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经济范文第1篇

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礼之类清新淡雅的片断是人类悠久流长历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宝,大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下,茶文化在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从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及对其他领域的连带作用,引起人们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唐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因而对茶饮文化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继而出现的陆羽《茶经》等文字著作是对茶文化发展从饮食到文化的高度总结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饮乃至于茶具、习俗,使茶文化从纯技艺升华为精神文化,并集中体现在茶道文化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流芳全世界。

关键词:

唐代;茶文化;茶经

1.绪论

茶文化广义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茶具、茶馆、运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礼、茶艺等等,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人文科学内容。而本论文则从广义的方向入手来研究中国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以及茶文化对后世之影响。从茶物质开始,在延伸至与其相关的人文精神素养。“茶文化是茶的物质产生和饮品利用过程的物质、记忆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1]随着唐代疆域的扩大,饮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传播开来。直至边疆地区,对后世在经济、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响深远。如唐代有言:“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2]可见,饮茶、贩茶在唐之前已经广为流传与普及。饮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无“茶”字,只有“荼”的记载。茶圣陆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论茶,斗茶,将茶发展出其专属的文化品位,则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强经济、融合文化、丰富艺术、促进交流、开源国库的作用,有着无法预计的社会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

秦汉之际,中华民族的祖先饮茶始于药用。有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尔雅》记载)。南北朝时佛教兴起为茶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经济的大力发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发展条件。安史之乱后,虽然经济有所动荡,但茶文化的发展趋势仍未受到影响。正是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下,茶饮文化正式的开始了发展和壮大。由此,茶叶贸易,贡茶制度,茶书著作,茶禅联系都蓬勃发展起来。

2.1唐代茶叶贸易的盛行。

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东南的一个集散地,经济交易十分频繁。唐中叶以后,由于交易的经一步推进,使得茶叶文化从南向北扩散,呈网状结构覆盖全国。陆羽在《茶经》中更是罗列了无数的产茶州县,现阶段已经明确知道的茶业产区已有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覆盖大江南北。这样的网状结构,在唐代这样的广泛交流时代,为茶叶的传播和茶风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条件。

2.2贡茶制度的施行。

由唐代开始,朝廷开始在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监督。当时最著名的贡茶院设在湖州、常州以及顾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将上好的明前茶上贡至朝廷。贡茶制度劳民伤财,每次运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其负面性。但另一方面该制度确实对茶叶质量的提升意义非凡。皇家饮茶习惯的发展带动民间饮茶消费,当时宫廷里产生的许多新兴茶饮模式成为民间习俗的风向标。自唐代开元以来对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甚至在产茶地设下御用制茶场。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叶税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2.3茶书发展及流传。

唐代社会经济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产性—茶书兴盛,对茶文化系统理论性研究愈加广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陆续撰写了《茶记》、《顾渚山记》等卷,系统介绍采茶、制茶、煎茶、饮茶之法并分列等级[4]。《新唐书-陆羽传》记载:“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以。”[5]另外诗僧皎然、张又新、温庭筠等著作《茶诀》、《煎茶水记》、《采茶录》、《十六汤品》、《茶述》、《茶学大典》、《茶谱》等较为著名。这些茶书将饮茶学问详细地论述,更加推动茶经济贸易的发展。

2.4茶禅关系的发展。

由于茶味先苦后甘,与禅境十分相像,故自东晋后,饮茶便被列入禅规之中[6]。僧徒行踪遍布全国,也使南方饮茶之风传播到北方。茶对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层面,茶道所言清雅、宁静、和谐、自由俭德等精神领悟与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晓茶品、体验自然、又可以通过观茶色品茶味,识解佛性。总而言之,其共同特点在于,领悟自然的神妙。[7]同时,寺庙因为其清幽雅致、古朴无华的环境,成为了文人墨客与僧人进行儒释文化交流的绝佳之地。这些活动与交往,扩大了茶文化的传播。[8]

