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阳明名言

王阳明名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阳明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阳明名言

王阳明名言范文第1篇

网络学习作为学习手段,如果应用恰当,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知识通过特定的动手操作过程内化为能力。这是网络的优势,但是与此并存的是不确定的网络资源和一些不文明的习惯,这些不良网页及网站的内容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教育后果,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其健康成长,因此,在利用网络时要引导学生趋利避害,提高鉴e能力和判断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内容对自我的侵害,树立正确的用网习惯和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未来信息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对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整理的网络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对于学生好的一面要加以肯定,对于不足的地方要给予指导并加以引导,从而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网络,培养其正确的思想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避免不当行为的产生。

【问题收集与分析】

1.使用网络资源,却迷失在虚拟世界中。课堂中出现需要使用网络查找资料或者自主探究学习,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指定任务。

2.借机玩游戏。

3.不会主动避开网络中干扰信息或者不良页面。

以上是主要的问题呈现,初步分析原因:学生缺少正确的学习态度;由于年龄较小,抗干扰能力差,是非观不明。

【解决措施】

1.教师需要对网络进行了解和熟悉,提高在网络使用方面的道德修养,以做好小学生的榜样。在这方面,要求教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加强网络实践,对网络相关的情况及问题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对于网络中容易出现的道德问题要进行研究,了解网络所存在的不利于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学会主动应用网络工具,从而建立师生共用的网络平台开展交流和沟通及教学活动,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网络道德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树立榜样,讲清危害,让小学生意识到网络的先进性及危害性,培养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部分学校也为此制订了教师上网的相关规定,确保教师对小学生上网的正面引导作用,而且开设了《网络文明小公民》《小学生网络文明》两节课,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形成统一的正确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创建民主、平等、愉快的师生交流环境,让小学生来分享自己上网的心得,给大家分享所看到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网络信息,也可以给大家推荐好的网站或者网页,从而能够让老师了解小朋友是在网络上学习什么内容,并通过相互交流,促进其他小朋友接触更好的网站。也可以让某些小朋友来介绍和说明不良网站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指出其危害之处,以此来让其他学生形成自觉抵制不良网页的能力。

2.加强小学生的网络法律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小学生上网行为的规范性,使其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习惯。我们要着重加强小学生用网的自律意识培养工作,加强相关法律的普及及教育工作,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来规范小学生的用网行为,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从而实现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名合格的网民。因此,可以建立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同时在日常学习中给学生印发相关的网络法规或规定让小学生来学习,有计划地开展网络文明修身学习工程,以更好地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可以通过开展“绿色网络”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趋利避害,正确认识网络中存在的不良网页,形成抵制不良内容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提高鉴别能力,从而降低甚至杜绝不良网络思想及内容对小学生的侵害。

3.教师可以为家长和小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小学生对于如何上网学习在最初有着盲目性,因此,教师可以为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了解网络,学好安全使用网络,通过网络来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知识和内容,提高网络实践能力。家长要做好小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监督工作,在上网时间方面进行规定,使其能够养成正确地利用网络的习惯和意识,自觉避免不良的用网习惯。

王阳明名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名师平台 科学素养

1选题背景

在互联网崛起、繁荣、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新媒体时代,现代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一背景下,也对大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在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素养中,科学素养举足轻重,是重要地培养他们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更是培养他们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有利于培养造就高水平的领军人才,更能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促进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此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快速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网络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推动不容小觑。“网络名师平台”是近年来兴起的依托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教育平台,具有广义新媒体和校园新媒体的共同特征,具有即时、多元、便利的特点,基于网络名师平台开展科学素养教育相对传统媒体具有很好的优势。

因此,本课题围绕大学生“科学素养”和高校“网络名师平台”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当今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挖掘该群体对于网络名师平台的看法和认识,探索科学素养提升与网络名师平台的关系,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支撑,为高校针对性地建设一套完整的、全方位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2研究方法

美国学者米勒将科学素养定义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是指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科学概念及科学知识;(2)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3)科学能力和技术能力。本研究根据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解读,制作调查问卷,完成对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共计200名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本科生及研究生各100名的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176份,对收集的问卷结进行详细整理及分析获得以下信息:(1)大学生现有科学素养现状;(2)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了解程度。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并当场回收,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基于网络名师平台的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3.1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3.1.1基础学科知识理解程度分析

