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浒传剧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翻拍,有多雷?
雷点一:剧情脑残
虽说是翻拍,但编剧多少要在剧情上稍作调整以示创新,或更靠近现代,或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琼瑶在新《还珠》开播后就公开表示,新《还珠》是为90后观众准备的,因此在老剧本中加入大量新料。然而,改动经典风险不小,许多妄图在剧情上创新的翻拍剧也因此被指“脑残”的批评声淹没。
剧情上遭受诟病最多的依然是新《还珠》。琼瑶号称新加入70%的剧情,但这些新料却成为观众眼中的雷点:原本三脚猫功夫的小燕子,一出场就所向披靡,以一敌百,让武功高强的柳青柳红,只需环抱双手看热闹就行;最受争议的是新加入的洋画师班杰明,硬生生插在五阿哥与小燕子之间上演了一出三角恋,让人禁不住吐血。
而新《水浒传》刚上星播出,第一集就被观众抓住把柄,明朝才传入中国的玉米却出现在北宋,网友评价:硬生生把古装剧变成了穿越剧。
雷点二:台词穿越
曾几何时,古装剧中乱飞现代台词成了流行,长袍大褂的古人嘴里冒出的全是网络语言,英文居然堂而皇之由古人讲出,一时间简直成了“雷剧”的标志。
翻拍剧中台词穿越的例子自然不在少数。《活佛济公》今年拍到第二部,陈浩民版的济公愈发“现代化”:他能对着方丈大呼“灵隐寺应该卖卖门票挣点外快,就像上海办个博览会”:济公在和白兔精的对白中大呼“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寂寞的传说”:遇到乾坤洞主在闪人之前还说“我妈叫我回家吃饭”:“神马都是浮云”更是济公的口头禅。配角当中,必清和广亮也毫不示弱,当玄女公主的丫鬟亮相时,两人竟然惊呼“是不是就是那个,自由女神啊!”,此外“教授”、“硬座软卧”、“轻轨”等现代词汇也惊现剧中。
而新《还珠》中,台词穿越的现象更是由内到外,层出不穷,甚至连汉字都认不全的小燕子开始乱飙英文,让观众误以为剧集要“走向国际化”。
雷点三:场景嫁接
也许是为了更加贴近年轻观众,也有可能缺乏足够的创意,许多翻拍剧中经常能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元素。尤其是在80、90后观众群中流行的动漫和网游元素,经常会被发现嫁接在电视剧中,让观众感觉剽窃他人创意之余,更彻底颠覆了原先经典在观众心中的深刻印象。
看过《活佛济公2》剧中打斗场面的观众表示,济公与众妖孽使用的与其说是仙法和妖术,不如说更像是动漫《七龙珠》里面的“龟波气功”。正邪双方每每交战用到的外家功夫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比较谁的气功更强。而玩过《魔兽世界》的观众也在《活佛济公2》中看到“熟人”。剧中血魔一个大脑袋外加几根触须的造型,简直是安其拉最终BOSS“克苏恩”的翻版;随后出现的萧遥的两个绝技――御剑飞行和三十六天罡剑也被网友指是“抄袭”《仙剑奇侠传》里面李逍遥的法术。
雷点四:造型狗血
翻拍剧中,新旧角色造型对比恐怕是观众最乐意关注的细节。近期热播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造型就引发网上水浒迷“过于现代”的批评。他们认为,新《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造型绝对是史上最时尚最不靠谱的。其中陈龙版武松的造型争议颇大,不少水浒迷质疑:身穿混搭麻布复古风格的小马甲,这是武松,还是加勒比海盗?
而《活佛济公2》也是“雷死人不要命”的代表。贯穿整剧的蜥蜴精绿姬,一脸弄花了的烟熏妆不说,再热的天气都要戴一双黑皮手套;翁虹(微博)出演凶神恶煞的雪女,爆炸白发、银色眼影,头发上面还插了几根冰锥。而陈浩民反串的千金小姐、老婆婆等造型已经让人难以接受,第二部中反串出演的媒婆等造型更到了天理不容的地步,头戴大红花、脸画美人痣,将一代少女心中偶像形象毁得一塌糊涂。
前赴后继,为哪般?