3.茶文化对饮茶物品贸易的带动

《茶经》对采茶天气、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详细说明,[9]明确了茶文化除茶叶贸易外,还存在饮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饮茶器具总共有二十八种,并称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则称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陆羽所言,乃文人学士所用。二是在陕西出土的金银、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孙贵族和宫廷所用。比如风炉、水方、碗、札等,平时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还是备齐全套,否则,“茶废矣”。

4.结论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饮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孕育期,在唐朝国富力强的时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甚至人民的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除了与饮茶实物的贸易外,茶文化在茶馆、家庭消费等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础,迄今不衰。茶饮已逐渐艺术化,国际化。

作者:光梓宜 汪翔 单位:西安交大附中 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郑永球

[2]《封氏闻见录》,[唐]封演著,《雅雨堂丛书》本

[3]《茶经》,[宋]陆羽著,1956,百部丛书集成,艺文印书馆出版

[4]《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

[5]《新唐书-陆羽传》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

[6]《饮茶与禅修》,沈柏村,国立国父纪念馆馆刊,2000.5

[7]《中国唐宋茶道》,梁子著,1997,陕西人民出版社

社会经济范文第2篇

1.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内涵

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经济法的功能进行如下定义:立法者或政府机构为了促使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现有的经济法进行干预,并且期望通过政府干预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社会经济能够稳定、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上,但是不能单纯的从一个方面去研究和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应该全面的、系统的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针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研究,并对其产生的行为后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2.经济法功能的构造

根据以往的经验,经济法功能的构造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路径,而不同的路径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就目前而言,对经济法功能的考察路径一般分为两条:一条是通过经济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来进行的,另一条是通过经济法对社会总体经济的影响来进行的。经济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并且经济主体的行为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走向。经济法作用于社会经济的主要手段是引导经济主体的选择,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调整经济主体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继而实现经济法的目的。简单的来说,经济法通过影响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的行为来实现其社会经济功能。第一条路径的考察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主体的行为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第二条路径主要考察的是经济法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总的来说,前者是对经济法社会功能的体现,后者是对经济法功能的规范。从经济法对人经济行为的影响来看,我们可以利用法学界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分析人的经济行为,法学界的行为功能理论主要分为五种,分别为评价功能、指引功能、预测功能、教育功能和强制功能。从法学的角度来讲,对于法的功能已经具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因此可以利用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解释。评价功能是指经济法可以对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且具有经济法律的重要功能。预测功能主要是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预测功能,经济主体能够预测到自己经济行为的经济收益,从而决定自己是否做出相应的经济行为。强制功能是指经济法的实现是通过国家强制措施,影响人们的经济思维,从而提高人们遵守经济法的意识。指引功能是经济法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可以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从而使不同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从经济法的社会功能来说,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经济法中有很多难以效仿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了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通过对经济功能构造的分析来研究社会功能与企业活动和个人活动之间的规范性关系。

二、经济法社会经济功能

我们在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制度的功能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社会整合功能,其二是行为的导向功能,最后一个是文化的传递功能。也有的研究中将社会制度的功能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社会制度的信息功能,其次是社会制度的约束功能,再次是社会制度的整合功能,然后是形塑活动方式功能,最后是激励功能。这两种分类方式,虽然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内容上又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社会制度功能的分析上不能仅执着于一点,而应该博众家之长,。根据经济学家的分析,经济社会要想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具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协调性,二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制度,因此,笔者认为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权利义务分配功能

根据法的基本原理来看,法是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的过程,通过这种分配调节机制有效的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权利与义务是不是贯穿于法和制度之间,更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因此,有法学者认为,法的核心就是权利和义务。大部分法学家在研究法时是从权利与义务方面入手。权利与义务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正是这个关系结构指引着权利与义务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利益,从经济法的角度来说,即影响了社会经济主体的利益。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功能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资源与资格的分配,它主要是针对不同层面的活动,对活动的规则进行规定,主要满足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资格,符合资格的经济主体能够在社会资源方面行使权利。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存在的收益不同,就会形成一种间接分配,而这种间接性的资源分配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中。第二个是资源与资本的干预分配,无论是从何种角度考虑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功能都会对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人员的收入产生影响。

