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语文化

成语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语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语文化

成语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整合资源 优化环境 生成文化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不断受到关注,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科学的学生观、价值观,创造科学、开放、和谐、多元的生本课堂文化,成为众多语文教学改革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形式,凸现语文课堂的生本文化特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灵活巧妙运用教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整合艺术科、信息技术科等资源,丰富课外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开放性的课堂文化;优化师生动态环境资源,创设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如何理解“整合”这两个概念?所谓“整合”,是指综合、融合。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汪清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信息、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个性的生本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打通了课程之间、书本和世界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和个性发展,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各资源间的互动,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课堂达到生本化。

一、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语文课本是我们最主要的学习资源,精选了国内外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无论内容、形式都属于具有典型意义的,熔铸着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静态的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精彩的世界。如此丰厚的学习资源,需要巧妙地整合利用,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开发,才能发挥它的厚重的育人能量。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灵活、巧妙地运用,使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细读课本,我们发现精读课文之间、读本课文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变通性。如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可与川端康成的《春》、纪伯伦的《秋》及郁达夫的另一作品《北平的四季》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共性,分辨差异,再回顾朱自清的《春》,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对于渗透在情景之下的深厚情感,还能进行散文阅读知识的串联,形成阅读散文的系统知识。

增强教材的板块意识,挖掘教材体现的人文精神,通过巧设问题来探讨主题,往往能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无形中落实了情感目标。如笔者在教学“必修五”“直面人生”中的“生存选择”板块时,节选了《报任安书》和《渔夫》,板块建议的教学方式为“问题探讨”,两课的主题思想内容为探讨司马迁和屈原面对生存问题截然不同的选择:司马迁隐忍苟活,只为创作经典著作《史记》;屈原政治失意,志向难酬,以自投汨罗江保持节操。

为更好地落实探讨生死抉择这个难题,布置学生课外探究题目(分组完成,二选一):

A.查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士面对此问题的态度和选择,分类整理,书面得出探究结果,可以谈认识、抒发感情、表明志向。

B.编写课本剧并表演(假若司马迁与屈原在汨罗江边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结果,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选择A的同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让人激情澎湃;选择B的学生,表演生动,想象丰富又合情合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材资源可以分解、也可以重组,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一切教学设计都要为学生着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之呈现厚实的课堂文化。

二、整合学科综合资源,呈现开放的课堂文化

新课改提倡跨领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整合课程资源,是各学科课程共同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语文学科与非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施。通过将不同学科整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使语文教学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创造性地整合了艺术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多元的课堂文化。

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学科之间有许多空域,有效的利用三者之间的空域,可以为各自学科起到辅助作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与课程间的整合。

原始艺术中,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的。诗歌都合乐,可以唱,具有音乐的节奏。在现实生活中,音乐以她扣人心弦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情理交融的歌词,时时处处的拨动听者的心弦,触动听者的灵魂。因此合理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元素,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感悟情感,塑造品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完成语文和音乐的相互渗透,以达到情感培养目标,如用音乐烘托、铺垫情感,渲染情感;通过音乐欣赏,来释放情感;甚至可以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充当时尚的“例子”,作为语文课堂知识学习的素材。在教学诗歌鉴赏时,音乐往往扮演着引路人的作用,引领学生走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烘托气氛,尤其是充满浓烈思想感情的感怀伤别之诗,师生情绪浓烈;在教学戏曲之时,往往与音乐课教师达成共识,将教材中互为补充的素材共享共学,如《长亭送别》、《雷雨》、《西厢记》、《牡丹亭》等;在教学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等专题时,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就是最好的教材,比如说周杰伦、林俊杰等众多学生追捧的歌星的作品(不一定他们作词)都非常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化典、想象等技巧,以此为素材,既吸引学生眼球,又高品质完成了教学目标,可谓一举两得。美术亦如此,不少诗歌与美文,都兼具画面感,将文字与画面整合,表达事半功倍。

加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利用网络,丰富语文课堂的材料,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来已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熟稔应用,就不再赘述。除此之外语文学科充分地与其他学科相整合,如科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只要教师善于整合,那么语文课堂将会擦出更灿烂的火花。

