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母亲的短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诗 《繁星》 爱的哲学 艺术探索
冰心是中国小诗的奠基人,《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小诗集,收入诗人一九一九年冬至一九二一年秋所写小诗一百六十四首,最初发表于北京的《晨报》,后结集由商务印书馆于一九二三年出版。《繁星》是冰心小诗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小诗的拓荒之作。
一、仿用泰戈尔的形式收集零碎的思想
当时受“五四”精神鼓舞的文学青年,冲破古典格律的羁绊,大胆吸收外国诗歌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努力探索,创造出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迥然不同的新诗,有一种类似小杂感之类的“小诗”或“短诗”,而冰心就是最早写这类“小诗”的诗人。她的《繁星》和《春水》两部小诗集风靡一时,反响很大,给后来的新诗创作以深远的影响。
冰心曾说:“我写《繁星》,正如跋言中所说,因看着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他的形式,来收集我零碎的思想。”[1]当时,冰心正在大学读书,在“五四”新文化的中,各种新型的报刊如雨后春笋,里面不仅有反帝反封建的文章论著,也有外国文学的介绍,以及用白话写的小说、散文等。她就像一个欣喜若狂的孩子,贪婪地阅读着,而且“遇有什么特别的句子,就三言两语的写在笔记本的眉批上,这样做惯了,有时把自己的一切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也都拉杂的……写上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读到泰戈尔的《飞鸟集》,诗集中都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三几句的短诗。于是她心为之一动,觉得把笔记本上记的那些三言两语,加以整理,不也是诗吗?于是便有了《繁星》和其后的《春水》。[2]
从上面的自述中,可以明白三点,她写这些小诗,一是受文学新潮流的影响,是时代的产物;二是外国文学形式的直接启发和借鉴;三是内心感触的自然流露,字字句句饱含真情。
二、歌咏自然、赞美母爱和抒发哲理
《繁星》共收短诗一节,因是作者“零碎的思想”的汇集,因此诗的内容非常宽广丰富,而其中以歌咏自然、赞美母爱和抒发哲理的诗为最多。冰心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在她纯洁欢悦的心灵里,自然是天之骄子,美丽而不妖冶,端庄而不矜持。那“深蓝的天空”,“闪烁着”的“繁星”,“飞溅的浪花”,“晚来的潮水”,“无声的树影”,“料峭的天风”,“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露珠,蜜蜂,流星,大海,山影,晚霞,等等,无不饱含温柔的情思,散发出生命的气息和诱人的芳香。在这丰富多彩、美丽神奇的大自然面前,诗人的“心弦”被重重敲响,引起万千思绪,为自然的美所陶醉。景是如此美,点点处处华光四射!人呢,也是美的。在诗人笔下,“母亲”就是大写的“人”,“母爱”就是人类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是生的慰安、美的典范。因此,她热诚地赞美:“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对母亲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视“母爱”为神圣而至高无上的爱!
诗人歌颂自然,赞美“母爱”。这固然抒发了她内心的真情实感,但又不停留在事物表面和直接意义上,而更多地是寓情于景,努力发掘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如:“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他底下细小的泥沙”;“言论的花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空中的鸟!何必与笼里的同伴争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等等,都显露出朴素而深邃的道理,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启迪。另外还有一些诗,如:“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我的朋友!起来罢,春光来了,要洗你的隔夜的灵魂。”等等,热情鼓励青年珍惜青春,努力向上,面向未来,具有健康积极的意义。
三、《繁星》的艺术探索
(一)短小精悍,不拘一格,在随意的挥写里蕴藏着朴素的哲理
诗言志。冰心要抒写的是“自己一切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诗虽短,内容并不单薄、草率,是浓缩了的“短”,话短而意长。就像蜜蜂一样,身体虽小,却有敏锐的感官和尖利的针刺,或讽刺,或讲述道理,往往鞭辟透里,一针见血。三言两语的诗句,寄托点点滴滴的感想,景与情一致,情与理和谐。因其表现的是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常理”,浅显而不深奥,因此能使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从中联想起自己生活中相类似的种种真实而亲切的情景。
(二)富有诗情画意,格调自然柔和
《繁星》清新淡雅,诗人通过一系列特别的意象,建构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典文化传统对冰心小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绘画是表现精彩瞬间的空间艺术,冰心在小诗里抓住的就是一些精彩的瞬间。冰心选择一些意象组成了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诗歌意象系统。在这个意象系统里,有父亲、母亲、弟弟和小孩子构成的家庭与人类系列,有大海、鲜花、鸟儿等构成的自然系列,有星星、月亮等构成的宇宙系列,童心把这三个系列中的意象紧紧地统一在一起。《繁星・八》写道:
残花缀在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鸟儿飞去时使缀在枝上的残花撒得满地,残花、树枝、鸟儿这些意象的组合有着特殊的意味。诗人从落红满地中获得生命意味的顿悟,诗作为流动的时间艺术于刹那间成为静止的空间艺术,诗于刹那间获得永恒的绘画之美。绘画抓住宇宙中的一个瞬间,而小诗正是诗人表现瞬间稍纵即逝的意绪。当诗人找到特殊的具象承载瞬间的意绪时,诗中的具象就转化为意象,同时具象也成为绘画中的具象,诗中有画便产生了特别的意蕴。
《繁星》色彩清丽,层次感强,而绘画非常讲究色彩的运用和层次的设计,所以《繁星》的色彩感和层次感容易在读者的视界里绘成一幅幅美的图画。玫瑰红、残花的落红、芽儿的嫩绿、花儿的淡白、果儿的深红,再加上落日与斜阳、月儿的朦胧、繁星的光明等,这些色彩已经带上诗人的感彩,成了创作主体的对象化存在。诗人同时讲究叙述的层次和构图的层次,使《繁星》的立体感很强。也就是说,《繁星》是色彩清丽的立体画卷。《繁星・一四四》写道:
塔边,
花底,
微风吹着发儿,
是冷也曾何冷!
