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检测机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范文第1篇

在这种大背景下,苏州市纤维检验所常熟实验室(以下简称“常熟纤检实验室”)依托本地优势提出构建江苏省常熟特种纤维材料检测检验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的设想。该项目得到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的支持,于2011年8月16日通过论证会,2011年9月正式立项,总投资约为1200万元,预计建设周期为3年。全部建成后中心服务面积达4600m2,能实现200个产品、80项参数的检测能力,成为特种纤维及其产品的理化性能、安全性能、功能性能和应用性能的检测实验室。根据苏州市纤维检验所副所长薛正元的介绍,该中心的功能包括为特种纤维材料生产和应用企业提品检测检验服务、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技术人员培训服务、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四方面内容,力求建成立足常熟、辐射全省、服务全国的特种纤维材料检测检验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特点一:开放式服务

“开放式是我们中心的特色。一般情况下检测机构的实验室是不允许企业参观的,更不用说使用检测设备了。而我们中心是对企业开放的,企业不仅可以委托中心进行检验,企业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培训后使用这里的设备,这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很少见。”薛正元说。

常熟纤检实验室提出建立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公共服务式中心的想法不是偶然的。常熟是国家火炬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是特种纤维材料的重点产业群。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芳纶、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特种纤维已经在常熟形成产业化,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上在国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随着产业群规模和产品的快速发展,企业在质量和研发上的问题显现出来。常熟实验室在调研时发现,由于一些特种纤维的检测设备比较昂贵,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是个很大负担,同时企业没有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检测技术落后,影响产品质量的控制,也制约新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对于产业群内的企业而言,每家都力求配备完善的检测仪器既不现实,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常熟纤检实验室勇于打破常规,开阔思路,建立了开放式公共服务中心,实现高端检测仪器设备资源对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共享,解决中小企业由于设备和人员短缺带来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创新能力低等问题,切实达到为企业服务的效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并受到企业的欢迎。目前中心已经通过中期验收,专家评价良好。

特点二:全方位服务

不断推陈出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很多常熟特种纤维企业受经营理念、资金投入、技术人员水平和科研设备等因素制约,没有积极开发和采用新技术,这导致集群内企业同质性严重,核心竞争力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就成为企业发展的良好途径。而服务中心则承担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一方面中心为解决特种纤维行业内的共性问题提供了交流和科研的服务平台,以协助研发和技术成果转让等形式为特种纤维材料相关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推动特种纤维产品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单位也通过这个平台与特种纤维企业进行接触、沟通,了解企业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技术需求,负责对特种纤维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合作。

同时,中心还专门成立了公共服务团队为企业解决生产问题服务。团队以苏州市纤维检验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基础,聘请苏州大学专家教师共同组成,共有29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4名、高级工程师9名、工程师12名,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高比例的人才保证了团队的专业性,为解决行业难题提供了技术保障。

“除了协助企业进行日常的检测和技术开发,我们还结合纤检的优势,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国标并制定相应标准。比如苏州兆达特纤科技有限公司在芳纶产品的试制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专门请我们的技术人员参与产品企业标准起草,确定检测项目、验证标准指标,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标准。”薛正元说,“目前由于标准的滞后性,还有很多特种纤维没有国家产品标准,如果能协助企业制定相关标准,不仅对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取得行业竞争力有好处,对整个特种纤维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

特点三:双赢的合作

特种纤维材料领域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信息和科研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决定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苏州市纤维检验所调研发现,常熟虽地处长三角,属于江浙沪经济圈,但在信息获取和利用上还远远不够。基于这种情况,该所常熟实验室通过平台建设与苏州大学的相关学院结成共建单位,利用高校在信息上的便捷优势建立独立的网站为企业提供特种纤维材料发展趋势、国内外产品开发最新技术、特种纤维材料技术标准和测试技术等技术信息。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轻化工程系主任王祥荣也认为,苏州大学与苏州市纤维检验所的合作结合了双方的特长,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苏州大学作为高等院校在特种纤维的研究人才、相关研究成果、信息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比如学校有多位教授在研究特种纤维材料的开发,学校购买了大量国内外数据库的使用权,可以方便地查阅等等。而这种合作也给高校的研究带来便利,服务中心具有标准化检测方面丰富的经验,并且检测手段更加符合实际的生产需求,这是学校教师在技术开发方面需要学习的。这使学校教师的科研更符合实际需要,对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很有帮助。另外,合作双方可以在检测的标准制定方面进行合作,学校注重检测的手段、理论依据的研究,中心注重检测操作的可行性、合理性方面的研究。”

