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加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品加工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加工技术范文第1篇

一、精细玉米面的加工

首先,要将作为原料的玉米粒进行去杂工序。选用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优质黄玉米为原料,倒入干净的浅口大盆中,摊开,进行人工挑选。将脱落的玉米粒表皮、玉米芯、坚硬的玉米蒂和沙石、泥块等其他杂质都筛选出来,只留下干净的玉米粒备用。筛选后的玉米原料,其杂质含量不得超过3%。

将去杂后的玉米粒用清水淘洗3~5遍,反复清洗,但不要过度揉搓,以免玉米粒中的淀粉大量流失。清洗时若出现杂质要及时清除。洗至盆水透亮即可。将洗净的玉米粒放置于浅口容器内,平铺晾晒,晾至表面基本干燥即可。

将晒干的玉米粒送入烘干机内进行进一步的烘干。打开开关,将温度调至110℃,烘7~8分钟。烘干后的玉米粒要做到籽粒松散、不成团、不焦黄。

然后,将处理好的玉米粒送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和磨粉。磨出的玉米粉细度为60~200目不等,面粉的水分含量为20%左右。玉米粉的细度要根据所制作的玉米食品的不同来调节,100目以下的适合做玉米粥、成人食用的玉米糊等; 200目及200目以上的超精细粉口感细腻,适合做婴幼儿营养糊;最常用的玉米粉细度为120~150目左右,可以用这样的粉制成粉丝、粉皮、锅巴、方便面等。

二、玉米糊的加工

制作玉米糊主要用精细度为150目的精细玉米面粉、熟制后的大豆蛋白粉、大米粉和胡萝卜粉等为原料,用这些原料制成的玉米糊口感细腻,香气浓郁。将20公斤精细玉米面粉内分别添加5公斤大豆蛋白粉、3公斤大米粉和2公斤胡萝卜粉,按比例配好后,一起倒入搅拌机内,打开开关,充分搅拌,使其在搅拌机内形成均匀混合的原料粉。大约搅拌10分钟即可。搅拌好的原料粉质地细腻均匀,无明显团块。将原料粉倒入原料筐内,送入微波杀菌和熟化生产线备用。

将原料粉放进一个浅平的盘子内,每盘大约放入500克左右。用手将粉平整铺开,遇有大块颗粒时要充分碾碎。装盘后,从微波杀菌机的进料口送入,进行杀菌和原料粉的进一步熟化。这一过程中机器内的温度要保持在90℃。每盘原料粉的微波杀菌和熟化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这一环节结束后,从出料口将盘子取出,倒出原料粉,即可进行小包装。

三、玉米锅巴

首先要配料。倒入15公斤玉米粉,再向其中加入7公斤小麦面粉和3公斤大豆蛋白粉,混合后倒入搅拌机内。再将500克食用油倒入盆中,兑入2公斤清水混合均匀,然后也倒入搅拌机内,和面粉一起进行搅拌。搅拌过程至少需要10分钟,以便使所有原料混合均匀。

搅拌好后,将原料粉倒出来,送入膨化机内进行膨化和成型。原料粉由送料口投入,经过120℃的高温处理后,形成了已经熟化的、约2厘米宽的粗条,由出料口成型,并挤压出来。成型后的粗面条直接送入干燥切割机的入口。入口处需要架设一台鼓风设备,用来给膨化后的粗面条降温。粗面条进入干燥切割机后,以160℃的高温进行瞬间干燥和脆化,并在出料口处进行压花和切割,将整根的粗条切成约2平方厘米的小块,形成锅巴胚。这时的锅巴胚至少已经有8成熟了,将其倒在冷却床上静置8小时以上,进行自然冷却和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可。

食品加工技术范文第2篇

1、加工工艺流程:原料(淡干海带)切丝浸泡蒸煮沥水烘干调味杀菌包装成品。

2、工艺要点:

