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岩松大学演讲

白岩松大学演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白岩松大学演讲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1篇

4C理论不是把读者作为一个被动的受众,而是强调与读者的沟通,“向读者销售的不是我们出版的图书,而是读者需要的图书”,这是4C理论在图书整合营销中最重要的理念。选题作为图书出版的基础,是出版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什么是读者需要和关心的?图书是给读者看的,因而选题策划自然就要紧密结合读者的心理需求和时代背景而展开。只有从读者的视角出发,与时代主题相结合,才能策划出一个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图书选题。幸福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所以,与幸福相关的书总能引起读者的兴趣。2011年,各地政府在“两会”期间将“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作为阶段性的主要目标,“幸福”一词被列入我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自此之后,“幸福”成为大众流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词。白岩松的随笔集《幸福了吗》紧扣“幸福”这一时代主题,迅速引发人们的关注。这部作品自上市短短五个月销量突破70万册,可见读者对该书的认同与共鸣。新书封面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甚至白岩松自己也说,“我希望这个书名会变成很多人内心的流行语”。如果封面是书的面孔,那么主题则是书的灵魂,“幸福了吗”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抓住了大众的心理,大大增加了读者购买的可能性。如此贴近时代主题和读者内心的图书选题,是这本书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作者是谁?

名人效应是《幸福了吗》这本书使用的另一重要营销手段。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统称为名人效应③。在图书出版领域,名人效应法的推销原理是利用读者的慕名心理对图书产品进行推销。《幸福了吗》的作者白岩松,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的主持人、新闻评论员、专题评论员。在书还没有上市之前,白岩松就已经在各大媒体上推销自己的书,图书上市之后更是展开一系列的作者营销手段。读者拿起这本书就会看到,满脸幸福的白岩松赫然出现在书的封面,作者的自我推销意识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央视主持人李小萌、段暄等纷纷利用电视、微博的渠道推荐白岩松的新书。可以说,在《幸福了吗》一书的营销中,名人效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毋庸置疑,读者是喜欢相信和追随名人的,部分持非常喜欢态度的消费者正是生产者要寻求的目标市场。名人效应正因具备了一部分人非常喜欢的潜质而被许多出版社和经销商看好,成为时常使用的营销方法之一。④

三、图书如何合理定价?

为图书进行合理定价是出版社在经营中能否获利的关键。出版社在给图书定价时,采用的多为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一般为稿费、印刷费、管理费、发行折扣率等之和。可是从4C理论来看,这是本末倒置的定价,因为它将读者需求排斥于价格体系之外。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包括时间、体力、精力以及风险承担等“顾客总成本”,而读者总是期望获得更高的价值。读者在选购时会选出价值最高、成本最低的图书⑤。所以在制定价格营销策略时,尽管出版社可采用询问定价、差异定价、会员制定价、集体议价、捆绑销售等多种方法,但核心原则不变:即运用整合营销的基本理念,权衡兼顾相关利益者。出版物定价时首先要考虑读者支持的价格。长江文艺出版社对《幸福了吗》的定价是29元。为了向读者的心理价位靠拢,首先采用的是尾数定价策略(又称奇数定价、零头定价),即是利用消费者在数字认识上的某种心理制定尾数价格,使消费者产生商品价格较廉、商家定价认真以及售价接近成本等信任感。其次,考虑到白岩松的铁杆粉丝多集中于文化、传媒领域,这部分的读者经济状况良好,29元的价格兼顾了读者与出版社自身的双重利益。最后,出版社很注重为图书创造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幸福了吗》随书附赠的DVD“白岩松2009年应邀赴耶鲁大学演讲的全文《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无形中提高了消费者对此书的期望价值,令读者觉得物超所值。

四、如何为读者打开便利之门?