顶着前作的巨大光环,就算离当初早已过了十年二十年,再好的技术,再大的投资,再强的团队,翻拍出的新剧依然难逃观众挑剔的眼光。但明知拍出来会引来骂声一片,翻拍剧还是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屏幕,创作者们前赴后继地加入翻拍行列,其中自然有它的道理。
原因一:翻拍容易吸引眼球
骂声越多,收视越火,这似乎成了翻拍剧开播之后的一个定律。尽管对新剧有着各种牢骚,但怀着对经典重拍的期待和好奇,观众们依然忍不住打开电视,甚至以对比和挑刺为乐。
“翻拍剧容易吸引眼球,观众也更容易入戏,播新《红楼梦》的时候,我都守在电视机前面,想看看新《红楼梦》能拍成什么样子。”《济公活佛》编剧简信远承认,翻拍剧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制作方在推广上不用花那么多工夫向观众“推销”一个新的故事,观众便已经有了期待,在关注度上,翻拍剧就已经占了先机。
原因二:降低风险省钱省力
毫无疑问,翻拍剧的“前身”无一例外都是曾经的热播剧,在收视上经过市场考验,因此翻拍剧本身就有一定观众基础,换了新面孔,加进新故事,融入新元素后又能吸引新观众,较容易承受市场风险,因此也受到买片方电视台的青睐。
曾经导演《还珠格格》2、3两部,这次又执导新《还珠格格》的李平告诉记者,现在的市场环境和当年《还珠格格》热播时完全不一样,当初只有几个电视台,又没有网络,观众只能围着电视看仅有的那几部电视剧,但如今有那么多剧,观众眼光挑剔了,也更会看戏,因此,翻拍本身已经通过市场考验的经典剧,相对来说风险更小。
原因三:原创剧本严重不足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翻拍剧的流行也说明了原创剧本的不足。整个编剧行业缺乏创造力,不在创新上下功夫,以至于只能吃经典剧的老本,一味跟风、模仿,造成恶性循环。“说实话现在题材真的很难找,编剧又是个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做,台湾好多年前就开始缺编剧了。”作为编剧,简信远表示这种现象已不是一年两年:“之前你看光是金庸的剧就翻拍了多少,济公也有好多个版本,可见大家找题材已经难到怎样一个地步。”
原因四:捆绑营销一本万利
“翻拍”中一个新的现象是电视翻拍与电影、游戏的捆绑开始愈发紧密。《风声》在电影票房大热之后,立马推出电视剧版《风声传奇》,最近《非诚勿扰》也要跟进拍电视剧版,而经典游戏《仙剑奇侠传》更是根据3代游戏版本,拍出了3部电视剧。
业内人士表示,捆绑营销的方式国际上颇为流行,“趁着电影和游戏的势头,电视剧在营销上几乎零成本投入便能坐收渔翁之利,更能借势再火一把,收视率和人气都有保证。”
超越原作,凭什么?
改造,是每部经典剧被翻拍时必须经过的程序。制片方也知道翻拍剧不能完全山寨,经过改造的翻拍剧如何在时代的助力下超越经典?目前热播的三部翻拍剧主创人员作为代表,一一发表了见解。
“如果超越不了,还翻拍干嘛?”
发言人:新《还珠格格》导演李平 新《还珠格格》的导演李平,同时也是《还珠格格第二部》以及之后《还珠格格第三部》的导演,因此他的翻拍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翻的是自己的经典作品,好与不好、有没有进步,他比很多人都有发言权。
“确实我当初接到任务之后,心里是很忐忑不安的,也很有压力。”李平坦言,一开始台里找到他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别人的经典,心理压力还好,但拍自己的,就会考虑很多。但是,台里和琼瑶一起给他做工作,他只能接下这单有压力的活。
从剧本改编的角度,李平认为,包括现在争议挺多的洋画师班杰明的加入,以及很多剧情的改动,琼瑶有琼瑶的考虑,但总体上,是为了让新《还珠》更好玩,更娱乐。至于观众接受不接受,他认为这是很难预料的。“就像我们当初根本想象不到《还珠格格》会这么火一样,观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时真的无法预估。”
毕竟是翻拍自己的经典,尽管剧本改动了70%,但有的东西是不能改的。“不可能没有以前的影子,因为人物的个性在这里,比如小燕子的个性不能变。”但李平觉得很多改动还是比较大胆的,比如在塑造小燕子的个性上,他们会把以前一些太过的地方刻意收一点。“以前的小燕子让人感觉疯得有点没头没脑,但现在的小燕子,我们想让大家感觉到她闯祸不是有意的,而是出于好心办了坏事,这样的小燕子就更真实。”
至于剧中受争议的英文台词,李平认为,既然加入了班杰明这个角色,他不可能忘了自己的母语,剧中有些英文很正常。“本来我们还考虑他在心理活动时是英文的,但考虑到观众的因素就算了。”
争议归争议,新《还珠》开播后收视率一直稳居同时段第一。然而,李平却觉得,如今要把翻拍剧拍得超越原作,本身就是个要分开考虑的问题。“要说超越,肯定是能够超越的,在技术上、制作水准上、投资上,如果超越不了原来的,那还翻拍干嘛,但如果光拿收视率来评判‘超越’,那是不公平的。”李平说,原版《还珠》播出时的市场环境、竞争程度、观众水平,和现在都有了很大差别,如果要把收视数值作为唯一标准的话,再想达到那时的收视神话,几乎是不可能了。
“网友挑刺,等于在表扬我们”
发言人:新《水浒传》总编剧温豪杰