2.经济信息的传递功能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一定会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人进行本性确定,并预测后果以及对他们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某项经济活动行为之前都会对行为进行预测和评估,然后再选取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当预测这种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时,经济主体就会做出从事这项行为的决定。在决策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影响因素,只有拥有必要的决策信息才能及时的调整各项优惠条件和限制性条件。通过这些条件和规定,可以客观的反映出经济主体的行为需要。通过借助经济法来不断调整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满足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取相关金融信息的需求。

3.激励功能

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往往以利益最大化为最大目标,因此,在对经济人的假设上存在三点相互联系的观点,一个是人的自利性,一个是人的理性,一个是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首先,经济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往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发展的最大动力,甚至可以说经济主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利益。其次是人的理性,这是指经济人在从事经济活动中体现出的理性,这属于一种条件的约束。简单的来说就是在约束条件下来追求经济利益。最后是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效的促进了社会效益的快速发展。现代经济的激励功能正在于此,经济人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最大限度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激励了经济活动的进步。不断提倡任何经济行为或者是反对经济行为,提高经济活动的信息传递,严格执行经济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奖惩机制。经济活动激励法主要是为经济主体提供必要的行动方向,原则是不改变经济主体的偏好,但是最终能对其选择进行影响,使经济主体的行动方向偏向于积极的方向。社会经济激励法的实行还需要经济主体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经济主体具有一定的期望,并且拥有一定的动力去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法中表现效果最为明显的是激励作用,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主体的利益产生影响,对经济主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4.节约交易费用功能

交易费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经济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简单的来说,人与人之间产生交易就必然会产生交易费用,在交易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信息搜索寻找到合适的交易伙伴,在寻找到合适的交易伙伴之后再弄清楚交易伙伴的地址,并且对产品的质量、数量以及成本进行计算,成本包括缔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可能成本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交易产生的前提条件,而在交易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就是成本费用,节约交易费用功能主要体现在创建有针对性的经济法以及遵循经济法中的相关规定。这两点均可以节约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对于创建有针对性的经济法来说,主要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不断依靠相关法律机构和单位提供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法律保障行为核实信息的真实性,最后以法律的形式公布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这就减少了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搜集消费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对于遵循经济法来说,主要是从经济活动中不断提炼各种具有极高价值的信息,从人们的思维中以及经验中提炼出一些精华的信息,不断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便利,并利用有效的人际关系降低交易费用。这两种降低交易费用的方式可以说毫不相同,但是他们都起到了相同的作用,都能够为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帮助。

三、经济法功能系统特点

经济法具有四种不同的社会职能,分别是同一性、层次性、有序性和主次性,这四种职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关系,四种职能相互联结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经济法功能系统。

1.同一性

经济法区别于社会功能的统一性,其具有与统一性不同的社会特征,同一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功能下都能实现经济法的价值和目的。就分配功能来说,其是经济功能中其他功能的前提与基础,只有保证经济分配功能的合理、合法,才能实现权利义务间的公平分配,为社会中的经济主体带来信息的传递与共享,这样经济主体就会做出最明智的决策,既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也推动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前面所提到的整个过程就是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再调整,实现整个经济过程的有序性,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层次性

经济法功能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经济法的所有功能皆可以从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体现出来,二是经济法本身也具有先后秩序。就前者来说,立法期间,虽赋予职能但未实施;执法期间,所赋予的职能得到了发挥的平台与机会;守法期间是所有功能得以实现的最终保证。经济法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饰演了不同的角色,这也体现出了经济法功能的层次性。而后者则有所不同,其是从经济法本身的社会功能入手,剖析了各种功能在经济法中所占的地位,最基础的是分配功能,其次是信息传递功能,最后是社会整合功能,其中起桥梁作用的是信息传递功能,从这几个功能方面来看,也能凸显出经济法社会功能的层次性。

