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赞美母亲的古诗

赞美母亲的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母亲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赞美母亲的古诗

赞美母亲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感 调动

一、激趣引导,产生读诗欲望

1.设置导语,铺垫情感

有些诗感情深沉,教师的导语如果能煽情一点,能更快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如在教学《游子吟》时,教师可这样讲述,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叫孟郊的人,要远离他年迈的母亲到远方去。深夜,他在母亲窗前徘徊,只见母亲坐在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他缝制着衣裳,灯光照着布满皱纹的脸。孟郊想到就要离开母亲,心里难受。为了赞美母爱,他写下了一首诗――《游子吟》。孩子们心里有了感动,十分想读这首诗,一开始就同作者的感情合拍了。

2.创设情景,引人入胜

在教学中如果利用音乐、画面、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学生会逐步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如教学《敕勒歌》一课,如果光凭学生想象,怎么也不会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教学前,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草原录像,再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草原。这时教师可告诉学生有一首诗用最精炼的语言,表现了草原的美景。学生情绪调动起来后,来学这首诗也就水到渠成了。

3.抓住题眼,激励探究

诗题是全诗的诗魂。扣住它的题眼,用设问法引导质疑,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精神。如教学《咏柳》一诗,读诗题后,教师可提问:“咏”是什么意思?作者要通过《咏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发问,激发他们寻求答案的强烈欲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深入浅出,引感共鸣

1.运用演示,化言为形

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有些诗句解释了半天,不一定真正领会。如果利用插图、动作、体态语言等,学生的理解就变得很容易了。如《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如果利用插图,一手拿着猿猴的图片,一手拿着小纸船,做一个小动作――拿猿猴的图片在岸边原地律动(猿啼),拿纸船的手迅速“顺流而下”,这样学生对轻舟的快捷就有了形象的了解,也就更能体会作者愉快的心情。

2.独白添补,化情为声

在学古诗时,能适当用一点独白,学生对诗中的情感,会把握得更准。如在学习《游园不值》时,当学生读了“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后,教师可说:“真气人?”当学生读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教师可说:“好美啊!”这样学生对作者在“扣柴扉久不开”的扫兴之时,猛然见到了一支伸出墙外的红杏的欣喜之情,把握得就很准确了。

3.发挥想象,化虚为实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教师可利用古诗的空白艺术挖掘诗句间存在的联系,启迪想象,补其空白,再现诗的情境,培养想象能力。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中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待鱼惊不应人”一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蓬头稚子”听见路人询问因为怕“鱼惊”不能回答的面部表情。他的动作是怎么做的?这时学生脑海里一个“学垂钓”的“稚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仿佛身临其境,也想让问路人不要说话。

三、课外延伸,享受成功快乐

小学生学古诗,目的在于积累语言,要让学生不断尝试学习古诗的快乐,持续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习古诗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

1.阅读拓展,触类旁通

教师可根据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心理特点,拓展阅读,触类旁通。如读相同思想感情的诗:学习了古诗《悯农》增读《无题》;学习了《回乡偶书》增读《渡汉江》。读相同写作内容的诗:如学习了《咏柳》,读《江畔独步寻花》等。这样,学生对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品、相同作者的不同诗篇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组织活动,玩中收益

教师如果把古诗教学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则在活跃学生身心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收益。平时可开展“古诗背诵擂台赛”,选择擂台“不倒翁”“古诗文背诵小能手”。搞搞古诗“接火车”游戏等,让孩子觉得会背古诗是件光荣的事。当我看到女孩子们快乐地跳着皮筋,嘴里吟着“床前明月光”时,心头涌起的满足是难以言说的。

3.适时再现,不断激励

课内课外,教育教学只要有时机,教师都可想着让学生由事物联想到古诗,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诗,享受学习古诗的乐趣。在识字教学中,接触到“红豆”一词,学生就会吟出“红豆生南国”的诗句,这样既复习了古诗,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有时可结合时令、佳节背相应的古诗,清明节背诵《清明》,重阳节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赞美母亲的古诗范文第2篇

这是我第一次读到冰心的作品,更是第一次读到《繁星春水》这篇动人的大作,读完之后,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忽然在我的脑子里晃动。

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字——冰心写的。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诗词的韵律有什么区别。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有趣。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空中,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话?” 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而且,冰心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她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之爱”的追求。你们看一句这么短的诗,可以体现出一种这么伟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写时,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这还不算什么呢,你们再看这几句“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她热诚赞美母爱,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在《春水》中,有那么一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她以拟人的手法,告诉人们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人们应该热情地去迎接未来的美好的生活,创立自己辉煌的人生。这也是诗人革命乐观,热情精神的写照。

总之,我觉得冰心奶奶的诗是在茫茫夜空中闪耀着晶莹亮泽的星星,是散落在忘河之滨的点点小花,永远散发出沁人的馨香。 《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鼓励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佩服。

赞美母亲的古诗范文第3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古诗既赞美了伟大的母亲,又表达了我的心声。听爸爸说,母亲原来是在老家工作的,可是爸爸却在南靖工作。于是母亲想在南靖找个工作,这样也方便些。

找工作的时候,白天我上学的时候妈妈去找工作,晚上也在找。有一次,我半夜起来,顺手一摸发现妈妈不见了,我吓得哭了起来。妈妈听见我的哭声,赶忙从客厅跑过来安慰我。我哽咽地说:“妈妈,我以为你被山上的老虎叼走了。”妈妈对我说:“傻孩子,妈妈怎么会被老虎叼走呢?”后来,妈妈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是在电信局当临时工。

