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学理论论文

生物学理论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学理论论文

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笔者在课前按每组5~6人将班级学生随机分成若干讨论组,在讲某一章节前一周给学生一个相关病例,并根据病例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文献,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如在讲糖代谢这一章节时笔者先给出一病例:患者,男,65岁,身高175厘米,体重65公斤,多食、多饮、多尿半年,体重减轻15公斤,查空腹血糖8.6mmol/l,随机血糖16.6mmol/l,尿糖++++。讨论①什么是糖尿病?②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③糖尿病人为何会发生三多一少的症状?④糖尿病人为何尿糖呈阳性?⑤糖尿病有什么危害?⑥从生物化学角度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听课,课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组讨论,在最后一节课时进行总结,解决问题。每个小组推荐1名发言人,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其他小组成员可作相应补充。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但不能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根据本章节内容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轻松掌握本章节的内容。

2病例讨论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解决问题,寻找正确答案,大多数学生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主动接受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认真预习复习,积极投入小组讨论。同时学生们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2.2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

病例讨论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涉及的病例与临床密切相关,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由原来的模模糊糊似是而非,转变为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本质上去认识了解它。在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3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和协作

在病例讨论的课前准备阶段,小组成员各抒已见、分工合作、集思广益,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集体讨论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量有限及思维的局限性,对病例的分析有一定的偏差,各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取长补短,完善对病例的认识。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集体凝聚力。

3病例讨论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3.1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不仅涉及到生物化学的基本内容,还涉及到临床病例的基础知识、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能驾驭和控制课堂气氛,掌握讨论情况,引导讨论的进程。同时教师还要了解本专业的行业动态,将最新的技术理念带到课堂教学中去。所以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都具有很高的要求。

3.2病例的选择要符合教学需要,问题的设计及讨论要恰当

病例讨论是围绕典型病例及相关问题而进行的,所以病例的选择及问题的设计是病例式教学法的关键。所选择的病例应与生物化学的内容关联性强,突出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病例,不能选择太难或太简单的病例,太难的病例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太过简单的病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该学科产生轻视心理。

3.3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者可针对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导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与乐问.例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教学.实验前提:全班学生初步掌握电路欧姆定律的基础知识.实验器材:电动势为3V(内阻很小)的电源1个、电动势为12V(内阻很大)的电源1个、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1只.实验猜想:将灯泡分别与上述两个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会出现何种情况?学生猜想:小灯泡接在3V的电源上时将会正常发光,接在12V电源上时将会被烧毁.实验演示:小灯泡分别接在两个电源上,其结果是小灯泡与12V电源相接时没有被烧毁,亮度比接在3V电源上时暗一些.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的验证形成了强烈反差,引发了学生的认识冲突,纷纷产生疑问:(1)为什么3V的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亮度变暗?(2)为什么3V的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电流变小?(3)高电压的电源和低电压的电源接在同一电阻上,电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教给提问方法,学会质疑问难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出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单向性,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学生在提问时亦喜欢模仿教师的方式与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者可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物理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传授一些提问的技巧,使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

1.问题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可针对所讲授内容提出问题,并向学生分析: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的.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以此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并提出问题.

2.比较异同法教者可要求学生针对以下方面进行比较,提出相关问题.①比较同一物理规律在不同情境下应用,会出现怎样的不同;②比较新事物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和类似现象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③比较不同概念,不同规律之间的异同;④比较某一瞬间前后情况的变化异同;等等.

3.反向思维法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有的学生提出:现实世界是一个摩擦力的世界,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会变成怎样?提出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坚持“授之以渔”,定能让学生的提问向“准”、“活”、“精”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实践训练,培养提问习惯

实践表明,学生的提问习惯和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实践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开展说课活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尝试让学生进行说课.如,教者揭题后,可让学生说一说具体课题的解决设想;在结尾教学部分,可让学生归纳文本的知识体系;在概念、规律等知识教学中,可让学生对相关习题的题意、解题思路、解题结论进行评说,对其中的物理规律、模型进行评说.

