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2011江苏高考语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写议论文强调“论据”
评析老师:金陵中学特级教师陈柏华
变化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新的考试说明说“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这一表述不仅理顺了国家“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和地方教育法规之间的关系,也明确地告诉我们江苏高考语文的命题将进一步地与新课改精神紧密地联系,深化对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考查,将努力地做到“教学”与“评价”的连贯与统一;
二、“考试能力要求”的变化。在“F探究”层级,增加了“有创新”这三个字,这就要求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除了要“有见解”“有发现”之外,更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解读。这是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层面的考查要求,这对考生的要求提高了;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变化。1.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里特别增加了“访谈”这一类。2.在议论文的写作上,在既往“材料丰富”的基础上,增加了“论据充实”这一条。这两者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前者是我们过去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块,后者则可能是在既往考生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严重地影响了考生作文得分的问题;
四、“考试形式即试卷结构”的变化。这主要在现代阅读的题型和分数分配的变化,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择题”,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值从既往的23分调整为20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值由过去的15分调整为18分。
另外,“加考内容”部分“材料阅读”题在“要点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鉴赏”这一新的要求。
复习建议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反思;作文教学
一、高考作文题受到批评所引起的反思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一出,总会招致骂声一片,尤其是作文,似乎全社会人人都可以参与批评。批评多并不代表试卷的质量不好,相反,能引起争论与思考,本身就是高考的社会效应,这也恰恰说明了语文试卷在人们心中的分量。201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拒绝平庸”出来以后,引来无数的批评。笔者整理了以下几种情况:
1.批评作文主题先行
江苏卷的命题者可谓煞费苦心,生怕学生审题偏差,误了人生十分重要的一场考试,因此给了学生明确的指向性,希望扶着他们走路,让他们走得更稳一些,然而这却成了诟病最多的地方。
其中不乏幽默的调侃,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把《拒绝平庸》评为“最平庸的题目”,有着“最便宜的思维和最不费吹灰之力既安全又保险的诸多特性”。
也有中肯的分析与期望。北大教授温儒敏就指出:有些省区市的作文题“指向性”太明显,例如:《拒绝平庸》《总有一种期待》《时间在流逝》等,考生可能早有准备,容易套题,也容易落入“文艺腔”一路。我赞成高考作文尽量往理性思维和开放性方面靠一靠。
2.批评文体倾向性过强
从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情况来看,写记叙文的得分普遍高于写议论文的。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也经常呼吁学生写体现高中生真实生活、感受和思想的记叙文。
但诚如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所说:“拒绝平庸”这个题目文体倾向性过强,常规记叙文很难操作。“平庸”指“寻常而不突出,平凡”,一个人是否“平庸”,非一时一事所能显示,而要“拒绝平庸”也非一朝一夕可见效,故而以叙一人一事为主且以描写见长的记叙文很难承载这样的过程。这就逼着考生一窝蜂扑向议论性文章,而议论性文章因为立意的限定也很难见出考生认识的深度。
3.批评引导学生说假话
不得不承认,“拒绝平庸”的思想确实能够代表很大一部分考生的心声,他们渴望不平凡的生活,因此三年来苦苦奋斗,为的就是金榜题名,出人头地。然而主题已定,必然限制另一部分学生的思想,为了谋求一个安全的分数,势必有大量的学生在“拒绝平庸”的大帽子下,不敢显露自己的真面目,只能说些违心的套话,大话,夹起尾巴做人,最终,我们的考生不过就是“平庸”的考生。
吉林卫视“天天五味评”栏目主持人梁宏达一针见血地指出:“拒绝平庸”就等于让学生里边一部分相对来讲承认自己很弱小,承认我自己不愿意去经历大风大浪,我愿意老老实实过一辈子的学生,写出“拒绝平庸”这种假话,这就是标准化答案!这样的捆绑,捆绑不出优秀学生,相反只能捆绑住他们的自由和想象力,这样的做法,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二、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拒绝平庸”
社会对于语文高考作文题的关注与批评,恰恰让我们语文教师有种深深的使命感。我们要学会批评,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面对高考考题,我们也确实有资格批评甚至谩骂,但是这之后呢?我们不能只图口舌之快,面对问题是否更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语文教师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情呢?
