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马谡失街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张淞豪(3)
在三国演义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马谡拒谏失街亭》这一小段。
这个故事讲了孔明听说司马懿从长安出兵,去助曹真,大惊:“司马懿出兵,必取街亭,断我咽喉之路。谁敢引兵去守街亭?”马谡说他愿去,并立军令状。孔明又派王平相助。马谡看了地形,觉得没有必要扎在城门旁边,居高临下,决定扎在山上。王平仍不放心,于是带着少数的兵扎在城门旁边。司马懿大军攻街亭,马谡在山上见此情景,命令士兵冲下山,可无一兵敢下山迎战,都怕大军冲上山来。王平见马谡无动静只好自己带着少数兵力迎战,但很快战败。司马懿见马谡在山上,命手下断山水,放火,马谡被困。孔明听说了,立刻派人疏运粮食,却遭攻城,孔明使出空城计,吓走了司马懿。事后,孔明挥泪斩了马谡。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中的《失街亭》一文选自《三国演义》。本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课文从“失街亭”和“斩马谡”这两个情节中,通过对蜀、魏两国争夺街亭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严肃执法、勇于自责、赏罚分明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轻敌、脱离实际、刚愎自用、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诸葛亮和马谡的性格特点,在学生熟练掌握故事内容、理清情节线索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刻画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
本文刻画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人物语言、 动作、 神态描写的传神逼真。学生们在细读品味中,在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研读体会下,总结出用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中国小说尤其是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手法。
2.马谡立军令状并失街亭,按法当斩,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关羽在赤壁大战中,也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却在华容道上放走了曹操,为何一个被赦,一个被杀?
对诸葛亮斩马谡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要有一个合乎“人性”和“人情”的全面认识。有的从“情”的角度去分析;有的从“义”的方面去探讨;也有的从“天命”的角度去阐释,因诸葛亮夜观天象,曹魏气数未尽,故有意让关羽成就这件千古美事。但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诸葛亮都是一个感情丰富、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身前身后事、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何尝不赏识马谡的忠贞骁勇呢?但军令如山,不可儿戏。这就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性格更加多元,让同学们真正走进智者诸葛亮的精神世界里,受到情和理的熏陶、感染。
对以上问题的把握,还只是停留在文章的浅层。为了突破本文的难点,还需挖掘出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可针对街亭失守的原因,思考以下问题:
1.刘备临终时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诸葛亮却为什么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结合《三国演义》的有关情节,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①马谡乃蜀中良将马良之子,自幼熟读兵书,懂得行军布阵之法,诸葛亮赏识他的军事才能。②诸葛亮七擒孟获,威震西南,采用的是马谡“心战为上”的好建议;诸葛亮曾采用马谡的“离间计”,使曹魏君臣不和,诸葛亮趁此出祁山夺得陇西三郡。③“司马懿倍道而来”,强敌压境,形势危机。马谡主动请缨,替主分忧,并立军令状,英勇刚毅;街亭失守,毫没推卸,自缚受罚,不乏铮骨之气。可见,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诸葛亮的这一决策也有其合理的部分。
2.街亭失守,马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之责,但对手司马懿骁勇善战、精通韬略,非等闲之辈,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此,你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吗?