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一)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

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将那些难以理解的抽象深奥的物理知识转化成现实生活中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具体物象,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可以从直观的生活事物与现象中来获取感性认知由此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又可以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不会死记硬背、机械套用,而是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与创造性的运用。

(二)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学的主要教学理念,就物理教学而言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活与生存能力。物理教学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展开物理学习,并且能够用所学物理知识来指导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使物理学习成为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这正是新形势下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一)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新颖巧妙、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学生将注意力与思维集中于特定的内容上,从而推动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生活化的导入,以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可以避免直接讲述知识的突兀性,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熟悉感,这样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真正实现从生活走进物理。如在学习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先为学生讲述发生在一战期间的一个小故事,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敏捷地将它抓住,却惊讶地发现不是小昆虫,而是一颗德国子弹。子弹是飞行着的,如果是你能抓住吗?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样以学生所熟悉的现象来导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二)教学活动化

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处于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语言描述,很难将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自然也很难理解。要想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深入理解,就必须要将学生的认知活动置于特定的活动或场景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构建以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构建、掌握、体验、感受与领悟。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作用,既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又是主要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在做好教材所安排的实验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实验素材,让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操作性,这样更加便于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两只手互击产生痛感可以证明力作用的相互性;双手用力互搓发热证明摩擦生热。这些现象都是所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其中却包含着重要的物理信息。通过这些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物理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作业活动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外延,是巩固课堂所学、进行实践运用与开拓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途径。为此在作业的布置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书面练习,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在生活与作业之间建立联系。如调查类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与整理信息能力是新课改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学完相关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调查类作业,这样可以将学生所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关的信息,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结语

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尽管肌体对应外部的感受系统繁多、各部分组织及器官复杂多样,但这些神经系统进入脑内后布局合理、活动有序.如脑干中来自不同部位的7种神经系统,因运动和感受功能不同进一步细分为19个脑神经核,并分别对应于肌体各运动和感知组织及器官[4].这些神经核团或许运用振荡频率的差异进行功能分类或区域划分.上述5部分假设模型基于以下的理由提出:首先,早在20多年前,德国的有关研究人员首先在猫的视皮层观察到振荡现象[8-9].之后,其他研究人员在猫、免、猴的视、听、海马等不同部位都发现了振荡现象.实验发现,神经元发出的脉冲并不随机出现,而是和皮层局域的振荡“同步”发放.这些振荡波并不很规则,而更像一个随手画出的粗糙的波.当使用2个电极作记录时,场电位还存在同位相振荡现象[10-11].也有实验表明,同步振荡可以出现在大脑两半球皮质之间[12].对于振荡现象,许多人认为感觉通道中对同一物体的不同特征敏感的神经元,可能通过40Hz的同步振荡把它们整合(捆绑)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物体概念[13-20].Crick与科赫合作研究视觉意识时还将这一观点进一步推广,认为这些与γ振荡(35~75Hz)同步发放,可能与视觉觉知的神经相关联[21].近年来,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神经同步振荡现象在认知以及记忆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研究[22-24].其次,脑干中的复杂结构是神经解剖学一直未找到合理解释的一个谜.位于脑干的网状结构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早在10多年前就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认为:所有的感觉神经都有分支通向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对于“唤醒”大脑皮层的功能起重要的作用,所以网状结构对意识起重要作用[25].现有的医学教课书都将脑干称之为神经中枢区域,分布于肌体全身的12对神经,包括视神经进入大脑后几乎无一例外地终止于各自的一个神经核团,对于这些神经核团均称其为特异结构或称“疑核”.第三,长期以来,在医疗实践中被习以为常的脑电图测定中的某些怪现象,也可在本假设模型中获得解释.视网膜获取的电信号经外侧膝状核振荡后,形成的电波向外发送:眼睛一睁,15~25Hz的β脑电波立即出现;眼睛闭合,视网膜信号消失,神经核的振荡也就停止,电波频率重又回到8~12Hz的α波.而困倦或睡眠状态,电波频率就落在1~4Hz的δ频率段[1],这是肌体对外的神经感受器停止工作后,其所对应的所有神经核团不再需要发送电波的显著迹象.1~4Hz是肌体自身活动所形成的神经核发放的电波频率段.电荷振荡产生电磁波是物理学的基本特性之一,通过同步振荡形成电波符合生物进化规律.人体从外部采集的大量信息,进入大脑后不再存在任何介质可用于电信号传导.覆盖在顶部的端脑与脊髓延伸的脑干之间,所有神经系统均不具备足以传导大量信息的连接介质.信号的形成、传递和加工必须在生物学的范畴内考虑.而许多研究者在实验和理论上提出的脑内信息多次传递折返形成意识的理论模型,明显地违背生物学中细胞保持稳定这一法则,将意识研究引到不可知论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视网膜就是一个接收电波(人类可接收的波长为380~780nm[6])信号的神经组织.本模型提出的脑干中“特性不明”的网状结构接收电波信息只是换了个位置,仅是一个“同位等效”的逻辑推理,最终当然需要实验加以证明.

