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丛林探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丛林探险开始了!这片丛林幽森森的,有许多沼泽地,偶尔还有几棵猪笼草。我蹦蹦跳跳地来到草丛边。看,那里有只小青蛙,他跳来跳去,嘴里还“呱呱”地叫着。突然,从背后“游”来了只蛇,他细细长长的,身上覆盖着一层层鳞片。静悄悄地,来到小青蛙的身后,血盆大口一下子吞下了青蛙。我害怕极了,瑟瑟发抖地躲进草丛。这时候,天上一道黑影掠过,我抬头一看。呀!一只凶狠的老鹰,他急速地掠过天空,向下俯冲下来,用他那尖锐的双爪抓起那条蛇就飞向天空。“真是好险啊,差点就要成为老鹰的口中之食了。”我拍了怕胸脯说道。
往前走是一片沼泽地,我一不小心就陷了下去,我的双脚不断往下陷落,怎么拉也拉不出来。这时,我听见后面传来吼声,我转头一看,是一只老虎向我冲来。危急时刻,我奋力一拉,拔脚一跳,终于跳出了沼泽。可是那只老虎也迅速地追赶过来,正张开大嘴朝我咬来。我灵机一闪,往森林深处逃掉了,真是有惊无险啊!
接着,我继续往前走去。看,这不是猪笼草嘛!有只小飞虫往前飞去,猪笼草张开嘴巴一咬,结果还是让那小飞虫“虎口脱险”了。猪笼草的旁边是一个池塘,那是一个蜻蜓的乐园。他们在池塘边嬉戏,打闹,追逐,玩耍。看,蜻蜓点水,他们好像在表演杂技呢!还有那毛毛虫,蜕化成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舞,与蜻蜓们一起玩耍。呵,大自然真是有趣。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建设
退耕还林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是调整国土利用结构、增加森林植被、治理风沙危害的根本性措施。由于历史原因,我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带来了水土流失、荒漠化、干旱、沙尘暴等一系列的灾害性气候,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的生活。因此,搞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立县战略目标,是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0-2001年我县积极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试点,从2000-2006年连续7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39.4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9.3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0.10万亩,涉及18个乡镇、258个村、21 911户、163 210人。由于我县工作到位,工程质量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补助政策兑现及时,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创建了华岭大牛、牛营大山、尖岗山、鹿鹿山、何家大山等一大批生态林精品工程,对改善局部地方环境的生态效益已初步显现;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使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农民在剩下的立地条件较好的耕地上精耕细作,提高了粮食单产,并使一部分劳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同时还可获得退耕还林的补助粮款,增加了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步伐;三是由于补助粮款兑现到位,加之退耕还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进一步增强了全民绿化意识,广大干部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乡村争退耕还林任务、群众抢退耕还林面积的喜人局面;四是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模式。通过7年的退耕还林工作,在组织领导、工程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积极地促进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并在林种、树种配置、实行田、林、路、水综合治理等方面创造了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五是带动了育苗产业的发展,为全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提供良种壮苗打下了基础。退耕还林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该种粮的地方种粮食,是草的地方还草,是树的还给树。把农民的精力和财力集中起来,搞基本农田建设,把坡耕地、沙耕地腾出来,种树、种草。退耕还林给我县的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拉动了我县生态建设的跨跃式发展。
