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人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特约研究员, 国家注册职业指导师, CSDN 特邀职业生涯管理顾问。在国内首次提出“全人生涯规划”理念, 亲自辅导职业生涯团体咨询近五十场,一千二百人次参加辅导,曾应邀到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院校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并为联想、中国银行等企业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长期进行职业生涯个案咨询与研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曼.赫塞如是说:“大多数的人就像是落叶一样,在空中随风漂游、翻飞、荡漾,最后落到地上。一小部分的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在一定的途径上走,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在他们的内心中有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面对着多元的时代,变革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天上的星星”是每个家长内心最深切的关注。
本期《职业》特邀著名生涯规划专家、教育心理专家、国内亲子人生设计教育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张放天老师为我们拨开云雾、指点迷津。
人生设计,中学正当时
职业规划是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是狭义的生涯规划,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角度,可以称之为“生涯教育”,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生涯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而在中国,“抓周”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早期的在生涯探索方面的亲子互动,可以说,在中国生涯教育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根据国外学者对生涯阶段的划分,11岁之前,是生涯阶段的“幻想期”,主要是“广”,让孩子广泛接触各种事物,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并开始初步的培养;11岁至17岁左右处于“试验期”,主要是“专”,就是重点培养孩子的兴趣,将兴趣逐渐转化为竞争力,同时与升学择业接轨做准备;17岁至青年期就进入到了“现实期”,主要是“实”,就是与现实对接。“广”、“专”、“实”这三个字是张放天老师在大量的亲子人生设计一对一咨询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他介绍说,11~17岁,大概是中学前后,无疑是生涯规划黄金阶段,对于那些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孩子们来说,人生就像一块空白的画布,可以尽情挥洒;另一方面,这个阶段也常被描述为一个由童年转变而来的狂飙时期和学业繁重的时期,如果出现问题和偏差将遗误终生。
张放天老师在咨询实践中发现:初中以上的学生,职业兴趣已经初露端倪。国内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初三以上的中学生的职业兴趣已出现明显分化。在这个由“幻想”转为“现实”的重要过渡阶段,孩子的生涯规划关键就在于探索和开发了。
张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李馨馨是一名高三女生,从咨询一开始就一脸沮丧地说:“张老师,我这个人是‘一无是处’”。随后又问:“看小说着迷对人生设计也有用吗?”接下来她带着期待的眼神说:“我非常喜欢刘若英写的书。”
看过热播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的观众都会对刘若英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李馨馨听到张放天说自己和太太都喜欢刘若英时,她期盼的眼神几乎化为激动:“张老师,我觉得写东西挺有意思的,我想将来当作家!”
“可是……”李馨馨话锋突然一转,“可是我妈说当作家吃不饱饭,高二文理分科坚决不让我学文科。当然,我也不希望我将来没饭吃。”
后来李馨馨在叙述中无意识地说道:“我喜欢小说,经常上‘榕树下’网站、新浪网读书频道,要是能在这样的网站当编辑可就太好了!”说完最后这句话,被内心渴望所唤醒的李馨馨的双眼闪闪发光。
短短半个多小时的咨询,李馨馨在“自我盘点”式的叙述中进行了自我勘探和挖掘,并很好地与现实社会职业体系进行了有效接轨。从一开始的“一无是处”,到咨询最后的“闪闪发光”,张放天说,这就是李馨馨自我发现的慧眼在发光,更是她身上被勘探到的金矿在发光。“每个孩子都是金矿,就看我们做父母的有没有勘探金矿的‘慧眼’。父母们千万别把价值连城的‘金矿’当作‘一无是处’的垃圾。”
父母是关键
程功,一名高三理科男孩,高考前45天,在母亲带领下找到张放天进行首次咨询,2007年高考392,比“一模”199分增加了193分。
程功从小酷爱体育,虽然不是学校的体育健将,但是个十足的“体育迷”。程功的学习成绩很差,“一模”199分,大专水平都差之甚远。他也很有自知之明,早早瞄准了北京某私立大学的“体育管理”专业,当他将这个选择告诉母亲时,遇到的却是一盆冷水:“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你还小,不懂,铁路公安咱有熟人,就业也好办,你学体育,体育明星就那几个,以你的体格能行吗?死了这条心吧!志愿都跟你们班主任说过了,不能改了!”程功的母亲苦口婆心且斩钉截铁。从此以后,原本刚刚提起的“为了实现自己的体育方面的理想而学习而冲刺”的那股劲儿,就象被刺破了的球一样,彻底泄了气。
我开始了与程功的单独咨询。我没有直接问他的志愿填报情况,更没有直接当他母亲的“说客”。我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给他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人生设计。
然后,我问他:“你觉得你的专业应该怎么选?”
