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寻根

文化寻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寻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寻根

文化寻根范文第1篇

追朔亘古,早至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已经诞生于世。当时,陶器的萌芽在建筑用陶与冥用陶的两个方向蔓延,盘根错节。秦汉时期,“秦砖汉瓦”更是造就了陶艺术的一段佳话。霞西省西安市出土的秦兵马俑,繁多的若无尽的落叶;形体巨大,将秦兵的彪悍雄伟刻画地栩栩如生,堪称陶瓷文化中的瑰宝。

隋唐时期,烧制的唐三彩更是精致地令人张目结舌。隋代,中国窑工烧制出了白瓷。这项伟大的成就,逐渐改变了青瓷统一天下的格局。刑窑白瓷最为着名,有“类雪”“类银”的美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对“类玉”“类冰”青瓷的赞叹。将越窑青瓷形容成千峰翠色,正是对越窑青瓷青翠莹润之轴色特点的诗意写照。

宋元时期,瓷器的工艺技术是“更上一层楼”。最颇有盛名的瓷器非元青花莫属,元青花类玉品质更是体现地惟妙惟肖。均、汝、官、哥、定五大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中国在人类制瓷业上的精品之作。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的品格令人叹为观止。

文化寻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寻根文学 民族文化 文学创作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一种被称为“寻根文学”的文学思潮,它在中国文坛上曾掀起过一股“文化寻根热”。这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学热潮,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作家和读者对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思考和热议,而且直到今天这种文化上的寻根求源也没有停下脚步。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①。在众多的关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之中,似乎西北作家这个“团体”永远不能被我们忽视。而在众多的西北作家当中,有一个名字显得分外醒目,他的作品一向以纯粹、平实的语言,浓重的秦地情节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他就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

秦人贾平凹,对于秦地的热爱、对于秦文化的思考,我们从其散文、小说中都能够了解到。这其中,我想,他的散文作品《秦腔》可以被视作分析贾平凹“寻根”情愫的很好例证。当然,这似乎和已然被我们认作是寻根文学代表作品的贾平凹的《商周系列》有着一脉相承的地方。

我喜欢从“秦人”、“秦地”和“秦腔”的三者关系来读这部作品。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在阅读贾平凹其他作品的时候发现,他的情感及其所生发出的文字都源于对秦地文化的深厚热爱。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寻根作家”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触及了作家们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思考。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秦腔》中,作者在开篇就给了我们他自己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显然,作家的思考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很清晰,由议论展开、夹叙夹议;先后写了等戏、看戏、议戏的场面,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想必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场面的描写,地域色彩浓厚,给读者一种对秦地、秦人、秦腔的感性认识。而透过这些作品内容,我们能够看到的更有秦川一带文化具象后的影子。秦地自然条件的恶劣连结着秦人悲苦而又奋争的生命;秦人的释放和粗犷又造就了秦腔“吼”的艺术。秦人、秦地、秦腔就在这种必然的联系中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延展,绵延千年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也许,有人说“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我不否认这种观点,我只是想明确一个小问题,即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一定不可忽视自身文化的价值。

“寻根文学”,乃至“文化寻根”不是复归传统,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载体。

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也已经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才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而这种“寻找”,正是“寻根文学”曾经做出的有力探索,正是像《秦腔》这样的文章背后隐含的、给予这个时代的巨大诉求。

在当今这个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的时代,我们见到的是街道两旁西式建筑林立、高校教舍竞仿白宫。那些涵养国人千年的民族文化也似乎止于考卷而距我们渐行渐远。这种退变是对自身文化忽视的必然。文化就似植物,倘若只顾枝叶而不重根基,那么再艳丽的枝叶也只是表面的繁荣。

“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②。我们应当珍惜这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凡是都要立足正反两面去看待。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寻根文学的兴盛在文学上引起了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在文化上,也引起了人们对文化继承问题的思考。但是,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这也启示我们如何在外来文化影响和自身文化有效传承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平衡这种关系。

我想,“寻根文学”所带来的“文化寻根”可以被视作为一种文学干预现实的努力。“寻根文学”和“寻根作家”的认识饱含着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分析现实问题时,不应当、也不能忽视文学作品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 1985年刊于《作家》

文化寻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学习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2-0013-02

【作者简介】王一敏,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南京,211300)校长,高级教师。