首先,仔细审视这些批评,实际上指出了很多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一是一种从上而下的力求保险而毫无创新的教学意识;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问题;三是知识教育的僵化导致学生思想僵化的问题。这里固然包含着体制的问题,但作为整体中重要环节的语文教师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平庸的语文教师必然培养出学生平庸的语文水平!
其次,这些批评意见以及2011年江苏省语文高考作文题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起到另一个作用,那就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做一个不平庸的语文教师,努力教出不平庸的学生?这才是看过批评之后我们应该做的事。
1.如何做不平庸的语文教师
(1)用广泛的阅读开阔视野
“语文老师把精力都放在做题目上了,书也不读了,教出来的学生能好到哪里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题海战术不仅把学生卷进了习题的漩涡,更把语文老师也拖进了那个黑洞。学生科目繁多,而教师是教育教学以外的杂事众多,将师生推到了阅读的荒原。而一个不爱阅读的语文老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老土的一句话,却是真理。读书的过程,就是用前人的头脑充实自己头脑的过程,便是提升智慧甚至再造生命的过程。一本好书,是作者的心灵体悟,那力透纸背的情感,那飞扬的文字,任你驰骋想象,极尽冥思,于是我们才能得到新知,颐养性灵,茅塞顿开。
语文教师的智慧,不仅仅来自于生活的体验,也不仅仅来自于科班学习的知识,更来自于阅读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要做一个不平庸的语文教师,就一定要为自己腾出阅读的时间,去开阔自己的视野。
(2)要用深刻的反思提升自我
以研促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途径。但铺天盖地的教育教学论文,究竟造就了多少个高水平的教师呢?
突然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盛产博士,却出不了大师?根据媒体披露,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我们成了最盛产博士的国度。可是,随着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大师的辞世,下一个大师又在哪里?
其实两个问题的根本是一样的,功利化的思想主导了博士教育,也主导了教师发展方向。为评职称、为晋级……无非是追名逐利。
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教师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但要我们有深邃的目光,平静的心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反思。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反思,一次作业的批改也可以反思。不做大而空的高谈阔论,只从小处入手研究,也许我们也可以走出平庸的行列,在教师的岗位上散发出哪怕yulu.cc的光与热。
2.用有效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作文题的好坏固然能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发挥,但是再平庸的作文题也可以写出不平庸的文章来!
有很多语文教师主张作文“无为而治”,认为与其乱作为,不如不作为。这话确实不错,所以作文教学一定要有效地作为。
(1)加强文体规范训练
因为过去几年很多创新形式的文体在高考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使得许多学生想要投机取巧,寄希望于别出心裁的文体,如书信体、寓言体等,殊不知创新的前提是要懂得规范。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文体规范训练显得格外重要。
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两种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
但作为高中生,如果只会写一人一事的简单记叙文显然是不行的,在训练中,笔者特别强调要学生学会写复杂记叙文。
所谓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再局限于只叙述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而通常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件组成;第二,使用的表现手法更为复杂,即要求运用各种描段,使人物或者事件生动活泼起来;第三,在表达方式上的复杂了,要求做到记叙、抒情和议论综合运用,即所谓夹叙夹议兼抒情。
用形象的说法,复杂记叙文更像是“主题照片墙”。围绕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片断,采用适当的顺序,加以不同的点评与说明,重新构成画面丰富、主题鲜明的内容。这里最重要的是片断的结构。首先,要有贯穿始终的线索,这样材料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是片断的顺序,可以是层递式也可以是并列式,以层递式为佳,辅之以情景交融式和点面结合式。
议论文的训练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一个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的形式,却忽视了议论文本身是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是存在现实意义,而不是摆一个议论文的架子的。事实上,议论文的思想性要远远高于形式的价值,即便用最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也能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来的。当然一些技巧也是要注意训练的,比如论证的方法,大多数学生熟练运用的是例证法,一例一议的文章十分多见,如果能够变化使用喻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等,文章就更具阅读性,也自然能够让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
(2)注重“三读”
所谓“三读”,是读书、读生活和读内心。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好文章的关键还在于思想内容,而来源就在生活中,书本里和自己的内心。读书,丰富自己的人生,开阔自己的视野;读生活,用一颗懂爱的心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读内心,让学生敢于真实地表达自我。
参考文献:
[1]盛玲.复杂记叙文的结构调控[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9).