“其实我最想当的是体育记者,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的体育新闻专业最适合,但我的成绩太差,当初选私立大学体育管理是我给自己保个底。老妈一听体育专业,就想着是要去打球,去比赛,反复说也不明白,真有点不可理喻。”程功说。
“那你母亲建议的铁道学院你一点都不考虑吗?”虽然我没有答应程功的母亲当“说客”,但将她的信息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传递给程功,这是我的任务。
“让我去当铁路公安,我不干!”程功听到这个就不高兴。
“铁道学院也有中文系、管理系啊。你看这是铁道学院这个专业的介绍(我手边就有一本招生介绍的小册子,我翻给他看)。你看,这是培养媒体类人才的。”我说。
“是吗?铁道学院出来还能搞媒体呢?我妈怎么从来没有跟我提过?”一说与媒体有关程功有了一些兴趣。
“那我想搞体育,铁道学院成吗?”程功依然困惑不减。
“那人生的路都是直路吗?”我问。
“那不是。”程功说。
“我们实话实说,如果现在你的实力达到或接近体育学院的分数,我们当然要毫不犹豫上体育新闻专业,问题是现在你的分数不够,其他院校一般又不设体育新闻专业,那怎么办呢?我们当然要面对现实了。”我说。“我选私立学校体育管理就是面对现实。”程功说。
“没错,我支持你的选择!”我刚想继续往下说,程功又开口了:“张老师,其实我知道我老妈是嫌私立学校出来不好找工作,而且这个体育管理也不是我最想上的体育新闻专业,老妈的想法我也考虑过,但一见到她绝对权威非此不可的态度,我就不想跟她交流。”“要是在铁道学院能学新闻专业,将来工作又好找的话,当然也可以考虑了。”
OK!我接着说:
“其实,上大学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根据我的咨询经验,你要想从事你喜欢的体育新闻专业,你至少可以上大学后继续走两条路:一条路是考研,你可以一上大学就开始准备,就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这不会有人拦你;另一条路是大学好好学习中文专业,继续关注体育动态,甚至多多发表体育新闻方面的文章,毕业后可以先到铁路系统的媒体,现在系统内的报纸设有体育版面,你在这样的版面工作不也实现体育新闻的目标了吗?而且当你有了经验,将来再去专业体育新闻媒体不是更为顺利了?”