这古院――
这黄昏――
这丝丝诗意――
绕住了斜阳和我。
斜阳、塔边、古院、花底和我构成从高到低的层次,塔边、古院、花底是静态的美,斜阳和我是动态的美。黄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诗意产生,画意产生,美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正因为作者不是有意写诗,因此她不讲究格律,不雕琢辞藻,有韵固然好,无韵也很美,听任诗句从心中自由涌出,极其自然和谐。我们读《繁星》,不管是有韵或无韵,都感到十分朴素亲切,自然流畅,有着强烈的音乐感。如:“月明之夜的梦呵!远呢?近呢?但我们只这般不言语,听――听,这微击心弦的声!眼前光雾万重,柔波如醉呵!沉――沉。”不仅文字优美,而且音乐性很强,像穿涧的山泉,悦耳中听;像抒情的小曲,委婉柔和,把读者带进诗的美妙境界。
(三)典雅与晓畅的语言
古文学的典雅与含蓄是现当代人所赞扬的语言风格,在明白晓畅的白话文中,运用典雅的语言,使语言更加清新隽永,从而形成了《繁星》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繁星》的许多小诗中,典雅的特色随处可见,冰心将古典诗文的神韵巧妙地运用于白话诗歌中,如“阶边,花底,微风吹着发儿,是冷也何曾冷!这古院,这黄昏,这丝丝诗意,绕住了斜阳和我。”这几句诗体现出她和谐的诗情,在这暮色笼照的古院旁,在只剩下一抹余晖的夕阳下,静穆中增添了些许苍凉的味道,有点“枯藤老树昏鸦”的感觉。略带有古典的语言中又不失雅致,古院和黄昏,是古诗词中最常用的字词,在这儿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带有古诗的深邃,却不似古诗一般含蓄,它通俗易懂。深蓝的太空中繁星闪烁着,是她们无心的对语和赞叹。童年是人生之始,纯洁无瑕,有一个绚丽的幻想天空,如幻似梦般美好。但童年又如梦一般短暂。因此,冰心感叹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她用二十多字写出甜美的童年,不难看出,这首小诗的文字是清新典雅的,是清新朴实的,又含一点淡淡的忧愁,就如同古典诗词般富有韵味。童年美好却极短暂,如梦一般短暂,白居易也曾在诗中说:“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就是童年,抓不着留不住,只能是内心深处的一点回忆。冰心用清新典雅的语言来描绘童年,尽管是温柔的,但还是掩不住淡淡的忧伤。在这首小诗中,文字典雅清丽,极富诗情,却又通俗明了,不似古诗词那般深邃难懂,带着一丝愁绪的温柔,却有着欲说还休的韵味,将童年与现实的差距和隔阂说得清晰明了,这就是典雅之美与晓畅的文风所达到的效果,让人在古与今之间漫游,既体会了古典的典雅之美,也享受到现代白话文的晓畅通俗。
冰心将古文学的典雅之风与现代白话文的通俗晓畅相结合,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做了完美的结合,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注释:
[1]引自冰心:《冰心全集 自序》,1932年。
[2]冰心:《我是怎样写和的》,诗刊,1959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江锡铨,曹金林.中国现代文学使用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清新恬静之美
徐志摩曾说:“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的小孩扑入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他还说:“要使我的心灵,不但消极的不受外物的拘束与压迫,并且永远继续的自动趋向创作,活泼无碍的境界是我的理想……领受到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精神是我们的理想。”他认为只有大自然是最纯真、最自由、最美好的,大自然就是自由的象征,那么大自然所具有的秀逸空灵、清新幽雅的美就是生活中所要追求的真正的美。而且他还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得自由,生活得纯真。要实现这些理想,必须到大自然中去寻觅。当然徐志摩擅长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述来抒发思想感情。
