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冬雪的诗句

有关冬雪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冬雪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关冬雪的诗句

有关冬雪的诗句范文第1篇

一、活动主题

围绕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主办的优秀教育期刊《江西教育》《教师博览》《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幼儿(画刊)》进行读刊用刊活动。

二、活动组织

本次活动由省教育厅办公室、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由新蕾教育文化传播中心、教博传媒共同实施,聘请有关专家对参评作品进行评选。

三、对象和分组

参加对象为全省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及教师。

组别分为教师组(含师范类在校学生)、高中组、初中组、小学高段组(5~6年级)、小学中段组(3~4年级)、小学低段组(1~2年级)、幼儿组。

四、活动项目及要求

(一)教师组参评作品内容

1.阅读《江西教育》《教师博览》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2.谈刊物或其中某个栏目、某篇文章对自己的教育、启发和影响:

3.记叙读刊用刊活动中的人和事:

4.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经验和体会。

(二)学生组参评作品内容

1.小学中段以上组:

(1)谈刊物或其中某个栏目、某篇文章对自己的教育、启发和影响:

(2)就刊物中某篇文章写读后感或评论:

(3)记叙读刊用刊活动中的人和事:

(4)记叙与刊物有关的其他内容。

2.小学低段组:

参评作品可送交上述内容文章,也可送交书画作品。

3.幼儿组:

参评作品为书法、绘画作品。

(三)其他

参评文章体裁以记叙文、议论文为宜,题目自拟,字数以1500字以内为宜。

五、报送流程及要求

(一)幼、小、初中学生作品

(1)各县(市、区)送参评作品各组不少于10篇(件)、不多于30篇(件)。

(2)参评作品须详细注明县(市、区)、学校(学生作品同时注明年级、班级)、姓名(学生作品同时注明指导教师1。

(3)参评作品要求为纸质稿,并贴活动徽标(见《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幼儿(画刊)》杂志2016年第7-8期、第9期)。各组的活动徽标不能交叉使用。

(4)各市、县(区)将参评作品在2016年10月31日寄(送)到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谷南大道2799号三楼。

①新蕾教育收(赣州、吉安、宜春、萍乡、新余作品)

联系人:曾宪瑛、黄蕾

电话:0791-85896109、85896150(传真)、13979116610

②教博传媒收(上饶、抚州、九江、南昌、景德镇、鹰潭作品)

联系人:熊锦龙、钟雪子

电话:0791-85896102、85896187(传真)、13807095807

(二)高中生及中小学(幼)教师作品

高中生及中小学(幼)教师的参评作品报送流程及要求详见江西教育服务平台“课内外”网站()和“课内外”微信公众号。

联系人:李凌岳、刘庭斌

电话:0791-86756091、86765937

六、评选流程及事项说明

学校对本校提交的作品进行筛选县(市、区)教育局初评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复评组委会终评公布终评结果。

七、奖项设置

1.教师组按不超过参评作品总数的10%、15%、25%评出一、二、三等奖:学生每组分别设一等奖60个、二等奖120个、三等奖360个。

有关冬雪的诗句范文第2篇

纤尘不染,墨迹飘逸。

人总是要成长的,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思想也逐渐成熟起来,那些于爱有关的青春透露着明媚的忧伤,恬淡的幸福,犹如午后的清新阳光。

看到朋友日志里的文章写道:什么时候不再写散文了,说明你已经长大了,的确,自己好久都没有动手了,也很少写散文了,更没有时间去构思用什么华丽的词汇和完美的修辞给文章锦上添花了,一切归于平静和淡定。顺其自然的纯朴和简约。一度青春,几度繁华?纵然情意弥漫,也静如止水。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不去患得患失。留下的回忆都是美好的,走了的人,依然感动于心……

幽蓝深邃的夜空,月光淡淡的光辉流水般倾泻下来,隐隐约约的几处灯火阑珊,如升腾的点点璀璨烟花,为静谧的夜增加了无比的妖娆和妩媚。

在这清光四溢的月色里,静静地聆听着天籁之音,空灵、浑厚、柔美、缠绵。“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优美的旋律如悠悠呓语,化作翩跹的蝴蝶,飞越万水千山,抵达花开的彼岸,缠绵于你掌心,自在起舞。