一、物型课程建设让学习有深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物型课程是学习方式变革的背景、土壤和环境。充分发挥校内外具有教育意蕴的物化课程资源的功效,创设新型课堂和学习环境,真正让学习浸润于其中。校内以“老街文化”为元素,以“寻根”“立根”为主题,着力建设能对学校精神进行智慧表达的一馆、一室、四廊、五道、十一园、五十五柱、六十八梁;校外,在特色课程文化基地――高淳老街,建立“老街文化少儿体验馆”“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这些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有效载体,完成了从环境文化到教育课程的深度推进。如在学校“寻根廊”,学生对高淳老街布鞋很感兴趣,于是学校便以“一双布鞋走出来的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寻根与探究。非遗文化小组对老街布鞋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倡议书;经济文化小组从老街布鞋带给家乡人民经济效益入手,制作宣传名片和营销策划书;手工艺文化小组通过走访老街布鞋传承人,了解制鞋工艺,动手学习纳鞋底,做鞋帮;名人文化小组则通过走访和网络,了解布鞋与名人之间的趣闻逸事,在班级开展老街布鞋名人文化故事会。学生探究性学习因校园内外的“场所精神”变得更有深度,更富有文化韵味。

二、特色课程建设让学习有融合度

开发基于实践、基于体验、基于研究的校本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课程选择,探索特色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途径和方式。同时突破学科课程藩篱,以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融合,架构出更丰盈、更完善的学习方式。

1.整合国家课程,构建“1+X”的学科“寻根”微课程。

以“老街文化”特色课程为依托,积极探索与国家课程整合,建设适合学生需求、彰显学校特色课程文化的“1+X”“寻根”学科微课程。如语文学科说老街文化典故、趣闻轶事、方言童谣,写老街文化游记、调查报告、书法作品。

2.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寻根“老街文化”校本特色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融合、共生的特点,积极倡导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校本特色课程,使学生习得知识逐渐形成整体有序的结构,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整体化。如在校本特色课程“寻根:老街璀璨名胜文化”主题学习中,有学生走进高淳老街杨厅,用文字描绘建筑艺术的雅致,用画笔勾勒建筑线条优美,实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相融合。有学生用导游图的形式记录下老街的每一处名胜古迹,并配以简短文字介绍,实现数学、美术、语文学科相融合。还有学生在游览时,给外国游客做导游,跟老街艺人学唱方言童谣,跟同伴玩弄堂游戏,实现英语、音乐、体育学科相融合。

三、活动课程建设让学习有温度

1.老街文化少儿社团。“自助式”社团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差异,学生的主体性等因素,从社团的组建,学生自主申报,活动运转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伙伴、选择空间……我们挖掘、整合师资资源,开设体现老街文化元素的老街少儿文学社、导游社、映像社、民间工艺团、民艺团、书画院、娃娃科学院等七大学生社团,下设三十个小型学生社团。同时结合社团性质,建立老街少儿采菊东篱坊、兰亭坊、手工坊、丝竹坊、天籁坊、踏歌起舞坊、运筹帷幄坊七大学生社团工作坊。学生在工作坊里通过教师引领、同伴互助、主题分享等学习方式,在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和谐氛围中发展自我,愉悦身心。

2.老街少儿文化周。学校把国庆长假后的一周设为“老街少儿文化周”。本着全员参与,善于积淀,乐于绽放的活动原则,在文化周期间,举办寻根“老街文化”主题班会、“老街文化”学生才艺大赛、班级“老街文化”布置评比、“老街文化”学生社团成果展等丰富多彩的专题展示活动。

3.老街文化娃娃小课题研究。成立少儿老街文化研究所,依托课程在高淳老街建立的“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课程基地,围绕老街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手工艺文化、书画文化、美食文化、民间文学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俗文化等形成的娃娃小课题,学生通过自主申报、自我管理,有效开展研究。

4.老街文化小导游(汉、英)。以学生社团活动为组织形式,聘请校内特长教师和老街专业导游为导师,开展校内培训、模拟导游、老街实地见习、上岗导游等系列培训。

5.寻根“老街文化”亲子游学。以亲子游学的方式,以“玩”为触点,通过实践体验、德育渗透、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多元评价等途径开展寻根“老街文化”系列子课题研究性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映晒展示,分享游学成果,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

6.老街传统节日特色德育。挖掘传统节日课程内涵,凸显地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采用“寻根由来――知晓风俗――诵读诗文――实践传承――展示交流――活动评价”六个模块整体架构,突出主题式、体验性、探究性,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实践、创新老街文化。