翻拍,编剧的压力是最大的,新《水浒传》总编剧温豪杰现任八一电影制片研究室主任。“我对《水浒传》这部小说非常熟悉。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自己就在作业本上凭想象把水浒一百单八将全画下来了。然后还自己刻木版、印刷,做成贴画。要将这本经典名著改编得更加翔实生动,当然有顾虑,但这个顾虑和前一版没关系,因为我们改编的不是前一版电视剧,而是原著。”
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来写剧本。对原著的改变,主要是在暴力场面和女性角色的改造上,“以前有种说法‘少不看《水浒》’,意思就是指其暴力场面。我们删除了一些非好汉行径、有违道义的场面,比如武松血溅鸳鸯楼、李逵开膛剖心把肉一片片烤了吃等。其次,原著作者施耐庵写到的女性如潘金莲、母大虫、扈三娘等要么是,要么就是悍妇,丑化女性,这些做了一些改动。”这些改造,都是因为“时代不同了,观众的审美观、价值观不一样了”。比如对潘金莲的处理上,温豪杰就将其清纯化,“有争议很正常,但我们绝对是以非常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名著的改编,绝不会故意拿‘雷人’作为噱头。翻拍的意义在于展现现代社会已经缺失的好汉精神,很多时候并不是情节或角色改了,而是看的人观念变了。”换血后的新《水浒传》剧组,启用了张涵予、李宗翰、杜淳、安以轩、胡东、景岗山、严宽等40余位明星出演,大多是偶像派,选这些男演员也是做了充分考虑,“《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都是中国老百姓心里的偶像,所以我们找了一拨偶像来演。如果按照原著描述的长相来找,很多东西都不对了”。
播出至今,温豪杰依然很自信,“四大名著的翻拍中,新《水浒传》是口碑最好的一部,事实上,86集的长剧,网友挑刺只挑出了几句台词问题和穿越场面,这几乎等于是在表扬我们了”。
“看上去很雷,其实还不够”
发言人:《济公活佛2》编剧简信远
两部《济公活佛》,陈浩民的现代版济公完全把大家心目中那个济公的形象颠覆掉了。网络用语、穿越台词,加上以往从来没有过的特技手段,让这个济公和剧集一起,被标上了“雷人”的标签。
“我觉得还不够雷啊。”到记者提到“雷人”这个词时,简信远哈哈大笑,“如果雷的话,为什么好多观众都跟我讲,你不是爱搞笑吗,为什么好几个单元都让我哭得死去活来啊。”
关键词:电视剧 宣传片 推广营销
电视剧拥有最广泛的收视群体,电视剧的广告收入是绝大多数电视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吸引电视剧观众,提高收视率,这是各电视媒体每天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为电视剧做营销与推广,不遗余力做宣传是提高收视率的法宝。如今,在残酷激烈的竞争态势之下,电视剧宣传大战是愈演愈烈,手段不断增加,规模日渐升级。从近几年国内部分省级卫视的宣传策略来看,大致体现出以下几大潮流和趋势。
一、新思路
整合营销理念的广泛运用
整合营销就是把各个独立的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以产生协同效应。在电视剧宣传上的体现就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手机短信等多种媒体,通过新闻会、制作专题等方式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的立体传播,并与企业合作进行联合营销,达到双赢。
以新版《红楼梦》的宣传方式为例,从开机前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到中间的大型探班直播、校园签售、直播倒计时、开播庆典,再到卫视播出后层出不穷的配套节目、网络推广、话题炒作等,它的宣传攻势堪称电视剧界整合营销的“样板戏”。这一系列的宣传方式,已成为目前主流电视剧的“保留动作”,稍具实力的电视台基本都会按这个流程和规格做宣传。
二、新手段
像电影一样宣传电视剧举办豪华首播庆典
过去,新电影上映之前一般都会举办盛大的首映礼,首映礼的会上明星导演大云集,由此引发的话题和热点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现在,这一宣传思路在电视剧的推广中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而且其做法越来越趋向大手笔。为电视剧举办一个首播庆典,花销几百万很常见。有数据显示,一些大制作的电视剧,其用于宣传的成本一般占总投资的20%。
例如,北京卫视作为首播卫视台,在宣传由海清、黄海波主演的轻喜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时,专门为该剧的播出举行了盛大的首播庆典。鉴于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剧情设置的特殊性,北京卫视的首播庆典也打破常规,用白纱布置的舞台如结婚庆典礼台,整个庆典现场显得浪漫、洁净,而观众也首次以“宾客”的身份就席。就连到场演员也不禁慨叹,初次在如此典雅、美丽的现场做节目,感到异常兴奋。在庆典上,主演与观众互动,导演揭秘幕后花絮,用一场欢乐异常的首播庆典引来无数眼球。
虽然制作首播庆典排场和费用花费不少,但获得的回报从收视率中就可见一斑。该剧首轮上星播出后,当天收视率即突破10%。之后,该剧延续了高开高走的良好局面,平均收视率10.94%,市场份额26.05%,创近年来电视剧收视率最高峰,并一举摘得了电视剧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的桂冠。