特点四:高技术支撑

常熟纤检实验室在中心建设的时候不仅考虑了如何更好地在技术上服务企业,还依托苏州纤检所和苏州大学在教学人员和相关教学资源的优势,为特种纤维企业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和人员培训,提升相关企业的人员检测水平,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人才保障,促进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

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尤其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特种纤维产业,不仅研发人才难觅,检验人才也很缺乏,由此导致企业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和专业检测机构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

检测机构范文第2篇

目的建立一套新的绩效管理闭环体系。方法通过整合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这3种主要绩效管理方法的优势,结合实地调研中发现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现行绩效管理主要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建立一套以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引、以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思想为支持、以工作流程和岗位分析为基础的绩效管理闭环体系。结果新的绩效管理体系在提升战略执行力、优化内部工作流程、改变员工绩效行为以及促进公司绩效整体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结论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组织整合各方资源并集中去实现战略目标,对组织在技术创新、检测质量、客户服务等关键领域取得成功具有积极意义,有力帮助组织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国内外竞争以及自身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双重挑战。

关键词: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绩效管理;目标管理;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对外出口的不断扩大,巨大的贸易出口额和各种贸易壁垒的交织催生了中国检测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第三方检测机构能促进食品安全现状公布、公开的及时性与公布结果的真实透明性,对维护食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开放程度和相关的扶持,政府行业监管体制趋向开放,技术检测服务更加市场化。国外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起步较早,早在15世纪之初,就已经出现不同形式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到19世纪中期,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已经较普遍且发展成熟。中国加入WTO后,不少外资机构凭借其特有的管理手段,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并集中实现战略目标,使得其在技术创新、检测质量、客户服务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短时间内快速占领了中国食品检测市场。仅2009年一年,全球最有公信力之一的检测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集团为其深圳南山区的在华首个食品安全与质量中心举行盛大隆重的开幕典礼;国际著名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SGS通标公司大连分公司獐子岛食品实验室在大连正式揭牌;在分析、法医和诊断服务及标准物质等领域提供第三方检测的英国检测标准集团(LGC)为强化其亚洲地位,在中国开设了首个办事处。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第三方食品检测实验室起步较晚,加起来也就短短的10多年,主要分为政府、民营、外资三大类。发展过程中,虽然在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绩效管理手段,但由于自身及社会环境的差异等问题,绩效管理工作成效并不显著,这不仅削弱了应对国外竞争的能力,还降低了对保障本国食品安全的贡献力。因此,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方法

2.1理论支撑

2.1.1目标管理法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思想。他认为,如果因为部门的工作状况和结果而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危机的话,目标管理是必需的;对每个组织员工分派目标并实行责任制度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员工被分派的目标必须以整个组织的目标为导向。

2.1.2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alancescorecard,BSC)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组织必须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顾客、财务,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客户、员工、内部流程、技术革新等方面,以此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

2.1.3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是指组织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观战略执行决策执行效果的检测指针。有学者认为,关键绩效指标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的有机结合,即20%的骨干创造了组织80%的价值;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抓住20%的关键行为,就能抓绩效考核的重心。

2.2发展趋势

随着对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有不少学者认为可以把三种方法的优势整合起来用于提升组织绩效管理水平,其特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2.2.1明确战略导向

运用目标管理法的思想,组织提出在一定期间内达到的战略目标,然后由各级员工根据总目标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确定各自的目标,并为其目标努力实现的方法。

2.2.2由只注重结果向注重结果与过程转变

运用平衡计分卡思想,将组织战略从平衡计分卡的4个维度进行分解,不再只是考虑传统财务指标,而是更加关注过程,将为提升组织的无形资产、实现更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资源。

2.2.3由重回报、重薪酬向注重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转变

这也是平衡计分卡的思想,组织应该在管理过程中,为员工的个人发展、价值实现提供多元化的平台,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到除薪酬外的其他方面,例如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奖励荣誉等,促进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2.2.4由重考核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要建立健全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评价与反馈、结果应用和绩效改进的绩效管理闭环体系,过程中注重持续沟通与反馈,才能促进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