[2]郭凤霞.重视文体规范,关注现实生活[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2).
先看高考语文江苏卷的三大亮点。
一、稳定
今年的试卷和去年的试卷相比,题型、题量、分值完全相同,和2013年的试卷相比,变化也极其微小。稳定,对今天的考生来说是首要的。如今,各种模拟试卷,都以前一年的试卷为模板不敢稍有变化,在机械化、高强度的反复训练下,学生的答题思路和答题语言基本被格式化了,试卷稍有变化,就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高考语文命题,受非语文的干扰太多,命题稳中有新,需要命题者的高度智慧;稳中不错,也属难能可贵。
二、有梯度
试题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今年的江苏卷,不仅全卷由易到难,而且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题也是由易到难。这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语文是高考第一门考试学科,学生的心理非常紧张,当考生全身心投入到做题中时,紧张的心理才会渐渐消失,试题先易后难,有利于缓解考生的紧张心理,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就会加剧考生的紧张心理,影响考生水平发挥。
三、难度适当
其实评价试卷的难度,没有一定的标准。高考命题有难度要求,如何控制只能凭命题者的经验。据我所知,2015年江苏卷命题组,连审题教师在内只有三位中学教师,且他们来自的学校并不具有样本意义,所以命题人并不真正了解全省考生的水平,要想使命制的试题符合预设的难度,那真是有难度。我说今年的试题难度适当,依据是自己做题的感觉和对照答案的得分情况。今年的江苏卷,比去年的相对容易一些。前六道选择题,估计得满分的学生会有一定的比例。至于作文题的难度,并不完全由试题决定,还受评分标准的影响。如果只要扣住“智慧”写就算切题,那么今年作文题的难度不大。
任何一份试卷都不是完美的,可以改进之处,我在下面的建议中例谈。
一、试卷要变化
前文说稳定是亮点,但是,如果后一年的试卷从题型、题量到赋分,都是前一年试卷的翻版,便是僵化。试题僵化会导致教学僵化。现在,高考试卷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导向已非常严重,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主张试卷要有变化。第一,题型要有变化。比如,语言文字运用连续两年都考选择题,所考知识点与去年完全相同,这是以死题型考活知识,这种考法不能真正考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能力。第二,题量、赋分可在一定范围增减。2015年江苏卷“考试说明”,对语文试卷内容、题量、赋分是这样说的:
1.语言文字运用,约4题15分。
2.古代诗文阅读,约6题37分。
3.现代文阅读
A.文学类文本,约4题20分。
B.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约3题18分。
命题者完全不必死守“考试说明”的题量和分值,应利用“考试说明”中的“约”字,对各项考试内容的题量和赋分做必要的调整。比如,古代诗文阅读“约6题,37分”,扣除名句默写8分不变,余下29分,不必文言文18分,古诗词11分,而可根据所选文言文、古诗词,酌情增减。两篇现代文阅读也一样,可以根据选文,对题量和分值灵活处理。实际上,自2011年以来却没有丝毫变化,都是文学类文本20分,4分题和6分题各两题;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18分,3题各6分。有命题经验的人都知道,题量和赋分定了,就捆住了命题者的手脚,扼杀了命题者的智慧,常常为凑分数而拟答案,制定得分要点。如,2015年江苏卷第12题: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答案是: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具体赋分应该是以分号为界,前后各2分,前一个分句回答题干中的“风格”,后一个分句对应题干中的“简析”;然后又以逗号为界,各1分。
细看整个答案,关键词就是一个“实打实”,这样的答案,为赋分而给要点的痕迹很明显。这样做的结果是削足适履,试题受“考试说明”束缚。如果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可以根据选文情况增减的话,命题就灵活得多,答案也会科学合理得多。对照今年和去年的江苏卷,只有“语言文字运用”这一项内容,和“考试说明”稍有不同:5题,而不是4题。这一点微小的变化也是因题型的变化不得已而为之。2009年到2013年的江苏卷都是4题15分,其中有两道主观题;从2014年开始,这部分的内容全是客观题,不得已变为5题,因为还没有单选题的分值超过3分的。
