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硬盘维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开机不能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或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故障分析:这类故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硬故障包括磁头损坏、盘体损坏、主电路板损坏等故障。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是开机自检时无法通过自检,并且硬盘因为无法寻道而发出有规律的“咔嗒、咔嗒”的声音;相反如果没有听到硬盘马达的转动声音,用手贴近硬盘感觉没有明显的震动,倘若排除了电源及连线故障,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损坏导致的故障;软故障大都是出现在连接线缆或IDE端口上。
故障排除:针对硬故障,如果是硬盘电路板烧毁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80%以上,一般修复后数据都还在。否则建议直接换新硬盘;针对软故障,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线缆或者改换IDE接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设置问题,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设备,就要分清主从关系。可按路线设置说明,将硬盘设为一主一从,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主板IDE接口,另一端连接主盘,中间的端口连接从盘。
2硬盘能够正确识别,但无法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能够正确识别出硬盘型号,但不能正常引导系统,屏幕上显示:“Invalidpartitiontable”,可从软盘启动,但不能正常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破坏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故障排除:用可引导的软盘或光盘启动到DOS系统,用FDISK/MBR命令重建主引导记录,然后用Fdisk或者其它软件进行分区格式化。不过对于主引导记录损坏和分区表损坏这类故障,推荐使用DiskGenius软件来修复,便于操作。启动后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重写主引导记录”项来修复硬盘的主引导记录。选择“恢复分区表”项需要以前做过备份,如果没有备份过,就选择“重建分区表”项来修复硬盘的分区表错误,一般情况下经过以上修复后就可以让一个分区表遭受严重破坏的硬盘得以在Windows下看到正确分区。
3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正确识别
故障现象:启动时出现Adiskreaderroroccurred、Non-Systemdiskordiskerror,Replaceandpressanykeywhenready或Errorloadingoperatingsystem等提示。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Auto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另外,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读写模式,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故障排除:可在BIOS中选择HDDAUTO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并将IDE通道和硬盘读写模式(Accessmode)等选项设置成ATUO,按F10保存退出即可。
4硬盘出现坏道
故障现象: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每次开机时,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但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有时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diskdrive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notfound”或“GeneralerrorinreadingdriveC”等类似错误信息。
故障分析:上述诸现象是硬盘出现坏道的明显表现。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前者为软坏道,可用软件修复,因此称为逻辑坏道;后者为真正的物理性坏道,由于这种坏道是由于硬件因素造成的且不可修复,因此称为物理坏道,只能通过更改硬盘分区或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
