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益海报设计

公益海报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益海报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益海报设计

公益海报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海报宣传工具视觉设计艺术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206-01

现在的人们大多数在意的公益类问题主要无非是:空气污染,酒后驾驶,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等等,而笔者认为,这些来的都不如水资源的缺乏重要。这几年,家住的小区时常会有停水通知,有一段时间还一度出现了按时供水(一天给水三次)这种情况。

1选材

1.1确定题材

公益顾名思义是指公共利益,是以人类整体的利益为目的。而公益海报的创作是为了更好的让人们认识到某些事态的严重性,用直观或讽刺的手法让人们对事态有种觉醒。

公益海报是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公众关注某一社会问题,以合乎公众利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它代表最广大人们的利益,其目的在于唤起公众的社会意识,对某些社会行为起促进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唤起意识。而且,公益海报有以下几点特性。

(1)非盈利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不等于说从事公益海报是亏本的,而应是持平或有盈余的。

(2)观念性。它传播的是精神形态的观念,而不是物质形态的商品。

(3)众的广泛性。它不是为某个企业的产品树形象、打知名度,而是为社会大众谋利,为公众切身利益服务的广告。

(4)他主义的自觉性。是与助人为乐的无私奉献相联系的,是人类的同情心、爱心责任感等美德的彰显。因此,此次海报我选择了公益海报作为我作品的中心主旨与创作目的。

1.2表现形式

海报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像电脑制作、插图、手绘等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来表现,都要做到彰显力强,讽刺的意味更加浓厚,感染力也更加强烈。

2公益海报的创作与设计

2.1确定主题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许多事物是可以这样做或那样做的,同样一件事我们可以有多种办法来做到。就比如照明,没有电灯,我们可以点蜡烛;没有蜡烛,我们可以点油灯;没有油灯,我们可以点松明火把;连火把也没有,我们也可以静静地等待黑夜过去,白天的到来。然而对于水就不同了。没有了水,我们将无法生存。

现今地球上可供人们使用的淡水资源是越来越少,水资源的缺乏也在不断加剧,海水日渐干涸,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当然,目前这些水足够我们用了,可是几年后呢,十几年后呢,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后呢,当地球上再无一滴水的时候,我们该将如何生存,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如何生存呢?

2.2海报的整体把握

公益海报首先从整体来把握,色彩要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才能达到想要预期的宣传与影响效果。画面的整体设计需简单明了,布局要合理。画面的设计内容要有一定的设计内涵在里面。应该做到让人有仔细去揣摩研读的兴趣。

2.3海报的整体构思

这次的海报我整体采用黑色为背景主色调,画面颜色用红绿黄蓝来与背景色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进而突出主题,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选材上,这组海报我从多个角度来表现水资源严重缺失的后果。例如从植物,动物,环境,人到地球这几个部分来表现。

植物:以后的缺水枯萎和今天的枝繁叶茂相对比,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也正是这样,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点滴开始节约用水。像水龙头,洗衣机的用水量等等。

动物:当有一天,地面干涸裂开,再也没有水的时候,动物们该去哪里安家到哪里去生存,那时的我们将再也看不见这些动物的身影,因此,为了这些可爱的动物能够继续延续生命,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

环境:也许,多少年之后,会出现新生派画家,只有他们可以重现今日的绿洲,美丽的山水,但是,当他们面对一片片尘土秃山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也会疑问,这难道就是我们今天给他们留下的财富吗!

人:人身体百分之八十都是水,当有一天我们的身体里再也没有水的时候,我们生命的另一端,那颗火红的心脏又该如何去跳动……

地球:未来的地球,没有水,没有生命,没有颜色,它会成为省略号的句点,一切的终结。

其实这一切的构思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警醒世人,不要让今天的预言成真。不要让悲剧发生,不要给我们的子孙留下灭亡的遗产,不要留有遗憾。

3海报设计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1构思勾稿

(1)确定表现形式,构思勾草稿,这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把握好主题,设计理念要紧紧围绕主题来构思,表现出要设计的思想意图。

(2)搜集素材,在网上搜集需要的图片。搜集图片时要注意选择适用的图片,要记住,设计不是拼图。

(3)编辑设计处理,做出想要表达的效果。扣合主题,将主题思想鲜明表现。编辑时构图的把握,色彩的搭配与掌控都需要完美调和。

3.2版面构图

海报的构图有很多种,例如以图片为主大面积留白,然后配以广告文字说明,这样的构图设计可以给人感觉不拥挤、不忙乱、不心烦,给人以平静,有深思与想象的空间。笔者认为,一幅海报的成功与否与构图的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好的海报设计,都会掌握好留白的运用,美观而不空旷,整体感强。