话题营销
互联网上越来越活跃的网民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网络热门话题,如此高关注度的一个又一个事件让商家看到品牌推广的机会,也让营销人看到了商业价值。近几年,我们越来越发现,在电视剧业内,因拍摄、播出、版权而引发的各类纠纷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吸引大家的眼球,其实这些都是基于炒作目的的话题营销。
安徽卫视素有“大剧话题营销”的传统,他们特意为此组建了一个30人的团队,专门做电视剧的宣传与营销。在播出《水浒传》、《三国》、《红楼梦》、《金婚风雨情》等剧目时,安徽卫视就频繁使用话题营销的策略。以《水浒传》为例,安徽卫视与国内其它三家卫视联合购买了这部剧的首播权,为从中突围,安徽卫视制造了三大营销事件:1、退购。由于播出合同标注的模糊,不少网站提前抢播了《水浒传》,对此安徽卫视率先发难,表示抢播导致损失巨大,提出“退购”,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2、删酒戏。安徽卫视负责人称,为避免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安徽卫视将对播出的新《水浒传》中部分镜头进行处理,删减一切不必要的饮酒画面,或者以打马赛克、虚化等方式进行重新制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水浒传》要“删酒戏”,此消息爆出后,再度引发媒体和业界的集体关注。3、天价索赔。安徽卫视对媒体宣称,要向抢播新《水浒传》的三家小网站索赔1亿元,这也是国内首宗卫视频道针对网络盗播发起的天价索赔,安徽卫视及其动向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利用话题营销赢得注意力和关注度,它不仅仅让喜欢它的人持续喜欢它,还能够让批判它的人也关注它。安徽卫视以话题营销为突破口,为其争得不错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并一直领先于其他省级卫视,其话题营销的策略值得借鉴。
丰富多样的预告片高密度宣传
在对剧目的推广上,制作宣传片是最早也是最传统的一种自我宣传方法。过去制作一两个简要版本的宣传片,介绍一下大概剧情和播出时间,为观众提供简单的预告信息就可以了。而现在各电视台制作的宣传片在数量上不是几个,而是十几个,甚至更多,在品质上也更为精良。
将电视剧的亮点和看点进行深度挖掘,从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宣传,精心策划,精良制作,这种做法,湖南卫视和北京卫视做得尤为突出。譬如之前湖南卫视为推清宫女人大戏《步步惊心》,就推出了整体概念篇、人物篇、情感纠葛篇、设想篇、职场篇等近18个版本的宣传片。北京卫视在宣传《闯关东》时,从路线图、编剧、人物等角度制作有10多个版本的宣传片。这些丰富多样的宣传片全天高密度滚动播出,在向观众卖力展示精彩亮点的同时,也营造了浓烈的收视氛围。
三、新风潮
委托第三方公司承担新剧宣传
由于电视剧行业对宣传的日益重视,很多投资方和电视台又没有宣传团队,因而催生出了一批专职从事影视剧宣传的公司,这类公司在北京就有上百家。《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和《爱上女主播》都委托了专业的第三方公司来操作部分宣传。
有的传媒公司在刚成立的半年之内就接到十几个电视剧宣传的订单,这些专职从事影视剧宣传的公司一般会与片方沟通,了解剧组的主创、故事、目标受众等情况,然后提交宣传构思和大致方案,两方谈妥之后,便跟随剧组的拍摄进度铺开宣传面。而宣传过程所需的费用,都由这些公司做成报价表,提供片方和电视台进行申请,第三方公司所赚到的是一笔“佣金”。
实力台纷纷自制
近年来,好片子越来越贵,这样的高成本买卖让电视台心生畏惧。一些独播剧费用更是高昂,影响力较高的卫视,每年的购剧费用都已突破了“亿元”级的门槛。为了降低成本,各个卫视又开始重新寻求“自制剧”的途径。自己制作电视剧具体有三点好处:一可以控制成本;二是版权属于自己;三能保证真正的独播。
自从在《还珠格格》中尝到了甜头,卫视“一哥”湖南卫视就开始在自制剧领域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头羊”,钱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于是乎,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纷纷坐不住了,跟风而上举起自制剧的大旗。就在这一两年间,已经播出和拍摄中的自制剧,居然已经高达三四十部。
其实网游和电影的合作由来已久,而且随着影视和网游行业联系日趋紧密,近年来成功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双方的合作形式已经从早期单纯的品牌借势,发展为影视情节深入渗透游戏当中,甚至还有系列游戏改编为影视作品。那么随着网游和电影合作交互模式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2011年都会有哪些游戏会与影视“喜结良缘”呢?