徐志摩最喜欢最常用的喻体有花、鸟、明星、水晶等等。他喜欢选择莲花最为诗歌意象。例如《她是睡着了》:“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敬的白莲,/她入梦境了,/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用“星光下一朵斜敬的白莲”这个意象来表现少女睡态的安宁祥和;用“香炉里袅起的一缕碧螺烟”这个意象来表现少女入梦后的幽静和谐;用“涧泉幽抑了宣响的琴弦”这个意象来比喻少女睡熟时轻柔的鼾声;用“晨曦下在荷盘中颤动的露珠”这一意象来表现处于欢欣梦境中少女酒涡的甜美;用欢快飞舞的彩蝶这个意象写少女入梦后的欢欣愉悦……这里的比喻意象绚丽多姿、摇曳多情、美妙绝伦。又如:“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最后的一天》)“她脸上浮着莲花似的笑”(《爱的灵感》)。特别是短诗其代表作《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将莲花描写到极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风中水莲的柔美姿态,来比喻心爱的日本姑娘那一低头的深情、温柔与娇羞,作者抓住美丽姑娘的那一瞬间的传神动作,写出了一位姑娘与朋友道别时的含情脉脉、楚楚动人的神态。在他的笔下,纯净无瑕的白莲成为抒情载体,它是那样的清丽绝俗、纤尘不染,这包含着诗人对圣洁美好爱情的真挚渴求和对情人的赞美之情。
二、情景交融之美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景物皆情语。在表现诗歌关于“情景交融”这一文学特征方面,徐志摩做得非常出色。
在创造意境的过程中,作者寓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表面上从不谈及情感,但情感寓于景中,并且更显得情意绵绵,情真意切。如《沪杭车中》一诗,徐志摩一连用了“烟、山、云影、水、桥、橹声、松、竹、红叶”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山水相连,云烟弥漫,雾霭缭绕,松涛阵阵,修竹俊秀,红叶映衬,秋色绚烂。在自然景物中流露出“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的感叹。最后一句“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点题显意,道出了作者“人生几何”的感叹。这里绘出的影像是一幅山水画,但透出的神韵是抒情诗,情景交融而形成了优美的意境。
1.一个诗人叫汗漫
汗漫呆在黑色橡木桌椅白色墙壁之间,等我,松弛,宽和,黑边眼镜内满载手风琴嗡嗡声般散漫的呼吸、笑意、眼神。
这是我第三次见到汗漫。即便我们在同一座城市,在同一小片月光,在同一束霓虹灯下,也许曾无数次地擦身而过。第一次在五月树木香气中,与谢鲁渤、马叙诸师友同游雁荡山,汗漫带着喘息断断续续的闲话如同画外音。第二次是七月午后,汗漫在福州路咖啡馆的甜香中显得平庸百无聊赖,只是眼睛突然会跳动一两点好奇、孩子气,慢慢将喜悦绽放成两个小酒窝。真奇怪。第三次。
第三次已是八月。支离破碎的八月!酷热依旧汹涌,白布般从天而降、密密实实遮蔽左右前后的我。我从酷热、白亮中推门而入,走向阴凉、阴影中松弛、宽和的汗漫,我相信他看见的我逆光、黑色、单薄,手握他的诗集,《水之书》。我疑心我八月为什么伤感,全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但汗漫的诗不应该伤感,因为他们宽广、大气、华丽,奔涌着澎湃的热情和思绪。这是我见汗漫的理由:难道这个停靠在橡木桌椅之间的游移男人足以写下这些浩瀚诗篇,那些白纸上跳动的才情就是属于这样一个肉质的“他”?
“汗漫我们谈诗吧。”我这么说,就开始谈论他诗歌中的意象、语词、音节、速度,他翻动着那些被我曲曲扭扭的红笔勾画,被只言片语武断,以至不复是原本面容的诗行、白纸、墨汁——他的孩子们。我们说的有一搭没一搭,最后还是滑向不属于诗的种种样样,佐以啤酒和茶,笑及飞扬眼神,在石英表的分针指向某个会议的下午2点时分醒转过来:“汗漫,我们不是要谈诗吗?”
他笑笑站起身:“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2.意象之华
其实汗漫诗歌有一些固定意象:
书写者,诗歌中的汗漫,一个在诗行中反复出现、走动的书生:“我怀疑自己在多年前是否以孔子的书童这一身份/怀抱竹简,来过郑州北郊?”“而我只是一个清寒书生/除了几瓣略微押韵的长短句/又能向女人献上什么?”“我,一个试图继承古人以驴子、马匹、小舟作为锦囊/来收藏四季万象这一传统的晚生”。这个书生,有时缓慢地骑辆老式自行车穿行于加速度的城市,有时在密闭的书房中刻舟求剑,有时化为披头散发在记忆或幻想的草原奔驰的马匹,有时是个漫游者穿梭于剧场海边、黄河泰山、街头楼宇,有时是终年漫游大地的自言自语的手风琴。这个书生,他的使命,就是书写诗歌,或歌唱,或言说:
奥斯威辛之后,1966年至1976年之后
诗人,或曰歌者,依然不安地存在
他们日夜用笔尖缝补灵魂中的伤口、针灸声带中的阴影
把墨水瓶投掷到光阴的激流中去
作为时沉时浮、携带福音的漂流瓶
去寻觅渺茫的岸、手、眼睛、回声——
诗人,歌手,你天赋一张阔大的嘴巴
怎能把它化为废墟、化为考古学家的挖掘地
犹如无言的楼兰、庞贝?
你,嘴巴应成为一个时代鲜明的证词:上唇——“是!”
下唇——“不!”