2意识功能区感知神经活动原理及其物理学依据

从临床实践中已知,脑干网状结构受到损伤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深度昏迷,一些镇静药物就是通过阻滞该系统传入通路而达到镇静[4].某些患者因肿瘤治疗,为了处理肿瘤的恶性扩散,作为最后一种方案切除肿瘤所在的整个左半球大脑,没有遗留下任何大脑皮层.手术导致了最严重的全面失语症.但病人的核心意识未受损伤,不只是清醒和有注意力,有时还能使用手势表达问题,主导情绪与当时的情景非常协调[26].

2.1网状结构具有意识感知功能的拟合特性

脑干中的网状神经结构不仅在解剖学上符合意识功能区的最佳位置布局选择,而且其结构特点也非常有规律性:(1)神经元胞体形状和大小各异,小的只有12~14μm,大的可达90μm,这些细胞被纤维分隔成许多小群,核团不易辨认.(2)纤维来源和走向纵横交错.(3)纤维联系广泛,平均每个神经元表面有7000~8000个突触[4].网状结构中的每个尺寸的神经细胞分别对应一个固定的电波频率范围起作用,正像视网膜中每个神经元可捕获一种固定波长的光波一样.网状结构的布局形式非常拟合于同时接收不同频率组合的电波信号.

2.2从视网膜接收到意识感知的信号转换

为了证明意识和记忆是2个独立的功能区,现以视觉系统的意识形成为例进行分析.视网膜上约有60种不同类型细胞,1亿个左右视杆细胞和500万个视锥细胞[1],眼睛一睁开,视网膜通过3条通路约150万根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每秒大约输出1000万bit以上的视觉信息[1],大量信息传输的下一站是外侧膝状核,之后没有下一站,通过神经纤维介质传导的电信号就此终断.神经解剖中还有小部分纤维走向由视网膜出发后不经过外侧膝状核而与脑内上丘和顶盖前区等组织相连,称为视第2通路[6].这种信息通路很容易被理解为脑内各神经组织活动时起同步触发器作用.大脑该如何处理视网膜源源不断的信号,并最终形成视图意识?外侧膝状核通过有节律(如25Hz)的振荡活动将电信号进行整合,以特定频率向外发送电波信号.电波进入意识感知区后,脑干部位的网状神经结构中广泛分布的大量12~90μm大小不同的神经元正好对应这一由视图转换后的电波信号,众多获得对应波长感知的神经元组合形成的综合感受就是眼前的一幅图景.这种视图感知意识也可以看成从视网膜到脑干网状结构的信号转换和神经元功能转换,相当于一种映射.外侧膝状核振荡频率25Hz是一个待定值,笔者采用电影发展史上的经验数据,即电影放映速度从每秒16祯到24祯改进后,画面的轴动(俗称卓别琳动作)现象消失,动作变得流畅.外侧膝状核每隔40ms(1000ms/25)发送1次电波恰似一个速度开关,将自然界3×105km•s-1的光速(电磁波)转换成生物学意义上的神经元的机械运动速度.外侧膝状核振荡电波除了被网状结构感知,同时也被大脑皮层记忆神经元接收.如果大脑皮层记忆神经元中已储存了相同的视图信息,则电波信号与记忆神经元之间因同频谐振的特性使得记忆神经元被激活,即同频谐振波幅叠加的物理学特性确保了发送信号与储存类同信息的神经元达到了准确无误对接.被激活的记忆神经元转而又向外发送电波,皮层记忆神经元发送的电波信息让意识区网状结构神经元感知到曾经有过的体验—–熟悉.如果电波信息完全是新的,即视觉画面从未见过,则电波所含的内容成为新的一个记忆事件储存.