结合三国时的社会现实,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地理条件,可多方面、多角度地将各种知识整合,分析挖掘出文章的另一层面:①西蜀偏居西南一隅,无力和具有先进文化底蕴的中原强国抗衡。②西蜀伐魏,不仅路途遥远,且有秦岭大山的天然屏障,交通不便,粮草不济,无异于以卵击石。③诸葛亮用马谡的“离间计”,虽夺得陇西三郡,但客观上激化了蜀、魏矛盾,司马懿再次出山,亲率强兵猛将一路杀来,蜀军败在必然。④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实际执政者,重攻伐,轻农织,六出祁山,不功而回。
3.诸葛亮毕竟是一代贤相,旷世英才,是人们心中智慧的化身,那他为什么“知不可为而为之”?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文章的新意,就要大胆质疑,不迷信古人,尤其是对已成定论的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除了决心“兴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外,在魏国崛起、吴国虎视、偏居西南的蜀国处于风雨飘摇之时,为使先主创下的基业在后主手中延续下去,诸葛亮不得不采取“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其良苦用心,天地可鉴,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历史上的智者诸葛亮。
可见,街亭失守,直接责任在马谡,他没有按诸葛亮的谋略去布阵;而间接责任在诸葛亮,他草率从事,用人不当。但事实上,西蜀无力北伐中原,街亭失守是不可避免的。可以推断,其他蜀将如魏延、赵子龙者,最终同样守不住街亭,只不过坚守时间的长短不同罢了。因为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某些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是一滴能够折射太阳光辉的水珠,但那耀眼的光芒毕竟是一时的。
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
也有说诸葛亮斩马谡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在街亭失守后,马谡根本没见到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狱里了。
马谡在失街亭后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逃跑。后来,马谡被子均缉捕归案,诸葛亮判处死刑。但还没有来得及执行,马谡就在狱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挥泪斩马谡的事。
与马谡关系很好的向朗(向宠的叔父),在马谡潜逃后,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无所事事达二十年之久。
(按)此论所据,见《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朗素与谡善(街亭之败)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免官还成都......”。又同书《马谡传》:“(街亭之役)谡为郃所破,士卒离散,........谡下狱物故。”
但是, 同书《诸葛亮传》有“戮谡以谢众”的说法。《三国演义》就是抓住了这句话,编成了故事。
2、挥泪斩马谡在管理中的启示:
(1)理性用人
诸葛亮最大的智慧在于他有计谋,善于用兵,也很理性,但是在派遣马谡守街亭这件事上,虽然有犹豫,深知马谡实战经验不及魏延、赵云等老将,但是抵不住感性最终占了上风,还是派了马谡出守,使得街亭失守。
(2)不可贪功求快
上《失街亭》一课,使笔者看到了学生的巨大潜力。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了解学生时,笔者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失街亭》这课怎么上才更能吸引你?怎样教才比较浅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课前笔者还做了大量的准备:讲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介绍“文本”二字的含义,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观看视频明晰故事情节,指导学生熟悉《三国演义》卷首词及歌曲《历史的天空》,并对歌词进行赏析,听课文朗读录音,翻译文言字词,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包括东西方小说在人物刻画方面的侧重点),讲授什么是脸谱式的阅读定式,编写排演课本剧。笔者还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闲话三国”故事比赛、配音比赛等等。在准备公开课的那一段时间,学生问得最多的就是“三国”,说得最多的也是“三国”,情境创设起到了作用。那段时间笔者也感受到经典对于自己的影响,不仅再一次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素质,而且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更加自然和谐。
基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笔者设计了如下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从新角度看待历史人物,打破脸谱化、类型化的阅读方式 。
(2)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文本(尤其是文学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领悟优秀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马谡这一反面教材,教育学生逐渐形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品质;认识诸葛亮赏罚严明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
重点:解读文本,深层探究,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情态,来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
三、教学难点
透过现象看本质,定位分析街亭失守究竟谁负责任。
四、教学方法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2)探究法——学生实践,自主探究;(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4)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五、教具准备
《三国演义》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步骤
1.聆听歌曲《西江月》,创设情境
2.课本剧表演:《马谡拒谏失街亭》
(1)就演员的表演技能进行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适当地比较东西方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不同点。
(2)从正反两方面探究马谡的形象。
3.探究诸葛亮的形象
(1)由诸葛亮的“三嘱”,司马懿的“三探”引出对诸葛亮的评价:智慧超群,用兵如神、审时度势等。
(2)引导学生思考:
①诸葛亮真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吗?
②课文中何处体现出他作为一个“人”所应具有的真性情?
③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内心,朗读课文的“三哭”,并为“三哭”命名。
④总结人物形象: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勇于自责等。
⑤结合苏轼、鲁迅等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三国演义》中人物塑造类型化、脸谱化的长处及缺陷。
⑥明确《失街亭》中诸葛亮的形象,还原人物本身:“近妖之诸葛”也有用人失误的时候,也有声泪俱下的时候,也有很浓的人情味,而不是既能呼风唤雨、又料知后事的神。
4.讨论:失街亭,谁之过?(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5.思维拓展
(1)讨论:《失街亭》中的人生智慧有哪些?