四、多元评价让学习有效度

我们提出“寻根老街文化”60项微行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和多元评价机制。以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勇于探究、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核心素养为指导,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微行动方案。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十项。研制微行动“寻根课程学习卡”,提出每一微行动相应的评价细则。微行动在实施过程中,以成长档案袋的方式,让学生收集体现成长的过程性材料,记录自我的成长轨迹。评价阶段,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综合评价等方式,评选出寻根“老街文化”优秀档案袋,“老街文化小使者”“淳质少年”。

文化寻根范文第4篇

寻找历史名人故里、找寻祖先生存和发展的地方、寻觅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弘扬的重要形式。历代文人雅士,姓氏家族在对祖先生活、聚居地的考证和论证方面都会不辞辛劳,追根寻源。中国根文化历史久远,追思先祖业绩,承继先祖优秀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辈那深邃的目光正穿过历史的迷雾,凝视着后来人,张良故里厚重的文化积淀需要后来者的觉悟、继承与发展。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扬张良谋圣的精神实质,启迪子孙万代的传承与发扬。以走进张良故里作为着力点,论证张良故里的社会文化效应。张良故里文化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传承,是张姓宗族文化认同、心理慰藉和文化根脉维系与和谐精神的体现。

张良故里丰厚的文化资源已经形成良好的文化效应。民间文化集中了张良谋圣的智慧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传承久远,是中华民族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和行动的延伸。列宁提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正因为人们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对故乡家园的深切感情,张良故里才能够在这片热土上持续永存。

文化寻根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执教化学多年,仔细回顾,总有不少问题长期萦绕在耳际和脑中,不吐不快,今将其成文想必会给化学教学同仁有抛砖引玉的启示。

1 把氨(NH3)说成“氨气”,欠妥!

氨(NH3),表示一种气态物质,表示一个氨分子,表示一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氨”字本身是一字双关,既表示这种物质的名称是“安”,又表示这种物质的状态是“气体”。所以除口语表达中还有氨与氨气不分的习惯性错误不必去追究之外,在书面的文字表达中把氨说成“氨气”,工业合成“氨气”,这应该是一种错误。同样的道理。稀有气体中的氦、氖、氩也都是一字双关表示的单原子分子。在书面的文字表达中把氦、氖等书成“氦气”、“氖气”,同样是错误的。

2 为什么酒精、氨水的密度越小,浓度越小?

以酒精为例。水的密度是1g/cm3,无水酒精的相对密度是0.7893g/cm3。由于酒精和水可以无限互溶,既有水多醇少的稀溶液,也可以是醇多水少的浓溶液。如果是前者,稀酒精溶液的密度当然趋于1,如果是后者,酒精浓溶液的密度自然小到趋于0.7893。

同理,氨水的密度也相当于水和液氨的混合物。水的密度是1g/em3,0℃时液氨的密度是0.638/cm3,当两液相混合时,稀氨水的密度趋于1(如质量分数为10%的稀氨水的密度,15℃时是0.96/cm3,浓氨水的密度,趋近0.638。只因市售氨水的质量分数一般在25%~27%之间,它的密度也在0.910~0.902之间。

3 如果以观察或制取Cu(OH)2为目的。是应该把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还是应该把Cu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2006年6月人教版)6页[实验1-3],是在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22页[实验1-10],又是在NaOH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笔者注意到,如果对这两种反应物的用量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上面两种方法都得不到Cu(OH)2沉淀。

从实验方法上讲,用滴管添加试剂的量,一般是2~3滴,3~5滴,或者是逐滴加入,总量都是在几滴范围。对于[实验1-3],很可能是CuSO4过量的情况,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但不是Cu(OH)2,而是受热不易分解的碱式硫酸铜。

2CuSO4+2NaOH Cu2(OH)3SO4+Na2SO4

对于[实验1-10],很可能是NaOH过量的情况,生成的Cu(OH)2会溶解过量的碱中,形成深蓝色[Cu(OH)42-]溶液。

Cu(OH)2+2NaOH--Na2Cu(OH)4

对于观察和制取Cu(OH)2,笔者注意到有这样的经验(关键);无论是在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抑或是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溶液,反应的最终结果,要确保溶液需略显碱性,务必不能使CuSO4过量(也不可以让NaOH过量太多,碱性太强!)。

4 高中化学第三册(人教版)45页教材有注:“中和热测定时。为了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中和。要用0.55mol/L的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NaOH溶液极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不能确保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中和。事实上在NaOH溶液配制和中和热测定过程中。NaOH溶液的浓度下降的客观条件(都在空气中进行)是不可避免的。经验证明。采用稍大于0.50morE(0.55mol/L)的NaOH溶液。可以弥补NaOH溶液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从而确保测定的真实性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5 Fe很容易跟CI2反应――红热的铁丝能在CI2中燃烧。为什么干燥的液氯不侵蚀铁质。还可以安全地存贮在钢瓶中?