7年来全县林业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好多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干部群众认识不足。在政策宣传、调动劳力、管护等方面组织不力,对退耕还林心存疑虑,担心粮款补助期限没保证;二是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种苗补助经费到位迟,县、乡财政匮乏,市场苗价高,无启动资金,导致赊欠帐大,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良好运行;一些先进实用、效果好但投入高的科技措施难以落实;规划设计、图、表、册、卡、证等软件建设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而这笔经费不能足额到位落实;三是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退耕轻荒山、重造轻管的思想倾向和做法。部分乡镇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跟不上,注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而忽视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管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管理跟不上,补植补造工作滞后;四是退耕还林任务锐减,挫伤了部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但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启动,一个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正在兴起。
今后我们要坚持全县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坚持三效统一,生态优先,围绕以下5个方面做好生态建设工作:
一是要退得下,稳得住。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凡是坡度在25度以上,产量不高的耕地要逐步退下来。全县到2010年,要完成退耕90万亩。对退下来的农耕地,要大力种灌木草,建设窄林带宽草带、乔草型、乔灌草和灌草型人工草场,实现为养而种,为养而退,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工程搞好扶贫。
二是要抓关键,质为先。退耕还林、荒地造林,都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些年我县林业建设关键问题就是质量不高,成活率、保存率低。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林业工作的全过程,涉及林业发展的全局。它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既是业务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要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抓好林业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造林质量的管理工作,尤其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造林质量工作。
三是要调结构,促发展。要围绕以水为中心,狠抓林种结构、树种结构、乔灌结构的调整力度。在林种结构上要突出生态林,大力营造防护林。生态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80%以上。树种结构要突出乡土树种造林,要选择适合我县的乡土树种进行上山造林。使乡土树种的造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70%以上。灌乔结构要突出灌木造林,要压乔增灌,尤其要缩小杨树造林面积。连续5年的干旱告诉我们,栽植杨树如果没有永久的水浇条件,即使成活了,今后也很难成林成材。要使灌木造林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70%以上。
在湖南省某县开始实行退耕还林的2002年,当时的说法是:退耕还林是为了改善生态,既可以造经济林(果树、药材),又可以造用材林(松、杉等),还可以种草(芦苇、龙须草等),还可以获得国家补助。于是,乡镇干部发动群众退耕还林的热情就非常高。比如该县一个处在高坡上的村,水田以梯田为主,耕作难度大、产量低,村里组织农民将300多亩梯田和旱地改种冬枣,林业站也派出技术人员实地规划指导,农民寄予的经济期望也很大。但是,百姓测算的面积与林业部门测算的面积之争在退耕还林第一年就浮出水面,并延续至今。
“僵硬”的退耕还林限制性规定
2003年,退耕还林的限制性规定相继出台,其中的一些规定使得不少村组退出了申请退耕的行列。首先是退耕要与荒山按1∶1配套。但湘南绝大多数农村,十多年的造林已经基本消灭了荒山,无法找到配套荒山。虽然,该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关于申报2003年度退耕还林任务的通知》中要求:“今年退耕与荒山严格按1∶1配套……既要落实2003年新分的退耕还林与荒山配套,又要落实2002年度未完成任务的荒山配套。” 但普遍情况是:有退耕地的没有荒山,有荒山的没有退耕地。
林业部门还规定,退耕地中的经济林,其比例不能超过20%,80%以上要造生态林。一些想着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种果树致富的农民,于是退耕热情消退。该县政府曾想让造纸原料龙须草和芦竹种植项目挤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但中央规定,南方的种草不列入退耕还林范围,于是作罢。