调查问卷中包括10道基础学科知识题,大部分大学生(72%)能够保证答题正确率在7成以上,说明当今大学生基础学科知识比较扎实,对常见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延伸和拓展掌握程度比较好。如表1所示。

3.1.2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掌握程度分析

如表2所示,问卷中包括5道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知识题,只有略高于35%的大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65%的大学生缺乏利用基础性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理解程度分析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应该弘扬和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表3),绝大部分大学生(97%)能够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深刻认识到科技让我们的社会更进步,自己更应该关注科技与研究科技创新;只有极少数大学生(3%)认为科学技术和自身的发展关系不大,不能理解科技改变生活的真正含义。

3.2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了解程度分析

3.2.1获取科学信息来源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表4),大学生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来源,排名前五的途径分别是网络(73%)、导师(61%)、电视(57%)、图书(46%)、讲座(38%)。网络已经超越例如期刊/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显得尤其重要。

3.2.2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使用情况分析网络名师平台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在互联网平台上构建的,通过新媒体形式呈现的,能较好地为学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全方位指导服务的专业网络平台,名师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都是常见的网络名师平台。根据被调查大学生的情况显示,经常、偶尔和从不浏览网络名师平台的大学生群体数量接近,基本呈现1/3等分的趋势,但是其中主动关注网络名师不足3成,并且主动关注率比浏览率低,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浏览。如表5所示。

3.2.3对网络名师平台的需求情况分析

如表6所示,绝大多数大学生(89%)认为网络名师平台的推广还是非常有意义,需要高校为其提供更多的网络名师平台,并且在调查问卷的“想法及建议”一栏中,同学们普遍反映网络名师平台主题突出,内容新颖而丰富、科学性强,能让自己受益匪浅,如果自己喜爱的老师通过网络网文,会非常愿意关注。只有少数同学认为自己对网络名师平台的需求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对网络名师平台的认识匮乏。

3.2.4网络名师平台最受欢迎版块分析

根据表7,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最感兴趣的5大板块:科技、时评、教育、文化、情感,同学们普遍认为网络名师平台对自身科学素养的养成有积极地意义,也希望通^网络名师平台提升科学素养,同时网络名师平台也是少有的、在课堂以外的更了解教师内心世界的途径,同学们普遍认可网络名师平台是一个拉近师生关系的、有积极意义的交流渠道。

3.3小结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结果,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表现出以下特点:(1)基础学科知识比较扎实;(2)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掌握程度不高;(3)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理解比较正确。反映出大学生在长久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对多学科的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尚可,但是当需要利用这些常识性问题去解决学习与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力就比较欠缺,但好在同学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比较积极和正确,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引导。

网络名师平台是一个比较受到大学生认可的科学素养培育平台:一方面,网络是当前大学生获取科学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同学们认可网络名师平台的内容对其科研素养养成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同学们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使用情况尚可,同学们期望通过网络名师平台拉近与教师的关系。所以,高校积极构建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名师平台,发挥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在大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王阳明名言范文第3篇

所谓数据库研究方法,就是关键词历史语义分析法。因为当某一种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普遍观念转化为社会行动时,一定可以找到该观念的语言学证据,这就是表达该观念的词汇。因为,任何观念的表达、流传和记录(成为社会化的普遍观念)都离不开语言。这样,无论是研究新观念的起源,还是研究社会行动如何反过来改变观念,都可以找到与这一观念相对应的关键词。过去盛行的普遍观念可用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献来提示,当观念被历史遗忘时,其意义却保留在当时使用过的词汇中。举一个例子说明,如最近流行的“学霸”一词。从传统的意义上讲,“学霸”意指“在学术上刁泼之徒”或“学界的恶棍”,即运用手中权力压制学术自由,不允许不同的学术观点存在。而时今,“学霸”的词义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近几年,“学霸”的词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多指“在学校中,某一学科的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明显优于其同学的学生”。也许若干年后,“学霸”的词义又发生变化。以此类推,几百年或上千年后,“学霸”的词义也许与现在风马牛不相及,后人在研究几百年或上千年以前的词义时就会变得难以把握,其困难在于文中很多词汇今日意义已和作者写该文时意义不同。但是,今日中文里的每一个词尤如一数千年沉淀物组成的地层,研究者只要精确地找到该词历史语义的时代定位,就可以知道文本中一个个词的准确意义,最后还原出文本的思想结构。概念史有一句名言:“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更清晰地可表述为:“历史沉淀于特定关键词”,即过去的普遍观念存在于表达该观念的关键词历史语义之中。换言之,词汇的历史语义如同DNA一样保存着历史上已消逝观念的信息。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建立的“数据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料库”。随着大量历史文献的全文电子化,面上已出现越来越多的数据库。从收录文献来看,如“中国基本古籍库”字数超17亿,大大方便了人文学者搜集、查阅文献,也可以进行关键词的检索,并具有字典等多种功能。而我们想建立的数据库正在于它是一个具有特定专业内容和辅助研究功能的研究型数据库。

