合作的品牌“华姿”诞生,给当时的中国化妆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气息,陆续获得众多奖项,备受好评。
进入90年代后,资生堂在中国市场上的业务逐步扩大,将中国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意识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建于十年以来相互技术合作所建立的信赖关系基础上,成立了合资公司“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并特别研发了适合于中国女性肌肤的品牌“欧珀莱”,迄今已陆续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四十多个品牌,均广受消费者的欢迎。2010年作为世博之年,资生堂十分荣幸地成为日资化妆品企业唯一的上海世博会项目赞助商,其间还举办了一系列支持世博的活动;去年资生堂还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一场近一个月的企业文化展,把资生堂百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传递给中国大众。
今天资生堂回到最初开展中国业务的原点――北京饭店,在此一同回顾这三十年资生堂在中国的点滴,感谢已不能简单地用言语来表达。为了回馈于社会,资生堂设立了“成就梦想育才计划”,希望能够给承载中国未来重大责任的人们提供更广的视野、更大的舞台、更好的机会,为未来中国美容时尚领域的飞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正是资生堂一直以来倡导的“所有女性都是美丽的”理念之下孕育而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资生堂于5月18日开始进行为期近一个半月的招募活动,招募对象是面向全国的美容美发师及模特儿,参赛者将会经过考核与选拔后,优胜者能够进入7月复选赛;从第二轮参赛者中分别选拔18名美容美发师及20名模特儿最终进入9月中旬在上海举行的决赛。造型师组的6名优胜者将有机会赴日进入资生堂美容时装艺术学院进修学习;模特儿组3名优胜者将接受资生堂提供的一系列专业培训,第一名更有机会参与资生堂的广告。
本次“成就梦想育才计划”形象代言人周迅,她本人也表示此项目让她十分感动,因为资生堂让人们对梦想不再遥不可及,自己很期待有机会能够投身于此。当天周迅以视频的形式现身于众多媒体的眼前,现场完全感受到这位联合国环保大使的魅力。“资生堂‘成就梦想育才计划’活动是给予肩负创造未来重任的人们,实现对美的希望与梦想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也非常荣幸可以参与其中,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吧。”周迅本人通过影像把自己的心声传递给现场的每位嘉宾。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英译诗:
For ten years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are both ignorant of each other.
Even though I refrain from thinking of you,
However I cannot forget you.
Your lonely tomb lies a thousand miles away,
Where can I pour my sorrows anyway?
Even if we meet again, you can hardly recognize me by the way,
For my face is fully covered with dust,
And my temples have as frost turned grey.
Last night I suddenly dreamed of returning to my native land.
I saw you sitting by the tiny window,
Dressing and making up with your white hand.
We looked at each other, unable to speak a word,
Only a thousand lines of tears rolled down our faces.
I presume you will lie in that heartbreaking place year after year,
In that small round covered with pines mere,
Under the moon bright and clear.
(引自“搜狐英语学习论坛”莫倾城的网帖)
学生通过合作将英译诗又汉译:
十年以来,活着的人和死着的都相互不知道。
尽管我克制着不想你,
然而我却不能忘记你。
你的孤零零的坟墓位于千里之外,
总之我能到哪里倾诉我的悲伤呢?
