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竹枝词刘禹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竹枝词;渊源;发展;特点
如果说中国的诗歌浩如星海,那么竹枝词无疑就是其中最具异彩的一颗。竹枝词历史渊源深厚,缘起于巴蜀民歌,根植于民间,内容丰富,音韵和谐,表现形式灵活。诗歌节奏,音韵独具特色。后经刘禹锡将竹枝词改造雅化,一经出现就受到了文人的追捧。历史穿梭百年,时至今日,仍存留下大量的竹枝词作品被后世吟咏品读。
1 竹枝词的渊源
竹枝词最早是巴蜀一代民歌,称为“竹枝”,“竹枝子”,“竹枝歌”,“巴渝曲”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乡民随口吟唱,不拘地点,不拘场合,在韵律上没有过多的限制,顺口押韵就好。由于竹枝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唐代文人的关注,经唐代诗人刘禹锡改造,终于将竹枝歌引向了阳春白雪的文人世界。(1)竹枝词的起源。竹枝词是巴蜀地域民歌,尤其是在夔州一代盛行,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生动活泼,独具地方特色。早时竹枝词在格律上没有任何限制,多由乡民随口吟唱,不注重韵律平仄,可两句一首也可四句一首,也可多句一首,没有严格的限制,朗朗上口即可。多用笛,鼓伴奏,乡民齐聚载歌载舞。关于竹枝词的起源其实学界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竹枝词起源于祭祀,巴蜀人多崇拜竹,祭竹酬神是巴蜀人的风俗。也有的学者认为竹枝词就是一种民俗象征没有什么宗教色彩,这在许多古代文人的著作中也可找到佐证,例如明代的《蜀中名胜记》就记述了巴蜀地区的这一风俗。文中记载:“夫竹枝者,闾闾之细声,风俗大端也。四方莫盛于蜀,蜀尤盛于夔”。由此可见关于竹枝词的起源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是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竹枝词根植巴蜀,是巴蜀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地域色彩浓郁,是巴蜀独特的风俗习惯。(2)刘禹锡与竹枝词。刘禹锡,世人称之为中唐“诗豪”,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与竹枝词有着深厚的渊源,可以说刘禹锡是竹枝词走进文人世界的领路人,让竹枝词从下里巴人脱胎到阳春白雪。经刘禹锡改造的竹枝词,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广大文人墨客的追捧,这种介于歌谣和律诗之间的文体在当时风靡一时。早期竹枝词多简单随意每句前四个字末衬以竹枝每句句末衬以女儿,例如,门前春水(竹枝)白频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撒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而这竹枝和女儿是何意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但是专家推断这多半是和词,其如何发音已难以考证,但是这种和词的存在使得竹枝词乐感十足,更具音韵之美。刘禹锡被贬谪到巴蜀之地后接触到了竹枝词,被竹枝词这种独特的形式所吸引,竹枝词虽显粗陋但是却极具艺术性,经过对竹枝词的不断发掘改良,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诗歌形式。刘禹锡更是作了《竹枝九首》完美地展现了他所创新的竹枝词,例如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二,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早期竹枝词清丽宛转,音节和谐,注重押韵顺口。刘禹锡在竹枝词的音律上进行了改革。首先早期竹枝词多是押平声韵,刘禹锡开拓性的改变竹枝词原先的仄声韵,使竹枝词韵律更轻快明朗。其次在音律上对竹枝词有所约束开始注重平仄,句子中平仄搭配有效地控制了诗歌的节奏,使诗词抑扬有度。
2 竹枝词的音韵特点
