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兰亭集序朗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请问是谁?——王羲之,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今天我们来学习出自王羲之笔下的散文名篇《兰亭集序》。(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玡临沂人。古代著名书法家,他
的书法在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风神气韵,别具一格,千古独步,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简净疏朗,俊美飘逸,显示了高度的艺术素养。
2.序,文体。分为书序、赠序。书序是写在书籍或诗文前说明性文字。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文字,内容为勉励、赞许之辞。
3.背景。王羲之出身望族,以交游名士,吟咏山水为乐。永和九年他与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为当时众人所写的诗集作序,本文情真语笃,朴素清新。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第一段 正音
癸(guǐ)丑 会(kuài)稽(jī) 修禊(xì)事也 感慨系(xì)之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把握语调。
3.文章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1-2):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3)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4)明作序目的。(悲)
四、研读文章 研读第一部分。(请一位学生读)
1.字、词
贤毕:有德有才的人都。 咸:都。 修:长。 映带:映衬。
丝竹管弦:弦乐器和管乐器,指音乐。 一觞一咏:饮酒、赋诗。
足以:能够。 幽情:深情。 所以:可以。 信:的确,实在。
2.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形容词做名词,贤士。)
(2)少长咸集(形容词做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3)映带左右(名词做动词,环绕。)
(4)一觞一咏(名词做动词,喝一杯酒。)
(5)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6)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游、骋:使……放纵。)
(7)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副词做动词,尽情享受;视、听:动词做名词,眼睛、耳朵。)
3.句式 (1)判断句 修禊事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于后置,“盛之丝竹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大之宇宙”“盛之品类”)
(3)省略句 (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省略主语)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列坐(于)其次(省略宾语和介词)
4.翻译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第一部分,注意翻译下列诗句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可以用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五、合作探究
1.提问:第一部分写了几层意思,写了什么?
讨论后明确:三层意思。
(1).(永和九年——少长咸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此地有崇山峻岭——亦足以畅叙幽情)前写美景,后写士大夫行为。
(3).(第二段)前写天气好,后写人的行为,感受。
2.提问:如何理解“信可乐也”?
乐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解析: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力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3.理清背诵思路:
本文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六、小结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兰亭集会诗集作的序,本文情真语笃,朴素清新。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既是人生的极致,同时也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七、作业
翻译、背诵第一部分。
板书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部分(1-2):叙宴集盛况。(乐)
第一堂,“整节课共播放了20多张图片,其中关于钟面的就有十多张。一节课下来,学生竟没有看过书上的内容,也没有动笔写一个字,40分钟都在观看一张张‘精彩’的图片”。我想老师不动口舌只是动动食指的确省事,学生不动脑筋的确轻松了,可堂堂课都这样上的话,学生不变成傻子才怪。多媒体再好也不能这样用啊!
第二堂是堂公开课,那可更是离不开多媒体!电脑代替教师提问新鲜、奇特,学生对新事物肯定感兴趣,只可惜电脑离不开电源和程序,稍不留神就回断电,你等嘛,“第一次停顿了两分钟,第二次停顿了五六分钟……下课铃响了,教师却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只好草草收场”。我想电脑肯定不如人脑,因为它都是人脑创造出来的,至少现在是这样的。哪能让它抢走教师智慧的吸引力呢?
第三堂课多媒体展示的情景的确很好,“在操场上,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9个气球。突然吹来了一阵风,小朋友手中的5个气球一起在天空中消失了”,课件演示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根据此情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样调动学生多处感觉器官,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尽快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主要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没想到的是老师为了让学生的回答和保存在课件里答案一样,学生一片茫然,最后教师问同不同意课件上的回答时,学生一片哗然。那老师肯定忘了自己做的课件是死的而他所教的学生是活的!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滥用多媒体、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现象太严重了!可我真为多媒体感到冤屈!它真是无辜的!我个人认为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于教学真的收获不小,就以我们语文学科中的某些篇目为例来谈谈我对多媒体运用的一些感受吧!