“张老师,张老师,您太让我豁然开朗了,怎么不让我早点认识您呢?”程功高兴得快要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咨询的最后,程功信誓旦旦地对母亲说:“老妈放心吧,我保证除了生理必需(吃饭、睡觉)外,至少90%以上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亲子规划:一个中心 两种角色 六大理念
“怎么不让我早点认识您呢?”这句话,张放天已不是第一次听到。在为上千名学生及家长提供亲子人生设计一对一咨询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的人生设计,父母是关键,父母有没有学习和掌握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有没有良好的亲子沟通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生涯规划的效果,所以亲子人生规划应该做到坚持一个中心、扮演好两种角色、遵循六大核心理念。
一个中心――人生设计就是一种建诸现实、理性和梦想之上的管理艺术,没有绝对的结果,只有科学的思路。过去的时代,孩子一般没有家长懂得多,但现在,孩子在某些方面往往是家长的老师!这是很多家长难以接受而又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孩子们往往都是很通情达理的,家长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放低姿态,民主一点,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当然,孩子的想法也并非都是正确的,这个时候最需要做好的就是亲子沟通。因而,在生涯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追梦机制”,特别是培养孩子的“上进精神”,让孩子学会自我抉择,并对此负责,这才是亲子人生设计的重要着眼点和落脚点。
两种角色――带孩子来咨询的十有八九是母亲,母亲扮演倾听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比较合适。
作为倾听者,和孩子一起设计人生,说复杂很复杂,因为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也是不一样的;但是说简单也很简单,甚至只有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愿”,“每个孩子都有心愿,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谈到帮助者的角色,张放天老师提出了亲子人生设计“3+1”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意愿;整合家长的资源和意愿;提前与未来相遇,“+1”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其中,“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意愿”是最基本的前提,孩子是主体,家长是帮助者。孩子越大越是如此。
论文摘要: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指导不能囿于课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德育必须与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发挥好德育课程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实现中职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论文关键词:德育课;中职;角色转换;职业能力;职业人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中职生进入职业学校后,专业基本已定向,毕业后将走上社会,他们的各项活动大多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准备。在校期间,中职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还要协调好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关系,提升综合素养。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实现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顺利实现首次就业,并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技能和品德既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的活力所在。在新一轮课改和创新德育教学实践中,《职业生涯规划》课开始走进职业学校,并逐渐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职业生涯规划》课在2008年新德育课程设置中出现,尽管德育课教师接受过新教材的培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颇感压力。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笔者认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教学不能囿于课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德育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学生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才能发挥好德育课程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实现中职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德育课程教学要与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
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心理 笔者在职业学校从事了十几年的德育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其间接触了很多家长。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无前途,只因孩子年龄小,无法学手艺,才无奈选择职校,他们不求孩子成才,只求其成人。这种想法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导致他们在学校就选择了得过且过式的逃避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不少中职生本身缺乏自信,甚至自卑、怯懦,他们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背着学业“被否定”的包袱“被选择”来职校,甚至还有学生认为自己是“双差生”,只能破罐子破摔。谈及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专业人才时,他们认为是天方夜谭。因此,在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德育教师必须利用大量的案例或者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做讲座,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当然,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仅靠德育课是不够的,还需要班主任的配合,需要随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重塑自信,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效实现由“学校人”到“职业人”角色转变。另外,笔者在与中职生谈起对未来的设想时,发现部分学生表现的又过于自大,背离实际,好高骛远甚至爱慕虚荣,如要求“月收入比白领”,轻松成“大款”;工作不愿进地方企业,要求在苏南或者大城市就业;嫌一线工人太累、太丢人,要坐办公室等等,仿佛未来无需付出,就会收获。因此,德育教师和班主任还要让学生认清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教育学生从自身实际和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教育学生要从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岗位起步,从基层岗位做起,落实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应梦想初次就业就谋取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应先就业,再择业,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职业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品德 当今,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不仅看重技能,更看重综合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即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那如何提高从业者的综合职业素质呢?其主要途径就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中职生而言,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他们的“软肋”。因此,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德育教师和班主任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提醒学生逐步改掉陋习,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职业品德奠定基础。
