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诗词

教师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诗词

教师诗词范文第1篇

1.让校园的一草一木皆有诗语。我校的校园树木苍翠,花卉众多,灌木乔木参差成趣,红花绿草争奇斗艳。根据我校的校园特色,我们组织全体同学开展了“我为校园添诗韵”的活动,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诗语。要求同学们为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配上古诗词,从而形成一种浓浓的古诗词的氛围,激发同学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举办形式多样的诗词咏唱、创作大赛。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还必须有相应的一些措施来巩固强化。每学期我校都要举行形式多样的古诗词的咏诵比赛、创作比赛。每天的早读时间,我们都安排有古诗词的吟诵,有时听录音,有时教师示范吟诵,有时学生彼此诵听;每周班级内举行一次诵诗会;每月年级内举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诵诗会,可以吟唱,形式多种多样。如此一来,年深日久,一种吟唱古诗词的浓浓氛围也就形成了。

二、了解常识,教给方法

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古人早就讲过,即了解作者,熟悉背景。中学诗歌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必须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包括诗人的兴趣爱好、风格志向、生活经历、为人处世、家庭境况……必须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军事、风俗、外交……比如说,讲苏轼的作品时,我首先就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从而对古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

2.教授诗词常识,锤炼古文化基本功。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诗歌鉴赏中的整体把握,将诗歌的“构架”有形化,让学生掌握古诗词构建音韵美、图画美、建筑美、人情美等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在欣赏古诗词时能做到循法而入,破法而出。究竟如何使学生能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常识、感悟古诗词的美呢?

教师诗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诵读;背景;意境;诗眼;文本

诗歌是文学桂冠上最绚丽的宝石。古诗词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但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却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之所以难,在于古诗词的凝练和包容,还有时间隔阂所涉及的社会、思想变迁。因而,如何让学生从“只言片语”中去欣赏和体会背后蕴含的情境和意蕴,这是古诗词教学的瓶颈。古诗词所意蕴的情怀也恰恰是最为核心的需要感知和理解的地方。下面谈一下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点滴体会:

一、诵读是根本和基础

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就应将诵读放到第一位,何况诗词是最接近音乐的文学样式,其本身都是富有韵律美的,这种音乐的美感通过声音的体验和传达才能感悟到。在教学中应该把不断的诵读作为一条线,串联起整个的教学过程。以读感知、以读促思、以读激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旋律、节奏、音调的控制,用读来带动感知、理解、感悟。同时,诵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背景的感知是理解的催化

文字都是有感而发,所以感的由来对理解文意大有裨益。诗词的感大都由背景可以推敲,因此在教学中,背景的感知是理解诗意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阅读前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去整理写作的背景,既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在背景的感知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参考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思想潮流,审时度势,才能理解准确。

三、由点及面,把握整体意境和意蕴

诗词教学切忌支离破碎,好的诗词是抒发诗人一个整体的情境或者情感,反过来这种整体性也是通过整首诗的文字传达出来的。因而,在教学中要由字、词、句,让学生有个整体的感知。如同中国古代文人画,美感是整体而非分割的局部。割裂开来,残缺、无力,只有整合起来才能觉出韵味。这要求教师要有一种教学的整体感和宏观的把握。

以点带面,分析精彩之处。诗往往都有被称为诗眼的精彩之处。语言和情感的巧妙结合在此处体现。很好地理解和分析好诗眼,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汉语的精彩。如何做好点的分析,我觉得老师得有丰富的底蕴。其实好多好的理解都是通过类比得以实现的。因为它形象,不直板。诗词的类比只有通过老师自身的积累和联想,课前精心的备课就成了重中之重。

四、挖掘出文本的趣味,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所有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兴趣从何而来,只有从教学中教师的讲中来。古诗词大多学生会感觉枯燥和乏味。究其根源,在于未能真正挖掘出文本本身蕴含的趣味性。因为不是只有哗众取宠才叫有趣味。诗词的美好本身就是最好的趣味。教师掘出美,再教出这种美,学生自然愿听、乐听。

教师诗词范文第3篇

一、走进诗人心灵,了解诗词创作背景

走进诗人心灵,了解诗词创作背景,这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熟悉杜甫生活的历史环境,不知道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疾苦,不了解诗人心怀天下苍生的济世情怀,便很难理解“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凄苦,也无法体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带给诗人痛彻心扉的伤痛。只有了解了杜甫所处的时代及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怀,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甘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怀和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必须将诗词放归“故土”,从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来品味诗歌,方能感受其真正的魅力。

二、注重吟诵,感受意境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吟咏是鉴赏诗词美的最根本的方法。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特别是教学古诗,如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云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共耕织,也傍 /桑阴/学种瓜”。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从教学的过程看,朗读是对课堂教学的调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三、引入音乐,创设古典氛围

语言形式的音乐性是诗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特有的气息,它所具有的音乐气息是其他体裁文学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恰当氛围,调动情感体验,则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实现个人的沉醉化体验。

四、借助资源,自主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室看看报纸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坡、杜牧……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是可以查到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提倡。

