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道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茶道;日本茶道;中国茶文化;比较;表象差异;精神实质差异
一、日本茶道
谈到茶道文化,世人皆会想到日本。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唐代,中国的茶文化通过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经过历代人的不懈努力,吸收了禅宗的精髓,又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了具有东方独具魅力、体系完整的茶文化――日本茶道。从日本茶道发展史来看,将饮茶习俗传人日本的是遣唐僧,茶文化在日本的主要传播者也是一些高僧,并且从日本茶道产生到完成起关键作用的也是禅宗的信奉者,因此,可以看出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日本茶道讲究“四则”,即“和、敬、清、寂”,这正是佛教禅宗精神之所在。“和”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也指讲究本来面目,不造作,与茶的自然融合。“敬”指敬爱之心。在茶道中,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尊敬的态度,一丝不苟地用恭敬的心情,来做好每一件事。“清”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内心的清净的状态。六根清净,就是禅道,也是茶道。“寂”即“无”,强调“本来无一物”,是熄灭了心中诸般之后的宁静的、安祥的状态,这正是源于佛教“空无”观。日本茶道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修身养性。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茶道通过茶艺表现禅宗精神,是茶艺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二、中国的茶文化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茶在中国的使用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中国茶道比日本茶道早很多。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中国的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兼收并蓄,多种思想融入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融合,从而形成了广博的中国的茶文化。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也使得中国的茶文化接受各种各样的饮茶形式和不同的茶道精神,核心的东西反而在这种氛围下变得淡了,这样也就不可能像日本茶道那样发展壮大。
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都是东方茶文化灿烂的瑰宝,两者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具千秋,它们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表象差异
1.形式差别大:在饮茶的过程中日本人强调参禅,所以日本茶道讲究在茶中品味人生,其形式当然就不允许太过于随意,具有高度的仪式化,对环境、茶具,甚至饮茶人的礼仪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人的文化印记,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中国茶道文化底蕴厚重,以领悟人生意义为主,所以中国人饮茶讲究和谐、随和,不过分注重形式。
2.茶文化流派的差异。中国茶文化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凝练,茶文化却未出现很多的流派,而是集中体现在文化的积淀上。而日本的茶文化却出现了很多流派,比如有名的“三千家”,还有很多小的流派。专业,这也是日本茶道文化能发展成世界的茶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烹茶的具体程序不同。中国的茶的烹制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烧开水;二是用热水将茶壶洗干净;三是把茶叶填进茶壶,茶叶高度大约到茶壶内壁的三分之一处;四是灌半壶热水冲洗茶叶,然后立刻倒掉水使茶壶里只剩茶叶。五是再往茶壶里倒热水直到水溢出到大容器里。茶壶里的水中不应该有气泡。这次浸泡不能持续太长时,最好不要超过30秒;六是把泡好的茶水在一分钟内倒入杯饮用,在倒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动茶壶,倒的每杯茶都应该有同样的色香味;七是在泡了一次的茶水饮用完后加入水再次冲泡,继续饮用。而日本茶道相对而言要复杂的多,简单说来包括了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步骤,其各个步骤耗时也不尽相同。
4.茶具不尽相同。据史料记载中国的茶具至少包括十种即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这还不包括后来文化变迁中的其他茶具。而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厂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枣(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浓茶用的茶罐)、仕覆、茶杓、乐茶碗、茶筅等。