4C理论中的便利原则(Conve-nience),要求出版社在进行图书营销时,尽量为读者的选购和阅读提供方便。运用到《幸福了吗》的整合营销中,长江文艺出版社在销售渠道选择和图书形式设计两个方面为读者打开了便利之门。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出版社首先挑选了国内读者熟悉的卓越、当当、亚马逊等网络渠道,这种方便快捷的B2C电子商务很为读者看重;为了给读者以最大的购物方便,出版社与各大实体书店积极进行沟通协调,将图书、宣传海报置于书店最为醒目的位置,并联系作者白岩松多次举办现场签售。同时,为了减少读者阅读时的精神和体力耗费,也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读到《幸福了吗》这本书,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11年推出此书的“口袋本”,内容不变但价格低廉。作为一名资深新闻人,白岩松深谙国际通行的出版规律和传播之道,因此《幸福了吗》口袋版的问世早早就在白岩松的出版规划之中。

五、如何通过沟通创造价值?

与读者进行双向沟通,建立读者对出版社品牌的忠诚,是4C营销理论强调的另一重点。贺剑锋在《图书的4C营销策略》中提到,沟通情感比销售产品更为重要⑥,包括:1、建立与读者进行直接沟通的渠道,弄清读者所有的接触通道并挑选关键通道进行接触;2、建立读者数据库,为公司创造个性化服务提供条件;3、各类媒体、宣传工具的整合,为读者掌握出版信息提供渠道。以整合营销4C理论为指导,长江文艺出版社非常注重与读者的直接沟通,积极根据读者的信息反馈做出策略调整,并综合运用现场签售、电视媒体、网络宣传的传播手段,对《幸福了吗》一书进行包装营销。早在图书上市之初,作者白岩松便开展了一系列与读者沟通的营销活动。包括在各大书店办签售,参加第二届西安图书交易博览会并签名售书;做客当当网,当当网是图书网络销售的主要阵地之一;做客新浪网,并将个人珍藏的一张应邀赴耶鲁大学演讲的完整版DVD附于书内赠送给网友;接受全国各大纸质媒体的采访⑦……这一系列的读者见面会和采访,都是为了增加图书的曝光率,让大众知道并了解这本书,进而增加读者的购买意愿。出版社方面,为了响应读者要求,9月份图书上市伊始,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开通了《幸福了吗》官方微博,及时公布与该书有关的系列活动信息,并将其作为收集读者反馈的重要平台。《幸福了吗》一书的营销活动中,出版社和经销商自觉把读者作为服务主体,将沟通视作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其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读者能满意地获得所需要的图书信息。由此可见,加强作者、出版社、经销商与读者间的沟通对于提高出版社的服务质量和销售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结语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2篇

——莫言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论坛上的演讲

我曾经被文学评论家贴上许多文学标签,他们时而说我是“新感觉派”,时而说我是“寻根派”,时而又把我划到“先锋派”的阵营里。对此我既不反对也不赞同。好的作家,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创作,他甚至不去关心读者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莫言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演讲

“作家在对话交流时,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文字必须抓住社会热点,否则文字就是一纸空文。”“文学揭示了人类的普适价值。歌德晚年提到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也是文化交流,了解各种文化观念。今日我们发现,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已经突破了文学的范畴,多样性的思想是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这也是对歌德文学理想的实践。”——莫言在法兰克福书展的发言

对于作家个体来说,要写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作品来,然后再写出跟自己已经写出的作品不一样的作品,这就足够了。我想如果有众多的作家实现了这个愿望,那么集合起来,我们的整个中国文学就会非常丰富,非常有个性。只要有这么一批作家出现,那么我们的文学自然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就会取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觉得现在我们基本实现了这个愿望,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西方的年轻作家就会说他受到了中国的某个作家的影响。

——莫言接受《南方周末》记者夏榆采访

它就是一个奖项,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个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得了这个奖我很幸运,我自己心里很清楚,不会轻飘飘的。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对土地忠诚的写作态度。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3篇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