竹枝词因其起源于民歌,因此其格律与其他诗词皆有不同。明代董文焕评说竹枝词:“其格非古非律,半杂歌谣。平仄之法,在拗、古、律三者之间,不得全用古体。若天籁所至,则又不尽拘拘也。”可见竹枝词在音律上可谓是独具一格。(1)竹枝词的风格。竹枝词与其他诗词有着明显的不同,清代乾隆年间的《瀛洲竹枝词》一书中就曾这样评价竹枝词:“诗贵清新,词贵妩媚。至若《竹枝》之词异乎二者。”这一评价很好地阐释了竹枝词的风格特点。由于竹枝词来源于民间,虽经刘禹锡雅化但其仍具有通俗之气,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诗歌的地方,雅俗并序是竹枝词最显著的风格。(2)竹枝词的格律。竹枝词是一种介乎歌谣与律诗之间的文体,在格律上与其他的诗词有很大的不同。竹枝词是区别于诗词独立存在的,竹枝词与词相比不同点十分突出,词格律上要求严格,不同词牌有不同的约束,而竹枝词在格律和词调上显的随意不拘。而与诗相比特点就不是十分突出,由于其七言四句的体式让人极易与诗歌中的七言绝句相混同,其实竹枝词与其在音律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诗在格律上要求要更严格。因此可以总结出竹枝词的格律自成一派,独立于诗词之外更加灵活多变,让文人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3)竹枝词的内容。竹枝词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咏唱爱情,风土民情,咏史述怀,纪行写景,宴饮记事等。诗人多站在世俗的角度写世俗中之事,这是与诗词最大的不同。跳出了诗词高雅脱俗的束缚,更加地贴近现实,表达广大人民的心声,描写了人民的喜怒哀乐。(4)竹枝词的谐音。诗词的写作惯用谐音,一语双关,表达不同的感情,竹枝词也不例外。例如,杨柳青青江边水,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其中晴与情谐音,巧妙含蓄地表达出心中的爱恋,也使诗歌更显生动。竹枝词的创作中多运用谐音,使竹枝词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也使感情表达的含蓄内敛。
3 唐宋竹枝词的发展
竹枝词被刘禹锡引进文人的世界后,便备受关注,被刘禹锡雅化的竹枝词,很快被文人所接受,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人竹枝词。也正因为文人的钟爱与关注,推动了竹枝词不断地发展与进步。(1)唐代竹枝词。竹枝词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一直以民歌形式存在,在唐朝得以发展,尤其是中唐,是竹枝词的转折点。由民间传唱的民歌,走进文人的殿堂。唐代竹枝词多以思乡之情,男女爱情,巴蜀风土人情为内容。这一时期的竹枝词仍保有其民歌的特点文人更喜欢仿照民歌的形式来创作,保留乡土特色,因此这一时期竹枝词仍承袭着民歌的特点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格律上没有过多的限制,但也开始讲究平仄押韵的规律。秉承着婉转清丽,韵律和谐的特点。唐代竹枝词多偏与抒情的写法,侧重于营造优美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2)宋代竹枝词。宋代竹枝词的题材是很广阔的可以说是历代之首,不仅继承了唐代爱情题材还对旧题材进行了翻新,同时在写作风格上也与以往不同,更侧重议论。同时彻底地将竹枝词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竹枝词成为文人雅士的产物,摆脱了通俗化的写作风格,形成了文人竹枝词。他们提倡“道风俗而不俚”。代表人有苏轼、黄庭坚等。宋代文人竹枝词在句式上只有作为诗歌的四句体形式,没有了两句体形式。音韵上一改唐代竹枝词押平声韵的写作方式,运用了大量的仄声韵。
4 结语
竹枝词来源于民间,雅俗并序,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深受文人喜爱。在音韵上不拘一格,自成一体。研读竹枝词不仅可以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字里行间体会文化的魅力,更能了解风土人情,看尽世情世貌。竹枝词这一独特的诗歌体裁在当代仍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吴艳荣.近三十年竹枝词研究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 梁沙沙.民间竹枝词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文人竹枝词四言七字颇似七绝,朱自清在《中国歌谣》中曾明确地指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山歌是竹枝词,发现的时候,已是中唐,其受七绝影响”,文人竹枝词尽管受到七绝影响,却在格律声韵上没有七绝严格,刘禹锡最早作的九首竹枝词,可以说没有一首是符合规范的。如第一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第三句第四字用平声,第七字用仄声,第四句中第二字用平声,第七字用平声都不合格律。这样,文人改创的《竹枝词》就仍保有民歌的活泼,韵律美,风味不减。由于格律较自由,束缚较少,作者易于掌握,因而有了广大的创作队伍。这些都使竹枝词有了广泛流传发展的便利条件,促成了竹枝词创作的繁荣。