我们建库的的特色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最新研究的文献校本参照善本为素材,这一理念有利于研究者根据数据库的文献来对特定关键词在特定时期近似正确的定位,通过关键词词义的溯源揭示特定关键词在特定时期的词义,就可以避免“于丹说《论语》式”的以现代观念解读的随意性。这样,通过关键词的词义的变迁可以清晰地呈现思想观念的变迁。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解读很多在历史上说不清的事例,同时可以纠正某些学者因接触的史料不同而作出的不同判断或误判。另一方面,从文献的角度讲,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特别是地方文献的采用,可以使数据库内的数据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在二十世纪,语言学是介于人文和科学间的学科,语言学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大型语料库,使用计量方法来处理大量文字,用可靠的统计证据来研究词汇使用变化情况,取得很重要的成果。但是,如果要找到观念变化的语言学证据,则需要找到成千上万条例证,才能做出较可靠的分析,其涉及的文献量以数千万字计。这种庞大的资料量,大大超出了一、两个人的阅读、记忆和分析能力的限度。任何个体研究者都不可能具有同时记住数千万乃至数亿字文献、并快速做出分析和统计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恰恰是计算机所长。可以说,只有利用数据库,才能以关键词为中心来研究观念的变化。但是,在使用计算机数据库做人文研究时并不是万能的,它必须与人文研究者不断互动,才能做出相应的研究来。这样,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研究者和计算机数库各自能做甚么,甚么做不了。当然,我们不会忘记传统的文本分析法来还原阳明学中的思想以及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

同时,建库是一个过程,在经费和人力投入的约束下,研究者不可能等到全部数据库完成去做研究,它的文献量是逐步扩充的,文献类型也有限定,不能要求用它做出它不具备的研究和检验。如要研究观念传播和接受者心理,研究文学文艺作品中对新观念的吸收,就需要建立另外一类的研究型数据库。当然,也可以设想,随着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的增加,今后就有可能做出统合它们的更大型数据库,那么,这一数据库将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科研究者的不同要求。但是,对某一特定的研究型数据库,提出它本身并不可能完成的要求,这并不能构成对以该数据库为工具做出的研究成果的检验。

虽然阳明学专业数据库的建库工作由于财力物力,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如前文所说的,在建库过程中已经开展了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我在研究阳明学对后世的影响中,选取了徐渭这个个案,通过全文录入《徐渭全集》与其他数据库并用的研究方法对徐渭的画风作了研究,发现徐渭绘画是阳明学影响的直接产物,此研究成果分别以《阳明学与中国画的变迁――以晚明徐渭画风的形成为例》、《徐渭画风与阳明心学》、《阳明学与徐渭的写意模式》发表于《中国思想与绘画:教学和研究集二》(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4月版)、《中华书画家》(2013年第4期)和《美术》(2014年第1期)等杂志,课题《阳明学与中国画的变迁――以晚明徐渭画风的形成为例》被浙江省社科联作为2013年的重点课题立项,并且是2013年度绍兴市唯一的一个重点课题。这是学术新方法所带来的研究成果。

王阳明名言范文第4篇

宋明理学关于“动静”有丰富内涵、用法,阳明学所论即是一个典型。从工夫之不同面向来看,可将王阳明及其后学有关动静之用法,归结为工夫之着力处、工夫之处境、本体(作为工夫之根据、动力等)以及工夫本身等四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十二种:居行之静动;身(体)之动静:身为动、心为静;心之意念为动,心之本体为静;意(念)之动静;气(质)之动静;事(物)之动静;时(境)之动静;时之动静:本体之动静;本体为静,发用为动;本体为生生、动;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工夫之动静:循本体为静,从欲念为动。