原料处理:选择藻体肥厚成熟度适宜的淡干海带,去掉根部、黄白边及腐烂斑疤和有孔洞的部位。

切丝:将选好的海带输入切丝机中切丝,丝可宽可窄,但要求均匀,一般为0.2毫米。

浸泡:在稀酸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2~4分钟,去除杂质。

蒸煮:在蒸煮锅中煮沸2~3分钟,以杀死海带表面微生物,并使其煮熟。

沥水、烘干:蒸煮后的海带用离心机尽量把水甩掉,冷却后即进行干燥。干燥方法有人工和自然干燥两种,在生产中多采用人工干燥。海带经烘干后水分含量在12%以下即可。

调味:不同产品有不同要求和特点。目前生产的有香辣、美味等品种,其主要配料有辣椒面、味精、精盐、砂糖、花生油、香油等。将各种调味料按不同的比例搭配与烘干海带充分混合,便制作出风味不同的调味海带丝。

杀菌、包装:调味海带丝在经紫外线杀菌消毒后,采用塑料袋复合包装,一般每袋重150克,每小袋重15克。其成品在干燥、阴凉的仓库中贮存期为六个月。

3、调味液的调配:目前生产的快餐调味海带丝多为香辣风味,其调味液的调配是:原料海带1公斤(经切丝、水洗、蒸煮、干燥处理后)加216克白砂糖,58.3克香油,233克食盐,150克的味精,150克经杀菌的辣椒面,充分调匀后,即可得1.6公斤调味海带丝。

4、质量要求和产品标准:调味干海带丝是用开水冲汤后直接入口或用做调拌凉菜。因而对其卫生指标要求比较严格。

感官指标要求:色泽为绿色、褐色;组织形态要求形状较均一;滋味为咸甜适宜,口味正常;无泥沙杂质。

理化指标要求:水分≤29%;盐分(以NaCI计)≤20%。

食品加工技术范文第3篇

(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

【摘要】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及岗位能力分析,以项目为基础,任务为驱动,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重构,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项目教学;课程设计

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形式,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能将普适教育目标,如方法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责任意识等突出表现出来,使学习者获得职业工作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并使其在社会生活上称为成熟的社会成员,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完整人格发展的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一些技术应用性课程中。“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我院食品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项目为基础,任务为驱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设计及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定位

1.1 行业分析与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越来越高的质量、安全、方便、营养、功能性、多样性等方面的要求,促使食品行业调整,由原来的粗加工发展为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引进和使用,促使食品行业人才结构的调整,食品加工行业高端技能性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激增。我们通过企业、行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食品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具备食品生化、食品微生物、食品贮藏与加工、食品检验和食品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懂经营、会管理,能从事各类食品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2 课程定位

针对行业产业发展,本着“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的原则,经过企业调研与岗位分析,确定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有食品加工岗位、食品检验岗位和食品质量管理岗位。对工作任务和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将职业能力细化分解为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并归纳转换为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离、组合形成了学习领域中的“烘焙食品加工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检验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

1.3 课程性质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一门职业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支撑课程。本课程以《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融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于一体的实境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后续顶岗实习及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课程目标

针对烘焙食品加工岗位的能力及要求,参照合糕点、面包烘焙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课程培养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焙烤产品的有关原料知识,具有典型焙烤产品生产操作技能,能操作、保养、维护焙烤食品生产设备,具有对焙烤生产中常见问题的判断、处理的技能,具有对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加以控制、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的技能;具有对生产工艺改进,参加产品开发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发展后劲,学生毕业后在焙烤行业岗位能提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2 课程设计与实施

2.1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植根行业、面向教育,校企合作、全程共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切入点,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并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实施方案;根据岗位工作评价标准制定课程评价体系。

2.2 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烘焙行业岗位群市场调查、归纳、分析,得出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原料选择、验收、贮藏;典型产品生产;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判断;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与常见故障的分析;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生产管理与技术支持;产品开发;产品营销。根据实际岗位的任务,分析确定所需职业能力,再结合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纳出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所需学习内容。这样确定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要求接轨,实现了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对接。

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根据工作任务的工艺相似性,分解成面包生产、蛋糕生产、饼干生产、月饼生产和糕点生产五个项目,共14个任务,并融合糕点、面包烘焙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以任务为载体,通过典型产品生产进行教学。

