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钳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钳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地基土工程 施工质量 PDCA循环 因果分析图法

1.前言

基础工程作为房屋建筑的根基,故必须控制好其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基础工程质量控制进行探讨,通过PDCA循环与因果分析图法相结合,运用于实例,以期保证质量,并为技术工作者提供一定的较实用技术借鉴。

2.PDCA循环与因果分析图法

2.1 PDCA循环

PDCA循环即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PDCA循环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其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每个PDCA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新的提高。

2.2因果分析图法

又称为鱼刺图、树枝图,一般形式如图1所示。主干线表示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如操作者、机器、原材料、方法和环境表示造成质量问题的五大要素(称为大原因)。每个大原因可能包括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下还可能有小原因或更小原因等。可以看出,利用因果图可以分门别类地将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全部找出来,并在图上一目了然地表示出来。

3.基础工程实例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3.1项目基础概况

本工程基础设计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础,桩数为1700根,桩径为600mm,有效桩长38-40m。采用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和因果分析图法,进行严格质量的控制。

3.2第一次PDCA循环

1)调查30组成桩,其中25组合格,5组不合格,对不合格的主要问题进行排列如表1。

从表可以看出钢筋笼制作、清孔不到位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检查是次要因素,其原因分析如下。

2)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影响清孔不到位、钢筋笼制作及质量检查的原因如下。

①新工人操作不熟练,不按施工规程操作;

②质量检查不认真,抽样检查做法不当;

③钢筋笼制作不规范,调放钢筋笼不及时;

④钻孔桩位偏移,倾斜;

⑤地面杂填土过厚,清理不够;

⑥清孔不到位

3)对策的制定,表2所示

4)具体的实施

①组织技术骨干及施工人员学习图纸,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施工规程、操作方法及验收规程;组织施工班组进行现场口头与书面交流,统一施工方法,熟悉操作过程。建立监理报验制度,严格控制每个技术环节。

②针对各地层,采用不同档位钻进,避免硬地层中出现卡钻、断钻现象,选择相适宜的机械,严格遵守成孔工艺,施工过程保证桩位正确。

③将影响钻进的地面50cm左右厚度的杂填土以及建筑垃圾用挖掘机清除。

④钻孔偏斜,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钻几次,如无效应在孔中局部回填黏土至偏孔处0.5m以上,重新钻孔。

5)阶段检查

通过以上对策实施,对五天内完成的桩进行轻便触探检查,成孔质量及桩身强度等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以上工艺及对策是可行的。而使整个地基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整体工程施工目标的要求,施工方法、工艺等还不太完善,还应进一步的现场调查和分析。

3.3第二次PDCA循环

1)现场调查

通过上一轮的循环,虽单桩质量有所保证,但对整体地基工程的最终验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桩位偏差、桩孔缩颈、桩孔塌陷过大,振捣效果不够,均匀性差等。

2)原因分析如图2

从人、机械、环境、工艺四个方面原因进行要因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①质量责任制没落实,缺乏细致认真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检查;

②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黏土紧密填封及护筒内水位不高;

③桩位控制方法不当,槽内作业桩位控制不能保证;

④桩深,增加浇筑振捣的难度;

⑤设备陈旧、钻头磨损大,桩径不能满足要求。

3)具体措施,表3所示。

4)具体的实施

①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作好技术、质量交底,强化岗位素质,严把质量关。制定较完善的操作规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和操作步骤,明确分工,实行定人、定位、定岗责任制,制定奖罚制度,加强教育,提高操作人员责任心。

②对于陈旧、性能不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及时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更换。

③对各钻机就位轴线及桩位进行复核,有问题及时与专职测量人员联一系。开钻前,由专职测量人员校对桩位,合格后方可开钻,确保成桩位移小于5cm。监督钻机操作人员操作工艺,尤其检查钻头转速,以慢速为宜。对场地地坪及时组织抄平,并对每承台下桩深度进行现场控制。

④组织班组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对当天施工的桩认真检查施工记录,并于每晚进行回收,交资料人员整编。

