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1篇

一、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xx下辖一区一县,县域单位只有xx一县。xx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煤炭、花岗石储量较为丰富。

20*年末,xx县下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总人口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54万人,占总人口的76.6%,非农业人口5.96万人,占23.4%。耕地总面积76.2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9亩。

2、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至20*年,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9.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8.45%;第二产业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8.39%;第三产业完成7.34亿元,同比增长10.38%。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6.27万亩,其中啤酒大麦种植面积28.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8.01万吨,比20*年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8.65%;完成地方性固定资产投资8.99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5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13元,增长8.22%。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xx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发展的角度分析,xx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县域单位综合经济实力较弱

据统计,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gdp平均38.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32亿元。20*年,我市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0.93亿元,在全省69个县域单位中排第五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74亿元,也居全省第5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相差17.5亿元和0.58亿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4%和56.1%。

2、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与市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20*年,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5%,低于全国水平41.3个百分点;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7.4%,仅为市辖区的8%。而且随着这几年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7个百分点。与市区相比,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20*年,我市经济增长18.16%,市辖区增长20.17%,而县域经济增速只有9.02%,分别比全市、市辖区低9.14和11.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09%,分别比市本级、市辖区低37.75和41.8个百分点。

3、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20*年,xx城镇化率达到5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8和25.6个百分点,但xx县城镇化率仅为28.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15.1、2.3和27.9个百分点。同时,由于近年乡镇企业的萎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支付能力弱化等因素,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所放缓,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

4、经济基础相对较差

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中表现在传统农业比重偏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农民增收难;工业经济比重偏小,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较小,骨干企业少,支柱产业不够明显,产业聚集程度不高,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较慢,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壮大难。

5、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工业比重过低,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大力改善社会公共设施并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卫生等社会服务上明显不足,使得财政杠杆作用难以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弱化。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及原因

以上诸多问题,折射出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自身存在着深层次矛盾。

1、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3、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县域经济“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大投资力度,尽快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摆脱边缘化危机,融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突出优势和地方特色,大力推进农业“一特两化”

要按照全市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对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基地。积极推进协作生产经营,加强“龙头”与“农户”之间的联系。要以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为支撑,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县域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通过高投入和高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农民生产经营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县域经济系统的同步优化。

2、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要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把做大工业总量与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相结合,把主攻工业的重点放在培植矿业、电力、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上,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促产业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要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聚集,把工业园区办成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使之成为提升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引导,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构建中小企业群,加快县域工业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需求

县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而农民又在县域内占绝大多数,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央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农民得到实惠;要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继续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继续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提升农民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2篇

一、稳中快进,县域经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呈现出提速、提质、增效、增后劲的良好态势,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1、速度加快。2011年,湖北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12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 ,增幅高出湖北省1.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4611.5亿元,增长29.5%,高出上年3.6个百分点,高出湖北省9个百分点;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达到524.25亿元,增长39.1%,高出上年0.7个百分点;县域城乡消费总额4299.1亿元,增长17.8%,农村市场消费增速快于城镇0.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占湖北省的比重达到56.7%和53.8%,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个和3.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基石”地位进一步巩固,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结构改善。一是产业结构稳步升级。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1.2∶46.3∶32.5调整为19.6∶49.4∶31.0,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3.1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占比由2010年的41%提高至44%。农产品加工业取得长足发展。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6000亿元,10个县(市、区)的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元;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1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457家,稻花香集团成为湖北省首家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农字号企业。现代生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一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大型物流中心、专业市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在建设中崛起。二是企业结构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国内行业的冠军企业和一大批细分行业的领跑企业。县域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7757家,16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谷城骆驼蓄电池、远安东圣化工、枝江三宁化工、大冶劲牌、石首楚源化工、汉川福星科技、东宝新洋丰肥业等一批企业跻身湖北100强行列。三是名优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县域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39个,占湖北省总量的四成以上。在培育自主品牌的同时,各地还引进了一大批名牌产品和名企落户湖北,与本地资源对接“联姻”,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四是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新进展。全年县域关闭小水泥、小印染、小冶金等企业(生产线)38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产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3、效益提高。一是工业效益提升。2011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791亿元,增长54%,利润724亿元,增长78.6%,增幅分别高出湖北省工业18.7个和49.3个百分点。二是财力增强。2011年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55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5亿元的县(市、区)由上年的21个增加到42个,过10亿元的由5个增加到13个,过20亿元由1个增加到2个,最高的江夏区达到38.3亿元。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税收收入占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2%,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对县域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9%,比上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三是农民收入大幅提升。2011年湖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897.9元,增长18.3%,增幅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3.9个百分点。