3.3文字编辑

用简短的文字辅助图片突出主题。文字有时是会很好的解释海报的主旨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字不需要太过繁琐,海报是以图片为主,文字次之,要弄清主次,切莫本末倒置。将海报的灵魂化为文字来表现,使看的人能一目了然。

3.4颜色设计

前面阐述,如将海报的颜色主色调定为黑色,这样有深沉警醒的作用,运用颜色直观的告诉人们这组海报是个严肃严谨的主题,再搭配或明亮或深沉的色系,可以达到对比或融合的不同效果。效果的不同也将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如果运用了明度对比的方法,希望可以借此突出我想表达的警示世人的主题。明暗对比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对比效果强烈,给人的视觉感受舒适且印象深刻。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可以更好的刻画主题,达到一种意境的效果。由此可见,颜色的把握与运用也是海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海报颜色的设计至关重要。

公益海报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报设计;实践;应用;蓝晒工艺

一、海报设计的概述

海报,在以前被称为招贴。可以理解为:引人注意的张贴艺术。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众多新型的图像艺术冲进人类的视野,对于平面设计中的海报设计来说,明显要比高科技的信息传播方式缺少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对海报设计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现。

现在的海报设计作品多数是由图形和图像两种形式组合而成的,图像是通过摄影来直接将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进行描述,文字起到了辅助和传播信息的组成部分。在海报设计作品中,视觉主体的表达一般是图形或图像,间接地传达了所需要表达的信息和观念,造型的独特和主题的鲜明性,很容易被受众识别和记忆,有助于准确地传达海报内容。摄影图像写实方式和现代电脑技术的后期辅助,可以详尽地表现生动而逼真的艺术形象。

二、蓝晒工艺的实践

(一)工艺原理

蓝晒工艺是在公布达盖尔工艺的第三年,由约翰・赫谢尔爵士发明了这种能持久保存的蓝色照片的摄影法。采用接触式转印,紫外线光源进行曝光,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出成功的作品。由于操作简单和效果稳定的特性,在工程建筑领域复制工程蓝图得到广泛的使用。蓝晒法是一种铁盐印相工艺,基于在光线的作用下把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在光的作用下,柠檬酸铁铵被还原成柠檬酸亚铁铵,同时与铁氰化钾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铁氰化亚铁铵盐,沉淀于纸上,而没有被日光照射的即没有产生化学反应的部分则溶于水,而后将被洗去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的混合溶液中的二价铁离子光照后被氧化的结果。

(二)工艺流程

1.配药:配制A液:25g柠檬酸铁铵溶解在100ml的常温水中,储存在棕色或黑色闭光的玻璃瓶内。配制B液:100g铁氰化钾溶解在100ml的常温水中,单独存放在另一个棕色或黑色闭光的玻璃瓶内。为了保护环境,废弃的溶液的溶液应该妥善处理。A液B液分开保存在阴暗干燥通风处,过24小时后使用。

2.制作相纸:按照1:1的容量混合A溶液和B溶液,把所选用好的纸张铺平放桌子上,用刷子均匀平涂已配好的药液,待放在阴暗处阴干。

3.制作底片:可以使用大画幅底片,4×5或者8×10的底片皆可,底片尽量保持干净,无明显划痕即可。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大尺寸负片,即利用中间数字负片进行打印输出或将中间数字负片制版成菲林。

4.曝光:可以运用最简单方便实用的方法进行曝,准备玻璃相框,将玻璃板、底片、相纸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放好后,放到太阳光下进行紫外线曝光,具体曝光时间以具体情况为准。

5.显影:把已曝光的相纸放到流动的水中进行清洗,大概漂洗10分钟,可以在显影刚开始的时候在相纸上喷上医用级3%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速氧化过程,增强蓝色效果。

三、运用蓝晒工艺制作海报设计过程及意义

(一)海报制作过程

图1,武汉梦系列海报

首先,确定海报主题,确定图像获取的方向和定位,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拍摄方案,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和图书查询的方法,收集相关素材;设计学习方法,对选题进行立意构思和勾画创意草图,确定方案后,进行影像获取,在摄影棚里和室外进行均可;获取影像后,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大尺寸负片,运用上述蓝晒工艺原理和流程,对所需图像进行曝光从而获取手工影像;输入电脑,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和加工,加入图文信息经版式设计;根据海报设计内容及要求,选择印刷方式,最终出版海报设计作品。(图一为本人运用蓝晒工艺在海报设计中的探索实践作品)