自唐代顾况、刘禹锡以降,竹枝词创作日渐兴起。宋元以后,产生了各种地方性竹枝词,通常附有大量的注释,记录了各地的民风民俗、男女恋情、世态百相、山川名胜、方言俚语以及特定的社会事件等,蕴藏着丰富的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原始资料。近年来,随着地域文化热的升温,描摹人情、状写风俗的地方性竹枝词日益为学界所重视。但恩施作为竹枝词的起源地之一,其对于本地竹枝词的整理研究工作还有待于全面展开,笔者以《湖北竹枝词》中所录的150余首鄂西竹枝词为基础,对恩施竹枝词做一个简略的梳理,以求对后来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恩施竹枝词有所帮助。
笔者认为,恩施能有这样一批数目可观的竹枝词(暂且不论民间散佚竹枝词)得以产生并流传下来,有着自身独有历史政治文化背景,这不仅仅因为恩施是竹枝词的发源之地,田氏容美土司的兴盛以及后来的改土归流都对恩施竹枝词有着影响。
容美土司地处楚之西“南徼”,东联江汉,西接渝黔,南通湘澧,北靠巴蜀,其疆域控制面积,鼎盛时期达7000平方公里以上,包括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鹤峰县的大部分地区,巴东县野三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恩施县、建始县清江以南的部分地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大部分地区和湖南省石门县、桑植县与之接壤的部分地区。容美土司的中兴与土家习文好学之风的兴起有极大的关联。
容美土司司主田世爵幼年经历了庶长兄白俚俾弑父篡位的血雨腥风,返司袭职后,他“痛自警惧”,认为:乱贼之祸,始于大义不明,要消除内乱,必须“知书达礼”,意识到提高族人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改被动接受汉文化的观念为主动汲取汉文化营养,“以诗书严课诸男,有不嗜学者,叱犬同系同食,以激辱之。以故诸子皆淹贯通达,并为成材”(《田氏族谱》)。田世爵这一举动带来了容美土司历史性的转折,开创了容美土司“诗礼传家”的家风,使田氏由衰转盛,迅速中兴,并为其后田氏家族作家群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司主的这种观点、做法,由上及下,带动了土家好学风气。清咸丰知县吴观乐有竹枝词:“万山深处一山城,邑小如拳俗尚清。不满人家三百户,夜街常有读书声。”清咸丰人蒋仕槐也有竹枝词云:“绿树青山一望平,村墟夜景有余清。不闻犬吠花村月,只听读书杂纺声。”从以上两首竹枝词足可见恩施土家人民好学。正是土家兴起习文好学之风,提升了土家人的文化素养,使得自家的文化文学特产--竹枝词被大量创作,并得以保存下来。
改土归流是明清两朝的统治者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而主张实行的政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这一制度,为土汉文化交流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况且到任流官多是风雅儒学之辈,到了竹枝词的故乡也少不得要吟唱几首竹枝词。今存150余首竹枝词中,流官所作几乎占了一半。
可见,容美土司的兴盛和改土归流对恩施竹枝词的大量创作以及留存有着深远的影响。
恩施竹枝词的创作内容,主要是写景抒怀,记录风俗民情等几大类,然而地方竹枝词的魅力就在于它独特的地方色彩,恩施竹枝词表现出了浓郁的恩施土家文化色彩。
恩施自然风光无限,以“雄、奇、秀、幽、险”着称于世。清浙江平湖人张金澜,任宣恩知县时作竹枝词八首,曰《八景》,依次为《珠山晓翠》《贡水文澜》《洞伏双龙》《峰栖三凤》《仙女池清》《东关飞瀑》《李溪层石》《吕氏晚钟》,对宣恩八景做了生动的描写,读之令人神往不已。如《东关飞瀑》:“东关屹立翠微巅,匹练高悬碧落边。石磴千层凌北斗,乘风只欲上青天。”诗中所写景色,所流露的豪迈之情,比之谪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也不会逊色多少。清福建闽县人方策,在任来凤知县时有首竹枝词云:“春归百卉始勾萌,新奇瞥眼惊。读遍《离骚》兼《尔雅》,山花山草不知名。”这首竹枝词道出了恩施多奇花异草,且颜色新奇,令人眼前一亮,暗暗称奇。这些花草就连在遍记香草芳华的《离骚》《尔雅》中,都难以得见。恩施地形以山区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溶洞溶洼众多,峡深谷幽,峰奇洞异,清代戏曲家顾彩游历鹤峰时对此盛赞不已:“洞壑离奇与世殊,仙灵清响应传呼。秉烛行到深深处,六月炎蒸半点无。”恩施州是最古老的人类活动地区之一,是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摇篮,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清湖南湘潭人、恩施知县张家鼎作了一组竹枝词《沙渠吟》,介绍了"蛮王寨"、“蟆池”、“竹王祠”、“问月亭”、“白泥坡”、“妯娌坟”等人文景观,在诗中记录古迹的同时,多流露出忆昔怀古之情,如《蛮王寨》:“石壁周环景最奇,中通小径草蓠蓠。蛮王寨只留遗址,不是持刀佩剑时。”《竹王祠》:“威慑群雄一世豪,今留庙貌镇江皋。秋来浣女知多少,只听砧声杂暮涛。”《问月亭》:“峰峦曲折拥青苍,人去楼空草木荒。凭吊谪仙情切处,万山如画月如霜。”作者抚今怀古,感世迁,物是人非,读来令人唏嘘。
