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兰路小学 六年级一班 王慧
3020年的一天,小动物都在家里收看《动物新闻联播》.其中有一条新闻是这样的:3020年13月26日,绿色森林中要进行第一届“小动物考北大”活动,凡是愿意参加的森林居民都可以到动物广场上去报名,报名时间为3月1日至4月44日。考试将进行6天,一天一科。报名费10动物Y币。详细情况到南山坡上看告示。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带着指南针奔向南山坡。那里被挤得水泄不通。看过告示后,小白兔对小黑兔说:“嘿,小黑兔,你要不要去呀?反正我一定去,而且一定能考得上。”“我嘛,还不知道呢,我学习又不好,又没有你聪明,八成考不上了。”小黑兔面带惋惜地说。
3月1日终于来到了,动物们都穿上整洁的衣服,迎着第一缕阳光,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这次,几乎所有有动物都去了。噢,不对,小狐狸还在家里睡大觉呢!
“汪汪汪,狐狸兄弟,你不去报名参加‘小动物考北大’的活动吗?你这么聪明,一定能考得上!”小黄狗在狐狸的门口诚心诚意地大叫着。“是呀,我知道我一定能考得上,所以我才懒得去报名呀!这样的考试我几乎是稳操胜券,小黄狗,你帮我报一下名吧!”“哎。”小黄狗摇摇头走了。
13月44日终于来到了,小动物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兴高采烈地来到考场,考试开始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各科考试都陆续结束了。
小猪和小牛匆匆忙忙的赶到小猴家,小猴还正为假期作业而发愁呢!
小猴喃喃自语道:“这学期抄小猪的作业受到老师表扬到不少,可这回我假期作业是一道题也不会呀!如果这样,那岂不要露馅儿了。唉,要是小猪在就好了。”小猴正胡思乱想着,说曹操曹操就到,这时,门铃响了起来,小猴正心烦,喊到:“我今天不想玩,你们都回去,不要来烦我!”
于是,小猪和小牛喊到:“小猴,是我们呀!你怎么了?”
小猴一听,一蹦三尺高,急忙看门迎接他们。“你们来得正好,我不会的题太多了,快来帮帮我吧!”小猴热情地说。
我们帮你可以,但你得答应我们一件事!
小猴一听,便满口答应了,它们便离开了家,它们一路走一路说:
“小猴呀,听说你和小猪有个交易是吧!”
“对呀,怎么你也想加入?”
“不是,我们是来劝你改邪归正的。”
“改邪归正?我又没有错。”
“只要你和小猪去找老师认个错,我们还可以教你,但不是抄作业。”
“那可不行,我没有学习兴趣”。
“我说小猴你平时不是很机灵吗?到这时就想不开了呢,咱们去认个错,老师听了不会生气的,反而让我们帮助你,我们知错就改,还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小猴,你觉得怎么样?”
小猴一想,便说:“可以,心想以后就知道我的厉害呢?”
小猴也很狡猾,虽然它表面上答应了,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小猴在背后耍起了阴谋。
苏可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影响,在他身上具有许多好的品质,例如:学习刻苦、工作认真、不怕苦累、节俭助人、孝敬父母、谦虚诚恳他做了好事从不表白。现在,讲一些他的小故事,事情虽小可窥见一斑。
“ 外面有人了!”
现在说起来觉得很可笑。苏可还是上小学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是很早的到学校。有一天,他在吃完早饭后,从窗户往外面看,见到有小学生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便急的一边哭一边说:“外面有人了!外面有人了!今天晚了!”。其实离上课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哪!
流着眼泪练功
在小学毕业之前,苏可想报考舞蹈学校学习舞蹈。因为住在文工团大院,每天向舞蹈队的叔叔阿姨学习。练功需要多下工夫压腿,开始一段时间,压腿时疼的他直流眼泪。可是他毫不畏惧,仍然坚持练习。不管干什么苏可总有这么一股子韧劲,他作词作曲也是这样,有时连续几个小时坐在桌子前面,聚精会地进行创作,汗水湿透了衣衫竟全然不顾,如果不是喊他吃饭,不知他会一直坐在那里创作多久呢?