歌唱,担当,这是诗歌的宿命和光荣
——节引自《初春之书:祈祷》
这个书生,也因为书写,歌唱,虽卑微,而幸福,获得了内心的救赎:
边走边唱的漫游者边走边唱的我
被一种隐秘的力量反复拉开胸腔和声带的我——
这终年漫游大地的手风琴
这终年沉迷于乡村灯光和旷野芬芳以求获得救赎的
手指、风吹、琴声
多么卑微、幸福,一个书生的卑微和幸福
小于一,大于一切
——节引自《漫游书》
而被写下的诗是什么?在汗漫笔下,有时被当作墨汁,被渴慕地吸进笔管,或被毛笔沾取,那些晃荡在墨水瓶中的墨汁;有时是奔驰的披头散发嘶鸣的马匹(也指诗人);有时候诗集是棵向上生长的树(如《漫游书》),纷披的叶子都是令人惊叹的诗行:
是谁把那么多绿叶装订成高大的书——
高大的树!春天的树
鸟巢,是夹在树中的一枚响亮的书签?
——节引自《南阳盆地阴历八章》
至于书写诗歌的用具纸张,它们被认为是大雪,雪中的乌鸦就是墨水瓶,如《呼喊》一首:
雪地上的乌鸦——
一瓶移动的墨汁
等待着谁的笔,插入它的血液?
雪地是一张被风卷起边缘的白纸
乌鸦呼喊:“毛笔和手在哪里呀?
雪就要化了呀……”
诗人书写诗歌,有时书桌就被当作了船,直接划进了大海,诗人奇异的想象无所不及:
他划动木质书桌这一叶独木舟早出晚归
他将笔杆这一柄鱼叉远远掷出
他可能一无所获
直到病危,急救室内的无影灯照亮所有水域
输液瓶高悬在桅杆上裹满海风
他独自划动病床,进入深海
——节引自《打捞》
书桌、墨水瓶、墨汁、树、鸟巢,以及树叶、鸟的翅膀,这些与诗歌的书写相关的意象反复出现在他的诗行中。一个孜孜以求的诗艺探险者,埋首在诗歌险象环生的河流中,从不厌倦,谦卑而无限幸福:
只有诗人感觉书桌边缘的墨水瓶
仍晃动于风中!
——仍是高居于树梢的向上的鸟巢!
他伏身
他用笔汲取一些液体的鸟鸣、云朵
温润自己微凉的心情……
——节引自《持续的歌谣》
事实上,除了这些固有意象外,汗漫诗篇,意象之华,层出不穷,他虽为中原人氏,却有着南方楚地屈骚以及汉赋的华美诡丽的想象。意象叠加,连绵而出,如同华美巨树,枝叶纷披,摇曳生姿,诗人章德益说汗漫意象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俯拾皆是“情思摇曳而又文辞妩媚的长句”“目光奔放而又灵思乍绽的佳句”。尤其集中体现在他的三首长诗中:《水之书:黄河》、《初春之书:祈祷》、《漫游书》。就是在一些短诗中,一些寻常小景,也能被他幻化出诡丽的意象来:
红衣红裤在大地上走动的少女——
少年眺望着的风中之门?
双臂对称,最美的春联
长发是谁避雨的瓦?
心房是谁入梦的新房?
……春天未婚,桃花满面
对立夏之后胸前桃子的饱满,怀想、紧张
——节引《南阳阴历八章》
少女是家门,双臂为春联,长发是屋瓦,心房是新房。一行一意象,而堆叠在一起,绝不至于沉闷,气息英俊透明,且有《诗经》之风的可歌性,有起兴之味。
3.语词幻象,吟唱的歌者
我因黑陶,结识汗漫。两位诗人都孜孜于制造语词的幻象。以幻象抵达事物之本质,抵达现象世界之真实。黑陶充分展示汉字、汉语词汇从字形到意义的美感,语词被密集叠放,语词是可看、可抚摩、可放置、可分拆,可立体地堆积的,语词构成的世界,色彩浓郁,质地厚实,是一幅幅以黑色为底子的油画。黑陶,以火淬炼锻造着语词,执拗的热情憋闷在岩石之下,悄然涌动。汗漫则亮开金嗓子,放声歌唱,他的语词,以水涤荡。汗漫奇妙地将语词,语词的词意,或雅或俗,动词名词形容词,语词幻化出的众多意象,貌似杂乱地“混搭”。他完全打破常规用法,只是遵循诗行蔓延自身的韵律,行走在汉语平平仄仄自然天成的山径,而这些语词,杂糅却不杂乱,精心布置却不做作,华丽又不失清新,这些英俊的语词,热烈的语词,华丽的语词,转动自如的语词,沸沸扬扬、浩浩汤汤如同大河江流,奔涌入大海。
这充满孩子的伟大宫殿
每时每刻都在受孕、阵痛、分娩……在你面前
我和我的子孙以及小麦、土豆、雄狮、夸父……
成为兄弟。我和我的祖先以及梅花、陌上桑、飞天、鸽子……
成为姐妹。以春天为铜镜
你手举两岸一棵棵桃树这一支支口红
涂亮花园口、涂亮你这位于郑州北郊的嘴唇,然后
在中国的额头吻出一轮红日——
——节引自《水之书:黄河》
你汁液四溢的明月之乳
哺育着二十四个中国节气、二十四种民族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
春分、清明、大暑、霜降……
竹笛、紫萧、板胡、唢呐……
在大地漫游、吹奏
风——雅——颂——
催促五谷、爱情、诗歌,在你辽阔的视野和听觉里
萌芽、灌浆、抽穗、结实
携手私奔的恋人,在夜晚向你哭诉并获得庇护
放下屠刀的日语、英语,在你面前意欲成佛
一尊铁犀铁一般凝视你的河水、