2.2.5抓住考核核心

引入关键绩效指标这一概念,要通过对组织关键成功领域和因素的分析,制定出核心指标,并设定好权重,切忌指标多而杂。

2.3主要问题分析

笔者走访了江苏、浙江、安徽、广州等四个省份的29家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其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国有机构13家,民营机构10家,外资机构6家,综合采用了访谈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并掌握上述机构现行绩效管理的整体状况,从而帮助诊断、分析归纳总结我国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现行绩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3.1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的行业专业性强,敏感性高,竞争激烈,加之近年来食品检测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必须从技术创新、检测质量等角度来设立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但在实践中,绩效指标的设立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一是绩效考核指标与战略关联度不强,把较大的权重用于协作能力、工作纪律等;二是过分关注财务指标,使管理者忽略了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这些有利于组织获得经营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指标;三是指标标准比较模糊,有的缺乏明确的说明和量化指标,这样会造成评价的困难。

2.3.2绩效考核没有较好地促进部门或员工的发展

当今食品检测所涉及到农兽药、添加剂、环境污染物等大都是痕量分析,不仅对检测仪器有新的要求,更对技术人员的自身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必须重视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把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作为绩效管理目的。但实际工作中,不少实验室的绩效考核结果只与奖金挂钩,绩效考核成绩不好的部门依旧与其他部门一样享有同等的用人权等资源,长此以往,部门或员工觉得考核成绩好坏的区别并不明显,使他们丧失了自我促进、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动力。

2.3.3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的定位不准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虽然是以检测实验室为主体的机构,但内部管理部门、客户服务部门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只有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这就要求管理层在工作中切实发挥好实践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的作用。但现实中不少检测机构的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主要是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他们在列出各部门的总体考核方向后,就将任务全部丢给了人力资源部。由于管理层没有真正参与到绩效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工作中缺乏信息交流与互通,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得到及时协调和帮助,不利于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

2.4改进方法

2.4.1总体思路

基于现代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及发展趋势,结合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自身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绩效管理改进策略,即:建立以组织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引、以平衡计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思想为支持、以工作流程和岗位分析为基础的绩效管理闭环体系。如图1所示。

2.4.2制定绩效计划

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4个角度,将组织战略在部门层面和个人层面展开和分解,形成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指标,并根据战略重要性为每一个指标配备权重,形成计分卡。现以技术研发部为例。

2.4.3绩效实施

在这个阶段,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必须严格遵照计划开展工作,过程中,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对下属的工作进行适时指导、监督,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予协调,同时做好绩效数据收集工作。

2.4.4绩效评价与反馈

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目标及其衡量标准,对部门及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过程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表格形式收集员工的绩效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应当配套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为考核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当绩效评价结束后,管理者要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员工不断改进。该过程具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

(1)审核有关绩效数据

尤其注意保障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从而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员工的绩效水平。(2)保持有效沟通管理层要在绩效数据出来后,与下属进行一次正式的交流,如果下属提出不同意见,应当给予下属一定的时间去核实绩效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若确有偏差,应及时纠正。

(3)计算绩效指数

首先对每一个KPI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写下注解。其次,实际绩效计算出来之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每一个KPI的绩效指数,绩效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绩效指数=实际绩效/目标绩效*权重。最后把4个角度所有KPI的绩效指数相加,得出员工总绩效指数。

2.4.5结果应用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结果应用与加强对个体的关注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是注重员工薪酬激励,除了采用绩效差别化的工资和奖金标准之外、还可以尝试引入特别津贴、年底红包、休假等一些形式;由于行业的专业技术性,应当更加重视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在这方面可以使用员工参股、年薪制等制度。另一方面则是要注重对员工的尊重激励,在实施各项决策之前,实施员工建议听证会制度,让员工增强主体意识,给予他们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发言权;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培训和辅导机会,促进他们最终实现自我。