(二)意义

蓝晒工艺在海报设计的应用,在于把古典手工影像与平面计中的海报设计相结合起来,对海报设计手法的有了新的探索,蓝晒工艺作为一种入门级的手工印相工艺,具有简单、方便和稳定的特点。蓝晒法不仅可以用在摄影艺术上,也可以用在平面设计上,蓝晒工艺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让海报设计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不但丰富了海报设计的的表现语言,而且极大地开拓了蓝晒工艺的宽度与深度。它是对古典摄影工艺的延伸,通过数字技术实践的再创造,形成平面设计作品,为海报设计注入新的形式美感。

四、结语

蓝晒工艺与海报设计的相结合,不但能够给予人们手工操作的机会,感受获取图像过程的乐趣,而且可以将这种传统工艺发扬光大,让其逐渐的融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且在平面设计方面得到适当的运用和发展。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不断探索不同专业类的融合创新的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永明.视觉语言探析:符号化的图像形态和意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杜士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公益海报设计范文第3篇

2006年“齐二药”、“欣弗”事件接连发生,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如何找出影响注射剂安全性的一些关键因素,从药品生产工艺的研发和药品注册审评的源头就严把产品安全关,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对上海市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和除菌工艺的调查结果为切入点,尝试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引起有关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视,使注射剂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1调查结果

对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而言,产品的无菌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非常重要的安全性指标。通常在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可使产品达到无菌的工艺方法有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然而,在对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的检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过滤和湿热灭菌的工艺过程不能足以确保产品的无菌,企业对于如何确保灭菌的有效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此外,原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部分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过滤和灭菌工艺亦有值得商榷之处。

为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GMP部曾于2003年对上海市生产湿热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1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该次调查的药品生产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外资企业,调查的品种既有化学药品,也有中药制剂,制备工艺中包括过滤和湿热灭菌,但除菌过滤后不经湿热灭菌的品种不在该次调查范围内。该调查共涉及154种产品224个规格 (以被调查企业所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品种之和计算,未扣除相同的品种数量),旨在了解这些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企业现行的和经国家批准的过滤和灭菌工艺条件。调查结果如表1至表6所示。

本文从调查的结果入手,重点探讨如何从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上确保小容量注射剂安全性的问题。本文中所述的安全性仅限定在与注射剂产品无菌有关的范围之内,即因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条件不合理而不能确保产品的无菌,从而造成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损伤。

2调查结果的分析

2.1采用企业现行过滤和湿热灭菌条件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使用的灭菌条件是:115.5 ℃暴露30 min、121.5 ℃暴露20 min或126.5 ℃暴露15 min。采用上述灭菌条件,还必须经过验证,证明其F0值不低于8才可认为符合灭菌要求。

该次调查中,采用115.5 ℃暴露30 min以上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有25个品种35个规格,采用121 ℃暴露20 min以上灭菌的产品有12个品种19个规格,采用126.5 ℃暴露15 min以上灭菌的产品有1个品种1个规格(参见表2)。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的灭菌条件进行湿热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仅有38个品种55个规格,分别仅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24.68%和24.56%(参见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还要求:由于无菌保证值与污染菌耐热性及污染量有关,在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均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包括除菌过滤等措施)来降低待灭菌产品的微生物污染。

根据上述要求,针对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的灭菌条件进行湿热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再进一步考察其除菌过滤的条件,发现其中有20个品种40个规格采用不大于0.22 μ除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16.23%和17.86%,而有13个品种15个规格未采用0.22 μ除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8.44%和6.70%(参见表3)。

这也就表明,被调查企业中仅有16.23%的小容量注射剂品种和17.86%的规格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条件的基本要求,如果假定企业在除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以外的其他方面,如配液、灌装等,处于理想受控状态,则这部分产品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

其余小容量注射剂产品中有112个品种164个规格采用的是100 ℃暴露15~45 min不等的湿热灭菌条件进行灭菌。

采用这样的条件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假如人们对微生物的知识稍加了解就不难判断其安全性如何了。以往的微生物学研究发现,细菌芽孢比其繁殖体具有更强的耐热性。炭疽杆菌的繁殖体在80 ℃只能存活2-3 min,而其芽孢在湿热120 ℃需10 min才能杀灭,肉毒杆菌芽孢在湿热120 ℃可存活4 min,而在100 ℃需330 min才能杀灭。所以要杀灭芽胞,湿热灭菌的温度应大于100 ℃。

Warth研究了细菌最适和最高生长温度与其芽孢耐热性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细菌繁殖体最适生长温度的增高,其芽孢的耐热性就增强。适宜于较高温度(55~67 ℃)生长的微生物,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等对湿热的抵抗力最强。因此,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已成为湿热灭菌过度杀灭法的生物指示剂,即通常以是否能杀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标之一来评估灭菌工艺的效果。

