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院

电影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影院

电影院范文第1篇

夏天的时候,我偶然路过位于北京西四丁字路口的红楼电影院,抬头寻找那曾经熟悉的大招牌,却发现它已荡然无存。中国电影市场爆炸性的增长其实加速了位于城市正中央设施老旧的电影院的倒闭。红楼电影院得名于它外表红色带有些西式味道的砖楼,据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一百年前的五四时期。解放以后,它和仅隔一条街同样也是建于四十年代的胜利电影院(也已停业),以及几百步开外深藏在羊肉胡同里的地矿部附属地质礼堂形成了著名的北京电影院铁三角。我清楚地记得吕克・贝松的《女囚尼基塔》引进中国,一块二一张门票,我在红楼连看了六场,成了我对法国电影的最初启蒙认知。

那时看电影的动机和状态似乎非常简单。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对于影片的介绍就是每个周末晚报文化版不起眼位置的几行小字。往往是打开报纸的中缝,在密密麻麻的电影院名称和时间表中找到合适的场次,然后就兴冲冲地直奔而去。坐在影院里几乎不太认识影片中出现的各路明星,甚至连电影的名字也记不太清,而只是单纯痴迷留恋银幕上那区别于沉重木讷现实的梦幻世界。而彼时的电影院也出人意料地开放,只要去的次数足够频繁,就可以看到来自几乎世界每个角落的影像。仅仅我自己记得的,就在红楼电影院看过《得克萨斯州的巴黎》《碧海蓝天》《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寅次郎的故事》《莆田进行曲》,以及形形来自东欧、南美和印度的各路电影。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电影和电影院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影院必须硕大豪华,银幕必须不能小于半个篮球场的面积,座椅必须柔软得像卧室的席梦思床垫;而我们在其中看到的电影,则必须充斥着耳熟能详的明星、最宏大壮观的场面和最流行的插科打诨。那些操着不同国家语言鲜活生动的银幕形象都逐渐退散,我们的眼中只剩下了单一、乏味和重复的陈词滥调。我们似乎不再仅仅是看电影,而是把它作为享乐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那份对于电影的纯粹情感被逐渐埋没其中,犹如灯油将尽的烛火,只是隐约可见而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涌向了那些盖在城乡结合部崭新而富丽堂皇的新电影宫殿,而慢慢遗忘了那些曾经给了我们最纯粹快乐的老电影院。

我最后一次在红楼看电影是2011年。当我推开放映厅大门,看到的是分成几排摆着的老北京火车站软卧候车室那种嫩黄色大躺椅,我试图找一个没有破洞和大裂缝的座位结果被证明是徒劳――沙发们都龇牙咧嘴往外吐着海绵。银幕本身因为使用的时间太长已经泛着水迹般的黄色,左边三分之一处一直有一条竖直黑线,看了很长时间我才意识到这是两块银幕布拼接的痕迹。在放映过程中,银幕后一直传来老式胶片放映机“咔啦咔啦”旋转的声音。一本胶片放完了,还能听见另一台机器飞速倒片子的巨响。深秋时节影院里的暖气依然冰凉,看到下半场穿着薄棉袄的我已经身体僵硬四肢快没有了知觉。放映完毕,昏黄的灯光亮起,站起身我才发现自己是仅有的一位坚持看到影片结尾的观众。正是在这一刹那,我明白自己是永远无法找回那旧日的红楼电影院了,它已经被时代甩在了队伍的最末尾,等待它的是可以预见的“死亡”。

看门大爷把我送出电影院大门,在我身后“哗啦”一声落下卷帘门。我转身看见大门被拆去影院招牌的横梁上,耷拉着一张不知是什么年代贴上去的1950年版《白毛女》海报。生活的偶然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象征:这眼前的电影院正如跨越了几十年而残留至今的《白毛女》画面,它曾经的辉煌已经在这飞速改变的时代里无奈地失去了价值。而我也只能以些许文字来纪念曾为我带来无数美好时光的红楼电影院。

电影院范文第2篇

从另一个角度来问,应该是如果把电影院安排在高层,是否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几乎每个开发商在考虑商场建设设计时都在想一个问题——如何让顾客更长时间地留在商场。就我们的习惯来说,大部分时候我们是有计划地去影院看电影,把电影院放在最高层时,我们并不会因为它在高层就不去了,这样同时还能给中低层的商铺带来更多人流和销售额。

02 电影票价给了谁?