说谎,只是卖弄“小聪明”;圆谎,可要搬出“大智慧”。

――台湾《联合报》

你不要以为他和你是一样的人。在同样的情景面前,你看到的,他们可能看不到;他们看到的,你可能看不到。他思考的逻辑也和你不一样。不管他和你多么不同,你都要尊重他。学会交流,就是学会尊重和你不一样的逻辑。

――交流的真谛

对一个人品质的判断,不仅取决于他所结交的人,还取决于他拒绝与什么人来往。

――看人的窍门之一

人际关系这门学科永远没有学成毕业的时候,每天都似投身于沙石中缓缓磨动,皮破血流之余所积得的宝贵经验,便是一般人说的圆滑。

――亦舒在《我的前半生》中的话

永远不操心穿什么,健身还能赚钱。

――澳大利亚通过时尚广告语招募女警官

全球约1/5的居民已经无法用肉眼看到银河,无法感知宇宙的宏大和我们自身的渺小,这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天文学家大声疾呼:在地球上建立“黑暗天空”保护区,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后一扇通往宇宙的大门

储蓄友谊,学会放手,播种善良,懂得音乐,避开得不到之苦和钟情之苦,学会承受,常怀感恩之心,热爱工作,勤于学习,享受运动。

――年轻人需做的十件事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不依靠建筑的高度来体现城市文明了。

――专家认为,建高楼是最浅显的“对于现代化的想象”,超高层建筑“不舒服”,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都有问题

伟人改变环境,能人利用环境,凡人适应环境,庸人不适应环境。

――老百姓眼中的四类人

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语

20世纪90年代,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全国人民都跟着哭;现在电视上动不动就哭,却一件感人肺腑的事都没有。

――王朔

中国文化的跑道上,一直进行着一场致命的追逐:做事的人在追逐事情,不做事的人在追逐做事的人。

――余秋雨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温斯顿・丘吉尔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心理素质;意志力;心理状态;调整

作为广播电视传媒的终端,主持人要经常在大庭广众的场合下“出声露面”,广播电视制作的周期紧张,主持人准备的时间往往非常短,很多情况下来不及细想就要开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多工种团结协作的过程,节目现场往往是比较紧张忙乱,直播节目当中,覆水难收,说错了也无法收回,也必然加大主持人的心理压力。这些都对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心理状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主持人必须提高心理素质。

一、主持人必须摒弃胆怯、恐慌心理

主持人了解受众心理过程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节目主持人应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要学会并掌握代偿、转移、升华、幽默、宣泄、等基本功,这样才有助于认识观众心理。节目主持人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节目播出的质量。譬如:有一场大型晚会,如果主持人心理素质不过硬,就会出现怯场、紧张情绪,出现本来一台很有光彩的节目,因为节目主持人没有正常发挥好,而显得黯然失色。主持人就像运动员一样,平时训练技术过硬,到了赛场心理素质跟不上,也同样会被淘汰。所以说,平时心理素质训练是我们当好节目主持人必不可少的一课,我们一定要消除自己的恐慌、胆怯心理,训练自己的灵活性、独创性及变通性。[1]

作为一个刚刚接触广播、电视的节目主持人来说,要完成第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要迈出第一步,首先要做到要使自己明白这样做的必要性,你既然选择了广播、电视事业,你就必须要走出这一步,没有别的选择,你必须逼迫自己。其次,要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第一次不成功,并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再来第二次,第三次。随着时间的流逝,观众不会总记着这些的,等有一天你成功了,别人会重新看待你的。很多人第一次登台演讲,都是被别人推上去的。

平时训练方法:举办朗诵会,登台的机会多了、次数多了,你自然就不会紧张了,害怕了,“熟能生巧”嘛!任何事情只要多实践,就不会出任何问题。主持人一定要平时多多训练,一旦到了大型的直播现场,自然就不会紧张了。也可多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二、主持人必须学会排除杂念,锻炼自己思维的抗干扰能力