3.有序性

经济法功能的有序性是指经济法的所有功能并非所属或是并列关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互补促进的关系,这层关系的由来是经济法功能的层次性。经济法功能的发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立法、执法、守法,而且在这三个阶段中经济法功能皆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其在立法阶段并没有具体表现,直到执法阶段才开始发挥作用,并于守法阶段最终实现其功能。另一方面,从经济法本身的社会功能来看,其也是按照功能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依次是分配、信息传递、利导、整合功能,只有后续的功能存在才能彰显出前面功能存在的价值。

4.主次性

经济法功能的特点和意义直接决定了经济法的地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次性。首先,从分配功能来看,其对社会的影响不仅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利益,分配功能所体现的是经济法的魂,即其价值,也是经济法功能最终的目的与归宿。其次信息传递功能和利导功能,他们的作用是将经济法的目的与价值还有行动规划传递给经济主体,并对经济主体的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两种功能只是发挥手段的作用,指引着经济主体的行动,最后是整合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将前面几种功能整合,弥补每种功能所存在的不足,协调各方利益,解决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的平衡与稳定,最终使经济法的价值和目的得以实现。

四、结束语

社会经济范文第3篇

加强完善社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社会经济管理体系,完善经济管理机制是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内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经济管理目标,保证经济管理的顺利实施,全面的掌握经济管理目标的实际动向,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主体间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社会经济管理的体系,科学的、规范的统一部署,加强各项工作间的联系,提高社会经济管理研究的水平,保持经济管理的稳步前行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以完善的体制约束和规避经济管理中不协调的因素,提高加强经济管理的意识,完善经济管理的机制,以规范的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中的经验积累。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的措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情况日益增多,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中的经验积累,有助于合理的化解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的积累经验也是一种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参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经过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对社会管理中人人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各企业、行业间的责任意识,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总结社会经济管理的根本规律,从中找到新阶段社会经济管理的有效思路方法。不断的积累经验,勇于创新是社会经济管理发展的有力措施。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质量、实效。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质量,在于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在研究中,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进行工作。要坚持全方位研究、深入研究、创新研究,要严把好对经济管理研究成果的质量关;要讲求实效,。在经济管理研究中,要注重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在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和提高,而不是一切都从头开始研究。在研究中,要基本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兼顾,侧重于应用研究,把研究重点放在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服务上。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科学水平。新阶段的社会经济管理与传统的经济管理有较多的不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

新阶段的社会经济管理特点必然要遵循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加强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来督促社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培养新阶段社会经济管理人才,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提高社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建立与社会经济管理发展相配套的现代化科技水平。以长远性经济发展为目标,科学的规划,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以科学促发展,以管理带效益,实现有新阶段特点的科学的社会经济管理的的稳步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改善社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情况,必须对社会管理基本理论、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社会管理经验,提出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为党和政府完善社会体制、制定社会政策,推进社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社会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统计职能 社会经济资源 优化配置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经济转型时期,正式踏入了市场经济社会。而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以及完善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统计在其中所具有的作用也愈加重要,能够有效的为社会、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并以精确的信息统计帮助国家开展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如何能够使经济统计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更好的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则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2 同市场经济的联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社会市场作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重要决定因素。而这里的资源配置是需要以市场作为其运行基础的,而对于资源来说,信息、人力、人力等等资源都包含在其中。在对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统计,之后再在调差结果的基础上展开分析。比如,为了对某一地区的经济实现发展,就应当先对这个地区中的基本经济状况进行一番调差:当对此地区劳动状况统计时,则可以对地区中劳动人员的年龄、文化等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再决定在此地区中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知识技术类产业。而当对地区中自然资源开展调查时,则可以对地区自然情况有所掌握的基础上判断应当发展服务性产业还是加工产业。而当对地区中群众消费情况调查时,则可以对地区中的商业情况有所掌握,并由此决定地区中应当开展的能够符合群众消费水平的投资规模。通过上述分析则可以了解,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自身自然经济规律而产生作用的,而不是通过任何方面的命令能够发挥作用的,而对于经济规律来说,其必须从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指标来了解,只有将这种由调查研究所得的经济规律同市场进行良好的结合,才能够在掌握市场规律的同时促使市场经济能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3 统计手段在经济领域的拓展