⑤必须遵守泥浆护必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5)效果检查

①对于龄期7天的桩,任抽取2%进行了轻便触探,结果证明桩身土的均匀程度,密实度及桩直径均达到设计要求。

②对龄期15天的桩进行了开挖,发现土桩桩身及桩头全部密实,桩径≥600mm,满足设计要求。

③对每桩桩位进行复核验收,合格率95%。

4.结束语

通过两次PDCA循环和因果分析法要因分析,制定了科学的操作工艺,保证了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地基工程按期完工,为后续施工赢得了充分时间。同时通过施工中两次PDCA循环,健全了企业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实行定人、定机、定岗责任制度,更加完善了施工工艺标准化,提高操作人员责任心,为下一步的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共享;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前沿;知识基础;团队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在《后资本社会主义》中指出,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是知识。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是当代正在经历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以知识为对象的知识管理就产生于这一环境中。知识管理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而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是核心,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组织绩效的重要途径,对于组织提升竞争力、提高绩效水平至关重要。“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灵魂,“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高水平的创新和提高组织绩效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柱。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的通用方法是知识图谱和可视化技术。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是揭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计量学从数学表达转向图形表达的产物。因其能够客观、直接、形象地展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避免因个人经验造成的误差而成为把握学科发展动态、选择研究方向、辅助科技决策的重要工具。词频分析是一种透过词频现象看内容本质的科学方法,也是目前内容分析法中最重要也是使用最多的工具。国外学者Small等认为文献共被引的频次代表了文献的价值,并引入文献共被引分析网络来研究科学领域的结构,是最早从词频的角度研究学科领域问题的学者;Garfield等通过HistCite分析文献中的高频词来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及演变趋势。国内已有学者利用词频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机构、SCI论文的选题、科学学研究、专利研究、科学计量学、生物科技、国内产业共生等问题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

鉴于这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及近年来取得的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肯定将词频分析法应用于团队知识共享研究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关于团队知识共享的总结研究,多集中在利用文献梳理、内容分析、比较研究等方面,这些方法都存在由于文献资料的限制而影响结论的科学性等不足。本文运用知识图谱方法,分析团队知识共享前沿领域的研究内容及其知识基础,通过一系列分析与解读,展现团队知识共享重点研究方向,可帮助该领域的研究人员选择科研课题,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SCI数据库收录了当今国际上的重要期刊,主要包括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XPANDED)、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科学技术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社科与人文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SH)等数据,其引文索引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在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下载的文献数据,以“team*”为检索词检索主题,检索到1991-2011年的数据72443条数据,再分别以“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transfer*”为检索词精炼,最后得到1156条数据。每一条数据记录主要包括文献的题目(Title)、作者(Authors)、摘要(Abstract)、作者单位(Institufion)、期刊(Paper)、文献发表时间(Term)和参考文献(Descriptors and Identifiers)等信息。检索时间为2011年8月23日。本文的分析对象,团队知识共享前沿与知识基础的分析基于1156条文献以及其中41713条参考文献数据进行。

本文使用的引文分析可视化工具是基于Java平台的Cite Space应用软件。该软件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可视化应用软件,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具有监测科学文献中出现的研究前沿和研究演化的功能,成为近年来在全美信息分析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信息可视化软件,目前已更新到版本CiteSpace II。CiteSpace软件的功能主要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合作分析、机构合作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等。可视化网络基于两个基本的概念,一是“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s),定义为基于研究问题的突现的概念群组,是由某一科学领域中最近最多被引文献形成的过渡性聚类组成,代表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另一个是“知识基础”(Intellective Base),定义为学科研究前沿的引文形成的共被引网络。CiteSpace绘制的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是由不同颜色的节点和连线组成的共引网络。由连续的等距离时间段序列得出一系列单独的共引网络,再将这些以时间为标记的共引网络组合成一幅整合图谱,重要的知识文献可以基于其在图谱上的突出特征而得以辨识。

2.结果与讨论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导筒;水下砼;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at riverside both basic underwater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es its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excavation costs, axis, landslides, underwater residue cleaning, control methods of underwater concrete casting and so on,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ach note.