完美时空《武林外传》电影接力网游改版
完美时空《武林外传》由80集大型章回体古装电视喜剧《武林外传》同名改编。相比单一电影作品来说,多集连续剧的题材背景和故事更加完善丰满,有利于影视内容在游戏保持较高的还原度。而连续剧中七侠镇和同福客栈在游戏中重现,佟掌柜、白展堂等角色以NPC形式出现,也确实让玩家进入游戏有较强代入感。
连续剧《武林外传》自2005年火爆荧屏后一直饱受观众期待,随着最新打造的电影版《武林外传》于1月26日上映,完美时空《武林外传》为了配合电影版再度进行泛娱乐化营销,必将依靠其强大的研发势力对现有版本进行更新,同时也有心急玩家模仿电影题材和手法来拍摄游戏视频,以便让其他玩家先睹为快。
网易《大话西游》系列老剧翻拍梅开二度
经典影片《大话西游》将在2011年进行翻拍前传,这部风靡一时的无厘头文化经典作品,不仅把周星驰推到了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的位置,同时也让网易根据电影改编的《大话西游online》系列网游,凭借庞大的影视效应成为国产回合制的经典品牌。目前《大话西游online》系列几款作品仍有着较高人气,并且随着星爷翻拍《大话西游》前传,网易《大话西游online》系列或许将再继前缘,老树再发第二春!
九城《神仙传》三模式打造网游《青蛇》
九城最新神话网游《神仙传》贺岁资料片名为《青蛇》,与电影鬼才徐克的经典影视同名。据悉九城邀请知名网络作家梦入神机、无罪、方想、静官来重新设计电影剧本,同时邀请名模扮演原影片中白蛇、青蛇以及法海等人物,并最终将剧情角色在游戏中重现――这种植根于经典电影的表现形式,再经过网络作家改编的文字及名模的配合,最后融入网游来进行体验的模式无疑较为新颖。
西山居《剑侠情缘》借道影视广泛传播
金山西山居“剑侠情缘”系列自单机时代算起已经有十五年历史,目前代表作《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以深厚文化底蕴和真实的游戏世界观而广受认可。目前《剑侠情缘网络版叁》改编武侠连续剧由谢霆锋和阿SA主演并于2011年暑期上映,游戏不仅将通过影视渠道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来获取关注,同时意味着网游行业对传统影视行业的反哺,国产游戏完全可以用自身内容来完善影视素材。
麒麟网新《水浒传》尝试收入分成模式
《庆余年》言若海最后未能如愿当上鉴查院院长,不过他儿子言冰云安全回到了庆国,并且后来做了鉴查院院长,对他来说也算是种宽慰了。剧中言若海饰演者李强,1960年6月2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
1984年,出演爱情片《姑娘小伙正当年》,从此开始演艺事业。1989年,出演剧情片《侨乡情》。1994年,在都市情感剧《京都纪事》中饰演林飞,从而在影视领域崭露头角。1995年,出演战争片《飞虎队》。1998年,在古装剧《水浒传》中饰演西门庆,从而受到关注。2002年,出演刑侦剧《誓言无声》。2003年,在刑侦悬疑剧《红色康乃馨》中饰演杨源辉。2005年,出演古装剧《江山风雨情》。2006年,在战争片《东江特遣队》中饰演刘子良。2009年,出演谍战剧《誓言永恒》。2013年,在抗战革命剧《光荣使命》中饰演马长天。2015年,出演都市励志剧《明天你好》。2016年,在都市商战剧《猎场》中饰演袁昆。2019年,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饰演费正鹏。
(来源:文章屋网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剧二代”
近年,电视剧市场集合了“翻拍古典名著、乘胜追击谍战、偶像再接再厉、琼瑶卷土重来”几大特点,翻拍的新剧有最颠覆的新《水浒》、最前卫的张纪中版《西游记》、最创新的“海岩三部曲”(《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永不瞑目》)、 最挑战的《京城四少》、 最悬疑的《风声传奇》、 最偶像的《新还珠格格》和最唯美的《山楂树之恋》。业内人士戏称,同一种原料被拿去先拍电影再拍电视剧乃至话剧,无异于被“蒸”过了,再用“水煮”一下,最后又拿去“红烧”。
影视“回锅肉”热销
按照影视体裁的不同,影视界将翻拍分成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类是由文本作品先拍成电影作品并获得高收视率与好评,然后加些内容添些情节便拍成了同名的电视作品,如《神话》《杜拉拉升职记》等。第二类是先由文本作品拍成电视剧作品,稍后再衍生出同名电影,如《潜伏》《将爱情进行到底》等。第三类是同名电视剧间的翻拍,在这一类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大名著被拍了又拍,比如,继83版的《红楼梦》后有了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而《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也同样经历了几个版本的更新换代。第四类是续拍。第五类是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三重翻拍。第六类是广告片和MV的翻拍。比如,经典的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片套拍等。
“剧二代”几斤重?