故障排除:对于硬盘的逻辑坏道,推荐使用MHDD配合THDD与HDDREG等硬盘坏道修复软件进行修复,一般均可很好的识别坏道并修复。现主要针对MHDD4.6版总简要介绍一下软件的用法。启动成功以后,按shift+F3选择要修复的硬盘,按相应硬盘对应的数字键后,然后按F4,出来一个对话框,StartLBA项指定扫描起始位置,先将Remap(坏道重映射)项、Looptest/repair项设为OFF,其余项设为ON,选择完毕按CTRLENTER执行扫描,扫描完毕后,再将Remap项设为ON,其余项设为OFF,再执行一次扫描。一般可以修复大部分的逻辑坏道。另外,MHDD和HDDREG、THDD等软件配合使用,效果相当不错。HDDREG和THDD软件的界面很简洁,按提示操作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MHDD软件只能识别容量小于128GB的IDE和SATA接口硬盘,THDD软件只能识别容量小于256GB容量的IDE接口硬盘。HDDREG软件可识别大容量的IDE和SATA接口硬盘。对于物理坏道,如果坏道不多且相对集中,可用PartitionMagicForDOS软件,在DOS环境下,进入PartitionMagic,选择Operations菜单下的CheckForErrors命令来确定物理坏道的位置。当检测到坏道后,PartitionMagic会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然后再用BadSectorRetest(坏道重新检测)功能,它能通过反复查找由CheckForErrors命令标记的坏道,然后再利用PartitionMagic软件强大的分区功能将坏道集中的区域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新分区,然后通过Advance下的HidePartition功能将该分区隐藏,以防止磁头再次读写这个区域。但即使成功隔离了坏道,也要将重要数据备份,如果坏道过多,建议将其更换,因为硬盘出现物理损伤表明硬盘的寿命也不长了。
关键词: 高职硬盘维修 实验教学 教学探讨
1.引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实验教学与实践环节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结合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对学生状况的分析,确定硬盘维修的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引导扇区维修,MBR修复,分区表维修,扇区损坏维修。
2.主引导扇区MBR修复
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包括两部分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导记录的作用就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及确定哪个分区为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引导扇区)调入内存加以执行。
2.1fdisk修复引导扇区
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是硬盘中最为敏感的一个部件,其中的主引导程序用于检测硬盘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动交给活动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
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
2.2FIXMBR修复引导扇区
FIXMBR是一个DOS下的应用小工具,只有12KB,专门用于重新构造主引导扇区。直接运行FIXMBR,它将检查MBR结构,如果发现系统不正常则会出现是否进行修复的提示。如果回答“YES”,它将搜索分区。当搜索到相应的分区以后,系统会提示是否修改。
3.分区表维修
硬盘在进行分区时,分区软件(如FDISK)会在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建一个64字节的分区表,在分区表的前面是主引导记录(MBR)。
中文磁盘工具DiskGenius,原名Disk Genius(DiskMan),在重建分区表方面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能建立分区、激活分区、删除分区和隐藏分区,查看任意扇区数据。它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快捷键和鼠标点击菜单的方式来完成,操作非常方便;并且,所有操作在未存盘前,都是在内存中进行,不必担心误操作造成严重后果。
DiskGenius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只要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表”,DiskGenius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使用过程之中,DiskGenius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病毒挪动过的分区表。紧接着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整个搜索过程是采用“自动”或“交互”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会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采用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一旦出现不正确的故障时,我们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进行搜索,但是重建分区表功能也不能保证做到百分之百地修复好硬盘分区表。
此外,三茗硬盘医生也是一款全免费中文国产硬盘事后修复工具,能帮助我们修复主引导记录、系统引导记录、FAT分区表等系统区数据,还具有系统区数据的备份和查看、硬盘分析等功能。
4.坏扇区的修复
4.1MHDD的应用
MHDD是俄罗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专业硬盘工具软件,MHDD最好在纯DOS环境下运行;MHDD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直接访问IDE口,但要注意不要使用原装Intel品牌主板;MH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被写保护了的存储设备中运行(比如写保护的软盘、光盘等)。