构建语文文化课堂,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本研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品质。整合优化、生成创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校本资源,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我校坚持科技、传媒特色教育,开设了文化、科技、传媒特色校本课程,长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通过整合语文课程和选修课、主题活动等实践,让学生走进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小说传奇、神话世界、外国文学、现代诗歌等经典作品,最大限度地感受语文的文化魅力,不仅能节约师生大量的时间,更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开放性,将语文的阅读与表达将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动态环境资源,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

学生、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程序、课堂环境,组成了课堂教学环境,有形的、无形的,但都是动态的、发展的,可以预期却不能设定。只有整合,合理优化这些紧密相连的资源,才能使课堂灵动、活泼、个性又民主平等,生成理想的和谐课堂文化。

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成长,并拥有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和才能,这些潜在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课堂教学不仅是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要视为教学资源,是语文课堂文化的动力之源、能量之源。就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他们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这,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着眼于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教育资源来整合开发。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学习方法,设定探究方式;也让个性各异的学生在这个生本化的课堂,进行各种观点碰撞,展现自我,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如15分钟早读课的高效应用:考虑到高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困难,笔者给学生重新安排了任务:轮流演讲,主题为“阅读经典,分享感悟”,要求学生个个参与,人人有事做。具体流程:学生课外阅读自选作品――演讲――其他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点评――学生听录音,写感受。学生在讲台上都能侃侃而谈,作品涉及古今中外,雅俗共赏,都比较真实而翔实的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有些甚至泛着些许深度的思考光辉,鼓动着其他同学去阅读他推荐的作品;学生间的点评有的很犀利,有的很平和,有从主题、构思、文笔着手评价的,也有从演讲的风度、语音上挑刺或赞扬的,评价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学生们积极肯定的反思验证了此举的准确性。

语文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这样学生独特的个性资源,就生成独特的课堂文化,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受到高度尊重,学习的兴趣如同生命,孜孜勃发,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体验成功,在自由的探索中张扬个性,弘扬崇高与练达,在自由的氛围中放飞梦想。

教师优化动态环境资源就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包括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文本的文体特征、主旨、艺术特色等具体特点,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营造一种可供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提炼。

相比有形的物理情境,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情绪。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沂水春风》这堂不朽的语文课至今仍令我们语文老师神往:师生围坐一起,和谐、畅快、轻松在谈论理想,不落窠臼,不入俗套,曾皙说:“暮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夫子发表观点:“吾与点也。”何等诗意,何等惬意,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文化的极品,也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吧。

四、整合社会生活资源,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生活中的生动场景,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材料。当社会成了学习资源时,学习场所就可以无处不在,学习活动也不局限于学习书本,举行“记者招待会”、采访活动、课本剧、讲座、电影、参观游览等活动方式等都可成为学习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即生活。意味着课堂教学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情境,拓展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创造多元的课堂文化。

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体验生活,积累语文课程素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把生活场景移入课堂,进行语文内容的情境整合,再现生活,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更有价值知识铺平道路;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渠道,使学生在生活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我们捕捉社会的新发展以及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巧妙地将其融入校本资源之中,使之成为活的教材,让学生既增长见识,活学活用,又飞扬创造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如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不仅其人物成为重要的社会精神资源,可以作为青少年的学习楷模,而且每则颁奖辞概括感动事迹精准,且颇具文采,成为每位语文教师必备的最佳学习资源,常取来反复琢磨、推敲,交与学生研究学习。

任何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思路都是不拘一格的。在整合利用校本资源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适用、适度原则,把握好资源整合优化的尺度,以熟悉的教材和教学为主阵地,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资源创新,应用于实践,呈现生本的课堂文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成语文化范文第2篇

《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张老师检查大家的课文朗读。朗读第一自然段时,老师说:“世界都市维也纳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希望大家关注文中的重要词语,把此地优美的景色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的朗读轻重得宜,疾缓有致,读得如痴如醉,犹如天籁之音。

是什么让听者对如此都市心驰神往,好似神游呢?我想:大概是学生读出了这三个成语的味道吧!果不其然,张老师投以该生赞许的目光:“你读得很出色!文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三个成语的画面之感全被你读出来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课堂上刮起的成语之风,风波并没有停歇。当学生读完第四自然段,张老师引领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维也纳一天离不开音乐的画面时,学生的回答更是让听者瞠目结舌。

课堂上的答案真精彩!“如果我来到街头巷尾,我可能会听到优雅轻快的圆舞曲,也会同时看到姑娘们裙角飞扬,也许我也会情不自禁地随之起舞!”“如果我来到波光粼粼的多瑙河旁,或许会听到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会听得如痴如醉。河两旁绿草如茵,身临其境,我肯定也会有跳舞的冲动!”“我来到人们漫步的地方,人们翩翩起舞,我也会陶醉其中!”