(二)精神实质差异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茶道精神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乐格调是中国茶道的主调。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也很大。首先,因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杂念,所以喝茶既满足坐禅需要又不破坏佛教清规。其次,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中的第一谛苦谛,苦谛视人间为无边的苦难,当参破苦谛,达到大彻大悟,便是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清苦,品茶之苦味,苦后回甘,这与苦谛一致。所以茶一直以来深受禅僧们的喜爱。同时,随着佛教的发达,唐代僧人煮饮天下,世人争相仿效,于是饮茶之风盛行民间。除佛、儒二家之外,中国茶道还受道家影响。道家为求长生不老,苦炼金丹,但始终都未能如愿。因茶有强身健体,长寿命之功效,于是逐渐被视为仙药。道家倡导通过饮茶,以求得道成仙。同时,道家认为自然本性才是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饮茶之人喜欢空灵虚静的饮茶环境,将自己融于自然,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的美学意境,这与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统一的。
日本茶道主要从中国唐代由遣唐使传人日本,主要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日本茶道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提倡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作为古老茶文化起源地的中国虽然有着优秀的茶文化,但过分注重茶的生活化、实用化,现今已进人茶文化发展的衰微停滞阶段。中国的茶文化要发展成世界的,还要学习日本,将高雅的茶道艺术与深远的意境相融合,使茶文化这块瑰宝焕发出新的活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滕军,东方出版社1992;
[2] 《浅析中日茶文化》:李春玲,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
[3] 《中日茶文化渊源及异同比较》:董姻、谭雪婷,大庆社会科学2010.4总第159期第2期;
[4] 《中国茶文化》:陈香白,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摘要:
茶道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柴烧工艺作为一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烧制技艺。上面两者都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茶道和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养生、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浅析现代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的影响,希望能从更多的方向和角度对茶道文化和柴烧工艺进行研究。
关键词:
茶道;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精神文化
1茶道文化的概述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的《饮茶》篇,意思是:有个叫常伯熊的人,根据陆鸿渐(陆羽的字)的论说作了大量补充,于是茶道盛行,王公朝臣没有不喝茶的。这是“茶道”一词被首次提出。茶道是饮茶文化的最高境界,融入了哲学和人们对生活的思想、精神的一种文化。茶树,是东方一种神奇的植物,它原产于中国,中国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说明中国人在秦统一巴蜀以后就有饮茶的习惯。茶道文化始于唐,兴于宋。唐宋年间,我国的茶道文化已经十分成熟,人们对饮茶的流程、习惯等已经很讲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圣”陆羽的《茶经》记录了唐代人们煮茶的技艺、制茶工具和方法等等,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唐代大兴茶道的情况。到南宋年间,日本僧人将中国的茶叶、茶具和饮茶的方式带回了日本,自此,中国茶文化传到了日本,日本茶道文化逐渐形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具就是茶道这件“事”的“器”,是茶道文化最关键的媒介。器为茶之父,对茶道而言,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容器,更是人们在享受茶道时把玩的器物,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每个时代的喝茶习俗不同,茶具呈现的特点也不相同。陆羽在《茶经》中详细地介绍了茶道所需的二十几种器皿,包括规格、结构、造型、用途和使用方法,这是对茶具最清晰、最完整、最系统的记录。唐朝的茶具配套齐全,略显繁琐;到了宋朝,大兴“斗茶”,相应的茶具则有罗茶、候汤、点茶、品茶等工具;元、明以后,人们饮茶就开始简化,茶具也随之简化为茶壶、茶杯、茶罐等。中国的茶道文化吸收融入了我们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以及佛学的禅宗文化。道家学说崇尚“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回归、环保养生、质朴极简的生活,笔者认为这便是茶道的灵魂,也是现代柴烧器的精髓所在,而现代柴烧茶具和茶道文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现代柴烧的发展