(2)讨论: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获得了哪些阅读文本的体验。
(3)拓展练笔:是为诸葛亮的智慧而喝彩,还是为他的失败而深思?请同学们结合你的认识尝试写一段评论性的文字。
6.欣赏歌曲:《历史的天空》
记得一位语文教育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课要么让学生思,要么让学生笑,要么让学生哭。也即一课一得,要让学生有所感。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笔者大胆地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后惊喜地发现,藏族班孩子也能妙语连珠,也可绘声绘色,更有让笔者和评委老师们意想不到的精彩解读。这堂课取得了成功,当听到评委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大为赞赏的时候,当接触到同仁们肯定的目光时,笔者又再次找到了为人师者的自信与快乐。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小说欣赏课,主要是要求学生与小说文本的亲密接触,通过对语言的品味理解人物形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课本剧表演,造成大部分学生真正成了观众,在很大程度上,“观众”的思维是很难得到发展的,这一点与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并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有矛盾的。其次,在注重了教师语言文采修饰的同时,忽略了对于民族地区汉语言教师口语的一些基本要求,实效性不强,上课时还是出现了几次冷场的情况。比如课前导入,笔者精心设计了自认为有文采的开场白:说英雄,道英雄,问天下谁是英雄;成也好,败也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谁知笔者沉浸在历史的情境中,陶陶然也,而教室里的个别学生连这番话都没听明白,更别说理解“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了。课后一位评委点评:知识丰富,语言生动,展示了教师的语文功底,但你的学生听懂了吗?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汉语文,藏文班,还是要在字形字音的讲解上花时间、下工夫,帮助学生过好语言关。另一方面,这堂课,主要还是采取了老师先设计好问题,并且设计好解决的方案,要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案去做,这样做有好处,能够使学生直奔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而去,既解决了主要问题,又节省了时间。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养成一种惰性和依赖性,新课改倡导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就得不到发展。
一、感染学生思想才是有意义的
这堂课围绕一个主问题“街亭失守,谁之过?”而展开,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促使学生思想的启迪与感染达到。主问题切入后,引出“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纸上谈兵和诸葛亮用人失察”这一普适性结论。接着,老师用“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历史评价和刘备白帝托孤“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之言提出质疑:“诸葛亮真的用人不察吗?”继而,引导学生对诸葛亮“三个不放心”进行文本梳理,提出“既然不放心,为何仍用马谡?”这个问题。再通过对魏延、赵云、姜维的安排及意图的解说,以及用王夫之“察于名法,勤于耕战,但于长养人才,涵育熏陶之道未之讲也”之评论,转入诸葛亮用人“捉襟见肘”与他事必躬亲的理政风格有关,从而导致属下产生依赖思想,缺乏独立锻炼以致蜀汉后备人才匮乏的义理之上。课堂本可到此结束,但老师又推向更深一层的探究——“诸葛亮式的法治”,把课堂的思想感染推向了。
1.诸葛亮式的法治
师:以诸子百家来归类,诸葛亮应该属于儒家、道家,还是法家?
生:法家、儒家……
师:哪一家占主导地位?
生:儒家
师:说他是儒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在治理蜀国的时候,刑罚非常的严厉,所以一般把他看作是法家——诸葛亮式的法治(板书)。首先,他具有一般法治的哪些共同特点?
韩非子所主张的整个法令:法令严明,赏罚分明。(板书)你们从“失街亭”的结果处置来看,很能看出这个特点吗?
生:赵云,“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
师:第二,对王平的处置:他先把王平唤进帐来,听了王平讲了事情的原委之后,王平已经尽职尽责了,一点过错都没有。他对王平根本没处罚。“孔明喝退”,接下来又唤马谡进帐,对马谡说:“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最后是挥泪斩马谡。对于法治这一点,实际上在《出师表》中也有体现,大家回忆一下,哪些是讲法治的?
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师:还有一段是……
生: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师:里边有几个关键词体现了法治的特点,即“不宜偏私”(板书),也就是再亲近的人违了法也要处置。追求的结果是什么?“平明之治”(板书),平,公平;明,严明。公平、严明地治理。后来陈寿在《三国志》上也作过类似的评价。
师:除此之外,他在挥泪斩马谡之前,已经对马谡的后事做了交代:“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予禄粮,汝不必挂心。”这是非常仁爱的,想得很周到。
文本写诸葛斩马谡,三次挥泪,三次哭。三次哭含有什么意思?