常用的功能是SCAN(热键F4):盘面扫描,可以用特定模式来修复坏扇区,MHDD将从保留容量中拿出同等容量的扇区来取代新发现的坏扇区,并将坏扇区的物理地址写入G-list表,所以硬盘总容量不会减少。这种修复方式是基于硬件底层的方法。
4.2THDD测试、修复工具
THDD可以测试硬盘的坏道,还可以对检测出来的坏道进行修复。具体操作为:进入THDD选择硬盘,先用SURFACE TEST检测完坏道后按R键进行修复,选择“查看缺陷列表”,会显示检测到的坏扇区结果。此时你可以通过上下方向键查年坏扇区列表。按“R”键,THDD会自动把这些坏扇区添加到硬盘的G-List中。
5.固件的修复
5.1硬盘的固件
随着磁盘密度的增加、机构的进一步复杂、功能和速度上的提高,如今的硬盘都会在磁盘里面划分出一个容量比较大的,称为“系统保留区”的区域,用来储存硬盘的各种信息、参数和控制程序,有的甚至把硬盘的Fireware也做到了系统保留区里面(原来这些信息都是储存在硬盘控制电路板的芯片上的)。硬盘的型号容量大小都包括在里面,这些称为厂家信息,这些命令语句、信息等有的是保存在芯片之中,统称为固件;有的是部分保存在电路板的芯片中部分保存在硬盘的负磁道,就是零磁道前面的磁道(这部分的内容是一般的软件不能读取的)。有的硬盘将所有的命令语句,信息全都保存在负磁道。这样一样,成本可以大大降低。硬盘固件相当于BIOS和操作系统和程序,因为固件里包括了引导命令、控制语句和执行语句等。
5.2PC-3000的应用
PC-3000是由俄罗斯著名硬盘实验室――ACE Laboratory研究开发的商用的专业修复硬盘综合工具。它的工作基本原理是破解各种型号的硬盘专用CPU的指令集,解读各种硬盘的Firmware(固件),从而控制硬盘的内部工作,实现硬盘内部参数模块读写和硬盘程序模块的调用,最终达到以软件修复多种硬盘缺陷的目的。功能有:重写硬盘Firmware模块;按工厂方式扫描硬盘内部缺陷并记录在硬盘内部相应参数模块;按工厂方式进行内部低级格式化;更改硬盘参数等。
可进行的操作:1.伺服扫描,2.物理扫描,3.lba地址扫描,4.屏蔽成工厂坏道(p-list),5.屏蔽磁头,6.屏蔽磁道,7.屏蔽坏扇区,8.改bios的字(参数),9.改lba的大小,10.改sn号,11.查看或者修改负头的信息。
在使用PC-30000AT对硬盘驱动器进行测试并做出了关于它的缺陷的初步判断后,就可以启动一个专用工具模块进行更高级的诊断或修复硬盘驱动器的固件,以厂家所用的方法(factory mode 工厂模式)进行硬盘驱动器修复。
6.结语
硬盘维修实验是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实验。硬盘维修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用户格格手上有一个联想ideapady450的电脑。不到两年前买的,也就是说还没有过保。6月12日,电脑突然黑屏了,格格很着急,便把它带到中关村去维修。
因为之前听说鼎好地下有联想客服,格格便找去了。下了一楼,正对着一个黄色牌子的联想维修部,内部员工穿着统一的服装,墙上还有工作流程,看起来挺专业的。
格格想这就是联想售后吧,便走进去了。一工作人员接待了格格,说要打开机器检查一下。格格同意了,于是店员拿着机器走进店里进行检测,过了一会,店员出来了,指着主板对格格说,上面有点小水珠,肯定是进水了。格格很奇怪,她的电脑并没有进水的经历。店员又说电脑短路了,全换要两千多块,换CPU要九百五。
格格当时就傻了:明明电脑没有过保,为什么要这么多钱呢。格格开始怀疑这家店,便要求装上电脑,不修了。工作人员其间一直劝说,还主动降价,又说可以返厂,但格格还是坚持带上电脑离开了。
然后格格拿着电脑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联想客服。联想工程师接待了格格,说电脑没有过保,可以免费维修。工程师收下机器后,第二天打电话说电脑修好了。
硬盘内存遭掉包
但是由于联想不负责装系统,格格就把电脑拿回家里,自己装系统,结果怎么也装不上。第二天,又换了一张ghost的系统盘,还是装不上。格格用ghost的pe模式查看硬盘内容,顿时就傻眼了。因为这块硬盘已经不是原来的硬盘了。格格以为是联想客服拿错了,赶快给他们打电话,但联想回复说硬盘不是他们弄丢的。
于是,格格找到黑店,店员和老板一口否认拿了硬盘。这时格格又打开电脑看了一下,发现不但硬盘换了,内存也由原来的2GB变成1GB。黑店店员后来找出格格的内存,并解释说试机器的时候弄错了。但格格坚信,她的硬盘一定是被黑店掉包了。
后来几经周折,格格终于在黑店找到硬盘,但硬盘已被严重损坏,里面的重要数据也无法恢复了。
以假乱真 多人中招
据业内人士称,在中关村修电脑修出一堆毛病的事屡见不鲜,从光驱、硬盘、CPU都能给修出问题。至于硬盘,即使找回来,里面的数据一般也没了,因为黑店第一步就是把硬盘的数据格了。
记者来到中关村,寻找格格所说的“黑店”。从门口到电梯口,有很多上来强“拉客”的。记者转了一圈,发现有3家小店都标着“联想售后”的标记,并号称“指定维修站点”、“官方维修中心”。记者来到电梯口的一个店面询问店号,店员马上回答说“A001”。A001可是联想正牌店的店号,记者又问格格所说的黑店店号,店员忙又改口说我们就是这个店。记者注意到,这家小店实际并没有标着具体店号,也就是,他们想说是哪家就是哪家。
记者找到正规的联想售后,店面非常大,门口有工作人员指导拿号,有等候区、维修区等。
联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市面确实有非常多的假冒官方售后,但要识别出来也并不难,联想售后的规模一般较大,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如条纹状衣服,并佩戴胸牌,胸牌上有标号。以下三种方式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维修服务站。
1.在购买产品时附带的保修书上可找到服务站热线电话和维修站地址。问清当地售后部门的地址和电话再出门,黑店专门黑没准备在电脑城瞎转的人。
2.直接拨打400或800热线电话进行报修查询,如果购买了上门增值服务,直接拨打400电话,在线工程师可以帮助安排上门服务。
1、热爱本项活动,热爱裁判工作;
2、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3、精通竞赛规则、裁判法 ;
4、通晓技术、战术知识与方法;
5、掌握比赛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