柴烧,是以木柴为燃料的一种陶瓷烧制工艺。有传统柴烧和现代柴烧之分,传统柴烧是一种较为纯粹的以柴烧制的工艺,为了避免坯体烧制过程中直接接触火焰和柴灰,人们将坯体放置在匣钵内进行烧制。而现代柴烧则追求自然落灰的效果,坯体直接放置窑内,木材作为燃料,燃烧产生柴灰,高温下,落在坯体上的柴灰和泥土中的金属发生反应,形成天然的柴灰釉。现代柴烧器种类越来越多,主要涉及到茶具、花器、食器等生活用器。茶具主要包括茶碗、茶托、茶壶、壶承、茶盘、茶叶罐等等。
3现代柴烧茶具对茶道的影响
黑格尔曾说,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现代柴烧茶具采用天然的泥料和木材,自然落灰,呈现出自然材料最本质的样子,追求自然的和谐之美。自然的材料、原始的工艺,加以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饮茶文化也是一样,取人工种植和制作的茶,配以自然的泉水,三五好友聚集,饮下这自然的香甜。不管从工艺材料还是文化的角度,柴烧茶具和茶道都不谋而合。自然健康的器,才配得上人们对茶道的追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茶道可以暂停我们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慢下来,坐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享受精神上的追求和愉悦。被快捷的高科技包围的我们,渴望回归自然,现代柴烧茶具从材料到工艺,反映了更高层次的回归,遵从质朴的原始美。现代生活中,茶是健康的绿色饮品,也是环保养生界的翘楚。喝茶不仅仅为了解渴,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茶道是快节奏生活中的一丝清凉,一抹绿色,修身养性。现代柴烧茶具恰恰契合了茶道这一特点,自然环保,无工业添加。具有手工温度和人文气息的现代柴烧茶具,盛装着最健康的茶水,是我们追求绿色环保、健康养生的良选。柴烧器盛着茶,茶水滋养着器,茶道文化和现代柴烧茶具就这样相辅相成,给我们最好的体验。过去,人们追求工艺精致、装饰精美、色彩华丽的陶瓷,现代柴烧工艺的出现,表明人们的审美在发生变化,开始追求自然淳朴之风。人们逐渐以一种包容、随意的心态看待周围事物。茶道经历改朝换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简单,不仅是一种仪式,一种礼节,还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茶道不再循规蹈矩,而是以更多的形式存在,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人们越来越包容的审美,让茶道文化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4结语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而庄子尊重天道,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道家思想,其“清静无为,顺应天道”的主张正是柴窑烧制的诠释,顺应自然,崇尚自然,土和火的自然结合,便有了素雅脱俗的柴烧器。一件不起眼的柴烧杯就能体现老庄思想的人生哲理,这就是现代柴烧器的精髓。而我们的茶道可以体现一个人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属于一种东方文化,包括道家的“天人合一”。现代柴烧茶具与茶道文化密不可分,相得益彰,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来说是点睛之笔,而茶道文化也是柴烧茶具的一种完善和升华。
参考文献:
[1]丁佳青.大巧若拙———现代柴烧陶艺的美学分析[J].上海工艺美术,2014(4):56~58.
[2]刘祥.论柴烧的过程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3]徐德龙.浅谈陶艺中偶然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J].才智,2009(10):184~186.
[4]南芳.器为茶之父———中国茶具的历史文化变迁[J].茶博览,2006(6):14~15.
[5]高进.浅谈中、日茶文化中陶瓷茶碗的差异及成因[J].中国陶瓷,2009(09):55~57.
茶道一词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唐代时便有“茶道”这个词。随着中国茶的对外传播,茶道也随之传到国外,与当地风土人情相融合,开出了朵朵奇葩。
韩国茶道
韩国茶道以“和静”为源头,“清虚”为传承,“中正”为精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处处体现着礼貌谦恭、友好和善的传统美德。
“和静”:和静思想由新罗时代的高僧元晓大师提出,是韩国茶道精神的源头。韩国茶道深受新罗花郎道的影响。花郎道是新罗封建贵族阶层的青少年社会团体“花郎”的指导思想,也是当时新罗主要社会思潮之一。
和静精神注重与自然合为一体,而不是单纯的和合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极寂的思想,也就是寂之寂。它是指回到寂的根源——静。在这一点上,元晓大师和老子是一致的。老子也曾提过“各归其根,归根回静”的说法。
“清虚”:高丽时期,文学家李奎报对茶道精神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多次写诗描述赞美茶道精神。李奎报在饮茶之后领悟了真空妙有的真理,写到“农深连漏响丁东,三语烦君别异同。多劫头燃难自求,片时目击皆成空。厌闻韩子提双鸟,深喜庄生说二虫,活水香茶真味道,白云明月是家风。”诗句中提到的“三语”指的是如来所指的三种语,即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他完全沉浸在了清虚静寂的世界之中。通过这首诗,茶的韵味被提高到了道的层面,也就是清虚之境。在李奎报的另一首茶诗中,同样可以看到茶道精神中的清虚之心。