生:第一次,“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不必多嘱”。情同手足,舍不得杀他。
师:第二次,“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纷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不得不杀。为什么不得不杀?
生:为国家社稷考虑,一片公心。
师:第一次挥泪,是表明一种情深义重,不忍杀;第二次“流涕而答”,表明他是为蜀汉事业考虑的;第三次杀了之后“大哭不已”,这时他解释说“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表达一种愧对先帝的深深的自责,是一片忠心。因此,第二个特点,“本与仁爱”(板书)。
师:诸葛亮的法治虽严,但他是“本与仁爱”。什么叫作仁爱?孟子说:“仁者,恻隐之心也。”“本与仁爱”,同时又“允公允忠”(板书)。
我这个词是仿造的。“允公允忠”,既为国家考虑一片公心,又对先帝一片忠心。马谡受刑被杀了,他愿不愿意?
生:不愿意。
师:十分不愿意。你看这对其他人的感动效果是什么?课文最后一句交代。
生: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师:大家不怪他劳师动众,反而是被他感动得痛哭流涕。实际上他本人在“伐魏”的大方略上是有严重错误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势力最强的是哪一国?
生:魏国。
师:魏国应该处于攻势,蜀吴两个国家应该处于守势。诸葛亮偏偏要出攻势,“六出祁山”都失败了,不仅断送了蜀国许多将士性命,同时也劳民伤财。但是蜀中百姓不仅没有怨恨他,反而很爱戴他,后代留下的是他不朽的芳名,这是为什么呢?他虽然方略错误,但是人格力量太强大了,也就是说“本与仁爱,允公允忠”诸葛亮式的法治,也是中国传统法治中最好的法治。与这种法治区别的是哪一种法治?
2.商韩式法治
师:传统的法治,商鞅、韩非是法家法治集大成者。跟诸葛亮对立的就是商韩式法治(板书)。诸葛亮式的法治“本与仁爱”,一片恻隐之心,温润泽爱。商韩式法治,第一,《史记》司马迁在写商鞅、韩非的时候,一开头就对这两个人做了评价:天生刻薄之人,对下属是“刻薄寡恩”(板书)。第二,诸葛亮“允公允忠”,他在实施法治的时候让人感到是光明正大。而商韩式法治讲的是“玩弄权术”(板书),非常阴险狡诈。这就是商韩式法治的两个特点。
3.曹操式法治
师:与诸葛亮同时代的两个法治,一个是诸葛亮式的法治,另外一个是谁的法治?
生:曹操。
师:曹操秉承商韩式的法治。《杨修之死》里面就讲了曹操玩弄权术——“眠中杀人”。曹操对身边的人说,我睡觉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靠近我,我会“眠中杀人”。他希望这句话震慑住刺客。事实上,他设了个局,玩弄权术。他把一个亲近的侍卫给杀了,又假惺惺地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恰被偏偏不识时务的杨修识破了。也正因这一点,曹操权术玩不下去了,把杨修也给杀了。
4.现代社会的法治
师:这样看来,诸葛亮的法治是最好的,当然还是不及我们现代的法治。现代的法治主要指的是欧美的法治。
二、课堂的生成不在于讨论
叶澜指出,好课要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2]
新旧课堂观一个争论的焦点:课堂教学意义的生成,是否一定要师生互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高屋建瓴的问题启发,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探究,旁征博引的精准人物评点,基于文本文献的知人论世的背景建构,难道这些都需要与学生互动生成吗?没有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学养和文本认知力的基础上的互动与生成,是仅据于文本的肤浅的生成。倾听与吸纳,也是一种最重要的学识生成方式。
按照我们所持的新课堂观,课堂一定要生成、互动、合作、讨论。张老师这一堂课显然不是一堂成功的课,至少它是一堂“不合时宜”“不规范”的课。然而,我们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生获得了什么,学生喜不喜欢。这堂课,随着老师广博的、有针对性的、有故事趣味性的背景的穿插引入,问题层层深入,学生自始至终非常投入,虽然没有单个学生回答问题或朗读,只有认真专注的倾听、附议、热议、点头赞可。下课结束时,学生们自发站起来鼓掌,衷心地表达了对老师精彩授课的认可。这个班是文科实验班,没有水平的课,学生是不会“来电”的。
