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的聚集经济功能,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形成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经验表明,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地制造的“经济中心”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及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确定我国城市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主要依据。据此可以设想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应当是:以现有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形成数百个城市聚集体,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东部及沿海地带为重心、东中西部布局合理、规模不同的数十个城市化地带。它是未来中国工商业中心和大多数人口。的聚居地。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中学生写作动机的现状,寻找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写作内部需求的培养与激发以及写作外部诱因的设置与运用等一系列的动机行为策略,进一步激发与维持初中学生强烈的写作动机。在教学实践中,引发中学生的写作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一、作文教学中写作动机的相关概念及功能
驱使人们活动的动因或者力量,包含个人的主观意图、愿望、心里的冲动或者企图达到的目的等就是动机。动机包括内驱力和诱因两个部分。内驱力是指在主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刺激。诱因指的是外部刺激,是主体趋向或者逃避的对象。在主体需要的前提下,动机的产生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多样性和方向性。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了动机,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动机使学习者产生了巨大的自我认可感和自我满足感。外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因外部刺激而产生的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并没有绝对划分开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者往往受到多个方面的刺激产生内外两种动机,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内外两种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动机的功能主要分为唤醒功能和指向功能两部分。第一,唤醒功能也就是动机唤醒主体使主体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来,唤醒主体水平的提高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第二,指向功能。当动机指使主体参与活动时,动机指使主体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任务或者工作,本质上就是忽略某些客观主体而使活动指向某些特定主体,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二、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写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很有实用性的,比如在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进行沟通交流时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其中,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训练。然而,虽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作文写作的指导,但结果且不尽人意。在广大初中教学中,由于某些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写作教学一直处于阅读教学的附属地位,在初中学生尤其是乡镇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学习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
目前,很多教师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写作教学中,讲解了大量的写作知识,也制定了严密系统的教学计划。但是,事实却不让人满意。在这种教学中,只有极少数基础好文学素养高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的写作提升目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教学观念上的差距以及认识上的偏差。学校过分关注成绩的提升,以成绩作为考评教师教学成绩好坏的标准,由此可见,即使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写作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教师讲解的写作知识是相当有限的,这也是为了追求成绩的快速提升,为了使学生和家长得到满意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学习的写作知识很有限,写作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此外,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普遍提高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的考试制度、教师的指导、写作过程以及学生自身文学素质等都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因素。语文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够明确的教学方向,根据老旧的作文写作标准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方式不够灵活,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写作训练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忽视了作文写作的丰富性和发展性,学生自身素质较差,文学素养不够,思想浅显,这些都是导致学生作文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
三、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有效方法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任务还没有完善,目前反映出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可以从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创设写作情境;激励学生进行诗歌写作,引导学生坚持日记写作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解除应试写作的束缚,改变被动写作的局面。但目前中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和兴趣。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有效方法。
第一,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写作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一味的要求学生按照命题格式来写,势必会埋没学生的写作才华,扼杀学生的写作灵感,不利于写作教学的进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倡学生写“自由作文”或者课外以写“小品文”的方式给学生留作业,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第二,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量,拓展学生写作视野。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推荐适当的有助于写作提升的书籍给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丰富写作素材以及提高写作技巧,可以说这二者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的,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三,设立有效平台,培养学生的写作成就感。首先,在写作教学中,作文教学要设立合理可靠、行之有效的写作目标。创设合适的写作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认知心理学的内部动机来看,激发学生自身的写作热情是提高写作水平十分有效的方式。其次,对话评讲作文,这是批改作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通过批改作文,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请优秀学生讲解自己的写作体会和写作经验,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写作,不断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一、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理论来源便是社会心理学和主流心理学在语言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它具有通过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来解释个体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社会功能。而主流动机心理学派主要研究引发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对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1968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Ausubel指出,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不仅仅是单向性的关系。1987年Brown在他的文章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中用动机指称对所追求目标的选择和为之所付出努力的程度。而Ellis(1994)则将动机定义为学习者出于需要或愿望在学习外语所付出的努力。他们都将动机与语言学习相联系,把动机看作是可以影响语言学习的能动性因素。但他们只是对动机与语言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未对学习动机本身进行深入分析。1985年,The Attitude/ Motivation Test Battery:Technical Report发表,Gardner将学习动机归纳为四个方面: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学习态度。而1989年,Spolsky在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一文中却重新进行了划分,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对待外语学习,学习者本身的态度;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学习者学习外语所付出的努力。