“中正”:18世纪末19世纪初,韩国“茶圣”草衣禅师确立了韩国茶道的精神体系。他的《东茶颂》和《荣神传》是韩国人公认的茶经。草衣禅师经过多年的探索,深深地体会了佛道两家的玄妙,在领悟元晓大师的思想之上提出了中正是茶道的精髓。中正即不偏不倚、众生平等、追思根源、回归自然等,表现在茶事活动中就是在茶桌旁人人平等,无身份地位的差别,茶杯可以从左往下传,且需要保证茶水均匀,这些都体现了中正的思想,以及在一杯茶前尊重每个人的韩国茶道内涵。
韩国茶道以茶礼为中心,追求和静、清虚、中正的传统美德,与中国古代的饮茶习俗有相似之处,却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禅宗文化、儒家和道家的伦理道德与韩国传统礼节有机地结合,发展成为现如今的韩国茶礼。
日本茶道
在日本茶道中,饮茶被视为是参究佛法、修行得道的艺术活动。日本人将其茶道称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和、敬、清、寂”被当作是茶道的精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称之为“茶道四谛”。
“和”——和谐、和悦:“和”是支配整个茶事过程的精神,既表示“和谐”,又表示“和悦”。“和谐”对应的是茶道形式,“和悦”对应的是茶道内在的感情。“和”的精神构成了整个茶室的氛围,存在于茶事活动的每一项中。茶事进行的过程中,既有触觉、视觉上的和,也有嗅觉、听觉上的和。在行人的眼中,茶婉的手感要比外形更重要。外形再优美的茶碗,如果客人拿着感觉冰凉扎手,或感觉太重或太轻,都不能算是一只好茶碗。茶室里的香气味也要适宜,不能太强、太刺鼻,要轻柔地散漫在茶室内。
日本茶道刚刚形成之时,日本国内的严格等级制度还存在,但是在茶室里没有世俗的贫富贵贱之分,平民与贵族可以促膝而谈,这同时也是禅的精神。从禅的角度来看,人与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禅宗主张淡泊无为,保持一颗清净本心,只有“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才可以领悟“我心即佛”的真谛,从而达到“佛我如一”的“和”境。
“敬”——心佛平等:禅宗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我心即佛”、“万物皆有佛心”。“敬”的精神是在吸收了禅宗的“心佛平等”的观点的基础上升华和提炼形成的。茶汤中的“一座建立”最能体现这种“敬”的意念。“一座”的意思是参与茶事的所有的人,“一座建立”就是所有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世俗的贵贱之分。参与者应该互相尊重,共同创造和谐的茶事氛围。在茶室中,宾主相敬相爱,情感自然流露。最初,茶室中设置了专门为贵宾用的“贵宾口”,后来不论客人身份地位如何高贵,一律从“小门”出入。如果有武士佩刀,必须将刀放在茶室之外,不可带入。进入茶室后就是一派平等和协的世界。这些改进及规定都体现了茶道所提倡的“敬”的思想。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关于茶道曾这样说过,他认为:“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妒忌能手、蔑视新手、最最违道。须请教于上者、提携下者。”在禅宗看来,“自高自大”和“固执己见”,就是“自我主心”与“我执”,是禅宗极力排斥的意识化的自我以及执着的自我。
“清”——物我合一:清是日本茶道精神之一,通常指清洁,尤指对灵魂的洗涤。有时也用来指整齐。清是备受日本人民推崇的修养要素。在日本,有一种叫做露地的茶庭,为保持清洁,需要随时用水清扫。在贵宾到来之前,还需要将茶庭里的树叶和石头一片一片、一个一个擦干净。茶室里更是需要一尘不染,就连烧水用的碳都需要提前一天把浮尘处理掉。茶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达到身心上的清净。
日本茶道经典——《南方录》中说:“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乐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茶道精神中的“清”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现了佛理,很好地诠释了“物我合一”的禅境。
关键词:茶道文化;人文素养;大学生
由于科技的发达和思想的开放,我国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亟待加强。尽管我国的各大高校开设了能够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课程,但是由于素材老旧,收效甚微。因此,旨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课程并没有起到相应作用。因此,面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匮乏的现实问题,应该积极探求解决的方案,以应对日益下滑的大学生素质。中国的茶文化由于具有多种文化类型,便可以将其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来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使之有利于中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
1茶道文化概述
研究中国茶文化,首先要明确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的核心便是我们所说的茶道,从本质上讲就是茶事的具体实践过程,也可以看作是茶人自身认识与完善的过程。”[1]由此看出,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本质便是茶道,它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个人修养和思想追求。因此,中国茶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广度和文化内涵,体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化魅力。