五、激发兴趣,乐教乐学

为了让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我在班级布置上别出心裁。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书法作品,并定时进行更换。语文课前让学生诵读古诗,并养成习惯。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画出一个小角落作为“每周古诗文专栏”,定时更换栏目内容,让学生记诵,积累其中的内容并且定时检查。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根据诗的意境制作课件,让学生从声情并茂的现代信息技术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奥妙无穷。教师的出口成诗、字字珠玑是对学生最好的感染和熏陶。这种人格魅力,会激发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自觉积累。因而,在工作之余,我搜集了《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等书籍,一方面自己记诵、积累;另一方面也是激励学生学习背诵古诗,并且在班级内设立奖项,在学期末让学生比背古诗文。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教师诗词范文第4篇

用古诗词作为课堂的开篇,吸引学生的关注,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大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积累,对历史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但同时也认为历史这门课不过如此。这种心理相当普遍,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出现对历史课不重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其实,中学阶段掌握的历史知识还很有限,深度也不够。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大多是走向社会,进入中学任教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大学四年是开阔眼界、打实基础,为以后走向社会教书育人或进行科研储备知识的关键时期,所以,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心理必须纠正和改变。否则,学生就会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大学的美好时光。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对他们只能引导而不能强制,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反感。针对学生的此种心理和特点,教师在讲课时,利用古诗词具有语言精辟、生动,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特点,把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古诗词配以形象的图片,做成幻灯片,通过科技手段巧妙地与要讲的内容结合起来,作为课堂开篇,能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的目的。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先秦著作《穆天子传》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先呈现出传说中的西王母美若天仙的形象,以及周穆王的画像图片,并在旁边打出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进而向学生解释此诗的含意。瑶池是传说中昆仑山上池名,西王母的居处。黄竹是一个地名,传说穆王游黄竹之丘,遇风雪,见路有冻人,作诗三章哀之。他曾乘八匹骏马拉的车西游至昆仑山,西王母宴之于瑶池,临别对歌,相约三年后再来,但不久后穆王便死了。在这首诗里,虽然诗人是通过描述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故事来讽刺当时唐朝的皇帝,但其所引内容却是《穆天子传》中所记内容。通过对该诗的讲解,给学生展现出一个周穆王和西王母之间悲戚爱情故事的场景,然后趁机向学生提出一个疑问:难道《穆天子传》就是仅仅记述穆王与传说中的西王母之间的爱情故事吗?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欲知其详的好奇心理,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入讲课内容。

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对历史过程和事件的叙述大多比较概括,很难用更多的材料支撑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历史事实,故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侧面再现相关史实,加深学生对相关史实的理解。比如讲唐朝历史,我们都知道,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是封建社会发展繁荣阶段的高峰。唐朝的强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当时便利的交通有密切的联系的。唐人重视驿道,这是发展交通必有的设置。重要的道路沿途都设有驿站。驿道之旁置有店肆,备有驿驴,所谓“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1]41,来往方便。唐朝规定三十里一驿,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的,也不必拘泥于三十里的常数。当时全国共设驿站1639所,这些驿站为来往客商提供了极大方便。河南地区因地处中原,大运河及唐朝经济生命线的“河汴之路”通过此地,加之是东都所在地,故河南的内外交通均十分发达,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东部以汴州为转折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所以,在讲到唐朝的有关历史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河汴之路”与唐朝经济发达状况的关系,教师亦可利用唐诗来表现此交通路线的繁荣与兴盛。唐朝时期,由长安东经虢、陕二州,洛阳,郑,汴直达东南各地的这条道路,横贯河南地区,是唐朝最为重要和繁忙的交通线。高宗时曾把长安和洛阳作为他的东西二宅,经常往来于两都之间。此道的繁忙之状,唐诗中多有记载,如:刘禹锡《送王司马之陕州》:“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杜牧《汴舟行答张祐》:“千万长河共使船。”祖咏《过郑曲》:“路向荥川谷,晴来望尽通。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旅怀劳,淅淅有凉风。”王建《汴路即事》:“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这些都是描写此道的繁忙之状。大量的文人墨客往来于此道之上,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可以称之为典型的唐代文学之路”[2]60。当然,全国各地的商船亦是川流不息,“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3]137;“宋郑两郡,地管御河,商旅往还,船乘不绝”[4]2483。通过引用、讲解这些诗词,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这条道路的重要性与当时唐朝经济的繁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这条通道与唐朝灭亡的关系,即唐朝后期,这条经济生命线经常被割据的藩镇阻断,进而威胁到唐朝政权的稳定,以致唐朝最后灭亡。

三、了解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当今历史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借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包括个人梦在内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选择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大量歌颂吟咏历史英雄人物事迹的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士气,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比如讲到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时,就可以利用岳飞那首脍炙人口、气势磅礴的《满江红》,通过讲解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绍兴六年(1136),岳飞率军从襄阳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近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退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5]1246这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奔涌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使学生热血沸腾,爱国热情强烈地迸发出来。除了岳飞本人留下的佳作之外,后人亦有很多诗词歌咏其人其事,这些诗词亦可从侧面丰富学生对岳飞的认识,使岳飞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胡铨的《题岳忠武王庙》:“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岳飞之死的惋惜之情,同时,一个扬鞭策马、奋勇当先、带领兵士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亦跃然纸上。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讲解,学生感到历史人物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一个个符号,而成为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形象屹立在自己面前。列宁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英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如此方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觉悟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恰当引用历史人物所写的诗词,不仅可以起到揭示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在加强对相关历史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历史人物的事迹也可以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研究历史问题的新角度