即使我们再次相见,你可能都认不出我来。
因为我的脸上已被灰尘所盖满。
我的面庞已经变成灰色的冰霜。
昨夜,我突然梦见回到了我的故乡,
看见你坐在小窗旁,
用你雪白的手在梳妆打扮。
我们互相对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只有千行的眼泪从我们的脸上滚落下来。
我推测你将年复一年地躺在那个悲伤的地方,
在那个小的覆盖着松树的圆形的水塘边,
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
语文课让学生汉译英译诗,学生兴趣倍增,一个个发言踊跃,有着极强的表现欲,通过合作,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学生汉译大功告成,表现得非常有成就感。此时呈现苏轼的原作,学生认真一读,反映强烈。
一惊叹于苏词原作的凝练,学生自己的翻译两百多字,苏词仅七十字,苏词不仅言简意赅,而且押韵合拍,琅琅上口,使学生情不自禁进入朗读,不时有人拍案叫绝。有学生说将苏词原作和自己的译作一比较,才知道苏词用字的简洁,含义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用字的简约,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绝无半点多余,从心底里佩服苏轼对以“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为特征的有着严格格律体系的词这种文学体裁的游刃有余的运用。有学生说“尘满面,鬓如霜”“小轩窗,正梳妆”词句虽简,但画面感更强。还有学生说,词这种长短句的错落,使词本身具有了节奏,这是英译诗无论如何也难以表现的。有了这种内心的认同,课堂自然掀起了学习苏词的热情。
二惊叹于苏词原作的意境更为深远,英文并不能完全表达。比如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两茫茫”与“ignorant of each other”相距甚远。学生认为“两茫茫”一词除了“相互不知道”的意思之外,更多了一份内心的沧桑与凄凉,“茫茫”有“广阔无边”“渺茫”之意,写尽了苏轼与亡妻阴阳两隔,两相思念的遥遥无期以及内心的迷茫无依。再如关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英译“I presume you will lie in that heartbreaking place year after year, In that small round covered with pines mere, Under the moon bright and clear”,学生普遍认为英文翻译没有到位。他们认为英文翻译没有突出词人的主体形象,极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前半句英文之意为“我料想你年复一年地躺在那个伤心地”,而实质上读了苏词,在我们头脑里展现的则是这样的画面:在那月明之夜,短松冈妻子的墓地旁,词人的心早已飞到了那里,他正愁肠满怀,肝肠欲断,他是多么期望能和妻子互诉衷肠。学生觉得苏词原作更能表现苏轼的一腔柔肠。
通过比较,学生对词的特点把握得更加准确,对词作的解读及语言的鉴赏充满热情,理解到位而深入,整个一节课充满了成功的体验和发现的快乐。
二、 将中国古典诗词英译前的准备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关键词]电影《屈原》 当代大学生 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电影《屈原》在我院各个系先后播放。旨在激发青年大学生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实际行动“践行荣辱观,树立新风尚”,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一、电影《屈原》的故事梗概
战国时代,秦、楚、赵、魏、燕、韩、齐七大诸侯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楚国大诗人、政治家屈原力主对外联齐抗秦。对内改革变法,但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贵族集团反对。屈原努力不懈,促使楚怀王接纳其主张。并在弟子宋玉和婵娟的协助下,撰修了限制贵族特权的新法令。靳尚拉拢怀王宠姬南后出面与屈原对抗。更在秦国宰相张仪访楚之际。对屈原大肆诽谤。屈原痛加驳斥。但贪图小利、轻信谗言的楚怀王竟不顾忠告而绝齐亲秦,中止变法。并免去屈原的官职。逐出皇宫。屈原满怀悲愤,漫游汉北,写出了著名的《离骚》。后惊闻楚怀王因受骗在与秦国交战中大败,又毅然接受怀王决心变法的诏令赶回郢都。靳尚等竟残杀志士。囚屈原于东皇太乙庙,婵娟也被投入黑牢。在风雨雷电之夜。婵娟由卫士石豪救出,潜来相会,却不幸误饮阴谋毒害屈原的鸩酒而身亡。石豪怒杀凶手,纵火焚庙。屈原怀着满腔悲愤和继续探索真理的意志向汉北而去。
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内涵
影片中能吸引学生视线的是最后一节屈原的《雷电颂》。这曲《雷电颂》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独自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偶像神灵。用拟人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用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自更有气势。屈原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祖国的无比热爱。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正义力量的赞美。那么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内涵是什么呢?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首先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当前爱国主义情操的基本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旖旎,而且是、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学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基础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学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爱自己的祖国。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热爱祖国,也就是爱自己的民族和人民,爱她的山川景物,爱她的语言文化,爱她的文明历史和优良传统。祖国,固然包括它的锦绣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祖国主要是指人民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说不同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主要是就不同时期祖国的不同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指我们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制度。当前。爱社会主义就成为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一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都必须以此为核心,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活动。离开它。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实现新时期爱国主义者的历史使命。每一个爱国主义者都应做到:首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其次,每个爱国者都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社会上有些人往往看不到我国的优势所在,只是一味夸大我们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缺乏分析,产生盲目崇洋心理,丧失一个爱国者应有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因此,“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存在的问题