冬泳·暴晒·抢修
参加电视剧拍摄通常是个苦差事。1996年在青岛拍摄电视连续剧《朗园》
时,有一场戏是在海里游泳,可是正值严寒的冬天,怎么办?为了工作的需要,苏可在大海的沙滩上,冒着凛冽地寒风,毅然地脱下棉大衣、以及其他衣服只穿一条游泳裤,根据导演的要求认真地进行表演。当拍摄一个镜头后,剧组的同事则迅速地把事先准备好的棉大衣给他披上,只见他浑身发抖,不久又投入了排练,就这样坚持了近一个小时难耐的寒冷,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像这种比较艰苦的事例有好多。1987年在拍摄电视连续剧《坡》时,有
一场海边的戏。由于在烈日下的暴晒,他的后背和臂膀上的皮肤一大块一大块
地脱落。那时他还才十四岁,回家后,父母发现了他的后背皮肤的脱落非常心
疼,可是他却笑着说:“没关系”。
1995年拍摄电视连续剧《山还是山》,由于剧情的需要,剧中维护铁路的工人,在夜间冒着雷电交加飓风暴雨,进行抢修路基。苏可就是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身体泡在冰凉湍急的水流中打桩子,而耗尽了体力。好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啊!
一个拳击迷
凡是星期天,只要上午十点至下午两点没有要事,他就会“雷打不动”地看世界拳王争霸赛。他不仅是个道地的拳击迷,而且苏可对许多运动项目都很爱好。
他在五、六岁时对象棋、军旗特别感兴趣,他和住在空政文工团院里的施工
连队的战士,每天都要下棋。战士们说苏可下棋下的好,经常赢他们。
1981年文工团搬到了新的驻地,苏可和乐队的小伙子打起了克郎棋,乐队的小伙子佩服他打的特别准确。
苏可很快的他又爱上了乒乓球,他经常是连续的玩几个小时,其他人是换了又换,而苏可一直坚持到最后。他在睡觉前,倒在床上还在琢磨着用乒乓球拍子削球的动作。由于他不懈的努力,乒乓球也打的很有技巧。
不久,苏可已经十岁了。他和院里的男孩子们踢开了足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居然他可以面对比他高出一头的初中生,轻松的带球过人。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练习哑铃,坚持健美锻炼。
香烟·挎包·皮凉鞋
1988年初苏可去广东参加六集电视连续剧《坡》的拍摄。从广州给父亲买回来名牌香烟;给母亲买回来精致的挎包;给姐姐买回来时尚的皮凉鞋。真是难为他,一个刚刚十五岁的少年,就知道主动地关心亲人。
一分也不留
苏可在大学毕业之前,他平时的零花钱和在大学学习时的伙食费,都是父母按月给他。而他参加拍摄影视所得到的劳务费,每一次都主动的如数交给父母,一分也不留。这是他自觉地这样做,父母并没有要求他。当他拍摄完电视剧,风尘仆仆地从外面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从包里掏出全部的劳务费,笑着往茶几上一放,并说出钱的数目。甚至有时他在外面临时参加了配音,父母并不知道,但他回家以后也如数的把劳务费交给父母。
电脑·空调·大彩电
父母的生活比较简朴,舍不得花太多的钱买大件家用电器。苏可就多次反复地动员父母,说生活上如何需要,你们年纪都大了,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在他的多次地倡议催促下和陪同下,陆续的把电脑、空调、大彩电等大件家用电器一件一件地买回来。尤其是电脑,已经成为父亲不可缺少的多用工具,用它做音乐、做视频编辑、做照片、写文章等。大彩电成了家庭中学习娱乐的好帮手。因为电脑更新的速度太快,苏可又专门给父亲买了一个新的奔4的电脑,而父亲的旧电脑他拿去用了。