我开始懂事时,发现我每天只能够看见妈妈的背影。当我在学校考了一百分,我便是第一个冲出教室。我仿佛一只离弦的箭,迫不急待地想赶在妈妈离开之前,把这张卷子递到她的手中,让她开心一下。可是,在半路上我又碰见了妈妈,我刚要张口说出,妈妈就说:“有什么事,明天在说。”话音刚落,妈就匆匆走开了。我真想大声喊;一百个,一万个,“妈妈我考上一百分!”可是她早已走远了。

赞美母亲的古诗范文第4篇

济南是一个有了4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处处有着古诗韵意。你可以到趵突泉那个古香古色的宁静院落,去感受诗坛才女李清照的诗词的美妙;到大明湖那个略有敬意的着名陈列馆,去品味老舍笔下的美丽泉城;到小清河畔那个热闹的小镇,去体会辛弃疾心中的那份悠远;到济南那个柳云社区的云庄,去冥想张养浩眼中的世俗真朴……

在济南北面,还有一个世世代代我们成长的依赖——黄河。在这条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河岸上,有多少我们祖先曾留下的足迹。他们喝着这黄河水长大,又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能不说这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吗?在济南南面,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翠绿的群山。山上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儿都记述着泉城的风姿多彩,这山又给济南添了一道靓丽的霓虹。能不说这山是济南人心中的一份骄傲吗?

济南也有一个现代化的一面——在济南中心的泉城广场就是一种现代的美。屹立在广场中心的那个蔚蓝色的泉标,好像三股从济南各处飞来的潺潺流水。它是我们泉城人心中的泉韵,唱亮了泉城人心中的每一处角落,让泉城的魅力更焕一新!

赞美母亲的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美育 自然美 古诗文之美 真情之美 人生之美 语言美 形象美 结构美 修辞美 意境美 哲思美

教育是一种美育,初中语文教育中更应当渗透美育教育,合理运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优美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阅读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令读者喜闻乐见,对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从文艺理论的综合素质论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鉴赏来实现。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的美,主要体现在自然美、古诗文之美、真情之美、人生之美、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修辞美、意境美、哲思美等几个方面。

一、自然美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的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绵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如杜甫《望岳》描绘的雄奇峻拔的泰山奇观;朱自清的《春》所蕴含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海滨仲夏夜》恰似一幅夏夜的优美图;《秋魂》展现了秋之灵魂和神韵;《济南的冬天》犹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这些课文描绘的画面都饱含着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无限赞美。学生欣赏阅读中,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萌发热爱大自然之情,激发热爱生活之趣。自然美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二、古诗文之美

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古诗文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位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文,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托荷美,荷花映夏日,妙不可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南清新秀美的月夜美景令人向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想象奇特,雪景奇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笔下的水气势磅礴,一泻千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笔下的水绮丽可爱。学生在欣赏颂读中,自然领略到古诗文之美,萌发热爱传统文化之情。

三、真情之美

我国自古就有“鸦懂反哺,羊知跪乳”的古训。古代有《二十四孝》读本,讲的都是对父母的孝敬,《卧冰求鲤》、《卖身葬父》就是其中的故事。近现代也不乏行孝感恩父母的伟人和典范。青年时,得知母亲病逝,立即从长沙日夜兼程奔赴韶山,在母亲灵前抚棺恸哭;总司令那篇《母亲的回忆》启发教育了几代人。作为初中生,要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要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要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总之,要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学会感恩使你增进见识的人;感恩教导你自立的人;感恩助长你智慧的人;感恩升华你人格的人。

四、人生之美

人生是一条美丽的曲线。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左丘明失明,撅有《国语》;司马迁受腐刑而写《史记》。范仲淹被贬岳州,览洞庭湖之景,而喊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文天祥过零丁洋时,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誓言;——这些都是爱国精神的最佳表现。读《行路难》可让学生品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无比自信和执著追求;读《望岳》可使学生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勇攀人生高峰的气魄。阅读教学中,许多课文都是品味人生之美,汲取精神食粮的沃土。

五、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再现艺术形象的,它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读者的想象思维,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因此,我们只有认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才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与朱元思书》,其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写景文字精要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如《安塞腰鼓》,其语言似江水奔流,气势豪壮,读后让人感情激荡、心旷神怡;又如课外诗词《清平乐·茅檐低小》,其语言似小溪淙淙,温婉细腻,读后让人如品甘茗,味久不绝。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列夫·托尔斯泰》、《散步》等。

六、形象美

形象美,这里主要指文章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如《散步》中塑造的天真无邪、机灵可爱的儿子形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热爱生活、勇敢坚强的盲聋哑人海伦?凯勒的形象。,《再塑生命》中充满爱心的莎莉文老师;《雷电颂》中屈原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孔乙己》中自命清高的孔乙己;《范进中举》中趋炎附势的胡屠户,以及《乙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再现了形象美。

七、意境美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它是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可信可感、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如吴均的《答谢中书书》,首先作者抓住此山水相映之美,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又如宗璞《紫藤萝瀑布》的意境也十分优美,令人陶醉。那柔美的“淡紫色”弥漫全文,富有诗情画意,让人感到“精神的宁静和喜悦”,从而增添了蓬勃向上的力量。像这样具有意境美的文章以古诗文居多,如《秋思》、《夜雨寄北》等。

八、主题美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它是作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的特征,只有明确地认识了作品的中心思想即主题,才算是把握了作品的精神实质。初中语文教材中,主题深刻的文章很多。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文章通过对一株紫藤萝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的深度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执著拷问。作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家肩负着把人的灵魂指引到健康、高尚、文明的彼岸去的责任。像这样的文章教材中还有《愚公移山》、《故乡》等。我们必须透过文字,穿透语言,去领会文章的深刻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