3.1 国民经济方面 对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水平考察的过程中,国家中国民的收入与产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能够有效的反应出国家经济的状况。在传统对国民收入衡量的方式中,主要以国家的生产作为基础,其也正是现代对国民收入进行统计的主要方式。但是通过这种方法统计的不足之处是其没有对福利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而且其还没有对非市场行为起到足够的重视,将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投资也都按照消费来处理,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人民的健康情况。而如果想对国家中健康情况以及可持续收入方面也纳入其中,那么使用现代的方式则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当对国民经济统计的过程中将市场中以及非常市场因素的资本都包含在内时,或者对资本都按照合理的价格估价时,那么国产生产净值才是对国家收入衡量的最精确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统计则能够将国民收入以及收入、产出等指标更为精确。

3.2 指标体系方面

3.2.1 重视制度因素 在以往对经济增长量统计的方式中,并没有对制度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实际上,经济增长量同社会的制度因素之间也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对于经济增长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是其向国家中人民体重不同类型经济产品的能力上升,而这种能力上升是需要以现今技术以及合理制度为根本基础的。目前我国还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其同世界先进市场中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制度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如果想从统计学的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质量进行良好的反映,就应当对市场中的市场制度以及其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3.2.2 反应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及质量的途径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在这个背景之下,其能够有效的加深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并随之出现很多能够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同时,随着近年来世界国家市场的开放性加强,也使得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构成以及经济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所以,同社会经济配置具有重要联系的供需差率、全球化效率等等都能够试着以经济学的角度来实现。

3.2.3 创新经济统计模型 对于经济统计模型来说,其不仅仅只是一个负责定量的工具,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相近性分析的有效工具,通过这个模型,能够有效的对社会中的经济理论进行验证及修正,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其不断的完善,而且其还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探索新的经济理念。而根据实际问题以及对其中所有可能存在的模型都进行一定的选择优化之后,则能够以整合的方式形成全新的统计模型,从而对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带来重要的意义。其中,计数数据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社会试验方法、期权定价模型、离散选择模型、托比模型、可变参数模型、样本选择模型、经济周期波动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都能够对我国发展新型统计模型带来很好的方向。

3.2.4 时间序列分析 在时间序列中,其存在的一系列数据中所提出的一些挖掘算法通常都带有较好的普适性,且其算法拥有较好的使用面,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是其预测效果通常来说不是很强。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各项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回归模型以及统计模型为依据的技术都同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上述几者结合之后能够提供出很多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挖掘技术,这也为未来较大规模非线性系统的建立提供更好的支持。

3.3 运用统计资料发展市场经济的实例 欧盟的迅速崛起为世界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对于市场统计数据实现了良好的运用,从而有效的预测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其还将欧洲作为市场,并专门成立了负责统计工作的调查部门。在调查中,在保证调查范围广泛的同时,其还通过互联网技术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统计部门进行实时的沟通,以最大程度对自身发展存在的价值进行统计与整理,并及时的发送到各个企业之中。而当企业受到此部分信息之后,则在对其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相关产品、投资方向以及发展路线做出了及时的调整,从而在有效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通过全面的信息更好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这也对我国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借鉴经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作为市场企业一定要对国内、外的市场经济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统计,并及时的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企业健康顺利发展。

3.4 政府在统计过程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不需要政府在其中对企业采取直接的调控,而是应当以间接的办法调整市场的发展方向,比如通过适当的税收手段、制定产业策略等方式对经济产区全面、宏观的调控。同时,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同我国现实的市场总量及规模相匹配,并依据我国现状的信息资料对相关政策进行制定,从而能够更好的符合我国的实际。另外,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应当对相关数据起到足够的重视,并在制定发展战略的同时对GDP的质量采取足够的重视,并能够以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而对我国市场做出更为准确、切实的评价。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良好经济发展是同良好的统计信息资源是分不开的,只有在对资源进行充分统计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其结构以及格局采取科学合理的整合。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根据我国市场实际情况,以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我国的经济统计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更为有效的对我国的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

参考文献:

[1]胡冬梅.影响发电企业统计工作的因素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01):54.