2.4.6绩效改进

找出关键绩效问题和不良绩效部门或员工,针对关键绩效问题,考虑组织现有资源和绩效责任主体,确定绩效改进的方向和重点,制定绩效改进方案,对改进结果进行评估。

2.4.7加强组织保障保障体系

相对独立的绩效管理工作部门是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得以真实、有效、公平、公正展开的组织条件,因此,建议专门成立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由组织主要负责人直接管理,不受其他管理层和部门的干预。

2.4.8建立健全机制

一是要建立绩效管理培训制度。针对管理层,要着重培养其较高的战略眼光、大局意识和管理能力;针对具体从事绩效管理的普通员工,着重培养其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宣贯、督促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完善绩效管理激励机制。要结合实际进行薪酬制度改革,通过考核使成员更好地改善自身行为,实现自我成长。三是建立健全绩效反馈机制。只有始终坚持把绩效结果有效反馈给管理者,才能使之成为改善绩效的重要依据。

2.4.9加强信息化建设

新的绩效管理系统对实验室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出了迫切需求,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考核工作需要由大量兼具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数据作为支撑,仅靠人工统计的方法效率低下,且无法确保检测质量。二是客户需要实时了解检测进度,否则会大大影响客户满意度。三是缺乏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者则无法对各项工作进行实时掌握,一定程度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水平。

3结果

改进策略在一家试点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A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应用实践,对其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结果在以下5个方面:

3.1战略执行力得到了提升

A公司管理层从公司战略出发,抓住可以帮助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每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和目标。改进后的绩效管理,以战略目标为源头,通过逐层分解,确保战略落地和目标的实现,初步构建了一套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例如,公司技术研发部门明确了自身在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地位,随后采取了更为开放、创新的研发机制,通过开展“检学研企”四位一体的技术合作、参与国际权威组织的合作交流、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等方式,充分利用各方科技资源,为技术研发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新产品提供了广阔平台。今年,该公司针对市场上进口橄榄油掺假问题严重的情况,专门组建了技术研发团队,目前已成功建立了26种橄榄油的检测指标,为在市场上首先推出该项技术奠定了有力基础。

3.2改变了绩效考核即绩效管理的旧观念

通过加强过程管控,促使绩效管理在提升公司整体绩效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部门可以站在公司层面去思考、处理事务,这种全局观念的树立,显著提升了彼此工作的协调度和配合度,也提升了工作效果。例如,客户服务部在营销过程中,不仅通过制定大客户计划、走访重点客户、强化服务宣传等手段,加强重点客户的维护和新市场的业务拓展。过程中,他们注重与技术研发部门的沟通协调,将调研到的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帮助研发部门提高研发工作的实用性,提高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研发部门第一时间把研发工作成果与客户服务部进行沟通,提供相应资料供他们制作宣传册、宣传片、微博营销方案等。

3.3绩效管理推进了工作流程效率的提升

通过对工作流程和岗位责任的分析,发现了不利于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的问题,管理者带领员工主动参与到内部流程的改善中,避免了流程中的资源浪费,工作效率得到整体提升。以I-Lab系统在A公司实验室试运行为例,截至目前反映良好,部门内部员工已经非常习惯并逐渐依赖于这样的系统带来的安全与便捷。使用至今,输入数据20万条以上,尚未出现过数据丢失、数据出错等情况,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I-Lab系统的实施,给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检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样品信息和相关的检测数据在全实验室范围内的共享和传递速度,并减少了差错率。另一方面是I-Lab系统显著提高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他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质量控制与提升、服务客户等工作中去,为促进公司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做出更实际的贡献。

3.4员工绩效行为得到改变

管理者改变了过去只关注财务指标的观念,开始注重提高对员工本身的重视程度,运用管理技巧,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管理者开始运用荣誉、晋升和情感等手段强化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不同方式的奖励和认可,如公司会议表彰、发放荣誉证书、安排旅游或疗养、提供出国培训进修机会。此外,注重感情投资,给予员工支持、信任、关心、尊重、理解、鼓励等,这些举措有效改变了员工的精神状态,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归属感提升了。