其中,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效的动机理论是Gardner(1985)的动机模式和研究方法。Gardner和Lambert在二语习得上做了大量研究,对多种文化中二语习得的群体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动机成为影响二语习得和构建不同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力量。其主要研究成果: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分类和经典社会教育模式。经典社会教育模式关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动机在态度和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这一模式突出特点是涉及的所有变量都是从实证研究结果中提炼出来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界定和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大量实证研究中获得和得以验证的。他们设计的动机测量量表,成为当时二语学习动机调查的标准。
由于经典模式没有办法解释所有语言学习的原因以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素,许多学者尝试用不同的理论来丰富动机学说。在这些研究当中,影响较大的是D?rnyei(1998)的动机三层次说。D?rnyei总结了前人的观点,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观点,从实际的课堂教学出发,主张从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层面三个维度来界定和测量外语学习动机。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语言学习动机和教学情景的有机结合,包含了Gardner模式中没有涉及的一些因素,为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动机研究的效度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从多元化的视角研究,突破了从单纯的社会环境研究,而转向了学校和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
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促进了二语学习动机的模式构建,对国内的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二、国内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20世纪8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动机研究开始传入我国外语教学界,我国外语界一批专家学者,如桂诗春、王初明等一方面将国外的动机理论翻译成中文介绍到国内,一方面身体力行,将动机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去。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文秋芳(2001)运用定量研究,对南京大学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动机、观念和策略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较高。二是分析动机类型。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2003)考察了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得出七种动机类型。王婉莹(2006)动机类型大致可分为娱乐型、信息考试型、自身提高型等八种。三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黄瑞红(2010)分析了成人学员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出了五点要求。肖武云、曹群(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教学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逐渐多元化,不仅对学生个体因素对动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还关注到了课堂,教师等外部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除了单一的社会心理视角,还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视角对学习动机进行探讨;更多的采用实证研究,以SPSS为工具,通过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研究,或者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动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都为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国内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早使用“动机”这一术语进行研究的是王魁京(1998)。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将欧洲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五种:“”荣誉感的驱使;“神秘感”的吸引;“文化”的兴趣;“求职”的需要;华人后羿为寻根而学汉语。而对学习者动机进行实证研究的始于王爱萍。王爱萍(2000)对来华学习的东南亚华裔学生的调查。之后,冯小钉(2003)对短期留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郭亚萍(2009)对印尼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学习背景的留学生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了最直接的了解。王志刚(2005)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进行分析时,使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高海洋(2001)则讨论了动机、态度、策略三者的关系,指出对目的语社团的态度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研究的是汉语学习者在目的语国的学习动机,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异同,能够帮助教师针对学习对象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指导实践。
国内外对于学习动机研究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在研究者的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始终存在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那就是国内对动机理论翻译及理解有偏差的问题。在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中,态度与动机始终鉴定不明确,区分不够,翻译有偏差。这些都制约了动机理论的发展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Corder,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 Errors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5):2-3
[2] Gardner,R.C.The 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Technical Report(1985)Retrieved January 5,2006.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文化认同;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04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12
1 . 引言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二语动机研究就一直基于社会心理模式(如Schumann, 1978;Beebe et al, 1984)。要全面了解外语动机,不能无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秦晓晴,2002)。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Vallerand(1997)确认了三种内在动机:学习、成就和刺激经历等方面的内在动机。学习的内在动机与获取新知、满足好奇和认识世界等活动有关。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指文治与教化。现代汉语“文化”是在近代从国外输入的。西方的“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cultura,意为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能力与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的定义在文化研究方面起到先河的作用。人们还常用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的概念,狭义文化一般指精神文化,广义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邓炎昌、刘润清(1989:147)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指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和技术的总模式。程裕祯(2003:7)在《中国文化要略》中指出,文化跟人一样,有两种。外在是它的样子,即形态;内在是它的品行,即精神。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文化认同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学习语言离不开学习文化,郭晓川(2012)在其博士论文《文化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中提出,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森(Eriksson)的重要理论贡献,“认同”是指心灵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指该群体的价值、背景、看法。“认同”是指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也就是回答和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共同区域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核心价值的认同,是这个民族、国家及区域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国家及区域共同体中生活者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本文基于研究者对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的研究对于英语教育和英语教师的启示。
2 . 相关研究