3大脑皮层记忆神经元的信息储存原理及其生物学依据

3.1基于模型假设的记忆信息储存原理

生命诞生初期,记忆神经元的原始状态可形象地认为“空白”.当意识感知到的电波同样作用于“空白”神经元时,脑内的神经化学递质与电波共同作用改变了神经元的结构,比如增加了许多树突和树棘,这就形成了神经元记忆储存的最初架构.神经元的结构改变并不符合“生命活动的最高目标是保持结构稳定”这一铁的规则,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发现,一个单细胞的生命体也以最大的努力保持内部平衡以达到生命的延续.稳定和平衡是神经元的最大目标,也是生命活动的最大任务[26].被增生树突树棘的神经元处于不稳定状态,恢复原状的活动使神经元产生了与记忆储存时类同的电波信号.初始阶段,神经元活动强度较大,其产生的信号强度也大,所以刚形成的记忆很容易得到恢复,且回忆的准确度也高.随着时间推移,神经元慢慢降低活动强度,产生的信号变弱,部分增生的树突或树棘丢失了,但电波的总体架构没有变,能模糊记得某件事,而不那么准确.时间无限延长后,神经元恢复原状的成功率增加,直至基本复原,我们小时候的大量记忆事件就是这样被遗忘了.心理学上的记忆曲线变化规律符合神经元树突树棘增生和丢失的生物学机制过程,人类在实践中归纳出的经验是可以用科学的内在规律进行解释的.被改变结构的神经元若再次受到同样的意识电波作用,神经元的结构改变将被强化,多次被改变被强化就成了新的稳定结构.树突棘具有可塑性,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新的树突棘[7].比如你新认识的朋友,再次相遇,二三次及以后的意识电波作用在同一神经元上,神经元会增加许多新的树棘和分叉的树突,甚至还发现与别的神经元新增加“突触”,即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与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相连,因为新的记忆事件慢慢成为老的记忆事件后,信息的容量扩大了,记忆的细节丰富了,内容拓展了.大脑回忆的事件总是相关联的内容一起出现,这是记忆神经元发放时,通过同步振荡确保了以“突触”相关联的神经元在时间次序上起到先后排队作用.此外,与原有事件相关的内容总是容易记住.心理学实验中强调有意义的事件或关联性的事件一起记忆效率更高就是这种生物学机制的作用.时间推移造成记忆模糊总是发生在细节内容方面,即树突树棘的丢失.记忆的初始架构非常重要,如大家知道一个人成长初期的启蒙教育很重要,一个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从入门教育开始.这些被人们普遍认可的规律背后就是记忆神经元初始架构形成的不可改变性的生物学机制.

3.2记忆储存的生物学依据

为了进一步解释笔者的假设模型,从神经解剖学的角度比对神经元结构的许多固有特性,可进一步说明记忆储存的生物学特性.一个胞体直径5~150μm的神经元,平均表面约有6000~10000个棘[7],不同种类的神经元的树突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一般树突从胞体的发起部较宽,其后分支和变细,长度不等,一般较短.树突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带有大小不同的伸出物,称为树突棘,可呈细长形体、蘑菇形、粗短形等不同形状.树突棘极大地扩展了树突与其他神经元形成接触的机会,且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树突树棘会有数量和形状上的变化[6].另外,20世纪70年代,纽约A1bertEinstein医学院的Purpura等发现了树突结构的重要的线索.他们用高尔基染色法研究智障儿童的脑,发现其神经元的树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智障儿童的树突上少了很多树突棘,而仅有的少量树突棘又异常细长.进一步观察发现,树突棘改变的程度与智力迟钝的程度成正相关.Purpura指出智障儿童的树突棘与正常胎儿的树突触棘非常相似[27].

3.3记忆信息处在不断变化中

意识形成的电波结构组合每一单位时间都在变化,因此记忆神经元的结构也随之变化.如果按照现代信息储存概念,一个人一生中形成的天量数据几乎很难用任何人造的设备可以完整储存.自然进化恰恰在关键的时候出乎预料.记忆神经元的储存方式与意识当下形成的电波,在电波的框架结构(电波频率组合及次序)相似性上解决了难题.当后一个意识电波形成的框架结构与记忆神经元中已储存电波的框架结构相似度比较高时,新的电波就在原有记忆神经元或神经元组合上找到了“归宿”.新电波与原储存电波之间的差异部分,通过树突树棘的增生就轻易地解决了记忆储存的扩容.