3.5公司业绩得到提升

尤为重要的是,作为绩效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公司整体绩效的提升。自从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运行以来,2015年1~10月份,公司共接受样品21087批次,批次数同比增长18.21%,业务收入突破3000万元,同比增长22.17%。各部门的业绩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以客户服务部为例,2015年1~10月份客户满意度达98.5%,同比提升7%,新拓展客户12家,同比增长100%,新客户带来业务收入680万元,占总业务收入的22.7%,可以说,新拓展的客户贡献率较高。再以技术研发部为例,1~10月份新开验市场亟需的检测技术168项,同比增长186%,且新技术全部转化为生产力,被实际运用到检测工作中,新技术应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4结论

新的绩效管理方法结合了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这3个绩效管理主要方法的优势,综合运用到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的绩效管理中,在帮助组织解决原有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组织战略目标有效落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组织绩效的整体提升,有利于组织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氛围下脱颖而出,实现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该方法也对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优化管理手段从而进一步提升技术保障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陈雷 张睿 沈崇钰 吴斌 单位:陈国强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1]段小娟,王德强,宋欣欣,等.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现状与发展探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5,12(05):3233.DuanXJ,WangDQ,SongXX,etal.On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ofthird-partytestingorganization[J].ModMeasurLabManag,2015,12(05):3233.

[2]张睿,陈雷,吴斌,等.第三方食品检测实验室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中国检验检疫,2012,31(12):1314.ZhangR,ChenL,WuB,etal.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thethird-partyfoodtestinglaboratory[J].ChinInspectQuar,2012,31(12):1314.

[3]ChambersDW.Keyperformanceindicators[J].JAmDentAssoc,2013,144(3):242–244.

[4]JohnBernardinH.Subordinateappraisal:avaluablesourceofinformationaboutmanagers[J].HumResourManag,1986,25(3):421–439.

[5]GrumanJA,SaksAM.Performancemanagementandemployeeengagement[J].HumResourManagRev,2011,21(2):123–136.

[6]LebasMJ.Performancemeasurementandperformancemanagement[J].IntJProdEcon,1995,41(95):23–35.

[7]Rogers.Anexoploratorystudyofperformancesystemsandrelationshipswithperformanceresults[J].JOperManag,2004,33(22):219232.

[8]SchneierCE,BeattyRW,BairdLS,etal.Creatingaperformancemanagementsystem[J].TrainDevJ,1986,40(5):7479.

[9]LebasMJ.Performancemeasurementandperformancemanagement[J].IntJProdEcon,1995,41(95):2335

[10]DruckerPF.Management'snewparadigms[J].ForbesMag,1998,10(3):2122.

[11]KaplanRS,NortonDP.Thebalancedscorecard[J].SchAdmin,2014,23(11),1113.

[12]KaplanRS,NortonDP.Linkingthebalancedscorecardtostrategy[J].CalifManagRev,1996,12(7):123124.

[13]AlanCM,AaronJS,RichardRR.Beyondthebalancedscorecard:refiningthesearchfororganizationalsuccessMeasures[J].LongRangePlanning,2003,36(2):187204.

检测机构范文第3篇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明示的或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的能力。为了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满足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采取相关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监视检验检测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的所有阶段中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就如何做好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进行论述。

关键词:

检测检测机构;质量控制

检验检测结果是检验检测机构的产品,要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就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对整个检验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本文就如何做好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从如下六方面做简单阐述。

一、样品的控制

样品是检验检测工作的对象,检验检测机构接收的样品应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且具有代表性。

1.样品的接收

检验检测工作的第一步是样品接收,样品的接收由专人负责。接样员应熟悉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通过的产品及其参数、标准规定的样品状态及其检验检测项目,以便在客户委托检验检测时,能迅速判断客户委托的样品及其检验检测项目是否在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能认真指导客户填写正确、信息量齐全的委托单,并确认客户委托的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委托单是检验检测工作的原始凭证之一,也是检验检测结果溯源的依据。委托单的内容是否正确、信息量是否齐全,直接影响检验检测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接样员应认真核对委托单的信息,确保信息量齐全、准确。

2.样品的保管

接样员确认样品无误后,将样品及其资料及时传递到样品室。检验检测机构应设置专门的样品管理员,他们应熟悉样品的贮存条件,并将样品分类、编号贮存。样品管理员对已正式受理的样品按照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编号原则编制唯一性标识,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应伴随样品从登记至留样、销毁全过程。样品在检验检测流程中均应加设状态标识,分别为预留样品、已检样品、待检样品,以利于附加审核的可追溯性与证据保全。