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性格的调适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其成就的大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反之,他就能发挥出自身全部才能的80%~90%。因此,在考虑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时,学生应尽可能地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就业。笔者曾对初入学的中职生进行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只限于字面,选择专业只是家长的安排,谈不上感兴趣,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专业是自己选择的,但并没有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找到自己可能感兴趣的职业。其实,初入学的中职生之所以对专业不感兴趣,主要是他们对这些专业以及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不够了解,许多成功人士并非一开始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兴趣,而是在后来接触过程中才逐步了解,通过了解开始喜欢,在喜欢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兴趣。德育教师在一年级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就应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增强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还应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不同的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我们让类似“张飞”性格的人去做文员,一定会让上司头痛;让类似“林黛玉”性格的人去开拓市场,业绩肯定不会太理想。但人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可塑性。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引导专业已经定向的中职生,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岗位,并实现岗位成才。
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中职生要顺利实现“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获得首次就业的成功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中职生在校就要培养自己与别人交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推销的能力;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等等。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的训练,需要学生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德育课程教学要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
促使学生了解、认识专业,增强自信,激发兴趣,学好专业技能 中职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应强调“向前看”,让学生在认识“现在的职业社会”过程中思考“未来的我”及其实现过程。不少中职生是背着学业被家长、教师乃至社会否定的包袱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缺乏自信,在“没有前途”、“混日子”的思想主导下,缺乏“前途在哪”的目标和“我要上进”的动力。那么,德育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需要的宽容氛围,科学、客观地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所学专业,认识社会,给自己定好位,找准坐标呢?很显然,切入点不应定在文化课上,而应是专业课。因为中职新生在专业上基本都是零起点,只要在自己的专业上起好步,很快就会进入学习角色。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正视自己,找回自信,德育教师应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甚至在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专业实习时,可以亲临现场去看看学生的干劲儿(笔者发现越活跃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往往越强),及时跟学生谈实践感受,捕捉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中的闪光点,让其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规划当前的学习生活。另外,中职生虽然专业已基本定向,但普遍缺乏对专业的认识,他们对有关科目与专业的联系不理解,对专业的发展走向则更为模糊。面对这一状况,德育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呢?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对学生在起步阶段进行专业认知指导,让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认清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而经常搜集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相关信息,关注相关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去完善自己,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切合学生专业特点,做好职业生涯指导,有效实现学生角色转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职生的优势不是学历,而是实践能力。能证明这一优势的重要凭证是职业资格证书,它是中职生求职的“敲门砖”,因而“取证”就是增强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手段。但多取证不等于乱取证,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求职意向不同,所对应的证书系列也有差别。中职生在进行“取证”选择时,要从个人实际出发,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中职德育教师多数缺乏职场实战经验(专业课教师经常下企业锻炼,实战经验一般优于文化课教师),课堂教学停留在“纸上”与“表面”,难以切合中职生的就业领域,这就影响了学生对职业与职场的全方位认知,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理想化,对困难估计不足,过于乐观。所以,在教学时,德育教师应多查阅资料,多向专业课教师取经,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给予学生更具体、更实际的职业生涯指导。
德育课要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的结合
中职生要顺利实现“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必须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尽管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但学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人际关系不复杂,学生在学校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比较简单。而到了工作岗位后,学生最直接、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际关系变得相对复杂,要想顺利融入集体,适应社会,团队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团队意识是“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具有团队精神,在团队中明确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关系,是成功“职业人”的重要特征。中职生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在校期间应多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集体,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自我、了解职场,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人格;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2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对医生这一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适应这一职业的人格特征。作为培养未来医生的医学院校,在传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格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1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总和,它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了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内在心理倾向,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内在心理特征。职业人格则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结合。它是个体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本职业的稳定的人格特征。不同的职业对从业人员有不同的职业人格要求,医生的职业人格是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工作中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心理特征。对于医生来说,他们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治病救人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具有对所从事职业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以及良好的职业性格、有效医患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因此,医学院校应注重对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