我们所支付的电影票费用到了谁的口袋里?前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关雅荻给出解释,以100元票价为例,它被按照下图比例分配:

03 为什么电影院里一定有爆米花?

美国人自20世纪初就有观看体育比赛或者杂耍等节目时吃爆米花的习惯,后来到了1930年代后期,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很多影院设立了零售部来“开源”,所以爆米花售卖成了电影院的标配,这一习惯后被国内电影院模仿。爆米花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无须专业人员也能操作,且无壳无味,不会给其他顾客带来困扰,也不会给影院清洁带来太大负担。所以爆米花和可乐是电影院必备的食物。

04 最佳座位在哪儿?

如何判断是否为最佳位置?无非是两个标准,也是我们在看电影时最在意的,其一是坐在哪里视觉上最舒适,另一方面是哪里的听觉效果更好。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技术算法得到答案。

关于视线范围的研究从1838年就开始了,那年苏格兰工程师John Scott Russell写了名为《视线范围与座位的论述》的文章,首次向大众解释了为什么说好座位是有一些特定视线范围的。之后在1990年,美国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协会制定了一套影院标准——之后的计算结果也借鉴了这套标准。

首先,我们要知道从视觉效果来说,哪几排能让人感觉更舒适——根据之前的经验,太近或太远肯定不是好位置,从那套标准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精准的答案。其中有提到说为了让观看者不至于有颈椎不适的感觉,观众眼睛到屏幕顶端的视线与水平面角度应小于35°。根据一般影院的布局,要让角度小于这个值,第6排开始往后能满足这个条件。

这套标准同时还提出了另一个数据,为了让你清楚完整地看到大屏幕,你的眼睛到屏幕两侧的视线夹角要大于等于36°,正对屏幕能得到最大距离,这个距离在影院的第9排至第10排,即要让夹角大于等于36°,必须在第10排之前。

最后一个决定因素是听觉效果,音响行业内较为权威的品牌JBL曾给出的关于电影院音响系统的手册上显示,声音监测工程师通常站在屏幕与后墙中轴距离约2/3的那个点进行监测,这个最佳座位大约在第8排至第9排的中间位置。当然现在许多影院采用7.1声道,使得是否坐在中间位置的影响并不那么显着。综合上述三个标准可以发现,以厅长为20米的放映厅为例,第8排至第9排的中间位置是最佳座位。

05 谁决定了电影的场次?

目前全国影院经营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像万达院线这样的直营院线,它们对影片排片等安排有主导权。另一种是加盟关系,像是新影联院线,影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排片。两种经营模式的操作规则类似。国内影片档期的长短由片方来确定,与院线沟通上映期后,院线会给出反馈:比如竞争对手是谁,能排的场次等信息。暑期档、春节档和国庆档是公认的热门档期。更具体地说比如周五就是个好时候,因为周末往往是观影潮;周一上映也不错,因为中国很多影院有周二半价日,观影人数也很可观。一般上映前三天的场次会按照发行要求来安排,包括每天放映几场,其中几场为黄金场等。

06 为什么电影院音效这么好?

如前所说,现在大多电影院采用7.1声道,它相较于5.1声道不同的是增加了两个后中场声道,使得对座位要求不再那么严苛,声场不会有明显偏差。此外,电影院的音箱总功率可以达到千瓦级,大功率的好处不仅仅是声音大,功率大使得声音在动态和瞬态上都更加保真,自然效果也更好。电影院还有自己的建筑声学设计,根据国家建设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为了让混响时间满足要求,要选用低频、中高频吸声系数较高的吸声材料,若系数较小,则要使用更多材料,座椅也要选择吸声材料,这些都是看不见的投资。

电影院范文第3篇

一个电影院的老板最近在西部地区一个县城开了一家电影院,开业的第一天,他就打出了一块牌子:本电影院今天放映《满城尽带黄金甲》,票价一百。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

晚上放映电影的时候,老板来到电影院前一看,大吃一惊,原来电影院前排队的全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这次电影放完后,老板亏本了,没有收到多少票钱,他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个县城是个有名的长寿城,长寿老人特别多。