100 ℃暴露15~45 min的湿热灭菌条件,其灭菌过程的F0值不能达到8,也不能完全杀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生物指示剂。此外,笔者在对生产上述产品的企业进行GMP认证等各类检查中,极少见到有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除用生物指示剂进行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外,还在生产过程中连续地对微生物进行严格监控,证明灭菌后无菌保证值不低于设定的标准。大部分企业不知道应如何对这样的湿热灭菌条件进行有效的验证,不清楚检测灭菌前药液中的微生物污染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采用过度杀灭法灭菌的验证方法计算F0值或使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生物指示剂。

因此,这部分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无菌保证值未经有效验证证实可达到6,即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不大于10-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分产品的安全性是值得怀疑的。

针对100 ℃暴露15~45 min湿热灭菌的被调查产品,再进一步考察其过滤的条件,发现灭菌前采用0.22 μ除菌过滤器进行过滤的有70个品种和104个规格,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45.45%和46.43%,而未采用0.22 μ除菌过滤器进行过滤的有42个品种和60个规格,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27.27%和26.78%(参见表4)。

这表明,超过1/4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完全不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条件的基本要求,再加上企业对灭菌工艺验证的不完善,因此,这部分产品严格地说是不安全的。

2.2国内的药品主管部门对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过滤和湿热灭菌条件的控制不严

由于被调查企业中有不少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遗失,无法对被调查的所有产品品种和规格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但仅从已知国家批准的湿热灭菌工艺的128个品种和185个规格的产品来看,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的湿热灭菌条件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仅有21个和30个,分别仅占16.41%和16.22%;而采用100 ℃暴露15~45 min湿热灭菌条件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有98个和145个之多,分别占76.56%和78.38%;采用其他灭菌条件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有5个和6个,分别占3.91%和3.24%;未作明确规定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均有4个,分别占3.12%和2.16%(参见表5)。这说明有75%以上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获得国家批准的湿热灭菌条件不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的要求。

再从已知国家批准的过滤工艺的128个品种和182个规格的产品来看,使用0.22 μ除菌过滤器或等同的滤器进行过滤的品种和规格分别仅有16个和27个,分别占12.50%和14.84%;使用0.45~1.2 μ的过滤器进行过滤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有102个和140个,分别占79.69%和76.92%;未作明确规定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有10个和15个,分别占7.81%和8.24%(参见表6)。这说明有75%以上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获得国家批准的过滤工艺不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除菌过滤的要求。

这样的状况使得GMP检查员即使发现了企业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存在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上的缺陷,也无法制止企业的不合理行为,因为,在未获得药品主管部门正式批准重大工艺改变之前,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已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不得擅自更改,这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也是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的要求。在此,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和矛盾。

2.3出口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比内销的产品在湿热灭菌条件上更严格

该次被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家企业同时生产出口和内销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对同一品种和规格,这家企业针对出口和内销的产品分别设定不同的湿热灭菌条件,出口产品的灭菌条件是121 ℃暴露20 min,而内销产品的灭菌条件是100 ℃暴露30 min。

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提示我们:国内对于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已经落后于国际标准,同时,这种国际标准对于国内的企业而言是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

该次调查还发现,由外国人直接管理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在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的条件上全部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甚至更为严格。例如,有一家合资企业规定的湿热灭菌条件是121℃(F0=24)。这同时也印证了国际上对于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比我们国内更严。

3思考与讨论

通过对该次专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在此提出一些问题予以思考和讨论:

1)为什么会出现为数不少的被调查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工艺的无菌保证程度不足,安全性令人怀疑?究其原因,是落后的、不科学的传统观念在作祟。

在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检查中,笔者时常发现部分企业人员对于消毒和灭菌的概念模糊,将两者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在此进行澄清。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在对“消毒”一词含义的理解上,有两点需要强调:消毒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消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只要求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而并不要求把所有有害微生物全部杀灭。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非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的概念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灭菌方法通常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化学灭菌法、除菌过滤法和辐射灭菌法等。

由于种种原因,要做到完全无菌是困难的。国际上,一般用无菌保证值来表示物品被灭菌后的无菌状态,其定义为灭菌产品经灭菌后微生物残存概率的负对数值,数值越大,无菌状态越完全,但灭菌后微生物残存的概率不可能为零。按国际标准规定,湿热灭菌法的无菌保证值不得低于6,即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不得大于10-6。

消毒和灭菌的定义清楚地说明,对于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而言,要达到无菌只能采用灭菌的方法而不是消毒的方法。在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所提到的100 ℃暴露15~45 min的湿热灭菌条件在未经验证证实其无菌保证值可达到6之前,只能视作是消毒。但在企业甚至监督管理部门中,仍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它就是灭菌,长期以来国内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生产都是采用这种传统方法进行“灭菌”,并觉得其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因此,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不少产品在待“灭菌”前不进行除菌过滤。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适用除菌过滤的产品应例外,可采取其他的方法。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尽管从理论上讲,100 ℃暴露15~45 min的条件不足以确保无菌,但为什么经过这种“灭菌”处理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都能通过无菌检验?