今年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210人进行了一项关于影视剧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在线调查。调查显示,早恋、拜金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偶像剧对青少年三大负面影响。调查中,大多受访者对当前“剧二代”的印象是:泛滥、老套、粗糙、恶俗,称其质量“一代不如一代”。
剧集多注水。一种是2个小时的电影被拍成至少二十集以上的电视剧。在电影翻拍成的电视剧中,以老电影居多,尤其是英雄题材的影片,靠的是让英雄谈恋爱。像《霓虹灯下的哨兵》《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平原游击队》等老电影,都是被“注入”了丰富的爱情故事才得以拉长成“剧”。另一种是靠繁琐叙述,拖沓节奏,把二十集的原剧硬拉成四五十集,而且添枝加叶、随意改变剧情。
剧情受诟病。很多翻拍剧在剧情上饱受诟病。如《新还珠格格》,琼瑶称新加入70%的剧情,但这些新料却成了观众眼中的“雷点”:原本三脚猫功夫的小燕子,一出场就以一敌百;紫薇打了个喷嚏,皇帝马上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她披上,却因此被冻得发烧。新《水浒传》第一集就被观众抓住了把柄――明朝才传入中国的玉米却出现在北宋;林冲练兵,竟然要求士兵们进行障碍赛跑、耐力训练等,练兵手段如此现代化让观众哭笑不得。新《西游记》中,高老庄的高翠兰爱上了猪八戒;唐僧对女儿国国王动了真情……种种雷人剧情让观众感叹“有多少经典可以胡来”。
造型后现代。如在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造型引发水浒迷们“过于现代,不靠谱”的批评。好汉们皆是“围脖党”,大官人皆是“插花控”,被观众戏称“像走T台”。其中陈龙版武松身穿混搭麻布复古风格的小马甲,被网友认为是加勒比海盗。
台词玩穿越。如在《活佛济公2》中,陈浩民版的济公过于前卫的台词,让习惯了旧版游本昌嬉笑怒骂的观众难以接受。他能对着方丈大呼“灵隐寺应该卖卖门票挣点外快,就像上海办个博览会一样”;在和白兔精的对白中大呼“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遇到乾坤洞主在闪人之前说“我妈喊我回家吃饭”……虽然能博观众一笑,但与济公本色却相去甚远。此外,新《水浒传》的台词既时髦又现代――童贯“夸”林冲:“林大人果然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啊!”
小链接
天下剧集一大抄
前段时间,电视剧《深宫谍影》热播。有网友称该剧已集“剧二代”之精华:拍摄地是《步步惊心》和《后宫》的,配乐是《倾世皇妃》与《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的。剧中,民女涵香流落在外回到皇宫变身格格,与《还珠格格》相似;涵香在宫里招摇过市,美其名曰“查案”,有抄袭《神探狄仁杰》之嫌;民女涵香是真格格,贝勒格泰却是假贝勒,堪比《梅花三弄之梅花烙》;身世未明,可能是兄妹关系的涵香与格泰陷入热恋,让人很难不联想到《雷雨》及《蓝色生死恋》。
小链接
广电总局叫停四大名著翻拍
在电视剧导演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发言表示,不提倡对名著频繁翻拍,也不提倡简单克隆国外剧。他同时表示,如今穿越剧有越来越热的趋势,总局不提倡对历史表现得太随意,时下泛滥的穿越题材电视剧需冷静反思和讨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上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譬如作为穿越剧,怎么用正确的历史观表现历史?现在的穿越剧很难用历史观去衡量,整体的思想内涵还没有提高到“观”的历史高度,而且对历史的表现过于随意。这种态度和倾向不足提倡。
影视剧为何爱“啃老”?
在一次民调中,75.1%的受访者感叹近年来国产“剧二代”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越来越差;其中25.9%的人直言质量“非常低”;只有不到两成人(19.0%)认同近年来的国产翻拍剧。然而,很多制作单位明知翻拍影视剧会招来骂声一片,但是仍旧乐此不疲地投入到翻拍的大军当中。如此在翻拍路上前赴后继到底为哪般?