“魔术”
有一天苏可从学校回家之后,父母发现卫生间的水变蓝了,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苏可买了固体消毒块放到池子里面了,由于这种固体消毒剂是蓝色的,融化后水就变成蓝色了。这种不声不响地买来东西放到家里的事情,简直是太多了。例如:隔一段时间父母发现牙刷换了新的;又隔一段时间发现漱口杯也换新样的了;再过一段时间擦脸毛巾也换了新的,好像是在变戏法,哈哈…
香喷喷的烤白薯
苏可对父母的饮食爱好了如指掌,冬天爱吃什么?夏天爱吃什么?他的心里
都有数。在严寒的冬天他回到家来,经常带回来一些热腾腾香喷喷的烤白薯,让父母趁热吃下去。在炎热的夏天又经常带回来消暑的冷饮。他只要回家就经常带
回来各种小食品,如:羊肉串、糖葫芦、蜜枣等等。并且他每次到外地拍戏,总要给爸爸妈妈带回来一些当地的土特产、衣物或是纪念品等。
节日的祝贺
苏可是一个很孝顺的男孩,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他记得很清楚。一般情况下他都是买一个大蛋糕带回家来,共同祝贺父亲或母亲的生日。如果他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回家,他也要往家里打个电话表示祝贺。像“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他都是要往家里打电话,有时间他就亲自回家,并且带回鲜花祝贺。
为了节约班费
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期间,他的班主任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班主任派他外出为班里办事,因为天气酷热,临走前班主任要他“打的”去。可是苏可为了给班里节省班费,放弃了“打的”的安逸舒适,他不怕三次换乘公共汽车的麻烦和疲劳,不顾天气炎热,头顶烈日,汗流浃背,往返硬是乘坐公共汽车,并且自付车费,按时地完成了任务。
资助同学
为了培养苏可艰苦节约的精神,在大学学习期间,家里给他的生活费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他省吃俭用,把自己的节余,用以资助在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有的同学在春节探家时,还用这微薄的资助,给他的父母买了礼品带回家去。
两个暖瓶
苏可在三岁时就愿意帮助父母干家务活。家里买来大白菜他就帮父母搬运;经常主动拿抹布擦桌子、擦家具,拿起比他矮不了多少的大笤帚扫地。到了六岁以后,去食堂打水打饭都是他的任务了,他干活从无怨言。有一次,他两支手各拿一个五磅的暖瓶去食堂打开水。因为地面结冰路滑,苏可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他机敏地把两个暖瓶高高地举起,虽然自己全身向前扑倒在地,但是保住了两个暖瓶安全无恙。他回家后不但没有因为摔疼了而哭泣,并且还微笑着说:“我回来时候摔了一跤”。
“舅舅我最喜欢你,你救了我”
2008年7月苏可的姐姐带着7岁的外甥女,从巴黎回北京探亲.全家去参观故宫.在返回的时候,刚刚走到午门,小外甥女肚子疼的叫了起来.在故宫里面根本找不到出租车,苏可毫不犹豫地把小外甥女背了起来.正是酷暑盛夏的中午,骄阳似火、热气蒸人,自己走路都是气喘吁吁,然而苏可一直背着小外甥女,吃力地走着,而外甥女在他的背上肚子疼的乱动,很不好背.姐姐和父母想替换他,他执意不肯,就这样走了差不多有三、四里路,到了南池子才终于找到了出租车.直到现在小外甥女从巴黎打来电话还说:"舅舅我最喜欢你,你救了我".