三、课堂简洁有序、变化出新
这堂课整体简洁有序。首先,教学目标简单明确。全课围绕“街亭失守,谁之过?”和“诸葛亮的理政风格”两大主问题展开,目标看似简单实则丰厚;其次,整个课堂言语干净、清洁,不杂糅,不像有些现代性的课堂看似生动活泼、绚丽多彩,实则量多而杂、干扰视听,影响学生对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再次,课堂流程有序、一波三折。由于课堂目标简单明确,致使课堂结构及课堂流程有序,并在起承转合中一波三折、富于变化,学生兴味不尽。
(1)街亭战略地位及双方兵力布置(40万与6.5万;街亭对蜀魏双方的重要性)。
(2)街亭失守,谁之过?(马谡之过,诸葛用人失察)
(3)诸葛亮真的用人失察?(诸葛一生唯谨慎,白帝托孤之言,“三个不放心”漏洞补丁,赵云、姜维、魏延三位大将人事安排及意图——用人“捉襟见肘”,不得而为之)
(4)诸葛亮用人为何“捉襟见肘”?(王夫之评价)
(5)诸葛亮的理政风格(事必躬亲致使不擅长养人才,但都出于公心与忠心)。
(6)诸葛亮式的法治:①诸葛亮式的法治(本与仁爱、允公允忠)(诸葛亮的“三泪”与“三哭”);②商韩式法治(刻薄寡思、玩弄权术)(《史记》);③曹操法治(曹操梦中杀人与杨修之死)⑤现代法治。
中学语文教学为何精彩课堂不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语文课堂太局限于“语言工具论”。裴娣娜指出,语文教育应该在“发展论的语言观”指导下,将语言视为一种“构形”符号,“学习语言,不是‘掌握’,而是‘生长’,语言不是‘外在物’,而是思维与精神的展现与显现”[3];二是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多,势必平均用力,重难点不突出。
该课堂另一大亮点就是课堂设计角度新、观点新、史评人物用料与方法新。
1.角度新。一是文本背景介绍新,不从泛泛介绍三国演义作品出发,而是对街亭对蜀魏双方重要军事战略意图及意义做有针对性的介绍。二是从“街亭失守,诸葛用人失察”这一普适性结论出发,全面分析诸葛亮用马谡实为一险招,这与他用人“捉襟见肘”、与诸葛亮的理政风格与诸葛亮式的法治有着内在之必然。
2.观点新。课堂结合文本对诸葛亮用人失察的历史隐情的历史还原与论说,以及对中国传统法治精神梳理与总结,观点新颖,又实在精辟!
具体而言,从蜀军6万兵马和司马懿40万大军的来看,蜀军守街亭肯定是守不住的,诸葛亮的真实意图是想派一得力将领镇守街亭,自己亲率大军直逼长安,从而赢得时间。这一险招“押”马谡身上,即马谡若能按计行事,大事可成!同时,诸葛亮对马谡很不放心,故做了“三个不放心”的漏洞补丁,理应无懈可击。诸葛亮用马谡背后的历史隐情,却是用人的“捉襟见肘”。小将张苞、关兴等沙场经验不足,难以独当一面。赵云,作为蜀中第一名将,出箕谷,作疑兵,吸引长安守军。魏延,“牧竖小子”,对蜀不够忠心,且与诸葛政见不和,不可大用。姜维,足智多谋,老成持重,被诸葛亮视为蜀汉事业的接班人。由于新降,无大公难以服众,故诸葛亲自带姜维直奔长安就是树立他的威信,这既是私心,也是一片公心。诸葛为何用人“捉襟见肘”,这又与诸葛的理政风格有关。诸葛亮对事后将领的处置体现了诸葛的法治精神。
3.史评人物用料与方法新。课堂对人物的评价,基于《三国演义》的小说的文学性特征,结合《史记》《三国志》等历史文献,王夫之、鲁迅、等对历史人物的评述,以及自己的学术观点,做到人物评价的文学性与学术性、文学笔法与史家评述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联系。
没有缺陷的课,是不充分和缺乏个性的课。张老师这堂课同样存在着因学习方式和授课形式的局限,以及时间的限制而产生的问题,“专题学术性讲授”势必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言语表达相对不足,如果增加一个课时,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就会多一些机会。
参考文献
[1]程翔.谈谈语文课的感染力[J].河南教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