我微笑着,成语不重多少,关键的是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运用。一百多年的传统,让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的生活也也离不开音乐的文字。我们的课堂上,成语成为学生说话表达的自由元素,学生所积累的成语一个个脱口而出,妙语连珠,似一幅幅画面从师生的口中不断流泻!成语的味道,在此弥漫,成语的力量,在此迸发!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梦,在此演绎!这节课,师生们让我进一步走进了成语世界,感受到成语的魅力,让我有了更多的体会:这就是我们应极力追求的课堂,文化的课堂,成语的课堂!

一、挖掘教材,积累成语

教学《珍珠鸟》,教者展示鸟儿的音频和图片后,让学生说出关于鸟儿的成语,“鸟尽弓藏、鸟语花香、惊弓之鸟”等。其后,教者再补充“一石二鸟、百鸟争鸣、笨鸟先飞、小鸟依人”等等。这样的教学环节,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鸟的世界的画面,让学生认识鸟儿,感受自然之美。再以关于鸟的成语带学生进入成语的世界,进入鸟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只只可爱的鸟儿不经意间闯入了学生的视线,鸟儿和孩子都在快乐地成长!如此积累成语的方法,不仅在课本中,在观看影视中、课外阅读中和别人交流中,大家都要加以关注,练习积累成语这一文化瑰宝。我想,一个人对成语的占有量越大,他的语文素养也不会太低。

二、利用成语,披文入情

《桂花雨》一课中,当桂花如雨般落在作者的脸上,钻进脖子里,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时,教者及时提供下列表达开心的成语,“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前仰后合、欢呼雀跃、翩翩起舞”,让学生带上表情和心情美美地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根据对成语的感悟,头上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感,个个跃跃欲试,又是蹦又是跳,开心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教学,组织了课堂气氛,学生在愉快的表演朗读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成语积累,成语的利用更是让“桂花雨”在学生的心里也下起来了:“好香的雨!”利用成语,朗读传情,表情相映,快乐的心情无以言表!

成语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语 文化 教材 课外 情境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17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品,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外表凝练,内涵丰富。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成语有助于激发他们对中华语言的热爱,提升他们作文写作的功底与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成语教学,然而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有限,怎样指导他们积累成语呢?我根据年级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课内外结合,积累与运用并重,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一、以教材为平台,引导学生积累

(一)联系课文学习成语

我以课例中的成语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认识成语,初步感知成语的意思,在所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学会联想,意会成语所表达的意境,使学生接受并喜欢成语。如《北京》课文中的“各种各样的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对于其中“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理解,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要有具体而形象的刺激物作为学生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于是,我让学生观察插图――立交桥上有许多车子,来的来,去的去,一辆接着一辆像条长龙,一直向前开。接着,再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手势,模仿车子在立交桥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然后,我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入预设的情境中:看看图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一直往前赶,就像大自然中的(河流)一样,不停向前流,“川流不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把车流和河流二者的共同点联系起来,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比较和联想,便能进一步感悟“川流不息”所表达的意境了。最后,我又把这个成语放到生活场景中去,让学生在上学或放学途中感受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流,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积累成语。

(二)借助生字补充成语

给生字找成语朋友,让学生在扩词中积累成语。扩词是低年级小朋友语言积累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在扩词的过程中,常以一个生字为基点,可带出几个学生易读、易懂、常见、实用的成语。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拼音识字”第一课后,我便在课上让学生用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十”进行扩词,并说说带有这些数字的成语,让学生开“成语火车”: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九牛二虎之力十全十美。通过这样的教学,当学期结尾时,学生无形中就积累了许多与生字有关的成语,这其实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浅近常用的成语,学生爱听、爱读,无需教师过多解释、说明,学生也能耳熟能详。有些成语学生现在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这些成语便会在不经意间“其义自见”,久而久之,就达到了“厚积薄发”的境界。