直播现场主持人容易出现紧张、怯场的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内心顾虑太多,不能排除杂念,影响了自己进入到现场的气氛中。锻炼思维抗干扰能力,主持人必须学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非常嘈杂热闹的环境中保持自如、流畅的思考能力。[2]平时训练方法:仍可采用朗诵的方法,但必须完全脱稿,将稿子背熟。稿子只有背熟了,自己才能够进入状态,因为这时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回忆稿子内容上了,根本就不会顾及周围环境了。还有,比如要求大家在市场、火车站,教室里同时进行讨论,互相干扰,要求大家能够在这种环境中,集中精力进行讨论,并且做出文字的提要。

三、主持人必须增强临场的意志力

何谓意志力?意志力是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能力。临场意志力强的主持人,遇到突发事件,能够灵活应对;临场意志力薄弱的主持人,就容易导致冷场,节目无法进行。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就是一个临场意志力异常坚定的人。有一次杨澜在广州举行的一台大型晚会上,上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她并没有慌张,从地上爬起来对大家说:“中国民间有个舞蹈节目叫‘滚绣球’,为了感谢大家的到来,我刚才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动作,不过表演的很不成功,请大家原谅!”杨澜的话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在情况突变的情况下,杨澜除了依靠她的灵活机变外,还依靠了她坚强的意志力。

在一切晚会现场,由于主持人主持不当,观众哄堂大笑,已经游离了晚会的现场气氛,这时主持人就需要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把观众拉回来。作为主持人,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你的受众,处处为受众着想;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一味迎合受众,而是要用自己的意志力实时引导受众。[3]

平时训练方法:演讲和辩论都可以锻炼主持人的意志力。演讲的目的是说服你的听众或对方,使得对方接受你的看法,在辩论活动中,你还要批驳你的对手,这些都是与他人意志力的较量。在这种反复较量中,主持人才能形成不易被摧毁的坚强的意志力。

四、主持人要正确操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一个人的感情外露,它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作为一个主持人,必须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能完全陷入欣喜或忧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比如:崔永元通常给别人讲笑话时,他自己不笑,而是要把别人逗乐,他才会觉得是达到目的。这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训练情绪的目的,并不是要面对什么都无动于衷,而是主持人要能有意识地驾驭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要与节目的需要符合,比如:作为主持人去采访一位刚失去亲人的人,他在谈到刚失去亲人时非常激动,泪流满面,而你不能跟他一样泪流满面,你要操控好自己的情绪,适时引导,把节目顺利做下去。但是主持人也不能把受众的感情不放在心上,做出与采访完全相反的情绪反应。[4]

平时训练的方法很多,比如:讲笑话,自己却不笑;也可以讲自己读过最伤心的故事,但自己不能泣不成声,也可以通过一些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台词片段的朗诵来练习;还可以进行一些模拟练习、小品练习。这样不但可以训练主持人现场组织语言能力,而且还能增强主持人操控自己情绪的能力。

提起《实话实说》,人们马上就想到崔永元的机智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亲切;看《朋友》,王刚不温不火,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对人生的独特情感,在节目中表露无遗;看《东方之子》,白岩松的敏锐洞察力,丰厚的知识积累,表达的淋漓尽致;《聊天》中倪萍的亲切随和,充满个人感情的表达等等。这些都能让人感到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他们正确操控自己的感情、情绪,引导启发别人的思想,从而使他们所做的节目具有他们自己的独特魅力。[5]

总之,要提高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只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才能主持出大家更喜欢的广播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魏薇.播音主持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60-65.

[2]李敬一.节目主持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87-90.