关键词:王阳明;动静;工夫面向

宋明理学中,有很多基本对子,如体与用,动与静,未发与发。其地位、意义(作用)很重要,同时其用法、意义(内涵)又很灵活多样,不仅各自为说,言人人殊,而且同一人其用法亦多变,乃至于庞杂紊乱,“义”满为患。下面主要就王阳明(并涉及阳明后学)之论说,梳理一下宋明理学中有关“动静”的丰富用法。其主要思路,是从工夫之不同面向的视角,以工夫(本体)为核心,将动静之用法归结为工夫之着力处、工夫之处境、本体(作为工夫之根据、动力等),以及工夫本身等四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十二种。

一、工夫之着力处

居行之静动

《论语》、《易传》有言: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①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②

动、静的基本内涵,即为平居、闲居在家(静),与在外处事交际(动)。居(静)、行(动)的范围区别,大致是“在家无怨,在邦无怨”中的“在家”、“在邦”之别(家指家族,后也可指家庭)。

这并不是说在家就完全无事、完全没有视听言动。居、行皆有事也,居则可观象、玩辞,可弹琴读书,行则可临民为政、执事与人。只是相对于在外的处事交际之公共、正式、纷繁(因其杂事纷繁,故“行”可“简”)来说,在家是清闲的、无纷繁杂事纷扰的(因其清闲无杂,故“居”须“敬”)。故就居、行活动之性质而言,居属私事,清闲自适,行则相关于公共事务,正式、纷繁。

以上引文皆出于先秦时之儒家。此种用法宋明理学中较少见,③但此当属动静应有之义。

身(体)之动静:身为动、心为静

身体活动(指自觉活动,一般的生理活动、机械运动不算),包括视听言动等,皆属于动。而若身体无自觉活动,而只是心在意念思虑,则属于静;当然,若心同时也无一般而言的念虑④,则更属静无疑了。即这是以身之动静为标准的,身动即为动,身静即为静。

阳明教人静坐时,即有此用法:“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⑤无论是“静坐息思虑”,还是静中省察克治,皆属静。言“追究搜寻”,言“省察克治”,则肯定是念虑已起,但这仍是静。至于此念虑是所须对治之念(好色好货好名等私),还是用以对治的本体之念(省察克治),则尚不必区分。

邹东廓(守益)曾引其友人之言:“以意对出言处事言,则意似静;以意对寂然不动看,则意似动。”⑥东廓对此有所批评,但仍颇可说明问题,即相对于身体有所动作、视听言动、出言处事而言,心之动、心之意念思虑可说是静的。在此,动、静的范围区别,即身之动静的区别,亦可说是身(行)、心(意)之别。

心之意念为动,心之本体为静

但是,相对于寂然不动的心之本体之为静而言,心之意念思虑就是动的了。在此,心之意念思虑,指所须省察克治的念虑,是有善有恶的;而用以对治的心之本体则是至善的。

意念有善有恶:“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非者,则谓之良知。”⑦而心之本体是无恶的,谓之为“静”,并不是说心之本体没有活动,而是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静”、“无动”乃指其一循天理之自然,一依良知本体之条理,而无所安排把捉。此义阳明常用,兹举其二:

“理无动者也。常知常存、常主于理,即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也。不睹不闻、无思无为,非槁木死灰之谓也;睹闻思为一于理,而未尝有所睹闻思为,即是动而未尝动也。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⑧“动而未尝动”,前一动字表明本体是活动的,后一“不动”则表明其主于理,故为寂然不动。

“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本体也;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⑨本体之念是活泼泼的,此为动;但此本体之念是无欲的,是“主其本体”的正念,故为静。

此处,动、静的范围区别已是心自身内部的区别,即所须对治的心之意念(有善有恶)和用以对治的心之本体的区别。

意(念)之动静

此处所谓“意”,如上面所说的意念,是指所须对治的意念、念虑、心念而言,亦即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心”(此处所谓心,不指本体)。⑩

上面第三指出可就心之意念与心之本体而分动静,但实际上不必涉及心之本体,就意念本身之情况亦可作出动静之分。

意念之分动静,上面第二所引阳明教初学者静坐的文字已略可见。据阳明,静坐至少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意念之静,即“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第二阶段为意念之动,即所要追究搜寻、省察克治的意念,阳明将其中的好色好货好名等恶念称为盗贼,需要克除:“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B11

当然,这主要还是就克治恶念而言。至于善念,则要实行至极。上面论“心之意念为动”时,已言及意念有善有恶。无论善念恶念,皆当依循良知本体来处理:“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B12