Keywords: steel guide; Underwater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工程概况

滨河晓月项目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镇城南路,整个地块呈半岛形,三面环水,一面临城市干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谓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居住风水宝地。地块西北侧紧临石柱县母亲河——龙河,河水潺潺,清澈见底;河的对面便是著名的旗山山脉,山脉峰峦林立,云雾缭绕;在地块与龙河之间,是一条已经修建好的滨河街,约10M宽,供市民休闲、娱乐;地块西南侧是石柱县的城市主要干道城南路,在与城南路之间还有一条潺潺的小溪,小溪上架着一座约20M宽的石板桥连接着城市和本地块。地块东北侧紧临石柱县烟厂家属院。周边交通便利,景观资源丰富。具有打造为高档生活休闲社区的品质。场地地形高差较小,约为6m,原为四方集团的厂区。地块内厂房已拆迁,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设。

二、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可能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1、孔隙水

受场地西北侧龙河(场地西北侧的龙河为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场地基岩面均在龙河水位以下)和大气降雨影响,场地孔隙水较发育。龙河水横向补充场地地下水,大气降水向地表深处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卵石土层内,素填土未经碾压,固结较差,孔隙相对发育,卵石孔隙大,为孔隙水下渗提供了通道;泥岩为隔水底板,限制了下渗水流的运移,形成上层滞水。

2、基岩裂隙水

基岩构造裂隙接受西北侧龙河和大气降雨补给,通过上覆土体垂直入渗或直接沿基岩裂隙径流,形成基岩裂隙水,由于场地基岩主要为相对隔水层泥岩组成,场地基岩裂隙水不发育或小。

图1 抽水试验结果

从以上抽水试验结果(图1)看,试验孔内水位基本能恢复,通过对各孔的终孔水位测量,均有地下水,结合场地地形分析,现状地形较平坦,地表径流条件差,不利于场区地表水向场区外排泄。覆盖层多以强透水的素填土和卵石土为主,底面较平缓,下伏地层以相对隔水的泥岩组成,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人工素填土、卵石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水位、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龙河水位影响,场区地形、地层结构有利于地下水的存储,在勘察期间,大气降水量少,地下水较丰富,在桩基施工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地下水渗漏,开挖过程中要做好隔水、降水及排水的有效措施。综上所述场地地下水较丰富,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针对这样的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施工具体条件,下面主要指出水下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各个注意项和各项控制工艺的运用。

旋挖方案选择

1、护壁类型的选择

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整个现场地下先是4-5米的回填土,然后是5米左右的砂卵石层,下面是强风化砂岩,在最早与基础旋挖施工单位商议施工方案时,其建议采用泥浆护壁,采用粘性较好的膨胀土外加轻基纤维素(CMC),然我们了解项目周围同样地址情况的基础也曾采用过旋转泥浆护壁工艺,但未成功。经组织设计、地勘、旋挖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研讨,鉴于本项目回填土空隙大,下面砂卵石层的砂的含泥量较低,泥浆护壁工艺难度较大,最终决定采用钢导筒护壁的工艺。

选择钢导筒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拔管,通过我们对其他区县类似地质状况的考察,了解到钢导筒在9米内完全能够用50T的吊车拔出,要求是浇筑时边浇筑边拔管,事实证明,完全是可行的。

2、开挖先后顺序的选择

该项目除了1号楼及幼儿园外,其他均有地下车库,该部分总计1375根桩。在制定该部分开挖及旋转方案时,究竟是先整体开挖还是先旋钻桩基我们反复斟酌。先整体开挖再旋转基础,将节约7000米桩基旋挖成本(该部分约1375根桩,每根桩按多钻5米、均按1.2米桩径计算,可节约成本约500万元);但是,先整体开挖后,将面临一个难题就是旋挖机具须在地下水临界面且是流动性非常大的砂卵石层上作业,根本无法施工。通常这种旋挖机具在砂卵石层且有地下水状况下施工,工作面需大体积的片石回填,回填厚度至少1.5米厚,我们估算了一下,地下车库约2万平方米,石回填成本就要接近300万元。在制定基础施工方案时,我们多次和基础旋挖施工单位讨论,由于可以借用现场约5万立方的厂房拆迁时遗留的建筑垃圾作为回填材料,完全能满足旋挖机具作业要求。因此,我们选择了先开挖到地梁下口(按框肢锚固的深度作为最低控制点)下1.5米处,然后再回填的方案。事实证明,我们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即节约成本约500万元,又解决了旋挖机具在地下水临界面作业的难题。