3.4记忆信息的恢复原理

意识电波与记忆神经元之间运用物理学中的谐振原理很容易地解决了现代信息技术中很难解决的寻址速度难题.人们用无线收音机很容易在浩翰无边的空间找到自己需要的广播电台,相同的原理,一个储存了信息的神经元就是一台固定频率组合的收发机,下一次只要大脑中出现同样的电波,对应的神经元就会立即动作—–接收,接收到的电波信息与储存的信息不完全相同,故树突树棘又有新的变化;变化又产生了新的不稳定,之后神经元就转为反对变形活动—–发送.用传统的概念表述就是神经元被激活,被激活(被变形)的神经元一定会比其他神经元发放更高电位的信号.大脑的这种机制确保了意识的高效率工作,在茫茫人海中,无论你走到哪里,当你偶遇老同学时会不假思索地叫出对方的称呼,并感知到老同学与你相处时的几乎所有的经历,此时意识概念和意识闪念都在起作用,如果相遇者是曾经恋爱过的男女朋友,此时或许你的心跳会突然加快,脸色跟着变化,肌体内形成的是一种意识体验.就在见到老同学的当下,你的记忆神经元的储存信息也在变化,比如老同学头发白了,人老了.所以意识当下的电波结构在化学神经递质的共同作用下,又一次对同一个单位的记忆神经元进行新的结构改变,如树突或树棘又在增加.而这次新增的记忆信息容易保存,原因就在储存老同学的神经元早已成为一种新的稳定结构,不再向“空白”复原,这就成了永久记忆.

3.5记忆储存与“小人图”的关系

记忆神经元不仅储存下大脑活动时的显性意识,如你的所有生活经历,它还储存了肌体活动形成的固有的动作习惯信息(传统上称为无意识活动),应该称为隐性意识.Penfield绘制的“小人图”就是肌体各部位动作信息储存的对应位置.“小人图”中手和头部,尤其嘴唇所占空间面积特别大[28],就是因为肌体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过多地活动了这2个部位保留下来的记忆储存.可以预言,一个因意外事故造成上肢被截,日后学会用脚干活,尤其学会用脚做针线活、弹钢琴者,其“小人图”中脚对应的皮层空间位置一定很大,而手则很小.个体成长期间学会走路、学会用筷子、用手与脚干各种高难度的事,均是经过长期反复练习后,动作对应的电信号被储存到皮层记忆神经元,之后在日常生活中方可运用自如.跳水、体操等各种技巧性动作的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个非常复杂的动作做得完美无缺,正是通过长期的训练,这一连串动作电波组合被记忆神经元稳定地储存下来,之后才能够达到各关节协调自如.临床实践中,医学专家已把意识与记忆的工作原理很好地运用在患者身上了.央视《走近科学》(2013-11-11)曾介绍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科医生运用大脑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将一些下肢无法站立的脑瘫患者治愈,并让其学会走路.大脑干细胞移植并获得增生确保了下肢运动神经形成的电信号有了储存的位置.而帕金森疾病则是患者对应的记忆神经元功能降低,致使以往储存的信息不能获得稳定的发放.目前医学上采用一种电子信号发生器—–电子药,通过导线将一定的频率信号送至大脑皮层相应位置,剌激记忆神经元,这种强制神经元工作的治疗方法,在初期阶段已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

4意识与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

生物学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创新能力并非只有科学家等少数人所专有,其实人人都有创造力。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罗杰斯认为,“创造过程是与生产新有产物联系的具有个人独特的活动过程。”它以个人的独特为标志,肯定了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中、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不同而已,这种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对教育来说是可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的学生个个是人才,人人能创新,人人可成才。树立这种观念,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时时都有创造的火花闪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处处都有创造的行为表现,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去培养。

二、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

研究、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维品质,是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具有创造学习潜能的初中学生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及良好行为表现:创造性学习的个性特征表现为好奇心强,好动手;兴趣广泛,对各种学习和活动都感兴趣;较顽皮、淘气;作所为有时逾越常规,其行为常被认为“不可思议”;处事待人不固执,较幽默;敢于发言提问,勇于质疑发难,爱钻“牛角尖”,常想把老师问住难倒;有自信心,但不固执已见;乐观、积极向上,有进取心,不怕失败,不怕挫折;虚心乐意接受意见和建议;爱幻想,联想丰富。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征表现为观察事物细致;对事物反应快,容易受到启发;勤于动脑,对学习过程的各种问题不满足于知其一,喜欢从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究底;有主见,不轻信他人的意见,习惯于自己动脑,动手;喜欢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解答问题。

三、设法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氛围

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发展。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民主、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叚和新技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是学生提出“怪”问,教师也不要有责怪之意。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决不能以问题简单、幼稚,甚至是不可能的,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情。老师要以极大的热情,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建,和学生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例如在讲“发电机、电动机原理”内容时,总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想法,用发电机给电动机供电,电动机又带动发电机,这样总会有电发出,电动机也会不停地转动。也有学生提出水能发电,电能带抽水机,抽水机可以抽水,抽到高处的水又可以发电,这样利用水的循环总能发电。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答案虽然是否定的,但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这种联想,包含有一种创新意识,应得到肯定。

四、改变物理教学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