高师院校历史教学的目标,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升华认识,为将来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储备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进一步深造扩展眼界,提高学术能力。过去的历史研究,大多以传统的古籍文献为基础来进行,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考古资料、田野调查资料、方志等资料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但对长期被认为文学色彩较浓的诗词相对重视不够。诚然,古诗词有其艺术夸张和不实之处,但有些内容是可以指实的,如一些诗词当中涉及的地名或道路交通线等就完全可以为我们进行相关历史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尤其是对于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更是如此。[6]比如讲到唐代大诗人王维,其晚年由于政局变化无常,隐居于陕西的终南山之中,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此期间与好友裴迪交往甚多,但当时的具体情况、其所居的生活环境到底如何,历史均无记载。

王维与裴迪留下的唱和诗,为我们复原当时的场景提供了一个视角,使得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王维成为可能。“辋川”指群山诸水环绕,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记载:“辋谷水在县南八里,谷乃骊山、蓝田山相接处。山狭险隘,凿石为途,约三里许。商岭之水由蓝桥伏流至此,千圣洞、细水洞、锡水洞诸水会焉,如车辋环辏,由南而北,圆转二十里。过此则豁然开朗,林野相望。其水又西北注入于灞水,亦谓之辋川。”[7]2563也就是说,王维居住地的大环境大致如此,其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他与诗人裴迪的唱和诗一窥究竟:北垞(王维)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栏。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北垞(裴迪)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欹湖(王维)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欹湖(裴迪)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南垞(王维)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南垞(裴迪)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临湖亭(王维)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通过这些唱和诗,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的居所就在欹湖边,而且临湖建有一亭,在此迎送与招待好友。欹湖是一个湖面广阔的自然湖,周围森林茂密、生态良好,有多条小河注入其中。在欹湖的岸边还有两个小山包,一个在湖的南部,一个在湖的北部,即南垞与北垞。王维住在南部的小山包附近;裴迪则住在湖北部的小山包附近,他要经常泛舟欹湖,到南山中去采樵,故二人隔湖往来,临湖对饮,开窗面对清波淼漫的欹湖,享受着徐徐清风,过着诗情画意般的惬意生活。

教师诗词范文第5篇

那么,如何才能实施古典诗词有效阅读教学呢?

1.加强诵读,点燃热情

中国的古典诗词表达的主题多样,各具特色,但无论哪一种形式,共同之处在于其中都有意在言外而不能尽陈的地方。隐藏在韵律之外,意象之余的,是属于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性灵所悟,而反复诵读是让学生走近诗人的必经之路。所以,教学古典诗词师生必先吟诵,要在理解诗意词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词的语言美、音律美。

例如,杜甫《登高》一诗中,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体现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感知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感知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常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结束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感知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朱熹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可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

2.捕捉意象,品味意境

描绘意象、创设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关键,而读者要深入领悟诗歌意蕴,必须捕捉意象,品味意境。因此,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同诗人一同感受,一同思考,一同欢欣,一同愤怒……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因此,引领学生真实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领悟和把握诗词的内涵和精髓,既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目标,又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写了哪些山行所见之景?如果让你据此画幅图画,你将如何构图?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中景、画中人。学生思考后从诗中捕捉到鸡声、茅店、月光、人迹、板桥、霜冻这些具体而有形的物象,感悟诗歌优美的意境,眼前浮现出一幅旅人在荒凉的乡村道路上清晨踏霜的生动情景。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旅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的内心境界。

3.激发想象,丰富联想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一种特有的现象,即浓浓的诗情中画意盎然,这是先辈将诗和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渗透在艺术构思中的结晶,使诗有了更广阔的表意空间,而这一空间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是一个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即诗的意境。既然意境是一个想象世界,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想象,通过丰富的联想,把一个个方块字还原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脑海中重现触动作者心灵、激发诗人灵感的一幕幕情景,从而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丰富情感。

如赏读《雨霖铃》一词时,可在学生初读此全诗、整体感知诗意的基础上促其想象,让学生根据上下片的内容,展开联想,分别作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话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有的学生将第一幅画命名为“长亭别离”,有的学生将第二幅画命名为“羁旅长愁”。在丰富的联想中,学生思维活跃,把《雨霖铃》中的分别场面逼真地再现出来,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依据诗中的形象,通过想象、联想,我们就能在有限的篇幅里领略到无限宽广的艺术内容。

4.感悟人生,陶冶情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意义。语文教学应当把人文关怀思想具体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在这方面古典诗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无论是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的诗词,还是忧国伤时、建功报国的作品都会使学生受到熏染,从而使精神得到滋养。

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会激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欧阳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旷达襟怀,使学生感触至深;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来着实令人振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会激励更多中华儿女面对,威武不屈,视死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