施工工艺控制

桩基轴线控制

无地下车库

该项目1号楼及幼儿园未设计地下车库,该部分共计192根桩。大多位于原厂房位置,厂房拆除后,砼地坪保存完好,原砼地坪厚度20-25cm,旋挖等大型机具对其破坏不大,因此,选择将每个桩的控制点做在比桩径大2米的圆的十字轴上,用水泥钉完整钉入砼中,外以红油漆标示位置。

有地下车库

我们选择采用直径20的钢筋,按孔径大小制作成比桩直径大2米的钢筋定位圈,并在圆型钢筋上同样用直径20钢筋均分垂直焊接4只脚,上部高3CM,以固定拉线校正桩中心;下部高1米,嵌入地下,以便整体固定,若该桩周围无法固定,采用混凝土浇筑4只脚以固定,机具旋转过程中尽量保护钢筋定位圈,随时校对中心线。

旋挖塌方控制

钢导筒制作

钢导筒用2cm厚的钢板焊成,通长9米(按地勘资料显示,本项目强风化层上面约为9米的回填土和砂卵石层,先旋挖无地下车库部分,然后再旋挖有地下车库的,有地下车库的将9米的导筒平均分割成2个使用),护筒的内径应比设计桩径大20cm,桩径100cm的导筒内径设置为120cm,桩径120cm的护筒内径设置为140cm,导筒尾端采用20cm宽同等厚度的钢板加厚,然后在烧结2个钢丝套环。

钢导筒的安装

旋挖机迅速旋挖至强风化层吊车下钢导筒旋挖机继续旋挖至满足嵌岩深度要求清孔制作钢筋笼安装声测管浇筑前提出钢筋笼灌再清孔再安装钢筋笼灌砼拔钢导筒

塌方及流沙控制

在开挖上部9米(无地下车库)或者5米(有地下车库的)时,多半处于砂卵石层,且完全于地下水下,在旋挖过程中,四周几乎形成流沙,往基坑中涌,只有采取快挖,在短时间内挖至强风化层,立马下导筒的,然后再回填导筒外的空隙的施工工艺,结果证明也是可行的。

水下残渣控制

浇筑前控制

当旋挖至设计深度,经钻心取样试压达到设计强度后,驻地监理工程师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旋转机具换专业的清孔桩头进行初次清孔,待制作完钢筋笼,联系好混泥土供应,确定浇筑时间后,再将钢筋笼调出,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空完成后半小时内必须浇筑,否则,再按上述流程重新清孔。

浇筑时控制

为了保证浇筑时能将残存的残渣挤出来,我们采用了特制的料斗和导管出口,首先是料斗容量,我们根据不同的桩径配备了大小两个料斗,严格计算料斗的容量,保证一整料斗砼能浇筑桩深度在1米以上,通过砼的重力下滑产生的冲击力,从桩底向上涌,把残渣挤到砼的表面,超出桩顶标高后剔除;其次控制料斗导管的管径,我们采用的直径300的导管,能保证一整料斗砼在瞬间就能下滑;三是我们在导管下口做了45度的剖口,也是为了防止导管口于桩底距离太小,影响了下砼滑速度,从而不能保证砼不能瞬间封闭且挤出底部残渣

水下混泥土浇筑控制

水下砼浇筑是最后一道关键性的工序,施工质量将严重影响灌注桩的质量,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注意。

灌注前首先检查清洁漏斗,检查料斗开关是否顺畅,导管底部45度剖口完整光滑,测试仪器、量具等各项器械的完好情况。

联系商品砼供应单位,按图纸设计要求书面告知强度等级及特别要求,明确浇筑时间及体量,要求商品砼供应单位作出针对性方案,包括运输车辆、泵车等应急预案。

建筑前检查声测管上下是否完全封闭,接头是否完好。

水下砼封底和挤出沉底残渣。

、首先要计算好导管的长度,安装时保证与桩底间隙不得大于10cm;