1.1茶道文化内涵
提起茶道,现在更多联想到的是日本茶道。其实真正的茶道起源于中国,而日本的茶道也是从中国发展而来。早在我国唐朝时期,茶道文化已经蔚然成风。之后随着中国文人的参与日渐成为主流文化,茶道也正是在我国不断兴盛的情况下传播到了日本。随着时间的流转,南北宋和明朝时期中国茶道进入了全盛期。到了清朝,我国的茶道文化日渐消亡,呈现式微之势。然而,伴随我国茶道文化的式微,日本的茶道文化在日本本土落地生根,并形成了枝繁叶茂的日本茶道文化。但是,不论是源自中国的茶道文化,还是流传至今的日本茶道文化,都是世界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的茶道文化共同建构起了东方世界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
1.2茶道文化的内涵
茶道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思想的集合,因此有着非凡的思想性。在茶道文化中,体现儒家思想的主要是“中正”、“平和”,体现出了儒家讲求的“谦谦君子”。佛家思想主要表现在中国茶道传播到日本时所具备的“参禅悟道”的思想要求,这是中国茶叶文化与佛家思想的结合。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在饮茶者在对环境的要求。品茗饮茶时,饮茶人多喜欢在山水之间,听松涛,看泉水,望远山,思人生。这不仅是茶叶自身的自然属性的诱导,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中浓重的“返回自然”思想的显现。茶道文化除了具有典型的思想深度,还有深刻的美学追求。由于中国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渗透,中国的茶文化总是祈求五行调和、冲淡平和。所以中国茶道不仅注重对饮茶环境的要求,同时也格外重视对茶具茶水的选择。正因为中国茶道对茶具的讲究,中国的茶具在制造工艺上便十分细致,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由于中日文化的差异,日本茶道在美学上便显现出了别具一格的风格。与中国茶道文化相反,日本茶道在美学追求上显示出了失衡的美感。日本茶道的失衡美学旨在揭示日本社会的差异和不均等,所以日本的茶师便将这种思想投射到了日本茶道之中。
2茶道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
面对中国大学生日益下降的人文素养,将茶道文化引入其中便可相应的起到提升作用。但是由于人文素养门类众多,内容丰富,所以需要区别对待,将茶道文化不同的方面分层次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切实地将大学生人文素养纳到实处。
2.1培养大学生礼仪素养
随着思想的活跃和自由的泛滥,中国传统的礼仪习惯消失殆尽。同样,中国大学生尽管学历较高,但是其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这不是因为大学生整体礼仪素养的下滑,而是当下的大趋势造成中国传统礼仪的缺失。中国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礼仪习惯,这都能够切实地影响中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中国茶文化中有敬茶礼,便是中国古老的礼仪传统。在敬茶礼中,首先必须净手,做到对客人最起码的尊重;其次要净杯,保证茶具的整洁干净;最后以“凤凰三点头”的手法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而且在沏茶过程中会将茶具有图案的一侧朝向客人,旨在给客人美好的一面;同时在奉茶时会双手端茶以表示对客人最诚挚的欢迎。中国茶道文化中的礼仪和规矩相对较多,但是体现出的无不是招人待物的规矩和礼节,对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2.2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
人文素养,追其根源便是对“真”、“善”、“美”透彻的理解。因此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时,应该提高大学生对美的认识,加强审美素养的提高。应该引领他们的审美思想,让他们知道抽烟喝酒不是美,网吧夜店不是美;忧郁叛逆不是美;唯有健康积极地生活才是美;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的绘画书法等形式才是美。只有扭转了大学生错误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建立合适的审美追求。中国茶道文化中有茶画艺术,便具有典型的美学内涵。中国的茶画是水墨丹青,是墨水与宣纸的互动和结合,并因此形成了典型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追求。茶画艺术表现的是茶文化中冲淡平和的审美追求,能够让大学生真正平心静气地欣赏,对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3有助大学生道德素养
中国茶道文化中有崇尚节俭的传统,这一文化传统有利于中国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早在两晋时期,由于当时生活习惯糜烂,茶叶便赋予了特殊的内涵,成为抵抗生活奢靡的工具。在当朝宰相的主导下,茶成为待人接客的最好选择,渐渐便改变了大鱼大肉的待客方式。因此,随着历史的推移,在晋朝形成的崇尚节俭的道德追求便保存下来,成为中国茶道的重要文化内涵。我国的大学生在了解茶道文化故事的同时,便能够受到文化的洗礼,道德素养也就随之提高进而实现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3茶道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应用的策略