一直以为,风里的花,月里的雪,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徘徊,任绵绵细雨打湿长发,吹皱裙裾,独自哀怨,满腹惆怅。唯有凄美的语言能释放和解读我心中的忧伤。

你带着春天的气息,用夏的挚热、秋的蜜意、冬的坚定,自然而幽雅的走进了我的视线,轻柔地拔动着我那尘封已久的心弦,如船橹声起,春水轻漾,侠骨柔情的细腻如温暖的春风吹起满地涟漪,你为我写下的诗行和片段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点滴的细节夹在扉页,花香沉淀了过往的时光,馥郁而芬芳,尚留着些许的温存与感动。晴朗的天空,细风过处,暗香浮动。

“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谢谢我带你找到天堂,哪怕用一辈子才能完成,只要我讲你就记住不忘……”心随歌声飞扬,穿越无瑕时光。望云卷云舒,访秋风沐夏雨,踏冬雪听蝉鸣,数星汉观蝶舞。用心、用情、用爱去体验一种浪漫的心境。

我们一起阅读美妙的诗句,体验古往今来、阡陌红尘的浪漫,诗经:“青青子矜,悠悠我心,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投影在你的波心……”席慕荣:“一个女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人在等她了……”

只有相知,才能相守。只有懂得,才能长久。品味人生、珍惜现有、体验浪漫。浪漫是冬日暖阳,温馨甜蜜;浪漫是甘醇美酒,沁人心脾;浪漫是绚丽彩虹,七彩迷幻,浪漫更是天长地久的依偎和包容,是两情相悦,相儒以沫,不离不弃。独立中依偎,依偎中包容,包容里永生。懂得浪漫才能享受浪漫、制造浪漫。

最浪漫的事,是每个晨光中清亮温和的目光,如生命中最灿烂的朝阳;是每个相拥相依的夜晚,浅浅的呼吸如枕畔最轻柔的催眠曲;是每句离家在外轻轻的问候,如听到的最动心的情话;是每次开心的笑容,如此生不渝的快乐与希望。

最浪漫的事,不是山盟海誓,是劳碌一天,为他端上的热茶;是病痛时可以相依相偎的怀抱,是有个可以为你暖手的胸膛……

最浪漫的事,不是花前月下,是暮色里盼归的身影,餐桌上摆好的碗筷;长夜中叙叙的家常话……

有关冬雪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会 朗读 体验 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走进诗人心灵的世界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2、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3、作为高级情感之一的美感,是人对美的感觉和反映。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教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如《暮江吟》,是诗人抒写深秋傍晚江边的景色,字里行间透露诗人赞美之情。教者启发学生抓装铺“、”瑟瑟“、”红“等关键词,以及”珍珠“、”云“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悄然东升,脚边小草清露滴滴,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

三、尊重个性化理解,大胆创造

诗歌教学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思考、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向导,学生自然学习起来格外带劲。我在教学当中尝试过如下做法:

①画诗。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画画特别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用具体的图画表现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种形式了解学生是否准确把握古诗意境。如《登鹳雀楼》,让学生通过群山、大河、落日、高楼、色彩的对比在画面的铺陈,感受画面的壮阔雄浑,心旷神怡,这也比简单的读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②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其中故事情节强、人物形象丰富的古诗特别适合表演。如《悯农》,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农民耕种的情形,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加深了内心体验。又如在《回乡偶书》中,在学生想象画面之后,老师请一个学生做诗人贺知章,又请几个同学做村上的孩子表演当时的情形,这样就促使孩子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同学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

③写诗。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而且是一种十分优美的语言,教师也可尝试让学生将古诗改写成意境优美的现代文。如《赠汪伦》,有个学生就是这样改写的: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在长江渡口将要远行。突然岸上传来了嘹亮的歌声,诗人走出船一看,原来是汪伦一路踏歌而来。他们四目相对,无限深情。船即将远行,船头的诗人怎么也不肯进舱,一次次抱拳施礼,岸边的送行人更是依依不舍,举起手臂不知挥动了多长时间。这样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