、根据桩直径,选择体量合适的料斗,待砼装完料斗后,迅速完全打开料斗开关,所有砼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下滑,瞬间封闭料斗出口并挤出沉底残渣,确保新加砼不与水接触。

导管埋深:设专职人员测量导管内外砼高差,保持导管埋深2-6m,严禁导管提出砼面。

浇筑过程中,导管必须上下擦动,保证混泥土密实,同时注意保护声测管。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桥梁;基础工程;施工

桥梁基础通常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施工条件困难且要比一般房屋的基础规模大。桥梁基础大多修建在流水之中,被水流冲刷。所以桥梁的基础要承担着桥上的可变荷载、桥跨结构以及桥墩的全部重量。

1 明挖基础

1.1 坑壁加固的基坑

基坑开挖后,坡度不易保持,就会出现含水量过大、基坑地质松软等现象,同时开挖场地受到限制,也会产生土方数量较大、基坑较深等问题,这是就要采用混凝土围圈护壁以及档板支撑护壁等加固方法进行施工。

1.2 坑壁不加固的基坑

均匀的结构、正常的土质湿度以及不超过2m的基坑深度就是垂直开挖坑壁的条件,还可以采用放坡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达到设计高程后砌筑基础,基坑分层夯实并及时回填。

1.3 井点降水法

桥梁墩台的基础底面离河底并不深,它通常都在海峡、湖泊以及河流之中,为了修筑较好的开挖基坑的基础,在其周围通常先修筑一道挡水的围堰然后将水排开,在基坑的周围,为了通到抽水系统并打入带有过滤管头的井点管,要将集水总管与地面连接起来,为了暂时降低基坑底下的地下水位,就要用真空泵将地下水吸进水箱后再使用水泵将其排出。

1.4 汇水井排水

汇水井排水法的费用较低而且使用的设备比较简单,若地基为透水性较小的细砂以及粉砂这些土层时极易发生涌砂现象,为避免发生坑壁坍塌、下陷或者破坏地基的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改为水下施工或者是井点法降水。在基坑的基础范围外挖出排水沟和集水坑,这样便于将水流引入汇水井,将水面降至坑底以下后用水泵来抽水。

2 沉井基础

在施工时,形如井筒状的并在基础开挖的围堰就是沉井,同时它也是一种依靠自身重量、无底无盖式的并在桥梁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基础结构物。为使井孔填充后成为墩台的基础部分,就要经过混凝土的封底并克服井壁模上的阻力使其逐渐下沉,达到设计位置即可。

2.1 沉井分为浮式沉井和地下沉沉井

浮式沉井是当人工筑岛遇到困难时使用的一种方法。采用一些措施在岸边做成后并滑入水中,使其漂浮在水中并将沉井做成空体结构,分段制造较高处的沉井,用水或者混凝土灌入空体中,在悬浮状态下拖运到设计墩位并逐步提高至沉入河底。在底层较硬以及水流较大的河流大多使用钢板桩围堰筑岛,修筑地下沉沉井时要先将场地整平并填砂筑岛,这样便要求岛面以及地面要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2.2 从原理上讲压气沉箱工法是实现人工无水挖掘、防止地水涌入的最有效的方法

近些年来,大深度基础施工最有前途的工法就是无人沉箱工法,与此同时变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沉箱技术方法。开挖的作业要在在干涸状态下方可进行,为阻止地下水渗入到作业室就要向沉箱底节密闭的工作室压送与地下水压力相应的压缩空气,但由于开挖深度逐渐加深,箱内的气压就会逐渐增大,这样极易使作业人员患上沉箱病。