外语学习动机受到了许多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饶耀平、王晓青、Gardner和Lambert在二语学习动机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了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经典动机类型分类(Garnder & Lambert,1972;Gardner,1985),Maclntyre et al.(2001)在二语学习动机过程处理模式的实证研究中指出了“态度动机(Attitudinal Motivation)”“自信(Self Confidence)”和“行动动机(Action Motivation)”具有概括性作用的三个动机。
我国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肖云南,2005)。我国研究者用心理学动机理论研究外语动机(高一虹,2002;秦晓晴,2002;邵丽君、赵玉荣,2011)为外语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秦晓晴以动机的认知视角及其动机理论为切入点探讨:期望和价值理论对外语学习的意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归因理论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目标理论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秦晓晴指出,自我决定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学生外语学习动机有借鉴和启发作用,中国大学生外语外在动机表现在通过各种考试(如课程考试、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出国外语考试),以及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和将来的事业发展。研究者高一虹专门集中研究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的一系列变化,贡献独树一帜。高一虹(1994;2001;2002)在研究中提出的“生产性双语现象”,为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的研究提供了新视野,生产性也可用1+1>2进行描述是高一虹研究中的一大贡献。对母语文化及英语文化的认同均持非常肯定的态度。1+1>2是理想双语类型,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知识的讲解,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并且加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理解与认同,培养深刻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整体的“人”成长中的自我认同的变化(高一虹,2002)。研究结果显示一名女生对英语电影和电视剧的兴趣,即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是选择英语专业的主要原因。一名男生心里表述:“太多的中国人都多多少少西化了,我们必须重新让我们的伟大文化获得生机,有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这说明英语学习不仅关注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关注英汉文化的学习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高一虹(2003)指出英语学习对学生的自信心有比较突出的影响,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交际方式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的生产性和附加性变化。母语文化与目的文化的理解相互促进,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Erich Fromm“生产性取向”概念,外语学习有助于学习者跳出自我文化中心的怪圈,重新审视自己或者异己的文化群体(高一虹,2008)。高一虹教授的研究及课题组研究成果《我学英语,我是谁:三位英专学生的自我认同建构》、《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变化》(2003)、《大学生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跟踪》(2008)、《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跟踪调查》(2008)、《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2009)、《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跟踪: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样本报告》(2010)、《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五所高校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2011)等启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参与其中,《英语学习动机和文化认同与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相关性》(邵丽君、赵玉荣,2011)指出,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考察学习动机和文化认同对学习者目的语语用能力的成长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 学习者的工具型动机与语用能力呈微弱正相关态势,融入型动机与语用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态势;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认同与语用行为表现呈微弱正相关态势,而母语文化认同与语用行为表现呈显著负相关态势。曹梅、王超以新疆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文化认同为切入点研究显示,学生在学习英语中传承了自己的母语文化传统;认同本民族文化身份,也逐渐接受了一些英语文化中的思维方式。邵丽君、赵玉荣在研究中调查学习者是否对英语文化具有强烈的喜爱、认同的情感,是否愿意遵循目标语的文化规范,对于认同倾向,随机抽取的8位同学访谈,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母语文化具有更加强烈的情感。有三位学生谈到他们对母语文化充满自豪感,并觉得需要限制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使用范围。高一虹对英语学习动机与文化认同的研究点燃了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兴趣。郭晓川(2012)的博士论文《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认同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以上研究表明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意味着英语教育的关注点在悄然变化,从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为主的教学转到突出语言文化在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语言与文化融合,尤其是母语文化学习内容的增加,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将是未来英语教师在英语教育中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3 . 英语教研新趋向
英语学习中文化认同研究越来越多,启发我们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投入度需要加大。
教育部门、外语学院及英语教育教学专家已开始重视落实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素养。南京大学教授许钧在超星名师讲坛(2010)讲座《翻译论》时指出翻译专业硕士,国际汉语专业学位显示出中国政府特别是教育方面的独特目光,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作用很大。西安外国语学院书记、英语教学研究专家郝瑜2012年9月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采访以《用世界眼光提升外语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为题中指出,学生外语基本功扎实,但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为此,学校全面修订了本科培养方案,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以外语学科优势带动相关学科发展,西安外国语大学在外语教学改革中设置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流、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自我与人生等涉及各大学科门类的五类通识教育课程。郭佳(2011)基于自己学校的英语教学撰文《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探讨高校英语专业以《阅读中国》为蓝本的文化教学改革。提出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的对策为更新观念、精编教材、教师为本。
早在1982年丁往道指出,大学英语学生“有关中国的知识,主要还是在中学学到的”;同时感慨“我十分难受地看到我们有些学外语的同学逐渐忘掉中国的文化传统。他们对外国文学知道得比中国文学多些。而我们有多么丰富的文化遗产需要学习啊!在外国人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的价值的时候,我们自己怎么能把它丢掉呢?”从丛在2000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中提出,中国外语界早已关注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外语教学中也加大了文化教学的投入,但仅仅加强了对英语文化内容,对于中国文化教学,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
4 . 结语
英语教师肩负文化传递的重要使命,未来的英语教师即现在的英语师范生或者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提升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任务艰巨,肩负未来英语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也直接影响未来高校英语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和文化素养。英语教学中“1+1>2的生产性”以及双语学习文化认同取向有益于英语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师英语教育专业或者是英语师范生的培养者关注1+1>2的语言文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意义深刻。因为他们是未来英语学习者的引领者、协助者,直接关系到未来英语学习的文化认同体验。英语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关注学习动机与文化认同有利于师生文化素养的积淀或提升,有助于全球化视阈下的文化融合,语言全息论视阈下英汉文化互动,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Beebe, L. M. & H. Giles. 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ies: A discussion in terms of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984(46).