4、后劲增强。一是各类市场主体迅速壮大,民间投资活跃。2011年湖北省各类市场主体219万户,比上年增长16.7%,新登记市场主体平均注册资本金为49万元,增长14.2%。县域年销售过亿元工业企业2532家,净增943家,户均销售额3.86亿元、户均利税2888万元。全年民间投资累计完成7460.64亿元,增长42.1%,高出湖北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二是县域投资保持高位增长。2011年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7819.3亿元,增长38.2%,高出湖北省9.5个百分点。其中县域工业投资增长43.6%,高出县域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对接“央企”成果丰硕,一批500强和知名企业落户县域。一大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骨干企业新上后续工程,提质扩能,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县域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1202个,比上年增加550个,完成投资1671.3亿元,增长78.1%。三是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与上年相比,2011年生产总值过100亿元的县(市、区)由40个增加到50个,过200亿元的由10个增加到19个,过300亿元的由零增加到9个。规模工业增加值过100亿元的县(市、区)由2010年的5个增加到16个。四是产业集群崛起壮大。2011年,湖北省67家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2904家,比上年净增303家,实现销售收入5979亿元、上交税金181.9亿元,分别增长34.7%和33.8%。规模过百亿级的产业集群达到18个。五是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增强。湖北省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网、农村路网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提高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汽车、钢铁、食品、石化、机械、电子、纺织、建材过千亿元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扩大了县域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空间。

5、面貌焕新。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2011年,武汉城市圈县域生产总值、投资占湖北省县域经济总量的52%和54.1%,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双翼齐飞,两市县域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投资增速高出湖北省县域平均水平1.6个、4.9个和1.4个百分点。大别山和武陵山试验区、荆州“壮腰工程”全面启动,交通基础设施瓶颈有效缓解,山区和沿江县市经济彰显特色,发展步伐加快。荆州市承接产业项目取得新突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0亿元,引进省外资金284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88%,增长67%;其中利用外资7429万美元,增长32%。29个山区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1亿元,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8个层面的省级试点覆盖了湖北省37%的行政村、39%的乡镇,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二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引领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各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投资强度不断增大,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项目、企业有序布局。截止2011年底,湖北省县域90个开发区和省级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到847.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22.2%;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88.7亿元,增长43%;税收202.4亿元,增长35.5%,投资和税收占县域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1.5%和53.6%。三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各地通过对外重组攀大附强、对内加大技改投入,做大做强了一批县域传统主导产业。随州专用汽车、宜昌磷化工、荆州石油机械、江夏装备制造等一批在全国和在省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已经形成。通过招大引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新兴战略产业扎根县域,茁壮成长。仙桃引来全球第四大印制电路板厂商――台湾健鼎科技,投资5亿美元建设中国最大的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近20家上下游关联企业扎堆跟进,将建成年规模近500亿元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九州方园总投资50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落户宜都,将建成完整的“单晶硅棒拉制―硅棒切片加工―电池片生产―光伏组件―系统集成”光伏产业链和产值达到300亿元的世界一流光伏生产基地。

6、“气场”浓厚。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湖北省上下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凝心聚力抓落实、齐心协力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初步形成。一是高起点谋划目标。各地高点定位、高标引领,不断超越自我,跨越追赶。仙桃提出争做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标兵、市州经济的追兵;大冶、宜都、潜江、枣阳、枝江等县市瞄准全国百强,加快冲刺速度;襄阳各县市围绕“四个襄阳”建设,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加力快跑。二是营造最优的投资环境。各地按照打造全国最优投资环境的目标,扎实推进“治庸问责”,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流程短、收费低、效率高的开放投资环境。三是形成竞相发展的合力。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综合评价考核县域科学发展实绩,大力营造争先进位的氛围。各地加大工作力度,用硬投入改善硬环境、以硬措施优化软环境,重商兴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大企业、大项目纷纷引入,发展的“大气场”变成了要素聚集的“强磁场”。2011年县域引进省外资金2579.3亿元,增长65.8%,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

二、稳神竞进,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谋发展

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的历史性惠顾,也将直面一系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严峻挑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我们既要认清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更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奋发进取。