一、以《再别康桥》为例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写的,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8月。可以说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在学习这首诗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剑桥的图片,让学生对剑桥有所了解,拓宽学生的视线,让他们先对诗人笔下的物有一些感性认识。
二、以《兰亭集序》为例
《兰亭集序》这篇书序,出自我国最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之手。写于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当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来写这篇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这篇书序。既然出自“书圣”的笔下,仅靠课本封面和扉页上提供的临摹之作,怎么能让学生一饱“书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风格呢?怎能理解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叹,怎能“明白死生亦大矣”的人生观呢?若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传上几张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真迹,补充一些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写作背景,教师在朗读时再配上一些古筝、古琴演奏的如《高山流水》之类的曲目,那学生对《兰亭集序》的理解就不只停留在对文本知识的探索上,更多的是美的享受、情操的熏陶、心灵的体验、人生观的探索。同时教师关注了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思想。
三、以《林黛玉进贾府》等为例
在上小说和戏剧单元时,为吸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注意力,增强阅读兴趣,可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先播放或插播一些与剧情有关的影视片段。如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是先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把体现在导演镜头下雕梁画栋、礼节颇多的“贾家大院”呈现在学生眼前,特别是把一个年纪尚小、且失去母爱的一个瘦弱的小姑娘放在那么一个大院的背景下,一开始就让学生对黛玉产生了怜爱之心,那黛玉为何“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就不难理解了。又如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也先将电视剧《水浒》中的相关情节呈现在学生眼前,再来和学生一起探究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文本中的语言特色,这样保证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得到尊重的学生只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毕竟 “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不生动的语文课,只有不生动的老师”。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05-01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学术结晶,对现在文化的发展仍然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文言文教学方法多年未变,让学生吃力,让老师犯难,为了学生能够提高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的进行,教师现在学生的角度,选择了以下几中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从基础抓起,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由于文言文在词汇、句式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应克服这种影响。加强学生文言词汇的积累,不仅要记牢文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古今词语活用,指导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文言词汇。
在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上,句式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老师必须循序渐进,反复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句式结构,让学生熟练掌握“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难以理解的文言句式。教师要立足于基础知识,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选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改善教学现状。
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兴趣与否,无论多么好的文言文,要是不能吸引学生,都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因此,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兴趣。 1、课前导入
新颖的的导入方式可以为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学习《张衡传》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讲述张衡的故事,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还很茫然的时候,他的足迹就已经踏遍了各种巅峰。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传》。这样的导入方式,巧妙的设置了悬念,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仔细品味汉字、词语的寓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学习《曹刿论战》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时,“狱”字的含义,大家都会理解成是“监狱”,对于古今异义的词语毫不知晓。又如:教学《陈情表》时,“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中的盘桓,就是徘徊的意思,像盘桓、徘徊、彷徨这样的词语都属于叠韵连绵词,它们有着不同的字形,却有着相同的意义。 3、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相对于只讲教材,联系实际会有更大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心灵穿梭于现实生活中,那么学生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到教学中。例如:在《兰亭集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成语“入木三分”,提及与《兰亭集序》相关的人物唐太宗,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三、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更加有效率 课堂教学对于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文言文教学这一难题呢?经过教师之间多年经验的总结和多方的交流,以困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出发,选择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慢慢接受文言文,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项羽之死》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尝试着先放一些描写硝烟战场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战场上的悲壮,渲染一下学习氛围,再让学生按照教学大纲,朗读和预习文章,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意见,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优化课堂结构的同时不忘知识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字斟酌句,注重字词句的分析,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有着很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让学生不管身处何方,都能对历史的文化有所了解。
四、加强文言文的阅读和背诵通过反复的阅读课文,让学生融入到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仔细的阅读课文,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并且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记忆更加深刻,用法更加纯熟。老师进行适当地指引,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让学生能够细细品味文言文,使文言文课堂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现今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不好教也不好学,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师生间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树立积极的文言文教学观念,从基础抓起,选择新颖的导入方式,合理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全身心地服务于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2] 连 榕.教师培训的核心.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增强[J].教育评论.2000(3).
[3] 钱吕明.文言文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2.(7).
语文教学模式网络环境现在的中小学,网络与多媒体已经基本普及。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但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一种生活方式。21世纪是网络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学生处于以高社交化、高信息化、高效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中,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网络的最佳使用问题。而且,网络的发展已经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从同行们的探索实践以及自己的摸索情况看,我觉得以下几个模式还是比较可行的。
一、独立篇目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内引出可探究的问题,进而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文,我在教学中是这么处理的:首先由文中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格里高尔关心着家人,异化为虫形人,最终被亲人抛弃的情节,明确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并进而提出基本问题:“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有什么普遍意义?”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流看法,自由讨论,共同明确研究的方法: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资料,自主研究。分组讨论之后,讨论观点汇总后发到论坛,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小组汇报。