2.3 课程教学实施

本课程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了五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依据产品特点设计了2-4个任务。任务的实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6个步骤进行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每4~7人分为一个学习生产小组,一个学习生产小组就是一个模拟生产班组,教师是技术顾问,学习小组成员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是稳定不变的,每个项目的学习、生产、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2.4 课程考核

依据评价范围全面性、评价指标系统性、评价主体多样性、评价方法综合性的原则设计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课程考核方案。将考核方案分为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即任务考核(50%)、创新能力考核(20%)和理论考核(30%),满分100分。

(1)任务考核

注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查阅资料、讨论、制定方案、实施情况和结果、总结)中的考核。该环节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对课程知识点的获取能力、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学生依据各个学习任务的任务评价单,随时检查自身的知识与技能进展。小组、组员、教师依据任务评价单表,对各个项目分别评价,取平均分。

(2)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在学期末举行,为闭卷考试。

(3)创新能力考核

创新能力考核在学期末举行,以组为单位进行实操考核。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每组需生产的产品类型,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小组成员确定生产方案和工艺并组织生产,根据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组织过程进行评分。

3 教学效果

经过对三届学生采用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具备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教师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本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后,以任务为驱动的发放任务单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对教学任务的主动性,能主动探究下一任务完成所需的知识,达到了课前预习的目的;在设计实施方案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自己要思考完成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怎么用,改变了以往完全依赖老师的习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组都会进行分工合作开展各项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并能随时填写相应记录,培养了学生的职业习惯;多元化考核方式可以从多个细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岩淑霞.项目化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0,8.

[2]张桂娟,吕文博,等.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中药制剂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6):89-90.

[3]刘艳蕊.基于工作过程化的仪器分析教学设计[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4):70-71.

食品加工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食品加工 实践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51-02

【Abstract】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 highly practical and applied discipline,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through research,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so that greatly enhanc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ade it good learning outcomes for studen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employment.

【Key words】Food Processing Practice teaching Research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任务、方法、环境和组织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在职业学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往多有报道,许多国外的职业教育专家创造并开发出了一些适应现代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如项目教学法、模块式教学、“双元制”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等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思想。

我们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革新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加工技术实践教学模式为:一个中心,两个保证,三个转变,四个环节。一个中心,是树立以技能为中心的人才观,去培养应用人才,用技能的针对性去衡量教学质量;两个保证,是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充足,保证实验设备和材料齐全;三个转变是制定教学文件时要向学生就业转变、向社会需求转变、向创新教育转变;四个环节是强化实践教学,落实实验、实习、实训和实岗。

一、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树立以技能为中心的人才观,培养应用型人才。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让受教育者学到一技之长才有利于就业。职业教育明确的提出是就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工人,学习应把技能培养作为中心,用技能的针对性去衡量教学质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办职业教育,学制应该是灵活的,只要企业需要食品加工技术的工人,而学生又已经掌握了食品加工技术,就可以让学生应聘上岗,在实际工作中再进一步提高。[1]

技能是就业的基础,学生脚踏实地的学到一两门实用技术,不仅可以申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得到上岗就业的资格,而且有利于自己创业或二次择业。为了学生就业,我校食品加工技术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一学期与文化课同时开设,这是本着急用先学的指导思想,可以为其后的实训和就业奠定基础。实践证明,此路行的通,学生听得懂。由于食品加工技术开的早,实习实训相对也早,给学生早就业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

二、两个基本保证,是实现强化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

1.根据职教特点,理顺食品加工技术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充足。

职业教育食品加工专业的学制,一般是三年,其中两年半在学校学习,最后半年到工厂生产实习;或者是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工厂实习。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招收工人的时间,多不是学生毕业的时间,学生往往提前就业,由于我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要到食品企业工作,让学生把食品加工技术学习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强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2.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保证实践教学所需设备的实验材料齐全。