有关冬雪的诗句范文第4篇

一、指明写作技法。如:

例1 (《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2014年吉林卷)

解题策略: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写作手法的掌握情况。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为使作品更好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常见的有设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答题时只要从中选出合适的写作方法即可。

二、结合选文分析写法的作用。如:

例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2014年江苏苏州卷)

解题策略:本题主要考查对常见写作手法表达效果的掌握情况。答题时要先指出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其作用。分析作用一般从内容、表达的情感以及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去分析。

三、选择分析写作手法正确(或者错误)的项。如:

例3 下列对《唐雎不辱使命》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

C.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2014年山东泰安卷)

例4 下面(对张岱《湖心亭看雪》和袁宏道《初至西湖记》)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2014年江苏徐州卷)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比较全面地考查同学们对文本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极其表达效果的掌握情况。答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逐项分析辨别,仔细筛选。

四、选择与文章情感相近的诗句。如:

例5 下面句子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014年山东烟台卷)

解题策略:本题属于拓展延伸题,主要考查体验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先要分析例句中所蕴含的情感,然后逐项分析四句诗中所蕴含的情感,选出合适的项即可。

五、写出故事蕴含的道理。如:

例6 这则故事(《韩生料秦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C.要勤于观察思考

D.遇事要集思广益

(2014年上海卷)

例7 【乙文】(清・林纾《湖之鱼》)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2014年湖北宜昌卷)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阅读作品的感受,从中悟出道理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分析形象的特点,尤其要关注文章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并翻译过来,就可以从中悟出道理。

六、写出作品启示。如:

例8 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

(201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卷)

例9 选文(《送东阳马生序》)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悟。

句子:_________感悟:_________

(2014年北京卷)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理解作品内容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需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写出自己独特的启示,所写的启示要与文本内容有关,切不可脱离文本。

七、分析作品的现实意义。如:

例10 请联系当今某些社会现象,谈谈这则寓言(《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有什么现实意义。(2014年山东滨州卷)

例11 作者在文中(《岳阳楼记》)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你认为这种忧乐观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2014年湖南衡阳卷)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写出作品的现实意义,主要考查同学们的感悟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既要围绕文本内容,又要结合社会现实分析比较,找出与现实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其现实意义即可。

八、阐明观点。如:

例12 文中(清・唐甄《琢冰》)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014年浙江台州卷)

例13 你怎样看待(《王罴性俭率》一文中)王罴的“直率”?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014年广西南宁卷)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阐明观点的能力。答题时先要明确表态,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观点一定要明确,切不可模棱两可。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或者社会实际,阐明自己观点是正确的。

【阅读闯关一】

公叔子巧谏

公叔文子①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②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③,下喑则上④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⑤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⑥,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注释】①公叔文子:人名,复姓公叔。②公叔子:人名。③喑:哑,不能说话。④上:指朝廷。⑤缕:线。⑥仓廪:仓库。

1.公叔子对公叔文子的劝谏表明君王应该______

_______。(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

2.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叔子是用什么方法对公叔文子进行劝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叔子的行为对今天的党员干部有什么借鉴

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闯关二】

读书忌二物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①。暗疏②之,亦不甚失③。然负④此自放⑤,喜从⑥饮酒滑稽⑦者游。旬朔⑧之间,把卷⑨无几日,故虽有强记⑩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11}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12},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13}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14}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15}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16}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诵:背诵。②暗疏:偷偷放任。③失:错误,这里指“有错误”。④负:倚仗。⑤放:放任自流。⑥从:跟随。⑦滑稽:巧言善辩。⑧旬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此指十天一月之间。⑨卷:书。⑩强记:记忆力很强。{11}比:近。{12}惩艾:惩戒。{13}殆:大概,几乎。{14}寻绎:反复推求,思考。{15}故: 所以。{16}败:损害。