6、要求自信、自强、果断、公正;
7、具有一定的思维敏捷、反应速度;
8、具备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申请文件修改内涵证明标准排除合理疑问
《欧洲专利公约》(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第123条第(2)款规定:欧洲专利申请的修改不得包含超出原始申请内容的主题。扩大上诉委员会在其第GI/03号决定中明确该条款的立法宗旨为平衡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与其竞争对手、第三人之间的利益。该条款的潜在立法思想是不允许申请人通过添加未在原始申请中披露的主题的方式提高其地位,这会使申请人获取他在原始申请文件中没有适当披露的事物甚至是他在申请日还没有发明的事物的专利保护,从而获得不正当的益处,并可能会损害依靠原始申请公开内容的第三人的法律安全性。依据上述立法宗旨,欧洲专利局的《审查指南》规定适用第123(2)款时的基本原则是:如果在考虑了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隐含的信息后,申请内容的整体变化致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得到了无法由原申请记载的信息“直接地、确定地得到(directly and unambiguously derivable)”的信息,则这种修改就应当视为引入了超出原始申请内容的主题。
欧洲专利局在审查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直接地、确定地得到”这一标准的?“直接地、确定地得到”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本文拟通过分析欧洲上诉委员会涉及删除、替代技术特征和中位概括等不同修改方式的三个典型判例来探求上述问题的答案,并讨论欧洲专利局的判断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欧洲判断标准的应用和内涵
上诉委员会的第T0070/99号决定表明了欧洲专利局是如何在个案中执行“直接地、确定地得到”这一标准的。该判例涉及一种流体细胞标本的分解装置。原始权利要求中记载了与争议的修改特征相关的最上位概念“细胞分解手段”(cell 1ysing means),该领域的常识是细胞分解手段不仅包括分解细胞的机械方法,还包括例如热分解、超声分解、化学分解方法等。原始说明书附图8、9、10等示出几种分解细胞的具体机械结构,而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中用的是中位概念“细胞分解结构”,即只包括分解细胞的机械方法。
上诉委员会认为:1.由于权利要求中有“细胞流过”、“与所述细胞分解结构接触”、“在那里(即分解结构处)分解细胞”、“所述细胞分解结构的下游”这样的限定,因此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细胞分解结构”实际上限于和细胞接触,使细胞穿过其中并借助这种机械上的相互作用使细胞分解的机械结构,而不是包括所有的机械结构;2.涉案申请说明书第6页在说明细胞分解机械结构时使用了“例如”、“可以”等用语,这表明原始申请文件披露的内容不限于具体实施例,实施例只是非穷举式的例子,不能将利用相同分解原理(即需要细胞流过机械部件从而被分解)的其他实施例排除在发明之外。因此,上诉委员会认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由原始申请文件会清楚、确定地得到下述信息,即在各种分解手段的较大范围内,细胞穿过其中而分解的机械手段是优选的子范围。实施例中给出的机械手段在数量和细节信息上都足以表明上述分解原理,并进一步支持申请人修改的上位概念“分解结构”。上诉委员会得出结论,修改后权利要求中的“分解结构”和其他特征一起具体限定了这些特定分解手段的工作原理,得到了原始申请文件的足够支持,符合123(2)款的规定。
由上诉委员会在该决定中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到:1.其没有将修改的特征“细胞分解结构”解释成该特征字面覆盖的所有机械结构,相反,将该特征被放在权利要求限定的具体技术方案中解释成了较窄的含义。可见,要在修改内容所在技术方案的背景里确定修改内容的内涵,从申请文件的整体技术背景和语言环境中抽出孤立地解释修改内容、判断其是否超范围是不合理的。2.应当站在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来阅读、理解申请文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熟知该领域的常识,这是阅读、理解申请文件的基础。通过理解原始申请文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会依据其掌握的常识得到原始申请文件文字记录内容之外的一些信息。在本案中,由原始申请文件记录的多个带有具体机械结构的实施例,技术人员会得出本发明的分解原理,即细胞流过机械部件从而被分解。因此,在判断修改是否超范围时,不能仅仅从原始申请文件字面僵化地看其记载了什么信息。虽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是一个假想的人,但是他应该会思维,而不是像机器人一样只能录入或者输出原始申请文件文字记录的信息。
从欧洲专利局《审查指南》规定的基本判断原则和上述决定中的论述可见,要依据本领域的常识来判断修改是否能被允许。在专利审批程序中,申请人经常主张其修改的内容是所述领域的公知常识,或者基于公知常识由原始申请文件可以得出修改后的内容。依据“直接地、确定地得到”的标准,这样的修改应该允许吗?欧洲专利局在下面的判例中确定的证明标准为此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导。
第T383/88号案例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合适的a-酮酯和碳酸胍在二甲苯中的混合物整夜回流,然后通过过滤和提纯获取终产品。在原始申请文件中所有的例子都使用了相同的制备条件。该案中涉及的修改有两处:1.原始权利要求中的“碳酸盐”被修改成上位概念“盐”,并且申请人提交了一位专家证人的宣誓书和一本教科书,来证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上述证据证明的公知常识会由原始申请文件中的“碳酸盐”得到“盐”。2.原始申请文件中的具体溶剂二甲苯被修改成上位概念“惰性溶剂”,并删除了与反应温度和时间相关的一些具体特征。