大家知道,从钢铁的生产到生活中用到的各种铁制品的外面都有一层成分复杂厚薄不一的氧化膜(一般称为氧化皮)。下图所示为铁的氧化皮结构0示意图。可以看出它是由好几层不同的氧化铁组成的。盛放在钢瓶中的液氯显然没有直接跟铁质直接接触,而是被这层氧化膜相隔,氧化膜中的Fe2O3又不跟CI2反应,即使部分FeO起反应,生成的最终产物也是FeCl3的固体,附着在容器表面而使反应终止。这大概就是液氯为什么可以存贮在钢瓶中的原因。

6 用试剂硝酸铜配成的硝酸铜浓溶液呈深蓝色。为什么Cu与浓HNO3反应生成的硝酸铜溶液呈黄绿色?

这是因为Cu与浓HN03反应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在Cu(NO3)2溶液中,可以认为它是被NO2饱和了的Cu(NO3)2溶液,这相当于在蓝色溶液中添加红棕色,自然就成了黄绿色。

这种解释的合理性可用以下的实验方法来证明:把Cu与浓HNO3反应后的混合液(黄绿色)加热煮沸1分钟,在逐渐逸出红棕色NO2的同时,溶液即呈现深蓝色。

7 实验室何以可以用食盐、CuCI2与Cu反应制CuCI?

大家知道。Cu与Fe相似。比如,Fe能被FeCl3氧化成FeCl2,Cu也能被CuCl2氧化成CuCl:

Cu+CuCl2=2CuCl

只因反应速度很慢,没有多大制备CuCl的实际意义。但是,如果在反应混合物中加一些固体食盐,反应速度就会变得很快,即使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应本身放热),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uCl,这是为什么?

原来CuCl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正因为它不溶,所以Cu与CuCl2反应生成的CuCl就附着在Cu的表面使反应难以持续下去。欲反应持续下去,必须想办法使附着在Cu表面的CuCl溶解。事实上要溶解CuCl并不难,而难在溶解之后可以很容易地使CuCl再现。根据平衡原理,化学上巧妙地在反应中加入廉价的食盐就可以达到这种目的。

这个溶解和再现过程实际是一种结合反应的运用:

CuCl的溶解:CuCI+3NaCI=Na3CuCl4这样,Cu就可以不断地跟CuCl2接触而发生反应。等到反应完了,将所得的溶液倒人大量的水中,溶液被稀释。CI-的浓度降低,反应即自右向左移动,即Na3CuCl4分解了。但因CuCl不溶于水而沉淀析出。将沉淀水洗,倾析获得固体CuCl。

读者注意。实验室常用浓盐酸酸化了的CuCl2浓溶液与足量的Cu反应,效果会更好。

8 高中化学历来都有电解CuCl2溶液的演示实验。不知读者是否注意到。电解时只能用稀的CuCl2溶液,不能用浓的,更不能用饱和的CuCl2溶液,这是为什么?

电解CuCl2的稀溶液(蓝色)电极反应基本上按下式进行:

阳极:2C1--2e-=Cl2(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色泽(蓝色)逐渐变浅,直到褪成无色。

当电解CuCl2浓溶液(深绿色),特别是电解CuCl2的饱和溶液的电极反应是有明显的不同:

阳极:2C1--2e-Cl2(氧化反应)

阴极:主反应Cu2++e-=Cu+(还原反应)

副反应Cu2++2e-=Cu(还原反应)

从电解一开始即可以发现,电解液因电解生成CuCl,CuCl与溶液中的Cl-生成CuCl2一、CuCl-32-、CuCl443等配离子溶解在CuCl2溶液中,生成深棕黑色的溶液。随着电解的进行,阳极(电解液)仍保持深绿色,阴极电解液则越来越呈深深的棕黑色,阴极上仅留下很少的红色的金属Cu。基于此,演示电解CuCl2溶液的浓度,还是以宜稀(<1mol・L-1)不宜浓为好。

9 一些实验者长期困惑怎样制得无色的NO

因为用一般方法收集到的NO中总含有或多或少的红棕色NO2,导致制得和收集到的NO略显黄色。其实用Cu与稀HNO3(甚至是较浓的HN03)反应生成的气体时,只要当你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时,NO2被水洗涤,集得的气体(NO)自然就是无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