但愿以后的试卷变化更自觉一些,更大一些。最好能在保证考点分布、试卷结构合理的情况下,考无定型,方可促进教务根本。现在极少有教师和学生觉得语文有趣,原因是从高一开始,大小测验都是高考模式,教学围绕考试指挥棒转,高中三年,不计其数的考试,千卷一面,面目可憎,怎么能有趣?语文课上学的是碎片化的知识,语文教师上课最常用的一个词是“找”:找一找细节描写,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找一找文章还有哪些地方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找一找文中有哪几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再看诗歌鉴赏题的题目和答案,哪有一点鉴赏的味道?只有考无定型,那么按题型、套路答题便没了效果,这时,语文教学就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而不是研究题型,研究各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二、减少客观题
从考生的角度来说,客观题(尤其是单选题)并不能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比如2015年江苏卷的第1题,学生若不知“宵衣旰食”是什么意思,也能选对;第6题,文言实词,选对的学生未必能解释“申”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从命题的角度来说,所拟选择项,既要有干扰性,也要有确定性,非常难。如果正确项和错误项都太明显,题目就没有区分度,这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例如,2015年江苏卷的第7题D项,“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错误太明显。文章最后一句清清楚楚地写着“而宪来求铭”,显然墓志铭是欧阳宪请张耒写的,而非苏轼让张耒写的,这一题估计极少有学生会错。有时为了增加干扰,命题人会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中而浑然不知。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6题,选择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所给答案是D,D项确实不正确,而C项“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动力乐于应募”也不正确,与之相对应的原文是,“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可见,何灌并不是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而是说水太浅,水运不行,陆运的话用车太多,建议用运费提高麦子的收购价格,就地收麦。
从实际考查效果来说,客观题考查的并不是考生的语文能力而是细心程度。一道题,四个选项,真正有干扰的一般只有两项,如果三个选项都有干扰,还要答案毫无争议,非常难。比如考查辨认病句的题,为了增加干扰性,没有语病的句子也一副病态,总之不像正常的中国人说的话。近两年的江苏卷,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语言文字运用”删去了两道主观题,增加了三道客观题,我觉得这是一种退步。“语言文字运用”如全考主观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又能拉开差距。现在报刊上的文章,标点、词语、语法错误比比皆是,命题可以从中选择一些典型的让学生修改,改对得多就多得分,改对得少就少得分,改不出不得分。
三、试题要有趣
试题有趣,考生看到题目如果发出会心一笑,可以缓解考生的紧张心理,有利于考出学生的水平。当年陈寅恪以“孙行者”为上联,要求学生对出下联,这题目就非常有趣,直到现在还有人津津乐道,争论陈先生的答案到底是之、祖冲之还是王引之。
材料要有趣。文言文的材料,凡选传记类的多无趣。今年江苏卷虽然选的是墓志铭,实质和传记差不多。这类文章从内容说大同小异,传主或善治军,建军功;或善治民,有政声;或死得其所,增谥美显;或受冤下狱,死不瞑目。从语言角度来说,常有―堆官职、人名、地名造成阅读障碍,加上受试卷篇幅的限制,命题人常会做必要的删节,结果抽去了血肉,只留下筋骨,即使原本有趣的文章也失去了趣味。现代文也一样,选文一被删,文气和文味都受影响。因此,最好选择不用删的文章。今年江苏卷选的两篇现代文,可读性强,较去年有趣。
题目要有趣。以“语言知识运用”题为例,社会上流传的一些段子,只要是内容健康的,选择合适的作为命题材料,都是很好玩的。例如: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这里的两个“多少”意义不同,可请学生再仿一句,要求仿句中“多少”的意义和原来两句都不同。再比如:
甲:豆腐多少钱?