其实,这些人对无菌检验的局限性缺乏认识。从统计学角度考察,如果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那么,含有少量微生物污染的产品批次也有可能“通过”无菌检验;而且,一批产品的染菌率越低,根据无菌检验的结果来判定整批产品的无菌,其风险就越大。从非统计学角度考察,无菌检验的结果实际上还与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有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培养基能使所有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都能生长,所以如果要保证这些微生物适宜地存活和生长,就必须使用多种培养基,但究竟用多少种培养基才合适呢?迄今没有定论。另外,培养温度和时间也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因此,仅凭无菌检验合格的结果就判定整批产品无菌是难以让人完全信服的,只有对灭菌的过程进行有效的验证并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小容量注射剂产品有足够的无菌保证程度和安全性。

针对这些错误的、不科学的传统观念,建议药品主管部门加强宣传与小容量注射剂有关的国内外先进的制药科学知识,帮助人们尽快更新观念,跟上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步伐。

2)正是由于监管部门中有些监管人员也有这些错误的观念,致使在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注册审批中,药品主管部门未对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等会影响产品安全性的因素提出严格的审评要求,设立严格的审评标准。

在国际上,无论是美国FDA还是欧盟都要求注射剂产品的申请人应提交灭菌工艺研究方面的资料。例如,美国FDA的《人用和兽用药品申请时提交灭菌工艺验证文件的指导原则》(1994年)就详细说明了需最终湿热灭菌的药品申报时所需提交的灭菌程序资料,其中包括:对产品及灭菌程序的说明;灭菌程序的热力学确认;灭菌程序的功效;环境的微生物检测;容器-胶塞系统及包装的完好性;细菌内毒素试验及其方法;制订及遵循正式书面规程的证据。

通过要求企业提交上述资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申报企业必须对产品的湿热灭菌事先进行深入、细致、严密的研究,从产品申报之初就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把关。

但在国内,药品主管部门尚未针对注射剂产品的注册申请制定出专门的详细的申报资料要求,也就是说,申报企业未被要求提交注射剂产品灭菌程序的详细资料。纵览2002年10月15日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其5个附件,未发现其中包含这种要求,而这正是对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进行源头监管的一个盲点。

为此,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完善药品监管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对国内注射剂产品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国外注射剂产品的注册管理要求,确定专门的、详细的注射剂产品申报资料要求,包括需企业提交灭菌程序资料等,设定严格的、科学的、合理的审评标准,并对已有药品批准文号的注射剂品种重新按照新的标准进行审查,推动和促使企业尽快对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充分的研究,改进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

一旦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确定了严格的、科学的、合理的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并经过药品主管部门批准后,GMP的检查就有了合法、合理的依据,也不会在检查过程中陷入合理性与合法性彼此冲突和矛盾的两难境地,GMP检查员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企业对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过程进行有效的验证并严加控制。否则,即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2002年底就限期生产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即使注射剂的GMP认证划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的范围,即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生产注射剂的企业进行GM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小容量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仍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也不可能将GMP认证的工作引向深入,引向更高的层次。

3)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企业应如何确保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的有效性,如何严格控制其工艺?建议企业根据产品的特性,科学设计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的工艺,针对不同的湿热灭菌方式,制定相应的、必要的控制措施。

湿热灭菌按照验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过度杀灭法、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和生物负载灭菌法。

对于热稳定性强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建议采用过度杀灭湿热灭菌法。该法不管待灭菌的物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和耐热性如何,都力求达到无菌保证值为6,通常可用使D121.1℃至少为1 min的微生物数量的对数值最少降低12来证实。只有最耐热的微生物其D121.1℃才会大于0.5~1.0min,耐热性较差的微生物理所当然会被杀灭从而达到更高的无菌保证值。挑战用的微生物的D值和最少降低12个对数值的最低目标是用来计算灭菌时间的,用于计算被灭菌物品的F0值。过度杀灭法不要求对待灭菌物品上的微生物数量进行日常监控,只要定期进行监控即可。但是,在验证期间应全面检测是否出现耐热细菌芽孢,并与挑战用的微生物比较其耐热性。

例如,欧洲药典中要求的过度杀灭的标准程序是121.1℃暴露15 min,采用这种灭菌程序可以不必使用生物指示剂。但即便是采用过度杀灭法,对小容量注射剂的药液在灌装前进行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仍然是WHO要求采用的措施之一,而除菌过滤可以有效地达到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目的。