上诉委员会在决定的理由部分首先阐述了判断修改是否允许的标准,即如果针对修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存在些许怀疑,认为可以将未经修改的文件解释得不同于修改后的文件,则这样的修改是不能允许的。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般证明标准,即“盖然性平衡(the balance of probability)”原则不适于作为判断修改是否超范围的标准,这是因为申请人经常主张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公知常识由原始申请文件能够直接地、确定地得到某个技术特征。但是,在实践中很难确定某一技术信息是不是其所属领域的公知常识。由于一方面很难确定信息的传播广度(即信息的公知
程度),另一方面即使某一信息被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普遍知晓,也很难确定其被认可接受的程度。所以,如果采用较低的证明标准,容易导致通过下述方式在未意识到的情况下滥用该标准,所述方式为:依据表面上证明了的公知常识而允许修改。上诉委员会认为更严格的证明标准,即等同于“排除合理疑问(beyondreasonable doubt,)”的标准才是适用于判断修改超范围的正确标准。
将排除合理疑问的标准应用到本案的具体修改上,上诉委员会认为,关于第1处修改,专家的资质过高,不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并且一个人出具的证言也不能证明公知常识。同时,教科书中给出的信息仅仅涉及争议的本发明中的化学物质的上位笼统概念,没有具体说明本案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因此,申请人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原始申请文件时会将碳酸盐概括为盐,申请人未能按照上述严格的证明标准履行其证明责任,故其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即第1处修改不能被允许。第2处修改当然应当适用和第1处一样的判断标准。不过,上诉委员会认为下述信息明显属于化学工作者的基本知识,即本发明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取决于对特定溶剂的选择,只要是惰性溶剂就可以。同时,该化学反应也不取决于具体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只要发生理想的反应即可。因此,上诉委员会认为其掌握有足够的公知常识证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由原始申请文件会立即明白(immediately understand):二甲苯溶剂和与反应温度、时间相关的具体特征仅仅是更笼统更上位化的反应条件的典型例子,其对于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不是必须的。因此,对于此处修改无需当事人举证,上诉委员会即认定该修改应当允许。
该判例在欧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时隔二十几年,至今欧洲专利局的《Case Law》在论及修改的证明标准时引述的仍然是该判例中的上述内容。并且,此后上诉委员会的大量判决都援引了该判例中建立的“排除合理疑问”标准。该案例确立了判断修改适用排除合理疑问的标准。笔者认为采用排除合理疑问的证明要求,而非“盖然性平衡”的标准,是合理的。一方面,专利权是一种对世权(也叫绝对权),其垄断效力可以对抗公众,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权利,而对申请文件的修改对专利权的大小甚至有无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申请人对申请涉及的技术方案和申请文件都应该非常熟悉,达到排除合理疑问这种较高的证明标准对其来说也是容易实现的。
“盖然性平衡”标准和“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具有显著的不同。前者是指“是”比“不是”的可能性大,“民法上通常采用“盖然性平衡”证明标准。例如申请人将原始申请文件中记载的上位概念“焊接”修改成下位概念“钎焊”并证明了钎焊是所属领域中最常用的焊接方式。由于申请人证明了钎焊是最常用的焊接方式,所以焊接是钎焊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如果依据“盖然性平衡”标准,该修改就应当允许。
对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布莱克法律辞典》的解释是“完全相信”,即理性人确信事物的存在或者事物真实性的心理状态。同时,西方法律界的共识是排除合理疑问不要求达到绝对确信的程度,不要求排除所有可能的怀疑,但是存疑的程度仅仅达到不会影响理性人相信某事物的真实性。可见排除合理疑问是使判断者达到确信的心理状态。就可被接受的修改而言,应是指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心里确信由原始申请文件能够得到修改后的信息,不要求修改前、后的信息完全等同。如果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理解原始申请文件时,基于其头脑中的常识会毫不犹豫地得出修改后的信息,则这就满足了排除合理疑问的标准。就上面“焊接”的例子而言,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晓焊接还可能是锡焊等其他方式,所以这里的修改不满足排除合理疑问的证明标准。笔者认为该标准正是欧洲《审查指南》规定的“直接地、确定地得到”标准的核心内涵。