1、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有利于湖北发展。中央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我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内需市场、内生增长正逐步成为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湖北县域经济发挥内生型优势,加速扩张。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继付诸实施。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的政策叠加效应下,湖北将在项目投资、体制改革、开放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得到更多更大的支持,县域经济将迎来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难得的发展黄金期。二是区域开放与合作步伐加快。国家开放格局由沿海沿边开放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不可多得的交通区位、科教优势相叠加,把湖北推到内陆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前沿,成为要素聚集高地,必将进一步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湘鄂赣加强省域合作,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启动,构建起互动合作、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区域合作机制,将有力地促进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我省沿江县市加快发展提供更大的产业空间和更广的经济平台。三是湖北省发展基础坚实,跨越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历届省委省政府实施管长远、打基础工作,为湖北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千亿产业提升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为县域相关主导产业扩大了发展空间。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湖北实现了弯道超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加速发展期,县域经济站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四是湖北“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我省大力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加快推进“一主两副”中心城市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将更好地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为促进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政策机遇,搭建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实施“壮腰工程”,荆州成为国家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江汉平原振兴崛起点燃了新引擎。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扩面、仙洪试验区、竹(竹山、竹溪)房(房县)城镇带、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有利于探索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2、面对的挑战。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从外部看,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物价上行压力并存,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风险不少。从本省看,我省正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双加快”任务,要素瓶颈制约更加趋紧,区域间围绕资金、资源、技术、市场和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新一轮抢占发展高地竞争中的压力增大。二是区域间竞争日趋激烈。沿海发达地区立足创新驱动、优化发展,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部省份谋求跨越,奋力发展县域经济。我省县域经济经过近几年加快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大冶、宜都等一批县市率先冲刺全国百强,勇当湖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排头兵,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但与全国百强县(市)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差距。2010年,“全国百强”生产总值平均为475.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29亿元;而我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2010年的20个发展先进县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规模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的44%和27%。同时,与中部省份比也有一定差距。

湖北县域经济正处于前有标兵,侧有强兵,后有追兵的包围夹击之中,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态势,处于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的紧迫局面,必须自加压力,加快创新步伐,在新一轮竞争中奋力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三是自主增长基础仍较薄弱。湖北省县域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缺乏强县支撑,县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为突出;产业层次偏低,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主体发展不够,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带动;各种创新资源整合配置效率不高,县域科技、人才资源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行业小微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能源资源、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趋紧、劳动力成本攀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诸多因素将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

三、激情奋进,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2012年,湖北省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湖北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县域经济发展“一主三化”方针,以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首要任务,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以集群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以特色为抓手,以富民强县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和组织湖北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精神区位,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力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激励大冶、宜都等县市率先冲刺全国百强,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此,要扎实抓好以下工作。

1、强化赶超进位意识,大力营造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湖北省上下必须按照“三抓一促”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精神区位,让赶超进位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动力,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档、升级、进位。一是强化高位求进意识,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规模和质量的跨越。我省县域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拿出奋力追赶的勇气,勇于攻坚克难,勇于改革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在湖北省的比重,努力提高在中部、在全国的地位,使基石更坚实、柱石更粗壮,成为湖北加快构建战略支点、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强化抢先求进意识,奋力争创全国百强。进一步加快我省冲刺全国百强的梯队建设,激励大冶、宜都咬住目标不动摇、克难攻坚不懈怠、加快发展不折腾,用争先进位聚人心、鼓干劲、提士气,以精神追求的新跨越,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三是强化后发求进意识,加快赶超步伐。加强分类指导,支持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走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之路;加快山区和贫困落后县市与条件较好的县市联动发展,实现弯道赶超,激励更多的县市进入全国中部百强。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县域产业综合竞争力。坚持把壮大规模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做大规模总量中提升实力。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各地要围绕湖北省“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的实施,促进县域相关主导优势产业由大变强。鼓励骨干企业加大技改扩规投入,积极引进央企、名企与本土骨干企业联合重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加快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为县域经济发展构筑新支点。二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强力推进“四个一批工程”,支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产值过100亿元的县市区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一批过100亿元的园区,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在全国有知名影响的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引导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业和加工区聚集。三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等生产业,加快现代物流平台、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核心景区、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四是坚持县域经济集群优先发展战略,重点扶持6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百亿元和千亿元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集群。