——一个金色花园的守夜者、我神秘的兄长,凝视河水、
他的铁手提着北方七颗星星编织成的灯笼
每夜都在两岸传说和梦呓中走动或飞翔
穿越汉唐暮色、明清三更,抵达今晨鸡鸣
在白昼,铁犀,静默成你唇旁边的一粒黑痣……
黄河安澜。九州升平
婴儿和昆虫们集结而成的童声合唱团坐满两岸
细声细气地,把枯草一棵一棵唱绿
将露水一夜一夜唱白——
——节引自《水之书:黄河》
汗漫没有任何语词的限制,在他笔下,小麦土豆与雄狮、夸父可以并置,作为植物的梅花与词牌、与壁画中的飞天可以并置,节气与乐器可以并置,汉唐暮色与明清三更可以并置,昆虫与婴儿可以并置。而在这种语词的并置、跳接、转化之中,他从传统的、字面的中华文明穿越到现实的黄河水色,他所用的不是眼睛、嘴唇、牙齿,而是心灵、热血、一腔真情,他嗅闻着这些语词内在的紧密联系,顺着诗之灵,缝补、衔接着他们的相似性。所以,这些语词的混搭,丝毫不存任何障碍,反而令读者惊讶于诗人灵动自如的想象力及飞扬的才情。
假如说,黑陶文字是可看的油画,汗漫的诗行,则是可歌唱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汗漫,这个大地上的游吟诗人,禀承着诗人歌者俄耳浦斯的技艺,他是一架在大地上漫游、经过中国文化浩荡大河洗涤的手风琴,嗡嗡嗡嗡,不绝如缕地发出嘶哑而持续的鸣唱。他的歌唱,有时如江河汹涌奔流,有时如鸟鸣如花开,散发着故乡原野的芳香,折射着木格格窗中的温暖灯光。在中原大地阔步行走,他的歌声如同河水中的黄钟大吕,在江南小镇,缓慢行走在暗弱的光线与阴影中,他的诗行则流淌着温柔的月光,女人的软语、手温,及暗香。
且不论阅读汗漫诗歌所能感受到的行进中的汉语的音乐节奏感、速度感,单就他的两首长诗《水之书:黄河》及《漫游书》看,形式上就富有音乐性。
《水之书:黄河》,复调结构。诗歌分为六阕,是行走在黄河边上的少年、孔子身边的书童、诗人汗漫、或“我”——所有受黄河文明哺育的汉人,歌唱,并倾听黄河母亲与他的对唱。以诗人的歌唱为主,他的音调是开阔、响亮的,他吹奏、吟唱,“穿越汉唐暮色、明清三更抵达今晨鸡鸣”,漫长、阔大,浩浩荡荡;而黄河母亲的对唱如同大提琴,声音温和、深沉,是对岸边行吟者的呼应,满含包容与爱怜。
《漫游书》是一部交响乐。是诗人在大地、现象世界的漫游,思索,歌唱。全诗分七节:第一节《大地汹涌》,很快的快板,依旧是诗人飞扬、阔大的音调出场;第二节的《夜色温柔》与第三节的《成语内外的六种景象》,是行板、慢板,抒写诗人面对现象世界中所见之种种,沉思,游移,感觉着“体内的手风琴含义不明地呜咽”;第四节《幻象:树》,行板,充满奇诡的想象,抵达理想之所,音调重新激扬,直到第五节的《奔跑,奔跑》,转为快板,情绪变得复杂、激烈、冲突,现实与幻象的错杂交响;第六节《慢下来》,再次慢板,重归于思索,“如同萨克斯风傍晚的哑嗓子/——据说,一个人慢下来之后/才有可能重返故乡、春天和初恋……”;第七节《乡村灯光》,如歌的行板,回归到一种平宁的,自由的,飞翔的,虽卑微而幸福的状态。
4.汗漫:浩瀚之意
汗漫两字,即是浩瀚之意。其名其诗,合二而一。假如他的内心不足够浩大,假如他不是滋养于绵远的文化传统,假如他不是漫游于大地、行走在河边,眺望、倾听,假如他缺乏热爱、悲悯之心,假如他不时时处于异地却充满对乡愁的渴意,假如他不执着于对诗歌技艺的挖掘,假如他缺乏歌唱的喉咙、持续的热情,假如……汗漫,这个试图划动书桌、游向大海,这个边走边唱的漫游者,假如单凭语词、技艺、音节、速度,他如何成为汗漫?虽然,我们也说,语词行进在语词的节奏中。汗漫诗歌主题宽泛,大致可归结为三种:
热爱。从大处看,感恩于大地的开阔、滋养,倾情于母亲河的曲折、壮丽,受惠于中华文明传统的沐浴、洗礼;从近的、小的看,故乡的鸟鸣花开,木格格窗的温暖灯光,父亲,合葬的祖父祖母,偶遇的铁匠、矿工、拾垃圾老妇人、手持油灯的瞎子、新娘、晨风中的少年……这些源自内心深处的感激、感恩、感动、感伤之情,涌动在诗人笔端,成为他歌唱的元素,并构成了一个诗人内在的精神质地。汗漫的长歌,如同西来东流的大河之水,精华集中体现在《水之书:黄河》中;他的短章,又如泉水细流漫溢,湿润,清凉。汗漫,让我想起新大陆上的惠特曼,他们一样深情歌唱自己的大地、母亲、河流、故乡、人群。他不回避所谓的“大题材”,因为他有“小于一、大于一切”的情怀和笔力——开阔,但尖锐。他说,一切题材都可以成为诗人表达的对象,关键是怎样表达,是否诚实、独到。
你采下一朵金菊,落地生根,盛开成小花园、盛开成我
你采下一朵水,从双脚而起汇合成直立的河流、汇合成我
我是黄河,一种幸福
我从黄河来,一种光荣
我到黄河去,一种宿命
埋下诗人尸骨的河岸破土而出歌手的乳牙——
你奔流,我就不朽!