竹枝词的另一重要创作内容就是记民情风俗,恩施土家文化,巴文化的色彩在这一部分表现得较为突出。
清浙江会稽人商盘作有一组竹枝词《下车兼旬即景成咏以当采风》,共十二首,首首写恩施的民情风俗,例如:“远山叠叠近山攒,负郭人家占地宽。一带枳篱茆舍畔,尽多豚栅少牛栏。”恩施地处山区,山高坡陡,平整的田地很少,因此没有多少人养耕牛,而土家人食肉以猪肉为主,且食法多样,土家人常将猪肉做成腊肉,香肠,尤其是腊肉香味扑鼻,肉脆而汁浓,为土家人的常年肉食。正是这些地势特点和饮食习惯,造成了恩施的“尽多豚栅少牛栏”。清咸丰知县吴观乐对恩施的美食――腊肉赞不绝口:“山中宦况不寻常,俗较京华味更长。赤米白盐红腊肉,残年亲馈满琴堂。”
清浙江秀水人郑虎文作《土家竹枝词》九首,每首后面都附有注释,对所提到的习俗进行了说明,所记更显详细生动。如:“木叉架屋竹编墙,累石涂泥作火。生臼新炊包谷熟,全家齐坐火池旁。”诗后附记言:“室中累石如北地之炕然,名曰‘火’。火之正中为火池,以供炊爨。不食米麦,以露粟为粮,俗名‘包谷’。每日二餐,临餐始舂谷入釜,熟则全家环池就食。”
恩施民风淳厚,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这些在竹枝词中都有体现。清鹤峰人洪宪绪《容阳竹枝词》云:“薅歌六月满山冈,锣鼓声中抑复扬。莫道山中无礼数,男男女女各分行。”土家族生产中最为突出的,是在劳动中开展“打锣鼓”提神助兴。这首竹枝词就是对他们劳动生产时的描绘。土家族人下田薅草时,喜击鼓唱歌,以鼓干劲。“薅歌”,即薅草时打锣鼓时所唱山歌。薅草时,男女各归一行,分开劳作。他还有首竹枝词描绘了农村百姓的艰辛劳动和繁重贫困生活,“薪尽荒山挖洞煤,蒙头垢面入城来。不辞早晚颅肩苦,犹有负盐人未回。”
恩施土家人崇尚礼仪,淳朴爽直,在饮食上,则讲究热情好客、省己待客。吴观乐竹枝词言:“蜀粟秋成粳稻香,新醪初酿满城香。山中更见民风淳,瓦缶携来馈我尝。”清咸丰人蒋仕槐在《咸丰杂咏》中也道:“依山面水一家家,风土人情不大差。惟有客来沿旧俗,常须砸酒与油茶。”油茶:用植物油煎茶叶,然后加入玉米泡,煎熟后作为款待贵客的见面饮料俗称“油茶汤”。咂酒:酒用糯米,包谷或高梁加曲酿成,用坛藏好,一般至少储存七八个月或一年,数年不等,饮酒时将酝取出,冲上凉水,插上一支竹管,轮流吸喝,边吸边冲水,味甜又香。此二者只在节日或款待贵客时才得一见。
综上可见,恩施竹枝词凝聚着土家文化和巴文化的因子,是研究土家文化以及巴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本土文化研究者应该重视恩施竹枝词的整理研究,尽可能的抢救散佚民间的竹枝词,掌握详实的研究资料,以便深入地研究本土文化。而抢救、研究巴文化的结晶――恩施竹枝词,本身就是对巴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明庭,张颖,杜宏英辑校,《湖北竹枝词》,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容美土司史料汇编》(影印资料)
1、刘禹锡的简介: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遭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等官职,在外地二十多年。后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2、世称刘宾客。他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3、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多元文化语境;唐诗英译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抑或趋势。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这一点一直以来受到着广泛的认可,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成其显著特征的时代,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必须基于此特征。由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性,文化全球化惯常被看做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影响。现今人类所处的这一文化环境使得物质与精神兼有的文明,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对翻译之于文化交流和传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翻译不再是语言的转写,而是文化的表达。