“小班”(经林业部门测量验收并在验收图上标示的一个区块)面积小于10亩不验收的规定进一步使农户打消了个人自主退耕还林的念头。南方丘陵地区,山多地少,住得分散,人均耕地不足1亩,旱地更是零散,有的一块0.01亩的旱地还分成两三户,分散承包之后的单户农民不可能有10亩以上并且连在一起的退耕地,甚至一个村民小组的退耕地连在一起达到10亩也非常难。笔者调查中发现,在农户旱地分配十分零散的情况下,如果缺乏有效的整合手段,不管是以5亩还是以10亩,单户农民的退耕地要达小班起量线标准都是很难的。
大户承包退耕还林机制导致权钱交易
2003年上半年,各乡镇普遍感到难于完成退耕还林计划,县里还几次召开退耕还林调度会,但收效不大。2003年9月,该县开始采用大户承包退耕还林机制,并动员干部参与承包退耕还林。一些机关干部到家乡承包山头,进行林、果、草配套开发;还有一些有权力背景的人,在全县范围内寻找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源,全县进入了退耕还林圈地的,退耕还林以始料不及的速度扩张。
大户承包虽然使农民的土地资源、闲散的劳动力资源、林业部门的权力资源、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机整合,但也形成了权力垄断下的权钱交易。大户单独决策、资本营运的方式,使林业部门验收人员和林业部门主管人员索拿卡要的期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为村组集体组织的退耕还林,开支要算帐,群众都会知情,因而有关验收人员和主管人员不敢多收群众的礼。而退耕还林大户独自决策、自担风险,他会在自己合算的情况下大胆地送礼,以求获得足额的补偿。林业部门由上至下掌握的退耕还林指标加剧了这种倾斜,使林业部门心术不正的人寻租欲望强烈。
2003年底确定退耕还林补助时,该县林业部门以无荒山配套为理由,将2002年己经享受退耕还林补助的面积折半,还有一些以成活率不足和未完全退耕为由核减,在取消了一些村组和农民退耕造林的政策性补助的同时,却把这些退耕还林补助转移到了同样未彻底退耕和成活率更低的退耕大户名下。该县下属的两个乡就是在有荒山配套的情况下被核减了50%的面积。
事实上,这些跨几个乡承包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大户”,并无超强的管理能力,也不是有超强的资金实力,而是以林业局长和主管造林的副局长为靠山,掌握着什么地方有未列入补助的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的信息资源,掌握着独家分配退耕还林指标并可以随意以成活率不足,或退耕不彻底为理由剥夺别人退耕补助的权力为本钱的,以找村干部或组干部而不是与群众签订的、不平等的承包合同、以表不对图、图不符实的弄虚作假手段。个别人将群众已经造好林的荒山、将群众造好林却拿不到补助的退耕地,巧取豪夺,划到自己名下,甚至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技术壁垒使地方政府的监督无从着力
在2004年7月,就有人反映退耕还林大户弄虚作假的情况。当时主管林业的副县长组织县政府办、县农办、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共十余人进行核查,要求全县所有小班全部查遍,县林业局要全力配合。检查组顶着7月的烈日,踏着山上的茅草和荆刺,对群众反映有问题的一些大户的造林,有针对性地查了好几天,没有查出任何名堂。因为参与核查的人看不懂图纸,林业局的人说这块“是”就是,核查人员并不能确认它是谁的,面积多少也看不出。核查组的负责人于是提出要林业局提供一套完全的图纸和表册,由核查组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单独核查。核查组将这个想法向主管副县长汇报,他非常支持,当即让人打电话叫林业局主管副局长来,并按此要求作出安排。林业局主管副局长不同意,说退耕还林资料是保密的,同时局里只有一套资料,复制一套至少要几千元。政府副县长并不掌握人权,拿林业局也没办法。核查组的人员认为,林业局不提供全套资料,再这样到山里去“捉迷藏”没有意义,不可能查出真实情况,结果这场核查就无果而终。
一个参加当时核查的工作人员跟笔者说:“当时主管副县长想核实大户承包造林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愿望是很迫切的,但他最终也无能为力。这既反映出现实退耕还林资料公开的难度,部门技术垄断的严重,也表现出地方政府相对而言的弱势地位。”
林业部门的人既是造林者又是验收者。上到局长副局长,下到站长副站长,不少人作为大户参加了承包退耕还林。问题是,这些人既是承包者,又是验收者。超级退耕大户之所以如此大胆地弄虚作假,不仅因为他们遍布全县的“飞地”使政府和群众难于监控,更因为验收的是本县林业人员,抽查的是上级林业部门,他们自以为完全可以用公费“搞定”。而自从大户参与承包,乡镇政府就不知道本乡有多少退耕还林、在什么地方,群众更不可能知道。县主管领导只知道全县有多少退耕还林,但不知道在哪个山头,也不知道是谁的。
媒体披露的湖南省衡阳县退耕还林大户造假案,如果不是林业局内部知情人员举报是无法查清的。政策掌握在林业部门手里,指标掌握在林业部门手里,测量权掌握在林业部门手里,验收付款权掌握在林业部门手里,档案数据掌握在林业部门手里,其他人看不到也看不懂……笔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在中南部地区,退耕还林中承包大户侵吞普通小农利益的现象很普遍,弄虚作假绝不仅仅只有衡阳县!笔者认为,对于退耕还林中承包大户造假的问题,仅从政策法律执行层面和道德公义角度调查、思考和整改是远远不够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有时,信念可以让你绝处逢生.当你在遇到困难时,如果没有信念,你就会绝望.因为绝望,你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你后悔的事.就像是材料中那个中暑的人,因为没有了信念,他彻底绝望了,最后他自杀了.而他的同伴,因为有信念,他坚持了下去,最后找到了水,也遇到了骆驼商旅,他在绝处中逢生了.所以说信念可以让你绝处逢生.