气(质)之动静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B13

所谓气(质)之宁静,并非与“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意义上的“气之动”相对。彼处所言“气之动”、“动气”,是动于习气、滞于气质,是恶的。而此处所言气之宁静,则尚未论及其善恶。故阳明言:“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亦即以循理为主,则无论气之动静与否,皆为善。当然,二者所言的“气”仍是相通的,习气可改善,气质可以变化,可以反归为清明的本然之气质。

阳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心与天地万物“是一气流通的”B14,天地万物皆是一气,良知作为心之本体亦为气。B15故广义上,气也涵盖本心、本体之心。而此处言“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可知具体而言,此处所言之“气”并非广义之气,而大致指躯壳之气,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心气,即作为意念的气。

事(物)之动静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B16

物者,事也,皆从心上说。动静皆物也,皆事也。此所谓事、物,实际上涵盖了但不定指用功者之行为、身体动作、意念活动之动静。故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事、物之动静是对于居行、身体、意念、气之动静的一个总括,只是由于其所强调之面向不同,是就念虑事为之为一种事件而言,故亦独加列示。

阳明弟子欧阳南野(德)亦曾言及物之动静:“人心常知,而知之一动一静,莫非感应。杂念不作、闲静虚融者,知之静,盖感于静境而静应也;思虑变化、纷纭交错者,知之动,盖感于动境而动应也。动则五官俱用,是为动之物;静则五官不用,是为静之物。动静皆物也。闲静虚融,五官不用,而此知精明不欺,不灭于纷纭交错之时也。纷纭交错,五官并用,而此知精明不欺,无加于闲静虚融之时也。动静皆知也。”B17

二、工夫之处境

时(境)之动静

阳明又将动静概括为时之动静:“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B18此所言之动静,侧重指工夫展开之时所面临的的一种具体时机、时势、时段。故阳明以“动静”为时之动静。

值得注意的是,上引南野之文还用了“动境”、“静境”字样,此乃从空间性的生存处所、环境上言动静,可与从“时”上言动静,相互补足。故实亦可将此种时之动静,称为境之动静,合而称之为时境、处境之动静,用功者展开工夫所置身的某种生存时机、时段与处所、环境。在此,时、处(位)作为处境、场域,都是敞开着的人生处境、生存处境。

实际上,“时”虽可分为动静,但动静皆时也。“时”只有一个(境只有一个),动静是大体意义上的划分,只是顺着天地之节奏、顺着人之生存节拍而略作分别。故阳明言:“动静只是一个,分别不得。”B19并非可以截然划出两个界限分明的动、静时段来。这与阳明强调本体无间于动静、工夫不可分两截,是相应的。

以上初步梳理了几种“动静”用法:居行之动静,身(体)之动静,意(念)之动静,气(质)之动静,事(物)之动静,时(境)之动静,B20此数者常常是相关联的。如气之动静,其实际内容即是就身、意之动静。身体躯壳是气,意念、心念亦是气,故“气”在此实即体气、心气,而心气实际上亦可归为体气之一种。而事(物)之动静,实际上也离不开身、心(意)之动静。如南野即常言,所谓物即指“视听言动、喜怒哀乐之类”。B21视听言动,身也;喜怒哀乐,意(念)也。而凡动静,皆不离人身,不离人之身、心(意)。气之动静是就人自身之气(身、心皆气也)而言;事(物)之动静则就从意(心)B22而出的念虑事为而言。而居行之动静,是就人身所处之在家、在外不同场合而言。最后,时(境)之动静乃是此身体、意念、身心之气所处的时段时机、所关联的“外在”处境。

在此,为了更好地作一总结,可先分别出“时(境)”(处境)之二义:狭义之时(境)、处境,指一般所说的用功者开展工夫所置身的某种“外在”环境、时位,是工夫展开所面临的、所须应对的一种“身外的”的具体时机、时段、处所、环境。此即此一小节“时(境)之动静”所具体分疏者。所谓“外在”、“身外”,乃是与“内在”、“身内”略作分别,此种分别虽然亦有其一定的意义,但毕竟是一种暂且的、权宜的分别。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与吾同体,阳明尤其强调此点。所谓时位、境况――处境,亦是通身之内外而为一的,未可拘于一“身”而分别内外。此种贯通天地、人物、己我、身心,无分于内外而为一的处境,即是广义之时(境)、广义之处境。而且,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处境,都指一种生存处境、人生处境。