3.样品的检验检测

样品应由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检验检测,检验检测人员接收样品后首先核对委托单与样品中的品名、批号、生产厂家、检验检测依据、检验检测项目、检验检测目的、包装、数量及编号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按照相应的检验检测标准及其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并按要求记录。检验检测过程中,检验检测人员应按要求如实记录,严禁事先记录、事后补记或转抄,并逐项填写检验检测记录的有关项目。

二、仪器设备的控制

1.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检验检测机构设置设备管理员,对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设备管理员应于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方可投入使用。对于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必须由供货方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供货方应保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检定要求,新进设备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应放置于符合规定条件的环境中,并指定专人对仪器设备按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规定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设备管理员要经常检查仪器性能和使用情况。

3.仪器设备的操作

重要的、关键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应由专门的操作人员操作,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操作者授权,操作者应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三、标准的控制

检验检测标准是指检验检测机构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在实体和程序方面所遵循的尺度和准则,是评定检验检测对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准则。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进行标准查新,避免使用作废的标准。无效或作废的标准要加盖状态标识,以免误用。

四、人员素质的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所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特点和工作量配备足够数量的人员,人员的技术和能力均应满足要求。

1.岗前培训

对于新调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及相应的标准规范,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岗位培训

为确保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的技术和能力持续满足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按计划实施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五、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

1.检验检测前的准备

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前应核对委托单的信息与样品是否相符,如样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样品状态,样品数量是否足够等。确认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是否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仪器设备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检验检测机构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标准规定。

2.试验过程及原始记录

检验检测人员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规定程序进行检验检测工作,正确操作设备。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将原始观察情况及数据记录下来,经过适当计算和数据处理得出检验检测结果。监督人员对样品的唯一性标识、检验检测委托单的正确性、样品的制备、检验检测环境条件、检验检测方法的正确性、人员操作仪器设备的正确性、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正确性、检验检测报告的正确性进行监督。检验检测结果可疑或有明显错误或客户要求复检,检验检测机构应安排复检。对需复检的项目由复检人员和检验检测室主任共同商定;如复检结果允差超出原检验检测结果,则需进行第二次复检,最终检验检测结果由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室主任和授权签字人共同裁定。

六、检验检测结果的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检验检测范围、人员状况等组织制订“年度质量监督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并合理安排检验检测领域和检验检测项目,确保检验检测领域和检验检测项目满足规定要求。质量监督应包含检验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委托单内容是否完整;检验检测方案是否完整;仪器设备状态是否合格;人员资格是否满足要求;样品状态、数量、唯一性标识、存放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检验检测方法是否正确;环境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原始数据记录是否正确;检验检测报告内容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等。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参加检验检测机构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检测;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验检测;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各科室按照计划进行监督和质控,重点监督在培人员和新检验检测项目。检验检测机构应对监督和质控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评价,必要时提出调整、补充、改进意见和建议,经审核批准后,重新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七、结语

检测机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信 微信营销 计量 SWOT

背景阐述

移动互联网额迅猛发展标志着移动终端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在与新浪微博竞争中错失先机的腾讯则调整发展战略,转而主打微信。2012年3月,腾讯CEO马化腾在微博消息,声称微信用户突破一亿,2012年9月,腾讯微博的官方账号宣布,微信用户突破2亿用户!2013年1月15日,腾讯微博的官方账号宣布:微信2011年1月21日第一个版本,在距离2周年几天之际的今天,用户数达到3亿。借助于腾讯庞大的客户群基础,猥亵男成功跨越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两大平台,成为了近两年发展最迅速的应用软件之一。当下,微信已悄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当前以客户为主导思维的营销市场,微信自然被看作是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战场之一。

为此,笔者紧跟社会热点,对微信营销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对微信营销在计量检测机构的应用做了SWOT分析,对微信营销的策略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能为计量检测机构利用微信开展营销提供参考。

什么是微信营销

微信是一款手机通信软件,支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单聊及群聊,还能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带给朋友们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

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对临着营销模式的创新,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产生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注册微信后,可与周围同样注册的“朋友”形成一种联系,用户订阅自己所需的信息,商家通过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的点对点的营销方式。