为了突出职教特点,强化实践教学,我校逐年逐步加大实践教学投入,购置必须的供教学使用的设备,建立相应的实训实验室或实习工厂。食品加工技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如哪些企业发展潜力大,招收工人多;近几年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如何;根据这些企业对工人的培训要求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该工种的实际操作要求去购置实验实习设备。例如:漯河肉制品加工产业链的所属企业,双汇集团发展潜力大,招收新工人多,往届毕业生大多数也在那里工作。鉴于上述情况,我校在开设肉制品工艺学的基础上,购置了绞肉机、拌馅机、灌肠机、盐水注射机、滚揉机、斩拌机、抽真空包装机、蒸煮锅、烤禽炉、高压杀菌锅等设备。这些设备与双汇集团熟肉制品加工车间的设备样子相同,只是型号小些,我校肉制品实训室,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肉制品加工车间,可以小批量的进行生产。满足了学生实习和实训的需要。[3]

三、在教学观念上适应三个转变,即向学生转变、向社会经济实际需求转变、向创新教育转变。

1.在教学观念上,向学生就业转变,为学生服务好。

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就业。凡是与就业无关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凡是与就业有关的内容,要精讲、细讲、讲清楚、讲透彻,直到学生会操作为止。对原来的教材要删繁就简,避难就易,加强就业技能的培训与训练。学生就业前要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学校把相关工种中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去讲授、去实习,为学生能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2.在教学观念上,向社会经济实际需求转变,为学生就业作贡献。

在教学观念上,向社会经济实际需求转变,专业课教师讲授的内容要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漯河食品产业链是漯河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使我们的教材适应产业链的发展,如何培养与产业链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经常进行研究,组织教师自编教材,为产业链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教师除了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把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外,还要把企业对工人培训的材料分解到课程中讲授给学生,实训时按工厂对工人的要求去要求学生,拉近了学校与工厂的距离,使学生就业上岗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学校的教育与相关的企业结合,争取企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使学校更好的为企业服务。[4~5]

3.在教学观念上,向创新教育转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学校的教学基本文件要在建设中研究、在研究中建设;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使建设、研究、实践三者密切结合,使教学实践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在学期初,在分析食品加工技术教材的基础上,编制授课计划,每一章讲完后,要求写教后记,以便于修改第二年的教学大纲;对于实验、实习、实训课要求写工作总结,以便完善下一届学生的实践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是学校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制定的,我们通过不断地完善教学基本文件,使它更好的为发展职业教育服务。

四、强化实践教学,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的四个环节。

1.充分做好准备,上好教学实验课。

教学实验一般是利用正常的上课时间开出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说明某一个问题,专业课往往利用实验课学习某一加工工序的操作方法。实验内容是依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前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上课时老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实际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尔后进行现场演示操作,也可用多媒体演示操作。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实验。每组的人数视班级人数的多少和实验设备的条件而定。若条件允许,各小组人数可以少一点,这样效果更好,但要增加现场操作的指导教师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食品加工技术实际消耗原材料较多,实验投入较多,为了降低实验成本,平时作某一工序实验后,将实验后的肉类放入冰箱或组织学生进一步加工,使之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然后销售。[6]

2.创造条件,积极地为学生开好实习课。

教学实习一般是课程结束考试前,在教学计划上安排的实习周内进行。现代化肉制品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都是单元操作,分工很细,在实习周内,学生可以轮换在不同的生产工序进行操作。如果说课堂实验是单元操作的工序实验,那么实习则是各个工序的组合,构成一道完整的生产工序,生产出成品或半成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各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通过评比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产品是通过诸多工序完成的,只要其中一个工序出了差错,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要求实习指导老师加强现场指导,能够从产品质量上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学生通过实习周,除了验证自己学过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对某制品各个工序操作与配合有了完整的认识,基本上能够掌握各道工序的操作。教学实习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能否就业上岗,还需进行岗前实训。[7]

3.认真负责搞好实训

实训是学生参加生产前的岗前练兵,也可以放在职业技能鉴定之前。学生实习后,直接让他们到工厂顶岗,仍然缺乏自信心。而实训是在分组后,指定一个班干部为班长,确定实训产品,然后集体讨论,拟定包括配方在内的实施方案,最后进行分工。正式生产前指导教师进行审核、签字,学生即可领材料组织生产。由于放开手让学生进行实训,使学生树立了能够独立操作的信心。学生在工厂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按工厂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去遵守,老师在现场主要是监督、检查、找差错、予以纠正。