——节引自《水之书:黄河》
转化。一个曾经的少年,“独自走遍开满鲜花的大地”,“惟一的行李是他发烫的身体/无数的墙壁和脸/无数的方向和悬念”,他赞美般的河水,暗香的少女,“绿叶中打井,鸟背上耕田——这神话、童话般的风景”,属于他纸上幻象的源头之地故乡南阳。而渐进中年,他却迁徙来到大海边一座庞大的城市,在异地谋生、喘息,看时光流逝,头白、委顿、腰带渐宽,仍然游移不定,“他对故乡、异地怀着双重的内疚和羞愧”,因为他远离了心中故乡,又不能完全融入异地。在城市与乡村,在快与慢,在记忆与现实之间,他必须转化某种微妙的关系,必须努力寻找符合逻辑的依据,使之统一于内心。汗漫不想割裂,而是努力转化,他试图以夜晚的诗人身份,历险,做“一个怀想旷野而又迷恋广场的矛盾者。”他要“继续赞美故乡并尝试赞美异地吧!/尽管这是徒劳的赞美”。汗漫的态度,怅惘而积极。对生活如是,对时间流逝如是,对亲人的死亡也如是:
最近的晚冬,带走父亲
我与旧日时光的联系断绝一个环节
我猝然苍老,眼光突变——
大街上的每个妇人竟都成为美好少女!
而在从前,她们的背影
常常混同于沧桑的母亲
用诀别的目光抚摸一草一木
内心充满热爱、眷恋
而那些渐次进入长眠的亲人友人
也使我终将抵达的死亡
变成故乡和温暖
我将彻底安静
不再显得悲凉和孤单
——节引自《春天再次来临》
死亡在这里被转化成对人世的爱,对少女的赞美,对时间的眷恋,而死亡,也将让诗人矛盾、游移、焦虑的心终于安静,也将让他回到真正的精神故乡,也让灵魂和心自由广大,真正地飞翔。耿占春评论汗漫时说:“在他的修辞学梦想中,死亡可以变成新婚,哀痛可以化为祝福。”比如《早春,为祖父祖母合墓》中,死亡,以温柔、温暖的祝福的方式进行,“多年以前/他们烛光下的绣枕大约开着并蒂莲花/如今,两人如同先后熟透的莲子/ 落入泥土”从莲花到莲子的转化,是祖父母的再度新婚。这种自然而奇妙的处理,是因为汗漫有一颗温暖、宽广、大爱的心。
归宿。汗漫能够完成现实与记忆之间矛盾的转化,乃在于,他死死守住他的心中家园与精神归宿。这个归宿,就是诗歌,就是他的诗人身份。所以他不停地重复他的毛笔、墨水瓶、书桌、书生这些意象,将自己当作一台自言自语的手风琴,“我体内的隐疾和晦暗被琴声清洗/我双脚热烈如鼓点撞击大地之鼓!”他毕生为诗歌生活,惟一的愿望就是,“当我死去,我一生种下并热爱着的树木们/能否保证一个漫游者无愧地躺进/鸟巢做成的骨灰盒/——在群山之上、树枝之间/随风摆动”。树木、鸟巢,也是他诗篇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他在对这些大地物象的反复书写与吟唱之中,安顿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在诗集最末一首长诗《漫游书》的最后一节,诗人创造了一个乡村女诗人形象——乡村,小母亲一般的温暖女子,木格格窗洋溢而出的灯光的温暖,构成了诗人记忆中的家园;而诗人身份,是他的精神依托,他的灵魂必回归到诗的王国。在乡村女诗人身上,汗漫完成了对记忆故乡与精神故乡回归的合一,这个乡村女诗人手持油灯,呼喊:“看着灯——看着我——别走丢了——”
一个乡村女诗人
一个总在担心真、善、美三姐妹迷失于白昼的
诗人、农妇
站在傍晚时分的木格格窗前
手持油灯,呼喊:
“看着灯——看着我——别走丢了——”
她是三姐妹的长姐、小母亲般的长姐
她的呼喊,回声四起
夺眶而出的灯光
让木格格窗以外的世界,满面暮色和忧郁
——节引自《漫游书》
5.再见汗漫
我们因诗歌而聚合,在钟表滴答声中再见,奔向各自的办公桌、电脑、手机、记事本。我再次将自己投入南京西路的酷热中。隔着车窗,隔着加速度的小甲虫,目光折叠被挡风玻璃弹回——汗漫在甲虫之外,在阳光之外,在马路那边,在阔大的梧桐树的阴影中——缓慢、近视,一个职员,一个诗人。离开了故乡南阳,他却日日穿行在这座城市一条名叫“南阳路”的小街,努力保持对路边种种细节的敏感——是奇迹?是命运?是他不可能也不愿割断的与故乡的联系。汗漫说,一个人有可能在异乡彻底拥有了故乡。他也许天生注定要这样在故乡南阳与一条名叫南阳的小路之间,奔走他的生活,转移他的困惑,记录他的爱恋与幻想。他,一个男人、职员、诗人、漫游者,一台喃喃自语的手风琴,一匹奔突往来披头散发的马,在这蝉声鸣噪的午后,在楼宇街巷间,辗转反侧,低语,或大声呼喊:
“看,一匹马骑着一个歌手飞过市区天空了呀!”