(三)通过分类充实成语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配合新课程标准也十分注重语言积累,如语文园地辟有“日积月累”栏目,四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成语韵语、古诗词等内容,把很多意思相近(相关)或结构相似的成语放在了一起,让学生读读背背。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课文和课后也有很多成语,包括与春天有关的、与秋天有关的、富含人生哲理的等,它们大多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就地取材,指导学生加以类别,然后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成语的韵律美,通过诵读悟其大意、悟其意境,再背诵以强化积累。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使学生多积累带有数字的成语、带有动植物名字的成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等。通过对成语的分类积累,学生的成语积累量逐渐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也明显提升了。

二、以课外拓展为延伸,丰富学生积累

从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理解到:课内阅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内阅读之外,还应该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小学生的文化成长。因此,教师要从小学生入学之初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阅读成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使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建立“词汇摘抄本”,多摘抄优秀读物中的精美语句(含成语),量变变质变,一学期下来收获就会多多。

此外,经典诵读也不失为成语积累的一条捷径。我每天利用预备铃响到上课铃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成语速记》《成语童谣》《成语韵文》等经典教材。如《成语韵文》求学篇: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学而不厌,稳操胜券。通过诵读经典,学生既传承了中华经典的精髓,又积累了丰富的成语,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以运用为舞台,沉淀学生积累

语言学家将只能理解、不能运用的语汇称为“消极语汇”,将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汇称为“积极语汇”。要把“消极语汇”转化为“积极语汇”,就必须加强运用语言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巧妙运用成语,把积累的成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形成积淀。

(一)创设运用情境

如利用文中丰富多彩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中人物的表情说成语:愉快时眉开眼笑,失意时愁眉苦脸;看图中的天气现象说成语:下雨前乌云密布,晴天时万里无云,台风袭来时风雨交加;看学校场景时,如“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出教室,操场上人山人海;上课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如此这般,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构筑运用阶段

成语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译者对两种文化熟悉的程度。而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远远难于掌握两种语言,这给我们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一问题在英汉成语翻译中显得尤其突出。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吕叔湘,1998:160)汉语成语多为四字词组,英语成语的词数虽然与汉语成语不同,但是其基本特点与汉语成语类似。请看英语词典对英语成语(idiom)的解释:idiom: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根据其个别单词意思不清、必须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学的短语或句子。(李北达,2002:734)

由于忽视成语负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的错误俯拾即是。以《中国日报》上的一段文章为例:

Washington said it opposes Taiwan independence.But it has eaten its words while offering military support to the island.Washington also promises it adheres to the one-China policy position.But its promises appear faint,given its increasingly upgraded relations with Taiwan.(Wu Yixue,1994: 6) eat one’s words的意思是:承认错误admit what one said was wrong,因此这段文章的汉译为:华盛顿曾说反对。但是它在军事上主动岛, 已经承认自己说错话。华盛顿也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如果与台湾的接触有增无减,华盛顿的承诺就显得含糊其辞。很明显,该作者把eat one’s words误解为go back on one’s word;break one’s word/promise“自食其言/轻诺寡信”了。

上述错误是单纯理解成语的字面含义、忽视其承载的文化所致。像国内的权威报纸《中国日报》都出现如此严重的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失误,一般的对外宣传资料就可想而知。因此,很有必要做英汉成语比较与文化翻译策略之研究。

一 汉英成语表达差异溯因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语言的精华,反映一国的文化。人类对许多生活经验具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不同的文化有不少的重合处(cultural overlap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不乏其例。但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成语表达法的不同。

1 地域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朱耀先,1997:8)

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瓜熟蒂落,瓜田李下,等等。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成语,如:weather(ride out)the storm安然度过了风暴。因此,就产生下列成语说法的差异。

汉:挥金如土(throw money like mud)

英:spend money like water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动物的喜好有所不同。汉文化中带“狗”字的成语几乎都含有贬义,而英语文化中的dog多带褒义。例如:

汉:狗尾续貂(patch up a sable coat with a dog’s tail)

英:write a deplorable sequel to a masterpiece(给名著写可悲的续集)

英:Love me, love my dog

汉:爱屋及乌

在汉英语言中,牛与horse几乎代表近似的文化概念,所以汉语成语喻体用牛,英语成语喻体用horse。

汉:任劳任怨(老黄牛)(work like an old cow)英:work like a horse(像马一样工作)

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植物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例如:

汉: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英: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生长)