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加强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建设,加强与湖北省“两圈一带”、“一主两副”及大别山、武陵山试验区建设规划的对接。注重城乡相协调,避免小城镇建设无序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集中力量支持县城、中心镇、特色镇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品味,建设一批高品质、功能型、特色精品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以产业壮大推动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重镇的建设。放宽城乡户籍束缚,就解决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险、教育、医疗等方面制定有效政策,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城镇承载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的容量。积极推进多层面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一是坚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加快培植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弱势企业;加强大企业“直通车”服务,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强化“小进规”目标管理和跟踪督办,建立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育成机制,对列入计划的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发展之路,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上规模、提档次、创品牌,培育壮大一批骨干民营企业。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扩大市场主体规模。二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把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中心任务。按照“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总体要求,突出主导产业招商,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不断提升县域重点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突出重点领域招商,更加注重引进世界和全国500强企业、央企和名企,更加注重大项目,在大项目中突出工业项目和现代生产业项目,在工业项目中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项目,努力提高引资实效。三是坚持“放”与“扶”相结合,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开经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主体创造良好环境。

5、加强环境建设,夯实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筑贯穿湖北省、连接县域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空港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破解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夯实发展基础,拓宽发展空间。二是优化软环境。坚持以营造“全国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强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大力发展重商文化,营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社会氛围,把重商崇企的理念转化为服务经济的自觉行为,破除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激发民间投资创业活力,把湖北县域建设成思想最解放、资源要素最开放、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发展举措最活最好的发展高地。三是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高起点搞好园区规划,突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服务,着力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四是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在县域内布局和建设一批创业示范基地、担保示范机构、综合服务示范平台和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为县域企业提供“零距离”、“保姆式”的优质服务。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3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摆到全国及国际经济的舞台上,每个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格局之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发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形成了较为密集和配套程度较高的产业群,这为开发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融合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浪潮,这为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契机。目前,开发区企业依靠本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已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模式和成长道路,面对区域竞争的加剧和国外企业及产品的冲击,开发区企业如何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是面临着巨大问题。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题,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我们的趋势,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规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增强开发区经济发展后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加快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开发区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对开发区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开发区企业发展经验和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开发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开发区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开发区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尤其在品牌战略、土地使用和园区带动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开发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另外,此次调研也为建立健开发区企业数据资料做基础性工作。

本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数据,重点阐述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展现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全貌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阐述开发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晰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态势,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契机,结合开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解决开发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和对策。

第一部分:开发区企业现状

一、开发区企业概况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4篇

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剖析

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建立在三大产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要保持整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做好农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建设工作,要分析全县经济的发展前景,也只能从三大产业入手,才能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农业基础地位在削弱,生产持续多年下滑,占全县经济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抓好农业生产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性的工作,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我县农业的生产情况看,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生产的总量在缩减。而粮食面积已出现连续七年负增长,粮食产量更是连续八年下降。与2000年相比,表面上全县农业总产值由6.86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实际上这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的,真正的农业生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多,其占全县经济的比重由2000年的6.5%下降到5.3%。从农业资源看,与2000年相比,耕地面积由31.16万亩减少到29.83万亩,净减1.33万亩,若再考虑这几年中新造耕地大多为山区旱地,因此,全县良田的减少还要远超过这个数据。从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看,与2000年相比大宗产品呈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由50.94万亩减少到33.5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5万吨减少到10.4万吨;生猪饲养量由34.16万头下降到32.34万头,蔬菜、水果、家禽等经济型农产品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每年的增量却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县农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经济效益若没有大的提升,希望农业出现大的回升是不现实的。

2、工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在加大,制约要素在增多。从我县总体工业发展层面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36.4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近2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我们知道,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还处在200亿元以下的规模时,基数较低,实现年增长15%的水平相对比较容易。而当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达到近250亿元的规模时,基数增大,再要达到年增长15%的水平,年产值增量须超过37亿元,这就相当于每年要增加乌牛、桥下、沙头三镇的产值,也相当于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家全县最大集团企业的产值,因此,在我县工业企业家数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实现37亿的增量,其难度是不能与2000年前直接相对比的。从我县的皮鞋、泵阀、服装、钮扣和拉链四大主导行业来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费品,要知道生活消费品需求不仅受市场份额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群体的限制,在消费市场没有很好拓展开的形势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扩张是非常冒险的。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看,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2004年末,全县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约500家,仅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我县工业的区域发展看,沿江与山区发展十分不平衡,2003年、2004年则更依赖于瓯北工业来带动,桥头、乌牛、桥下、上塘等乡镇均呈缓慢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要知道,一个地区工业仅依靠一个乡镇的增长来带动,这种“单头挑”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瓯北工业发展出现问题,全县的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从工业经济的外部制约要素看,原料进价与产品售价呈“高进低出”格局。2004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高达14.9%,这种状况显然有利于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发展,但对加工行业造成较大压力,由于我县工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如果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反差,加工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售价走低的双重压力,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冲击,并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对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工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也是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一批新建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需求量增多,电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用电紧张,自备发电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订单流失。从县电业部门了解到,我县今年电量缺口仍有1亿度左右。