[2]冯晓华.如何正确理解和客观评价国内生产总值[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03):64.

社会经济范文第5篇

在21世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一体化正在稳步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趋密切。处于世界经济发展这个大家庭中,消费观念相互影响。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有创意的产品更能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冲在前边,在艺术设计下诞生的产品会更加有效地取得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正和艺术设计发展成为一种共生关系。有了社会经济市场艺术设计才能确定目标并且得到资金和社会的支持,而艺术设计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赢得更多的先机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共生关系;社会趋势;经济发展;艺术设计;互利共赢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途径

设计的本质:从木钻取火到现在的宇宙飞船,无一不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成果,而这些成果也可以称之为设计。历史中的历代前辈们改变原有的事物,去变化、更新、发展、创新这些事物,所以说设计就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一种有目的有遇见的一种活动。由此也就可以知道艺术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我们不断去发展他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改变当时的环境,或者是工具,更有可能说是我们自己。是设计让我们的日常的生活起居更加便利,让我们的信息发展更加广阔,它不仅在时时的适应着这个社会的发展,也在促进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进步。

从马克思哲学中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最终目标的实现都不是单方面的,促成此发展的另一方也必定从中获益。设计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兴衰而前进或者是止步不前的。因为艺术设计不是艺术。我们所知道的有很多的大艺术家像梵高、毕加索、或是我们国家的杜甫、李清照等等。他们都可以去随着自己的所感所发而创作作品。这便是艺术,它无需去顾及这个社会在需要什么。不用考虑唯物主义论下的物质需求。但是艺术设计不同,它需要考虑社会因素。正是社会市场需要才会有它的诞生没有这样的宗旨设计出来的物品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下不久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艺术设计也将不会发展和进步。产品要不断变化,适应人的需要,欲望的改变。所以只有在符合社会发展、服务于广大消费者艺术设计才能生存。颇负盛名的建筑大师贝律铭,他设计出了很多的艺术作品都得到了专业人士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有我们所熟知的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一艺术界的瑰宝在观赏和与使用上,都可圈可点的体现了人文因素。里面采用的玻璃地板,当阳光照射进来时,便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柔和感和温暖。这便是适应社会的的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支持。苹果手机也是如此,从外观到功能设计,一直在致力于发展人机友好互动理念。他在整个世界销量甚好不就是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

二、社会经济需要更加优秀的艺术设计

我们国家一直在以科教兴国为理念。国家大力支持创新事业的发展,帮助大学生创业贷款,给科技创新的作品给予及时的奖励。20世纪后期的中国制造到21世纪的中国创作。国家大力支持创新,正是发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兴国的秘诀,就是科技创新让这些国家富裕起来的。可见科技创新能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多大的促进和帮助。而艺术设计的确就是科技创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已经打开了国门。虽然机遇来临,但是挑战也在共存。国外一些经济强国的国家些许基础设备都会强我们国家一些,苹果手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本国的艺术设计产品不能跟上世界步伐,外国将有机会打开国内市场,进而同化国人理念。购买进口产品,国内产品销量阻滞,大量金钱流向外国等等问题。这对于国家经济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有极其恶劣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同样的产品,只有有更好的性能和外观我们才能和国外的产品竞争。这便是艺术设计必须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好的艺术设计发展绝对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这样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正确的。

三、结语

没有社会经济市场这个大平台艺术设计也将没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去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样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同往日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才能更好地前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屹立不倒。二者相互促进,既保持各自独立有密切相关,可以说二者是一种共生的伙伴关系,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吕村.艺术设计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回顾与现状[J].中州大学学报,2009,02.

[2]朱和平,张美利.试论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

[J].焦作大学学报,2007,02.

[3]李庆曾.试论我国基本需求商品化发展战略[J].未来与发展,1986,04.

[4]张伟.克林顿政府科技产业政策简要回顾及布什政府未来科技政策走向[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1,05.

[5]姚海鑫著.经济政策的博弈论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叶静怡著.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张雷.韩国经济增长中的科学技术、教育因素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

[8]陈希.产业升级背景下对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