2培养医学生职业人格的意义
21满足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研究和制定21世纪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从而使医学教育与社会需求、医学现代科学发展更好地保持一致。医学教育将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职业人格有缺陷的人,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病人,不愿意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不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即使医术高超,也无法很好地承担起治病救人的重任。
22满足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疾病不仅是单纯身体发生病理转变的一种表现,而是受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一种整体表现。这就要求现代医生要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文化等全方位的服务。因此,医学生与患者共情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创新的能力等的培养非常重要。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对于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有重要的意义。
23满足医学生就业的需要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以及大学生自主择业模式的日益完善,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若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心仪的工作岗位,就需要医学生树立职业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意识培养适应医生这一职业的人格特质。医学院校应从医学生入学之日起,重视对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使学生毕业之时,能较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3培养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建议
31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并接受其社会价值导向,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民众、奉献社会的医学人文态度。医学院校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多开设一些人文类课程,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使医学生懂得注重他人感受的重要意义。此外,各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知识内容的讲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观念和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时代赋予教师的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使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善职业人格。
32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人格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必然以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前提。学校应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学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拥有健康的心态。此外,全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及宣传,在评估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心理不健康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及辅导,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心理,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及职业人格的培养,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人格基础。
33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初入大学的医学生,就应该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构想。医学院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针对医学生就业现状,系统地讲授医学生设立职业目标、设计职业计划、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人格、树立职业观念等择业、就业的相关知识,树立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医学生的择业及就业能力。同时,在课程中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医学生解决医疗难题、医患关系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使未参加工作的医学生对医疗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他们做好人生规划,培养职业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
34增加医学生医疗实践机会
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离不开医疗实践。只有增加医学生医疗实践、实习或见习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职业人格。因此,医学院校应为学生多提供相应的机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可模拟医院真实发生的案例情形展开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都可以在校直属或附属医院进行见习,了解医疗环境和职业要求,使得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当医学知识和技能掌握全面时,可以去医院进行实习,真正投入到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人格。
35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人格的培养离不开文化背景。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职业人格。此外,学校也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建立起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并在与人合作中提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敏感体察对方需要的能力,形成利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职业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慧清职业人格视角下的医学生培养[J].医学与社会,2010,23(4):86-88
[2]黄耀宁,周克元对广东医学院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实践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795-805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如果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势必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因此,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的五个原则
(一)持久原则。持久原则需要我们从一个更高的高度,以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发展地看待人生职业生涯。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一方面,在矛盾中的各种因素,如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都处在不断相互运动、相互作用和变化发展之中,这种运动决定了事物的特征、现状、历史及未来。另一方面,事物的矛盾却永远不会停止消失。在矛盾运动中对立的因素将互相对立、互为支撑,并且互相消长转化着。从持久原则出发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厘清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及变化趋势,更为至关重要的是,它提供一种改变当前状况的广阔的回旋余地,也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一时成败,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生职业生涯中的难题。