“到大海上去,抵达更自由、广阔的地方!”
积累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有的老师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自己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有的老师则切断记忆储存与理解、感悟、鉴赏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如此这般,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丧失殆尽。
如何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与愿望,进行有效积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引导学生快乐而有效地积累。
一、激发兴趣
“有丰富的语言积累”[1]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实践中,我们常常是注重督促学生进行积累,而忽视用兴趣去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语文积累也往往因学生失去兴趣而不幸夭折。为什么要读要抄(背)?为什么抄(背)这些而不是那些?只笼统地说对语文学习有好处是不行的。硬让学生“积累”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学生语文积累具有长期性、实效性,而不是“被积累”,这就要求我们用兴趣去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记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欣赏积累。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同与认可,这是人的情感需要。教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认可与欣赏。比如,可以在积累本上和孩子们交谈,孩子们往往非常乐意;用各种卡通图案给孩子们批改积累作业,孩子们欣喜若狂;当众晒晒他们的积累本,互相欣赏,他们一脸灿烂。谁积累的词多,谁写的句子最精彩,谁画的图最有创意,谁的字迹最工整,甚至是谁的积累本保护得好……在互相的学习与欣赏中,孩子们其乐融融,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享受,更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习与借鉴。赞美犹如阳光,有了恰当的激励和评价,才有可能让学生保持兴趣,产生自觉积累的行动,从而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于永正老师说:“要让学生多攒钱——积累语言。”说得多巧妙。攒钱不是一天的事,想变成富翁只有靠每天的勤劳。因而,我在班里见缝插针开展“每日一句”小活动让孩子攒些“零碎小钱”。按照学号,每天一人一句精短诗词或名言警句抄在黑板一角,全班孩子利用上厕所、交作业的时间就可以背诵,实现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学语文。有时,我们还会举行擂台赛,晒晒谁的“积蓄”多,比比谁是“花钱”高手……这样化整为零,内容少,容易记,降低了难度,学生不感到这是负担,没有了畏难心理,而且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孩子们这样一天积攒一点,总有一天会慢慢成长为语文素养的小富翁。
积累是为了调度,为了应用。不是为积累而积累,而在于充实,在于提升。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一个语文园地里都有一个《词语盘点》,归纳总结了整个单元的重要字词。《词语盘点》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枯燥,几十个词记起来又多又麻烦,几乎没孩子喜欢,但老师又不能不重视不教。我在教学时就“变换花样”让词语丰富生动起来,拓展生硬词语的鲜活内涵。如本学期,我上完四上的第二组后《词语盘点》后,让学生用上其中的词语开展“我是蟋蟀”“爬山虎的自述”的说话练习。这种词语的积累方法很有趣,学生在无意间理解并运用了词语“随遇而安、毫不可惜”等词。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是理解词语这么单纯,学生口语交际、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提升。学完第三单元的《词语盘点》后,我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编写自己喜爱的童话或故事,这应该是把词语学厚的最佳捷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词语,学会了运用词语。
二、诵读内化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之一,也是语文积累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不仅直接对语言积累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文化积累、思想积累有着深远的影响。传承华夏文化精髓的典范著作,涵泳了历代文人深厚的情感积淀,寄托了他们的理想追求,包蕴了他们的思想精华。阅读他们的著作,就是与他们构成心灵上的沟通与情感上的交流。这种人本相融的阅读境界,所带来的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可以升华学生的美好情操,进而提升他们的人格境界。
除了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文本对话,诵读体验外,我们还可以专门开展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巩固积累,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从语言的酒窖中发酵出中华思想的芳醇。通过朗读、诵读、背诵,通过感知、把握、体味、揣摩,通过与大师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文化对话、与心灵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建构学生的语言模型,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的水平,进而移人性情,涵养人格。我们四年级针对学校的大课间着手落实“经典诵读”活动。老师们从网上精选名家名篇的音频、视频朗诵,或普通话朗读好的老师自己录制,并将作品打印发给学生,引导孩子阅读、诵读,从声音、文字多方面进行语言积累。所选的文章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思想内涵,都堪称经典并适合四年级学生,如《春》、《和时间赛跑》、《我的母亲独一无二》等。
针对孩子的“三分钟热度”,采用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实效性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对积累实践保持持久的兴趣。诗歌诵读、美文朗诵会,举办讲故事比赛、阅读竞赛等活动都使枯燥的积累增强了吸引力,学生在活动准备、组织、实施和总结中轻松愉快而又有目的地进行某一方面的积累和语言实践,使积累成为自觉的行动。
丹麦语言学家斯培森曾说:“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2]背诵也是一种积累,可使经典积淀、内化为自己的情感经验和知识储备。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围绕积累背诵,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一些小活动,如诗句开火车、歇后语接龙、开心辞典问答、背诵小能手评选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兴趣盎然,热情高涨,竞争的机制让他们不断地主动背诵积累,甚至还能自主延伸。