迎合需求
“剧二代”的存在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有些经典剧时隔时间长,影像效果、故事叙述手法、拍摄技术技巧都和现代人的审美水平、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像《白蛇传》曾经在一代人的脑海里是不可超越的经典,但在“90后”“00后”看来就显得太过老套和陈旧。这就需要翻拍出新版的、顺应现时社会需要的作品。
捆绑眼球
翻拍中一个新现象是电视翻拍与电影、游戏的捆绑。如电影《风声》在票房大热之后,立马推出电视剧版《风声传奇》;《仙剑奇侠传》更是根据几代游戏版本,拍出了真人版电视剧。谍战剧《旗袍》一开始就因与电影《色・戒》的极高相似度而吸引了观众。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捆绑营销赢利的方式在国际上颇为流行,能够让制片方在宣传和制作上省心省力不少。
降低风险
经过多年口碑沉淀,老剧还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和炒作噱头。在这个全民怀旧的年代,一个熟悉的故事,融入新元素后吸引新老观众的可能性比较大。由此种种,“剧二代”从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有稳定的欣赏群体,又可以降低前期制作和宣传成本,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审查和播出中存在的风险。《新还珠格格》的导演李平就曾表示,“剧二代”的前身就已经是通过市场考验的经典剧,相对来说风险更小。
拉高收视
卫视与卫视竞争的白热化也是“剧二代”能风靡整个荧屏的一个原因。湖南卫视的琼瑶剧《一帘幽梦》《还珠格格》、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丑女无敌》都是很成功的翻拍作品,2011年播出的两部翻拍韩剧的戏《一不小心爱上你》《回家的诱惑》更是创造了收视神话。湖南卫视的成功给它的竞争者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于是江苏卫视重金重拍“海岩三部曲”。还有,北京卫视的《红楼梦》,浙江卫视的《西游记》 等等。“剧二代”在卫视同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保证了真正意义上的独播,让上星频道各具特色,不再千人一面,提高了频道的竞争力。来自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的消息称,《活佛济公2》和《新还珠格格》的收视一直是同时段第一名,而新《水浒传》在天津、山东、安徽、上海等卫视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收视率也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
挑战审美
如今,国内影视剧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视剧拍得是否精致,与收视率并不一定成正比。很多观众存在 “审丑”心理,越烂的影视剧越去追捧,甚至以挑刺为乐。如《新还珠格格》一经播出,马上就有眼尖的网友发帖挑出剧中的穿帮镜头,引起一阵娱乐狂欢,甚至引发了“大家来找茬”的全民娱乐活动。观众在烂片的浸染中享受到了一种智商高于编剧和导演的优越感,从而助长了收视率。奇怪的是,投资方、制作方竟认为“网友挑刺等于在表扬我们”。
“剧二代”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赞
好技术是超越旧版的法宝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 ,“剧二代”并不都是别人吃剩的甘蔗,有的也可能是一块新珠玉。香港电影《无间道》被美国电影导演改编后,也一样成为经典,并且由于其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所表达的现实思想,被评为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部好的翻拍作品可以拥有更高的收视率和市场,但也会比原创剧更容易被人忘记,更不容易被观众接受。因此,只有演员、导演、制片和造型师、艺术设计等的通力配合,才能拥有更高的价值。
“港台翻拍王”赖水清:“市场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翻拍剧?首先,原先拍的的确太经典了,给观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其次,也确实说明影视业陷入了一种疲态,当你的创作没有新的想法的时候,就会去寻求一个好的旧的题材,重新发挥,这是影视行业里永远不变的定律。”
“内地翻拍王”张纪中:“我觉得没有翻拍就没有进步。我翻拍的金庸戏最多,我认为除了某个演员不如原来的好,总体上一定会比原先的版本强得多,无论是场面、色彩、服装、化妆、道具等一定比原先有很大进步。经典这个东西过了一段时间,随着人们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与时俱进,因为有很多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可以去实现。”
踩
“剧二代”泛滥暴露文化原创力匮乏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翻拍成了赖以生存的“稻草”,于是,“拿来主义”当道,“山寨手法”盛行,“剧二代”俨然成了抢占市场的一条捷径。“剧二代”的泛滥,一再折射出影视创意者的江郎才尽、想象艺术的空洞匮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培养‘剧二代’,光图多快好省、仓促上马,结果必然是粗制滥造、观众不买账。关键是制作方要保证续拍影视剧的质量。真正被观众认可的是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细节动人的作品。”
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阿利:“其实我们并不缺文化创造力的土壤和源泉。与其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制作资源在旧纸堆里改故事,不如多花点心思在新品创作上,了解观众的喜好,塑造出新的经典”。
编剧薛晓路:“翻拍剧过多会制约中国电视剧的创新能力,更会影响原创影视剧的繁荣,缺乏创新就不会进步,这将导致产业竞争力的下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陈旭光:“追求票房和收视率的翻拍片大量出现,不仅会让原创剧受到挤压,还会导致影视剧产业逐渐变得庸俗化。”
翻拍别亵渎了经典
《北京晨报》:翻拍四大名著的标准不是某个人定下来的,而是在流传过程中广大读者研究、解读、衡量后评定出来的。这个标准承载了许多文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对许多人的思维智慧、为人处世方式产生了影响,还对往后社会思潮、社会风气、政治生态变化有着深远影响。
既然有意翻拍就要有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不少导演似乎特别注重在翻拍的电视剧中,留下自己的理解,但理解并不是曲解,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才行,否则就只能落得个观众不买账,专家不认可的下场。
著名演员六小龄童:“我不反对翻拍,问题是怎么拍。我这一版的孙悟空在网上的支持率是98.8%,这说明无论时代怎么变,老百姓很清楚他们心目中的美猴王是什么样子的。中华民族世界级的名著不多,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西游记》的精髓告诉下一代。”
直击“剧危机”
危机一
影响成长
相关研究和很多事实表明,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干巴巴的或抽象的说教不会奏效,青少年的是非观、价值观是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是在听故事、模仿故事中完成的,而青少年文艺作品(含影视剧作品)就是为其提供故事的最主要来源。如果青少年接触到的文艺作品(含影视剧作品)有问题,其成长也会受到影响。如影视剧中,由青少年偶像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就会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文说,影视剧是人生的浓缩表达,是社会经验和伦理道德之合理性的聚合传递,有教化和传递价值观的功能。青少年可以从影视剧中习得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是现在,青少年影视领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青少年很少接触到传统的经典影视剧。
小链接
专家支招
知名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主任梁明:“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关键是现在的影视剧行业没有准入限制。由于没有基本的行业底线,现在许多人在拍摄影视作品时,脑子里根本没有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识,什么赚钱就拍什么。要解决劣质影视剧毒害青少年的问题,首先应规范影视剧内容;其次建立影视剧准入制,对影视剧创作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进行规范;另外,应支持一些好的青少年影视作品,给它们搭桥铺路。”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黄洪基:“电视台等媒体应具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将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使命之一。”
危机二
制作粗糙
现在的影视剧行业没有准入限制,只要有钱就行。“剧二代”们“不差钱”,差什么?