2 历史文化差异对成语的影响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遗产,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汉语古典成语多出自像“四书”、“五经”、《红楼梦》等之类的古典名著,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等的名著,例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成语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翻译这类成语,必须首先考虑历史文化的转换,不能把汉语成语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原封不动地翻译到英语中去。比较下列成语的表达差异。

汉:骑虎难下(unable to get off the back of a tiger)

成语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新价值观对发挥语文课程与校园文化作用的影响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政治本位、知识本位、技术本位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一定需求而将职业教育工具化的结果,对工具性的过分追求必然会降低受教育者的生活品质,而“现代职业教育应使‘有业者乐业’,就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1]今天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职业教育应改变仅仅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目标,关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使每一个职业教育的接受者都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在社会进步中被裹挟着前进。职业教育要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素质与职业和谐,职业生涯与理想和谐,个人志趣与社会价值取向和谐[2]。这些目标的实现应该由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来共同完成,这种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改变给了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以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对发挥二者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3]。校园文化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规范约束、引导熏陶的作用。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优美的校园环境,阅读着丰富的图书资料,获得美的享受。校园制度文化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校园精神文化更是以无形的力量教育学生,使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一个人不断调节着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熏陶,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些影响可以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努力追求,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是实现人的梦想、完成个人价值追求的过程。语文课程的这种传播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作用正好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一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语文课程净化着校园文化内涵

在我国现行考试制度下职业院校的受教育者往往是那些中考、高考中失利的学生,他们渴望成才又缺乏专注的奋斗精神,富有思想又容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气馁、消沉,这就使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产生了负面因素。同时流行文化中的功利化世界观也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而语文课程恰恰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优秀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营造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消解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净化校园精神文化。

2、语文课堂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相信学生通过外在活动可引发内化过程,从而建构知识。在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背诵,进入角色,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获得感同身受的濡染;通过观察、感悟、反思、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质和人文素质。

3、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更具优势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反映着人类文化及精神本质,教学方法也更具趣味性,更关注于学生的内心,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神内涵的探索,引导学生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语文课程更适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文学讲座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欢迎,也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文化气息。

二、目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语文课程的功能被弱化,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由于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能够快速培养学生技能的专业课及实践课占用着大量的课时,而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也相对较为漫长,因而在许多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不被重视,课程课时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干脆不开设语文课程;同时,语文教师由于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被忽视,缺乏工作热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的教学。再者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也不重视语文学习,这些情况使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中的功能被弱化,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

2、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在人才培养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普通高校较为滞后,有些职业院校校园环境不够优美,物质建设相对滞后;有些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有些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内涵,将校园文化等同于课外文艺活动,认为只要多办几台晚会,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忙起来就行,校园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文化气息,学生们大多对此类活动提不起兴趣,活动也演变成了部分学生干部捞取操行评分的手段。这样的校园文化缺少文化的滋养,怎能实现校园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作用呢?

三、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

语文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也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差强人意,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要求培养的人应该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达到岗位的要求;职业教育又是创业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不断创新,怀抱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的理想与愿望,而这些目标必须通过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因此职业院校应该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订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推动二者快速发展。

2、优化语文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语文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职业院校应不断优化语文教材,随着时展变化而更新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服务专业、满足专业需要,尽可能地联系社会需要,以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师德修养及研究能力,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高水准地完成语文教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阵地,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强化课堂作用,向课堂要效果,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人文思想内涵。在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实行“大班化” 语文教学的情况下,选择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抓住课堂的主阵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的高级目标。

4、开展语文活动,延伸语文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之魂

要实现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是不够的,还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校报、宣传栏、广播、标语、海报、校园网均是同学可以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阵地。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为校报积极投稿,参与其编撰工作;可以举办网络小说创作大赛,评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写作等能力。第二,举办贴近学生的文学学术讲座。可以选择贴近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议题,举办文学学术讲座,满足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更高要求,开阔学生们的文化视野,为校园文化增添文化气息。第三,成立学生文学社团。文学社团是学生们交流文学创作经验的阵地,通过文学社团的活动,丰富着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生活。第四,举办各类和语文相关的竞赛。比如举办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和书法大赛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延伸语文课堂,还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而语文课程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断推进语文课程的发展,将语文课程的发展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实现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洁莹、马庆发.论职业教育观嬗变的哲学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

[2] 金雁.职业性与高等性:高职人文教育开展的两个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1.7.

[3] 杨文钦.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 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