(二)藐视原则。通过藐视原则,将为我们揭示了解决困难,特别是巨大的困难的有效方法。也就是说在战略上我们藐视一切困难。从长远来看,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我们不可以被困难吓倒,困难再难也是有限的。在战术上却要重视困难的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在整体上藐视一切困难,但我们深深明白:改变事物需要从影响事物的一个个局部组成部分入手,只有解决好所有这些局部问题,事物才会发生转变。而我们是不能轻视这些困难的,那样就容易失败。相反必须极为重视,集中相对优势的力量去解决一个个问题。
(三)生存原则。客观的说,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而且也不可能在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求奇迹的发生。一切的发展只有基于现实的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去实现,而生存原则就是实现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追求发展是必然的,而生存是必须的,这两者并无矛盾的地方,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首先让自己生存下来,才能谈得上追求发展。是否具备生存的积累和是否对职业成长有帮助是判断的唯一尺度。我们需要随时对自己进行评估,以便为自己作出职业人生决策而做依据。
(四)立足点原则。今天我们来评说职业生涯中的立足点,其实是源于古老的战略思维,却又超出了原有的内函。“狡兔三窟”这一则故事源于《战国策》,向后世阐述人生、军事、商业中足以影响成败的至关重要的重要因素,立足点支撑原则。立足点原则对人生职业生涯有积极影响。经常听到人说,想独立创业,又怕失败;给别人打工,又要看别人脸色,动不动还会被老板炒尤鱼。那么,有没有变两难为两全的方法呢?这里就有一个,就是立足点原则。为什么独立创业会怕失败呢?一般地来说,人都是从失败中学习、长大的,创业也是一样。没有谁是天生的企业家,也没有那个企业家不失败。对付创业失败的方法,不在于设法追寻不失败,而是在于实施立足点战略,让自己有能力应对失败,支撑自己渡过难关。打工遇到的困难,也是如此,大同小异而已。
(五)集中力量原则。从战略上我们藐视困难,但在具体的面对困难中,我们要重视困难。不但要重视困难,而且要集中最优势的力量去克服具体的困难。避免进行消耗式的职业人生过程。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职业人生发展的可能性却是无限的,所以要清醒的告诫自己:不要做消耗式的职业人生规划。不能每件事都只做一半,就畏难、畏烦而放弃;也不应该没有规划,看到什么有利的条件,就去追逐,最终什么都做不好。掌握这个原则,就能带领自己离开被困难深陷的泥沼,从一个局部的胜利到另一个局部的胜利,最终完成全面的胜利。
二、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需考虑的五种要素
(一)心理因素――理想职业基础。有些人性格内向整天郁郁寡欢,使人望而生畏无形之中与人产生距离。人际关系淡化,缺乏必要的适时沟通,久而久之脱离了群体。性格孤僻、为人清高,外表冷漠,难以接近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会成为一个“末路英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强调团队精神的职场里,他们能不“掉队”吗?人要学会合作,要学会融入群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取得胜利。否则,孤赏自芳只能孤掌难鸣,到头来一无所获,两手空空。永远不能适应变化的时代需求,适应变化的职场需求。
(二)信息因素――理想职业过程。信息时代就在眼前,这一点您清楚吗?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里,感受于信息带给我们的便捷。无论您是否承认与否,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对选择理想职业显得至关重要。有针对性的广泛收集来源于不同渠道的职业信息,通过理性分析及时做出科学决策,从而取得理想职业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理想天空。有人把握契机先行一步,而胜人一筹。而有人错失良机与机遇擦肩而过,抱憾终生。
(三)判断因素――理想职业关键。就象赛场上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一样,他的门前一射对于取得胜利来说至关重要。同样有针对性的收集于特定的相关职场讯息,经过理性的、科学的分析后,如何因地制宜、把握时机,占据主动性及时出击,适时做出抉择,而不至于错失良机追悔莫及。判断来自于对各种信息要素做出适时分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将有利于自己的一些信息要素加以提炼,得出最后结论,直至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来。
(四)潜力因素――理想职业延续。就象一个教练选择运动员一样,他首先需要了解该运动员是否符合该项目的标准,是否有潜力可挖,是否是可造之才。在做了相关综合测评后,才能决定是否培养他。选择理想职业,同样也需具备潜力因素。因为人是最大的资源,如何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人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效应,使人在一定意义上保持长久的职业竞争力,让自己永远走在职场的前列,领先于他人,这就需要我们无时无刻都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成为我们取得职业成功的法宝。
(五)学习因素――理想职业法宝。一个人接受学习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讲决定着其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决定着其本人能否适应本职工作,能否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一些成绩,取得一些成就,开创自己的美好前程,走好自己的美丽人生。学习在今天看来是一个终生的话题,面对日益加剧的职场竞争趋势,只有不断学习,有针对性的充电,不断补充新的“血液”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职场需求,避免遭遇淘汰的恶运,驰骋于风云变幻的职场。
三、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的五个步骤
(一)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整个规划流程中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节作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出现问题。只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准确的把握和合理的规划。自我评估的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个性、兴趣、特长、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大学生在大学时期通过思考分析社会的需求和就业机会,并在学业科目、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中进行试探,通过自我认识、反省、检验形成自我观念。但大学生对自我评价普遍存在片面性,一方面因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暂时不强,自我认识水平不高,没有掌握科学对待自己态度和方法。另一方面,大学生大多没有全职的工作经历,对自己的职业动机和价值观还有些模糊。这些自身和所处环境的限制,使得大学生需要借助外界手段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大学生可以借鉴周围不同人物角色的建议,同时可以借助一些信效度较佳的测评工具,帮助自己客观地认识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性格特征等在内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全面的评估结论。
(二)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作为社会中的人,只有顺应环境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优势,实现职业生涯的目标。环境评估的内容包括: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职业环境和家庭环境要充分认识与分析,即了解、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在做规划时可以考虑:环境支持或允许我们干什么?从分析家庭、社会环境和职业社会的需求出发,了解市场、行业发展趋势,认清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三)人职匹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职匹配,因此,大学生依据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四)实施策略。职业生涯实施策略指的是为实现人职匹配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当确定了目标,就要制订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以便最终达到人职匹配。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最佳的理想化模式。大学生处于职业的准备阶段,其实施策略主要是进行职业探索,完成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相关的学习、培训任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并且行动计划必须与大学生本身的学习任务、校园活动紧密联系。比如:如何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如何安排自己的教育培训?如何弥补自己的弱项?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具体、详尽、可行的行动方案是实现人职匹配的手段和工具,会帮助你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五)评估反馈。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许多变化是难以预见的。现实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原定的职业生涯目标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把整个职业生涯规划放到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反省、修正规划目标并调整行动方案。人的认识是最复杂和多变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生要打破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理念,就业、再就业是大趋势,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导致自我观念的变化,所以不能一次把终生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确定下来,要经过不断地实践确认,同时通过逐渐地调整,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清晰、明确。