Byram, M. & Morgan, C.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 and Culture[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4.
Schumann, J. H.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 R. C. Gingras (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C].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1978.
边永卫、高一虹.大学生自传性文本中的文化定型转变[J].教学研究,2006(2).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第C01版.
曹梅、王超.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新疆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调查研究[J].吉昌学院学报,2013.
丁往道.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简史课[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3(3).
高一虹.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J].外语教学,2002(4).
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2).
高一虹.外语学习与认同研究在我国情景中的必要性――回应曲卫国教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郭佳.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一份基于使用《阅读中国》进行文化教学改革的报告[J].外语学刊,2011(3).
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认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刘璐、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跟踪调查[J].教学研究,2008(2).
秦晓晴.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J].外语研究,2002(4).
饶耀平、王晓青.外语学习动机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成绩的关系初探[J].中国外语教育,2009(1).
王晓、张文忠.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5(4).
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论文摘要:教师通常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问题。但如何更深层次地在网络环境下激发学者的学习动机,本文拟从学习动机的内涵入手,结合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探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其影响,讨论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
一、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特点
由于网络学习的虚拟性、开放性、自主性,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具有不同于传统课堂学习中所测量到的特点。
(一)不确定性。课堂环境中由于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固定的学习环境和固定的人际环境,即使学习者缺乏必要的内部诱因,也能从外部获得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而网络学习缺乏课堂学习中的固定因素,学习者的动机主要依赖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来维持,由于学习者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其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二)个性化。网络学习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对学习动机的激发要基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并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动机激发策略。
(三)动态性。学习动机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有着很大的变动,对学习的动机的动态信息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翔实记录,便于教师和学习者根据学习过程来观察学习动机的强弱,以便进一步反思和干预学习动机,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二、网络学习对学习动机的负面影响
网络环境中存在海量的资源,以便学习者学习,但这种大量的资源除了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之外,也导致了学习者的信息迷航。主要表现在漫游(wandering)、迷向(disorientation)和认知超载(cognitive overload)三个方向。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消耗了学习者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注意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自主学习活动赖以产生的前提。注意也是有限的资源,而网络中的学习资源却在不断地增加,如果学习者信息迷航,则大大消耗了学习者的注意力资源。
(二)学习时间的损耗。迷向和漫游在消耗学习者注意力的同时也大量占用了学习者宝贵的时间。
(三)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当学习者认知超载时,会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处理繁杂的信息并获得意义时,就可能逐渐降低自己的责任感,从而变得没有能力实现任何目标。
三、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一)建立可选择的课程项目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丰富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不仅能对学习者的学习给予支持和激励,而且能使学习者的进步得到记录,学习的结果或产品得到保存。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远程学习,能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科内容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能使学习过程更为有效。特别是超媒体能使学习者以非线性方式接触信息,超链接使学习者对相关思维链接的追踪成为可能。学习者可根据需要开发大量的深层信息,并且可以自定步调与学习材料进行双向交互,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路径学习。
课程项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让学生从学习的开头就对该课程项目充满兴趣。同一个教学项目或者任务,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环境,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二)增强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在网络学习中建立一个完善的交流系统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如:在线论坛、教学聊天室或者QQ群。能够提供学习者在线辅导、即时答疑以及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让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有良好的交流,并且在交流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这有助于让学习者明白自己身处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三)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学习者在一边进行网络的自我学习,一边对该次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反思。以此不断提高网络环境下抵制其它诱惑的自律能力,并且不断改进学习策略,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为目的。每一次自主学习结束后,都对该次自主学习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自身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自我反思。并且每次学习之后,相信自己能力可得到提高时,心理动机将会得到激发。对下一次的自我学习更加充满信心。这是一种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一种觉悟。
网络学习要求成功达到“认同—内化”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自我反思、自我规范,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是计划反思。让学习者依据学习规范要求,结合课程学习特点,精心制订自身学习发展的奋斗目标,督促自我向既定目标挺进,不断磨砺意志,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二是交换反思。学习者经常与同学交流,彼此取长补短,探究疑难问题,反复提取有用知识,弥补不足,以期近忧远虑得以克服。三是过程反思。学习过程通常是曲折迂回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难免有波折,故对每一个波折点的思考可以凝聚学习力,改善学习态度。凡有成就的人取得成功都是在没一个节点上的深刻反思才有灵感和觉悟,从而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高文在.浅析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激励策略[J];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Z1期
[2]魏明,胡启涛.构建创造性的大学教育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赵立影.基于动机理论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4]张东梅.网络学习中的动机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
[5]张荣美.学习动机与动机激励策略[D].东华大学,2005
[6]宋慷春.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励[D].辽宁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