信念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你走出绝境;信念就像是荒漠中的一个绿洲,带你走出困境;信念就像是一个小船,载你去理想的庄园.谈到信念,不仅让我想起了一位令人敬佩的探险家.他带领着他的探险队去南非的一个地方探险.他们在一个有着毒蛇的丛林迷路了.据说,没有人能从这个丛林中走出去.不幸的是,这位探险家被毒蛇咬伤了.他们根本没有解这种毒的解药.全队的人都很伤心,也很害怕,他们不知道还会在哪遇到毒蛇,也不知道下一个被毒蛇咬伤的会不会是自己.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什么都不能做,他们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能看着自己的同伴离去.在弥留之际,这位探险家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旅行包交给了同伴.他告诉他们,这里面装的是他多年的心血,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把这包东西带出去,把它交给他们的老队长.同伴们时刻记着死去探险家的话.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这包东西带出去.奇迹发生了,他的同伴们都安全的走出了丛林.当他们把东西交到老队长手里,把包打开的那一瞬,他们都惊呆了,那个包里竟然装的都是石头.他的同伴们抱头痛哭,他们为他们已故的战友哀悼.正因为有他,他们才走出丛林.正因为有信念,他们才绝处逢生.
人类社会是这样,自然社会也如此.西班牙的沙丁鱼因为害怕鲶鱼的追击,而活蹦乱跳的回到渔港.沙丁鱼正因为有要活下去的信念才能在绝处中逢生,
高尔基曾说过:''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唯独有一样,他必须拥有,那就是信念.''信念,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信念,是通往辉煌宫殿的大门.信念,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信念吧!不管何时何地,你都不能将它丢弃.因为信念可以让你绝处逢生.
风格元素――丛林风
2012年的夏天,是户外市场丛林风格流行的季节。在本季,户外品牌对丛林探险这种户外活动情有独钟,而最新元素――丛林元素也闪亮登场。各大户外品牌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丛林探险,丛林户外、丛林风格成为户外品牌追捧的时尚流行元素。
热带雨林总是给人以无限遐想,本季探路者的Travelax 旅行生活系列以撷取自“生命王国”亚马孙丛林的灵感,创造出新一季春夏产品生机勃勃的面貌。在色彩方面,从雨林动植物和景致中提取的最原始、最纯粹的自然元素,形成了本季产品以蓝色系、绿色系、紫色系以及黄色系为主的色彩构成,其中黄色系和紫色系成为2012春夏探路者品牌向消费者推荐的主打新色系;在色彩运用上,更多近似色搭配方案,将突破传统灰配色,所有图案印花也将以亚马孙特有的动物及植被为设计灵感,给消费者带来更加斑斓的视觉冲击,来自亚马孙的气息将完美诠释2012春夏季Travelax系列户外产品的清爽与活力。本季,大量来自高海拔山地地区民俗艺术品的色彩灵感将会被应用到户外产品中,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新鲜感。
赛丹狐户外品牌表示,进入神秘的丛林探险,是对户外运动者的一种诱惑,户外品牌从未停止对丛林元素的热爱。2012春夏新品中,丛林帽、迷彩系列户外衣裤、涉溪鞋这些户外产品都将蕴含着浓郁的丛林元素,为众多户外爱好者带来神秘而又清新的丛林风。
个性元素――记忆海绵
每一个消费者都想拥有专属于自己的鞋子,在本季,户外品牌也开始注意到消费者这一需求。户外品牌运用记忆海绵这种材料,专业打造适合消费者脚形的鞋子,为户外鞋增添个性元素。哥伦比亚、天伦天在2012春夏新品中,相继推出这种富于个性的专属于自己的户外鞋。