对于只有中等强度热稳定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可用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该法在无菌保证值达到6时,允许部分生物指示剂未被杀灭,但所使用的生物指示剂的D值应大于待灭菌产品中所含有的普通微生物的D值。在对热稳定性较差的产品进行验证时,使用有耐热性的生物指示剂通常是有必要的,可通过允许生物指示剂的部分存活从而避免被灭菌物品过度受热。这种方法提供了可以与生物负载比较的无菌保证值,尽管仍需使用生物指示剂,但所做的验证比生物负载灭菌法更简单。

例如,如果灭菌前的生物负载不大于100 CFU/个容器,D121.1℃为0.2 min,采用使有耐热性的生物指示剂(D121.1℃为0.5 min)芽孢数量降低4个对数值的湿热灭菌程序可使无菌保证值不小于6。

对于热稳定性差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可采用生物负载灭菌法。该方法应足以杀灭待灭菌物品上的微生物,又不致于造成产品的降解。生物负载灭菌法是在对产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耐热性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般说来,只有生成芽孢的细菌需要测定D值,对产品在80~100 ℃进行热休克处理10~15 min可以剔除不耐热的微生物。一旦已知生物负载的耐热性后,就可以确定灭菌程序,使微生物存活的可能性不大于10-6。对生物负载灭菌法而言,分离出来的最耐热的微生物应作为生物指示剂,且通常在灭菌前应对每批产品的生物负载进行检测和评估。由于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可达到同样的无菌保证程度而不需要企业自制挑战用的生物指示剂,所以生物负载灭菌法未在制药企业中广泛使用。

除过度杀灭法以外,使用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或生物负载灭菌法都必须制定生物负载监控的计划,并从下列几个方面予以考虑:环境的季节变化、从配液到灭菌的时限(应包括预定的最大时限)、样品的均一性、产品批量的变化,还应测定每个容器或每升产品内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根据这些数据,可建立暂时的标准作为内控标准,直至收集到其它数据后再制定最终的警戒限和行动限。生物负载监控的计划还应有明确的取样频率、取样数量、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和可接受的标准。

WHO对采用过度杀灭法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药液仍然建议在灌装前进行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因此用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或生物负载灭菌法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其药液在灌装前更应进行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如采用除菌过滤),这对于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了。

4结语

长期以来,人们都熟悉这样的说法:要是生了病,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这种说法虽是用药的一个基本法则,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无法彻底放心的心态。

公益海报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报设计;思维创作;设计过程

海报设计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很常见的一种招贴方式,通过设计的色彩、图像、版面空间关系等,形成有号召力的视觉画面,使之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目光,同时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准确快速的传达给观众,以合理的方式达到它的宣传目的,使人们能接受到宣传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和含义。海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信息传递,成败关键主要是信息是否正确、快速传递出去,同时是否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能达到记忆或进一步思考的效果。因为只有使观者接受信息并记住,海报才能真正起到它的作用。海报在设计时,一般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主题要明确、重点文字信息要突出、色彩搭配不能太复杂、符合观者阅读习惯、以最短的时间吸引观者、元素不要过多要精炼、合理的构成关系。很多初学者,虽然都懂得海报设计需要遵循的几个特点,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又不知从何入手设计,脑海里很多模糊或清晰的概念想法或者创意点居多,但却不知如何删选最有力的设计点,或者不能有序而准确地整理出恰当的视觉元素进行概念的阐释。那么,我们尝试以一幅优秀的反对家庭暴力的公益海报为例,通过海报设计的步骤,展现海报在创作时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对如何有效选择创意点进行海报设计的分析。

1调查研究,分析项目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要了解项目的主题和它宣传的目的,然后搜集资料素材做进一步的了解。除非你之前就非常关注并了解家庭暴力这个课题,否则一定要全方位的去调研,做深层次的理解,要了解这个现象存在的危害、人群,从人的个体、社会整体、精神层次、政治法律、求助途径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在调研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它的特点,什么样的图形、语言、文字等能表达家庭、暴力、反抗等这些词语,甚至可以把自己当目标对象的一员,想象一下最能代表家庭暴力的精神感受和这类人的心声,即我们需要并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取。通过调研,我们可知,家庭暴力包括肢体上的热暴力和语言上的冷暴力,暴力的对象一般是夫妻之间或者家长和孩子之间。而在这些受害群体中,主要受害者普遍以女性为主,因女性柔弱善良的性格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羞愧感,包括一些受害者因为缺乏对相关法律和求助途径的认知,导致受害女性无法阻止事件的发生,只能无奈忍受。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家事,受害者不知可以从法律中得到帮助,施暴者不知此行会受到法律制裁。从这些调研中,明确海报的目的——让人们关注家庭暴力,以正确、法律的目光看待,并提醒和鼓励受害者可以通过自己结束厄运,重获新生。