影片中能吸引学生的镜头其次是侍女婵娟弹奏古琴、吟唱屈原诗作《橘颂》的画面。那是多么美丽的声音和画面啊!清雅秀美的婵娟姑娘怀着对诗人高洁品格的敬仰,吟唱出古意盎然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重视“外美”的修治,更注意“内美”的坚持。他最痛恨的是“外承欢之沟约兮,谌荏弱而难持”的“无实而容长。是”委厥美以从俗“的毫无操守。于是这“独立不迁”的南国之桔,便成了诗人心目中最完美的体现:即具绿叶素荣、精色内白的美好形态。又兼廓其无求、横而不流的仁正情怀:特别是爱恋乡土、至死不移的伟大秉性,更带有伯夷、叔齐那样的古贤之风。诗人如许深情讴歌着南国的桔树,正因为这桔树的美德,恰与诗人 自己息息相通!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有理想有追求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形象。他们思想活跃。在变化中思考,在思考中选择。但与此同时,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也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
1.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等消极东西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
2.思想脆弱。承受能力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不断进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中的一些人处处争强好胜,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支持和关心,确信自己的成功率,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表现出自命不凡和虚荣。一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他们不是把困难当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了有些人精神抑郁,个别的甚至走上轻生之路。
3.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
生活在高等学府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大学生,虽然气质、能力、性格各异,但大都富有个人理想。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有些学生的理想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其具体表现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工具性知识轻品行修养。重外在功利性追求轻内在文化培育。
4.存在严重的知行不一现象
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进行理论探讨、客观评价、演讲等方面表现出不凡的水平,然而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为言与行的分离。在学习生活上则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整体意识: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缺乏奉献精神。总的来说,他们的自立意识增强了。协作意识降低了。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的探讨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长期工作目标。将荣辱观教育渗透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加强学风学纪建设,树立大学生文明新风尚,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结合形势政策课的开展.合理设计讲座内容,将“八荣八耻”的观念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及其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等教育主题中,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2、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抓紧抓好,结合责任心教育、学生党员教育、诚信教育、创新教育和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的开展,以“八个为荣”作为教育实施的具体目标,逐条抓紧落实.力求实效:
“以热爱祖国为荣”――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团日活动。“我与教院共奋进”演讲比赛,“感动教院”征文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校的情怀。培养学生造福于祖国、造福于人民的奉献精神:
“以服务人民为荣”――结合“爱心献给社会”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进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青年志愿者”等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强化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以诚实守信为荣”――加强学风教育和诚信教育。围绕“上课不缺勤、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拼凑、论文不抄袭”等要求,以解决学生逃课、考试作弊、拖欠学费等问题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营造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氛围:
但最近一年多,在还保留着201路和202路两条有轨电车线路的大连,围绕有轨电车是拆是留的争吵,比以往更加激烈了。
尽管始建于1909年的有轨电车比地铁足足早了106年来到大连,早高峰被堵在西安路一带的小汽车车主还是希望这个行驶缓慢的庞然大物早日从主干道上离开,让出车道,缓解拥堵。这样的诉求在2015年之后变得声量更大了―随着与202路走向完全重合的大连地铁1号线开通,“城市历史名片”这块有轨电车的免死金牌似乎有点撑不住了。
“绝对是罪人,是历史的罪人。”曾经轮任过从驾驶到调度等电车上几乎所有职位的长春老电车人张惠来觉得,拆掉有轨电车简直不可理喻。张慧来现在是长春有轨电车公司的总经理。
在长春城西最繁华的红旗街,1941年开通的54路电车仍在运行,这对张惠来而言,某种程度上是一场百年守卫战的堡垒旗帜,“有轨电车是城市历史的传承,拆掉了还剩什么记忆?”