据介绍,记忆海绵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看似平整的海绵表面只要用手按一下就会出现一个手印,然后缓慢地消失。而在鞋子内部运用这种记忆海绵,会使消费者在初次穿着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在长时间穿着后,鞋子能够记住穿着者的脚形,就像为消费者量身定做的产品一样。一双鞋只属于一个人这样的个性元素已经慢慢流行在众多户外品牌之中。
便捷元素―――快速系带系统
在户外运动趋向于大众化的今天,方便快捷成为户外产品的重要卖点。在最新的户外品牌2012春夏户外新品中,便捷元素受到众多户外品牌追捧。
某品牌负责人表示,易穿着、便于更换成为本季户外产品重要特点之一。为此,该品牌户外鞋采用windwire鞋带系统。与传统鞋带系统相比,此鞋带系统不但可以增强鞋子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提高灵敏性。通过平均分配来消减压力点,使得系带的速度、准确率和自由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而其他户外品牌也推出了像编织鞋这样的不系带户外鞋,方便穿着者的便捷元素在户外产品中大行其道。
态度元素――“轻户外”概念吹来自然、环保风
所谓的“轻户外”是指,服装及产品在适应户外各种天气状况,为穿着者提供全天候保护的同时,更强调以“轻量材料”“轻松便捷功能”“轻简时尚设计”为核心的系统标准,为穿着者创造更加轻松、舒适和自然的户外运动、旅行生活体验。“轻户外”概念倡导“为心灵减压,为地球减负”的生活理念,追求自然、快乐、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户外的快乐。
2012年,国内户外品牌在秉承原有产品系列精髓的同时,将更加强调对环保工艺和户外新科技的运用,设计和创意都更多地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论在功能、面料、色彩还是细节上,本季春夏户外新品都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
“轻户外”倡导自然、环保的生活态度,不仅能满足户外休闲度假的需要,更适合多场合的商旅活动。“轻户外”休闲系列以“源于自然”为设计理念,在面料选择上大多采用汉麻、Cocona等多种纯天然环保面料,吸湿快干、抗紫外线、抗扭曲性、柔软舒适。大量经典格样、条纹面料在产品中的运用,将更加彰显成熟、内敛的风格。
科技元素――以人为本,无处不在
记者获悉,2012年,智能科技、3D拉链等一系列高科技、环保材料在户外产品中的运用将成为本季新突破。
随着户外生活方式的普及,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对于户外产品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日益增高,这也为品牌的面料技术研发带来了新的挑战。探路者公司TiEF面料技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TiEF全称Toread Innovative Ecological Fabric, 是一种高科技、创新环保面料技术的总称。这种面料基于军用汉麻杆芯粉改性技术,并重点突破了耐低温透湿和手感的改进,足够满足各种极端户外环境的需求,同时对面料在超低温环境下的透湿能力进行了提升。在探路者2012年新品会上,品牌首次将TiEF面料运用到X-HERO巅峰英雄专业户外系列产品中。
“泛户外”之外――品牌突围还要专注于产品性能
有资料显示,国内户外运动装备市场每年以50%左右的增长率在壮大,户外市场的成长离不开“泛户外”概念的提出。也许,“泛户外”概念的提出带着一种无奈,因为专业户外运动市场蛋糕有限,难以供日渐趋多的户外产业投资者分食,所以提出这样的概念去扩大市场范围,但是必须承认,泛户外概念背后有着大众的市场需求。
传统户外运动装备从高端向中低端倾斜,在强调户外产品功能的同时,加强款型设计的新鲜、时尚元素,将产品的场合定位延伸,成为户外鞋服企业的一个思路转变,甚至一些以生产商务休闲鞋服著称的品牌也高调宣布向户外运动市场进军,并在自创品牌和品牌之间选择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