2确定海报主题,思维推导寻找恰当的视觉语言

根据前期调研,总结主要特点,提出海报的设计主题。如头脑里的概念还很模糊,可用思维推导的方式,推演出海报设计的主题。从前期调研中,选择一个点作为你设计的切入点。例如,语言暴力,语言是有力量的,正能量会帮助一个人,负能量会毁掉一个人,难听的语言就是武器。很多家庭普遍存在语言伤害,但又没有足够的认识,尤其在一些已经构成语言暴力的家庭,因为无知和软弱,很多人常年承受这种精神上的暴力摧残。在家庭暴力中,女人最容易成为受害者,所以我们锁定设计对象——男人对女人的语言暴力,那么,我们海报的主题就是反对语言暴力,提醒大众语言暴力的危害。我们所要表现的就是语言是暴力。通过思维推导,语言会想到什么?语言——嘴巴、吵架、声波、攻击、难过、痛苦……暴力会联想到什么?暴力——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家长对孩子、力量、冲击、危害、武器、杀伤力、痛苦……武器会想到什么?武器——威胁、伤害、攻击、刀枪棍棒、石头、导弹、拳头、脚……

3确定设计方法

当海报的设计概念清晰后,也就是对设计设置了一定的限制条件。所有的设计都要服务于这个概念来。如何能表达“反对语言暴力”,我们选择用“语言是暴力”,来提醒人们“语言可以变成武器,伤害他人”。用逆向式方式阐释“反对语言暴力”这一主题。因此,我们选择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即男人对女人吼叫的场面,既能让观者产生共鸣也是信息最准确的表现。

4设计海报草图,确定具体表达元素和各元素之间的构成关系

通过前期一系列的思考过程,我们要选择恰当的元素来表现语言是武器、暴力。在前面的思维推导时,我们已经提供了一些能联想到武器和暴力的元素(如刀枪棍棒、拳头、石头、痛苦),这里我们选择拳头,因为拳头是施暴者的一部分,用拳头代表“施暴者的语言”是暴力,配合受害者的痛苦表情“,语言”这一词语的元素在我们选择施暴时的动作和主要行为的主体——“嘴巴”,来说明家庭里的语言暴力。在草图上确定男人对女人吼叫的画面,选择侧面,因为侧面最具表现力,能展现人所有的表情行为和感受。然后,确定图片的景别——选取近景,近景有突出强调作用。

5海报制作,注意细节处理

根据项目实际要求设置海报尺寸,精心处理海报的版面构成关系,合理安排图片在画面的位置。选用开放式构图,主角的头部不要全部展现在画面中,放大暴力的力量,突出暴力的危害。开放式构图也能带给观者一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在这个构成关系中保证作品有明确的视觉焦点,运用合理的色彩。在制作时使用的照片素材,需要提前进行修改和润色。色彩方面,要充分考虑色彩心理学,不同的色彩代表的情感作用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色彩知识才能更好地作用于海报设计。这里,我们根据语言暴力的主题,选用灰色调,灰色具有冷漠、孤独、压抑的特点,通过黑白灰关系加力语言的危害,从情感上深入人心,明确语言使用不当会变成为武器这一观点。

6调整修改

这是设计的最后一步,整体观察,进行调整完善,直到能完整体现海报主题与信息突出、抓人眼球、印象深刻、简练明了。反对家庭暴力之语言暴力的公益海报设计最终效果。当创意形成,设计成稿,也可用相同的设计手法进行系列设计。可以改变角色和暴力的方式,以不同发型、肤色、体型的男女,用不同的施暴方式,以此表示无论什么种族、阶层,语言暴力都有可能存在,语言暴力都是一种杀伤性极大的武器。同时,系列作品能加强设计力量和宣传力度,达到更好地传播效果,提醒人们注意说话方式,防止语言暴力。

7总结

海报主要以图形图像或文字为主,通过简化信息,简短清晰地表达意义。如何简化信息,选择合适的视觉元素尤为重要,这需要设计者善于总结、分析、调研,最后需要合理的构成关系和色彩表现来为提取的信息元素服务。只要思维过程清晰,有了素材、理解,就会有概念,然后就能够根据限定条件进行符合主题的设计,以达到海报准确传达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公益海报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纸艺;海报设计;空间

1 纸艺和海报设计融合的必然性

首先纸艺与海报的融合,有利于纸艺的发展与传承。这里的传承是在有所蹄选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纸艺不断更新,创造出属于当下文化的新形式。将纸艺融入海报设计空间的表现,可以帮助设计巩固加深对于海报设计主体的理解、评价、认知的能力,更加鲜明地展现海报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深入理解设计作品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遍地商业设计的今天,纸艺融入海报设计中可以为其增加很多艺术气息,文化修养。并且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满足消费者更多的品位和文化的需求。