随着城市更新的浪潮,机动性差、噪音大、速度慢的有轨电车,二战后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私人汽车替代。中国的情况与之相似,有轨电车的运营不曾L期中断的城市只有大连、长春和香港。
在1960年代的巅峰时期,长春拥有6条运营线路和 88辆有轨电车。而到1996年5月拆除了52路后,仅剩的一条54路电车线拖着年久失修的躯壳坚持运行。
事情很快又起了新的变化―无尽的拥堵促使城市管理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这场针对城市公路的旷日持久的争夺中,攻防线又被重新划定。
1995年至1999年,掌握着中国所有城市地铁规划审批权的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地铁新项目的审批,这使得长春有轨电车在2000年争取到了现代化改造的机会。换成无缝轨道之后,再也不会大老远就听到列车过轨时巨大的“哐当哐当”声,小区住户的投诉也渐渐少了。
但这个窗口期很短,随后地铁建设的浪潮又吸走了大量交通基建资金,比如在2002年前后广州建有轨电车的构想就被搁置了下来。
真正为有轨电车打开了巨大复苏空间的,是最近十几年全国城市的高速建设和扩张。在地铁无法延伸覆盖的城市新区,造价仅为地铁约1/5的有轨电车再一次受到关注。在2007年和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张江科技园分别利用当时全球最先进的现代有轨电车技术建设了胶轮有轨电车。它的车厢采用橡胶充气轮胎,轨道槽内镶有胶垫,高速行驶时基本可以做到无噪音。这种电车只有单条轨道,转弯非常灵活,它嵌入地面的轨道和车道平齐,能与小汽车共享车道,减少对道路的占用。彼时电车的电力系统和行驶速度已大幅改进,和老式有轨电车完全不是一回事。现在有轨电车离地只有30厘米左右,而在不到20年前,长春的电车地板比膝盖还高,矮小的乘客需要双手攀着扶手把自己拉到车上去。
最重要的是,建有轨电车无需跟地铁一样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只要拿得出钱,市级发改委同意,任何时候都可以建。2011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鼓励城市发展有轨电车的通知后,它在中国城市迎来了迅猛生长。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有轨电车曾经辉煌
长春终于在2012年等到了通过开设支线将54路延伸到长春西站的机会。这场改造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54路曾经紧挨着红旗街西面的人行道,为了西面的商铺不被挡住,在红旗街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资格的老板们每年都在“两会”交提案,要求把它夷平。这一次,长春公交集团把曾经凹陷的地面轨道铺平,又在轨道西面开辟了一条汽车道,这让所有商铺都变成了临街商铺,清拆的压力再次被挡了回去。
一场场的改造下来,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但长春54路1元钱的票价从1990年代起就再没涨过。张惠来不知道长春高新区南区规划中的56路、57路新电车什么时候能开建,唯一肯定的是“光靠我们公交公司自己肯定拿不出这个钱”。
“无论政府最终态度如何,我们能做的分内事一定做足。”守着红旗街的张惠来,在等待下一个契机。
在沈阳,这个契机是一场体育盛会。沈阳浑南新区抢到了2013年全运会的主办资格,这使得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现代技术有轨电车线网,作为全运会的配套工程首先建在了沈阳,而不是大连或长春。