若把翻译放在人类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那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翻译绝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简单转换,它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只有弄清译者和译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立场对翻译所起的影响,翻译才能在全球化时代完成文化交流的使命。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其文化要发展,就不能不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封闭与阻塞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的贫乏化和枯萎,只有交流,才会带来生机与发展。[1]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国同时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作为人类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走向与西方诗歌文化交融时,必须主动积极,凸显适应时展的需要的精华。然而,就像PeterRobinson在Poetry&Translation中提到的“Poetryisthensaidtobeuntranslatable,ormorepractically,poemsareuntranslatable.”翻译惯常来说是不可译的。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诗歌翻译的局限性。考虑到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下对翻译有更高的要求,笔者将选取刘禹锡民歌体诗歌《竹枝词》分析译者应该如何因势利导提供更理想译文。
一.《竹枝词》分析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是巴渝地区民间情歌。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借唱歌来抒发感情。这首词的表达十分微妙:春风沉醉,杨柳叶儿轻拂着江面,水平如镜。泛舟少女忽闻若有似无的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儿落在姑娘心上,泛起了姑娘心里的阵阵涟漪。她其实早就心系着那唱着歌儿,却总也不明确想自己表达爱意的小伙儿。分明在他的歌声里听到丝丝绵情蜜意,但就捉摸不定像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出着太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了初恋少女忐忑又甜蜜的微妙感情。
二.《竹枝词》译文分析
Versionone:Thewillowsgreen,theriverquiteatrest,Ihearmyloversingashorealay.Sunshineintheeast,andraindropsinthewest,Itisn’twarmbutwarmyet,idaresay.[2]Versiontwo:Betweenthewillowsgreentheriverflowsalong,Mybelovedinaboatisheardsingingasong.Thewestisveiledinrain,theeastbasksinsunshine,Mybelovedisasdeepinloveasthedayisfine.[3]两个译本属于押韵诗,采用了英文诗歌的英雄双行体。译本一的第二句中,译者用“lay”来表达“歌声”,用“warm”来同时表达“晴”和“情”,这是翻译中的注释,但是如果缺少了注释,读者可能很难从译文中了解原作的感情。从节律来看,译本二为了押韵,译者在第二句中将“say”置于第四句句末。同时译本二使用了抑扬格,使得译文富有音乐性。从意义来看,第三句,译者将双关的字面意义翻译了出来,而第四句则翻译了双关的内涵意义,同样,译者进行了微调,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大略看到,如果将唐诗译文顺应全球化多元语境发展,认识并了解到两种语言的差异,将差异尽可能融入接受语大环境,就能融入接受语文化,真正达到吸收出发语文化并丰富目的语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2001(3):86
[2]赵甄陶.中国诗词精选英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2、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3、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