[3]吴郁.节目主持能力训练途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102-105.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5篇

18岁:一首《小白杨》进了北大

小撒是回族,据说撒姓是回族的第四大姓。他生于广东湛江,父母都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从小到大他的生活都没离开过艺术,对世界的理解或许就始于文工团那一方小小的舞台。

翻开小撒的成长页码,记录着这样一些“艺术经历”:4岁时,他一人站在舞台上表演儿歌毫不怯场;11岁时和妹妹撒贝娜策划、导演、演出一台家庭“晚会”,这一年他还获得了武汉市五年级口头作文竞赛的第一名;初中后,他对演讲、唱歌产生了兴趣,常一个人在家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有时让爸爸作示范;上初二时,他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中学生演讲比赛,拿了第一,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小撒穿梭于各类演讲比赛,选手一听有撒贝宁参加,就“只能争亚军了”。得意洋洋的小撒甚至还想,长大了就以演讲为生吧,当个演说家挺威风的。后来成名了的小撒说:“我喜欢演讲,因为我爱上了那种站在舞台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儿,直抒胸臆的感觉。演讲给我自信,演讲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对今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小撒的高中时代是在湖北省重点中学武汉一中度过的。

那时小撒对前途没有什么设想,只是很盲目地热衷艺术。高三的一位历史老师怕他贪玩误了前途,常在下课后找他聊天,点拨他。有一次教师说:你是一个有潜力的孩子,一旦有一根针扎到身上,你觉醒了,就能做很多事情。听了老师的话,小撒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突然觉得应该努力,尝试一下。当时正赶上北大保送机会,全国400多人只有2个名额,想不到这一努力真的换来了成功。

北大每年都邀请各省重点中学里学习好、有文艺特长的同学参加冬令营,高三那年,小撒有幸去了他神往已久的北大。试演时,别的同学唱的多是美声或民歌,小撒却唱了一首(《把根留住》,评委老师感觉还不错,问:“你会唱民歌吗?”小撒搜肠刮肚地想起了一首《小白杨》。老师说,明天汇报演出,你就唱《小白杨》吧。小撒傻了眼,连夜找到父亲的战友,赶制伴奏带,还请了一位声乐老师,用两个小时速成,调整发声发音,第二天顺利通过了汇报演出。当时的北大副校长王义道接见了他们,王校长还希望小撒学业和文艺特长齐发展,将来考到北大来。

离高考还有三个月时,小撒接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激动得差点晕过去,回宿舍收拾书包时眼圈红红的,同学不解地问,“你被开除了?”

18岁的小撒靠一曲《小白杨》跻身北大。成名后的小撒说:是那位老师开启了我的心灵之窗,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空。后来长大了,就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了解的另一个自己,发现、挖掘出来,会让你惊喜。

22岁:央视最年轻的法制节目主播、北大法学院硕士

北大是自由、宽松的。热爱艺术的小撒在北大如鱼得水。他的专业是经济法。在小撒眼里,法律同样是艺术,是用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纠纷,用来平衡整个社会的艺术。其实他最初对律师的肤浅认识来自影视剧:带着假头套,在法庭里走来走去,很威风;而且每个案子不一样、辩护辞、当事人、观众也不一样,充满了挑战,是最难得的表演。在他看来,律师既能改变别人的命运、又有渊博的学识和表演的空间,还能满足表达和说服的欲望,很符合他对职业的想象。幸运的小撤不仅进了北大,而且还找到了兴趣和专业的契合点。