为了抢在全运会前运营,沈阳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每天24小时不间断赶工。在距离全运会开幕日仅剩两周的8月15日,长达60公里、由4条线路组成的有轨电车线网踩着时间点开通,将沈阳南站、全运村、桃仙机场等重要目的地连接起来。到目前为止,浑南地区只有一条地铁2号线通向浑河以北,这几条与2号线大致垂直的有轨电车线路,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担负起区域内的出行需求。按行内的说法,这是现代有轨电车首次以“区域骨干公共交通网”的身份回归中国城市。
天津和上海最早尝试的胶轮有轨电车技术,后来被证明稳定性差,在雪天和炎夏还非常容易停运,因此沈阳和其后建有轨电车的城市,都换回了有两条轨道的钢轮电车。在苏州高新区,你会发现几道细细的轨道藏在主干道中间的绿化带草坪上。
苏州高新区计划建成的6条有轨电车线路也将和沈阳一样成为一个互相换乘的线网。不过它们的走向大致和地铁平行,更重要的任务是把地铁“延长”到区内,作为地铁的延伸、过渡和补充。
当位于苏州城西的高新区政府决策者得知,苏州老城区以西的大片地区在很长时间的规划里都不会有地铁覆盖,这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管委会便在2010年启动了寻找客运能力介于地铁和公交之间的“中运量交通工具”替代品的任务。
在公共交通工具中,每小时能够运送的乘客数量是衡量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来说普通公交车每小时能运送约3000至5000人次,地铁的这个数据可以达到3到8万人次,而升级后的现代有轨电车的每小时的运量在5000人次至1.3万人次之间。在当下城市运营者的眼里,它和轻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样,是客运能力和速度都介于公交和地铁之间的中运量交通工具。
依靠电力驱动的零排放环保形象,有轨电车在苏州高新区打败了碳排放量比它高10倍的BRT―BRT的使用年限也只有有轨电车的1/3。
出资28亿元建成的有轨电车苏州高新区1号线在2014年开通,线路从地铁1号线的苏州乐园站,往西铺了18.2公里。2015年以来进驻高新区的中国移动和阿里巴巴,都在有轨电车1号线的沿线区域。
如无意外,苏州人今年秋冬还能坐上有轨电车1号线的延伸线―它将有轨电车1号线继续向西延伸了10.8公里,直达太湖边。除了通勤,规划者往往希望,拥有流线外形、可观赏沿线风景的电车也能传导城市文化。而凭借“一道浪漫的移动城市风景”的名头,有轨电车理所当然地开进了典型的旅游城市三亚和珠海。
对苏州高新区这样有工业基础的新区政府来讲,有轨电车不仅能拉动沿线的房地产升值,还能为区域带来有轨电车产业巨大的税收,2015年苏州高新区的轨道交通相关产值已经达到300亿元。
类似于国外汽车品牌在国内生产后车价会大幅下调,有轨电车技术和生产的国产化,也可以让列车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后期零部件的维修成本同步大幅缩小。苏州有轨电车的运营方苏高新有轨电车公司和供应商中车集团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将车厢的国产化率从1号线的50%至60%提高到了2号线的80%,并对100多个部位做了技术升级,“1号线一辆车的造价是1800万元,2号线大概只要1600万元左右,零件维修周期也缩短了很多。”苏高新有轨电车公司综合部副主任赵丁说。
每当其他城市跑到苏州考察有轨电车运营,苏高新有轨电车公司总是会趁机推销本地出产的零部件,这种顺手推舟的“代销”也是公司的一项收入来源。
足够成熟的国产化技术之外,相比于地铁,恰当的政策时机也推动了有轨电车在更多城市的加速普及。