三、拓展内涵
一讲到积累,也许有人认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无非就是摘抄好词好句罢了,于是天天布置积累作业,学生天天随意弄来一些词句敷衍老师,长此以往,学生丧失对积累的积极性。所谓的“积累本”就成了“抄写本”。因此我在思考,可不可以有这样一种作业,以每天持续的阅读和积累为杠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挖掘灵气,培养个性?有没有一种作业,装载着孩子的喜怒哀乐,填补了孩子的精神空白?因而,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你们想要怎样的积累本?积累本你们想积累什么?可以摘录好词佳句也可以记录当天时事新闻、可以写下心灵感受也可以发发牢骚提提意见……“积累”的内涵拓展开来,孩子们真是创意无限。于是,我给他们归类为三个版块:“阅读版块”记录好词佳句及读后感,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新闻版块”记录当日新闻几条,可以做简单点评,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心灵版块”记录当日小事,写写小想法、小意见。每个人可以给自己的版块起个性的名字,如“书海漫游”、“书房斋”、“每日关注”、“小眼睛看世界”、“心灵驿站”、“快乐休闲吧”等。当然也可以给积累本几个好听的名字,如“航行日志”、“我的七彩空间”等。另外,自己也可以根据喜好增加其他版块,如笑话、故事、歇后语、军事、名人等。这个“五花八门”积累本由学生自己设计,给栏目版块配插图,勾花边,实现我的作业我设计,快乐无限。
学语文要使“输入”远远大于“输出”。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教材每组课文都有一个主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关主题适量拓展,进行主题阅读教学。一般利用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两个环节,让学生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章和材料,由内而外,整理和拓展课外资料,使积累内容切合学生需求,做到有效的课外积累。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再反过来巩固和促进课内学习的效果。如学完“名人”单元,推荐孩子阅读《名人故事》,举办“讲名人故事,学名人品质”比赛。学过《蟋蟀的住宅》一课,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了解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培养观察能力,引导孩子们一起泡豆子、种蒜苗,写观察日记;学完“历史遗产”单元,让孩子们收集我国历史遗产的资料进行交流,阅读名人游记,举行“世界遗产我知道”手抄报展、“保护历史文物我们该做些什么”社会小调查等活动。学习“童话”单元,孩子们课外广泛阅读了中外著名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严文井童话》、《叶圣陶童话》、《郑渊洁童话》等,还开展了写童话、演童话、“我喜爱的童话人物”评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种依托教材的课外延伸和拓展既服务于课内,又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迎合他们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使课外积累成了自然而然的事,积累的效果也不言而喻。
四、引向生活
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开阔,“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积累只能造就出唯书唯上、缺乏灵性的“书呆子”,却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真正学好语文,功夫在课外。有关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左右来自课外。生活实践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大的舞台。
低年级学生都会有一个“采蜜本”。学完对子歌之后,便布置学生回去收集对联,孩子们兴趣很高,楼上楼下跑个遍,还要家长带着到其他小区去收集;学完《啄木鸟》便让孩子们收集一些飞鸟的名称,并且画一画;学完《我爱我家》这一课就布置一个系列作业,一是就让孩子们收集人物的名字;接着看看自己班级里有哪些好朋友,学校里认识多少位老师,楼上楼下有哪些邻居,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拿到班上和同学交流,看谁记得名字最多。为了鼓励孩子们识更多的字,老师们引导学生在家里观察自家有哪些家用电器,然后把它们记下来;到超市里去看看,记一记自己爱吃的食品、饮料名称,自己爱玩的玩具名称;把街道名称记下来,记一记自己最喜爱吃的菜。通过这一项工作,增大了孩子们的识字量,孩子们确确实实丰富了自己的词汇库,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3]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体会、感受、理解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从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写作素材。
三年级时,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语文实践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收集整理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然后鼓励孩子走进生活实践,进行积累。有的孩子采访了编中国结的阿姨,了解中国结的渊源及制作;有的专门去了老年大学了解自己爷爷学习国画的知识,介绍给全班同学;有的则请到了上艺校姐姐到班级示范怎样剪纸……孩子和家长还专门联系了农村的豆腐坊参观,了解家乡的传统食品——豆腐。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取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兴趣盎然,收获颇丰,写出来的作文更是有滋有味。其实,我们每天上因特网、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参加活动、与人交谈……都在不断地接触新的语言材料,一切言语交际的场合都可以成为学习语言的环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从小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语言经验,才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正如郭沫若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是新课程所要求的,也是每位语文老师所要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硕果.丰富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几种途径[J].阅读与鉴赏,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