茶道文化能够培养我国大学生的礼仪素养,使其成为懂礼貌、有礼仪的当代青年;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而感知世界上的“真”、“善”、“美”;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使大学生成为有道德、有内涵的国之栋梁。当然,正是由于茶道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在操作时需要合理安排,进而实现对大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3.1开设茶文化课程
尽管中国茶道文化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中有着重大作用,但是大学课程中却没有相应的课程。所以要将茶道文化切实推进到实处,便需要开设茶文化的相关课程。一方面,这需要教育部和校方的足够重视,明确茶道文化在中国大学生人文素养上的作用和地位,之后便可以高屋建瓴地设计教材和教法。它既可以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出现在大学语文或者思想政治课的选读内容。其次,教师们也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将中国茶道的思想看成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引起教师的重视,茶道文化才能真正进入课堂,而不是沦为昙花一现的试验品。最后,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了解到中国茶道文化的本质和精髓,真正知道茶道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才能将茶道文化内化成自身需要,进而完成茶文化的课程学习。
3.2组织茶文化旅游
“人的本质……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绝不是闭门造车。应该“开展深受学生欢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3]因此,在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茶道文化的融合时,应该注重方式和方法,充分引起大学的好奇和兴趣。中国茶道文化中有茶文化旅游,便可以将其开辟成第二课堂。在茶道文化旅游中,既可以看到原生态的茶树,又能体会茶农的生活。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便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得以提升和发展,进而内化成自己的德行和操守。
3.3培养饮茶的习惯
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国的茶文化,以及欣赏茶园茶区的秀丽风景都能够极大地提升中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中国大学生还应该培养品茗饮茶的习惯。当代大学生,作为炎黄子孙,除了习惯于吃美国式快餐,也应该懂得中国传统的茶道。当自己亲身感受中国茶道的步骤,才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才能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中国大学生一旦养成饮茶的习惯,就能学会心平气和、平和恬静,进而养成热爱生活,培育素养的生活习惯。茶道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茶道文化与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为我国大学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有着巨大的意义。此外,茶道文化在不断影响我国大学生素养的同时,也无形之中传播了茶文化,进而使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之间实现了传承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还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应当充分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问题之中,以中国方法解决中国问题,这既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以后解决中国问题的不二选择。茶道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结合,具有开创性和启示性,对其他文化形式也有着借鉴意义。不论是日久弥香的酒文化,还是深刻巧妙的围棋文化等,都对当代中国有着借鉴意义,因此,茶道文化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是领头羊,对传播我国其他文化形式都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曾亮,官兴丽.茶道文化对大学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分析[J].前沿,2013(16):125-12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关键词:茶马古道;舞蹈文化;舞蹈教学;普及研究
茶马古道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早期以马帮为“媒介”进行边关贸易的商业路线。在“茶马互市”商业活动中,我国中原地区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充分交流,由此衍生出的茶马古道舞蹈文化实现了茶文化与少数民族舞蹈的有机结合。在舞蹈表演中通过动作、服饰、音乐等元素,在为观赏者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完整保存我国西南地区民俗风貌。茶马古道舞蹈教学的开展一方面为地方培养了优秀舞蹈人才,另一方面舞蹈中茶文化的引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民俗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1茶马古道舞蹈文化概况