1.读了本文,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二物”是指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阐明“读书忌二物”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一句诗来概括作者所写的内容,请从下面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 )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有关冬雪的诗句范文第5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了端午节,家乡的孩子们便唱起这首儿歌,有的一边唱,还一边洗龙水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初中作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初中作文1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听妈妈说,端午节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当地的居民都赶来营救,但是捞了半天也没捞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鱼,渐渐地就成了风俗。端午节也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我们这里也有习俗就是吃粽子、挂艾草、贴葫芦。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在大门上贴上了做工精美的葫芦,挂上了艾草,听说这样是可以驱邪的。

今天的美食就是吃粽子了。奶奶要包粽子了,我连忙走过去观看,还迫不及待地要帮忙。以前,我看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做的,另一种是竹筒的。粽子馅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的、豆沙的、水果的、肉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非常好吃。

奶奶今天准备的是红枣和豆沙馅的,都是我爱吃的。奶奶先把竹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泡好的红枣或者豆沙馅放进去,再放点米,接着就把竹叶包起来,然后用线把粽子捆好,这样连续包了很多个。我也学着包,鼓捣了半天才包了一个,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是心想,一会儿就会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来锅,加了半锅水,就把粽子放到锅里煮起来。粽子煮了半个小时,停火后又闷了半个小时,香喷喷的、热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妈妈还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吃饭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吃着这香甜可口的粽子,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快乐的笑容。

今年的端午节,我觉得非常高兴,不仅懂得了端午节的来历,还学会了包粽子,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初中作文2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初中作文3前两天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提前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端午节。我们每个同学都带了粽子,大家一起分享,很开心。粽子各不相同,什么味道的都有,有蜜枣味的、山药味的、板栗味的、肉粽子、紫薯味,还有水果味的等等,香味扑鼻而来,很是诱人!

老师还给我们看了有趣的沙画影视片。它告诉我们有关端午节的由来,楚国一个爱国诗人叫屈原,深受楚王的宠爱,有几个大臣非常的嫉妒,就背地里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不是。终于,楚王不再相信屈原,并且把他流放到其他地方。不久楚国灭亡了,屈原还是很爱自己的国家,最终在五月初五那天跳进了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苇叶包着的饭团,也就是我们说的粽子来纪念他。看完这个影片,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有塔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

今天,我还在家里过了端午节。我们一家相聚在奶奶家,一起包粽子、做糖包、包菜角、做油条……我参与了包菜角,做糖包的工作。一开始,我包的菜角很歪,装的馅儿还少,还有裂开的,妈妈还做了特制的补丁给补上了。我们有说有笑,可有意思了!

下午,我还去了科技馆参加了端午节活动,因为我抢答问题正确,获得了手工制作香囊DIY的活动名额。现场给我们发了一个三角形的硬纸片,让我们自己往上面画自己喜欢的作品,我画了爱心、茶杯、鲜花等,然后主持人发给我们胶条,把硬纸片的几条边相互都粘在一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三角形。最后由下而上串过一根五彩丝线,最下面有个线坠子,漂亮的五彩香包就做好了。我们还一起合了影留念,很开心!

今年我的端午节真是丰富多彩!有趣极了!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初中作文4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曾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今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吃着姥姥送给我们的粽子,心里惬意极了。可是,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据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民,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却遭到坏人的陷害,去除官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他乡。在流放途中,他得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绞,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是,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他的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江。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非常难过,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等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

2005年端午祭被韩国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对我国是一次深刻的教训,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国也开始把端午节列为法定节假日,让大家过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也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就有端午节吃粽子、菜饺、糖糕、麻叶和鸡蛋的习俗,还有大人会做香囊和五色彩线给孩子佩戴在身上,说是辟邪;家家户户的门上也会插一些艾草。

怎么样,我的家乡就是这样,你们的家乡呢?

最新端午节心得体会初中作文5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的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

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的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的绿,漫山遍野的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的樱桃,小巧玲珑的挂在枝杈间煞是可爱。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的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们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中的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黏黏软软的口感令人陶醉。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的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的悠久历史。原来,端午很淳浓。

据资料说,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的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的。而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喜爱的香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气在风中荡漾,令人沉醉其中,原来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的无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