乙:两块。
甲:两块一块啊?
乙:一块。
甲:一块两块啊?
乙:两块。
甲:到底是两块一块,还是一块两块?
乙:是两块一块。
甲:那就是五毛一块呗。
这段对话非常有意思,它利用“块”既可以作豆腐的量词,也可以作钱的量词,制造歧义构成误会;又利用“两块一块”这一压缩语制造歧义。命题者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材料不够严肃,其实可以用来命制有趣的语言运用题。
探究的内容多种多样,江苏高考从2009年至2011年每年都考查探究意蕴的能力,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历史的、现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探究的对象可以是标题、某句话、某个物象抑或文章主题类的。考试说明明确表示可以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这些说得看似具体,但学生还是无所适从,在此我仅就探究记叙类作品的丰富意蕴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识破提问的变体
探究意蕴题的提问方式,真正直截了当地表明的不多,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和2010年江苏卷《溜索》题干里直接表明探究意蕴。更多的时候,题干表述罩上了面纱,掀开盖头才能发现它们只是探究意蕴的变体罢了,如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羌去何处》蕴含了哪几层深意,《化妆》全篇表现了哪些主题,《金色的飘落》全文蕴含了作者哪几层感悟。所以我们在审题的过程中定要“不畏浮云遮望眼”,识得这些千差万别的问题其实仅是意蕴提问的变体罢了。
二、解读的方法及步骤
作者总是要借助人物、事物、故事场景等来表明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悟,如果题干要求从全文角度解读意蕴,那么不妨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尤其关注文中能体现作者意图、观点、态度的语句,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感情倾向有个基本的把握,然后按以下步骤来解读。
(一)确定文本的写作主体及其他对象。
(二)依据对象的性质特点,考虑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感情倾向将文本中涉及的对象归类,合并同类项。
(三)理清对象间尤其是主角与配角间关系。
(四)统观全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逐一写出对象间关系所折射出的意蕴。
三、解读示例
示例一:2010年江苏卷《溜索》
问题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分析:这篇散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题干里已概括,写作对象涉及险峻的峡谷,驮队(“我”、瘦小汉子,尤其是领队),以及雄鹰、骏马、牛。其实本文涉及的对象在前面11、12、13题的提问中就可以看出,主要的写作对象充其量是驼队。峡谷是自然,“我”与驮队是人,雄鹰、骏马、牛是动物,本文作者主要是通过人与动物飞渡险峻峡谷的态度表明自己的情感倾向和意图。对象间的关系及折射出的意蕴可以如上图表示:
本文涉及对象众多,其中关系除了上图列出的从容豪迈的驼队与“我”人之间、牛与骏马等动物间这些同类事物间对照关系,还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或对照或映衬的关系,综合多个角度及层次整合出得出以下答案: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示例二:《金色的飘落》
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
分析:这是篇散文,主要写“我”所见到的秋叶飘零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回忆感悟,等等,写作对象涉及落叶、新叶、老夫妇和宝宝,写作的主体不甚明朗,文章花不少篇幅写落叶,结合标题就视落叶为主体。老夫妇与落叶都是衰老,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宝宝与春夏时的树叶都是富有蓬勃朝气的;老夫妇与宝宝是人,落叶与新叶是自然界的事物。留意文中体现作者意图、观点、态度的语句,尤其注意议论抒情的部分,任何对意蕴的解读都能在文中找到依据,绝不是无源之水。对象间的关系及折射出的意蕴可以用下图表示:
所以整合后,依次写下的是:
(1)从金色落叶的飞舞和凋零中,感悟出对生命消失的忧伤。
(2)从树叶由萌芽到凋零时间的飞快,感悟出对生命短暂的遗憾。
(3)从落叶飞舞的恢宏壮观的景象中,感悟出对生命博大的惊叹(敬畏)。
(4)从宝宝欢快活泼和银杏叶春夏蓬勃生机中,感悟出对生命美好的喜悦和礼赞。
(5)从“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中,感悟出对光阴流转,生生不息生长规律的坦然(达观)。