1.1茶马古道
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地集中于南方,其中巴蜀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区域,北方及西北高寒地区茶叶产量非常有限。宋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并列和频发的战争,客观促进了各民族文化间交流,茶叶分解油腻的作用开始受到以肉食为主的西北少数民族的欢迎,少数民族开始使用身边资源换取茶叶。宋朝边疆战争获得战马为边关贸易提供了最初的交通工具,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茶马古道逐渐出现并成为我国边关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与“丝绸之路”并称。茶马古道途经川、滇、藏、甘、青等地,路径较长涉及不同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文风情浓厚是西北少数民族与内地文化的重要桥梁,有发掘不尽的历史宝藏。流传至今的舞蹈、音乐、绘画、雕刻等民间艺术作品呈现出当地丰富文化传承,但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侵袭的传统文化的保存问题开始受到重视,相关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开展也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
1.2茶马古道舞蹈文化形成与特点
茶文化即在饮茶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具、茶故事、茶舞、茶艺等多种表现形式。我国作为茶文化的故乡,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和茶文化底蕴,世界多地都有中国茶的流通和茶文化交流。茶马古道舞蹈文化主要是指形成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与茶文化相关的地域性舞蹈,其表现形式与南方茶舞有着很大差异。这一地区的茶舞蹈主要是对南方采茶舞的改变,在已有表现形式中加入地方少数民族特色使舞蹈动作更加明快流畅、配乐具有西北风情,在舞蹈表演设计中简化南方采茶舞细腻的情节设计令舞蹈故事更富节奏感,满足当地劳动人民与往来商旅的审美需求。茶马古道位于我国古代商业贸易要道,本身带有流动性大、往来人口众多等特点,因此在舞蹈内容极大丰富的同时受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影响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边疆少数民族对先进汉文化的向往和出众的学习能力。尤其是甘南地区在舞蹈动作设计上更加大方洒脱,舞蹈故事的叙述上没有复杂的动作编排,形象的传达出当地人民及商旅的生活工作状态,符合劳动人民审美形成了不同与任何一个民族的独特舞蹈风格。这种舞蹈是一种对汉文化的学习也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融合了当地生产生活特色也拓展了当地文化生活,是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见证。
2茶马古道舞蹈教学普及
茶马古道舞蹈文化是对区域社会文化的高度凝练,其形成于发展使数千年文化积淀与各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流失趋势不断扩大,除了国家对民族文化保护力度的匮乏外,民众自身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正在减少,茶马古道舞蹈文化在教学推中存在问题。高校舞蹈专业课程的开设为培养更多的舞蹈专业及相关人才提供支持,在我国茶马古道舞蹈教学中,首先需要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教师及学生都应当先了解茶马古道舞蹈的文化本源与形成过程。将传统文化与舞蹈教学相结合以提高舞蹈专业的教学质量,使舞蹈具备艺术观赏价值的同时承载着本民族文化内涵。这是我国民族舞蹈想要走向世界的必备条件,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特色、发掘舞蹈文化内涵、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在学校教学中,教师的授课过程中除了训练学生的身体和表演能力,也需要注重舞蹈文化修养的提升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不断增强文化知识准备将学生培养为全面艺术人才,为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教学和普及储备必要人才。
2.1茶马古道舞蹈教学普及