3 桩基础

常用正循环回转法和反循环回转法来完成因成孔机械不同的灌注桩施工,桩基础有灌注桩和沉入桩这两种,可用振动法、静力压桩法以及锤击法来沉入。

3.1 将装有活瓣桩尖以及底部套有钢筋混凝土桩尖的钢管称为沉管灌注桩,它是用振动下或使用沉锤使其达到一定的深度,并将钢筋笼以及灌注混凝土安装放置在管内,从而拔出钢管来形成。锤击沉桩通常依靠桩锤的冲击能量将桩打入黏性土或密砂类土中,所以一般它的入土深度要小于或等于50m,桩径不能小于或等于0.6m。钻孔的主要方法有冲抓法和旋转法以及冲击法这三种,在这其中旋转钻孔又分为正、反循环旋转钻和螺旋钻这三种,同时钻孔桩施工的主要工序分别有:埋设护筒准备场地、清孔钻孔、制备泥浆和浇筑水下混凝土以及钢筋笼入孔这几点。

3.2 泥浆以高压泥浆泵从泥浆池内腔经过钻头的出浆出来称为正循环旋转钻孔。它的井孔壁要靠泥浆和水头来保护,同时在旋转时,底部的钻头搅松土层并使其成为钻渣后悬浮在泥浆上,然后随着泥浆的上升逐渐溢出,最后要泥旋挖浆以及经过沉浆池沉淀净化再进行循环的使用。

3.3 混合物通过真空泵抽吸力的作用下进入到钻头的进渣口,泥浆钻与渣混合,使泥浆池流入钻孔内称为反循环旋转钻孔。在成孔中,桥梁钻孔桩处于主导的地位,钻杆内泥水上升的速度要比正循环快5倍的原因是钻杆内径与井孔直径相比要小很多,故它经过钻杆内腔后,出浆控制筏以及泥石泵要排泄到沉淀池中,净化后再使用。

3.4 爆扩桩应采用浅眼爆破,待其成孔后,就应立即向桩身浇筑混凝土。适用于在有少量地下水或者无地下水的风化软质岩层及土层的地方通常用挖孔桩基础进行施工。挖孔时必须要采取孔壁支护进行保护,同时它的孔深要小于15 m。挖孔无论是圆形或者方形,它的直径或者边长一般都要在1到4m之间。

3.5 在地质较为单一的,没有大卵石或岩石的亚砂土层、沙土层以及亚粘土层等地方,一般适用近几年来新兴的旋挖钻施工的方法。它有施工进度快以及设备成本高的特点,所以在一天内通常会完成50米以内的桩,它的桩长不应超过85米,桩径也要在2.5米以内。

4 施工实例

4.1 主墩冲刷的防护一般分为护坦区、永久防护区以及核心区这三个区域,同时要对3个区域选用不同的尺度以及防护结构类型。1为了确保永久防护区的稳定,护坦区就要保护永久防护区的床面并为永久防护区适应河床的冲刷变形能力,2核心区的周围,桩同作用所需要的平面尺度就是永久防护区,护坦区以及永久防护区的施工要安排在钢护筒沉设一部分后再进行,并直接采用级配石料块石护面和反滤层;3为使河床面免遭冲刷并满足钢护筒陈设的要求,河床防护核心区要建立在施工平台周边的20 m范围内,因此要先进行预防护理以及装砂,同时在钢护筒沉设完成后,进行块石护面以及级配石料反滤。

4.2 平台钢管桩的施工要分为以下几点,用起重船放置首排钢护筒并分为两截,并在初始平台上安装大刚度的悬臂式定位导向架;逐排从上游向下游推进并下沉钢护筒,最后形成钻孔施工平台;在陈设完的钢护筒上搁置定位导向架并焊接牛腿,单根护筒下沉到位后要连接相邻钢护筒以及初始平台,然后下沉另排钢护筒;辅助钻孔平台桩的是大直径钢管桩,使定位船以及起重船相互配合,成为永久钢护筒陈放初始平台并振动锤来辅助平台的钢管桩。