由此来看,以上所述的居行、身(体)、意(念)、气(质)、事(物)、时(境)六者之动静,概括而言,它们都可以说是用功者在做工夫时所处的生存处境,无论是切近的(“内在的”),如身体、意念;还是较远、较广阔的(“外在的”),如狭义之时(境)。故实可将此六者统称为广义的时(境)之动静、处境之动静。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开展工夫所面临的生存处境,实质上也是工夫所须应对、对治的物件,所须治理、调理的着力处。例如,就较切近的居行、身体、念虑、气质、事为而言,视听言动有正有不正,念虑事为有善有恶,出处语默有宜有不宜,气质有清有浊,都是需要下工夫去引导、修治、保养的,或是须经一番苦功方能得中节,故需变化气质,善念当行、恶念当去,言动应合礼,出处宜审慎;就更广大的环境、时势而言,它们是用功者所遭遇的,也是用功者所要适应或改善、改造的,如我们说的“改变环境”。就此而言,此六者又皆是工夫所需修治、修养的物件、着力处。

如下面将指出的,本心、本体亦有其时,而实际上,本体也可说构成了工夫的一种处境。天地万物是一个总的处境,而其中自然涵盖本体。本体是主宰着、活动着的存在,但同时也作为自身之处境。又如上面论“气之动静”时所提及的,本心、本体亦可作为气。事实上,本心、本体固不可实体化、对象化、现成化,然就广义之“物(事)”而言,心亦天地间之一物也,本心、本体亦是一个灵明的物事。由此亦可见,气、物(事)、时(境)实际上是相贯通的。凡此皆未能详论。此处还要指出的是,“本体”常常被作为工夫展开的一种根据、动力、起点等,而事实上,“本体”作为气、事(物)、时(境),亦是工夫所须修治、修养之着力处,并以此而统摄其他工夫之着力处。由此,所谓工夫之根据、动力等,与工夫之处境,以及工夫之着力处,实亦相通,数者是相互涵摄、相互贯通的。

虽然如此,但若论贯通,则万物皆一也,任何物事宜皆可相互贯通。故名言亦须有其习惯性的指称,有其恒常所专指。故在以下论述中,仍主要以切近之居行、身(体)、意(念)、气(质)、事(物)五者为工夫所要修治之着力处(居行、物事二者,界限稍模糊些,在某种意义上也可归为工夫之处境,但此处主要将此归于工夫之着力处),而以狭义之时(境)指工夫展开所处之处境。至于本心、本体,则本文下面仍主要以之作为工夫之根据、动力、起点等。

三、本体:作为工夫之根据、动力等

时之动静:本体之动静

上面第六所引南野之文:“知之一动一静,莫非感应。杂念不作、闲静虚融者,知之静,盖感于静境而静应也;思虑变化、纷纭交错者,知之动,盖感于动境而动应也。……动静皆知也。”亦可见出,“知”也自有其动静之时。良知、本体亦可分出动静之时。

实际上,此义在阳明处已有所表征: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又问:“人睡熟时,良知亦不知了。”曰:“不知,何以一叫便应?”曰:“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时?”曰:“向晦宴息,此亦造化常理。夜来天地混沌,形色俱泯,人亦耳目无所睹闻,众窍俱翕,此即良知收敛凝一时。天地既开,庶物露生,人亦耳目有所睹闻,众窍俱辟,此即良知妙用发生时。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B23

“良知收敛凝一时”,即良知静时;“良知妙用发生时”,即良知动时。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两个良知。良知是通乎昼夜、动静而知的,无论静时、动时,皆是此一良知。

当然,本文仍主要以时(境)之动静指称上面所说居行等六者,尤其是指狭义的时境、处境之动静。

本体为静,发用为动

上面第三分析“心之本体为静”时,曾引《传习录》中两条,并指出:“动而未尝动”,前一动字表明本体是活动的,后一“不动”则表明其主于理,故为寂然不动;本体之念是活泼泼的,此为动;但此本体之念是无欲的,是“主其本体”的正念,故为静。由引文及其分析,已可见出,在心之本体内部,亦有动、静之别。以下一条则更明确:

“太极生生之理,妙用无息,而常体不易。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谓动而后生阳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易者而谓之静,谓之阴之生,非谓静而后生阴也。若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自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以至刻、杪、忽、微,莫不皆然。”B24阳明思想中,太极即理即心。心之本体,就其妙用无息而言,即为动;就其常体不易而言,即为静。