老板寻思不能这样亏本下去了,于是在第二次放放电影时打出了宣传牌子:本电影院今天放映《满城尽带黄金甲》,票价一百。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宣传牌子打出去不久,老板在电影散场时到出口一看,后悔莫及,没想到这个县城的长寿老人太多了,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也特别多,这次有一半观众是九十岁以上老人免费来看的。

放完两次电影后,老板已经亏了不少钱了,他又不能把宣传牌很快撤下来,不然会落个不守信用的名声。正当老板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电影院的伙计过来对老板说道:“老板,我有个办法让免费看电影的人全部不能来了!”老板大喜,于是让伙计马上去办。

果然,第三次放电影的时候,没有那些长寿老人来免费看电影了,老板跑到电影院外面一看,只见那块宣传牌还在外面,上面依然写着:本电影院今天放映《满城尽带黄金甲》,票价一百。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但需要在父母的陪同下观看。

电影院范文第4篇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的心情格外开心,因为爸爸要带我去电影院看电影。

我们吃过早饭,便出发了,一路上欢歌笑语。经过了十五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电影院。电影院可真大呀!里面人山人海,爸爸买好电影票后,我们高高兴兴的走进影视厅。

走进影视厅,我看看手上的电影票,我的座位在第九行,十六号。我先找到第九行,再找十六号,坐下来。突然我发现:电影票上的位置,跟本学期(六年级上册)所学的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的知识联系非常大。现在我就为大家介绍有关数对的知识。

我们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用相应的列数和行数组成的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具置。通常我们是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电影票上第九行,十六号,也就是第16列(号),第9行,也可以写成数对(16,9)。第7列(号),第3行,也就是写成数对(7,3),而数对(9,10)就是第9列(号),第10行。讲到这里,你们明白了数对的知识吗?

在我们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变得有条不紊。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来睁大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吧!

电影院范文第5篇

剧角映画总裁,资深电影营销专家

>>不记得1994年的时候在看什么电影,因为那会儿也才10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有学校包场带小同学们去看电影我都是那个最欣喜若狂的……这一期同事提醒我说是要回顾下2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变化,鉴于明年我才是而立之年,很难给出一个多深刻的20年回顾,就简单回望下我与电影院的因缘吧。

1994年,20年前,那个时候我们那种小城市也就一两个可以看电影的地方,且基本都叫大剧院,显然也不仅仅是放电影所用,还有各种典礼活动。那个时候录像厅是比较盛行的,当然,被冠以“三厅一社”之一的它肯定是不能欢迎孩子的,我等乖乖学生也不敢靠近,毕竟还有各种“突击队”随时去里面逮未成年人,想必罪过好大的样子。再加上那个时候我还在练体操,学校一放学就要去体校继续被虐,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玩乐。我印象最深的两次观影经历,一是还在世的爷爷带我去影院看了《开国大典》,二是那个轰动一时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我印象深刻的是前者反而让我哭够呛,而后者则没有。剩下的所有关于电影的印象都停留在了周末邻居家看《正大综艺》后的“正大剧场”,记得《星球大战》和《终结者》看的我目瞪口呆,貌似还有过一个关于星际科幻的片子看地我连做了好几天噩梦……

1997年,应该是那一年《泰坦尼克号》上映了,那是我第一次自己花了10块钱去电影院看,前前后后没那么多人,但都是一对对的恋人,观影环境基本是被“打波儿”声覆盖的,尴尬的我一直没有认真看电影,少年的荷尔蒙问题吧。那个时候VCD开始盛行了,每家每户也都开始有影碟机,突然在街边也多了租赁碟片的店子,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还在同学家里第一次欣赏到“爱情动作片”,可惜的是第一次就看到了美国版的超级重口味类型片,以至于后来我电脑里从来都没有这类影片的存货也并不对此类影片表示任何兴趣,因此还一度被鄙视。2001年的时候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台DVD机,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立志去做一个导演,开始疯狂地买盗版碟看,高中三年几乎看遍了能看的和不能看的,学院的和非学院的。在那个阶段,《英雄》上映了,我带着喜欢的女孩儿去看了我高中三年唯一一次的影院电影,现在她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