此外,该判例还论述了举证责任的问题。如果申请人主张依据公知常识能够由原始申请文件得到修改后的信息,则申请人负有证明该主张成立的责任。如果申请人不能履行上述证明责任,则要承担不利后果,即修改不能被允许。当然,如果审查员已经确定某一信息是所属领域的常识,则无需再要求申请人举证。对于本案中第2处修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限于篇幅限制没有说明涉案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所属领域的相关常识,这里修改被允许是有特定条件的,修改的信息必须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公知常识能由原始申请文件得到的。从上诉委员会关于这一点的论述也可见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是有理解力、能思维的,仅将修改的内容和与之相关的原始申请文件中的部分作文字上比对的判断方法是不适当的。
上诉委员会第T299/99号判例很好的诠释了“合理疑问”的内涵和如何在具体的案子中适用排除合理疑问的标准。该判例涉及一种密封垫,涉及的修改为权利要求1中引入了特征“第一中间层6的硬度值为90~120HV,第二中间层的硬度值为130~200HV”。原始的说明书给出了密封垫的两个实施例,分别对应附图2和3。在原始说明书第2栏53~55行有记载“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中间层8具有130~200HV的硬度和0.6mm的厚度”。说明书第一实施例中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中间层8具有130~200HV的硬度和0.6mm的厚度。第一中间层8具有90~120HV的硬度和0.6mm的厚度。在空边缘部7附近形成有高0,1mm的阶梯。接着说明书对第二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中间层8具有0.1mm的厚度。在内弯边缘部1l和中间层8的主体部分之间设有软层13,软层13包括软金属、石墨层、树脂或者类似材质,其厚度为0.1mm。第一中间层的厚度为0.7mm,其阶梯9高0.1ram。中间层6、8按照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装配。”
请求人主张:1.原始说明书中的记载为“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中间层8具有130~200HV的硬度和0.6mm的厚度”,可见在原始申请文件中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硬度只用于具有特定厚度的中间层;2.权利要求1中加入的上述硬度范围在原始申请文件中只适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密封垫,第二实施例中没有说明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硬度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上述范围内。针对请求人的第2项主张,专利申请人认为,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者会对第一实施例进行全面详细的说明,但是对接下来的实施例只会对不同于在前实施例的特征进行说明。因此,其认为第二实施例说明了第二中间层和第一中间层具有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厚度,而没有具体说明第一、第二中间层的硬度范围,所以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定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中间层的厚度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上诉委员会在决定中驳斥了请求人的第1项主张,理由为:原始说明书只是在同一个句子中说明了第二中间层的硬度和厚度,这里硬度和厚度被放在一起只
是为了使语言优美,而不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修改后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组合足以解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原始的权利要求4中只是限定了第二中间层的硬度,而未提及厚度,这一事实也印证了硬度和厚度被放在一起不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
同时,上诉委员会支持了请求人的第2项主张,驳斥了专利申请人的意见,其理由为:1.专利申请人的推理看起来比较合乎逻辑,但是说明书中的一些段落不完全支持该逻辑推理,尽管第一实施例中已经给出了阶梯的高度,但第二实施例中又给出了相同的阶梯高度,并且,第二实施例中还说明了“中间层6、8按照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装配”,如果专利申请人的推理是正确的,那么这样的说明是没有必要的;2.由于第二实施例中多了软层13,因此,第二实施例中第二中间层8和软层13的组合性能应当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二中间层8的性能,因此,上诉委员会不能确信(not convinced)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定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第二中间层的硬度范围是相同的,在依据123(2)判断修改是否允许时,使用的标准不是“盖然性平衡”,而是更加严格的“排除合理疑问”标准。基于以上原因,上诉委员会怀疑原始申请文件明确用于第一实施例的上述硬度范围能否用于第二实施例,因此,这样的修改是不允许的。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