【关键词】享受乐趣获得空间感知学生
学校教育故事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对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有一定意义的教育事件进行描述、分析,并挖掘、揭示其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表达教师对教育的理解。
学校教育故事的研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
1.学校教育故事拉近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教师充分享受到研究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教育故事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把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经过书本学习,我们对许多理论观点耳熟能详,但这并不说明已经真正掌握。通过教育故事这种形式学习运用理论,可以有效地加深理解。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研究似乎永远都是教育科研人员的专利,教师只是教育研究专家提出的各种教育理论的实践者。而现在,教育叙事研究让教师们突然发现:原来教育研究离自己并不是那么遥远,它就在自己的身边,只是平常并不把它们当作研究而已。这一发现,给广大中小学教师以极大的信心。从最初的“教学日志”,到如今的个人教育博客,随处可见教育叙事研究所激发起的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在这股热情的推动下,许多中小学教师也已经不再满足于纯粹的经验式的描述,开始主动地学习以前令他们望而却步的各种教育学理论知识,然后又通过这些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个人教学经验的分析力度。这种良性循环有效地拉近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也拉近了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两者之间的对话和沟通。
教育故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教育故事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育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育故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此开展交流、讨论,对于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2.学校教育故事拉近了教育实践与教师反思的距离,让教师获得自我成长空间
教育故事是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教育故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育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教育故事不仅记录了教育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育档案和教育史,有其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教育叙事研究是培养反思型教师和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对一些中学教师教学反思所进行的专门研究中发现:一般情况下,教师主要是采取叙事的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有的教师可能对教育叙事研究没有自觉的意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运用着叙事式的反思方式,并把其称作“写教后记”等其他名称。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有自觉意识的教师做起来更为细致周密,思考得更为深入;无自觉意识的教师做起来则比较随意,点到即止。实际上,如今流行的中小学教师的各类个人教育博客,不过是“教学日志”的进一步发展,是“教学日志”内容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但是,这种结合促使教师的教学反思从个体的行为向集体的、合作的行为转化,从而成为培养反思型教师和提高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叙事研究的影响。
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3.学校教育故事拉近了每位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教师更真切地感知学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以及主动性和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教育故事的撰写可以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加接近学生的真实情境与复杂状态,在工作的过程中更注意从细微处出发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同时,班主任在叙事研究中能够更多地获取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最大可能地理解学生所追求、所欣赏、所厌恶的事物。可以说,基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叙事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真正属于师生共同的教育世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诗词;激发兴趣;做法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难抒之情;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十里荷香”。这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视,也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古代诗文的阅读,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那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浅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巧用故事,导入课堂,激发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语文学习中,古诗文的学习是学生的“老大难”,把学生弄得愁眉苦脸,枯燥乏味的背诵让学生对古诗文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是兴趣,甚至对古诗文恨之入骨。面对学生的这种情绪,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已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不愿学习的学生哪里都有,但不愿听故事的学生哪里都没有。”因此,我将故事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将古诗文中蕴含或涉及的小故事引到课堂中,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知识通俗化,给学生以启迪和智慧,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在上陆游的《示儿》时,我就以这样的一个故事导入:那是在12世纪的一天晚上,屋外大雨倾盆,白杨树“沙沙”地摆动着枝叶,仿佛都在为这位即将逝世的老人哭泣。屋内,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啜泣声。床上,陆游的儿女们都靠在他身边,说道:“爹,您一定要活下去,不能死。现在的九州还尚未统一,我希望您可以亲眼看见我们祖国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医生会治好您的病的,您不能这么快就离开我们啊!”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的爱国思想熏陶,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这时,陆游断断续续地说:“我……快要与……世长辞了。快……拿纸、笔给我。”孩子们以为父亲要交代后事了,便把笔和纸递给了陆游。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没有说半点分家产之类的话语。他提起笔,写下了《示儿》这首诗。
这一故事不仅导入了新课,还有助于学生体会诗中诗人强烈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以故事导入更能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营造意境,深刻理解
1.动手画画,激发兴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在教学中教师将抽象凝练的语言化为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对六月的西湖景致做了极力的渲染,表达了自己的赞叹之情,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或用笔画下来,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山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可以运用绘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形象、更真切地了解文意,获得和作者同样美的体验。
2.听赏音乐,激发兴趣
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我国特级语文教师武凤霞老师执教的《渔歌子》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她选的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特别是她示范着把这首古诗词读唱出来,更是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感染了学生,感染了在场所有听课的教师。
3.补充拓展资料,激发兴趣
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的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当时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
三、搭建平台,提供展示运用场地
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开展班级诵读比赛,可以让学生个人、自由组成小组等多种参与形式朗诵、背诵古诗,评选“诗书班级”“小诗人”等,以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科学评价,激励延续兴趣之味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背诵诗文的数量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记忆力好的学生,背得要快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教师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对待韵律、节奏、情感读得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指导,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等,以此激发其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信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就可以使教和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果就会随之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