国务院规定,申请建地铁的城市必须满足地方财政收入100亿元、GDP 1000亿元和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门槛,而对于建有轨电车国家目前仍然没有有限制。很难预料国家发改委会在什么时候出手,像叫停“地铁热”那样,对有轨电车的建设热潮紧急刹车。
当下这段监管和审批宽松的窗口期,对许多无法以一己之力修建地铁的中小城市来说,是终结没有轨道交通历史的最好时机。江苏淮安沿着城区主干道翔宇大道建造了20公里的有轨电车,把它当作缩小版地铁使用。
目前在建或开通了有轨电车的城市已经超过了20座。从公开资料的统计结果看,到2020年前,共有78座城市规划了超过330条有轨电车线路。仅以其中159条明确公布规划里程数的线路计算,线路总长已超6000公里。算上每公里1亿到1.5亿元的实际建造价格,再加上后期运营,这是一门万亿元级的大生意。
但即使有轨电车建好轨道且开通运营,真正获取种子客流却不容易。不同于积极拥抱共享单车回归城市,城市人对有轨电车的冷漠和质疑,与行业快进的亢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最早尝试复活有轨电车的张江科技园胶轮导轨电车并不在多数上海人的交通出行方式选择中。2009年有轨电车零件的国产化率仍然很低,张江有轨电车严重依赖进口的高昂配件,每年亏损超过2000万元,以至于无力把线路延到客流更密集的新市镇。这条开通8年的线路平均每天仅有五六千人乘坐,客流量还比不上淮安。
在长达30年以上的建设运营周期里,每一步错判都可能导致有轨电车变成人气冷清、亏损巨大的摆设。 超过20座城市已开通或在建有轨电车
珠海就遭遇过麻烦。为避免在地面架起破坏城市风景的充电柱子和电线网,珠海选择了尝试依靠轨道供电的新技术,但建设过程中铁轨一度因为不符合技术要求被迫部分拆除重铺,至今仍未有明确开通时间。
更要紧的问题是,作为投资方的政府并没有真正想清楚建有轨电车是要为自己的城市解决什么需求。
南京人至今没搞懂,2014年青奥会结束后,发车间隔最短20分钟的河西新城有轨电车,到底是个提供给游客观光的漂亮大玩具,还是真的打算服务通勤人流。这条有轨电车线路在规划时有意绕道了风景漂亮的地区,但赶时间的上班族显然没有这份闲情。
政府往往希望有轨电车能兼顾通勤和旅游的客流,这样在非高峰期和周末电车就不会空置。但这种不清晰的定位反而两头不讨好。根据深圳地铁集团到南京河西新城考察后做的简报,河西有轨电车规划时,预测客流量可以在2017年达到2.34万人次/天,而实际上至今它的日均客流仍不足3000人次/天,不到南京地铁3号线日客流的1%,这里面还有比例相当大的免票和优惠乘车人流。按票价2元/人计算,每天票款收入最高也不到6000元。
客流是有轨电车行业一切商业想象空间的基础。在一条冷清的线路上,广告收入和沿线商业开发都无从谈起。庞大的财政亏损补贴,也会使政府推广有轨电车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
广州有轨电车公司总经理毛建华说:“有轨电车项目的上马是要十分谨慎的,一个区域不是说想发展轨道交通就可以上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试水。客流预测是衡量有轨电车项目可行性的最大标杆,客流分析必须结合区域发展求真务实地做好预测。” 2016年南京月均仅7万人次乘坐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通常配合城市新区而建,但这些区域的人口导入时常不如预期,因此如果客流短时间内达不到要求,又怕错过政策窗口期,毛建华的想法是不要急着马上投入运营,分阶段实施,适度拉长建设周期,“在规划区域先铺设轨道,随着周边商业的开发和客流增多,再适时开通线路,逐步投放车辆、加密班次。”
广州有轨电车公司是广州地铁运营方广州市地下铁道运营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初创班底也有多年的地铁工程经验。在设计线路时,广州考虑得更多的是两者之间怎么在客流输送上互相配合,把有轨电车当作区域交通疏解衔接的工具,而非骨干。