差严谨态度。“有些影视剧真是害人,学生的作业本里有好多从影视剧里学来的语言文字差错,我们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辩解说某某剧续集里就是这样用的。”据相关方面透露,很多老师都遭遇过这样的事情。近年来,“剧二代”们一味地赶进度、迎合市场需求,剧中对白表达失准问题屡见不鲜,错字、别字、漏字、赘字,张冠李戴、阴差阳错的情况充斥荧屏。如新《三国》中曹操说起和刘备的关系,竟自谓“相敬如宾”(相敬如宾一般是用来形容夫妻关系)。影视剧对青少年语文方面的影响很大,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青少年因分辨能力所限,或因盲目推崇之故,对影视剧中的语言、文字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影视从业人员应把好影视剧语言文字关,避免错误的发生。
差艺术智慧。现在,大多观众抱怨:翻拍作品缺乏艺术智慧,导致影视创作有弱智化趋势;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影视创作出现谄媚化趋势。的确,翻拍不应是浮泛的标新立异,而应是与时俱新的创造再生;不应是单纯迎合观众成为金钱的附庸,而应坚守艺术的追求和理想。这样才能让观众在获得情感共鸣的同时,感受优秀民族文化的心灵荡涤,获得有品位的审美愉悦。
危机三
缺乏创意
有学者做过一项统计,中国每年生产上万集的电视剧,美国才3000多集。然而,国内影视剧质量却屡受诟病,最大原因是缺乏原创的好故事。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说:“现在影视圈不缺钱,也不缺导演,缺的是好的题材和剧本,所以现在许多制片方都在四处寻觅好的剧本,重金购买。”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个好的剧本已经卖到了200万元的天价。创意文化的深刻危机在于没有创新的动力。面对目前影视界跟风翻拍的局面,我们应检讨弥漫在影视界中的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行为,鼓励创意,探索创新。
小链接
广电总局将每年高价征集好剧本
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会上指出:“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原创能力,广电总局将着力扶持原创精品创作生产,从2012年开始,组织实施剧本精品创作工程,设立优秀剧本奖励基金,每年拿出3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奖励好剧本,每个优秀影视剧本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据人民网北京电)
“剧”二代路在何方
我们翻拍的影视剧是要雷人不浅还是要让人心头一暖?是要赚取吆喝还是要赢得口碑?毋庸置疑,答案均是后者。然而,层出不穷的“剧二代”们,在琳琅满目的繁盛表面下隐藏的却是原创性匮乏的弱点及浮躁的态度。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剧二代”――
精雕细琢的优质之作。翻拍经典就像炒剩饭,有的炒香了,有的炒煳了。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如果背叛原著经典的本来面貌,就无法起到这个作用,还失去了观看的意义。很多观众不反对翻拍,问题是怎么拍。例如,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的剧本是现代英国才女艾玛・汤普森根据简・奥斯汀的小说改编的。在电影开拍之前,汤普森就认真研读奥斯汀的作品甚至私人书简,花了4年完成剧本改编,她后来成功摘下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可谓当之无愧。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些以浅薄轻浮、一味搞笑赚取廉价笑声的看似创新实则荒谬的作品,我们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精雕细琢的作品。
借鉴经验的成功之作。外国也有很多影视剧不断被翻拍,但其中不乏经典。数百年来,莎士比亚的名剧在英国各地一再上演,一拍再拍。全世界的观众对《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了如指掌,却又百看不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莎翁对人性的掌握打破了文化与时空的藩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同的导演在场景调度、人物塑造及叙事节奏上不断尽情挥洒,不同的演员也持续对各种角色进行细密的揣摩和幽微的诠释,使得每一部莎翁剧作的演出,都能为不同的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剧二代”们还应超越时代、不断创新,将原著与当下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语
对经典要有敬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