我国地方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出现是居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差异下民间艺术家对当地生活、文化、风俗的艺术反馈。对传统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丰富劳动人民文化生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现阶段,为实现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传承,人们通过结合教育学原理和高校学科建设以校园学习的形式为舞蹈教学的普及提供途径。自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开始以来,我国各领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在高校舞蹈专业建设中对包括教材设计、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加大对传统舞蹈的投入力度,增加能够参与传统舞蹈教学的师资储备,为传统舞蹈教学的展开做好准备。在地方特色舞蹈的教学普及中,教材的编订和课程设置具有较大挑战性,只有舞蹈教材不断专业化、系统化、多样化才能实现茶马古道舞蹈的全国性推广。在学校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舞蹈特色展开教学,避免在教学考核中一味注重舞蹈动作轻视对舞蹈文化学习。因为不同地域文化与历史阶段都会对舞蹈产生一定影响,舞蹈作为肢体语言在信息传递上可能存在不足,只有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与舞蹈表演环境才能充分理解舞蹈表象内容。这里对茶马古道舞蹈的推广和学习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生搬硬套,需要对茶马古道中茶文化、舞蹈文化的有机结合,并且这种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舞蹈本身也并不在与舞蹈动作的标准程度。舞蹈艺术本身应当是美丽迷人的,无法承载文化内涵的舞蹈终究是一潭死水,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员都要从日常联系做起抓住舞蹈灵魂,使舞蹈成为历史的阐述、民族的标志。在高校和培训机构招生时应当参考不同舞蹈特色,为舞蹈爱好者提供更多机会,舞蹈教学的形式是希望为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推广和舞蹈艺术的传承提供合适对象及教学储备力量,以解决师资力量的问题,令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喜欢这一舞蹈形象。
2.2茶马古道舞蹈文化发展策略
除了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对茶马古道舞蹈进行普及外,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传统艺人保护、呈现形式多样性和舞蹈内容创新升级三个方面展开行动:第一,对传统艺人进行学习和保护,民间舞蹈的传承往往依靠传统艺人的自发传承,相关部门应当在认可传统艺人的艺术造诣基础上,展开全面的学习和对相应资料的记录整理工作。为民间舞蹈传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适宜的创作环境,通过社会各界对茶马古道舞蹈的了解和支持为实现文化商业化,改善艺人物质生活水平提供机会。除了对老艺人的尊重保护,相关文化机构及高校应当鼓励青年舞蹈爱好者进行茶马古道舞蹈学习,为舞蹈文化的传承储备力量。第二,呈现形式多样性,任何民间艺术想要得到传承与长久发展就必须深入群众。茶马古道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旅游资源,当地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外来游客对当地民俗文化有着浓烈兴趣,因此,可以将旅游业和茶马古道舞蹈相结合,使两者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作用。同时借助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以完成视频、音像等多种资源形式把茶马古道舞蹈进行提炼,使区域文化有机会向全国推广传递。
3结束语
虽然茶马古道舞蹈文化作为一种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但是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持续得到发展。因此,要实现茶马古道舞蹈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舞蹈的表演者与创作者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在保持原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元素基础上对现有舞蹈内容进行创新升级。对舞蹈中涉及的服饰、音乐等辅助原色进行升级换代,增强表演的新鲜感和时代性,有机的将现代舞的编舞方式融入传统舞蹈中,是古老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在舞蹈内容创作过程中加入全新元素在引起观众兴趣的同时也给编导带来更多灵感,编导在舞蹈故事创作、情节安排上的变化则使茶马古道舞蹈有了全新感受。
参考文献
[1]魏美仙,师向宁.地方性文化的诗意表达———《茶马古道——高原女人•大山汉》编创路径解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2):55-59.
[2]幸岭,蒋素梅,王丽萍.论旅游开发中滇藏茶马古道的保护格局———以滇西北核心段为研究对象[J].经济问题探索,2014(7):178-184.
[3]王丽萍.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层次研究[J].生态经济,2012(12):136-141.
[4]和云峰.由点到面———云南茶马古道佛教音乐地域流布、选点考察与文化特征[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2):15-30.
[5]向翔.茶马古道与滇藏文化交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7-22.
[6]马俊杰.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通俗歌曲,2015(7):178-184.
[7]李廷海.中国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