4.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积极参加实岗训练。

实岗就是学生下厂进行生产实习。学生虽然经过实习、实训对工厂的生产情况、管理制度有所了解,但对设备具体操作仍不是很熟悉。要求学生到工厂要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认真遵守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向工人师傅请教。由于学生在校经过实习实训的训练,到工厂后很快就能适应工厂的生产环境,并能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单独工作。[8]

五、展 望

我校食品加工技术实践教学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在探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学生、家长、企业

领导的好评与称赞,但强化实践教学的路还很长,今后仍需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士章.高职肉制品加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166~167

2 夏良耀.完善高职实训教学体系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7):88~90

3 李晓东、赖 莺、曲丽君等.畜产品加工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5):104~105

4 李晓红.浅谈高职院校畜产品加工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J].广西轻工业,2007(5):116

5 张晓云、顾香玉.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改革食品专业实践教学[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1):91~94

6 朱定和、钟瑞敏、彭珊珊.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276~278

食品加工技术范文第5篇

一、项目名称:天全县杂交竹笋绿色食品加工及其笋用示范林推广技术项目

二、项目单位:天全县林业局

三、项目内容:天全县林业局和“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合作,在全县收购杂交竹笋20吨,依托县上已获得的“二郎山红油鲜笋”绿色食品认证,生产试制 “二郎山杂交竹红油鲜笋”等系列产品。

四、项目建设条件: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东麓,属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实施范围。全县有农村劳动力6万人,两大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条件。天全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5.1 °c,年日照气温860小时,年降水量1736mm,无霜期262天,中、低山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h值为5.5~6.5,境内中低山土壤、水热、植被等资源条件非常适宜栽竹,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气候与资源优势。

县委、政府把竹产业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天全林业公司,在天全县建立以生产笋子加工为主的“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占地面积50亩,年生产加工能力2万吨,杂交竹笋按照一般性的常规加工技术加工,其笋略带苦味,但“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在四川大学食品学院的专家、教授帮助下,已攻克该难题,生产出了色鲜味美的杂交竹笋食品。

五、投资概算:项目建设总投资74.5万元,在培育周期内年总产值可达225万元,利润150.5万元。

六、效益分析:建设项目总成本为 74.5 万元,估算在培育周期内年总产值可达225万元,利润150.5万元。按3年后投产计算,育林基金可增加45万元/年,财政收入可增加36万元/年。

七:合作方式:可独资、联营两种方式

八:联系方式:天全县林业局

电话号码:(0835)7222248

天全县杂交竹笋绿色食品加工及其

笋用示范林推广技术项目

天全县林业局

天全县财政局

二00四年七月

天全县杂交竹笋绿色食品加工及其笋用示范林推广技术项目实施方案

随着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实施,我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如何充分巩固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解决国家今后停止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补助后老百姓的生活和县财政增长问题,便显得日益突出。我县经过近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发展竹产业能充分体现森林的三大效益,在解决国家生态建设需要的同时,处理好农民征收和地方财政增长的关系,让农民在生态建设中能增收,地方在管理生态建设中财政能增长。通过抓生态经济产业链的建设,全面激活国家、地方和农民三者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提高我县生态发展的建设水平。

为了切实抓好我县竹产业的建设,促进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发展生态经济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制定我县“杂交竹笋绿色食品加工及笋用示范林推广技术项目”的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

天全县地处青衣江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砍伐竹笋和开垦种植,大大破坏了森林资源。砍败了的残次林地和四荒地杂草丛生,生态防护效果差,更谈不上经济效益,使当地群众始终摆脱不了贫困,县农村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制约,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生态经济林业,建设杂交竹笋用示范林基地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县财政增长,带动全县竹产业的发展,加速我县生态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地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条件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东麓,属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实施范围。全县管辖23个乡(镇),幅员面积24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总面积270万亩,森林覆盖率59.5%,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2212元,县财政收入4778万元。全县境内地貌均属山地地形,海拔600-5150米不等,呈西高东低状,相对高差大。全县总人口14.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3万人,农村劳动力6万人。两大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条件。