3、建筑企业势单力薄,社会投资拉动力较弱。2004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生产总值比值为8.4%。全县目前建筑企业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仅19亿元,竣工产值不足15亿元,如此小的行业规模很难对全县经济有大的贡献。从社会投资角度看,增长的空间有限。2004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增幅已连续多年出现回落。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33亿元,按照此目标值,我县日平均投资额要超过900万元,难度非常之大。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我县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带动,企业、自然人等民间投资力度仍然不足。2004年,全县全部项目投资中,政府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呈“五五开”的局面。在财政收入只有10亿的县域经济条件下,政府性投资只能是导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采取大额的政府投资。从我县当前的投资前景看,今后几年虽有“交通百亿”工程的投资,但按照统计上的口径,真正归入我县份额可能会少之又少。

4、三产中传统行业发展速度放慢,金融业势头看好,国有经济成分比重提高。在三产诸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应是交通、商贸等传统行业,2000年,两大行业占三产增加值比重达到47.8%,四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9%、7.4%,低于三产年均增长2.6和6.1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也下降到2004年的40.2%。交通行业发展放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近几年没有培育出大的交通企业,长运公司、联运公司、轮船公司等几家稍成型的企业,运力和运量都还很有限。二是没有开辟好的交通线路,在交通线路不变的情况下,增长只能依靠客源量和货源量的增加,在当前的处境下,这种增长潜力不大,如:县轮船公司在不能提高收费标准,没有开辟新的轮船线路的情况下,其每年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贸易业这几年应该说是持续低迷,社会有效的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大的改善,永嘉的区位优势相对贸易业而言应该是个区位劣势,一些高档消费、新型消费很容易外流,加之我县近几年农村消费渠道并没有大的拓展,部分农村潜在的社会需求没能实现。在这种状况下,全县社会消费需求提升缓慢也就不足为奇,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8.6%,增幅比2003年回落3.5个百分点。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是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能推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其自身是国民经济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部经济中占据一定的份额。与2000年相比,金融业增加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8.9%,高出三产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其占三产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8.1%上升到上年的9.8%。在我县教育、卫生科技及国家党政机关中有95%以上是属于国有经济性质的,随着近几年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及机构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所占比重逐年在提高。2004年,其增幅达到16.3%,所占三产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16.8%上升到上年的22%。

主要利好因素浅析

面对我县各行各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做好利好分析,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扬长避短,努力做到克服经济发展路上的各种困难,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造就一方红土地。温州市“两会”提出要将永嘉融入大都市圈,随着温州城市的北连,与市区仅一江之隔的永嘉将按照“轴线连接、组团发展、相向推进、实现联体”的思路,加快上塘、瓯北的联体发展,全力打造中心城区。对此,本就享有“温州浦东”之称的瓯北镇已成为一片投资热土,三江片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极大地促进瓯北及永嘉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金丽温高速”、“诸永高速”、“温州绕城高速”的建设和开通,未来的瓯北乃至整个永嘉将都可能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2、强烈的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地方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质量立县、品牌兴业”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品牌扩张、品牌宣传和品牌保护工作。目前,全县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枚、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19个,并培育了大批著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刚刚公布的温州市50强企业中,永嘉占有6家。这种政策导向将继续引导大批中档企业朝做大做强方向努力,为永嘉经济带来活力。

3、难得的宏观政策,带来难逢的市场机遇。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重工业,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火力发电等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给我县的泵阀产品及成套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城市的煤气管道供给及污水管道排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也将为泵阀产品带来巨大潜在的市场商机。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5篇

>> 浅论发展县域经济 即墨:县域经济双核驱动 项目引领 产业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 项目引领产业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 贵州积极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转化探索分析 科学发展县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对策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文化旅游发展县域经济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100强 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浅论县域经济的发展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创新“果业+旅游业”两轮驱动新模式开拓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之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周旭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J].苏南科技开发,2007,(4):1.

[4] 邢诒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J].今日海南,2009,(9):32-33.

[5] 毕亮亮,李强.中国县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7):37-40.

[6] 科技部.201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Z].

[7] 傅晋华.提升中国县(市)创新能力的科技政策需求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10):81-86.

[8] 毕亮亮.科技进步示范县(市)提升县域创新能力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