“心,无动静者也。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故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B25即心之本体可再分为本体及其发用(流行),简称体、用。就心之本体内部的范围而言,体为静,用为动。

阳明亦曾用性、情来说心之体、用:“喜怒哀乐之未发,则是指其本体而言,性也。……喜怒哀乐之与思与知觉,皆心之所发。心统性情。性,心体也;情,心用也。程子云:‘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是也。’”B26

本体为生生、动

但是,由上面第九所引“太极生生之理”一条中,已可见出,无论是本体之动或静,皆是“就其生生之中”而看出来的。“生生”亦可称为(整体意义上的)动。“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此即对本体的一种总体概括,或者说,由此可见出儒家的一种总体精神趋向,是生的、动的。B27

就儒释道而言,三家各自皆可说自家之学是圆融的、动静合一或非动非静,但其精神命脉、趋向却总有差异,而生生的、动的精神,可以说是儒家(生)区别于释(空)、道(无)二家的重要体现。

不可以动静为体用

但是,以上对于本体的说法还是太过分析了。阳明有时即要扫除此种分析,故认为本体、及其体用不可以动静言。例如,在上面第九所引《答伦彦式》文字之前,即在分析动静为体用前,阳明即先表态:“心无动静”。另如: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B28

又如前面曾引阳明之言:“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B29此是对明道“动亦定,静亦定”之辨析,表明本体之定无间于动静。

以上是就本体而言之动静,就本体之为工夫之根据、动力等而言,亦是就工夫之根据、动力等而言之动静。其中,第三已言及“心之本体为静”,而第八则就广义的时之动静而带出本体之动静,从“时”的层面分出本体之动时、静时。接着分别指出:本体为静,发用为动;本体为生生、为动,并最后作出一否定性论述:不可以动静为体用。由此亦可见,单就本体而言动静,已经精细多样。精细之为精细,必建立在一的基础上,如此方可见出其精细多样而又秩序井然,否则将难免于杂乱支离。愈精则愈一,愈一则愈精。故阳明申言“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良有以也。实际上,本体与工夫之着力处、时境,皆无间于动静,不可以截然二分为动静两段。动静之说,只是论述和行为之权宜,不可过于执持,虽然其作用亦不可否认。

四、工夫本身

工夫之动静:循本体为静,从欲念为动

而如上面第三、九所示,心之本体也已被概括为“静”。进一步,循本体也被标为“静”。而且,上面第三所概括的本体之静是相对于有善有恶的意念而言,而此处则是相对于恶的“从欲”、“气之动”而言。

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故循理焉,虽酬酢万变,皆静也,濂溪所谓“主静无欲”之谓也,是谓集义者也;从欲焉,虽心斋坐忘,亦动也,告子之强制正助之谓也,是外义者也B30

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B31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B32

如此,则循理、依循本体即为静,此为至善或无善无恶;从欲、动于气即为动,此为恶。

本体、理之为静,是就本体而言其静;依本体、循理之为静,则是就工夫(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就状态、效验)而言其为静。静是合宜的工夫,动则是不合宜的。故实际上,循本体为静,从欲念为动,乃是就工夫而言的动静,是工夫本身之动静。

五、结语

宋明理学中“动静”的多样用法,从王阳明及其后学之论说已略可窥见。以工夫(本体)为核心,从工夫之着力处、工夫之时境、本体(作为工夫之根据、动力等),以及工夫本身等四个方面,可将动静之用法归结为四大类、十二种。具体而言,如下所示:

(一)就工夫之着力处而言之动静,如下:居行之静动;身(体)之动静:身为动、心为静;意(念)之动静;气(质)之动静;事(物)之动静。

此外,前面所梳理出的“心之意念为动,心之本体为静”,介于就工夫之着力处与本体(作为工夫之根据、动力等)而言之动静,或者说是分别关联到二者。

(二)就工夫之处境而言之动静:时(境)之动静。

(三)就本体(作为工夫之根据、动力等)而言之动静,如下:本体为静,发用为动;本体为生生、动;不可以动静为体用。

此外,“时之动静:本体之动静”,乃是就广义上的处境之动静来言本体之动静。

(四)就工夫本身而言之动静:工夫之动静:循本体为静,从欲念为动。

至于工夫之根据、动力等,与工夫之着力处、工夫之处境之间相互涵摄、贯通,而又有各自约定俗成的所指,前已论及,此不赘述。又,前亦指出,心之本体及其发用无间于动静,工夫之着力处和工夫之处境亦不可截然分动静。同样,整个工夫本身皆不可截然分动静。