2、气候与资源优势

我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5.1 °c,年日照气温860小时,年降水量1736mm,无霜期262天,中、低山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h值为5.5~6.5,境内中低山土壤、水热、植被等资源条件非常适宜栽竹。现生长有慈竹、楠竹、水竹、白夹竹等竹林约10万亩,据调查,我县具有千亩以上竹林基地15处,品种主要有楠竹、杂交竹和本地慈竹,在海拔1400米处楠竹生长良好,紫石乡小仁烟村1986年栽植的楠竹胸径达15.7cm,竹杆挺拔,单株重达75斤。仁义乡溪口村2000年3月栽植的麻竹3年平均胸径达13cm,单株重达73斤。2000年在河源乡、思经乡等地栽植的杂交竹水土适合,生长好,见效快,已逐步进入采伐期。因此我县发展竹产业具有十分良好的气候与资源优势。

3、县委、政府重视竹产业的发展。

县委、政府把竹产业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发展竹林面积23万亩,其中杂交竹5.3万亩,为我县杂交竹笋用示范林基地建设提供了领导支撑。

4、有龙头企业的带动。

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天全林业公司,在天全县建立以生产笋子加工为主的“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占地面积50亩,年生产加工能力2万吨,为杂交竹笋的加工生产和销售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有科研成果的支撑。

杂交竹笋按照一般性的常规加工技术加工,其笋略带苦味,但“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在四川大学食品学院的专家、教授帮助下,已攻克该难题,生产出了色鲜味美的杂交竹笋食品。

三、施工方案的基本思路

1、总体规划及建设布局

我县杂交竹笋用示范林基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的原则,根据气候、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具体情况,布局以低山为主,主要设计5个示范点,建设总规模1500亩,具体安排为:思经乡燕顶湾1000亩,城厢镇落西山200亩,小河乡顺河100亩,青石乡坝窑100亩,始阳镇箭杆坡100亩,5个示范点,共涉及1508农户,人口6032人。

2、方案编制依据及建设原则

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编制依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林业厅《2004年度省级财政林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指南》和天全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建设原则: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的原则,确定发展杂交竹笋用林,以科学的经营手段进行培育,使其最大限度发挥品种和生态经济优势,达到示范推广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目的。

3、建设内容

杂交竹笋用示范林项目建设期为1年,从2004年至2005年3月止。

(1)示范林基地施工准备和工程进度如下:

j规划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县林业局组织规划设计小组于2004年1-2月份完成2个示范点的作业设计外、内业工作,并形成正式材料上报市林业局;

k组织施工:施工程序按整地、打窝、施底肥、植苗、浇水、抚育管理进行。造林整地在秋季进行,根据造林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整地深度在40厘米左右;植苗采用人工植苗方式,实行边打窝、边施底肥、边植苗的方法进行栽植,植后浇足定根水,植苗密度为杂交竹60株/亩,造林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抚育措施,确保造林成活率。

l检查验收:造林工作于2005年3月结束后进行检查验收,核查造林面积、栽植质量和成活率;以后每年每次抚育施肥后都必须进行验收,三年后进行保存率和竣工验收,并形成检查验收材料上报市林业局。

(2)杂交竹笋绿色食品加工:

2004年6-8月,由林业局和“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合作,企业自筹资金5万元,在全县收购杂交竹笋20吨,依托县上已获得的“二郎山红油鲜笋”绿色食品认证,生产试制15吨“二郎山杂交竹红油鲜笋”等系列产品。

4、发展目标

1500亩示范基地建成后,在培育周期内年总产值可达225万元,种植户年均增收1492元,人平增收373元。同时,由于示范点的辐射,可带动全县28456户农户,11.2万人,对5.4万亩杂交竹实施集约化经营管护力度,年产杂交竹笋1.35万吨,产值4050万元,为全县农村人口人平增收332元,企业在加工杂交竹笋的工程中既可帮助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还可创造上千万元的加工利润。为推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天全县经济发展,增加县财政收入,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

5、组织领导

在整个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县林业局成立专门的杂交竹笋用示范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县林业局局长李良平为组长,天全县林业公司谢洪楷、林业局副局长高强章为副组长。成员由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股股长牟永强、天然林保护办公室主任杨洪忠、财务管理股股长羊华和项目办主任薛庆、“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经理高科文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指挥协调、项目施工、项目财务核算三个小组。项目指挥协调组主要负责整个产业基地建设的统一部署、安排和政策宣传落实工作;项目施工组主要完成杂交竹绿色食品开发和杂交竹产业基地建设示范点的作业设计、组织施工、技术培训指导、以及检查验收等工作;项目财务核算组主要负责核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的资金运转情况。