4.3 使用反循环钻进的施工工艺对主塔基础钻孔进行施工,同时采用优质的泥浆护壁。主要的步骤如下:用船只将在车间加工制作的施工钢筋运至现场,要在笼内设置超声波检测管以及压浆管,使龙门吊以及桅杆吊相互配合,这样在成孔检验的试验合格后将钢筋笼分成四截下放。将钻机吊装在固定的位置并钻成孔,待监理确认后使钻机钻至设计孔并反复循环的进行清理,根据钻机的性能以及地质情况调整施工参数并将钻机移开,检测孔底沉渣的厚度并将导管下放,看是否满足要求,然后对水下混凝土进行浇筑。

4.4 在桩基承台施工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分层分块浇筑施工以及双壁钢吊箱的技术,高桩承台式结构被主墩设计所使用,它的工艺流程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a.拼装分配梁以及钢吊箱底板桁梁,牛腿要焊接在平台下层的平联上同时要铺设底板钢板;b.底板要加强桁架拼装装置,先将第一节的钢吊箱壁体拼装并在现场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c.对千斤顶系统及支架进行安装,缓慢的将临时吊杆提升起来并割除牛腿然后放下首节钢吊箱,接下来安装第二节钢吊以及竖向支撑桁架,向夹壁内注水使其下沉至一定的高度,第三节钢吊箱同第二节的做法相同;d.焊制被反压的牛腿并调整钢吊箱的标高和平面位置,及时安装水下混凝土的浇筑设施并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逐一割除凿桩头和钢护筒,安装钢筋冷却水管并在吊箱内抽水。

5 结语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为了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以及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并做好基础施工,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严晓标.桥梁基础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3(1):348-348.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东方直播室》的成功之处

《东方直播室》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3月倾力打造的一档群口辩论型谈话节目,立足于“直播转型中的中国”及“梦想离不开现实的关注”。自开播以来,《东方直播室》收视率、人均收视分钟数和到达率都取得良好成绩,并被评为“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东方直播室》之所以会获得观众的认可,其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多元开放的话语空间。《东方直播室》致力于建构一个“社会观念的自由市场”。在节目中,主持人、正反方嘉宾、当事人、现场观众以及通过网络媒体参与节目的网民、通过短信参与节目的观众,共同组成了一个开放、多元、互动的谈话场,最大程度地做到了给予各方观点平等、公开的表达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社会话语能量释放的需要。在《东方直播室》构建的公共话语空间中,具有平等观,不是高人一等的说教者,具有开放性,不是家长作风的一言堂。节目充满了思想交锋,真正做到了“让人民说话”。

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东方直播室》坚守的一条原则就是一定要让事件当事人出现在节目现场。每期节目邀请4―5名当事人或者话题相关人员,按照节目设计依次登场。当事人的出现,让嘉宾和观众能直击事件,使节目体现出扑面而来的现场感,成为引爆节目情节的关键,极大地满足了“感觉人”的互动需求,从而逐步把辩论引向深入。同时,《东方直播室》非常善于讲故事,注重叙事节奏的把握。一波三折的故事、意料之外的神秘人物、戏剧般的情节转折等近乎娱乐性的元素都在刺激观众神经,引起观众持续的收视兴趣。

新鲜热度的节目选题。《东方直播室》的选题定位是:关注当下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引起广泛关注、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直播转型中的中国。在遵循以上定位的同时,节目注重话题选择的关注度、冲突性、民生性。我们来看一下《东方直播室》部分选题:

从以上代表节目中可以看出,《东方直播室》的选题大都是炙热的具有冲突性的社会话题。这类选题一是具有广泛的关注度,能够有效激发众多嘉宾、广大观众参与话题讨论的热情;二是具有明显的冲突性,蕴涵着多元化的判断标准。在节目中各方在同一话题中各持己见,火药味十足;三是具有贴近大众的民生性,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使观众很容易从节目中找到共鸣。

善于掌控的节目主持。《东方直播室》属于群口类谈话节目。对这类节目来说主持人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 需要灵活地掌控各种角色。《东方直播室》的主持人骆新有着长期新闻工作经验,曾当过记者、评论员,具备冷静、理性的特点,同时兼备对现实的关怀,有着难得的悲悯和自省精神;既强调交锋,又强调宽容,正如他自己所说:“节目中重在寻找一种平衡”。骆新的气质与《东方直播室》的定位非常符合。在节目中,主持人骆新善于抓住节目中的兴奋点,并进行放大,引导各方向纵深辩论;善于掌控节目现场,使嘉宾们在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能够控制住局面,使现场的气氛保持高点,同时防止话题偏移,引导辩题回到节目正轨;善于总结提炼,使节目主题进一步深化、升华,使节目更有思辨性。