2 海报设计中纸艺空间表现形式

海报二维平面表现在形式上给现今的社会审美带来了一定的疲惫,空间的概念注入到二维平面中可以带来很多新的体验和突破。

2.1 “加法”

二维到三维添加融合式“加法”的方式,为海报形态空间由平面向立体转化增添新的形式表现和视觉效果。在二维的基础上寻找立体融合的诉求点,通过纸艺对其加工处理,巧妙的增强海报的视觉效果,并对受众加深印象强化主题。例如“文字飞千里”立体海报,折千纸鹤送祝福是人们寄予美好祝愿的一个习俗,广为流传,当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以后,设计师将立体千纸鹤的祝福引入海报当中,十分巧妙地传递人们心中的祝愿。千纸鹤的加入不但没有显得特别突兀,反而加强了文字的主题与整体感。

2.2 “减法”

通过纸艺用“减法”的方式使得海报空间形态从二维到三维形态延伸,为其注入新的视觉立体形态。纸艺的加工方式有很多其中剪纸、纸浮雕、刻纸等对于纸材的“减法”方式应用到海报设计中,可以使海报呈现半立体效果,更具吸引力。例如,Sulian Legendre为法国吉他大师Pierre Bensusan专辑《MUSIQUES》设计的海报,这组音乐相关的海报作品曾为他金奖。这张专辑融入了多种音乐元素,有中东、美国民遥、拉丁等。这一系列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将纸艺的折叠、剪切、穿插等手法的融入用“减法”的方式在变化中统一视觉形象,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形态丰富造型各异的海报招贴。纸艺可以使海报的层次感更强,在不同角度观看可以带给受众更强烈的空间感和趣味感。纸艺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在海报这种绝对静止的画面中看到“时间”传达动态的信息,赋予海报新的竞争力和独特的气质。

2.3 “互动”

纸艺参与到海报设计中,并将受众加入海报的传播与交流中完成设计,是一种新的体验式的设计思路。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受众变成主动方,参与、触摸、真实感受都可以迅速拉近设计师和受众的距离。不仅可以增强对海报信息的记忆,还是一次与设计亲密对话的过程。设计师黄炳培先生的“父女”“母子”海报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式海报,通过纸艺的折、叠、翻的过程,让观者触摸到海报,并和作者一起完成海报信息的传递,将海报的诉求点直接放入互动环节中,和传统的海报对比,信息传递的深度更加生动,为观者带来更多真实的体验和内心的触动。

3 海报设计的纸艺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融合

海报设计的纸艺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融合,出发点当然是海报的诉求点为基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艺术性必然要服从于实用性。任何革新都不能离开信息主题的传达。海报空间二维到三维的过度延伸是为其提供更多的新的思维的碰撞,开辟新的设计道路,有利于海报在表现形式上的不断深化。设计的灵魂是创新,对已知的海报陌生化处理,并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平面静态的束缚,并对其空间进行革新处理,增强受众真实感受,为海报设计带来全新的思考方式。

实用性是产生海报设计的根源,以受众者为目标和向导,一张没有实用性的海报也是没有它价值的。艺术性并不是表面的标新立异,而是可以增强受众的注意力,更加有趣生动的把设计展现出来。使海报能更加生动、形象的传达主题意图,从而获得更多的价值。日本著名设计家田中一光先生曾说:“海报是一张充满信息情报的纸作为世界各国人士之间交流的海报,具有设计上独特的普遍手法和情感,优秀的作品可以跨越国境,促膝谈心,相互理解,近年各国招贴为人收藏,正因为有它的时代性和永久性。”纸艺与海报融合不仅可以将纸材加工运用道其中,还可以与设计融为一体,充分地把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

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纸艺与海报设计的融合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的设计思维中,大大地扩展了设计领域。无论对于表现形式上的变化还是思维方式的更新,无论对于视觉方面还是触觉方面,设计师都可以从一个全新的方向去探索。

4 结语

无论纸艺使海报的形态空间向立体融合还是向动态空间延伸,纸艺最大的形态特点就是其不仅可以看到并且可以让受众在触感上真实地感受到,而就是这里的真实感给平面的空间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使受众对海报宣传的真实性有了更多的更深层的感触。而无论对于商业还是公益文化的宣传而言,“信任”“真实性”是打开受众的最直接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书艺问道[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 陈琳琳,邬烈炎.现代纸艺[M].中信出版社,2003.

[3] 石原义久.创意之道120位日本当代设计大师的创意现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