1997年夏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刚开始筹备,到北大法学院招主持人,老师推荐了小撒。当时他正在香山排演话剧《保尔・柯察金》,呼机在山里收不到信号,只能面试其他的同学,走时栏目组留下了联系电话。一个星期后,小撒回来了,但面试已经结束。他嘴上说,算了,无所谓,心里却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一连几天小撒都在琢磨到底要不要去试一试,打个电话。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在学校公用电话亭里、用饭票给栏目打的电话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接电话的是北大校友钱蔚,她让马上去试镜。小撒穿上仅有的一套肥大的蓝西装,打了条红领带,急急忙忙地去了,像个傻女婿。那时小撒夏天总在外面踢球,晒得又黑又瘦,像个猴子似的就被“牵”来了。肖晓琳第一次见到他,都不敢相信是新招来的主持人。在演播室里,小撒结结巴巴背了一段有关“企业破产”的毕业论文。编导急了:“停停,这是招主持人,不是让你背论文来了。”然后,递给他一张报纸,“随便找一段,谈谈自己的想法。”于是,小撒就“美国一男孩因黑客被抓”一事,联想到北大的一个“邮件事件”说了一通。然后就回去等消息。两天后,接到了“尽早加入节目运作”的电话。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顺利。不少人认为,一个没有任何电视从业经验、没有接受过正规播音主持的22岁大学生,把中央电视台一个日播栏目交给这样一个小伙子主持,冒着很大风险。当时栏目内部在小撒的去留问题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先作为记者留下来,慢慢培养;二是觉得镜头感不错,有可塑的潜力。争论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当时正值小撒研究生第一学年,学业压力很大,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煎熬:是坚持还是放弃?甚至常常失眠。那时小撒每天一早从学校赶到中央台,在演播室里从早上8点录到晚上9点,录完节目,回到学校,人就成了一摊烂泥。即便发着高烧他也咬牙扛着,觉得自己代表着北大法学院,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正是年轻人不服输的那股劲支撑着他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刚开始主持“今日说法”时,小撒不知该与嘉宾说什么,一上去就围绕案子东拉西扯,漫无边际,没有主题,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聊得摄像、导播昏昏欲睡。导播开玩笑说:“你把“今日说法”都做成一台春节晚会了。”那段时间,坐在演播室里,只要灯光一开,小撒便紧张得汗如雨下,经过一年的磨练,才逐步进入状态,在镜头前找到了感觉。

1998年1月,22岁、一脸书生气的小撒和开创了中国法制节目新形态的“今日说法”一同走入了观众的视野,同样的清新、同样的亲切、同样的独特。人们开始关注天天说法的小撒,那个邻家男孩般、理性、

机敏,有些与众不同的主持人。

他说,“从1998年到现在,一晃9年过去了,在中央台很少有这么年轻的人能经历一个节目从初创到成熟的全过程,我对法律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才真正感受到法律的魅力。有人曾问我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说是在最心爱的岗位和最亲密的同事一起走到了今天。最快乐的是未来能和兄弟姐妹们一直走下去。”

直到今天,小撒的签名仍是“‘今日说法’撒贝宁”。

23岁:“荣事达”杯全国电视主持人大赛冠军、一夜成名

在进入“今日说法”的第二年,小撒获得了全国电视法制栏目主持人比赛一等奖,并且参加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比赛――“荣事达”杯全国电视主持人大赛。

小撒是在自己主持的“今日说法”后的广告中得知这次主持人大赛的。大赛主题是选拔新的电视主持人,探讨新的主持人理念,这让小撒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但又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是个新人,需要有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一方面又想到自己已经是“今日说法”的主持人了,如果拿不到名次很丢面子。所以,小撒一直躲着没报名。直到最后一天,同事捎话说,主任强调一定要你去参加这次大赛。后来,小撒说自己参加比赛,就像被人揣了一脚,心里却很感激,终于有人帮自己作了决定,这或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当时进入复赛的有50名选手,分为五组,每组10个人,小撒被分到了第五组。那天,小撒上场的时候,那道有关法律的专业素质题也出现在大屏幕上,现场的观众发出一阵轻微的惊叹声。其实,他们那个组有3名选手的题都与法律有关,而且是10个选手一起抽的签。这只能说小撒幸运。他最终夺冠,几乎一夜成名。那个“今日说法”里的书生成了明星,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但小撒很清醒:我不想被早早定位在主持人上,永远呆在演播室拿话筒,那样再说个一两年,我所学到的知识肯定会被掏空的。况且,当你得到奖杯的瞬间,荣誉已经过去了,如果怀里一直抱着它,你会走不动的。