四、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一,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理想、专业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时,专业已经淡化到了次要的地位,理想不应屈从于专业。
其二,确定职业发展的地点。不要被所在学校、专业、城市的名气左右自己的职业发展地点选择。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地点只盯着经济发达地区,但这些地区竞争激烈,发展与晋升的空间也会相对小的多。
其三,确定自己在职业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大学生经常会因为定位不准确,出现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所以大学生要通过自我评估对自己有准确的把握。
其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敢干直视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坚定地按照规划实现理想。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面对新的形势,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及早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就业基础,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并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五、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的指导方法
既然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除了要建立相应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外,还应该从大学生一年级开始,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当然,由于四个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不一样,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
大一:主要是要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将来制定的职业目标打下基础。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一般首先选择的是大学生某专业方面的特长,大学生迈入社会后的贡献,主要靠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如果职业生涯设计离开了所学专业,无形当中增加了许多“补课”负担,个人的价值就难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要精深、广博,除了要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人才库”档案,记录学生的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等内容。
大二:要让大学生了解应具备的各种成功素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鼓励学生参加兼职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如参与学生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同时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并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论文关键词:保险;职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保险行业属于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对于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尤为迫切。鉴于目前我国保险人才的供需错位现象以及保险人才职业素质的缺失,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基于职业素质提升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难以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既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因其“职教性”区分于本科教育,因其“高教性”区分于中职教育。然而传统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么接近于本科教育,即培养面向各类保险机构的高等管理应用型人才;要么向中职教育培养层次下移,即培养面向保险机构一线操作应用型人才。这使得保险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么片面强调理论教学,教学进程和课程设置只是根据本科保险专业进行删减和压缩;要么过分强调基于保险经营流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在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导致高职保险毕业生在理论水平上不如本科生,在实践能力上不如中职生。
(二)与行业企业互动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应树立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观,使培养的人才与区域人才市场相对接,并且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然而传统保险专业与行业企业联系较少,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只是校方凭借着自身经验“一厢情愿”地制定,导致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与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情况。
(三)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岗位,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要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合格职业人。然而传统保险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难以真正反映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以叙述讲授型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与实际业务操作相脱节。这样,既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更难以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目标。
二、职业化背景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重点,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我国保险业的长足发展,过去知识结构单一、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高职毕业生已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具备综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能有效应对与处理工作问题、具有职业成长空间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受到保险企业的普遍欢迎。因此,高职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终生学习和职业发展搭建好“立交桥”。
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实务专业为例,该专业在学院的“办好专业、注重学业、关心就业、鼓励创业、强化职业、成就事业”六业贯通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确立了教室、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保险“大课堂”人才培养理念,并把该理念真正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改革,从而使专业建设更上新的台阶。
(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从现代保险业的运作流程与实际业务来看, 目前保险业急需的人才有:保险业务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法律专业人才、投资专业人才等四类。保险业务人才包括从精算、市场开发、产品设计、展业、承保到客户服务、理赔等有关保险业务的专业人士。保险专业应立足保险行业发展需求,认清学生学历层次以及自身办学能力,区分于本科生与中职生培养层次,突出自身培养特色与优势,可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如下:培养面向各类保险机构(商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岗位,培养具有金融、会计等基本知识背景,熟悉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及保险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胜任保险机构展业、承保、核保、理赔、综合内勤等方面工作岗位,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基于职业素质提升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