当然,此处所论主要是就人之身、心、意、气,就心之本体与发用,以及其所带出或关涉的居行、物事、时境等而言动静,而未就太极、天道、理等与动静之关联另作说明。当然,在阳明,心外无理,故天道、理、太极皆可归之于心之本体,故前面论及太极、理之处,皆可归之于本体(心之本体)。

【 注 释 】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83―84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易正义》卷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0页。

③后世所言出、处,与居、行类似。但仍有不同:出、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居、行则可在同一时段中循环出现,如出有居、行,处也有居、行。

④但不是全无念虑。至少就工夫而言,本体之念是不可无的,即所谓“实无无念时”。

⑤⑧⑨B11B12B13B14

B16B18B19B23B24B28

B29B31B32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 44、130、170、44、173、39、227、66、46、77、183、194―195、13177、46、131、73页。

⑥董平编校整理:《邹守益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38页。按,此下还有“寂感相形,而名义攸立”数字;东廓对此段文字有所批评,以为“似仍以未发已发分动分静,于所谓戒慎恐惧便是已发者异矣”,即太过分析了。

⑦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⑩按刘蕺山(宗周)以“意”为心之所存而非所发,并区分意、念。此处暂不论及。

B15《稽山承语》记阳明有言:“所谓心即理者,以其充塞氤氲,谓之气;以其脉络分明,谓之理;……以其主宰,谓之心;……其实则一而已。今夫茫茫堪舆,苍然P然,其气之最者欤?稍精则为日月、星宿、风雨、山川,又稍精则为雷电、鬼怪、草木、花卉,又精而为鸟兽、鱼鳖、昆虫之属;至精而为人,至灵至明而为心。……所谓心者,非今一团血肉之具也,乃指其至灵至明、能作能知者也,此所谓良知也。”参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五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8―1609页。

B17B21陈永革编校整理:《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12页。

B20上面所梳理的“心之意念为动,心之本体为静”,同时还涉及、跨越了本体层面,故此处暂不论及。

B22按,物(事)皆从心上说,此“心”指一般而言之意念,但就做工夫而言,则更值得强调的是指本体之念乃至心之本体,如此则保证了“物”之有善而无恶。如南野即言“视听言动、喜怒哀乐之类”乃是“知之所出”,“知”即指良知,即心之本体(或本体所发之念)。参陈永革编校整理:《集》,第126页。

B25B30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5,第182、182页。

B26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4,第146页。

王阳明名言范文第5篇

个人读书心得

读书时一门学问,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正所谓:“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一下写出一万字的文章,没办法你就得每天都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错不了的,每一个爷爷都是由孙子走过来的,今天我们吃苦卖力的在点灯熬油,为的是什么?此处省略许多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么亲切而又俗气的话语,让人不禁想起了那遥远的孩提时代。。在那个美好的时代里,网络是初生的,是神圣的,那时候大家上网为的是学习,那时候网络的天空还是蓝蓝的,那时候的文学是纯粹的,那时候抬头仰望45°,是留不下眼泪的,那时候手凉的女孩还是因为贫血缺钙,写的这里我不禁要发出一声呐喊:“到底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的世界?”彷徨在人生的大路上,思考着到底是生存还是毁灭?这的确是个问题,或者你会微笑着语重心长的告诉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这就是要告诉大家的,书曰:“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罗曼罗兰在那个时代就提出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那天翻阅杂史,从中提取了王阳明先生的一句一针见血的名言:“为学大病在好名”读书为了去装,这时候这个读书就像吃饭,善于吃饭的人长个,不善于吃饭的人长膘,你光去吃了,最后个子没长,却增添了一身膘子肉,人家彼得拉克不是也说:“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癫癫。”但是我们又不能因噎废食,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此处省略一万字。。。大家懂得。。

其实大家不用为了作业而读书,读书真的是个好事,最后换用余秋雨老先生的话来共勉一下:“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

人在江湖漂,不爽就发飙,祝大家兔年红红火火,威武生猛,和谐的处理好每件事,霸道的度过每一天!身体倍棒,吃么么香,手中时时有票子,牙齿天天晒太阳~!

相关期刊更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林业局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