在离广州市区两小时车程的南沙区,你可以把未来的轨道交通网想象成两串“鱼丸”―两条大致平行、通向市中心的地铁串起6个小型的环形电车线路,每个小环覆盖12平方公里左右的重点发展区域,为地铁不停喂送客流。
“要考虑好一个大区域内交通走廊中的各种交通工具如何组合,才能明确有轨电车与其他线路的关系和定位。”广州有轨电车公司副总经理苏浚表示,交通疏导和观光旅游之间一定有一个主导选项,“有轨电车应该承载城市文化内涵,我们开发线路时也会注意周边环境的融合、文化景点的串联,比如广钢线会经过广钢工业遗址公园,但不会刻意串接经典古迹,尽可能避免对投资和运营效率造成损失。”
苏州的做法是,直接由高新区管委会协调区域内的交通线网,把沿线重合的公交线路砍掉一部分,同时铺好公共自行车接驳点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经过4次提速,苏州有轨电车现在可以做到6分钟左右发一班车,苏高新有轨电车公司副总经理韩建良说,在建的2号线列车中有一部分还减少了车厢节数,到时上线列车将更加灵活,发车频次也将更接近地铁。
如果理顺了客流预测与功能定位等问题,有轨电车的票务收入大约可以达到运营成本的1/3左右。
票务收入占到运营成本的比值―“收入成本比”是轨道交通行业衡量可持续运营能力的标准之一。按照全球有轨电车行业的普遍情况看,这个数字一般是30%,运营情况最好的墨尔本和巴黎可以做到50%。苏浚表示,广州有轨电车截至2016年年底的票务和广告收入占到成本的24%至26%,正向30%的目标靠拢。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城市有轨电车运营公司管理层向《第一财经周刊》透露,当地一年的纯票务收入不到400万元,只能覆盖年运营成本的1/10―运营方甚至不在乎乘客逃票,因为安排乘务员监督逃票的人力成本都要比逃票带来的损失更高。
因此,票务外收入才是有轨电车好好活着的关键。
各地高速扩张的有轨电车项目,客流和运营状况多多少少存在问题,这让长春的张惠来颇为焦虑,“现在很多城市盲目发展,它们的管理规章也是个空目录,比如说一个车辆脱轨现场的事故处理,谁负责和记者打招呼、谁为乘客解答、谁跟政府交代都不知道,就这样也敢拿出去推广教别人。”
但张惠来在长春的工作也不好做,有轨电车公司的体制甚至不允许做车身广告,“把三头六臂都砍了,只剩一个赔钱的躯壳。”张惠来不得不承认,那些足够大胆的南方城市在思考怎么养活自己的问题上,早已把长春远远抛在身后。在运营了数十年有轨电车的张惠来看来,有几个城市的有轨电车运营细节还非常稚嫩,但它们已经开始掌控后发城市的建设咨询市场。
2015年,沈阳和苏州的有轨电车公司成功参与了西南地区的第一个有电车项目。在云南红河州5个市县组成的滇南中心城市群,各自主城区与市内交通枢纽之间都将铺设有轨电车线。
沈阳会在第一年运营红河有轨电车,培训红河本地的管理人员。苏高新有轨电车则跟中铁四院组成联合体,以752万元的中标价拿下了红河州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订单。这笔收入能覆盖2015年苏州有轨电车25%以上的运营成本。
赵丁表示,苏高新有轨电车公司和中铁四院合资成立的华东有轨电车设计院目前有17个项目,单个项目的最高收入可达9000万元。苏高新有轨电车公司旗下的培训学院也很受欢迎,那里已经培训了淮安、南京、成都、武汉、沈阳、珠海、上海、北京等地超过500名电车驾驶员。
为了拓展营收,苏高新有轨电车公司旗下成立了11个子公司,甚至涉足了商业综合体运营、新能源、建设总包等领域,但目前多数公司的营收级别都不足以填补母公司的成本收入差距。
背靠母公司广州地铁,对投资回报周期的测算更自信的广州有轨电车,则和中交海投联手投资1.67亿元获得了三亚有轨电车PPP项目45.56%股权。