这样的模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而且特别受学生的欢迎。但是,这个模式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电脑使用基础,才能制作网页或演示文稿进行汇报,老师要能精辟地从普通的教材中发现可探讨的问题,而且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既能将作品与时代牵连起来,又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
且不说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怎样丰富的资源,单就我们写作中的表达欲望以及评价手段来说,我觉得网络就特别适合写作。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容易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样也容易进行真实的表达。我们知道,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人的主体性发展只有在与其内外部世界的积极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网络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就像一个韧性的空间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开放环境”。在网络里,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使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
因为网络有及时性的功能,所以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而且,评价手段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一对多的评价情形,现在是多对多的情况了。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其他同学的文章。于是,我建立了一个网络写作平台,分设“研究性学习”“日常作文”“考场作文”“作文指导”“自由写作实践”等栏目,老师可以通过管理者平台直接进行文章与评语的管理,学生可以通过动态评语直接参与评论。另外,网络上还有很多原创文学网站,这些网站都可以发表文章,而且能得到认真的审阅以及及时的评价。
三、课外自由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普及之后,我尝试过两种研究性学习辅导模式,一是利用日常的教学时间,如在开学初布置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然后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指导,学期末收集研究性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二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开学初收回论文。大部分老师一定都认为第二个方案比较可行,因为这样比较不会占用日常的学习时间。但我尝试过后发现,没有老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往往会浮于表面,而且,学生一放假,心比较野,难于静下心来进行认真研究。往往是到假期的最后一个星期才来考虑如何向老师交差的问题。这样,开学后收上来的论文质量特别差。更严重的是,我发现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还养成了抄袭的坏毛病。倒是第一个方案实施的结果比较喜人。因为学生的研究过程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也起到了监督作用。
当然,这些研究性学习活动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比较自觉的学生能通过网络查寻资料,利用电子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能通过网络与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从而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形成论文或其他形式成果的学生,收获就更大了,他们不仅培养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选择材料,提炼观点,系统写作的能力。我们不能对每次的活动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我想大部分学生能有一次不同程度的提高就很好了,就可以说明这些活动是成功的。
四、综合性学习模式
我在开学初尝试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以教材为范本。教材中有一个《兰亭序》综合性学习单元。我在开学之初布置学生先学习课文,《兰亭集序》本身就是自读课文,学习起来难度不大。然后分三个星期,每个星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在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同时,我自己则着手进行综合性学习网站的建设。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解读;教学
文本问题的呈现往往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显性的问题,一种为隐性的问题。显性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主要包括理解文中的字词或者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所讲述的内容,这些问题学生都基本能够回答出来。但隐性问题对于一些学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它多数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者存在某种象征性的意义,不能够从文章的表面看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理解构思等方面预埋的伏笔。
一、深度解读文本,引导破解文本难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显性的问题并不困难,一般都能把握文本的重点内容,感悟到文中的美妙之处。但对于较为隐性的问题,要想破解其中的难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从历年的教学来看,这是阅读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破解这一难点的唯一方法就是深度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感悟以及他们的思想境界,从作者的思想情趣和待人处世的境界入手,从文本信息和作者的身世及写作背景入手来综合分析。如,以《兰亭集序》为例,文章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与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整篇文章情感低回惆怅,悲伤情调浓厚。作者的生死观是较难理解的内容。透彻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以及由乐到痛再到悲伤的情感变化,就必须从作者的思想境界以及时代背景出发。东晋的社会名流人士对老庄都比较崇拜,很多人不务实际,而作者本人虽然心态坦然淡薄,但与其他文人不同的是作者本人对生命的意识已经有所觉醒,再从文本的内容来看,悲与乐之间体现出对生命的张扬意趣和自由奔放的个性。综合以上几点,从深度解读文本,就可以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以及情感的变化。
二、开展深度解读,符合文本的客观实际
深度解读,应该从和文本的整体价值取向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出发,并保持一致性,符合人物的成长过程,包括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以及人物性格的发展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如,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选段写到林冲报仇雪恨之后喝酒的细节,林冲穿白布衫,吃冷酒。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白”和“冷”字,细细品味绝对是意味深厚。撇开字面从深度上理解,“白”即是白衣和白丁,似乎表明从此以后林冲将不会再有官袍披身,将重新走上一条与以往吃俸禄为朝廷做事的决然不同的道路。再分析“冷”字,与“冷酒”相对应的是“热酒”,在草料场,让林冲得到安慰的只有一碗热酒。现在在喝冷酒,似乎让我们联想到这一路走来,积攒半生的事业以及家庭和友情都已经不复存在,在被人赶尽杀绝的途中,热血男儿在大雪中孑然一身,英雄似乎走到了穷途末路。这样深层次的分析,也只是读者的感觉和认识,看似符合文本的发展规律,但也未必,依然容许不同的观点存在。
三、运用课堂对话,深度解读文本内容
深度解读文本的另一条途径就是运用课堂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建立在对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了阅读就没有对话的基础,没有深层次的阅读,就谈不上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当然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简单的说话,而是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是从不同的角度,在多方参与下完成的对文本的解读。如果读得少,甚至产生误读的话,在理解上就会产生偏差,甚至错误,而造成比较严重的缺憾。在一次优课展示活动中,课堂上师生解读《声声慢》时,但过程中只有师生间的探讨,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竟然没有听到老师或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听不到朗读声的课堂还在对文本进行品味,进行对话,很明显会给人以呆板生硬的感觉,更不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对话。再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老师在讲读时,如果读得少读得不深入,就会显得浅显。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通过阅读得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要比让学生一开始就在文中找词语、找句子的效果好得多。
四、引导学生诵读,切实体会文本力量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直到现在依然有着较大现实的指导意义,让我们在阅读中切身体会到文本的巨大力量。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多样,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对诗歌进行解读很难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只有通过多次阅读,才能让学生获得感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阅读的方式也有很多,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以及色彩的变化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会顿生感悟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不同风格的诗歌解读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可以按情感的表达进行顺序解读,而现代主义的诗歌则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并细读品味,才能让学生获得感悟并提高兴趣,提升写作的能力。如诗歌《再别康桥》和《乡愁》等都大致押韵,读起来有韵律感,比较适合朗读,并在朗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另外很多诗歌意境和情感,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染,这也是别样的惊喜。
当然,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我们必须尊重作者,尊重文本,尽量从作者的本来意愿出发进行解读,符合文本的客观规律。但也不能被作者的意愿所束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想,给语文课堂带来活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想遨游的瀚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