问及成功的秘诀时,小撒这样回答:“我是沾了法律的光。央视是全国最权威、最大的宣传平台,而“今日说法”从创建之初就遇到咱们国家经济大发展、群众迫切需要法、渴望了解法的良机,一路走下来,我天天跟大伙见面;加上我从北大法学院毕业以来,头上有‘法律硕士’、各种主持比赛奖等……这些因素凑到一起,很容易与观众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密切的关系,赢得他们的认同。”

刚做主持人时,总编曾对小撒说,做法律节目要耐得住寂寞,是十年磨一剑的工作;如果你想当明星就去“幸运52”或“开心辞典”。这句话他一直记在心里。当幸运之神频频眷顾,光环层层叠加时,23岁的小撒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说:“常常会问自己:我真的那么优秀吗?回望自己的成长,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许多机会不是留给我的,而是被我撞上并争取到了。如果这个机会走到另一个年轻人面前,他只要努力一点,也是能够抓住的。”

27岁:中国法律援助形象大使

开始主持“今日说法”时,小撒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并不轰轰烈烈,只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让他觉得有一些吸引力,但有一件事却改变了他的看法。那是2001年,“今日说法”的观众,一个安徽老人来北京上访,他在北大找到了电视上经常看见的小撒。老人倾诉着自己遇到的不平事,小撒给了老人一些建议,让他找当地媒体,可能对于解决问题会更好一些。老人临走时非常感谢,还留下了当地特产一袋姜糖。两个月后,老人突然又找来了,说是按小撒出的主意,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他是来表达谢意的。他手里拎着一包茶叶,一条烟,还有一包姜糖,非让小撒收下不可。老人说:“我知道你们“今日说法”的主持人绝对不会看不起我的礼物,不会觉得我的礼物太轻。”这件事让小撒忽然理解了:法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无意中会成为促成一件事公平解决的一个因素。法制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在于带领大家触摸和认识法律真实的力量。

2003年8月,27岁的小撒被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评选为“法律援助形象大使”。接到“法律援助形象大使”聘书时,小撒跟司法部长开了个玩笑,说您这个聘书不规范,没期限哩。张部长一愣,问他:那你希望做到什么时候呢?小撒回答,希望我的青年时代甚至一辈子都投入到法律援助之中。于是这份形象大使的聘书就成了“终身制”。总理视察央视时,还对“法律援助形象大使”的小撒说:“形象要好,行动也要好!”鼓励他多关注与老百姓相关的问题。

现在北京的公交车上印着他的大幅照片,满大街都能看见“法律援助形象大使”小撒的笑脸。这个称号让他更加认定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不能徒有虚名。

作为法律援助形象大使的小撒说:“在法制传播平台上自己引导的是价值观、甚至是人生观,我感到了人生的意义。这比单纯作一商业广告要强。”

30岁:金话筒奖、25年25人

2006是一个丰收年。这一年,三十而立的小撒先后获得了中国播音主持人金话筒奖,以及“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称号。在此之前,他已经获得了第22届电视金鹰奖电视节目主持人最佳奖,以及央视十佳主持人称号。

9月的上海,在中国电视主持人诞生25年来第一次举行的盛大庆典上,评选出了25位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小撒当选了,接过奖杯时,他说不敢相信自己得奖了。因为这个奖实在太重。人选“25年25人”的标准很高,比如:各类电视节目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主持人;各时期在电视界起到引领作用的主持人等等。25个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是沈力老师,已经是奶奶辈了。从业8年的小撒拿到这个奖项,他说,这是个意外的惊喜,这个奖励更多的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期望。

小撒成了电视圈里光环最多的年轻主持人。他说,即使做一个偶像,也绝不是别人见了就让签名的那种,而是做最具权威性的、让所有人都折服的那种。他最欣赏崔永元、白岩松。小崔能看穿人心,提问永远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而白岩松眼里永远有新闻。

我问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出名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小撤回答:“我不是明星。但是作为法制节目的主持人,有许多无形的约束,你要洁身自好,要自律,不能有任何污点和错误,要为国家法治建设作些贡献。”

相关期刊更多

地球化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