微信营销的主要特点

1.点对点精准营销

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借助移动终端、天然的社交和位置定位等优势,每个信息都是可以推送的,能够让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接收到这个信息,继而帮助商家实现点对点精准化营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拥有粉丝数量庞大且用户群体高度集中的垂直行业微信账号,才是真正炙手可热的营销资源和推广渠道。比如酒类行业知名媒体佳酿网旗下的酒水招商公众账号,拥有近万名由酒厂、酒类营销机构和酒类经销商构成粉丝,这些精准用户粉丝相当于一个盛大的在线糖酒会,每一个粉丝都是潜在客户。无论是通过微信进行商品服务推销、企业形象树立还是市场信息搜集反馈,面对的都是较传统营销更加精准的消费群体。

2.信息投放准确率高

营销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到达率,这也是所有营销工具最关注的地方。与手机短信群发和邮件群发被大量过滤不同,微信公众账号所群发的每一条信息都能完整无误的发送到终端手机,到达率高达100%。 微博的天然特性更适合品牌传播,作为一个自媒体平台,微博的传播广度和速度惊人,但是传播深度及互动深度不及微信。把微博试想成一个人下面有几万人听众的演讲场合,而把微信想成两个好友冬日下午在茶楼泡上一壶普洱茶席地而坐。哪个更有深度,哪个更有广度,可想而知了。

3. 方便的消息推送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每一个人都可以用一个QQ号码打造本人的一个微信的大众号,并在微信平台上完成和特定集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交流、互动。微信大众帐号可以经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操控,完成精准的音讯推送。一般大众帐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三个类的内容。认证的帐号则有更高的权限,不仅能推送单条图文信息,还能推送专题信息。据称,在推送的打扰方面,下一版别的推送将悉数撤销声响提示,以便把私家信息和内容音讯区别。

微信营销在计量检测机构的SWOT分析

1. SWOT分析的简介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这里,S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W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O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T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本文接下来,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微信营销在计量检测机构的可行性。

2. 微信营销的内部环境

微信营销的内部环境只要指微信营销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微信营销的内在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宣传成本低廉,信息传播高速有效;利用与用户之间的高互动性,轻松实现精准性营销;便捷、亲和的展示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宣传信息方式的广告来说,微信广告的成本更为低廉。而且微信英雄啊不同于广告的单一宣传性,微信营销属于互动营销,互动营销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利用企业与用户间的高互动性,企业可以针对客户喜好,制作符合客户需求的功能服务和内容服务,轻松实现精准性营销,从而提高用户对企业的喜爱度、依赖度,使用户变成企业品牌的忠实拥护者。不仅如此,微信还很好地把虚拟的社交圈和实际社交圈结合起来,通过微信,信息的传播和用户的交流变得更加真实化,这种充满亲和力的沟通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人情味,变得更为黏性。微信的成功正是利用了这种社会粘性化的特征,使得微信上的信息传播以几何倍数、爆发式的影响力扩散。这是其它传统的信息推广平台达不到的。通过这种粘性社会特征,微信能够让更多的目标客户通过自己的熟人、朋友的使用而自发地来了解和体验微信,从而达到更广范围的扩散,同时,由于这种传播是直接作用在人们的人际交往上,相比其他广告,传播效果和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当然,微信营销方式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劣势,公众账号限制过多,用户安全隐私问题等。一些企业过多促销性的信息推送,使得用户产生抵触情绪,造成不少企业的推送信息被当作垃圾信息过滤。与此同时,企业对于营销内容创新较低,造成粉丝用户对其兴趣的递减,最终用户黏性下降也让营销平台影响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为了清理泛滥的公众平台信息,腾讯公司对公众账号进行推送数量的限制,服务号每月推送一条,订阅号每天推送一台,大大降低了信息的推送数量,降低了营销力度。从安全角度讲,微信基于位置信息的功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用户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可能会不经意间泄露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犯罪诈骗。