PPP,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各方注资到专门的项目公司,以它为主体融资,这样政府可以用更少本金推动轨道交通的建设。三亚的这个有轨电车项目成立的公司需要全程负责规划建设和运营,在25年特许经营期结束后将设施交还政府,期间一切运营和商业收入归项目公司所有。 广州有轨电车公司入股三亚PPP项目公司
“在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成本的测算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一套独立模型,能把每年的运营成本支出测算得非常细。”苏浚说。在苏州、南京等地,电车公司每年根据客流测算成本,然后和政府商量补贴额度。而三亚项目在为期25年的运作周期里,当地政府每年给项目的补贴公式是固定的,广州有轨揽下了客流波动的风险。
这个项目当前的补贴额度为每年1.109亿元。每隔4年,三亚项目会依据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等测算,如果调价系数超过5%,补贴金额也会随之提高,但总计不会超过31.81亿元。这套算法明显有香港地铁的“可加可减”票价机制的影子。
广州有轨宣布了自己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盈亏平衡,届时,票务加上对外模式输出带来的收入可以占到营收的一半,而沿线物业和文商旅广告运营贡献另外50%营收。苏浚表示,2017年的票务收入目标是800万元,计划占到整体营收的20%到30%,而对外地的知识输出潜力最大,其收入能占到总营收的六七成。至于物业开发和广告方面,短期内都还不会有收入。
广州要学习的香港地铁,已经形成了盈利能力极强的港铁模式,通过线路沿线的物业开发来弥补运营成本的缺口。具体来f,港铁会测算一条规划线路周边未开通地铁时的现地价,按这个价格向政府买下土地开发,等地铁建成,周边土地大幅升值后,港铁再将地铁上盖的楼盘卖出去或者出租商铺获得收入。
毛建华相信,如果广州有轨电车能够落实从港铁学来的“1+2创新资金平衡机制”的话,盈亏平衡是做得到的。这个想法具体是指,在有轨电车线路规划的早期就保证每条线有1个车辆段(车辆检修场地)和2个枢纽,这样就能通过站场综合开发获得土地增值和物业发展的收入。
他仔细算过其中的账:“两个枢纽的土地收益,每个5公顷(相当于5万平方米),按2.0的容积率计算,总面积有20万平方米,按广州1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计算,就会有将近20亿元的土地收入了,再加上车辆段带来的30亿元收入,大概能保证15至20公里甚至25公里的有轨电车建设。”
广州地铁这种“以地换路”思路,已经获得政府的正式支持,广州发改委去年文件规定,轨道交通场站周边土地的收益,将重点用于轨交项目的建设。这样的制度保障足以让无数想学习港铁模式的内地城市轨交运营方羡慕―即使是港铁自己,也曾在北京4号线的土地资源问题上碰过钉子。 香港地铁2011年至2015年经营利润来源
不过,有轨电车沿线的土地开发并不一定能挖出金子。
有轨电车的运力通常仅为地铁的1/3,这也使得有轨电车的沿线商业价值的挖掘难度比地铁更大。苏浚也承认,有轨线路周围的商业综合体,不是那么好做。
有轨电车经过的广州琶洲西区,被规划定位为互联网行业的CBD,阿里巴巴、唯品会等知名公司已买地进驻。苏浚对这里的发展有信心,但有轨电车公司真的要做土地开发,选址和商场定位都不好把握。
“商场要做出竞争特色,核心还是融合文商旅的理念。”苏浚说。广州有轨想到的救兵是文化活动。去年年底,从广州塔出发沿珠江开行的海珠有轨电车开出了一辆熊本熊主题列车,这是继书香专列、岭南文化主题之后又一辆人气极高的主题专列。广州有轨电车几乎每周都会有在列车和沿线场地举办的会或派对,吸引了一批年轻粉丝,这还带来了更多营销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