须知,这里的“学科化”自然是“语文学科化”。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全是“课程”,所以“语文学科化”就是“语文课程化”。“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从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可知,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那么,“语文学科化”或“语文课程化”,应当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化”。然则,高考语文阅读测试应当考查“语言文字运用”方法,即语文方法。可是,近些年高考语文阅读题,常常不能做到“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不能针对“语言文字运用”方法DD语文方法DD进行考查。因此,笔者在2017年高考命题组即将组建与工作之际,特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一、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不要专门考查内容信息,应当注重语文方法
专门考查内容信息,在高考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测试中已经成为常态,如近些年的全国1、2、3卷的开始三道选择题都无一例外地考查论述类文本的内容信息。同样,全国各地高考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几乎全都考查内容信息。就说那些选择题之外的简答题,“内容特点概括题”“内容原因解说题”“具体内容呈现题”“人物关系解说题”“相关观点评析题”等,也几乎全都考查内容信息。比如2016年全国3卷第(4)题“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则是“相关观点评析题”。解答这类考题,主要在于文本内容理解的支撑性条件,并不需要依靠高中毕业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及其技能与方法。因此,单纯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作为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点是不正确的,它也是各门学科的测试点。我们平时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各门学科的共性阅读不能代替语文学科的个性阅读,否则,这种语文阅读课也不是语文课了。
由于试卷结构的限制,目前论述类文本阅读也只能设置三道内容信息的选择题,那怎么办呢?不妨在文本的内容信息上体现语文知识及其技能与方法的特点。比如2016年浙江卷《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阅读测试,虽然也是考查内容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但其文本内容却在语文知识及其技能与方法范畴内。再如山东卷《唐人古体》的阅读测试也是如此。从这个文本考查的三小题的答案,第1题为“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第2题为“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第3题为“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无论是前两题唐代古体诗的特点,还是后一题的文章作法,都是对文本内容信息的考查,而这样的内容信息恰恰就是语文知识及其技能与方法的体现。
当然,直接考查语文方法更好,如2016年江苏卷实用类文本《成人不自在》第17题“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考查的是章法上的语文方法。其语文方法的考查,同时也涉及文本内容信息,因为凡是真正“语言文字运用”方法的操练与考查,其内容信息都是挥之不去的。所以,平时有人对语文方法训练中的人文缺失的担心,却是多余的。
二、文言文阅读:不要考查“赏析”能力,应当注重“解码”能力
同样是阅读测试,与现代文以及古代诗歌相比,文言文要不要进行“赏析”?《考试说明》说得非常清楚:“阅读浅易”文言文。或许有人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也包括“赏析”。殊不知,“赏析”属于“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具有更大的阅读难度。文言文考查只需要考生对“浅易”的文本进行“浅易”的阅读理解,进行必要的“解码”DD解释与翻译DD即可。不需要像现代文那样进行“意蕴探究”之类的“更高层级”的阅读理解,也不需要像古代诗歌那样进行“意境分析”之类的“更高层级”的文学欣赏。可是,近些年一些试卷偏偏要求考生对文言文也进行一番欣赏分析,如2016年浙江省文言文阅读第18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种“赏析”偏向应该得到纠正。如果这种考题的四项题支的内容还算不上典型的“赏析”,那就得在题干上进行修改,可以改“赏析”为“解说”或“说法”。
因为“赏析”超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就是我们平时文言文教学,主要任务也是“解码”,而不是“赏析”,即使其中有一些明显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思路结构”等语文方法也不能作为教学重点。在此顺便告诫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师,平时教《史记》不要大肆分析项羽、刘邦、韩信等人的人物性格,避免徒然增加不必要的教学容量,而排挤掉必需的“解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