3.微信营销的外部环境

微信营销的外部环境包括外部机遇和外部风险。

目前真个计量行业的营销方式还是以传统营销为主,尚未发现有机构或者公司开展微信营销。计量检测机构可以利用微信公众 平台,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先通过扫一扫二维码送好礼把准客户吸引到公众平台,公众平台提供机构介绍、资质能力查询、业务进展情况查询、收费标准查询等服务,提高与客户的互动性。另一方面,大众对传统营销方式产生审美疲劳,渴望有新鲜的营销模式吸引人们眼球,微信营销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微信营销在计量检测机构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风险。除了微信,营销方式很有很多,微信营销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现在大多数企业只是利用微信来进行简单的宣传、促销广告,内容的贫乏及服务的低质量导致微信的营销效果不高,没能发挥出微信营销应有的作用。其次,微信营销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对手非常容易复制,这就造成在后续的营销中很难取得优势。

检测机构范文第5篇

文章在阐述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发展趋势和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环境检测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有序培育和发展社会化检测机构,促进社会化环境检测市场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化环境检测对策建议

环境监测市场化是指引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属环境监测以外的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机构提供环境监测服务过程。随着环境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任务也快速增加,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为主开展监测活动的单一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监测市场的需求,亟需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时在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下,环境监测领域第三方治理步伐明显加快,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发展现状

十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环境监测市场化作为环境监测领域一项新的模式,近年来在探索中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出台后,很多地方细划出台了操作性更强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从准入条件、能力设定、运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更为明确的规定。比如江苏省作为试点省份于2014年1月就出台施行政策文件《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于2016年10月正式实施《上海市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近年来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市场初步成型,通过备案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数量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不乏监测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规模化监测机构;检测业务范围上逐步扩展,实现由企业自行委托延伸到政府或职能部门的委托。

2存在问题

2.1法律制度相对缺失

我国的社会化环境服务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法制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相对宏观,仅在顶层设计方面提出了原则性和指导性要求,虽然一些地方开展了监测社会化的有益探索,但在实际具体操作层面无据可依、无法可依的现象仍有发生。在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大环境下,出台必要的措施又遭遇政策窘境。比如,一些地方为严格准入,便于监管,在通过质监部门CMA论证的前提下在地方环保部门备案需由环境保护部门重新开展一轮论证,不仅提高了社会监测机构成本,也存在交叉审批和行政浪费的问题。

2.2监管体制不尽完善

在目前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法律体系不健全,备案机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大背景下,严格监管尤为重要。但当前监管机制建设、监管人员力量等相对薄弱,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化环境监测间存在矛盾。特别是在市场化竞争条件下,不利影响已开始逐渐显现:价格上恶性竞争,为挤占市场故意压价;数据上弄需作假,为赢利不惜为企业主谋利益;质量上无法保障,技术人员流动性强、监测行为不规范等。如何加强政府监管,纠正不良行为,维护市场良性运行,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2.3体系建设亟待规范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社会化监测相对起步较晚,管理体系不尽完善。比如环境监测人员的持政上岗管理,环保部门直属的环境监测机构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考核制度,在人员的岗位培训、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上岗证等考核上均有严格的制度规范。社会监测机构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考核培训制度不完善,由谁来对技术人员执证上岗情况进行考核也无据可依。

3对策研究

3.1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政策扶持。出台国家层面的社会化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具体指导各地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使各地在操作层面有法可依。同时鼓励多部门共同出台适合各地实际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办法,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加强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各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专项用于对社会监测机构的业务培训、能力论证、技术扶持等方面。加强技术支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上岗证培训、能力大比武等,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规范监测行为,确保专业化上没有“水分”。

3.2强化监督管理

创新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考评机制、黑名单等监管制度,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实行动态监管,约束其服务行为。采用日常监督、飞行检测、年度监督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实行监管检查,严格中后端监管;制定实行星级化管理评定办法,鼓励优胜劣汰;加强信息公开,对通过备案的社会检测机构以名录管理方式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对弄虚作假、扰乱市场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3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方式,是一个行业自我规范、自我协调的行为机制,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公平竞争、促进健康发展、维护行业利益的重要措施。通过制定健全行业自律规约、职业道德准则等,深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要求社会监测机构重承诺,守信用,严格按照认证的标准方法开展环境检测,坚决杜绝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结语

社会化监测机构的良性发展,将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弥补了政府部门监测力量的不足,缓解了监测市场供需矛盾。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正确引导、逐步推进、加强自律,公众监督,将促使环境检测社会化的路子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高峰亮,张守斌等.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监管到位是关键[J].环境经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