1.实施保险人才需求调研。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保险行业人才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对保险高等应用型人才进行市场调研,摸清行业用人情况,使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关于保险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可每年做一次,以做到实时、动态的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步。
2.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可邀请行业专家、政府监管部门领导一起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把脉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比如可通过“保险人才培养暨产学合作恳谈会”、“保险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于每年定期召开,这不仅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了科学的依据,也加深了学校与行业间的沟通与联系,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实务专业在依托学院“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下,积极践行保险“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职业素质”为本位的多元课程开发模式,形成了学院、专业、课程不同梯度的基于职业素质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该模式由学院、专业、课程三个梯次及所蕴含的不同内涵与特色构成,即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保险专业依托学院“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将企业真实经营环境引入学院,建成了产、寿险营销服务部以及电话营销中心,给学生提供了功能强大、集“教学做”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平台。中观层面,保险专业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遍布全省的校外实习基地,深入开展工学结合,并通过“虚实结合、灵活多样”的订单人才培养,让保险机构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从而践行“教室、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保险“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微观层面,推行“职业素质”为本位的多元课程开发模式,即以保险经营流程为主线开发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仿真情境为载体开展项目化教学,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四、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一)以就业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找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保险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立足于区域保险市场发展大环境,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切合保险人才市场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进程安排等要素;应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融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相兼顾、就业导向与人生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目标。
保险专业可采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便让保险机构灵活地参与人才培养,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如可采取“虚实结合、灵活多样”的“订单培养”方式,通常做法为:企业在第四学期选拔学生并与校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第五学期采取由校企双方共同授课的方式完成企业未来“准员工”的培训;第六学期学生前往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顺利过渡。
(二)以内培外引为机制打造双师团队
保险专业可依托学校的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历进修、师资培训、挂职锻炼和实习等方式,培养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双师素质,进行保险专业的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同时,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聘请来自各大保险公司的行业专家、一线人员组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以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为特点设置课程体系
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体现出“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特点,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体现教育的人本化与通识化。同时,在课程设置中要全面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元素,体现出职业性。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专业为例,本专业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一年级金院学子、二年级系部学友、三年级企业学徒”的课程设置理念,一年级开设校本课程和学生素质类课程,二年级开设系本课程和体现专业特点的特色课程,三年级根据就业方向的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构,开展个性化培养。
五、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保障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既是专业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区域经济人才需求调研为依据,采用行业专家、教育学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的模式,围绕提升职业素质的目标进行编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模式和方案的要求进行课程、教材、教学团队、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人才培养的条件、环境变化调整招生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层次等组织学生就业。
同时专业要定期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对方案的阶段性运行效果进行分析与论证,对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二)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的基础条件。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包括成立产学合作学院;建设融保险业务经营、实践教学、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订单班”的形式,让保险企业全方位参与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建立遍布全省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学校与企业实现深度融合,专业教师定期到行业参加实习、挂职锻炼,同时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给企业提供业务咨询、人员培训等项服务。
(三)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教学团队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保险专业应通过创新专兼职教师间的互动合作平台、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拓宽互动合作领域3等方式,加强专兼职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如依托保险产研网等平台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信息;吸纳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水平;完善专业教师企业实习、挂职锻炼管理制度;建立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专兼职教师考核评价激励制度等。
(四)完善专业建设绩效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