项目统一由县林业局组织施工、管理,实施采取乡(镇)农户承包的运营管理模式,落实协议,实行层层负责制。林业局负责苗木运输、化肥和农药的采购以及提供必要物资和技术支持;集体或承包小组提供营造和管理所需的劳动力。项目完成后由承包人负责组织管护和经营。

四、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

按照有关要求和产业基地建设内容及工程量,从2004-2005年实施生态经济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共需投资74.5万元,其中:种苗费31.5万元(杂交竹每株单价3.5元);肥料款18万元(共施竹子专用肥料257吨,每吨单价700元);栽植、抚育费15万元(每亩整地、栽植、抚育、施肥劳务费100元);作业设计费、培训费5万元,绿色食品加工费5万元。

2、资金筹措与使用安排

杂交竹笋用示范林基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国家补助、企业自筹、农民劳务折资三个部分,总投资74.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0万元,企业自筹5万元,农民劳务折资19.5万元。年度资金使用计划:2004年投资45万元,用于营造1500亩示范林的种苗购置、劳务支出、杂交竹笋试加工费及技术培训等费用;2005年投资10万元,用于示范林的抚育、施肥等开支。

五、产出预测及效益分析

1、产出预测

该生态经济产业杂交竹笋用示范林建设项目实施3年便可投产,1500亩示范林基地投产后,可年产鲜竹笋750吨,按均价3000元/吨计算,年总产值可达225万元。

2、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我县杂交竹笋用示范竹林基地建设项目从造林到成林总成本为 74.5 万元,根据杂交竹笋产量和各自价格,估算在培育周期内年总产值可达225万元,其中:税费两金总计67.5万元。用总产值减去总成本和税费、“两金”,即为该项目的见效后第一年总利润83万元。按3年后投产计算,育林基金可增加45万元/年,财政收入可增加36万元/年。该示范基地建成后,种植户户平增收1492元,人平增收373元。同时,由于示范点的辐射,可带动全县28456户农户,11.2万人,对5.4万亩杂交竹实施集约化经营管护力度,年产杂交竹1.35万吨,产值4050万元,为全县农村人口人平增收332元,企业在加工杂交竹笋的工程中既可帮助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还可创造上千万元的加工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县53000亩杂交竹的后期管理与发展提供了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可见这1500亩杂交竹生态经济产业基地建设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2)生态效益

笋用示范竹林基地建设项目的建成可以增加我县森林资源1500亩,从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的格局,对林种结构、树种结构和现实林分的质量都有很大的改观。同时能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污染等作用。此外,对于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灾危害,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深远的意义,起到巨大的生态保护作用。根据《水利经济计算规范》,生态林每公顷每年保土量为51吨,蓄水量为2700吨。项目建成后,将增加保土量0.51万吨/年,年总蓄水量将增加27万吨/年,大大降低灾害损失。另外,由于森林面积增加,为各种野生动物、鸟类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据有关资料介绍,森林直接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之比为1:2,森林的无形价值不逊于直接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杂交竹笋用示范竹林基地建成后,对全县、全市以至全省的杂交竹笋用林建设将起到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对我县已建5.3万亩杂交竹的管护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加速“二郎山竹海”的建设步伐。优化了工程区的森林资源,推动了森林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林区的社会稳定。可增加森林资源以及大量的林下资源,支援了国家建设和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此外,项目的实施,需要劳动力1.0万个工日,解决了乡(镇)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去向,增加了就业机会,这将对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件:

思经乡燕顶湾1300亩杂交竹笋用示范林位置图(一)

城厢镇落西山200亩杂交竹笋用示范林位置图 (二)

始阳镇箭杆坡100亩杂交竹笋用示范林位置图(三)

小河乡顺河100亩杂交竹笋用示范林位置图(四)

青石乡坝窑100亩杂交竹笋用示范林位置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