《东方直播室》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档成熟的节目形态需要时间去完善,但随着栏目同质化竞争的不断加剧,《东方直播室》要想继续在同类节目中拔得头筹,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坚守新闻真实性底线。近几年,部分电视节目为博取高收视率,在节目中制造噱头、编造情节,甚至雇佣演员,刻意渲染矛盾,表现扭曲的伦理道德观。在《东方直播室》节目中,出人意料的神秘嘉宾,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在抓人眼球的同时也难免让观众对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作为东方卫视重点打造的品牌栏目之一,总制片人陆天旗表示:“《东方直播室》把‘真实’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作为一档触及民生的节目,《东方直播室》应继续坚守“真实性”底线,对内容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做到人物真实、事件真实、细节真实。

避免节目过度综艺化。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认为“《东方直播室》兼具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和综艺节目的可视性。”从《东方直播室》的定位上来看,节目力求让综艺节目触及民生、触及心灵,传播并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火爆的现场、激烈的争论、出格的言辞也受到部分观众的质疑,有观众认为节目是“吵架真人秀”,也有人认为“太过残忍”。《东方直播室》从本质上来说依然是一档新闻专题节目,通过融入综艺节目的元素解决了节目可视性的问题,但也应该警惕中国电视“娱乐至死”的路子,避免过度综艺化,避免为了节目好看而制造冲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东方直播室》应坚持栏目定位,通过话题的选择、内容的贴近、思想的碰撞吸引观众,引领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真正起到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有的作用。

以内容制胜,避免同质化。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以及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取得成功的同时,各电视台纷纷推出了类似节目,如贵州卫视的《新闻当事人》、辽宁卫视的《交锋》、北京卫视的《有话就说》等等。一时间,电视荧屏上“争吵不断”,热闹非凡。一向谦虚内敛、不善言辞的国人突然变得不留情面、快人快语,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他们的本来面貌吗?《超男》《快女》等一批娱乐节目因限娱令沉寂之后,电视界迎来了以吵架为特征的论辩节目时代,再一次迎合了观众的围观心理。紧缺的话题资源使得各栏目内容趋同,紧缺的嘉宾资源使得几位“名嘴”忙于奔波在多个栏目之间。抢热点无可厚非,擅表达的嘉宾也可以高薪聘请,但不能仅仅是猎奇、亢奋。更应该从话题深度的挖掘上,解读视角的选择上多下工夫,从形式上避免雷同,从内容上避免重复,使论辩节目成为更有思辨性、更有启发性的高品质民生节目。

注重打造主持人品牌。品牌是一种跨时空的文化。应该说《东方直播室》在栏目品牌的建立上还是下了一些工夫的,从栏目包装、标识设计、演播室舞美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效果也非常不错,但主持人品牌的打造还可以做得更好。在电视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观众通过主持人风格能够对节目气质进行基本识别,从而使手中遥控器停留在这些节目上。脱口秀节目的灵魂就是主持人,特别是在辩论型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和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如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将胡一虎的品牌效应做到最大化,可以说胡一虎就是这个节目的代言。而目前看来,包括《东方直播室》在内的内地辩论型谈话节目虽然引起了关注,但主持人品牌打造还远远不够。骆新虽然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但同时也担任了综艺节目主持人,虽然曝光率和知名度得到了提高,但对于个人品牌的形成并未发挥积极的作用,定位不够清晰。这就需要栏目,甚至是频道,对主持人进行准确定位,配备专门团队,突出主持人个性,加强营销,将主持人打造成为栏目的名片。

辩论型谈话节目毕竟还是一种比较年轻的节目形态,需要时间成熟和完善。我们通过对《东方直播室》这一个案的分析,也是希望能够对辩论型谈话节目共性的问题有所探讨和启发。我们希望这类节目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本文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