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商大战

电商大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商大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商大战范文第1篇

2012年,苏宁、国美、京东等线上线下巨头磨刀霍霍,要凭家电价格战争强斗狠,博得了不少眼球,却以虚晃一招收场,令人看不明白。如今,苏宁云商出世,仿佛也有些云里雾里。拨开云雾,网购“钱”景已是真真切切,传统零售商与新兴电商狭路相逢就在眼前。

受益于网购井喷行情,电商保持高速发展。去年京东交易额突破600亿元,苏宁的电子商务业务销售额达183.36亿元。阿里系更是一骑绝尘,仅去年前11个月旗下淘宝和天猫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相当于2011年中国商业连锁企业销售额排名前3位百联集团、苏宁和国美三家全年销售额的近3倍。

互联网时代,受技术驱动与消费习惯变迁影响,新的市场商机涌现,渠道格局也将经历重构。饱经商战考验的企业家张近东就表示,零售业竞争是永恒的,不断变换的是对手和竞争手段。新的阶段,不是同行的成了同行,不是对手的成了对手。

受制于行业成本不断升高、网购分流市场等因素,传统商业必须加速转型。苏宁、国美等零售巨头经过前期试水之后,对于网购市场的雄心已远非分一杯羹而已。云商概念的成型,意味着零售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苏宁的线上目标不光是超越京东,而是要布下更大的棋局。

电商大战范文第2篇

1月1日

店铺:顺丰优选

关键词:鲜果食材

血拼理由:吃货的冬天不太冷

顺丰优选是中国电商队伍中比较年轻的选手,它在2012年6月正式上线,它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干干万万个美食达人,因为在整个网站上充斥着多达几千种水果时蔬、酒水饮料、鲜肉副食等等等等,它依托着自己快递速度的优势揽获了许多年轻受众。1月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各种鲜果美食在此时很难在同一地域同时贩售,而对那些宅男宅女来说,没有比拖着自己去漫天大雪中扫货更沮丧的事情了,所以顺丰优选在这个时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国外零食,还是鲜果时令都能在接近快递爆仓的年前时期,在你敲动指尖后迅速送货到家,顺丰不但会按期增加配送城市,也会在这个时候实行包邮、折返优惠券、直赠礼品等促销方式,和吃货们一拍即合。

2月14日

店铺:乐蜂网/聚美优品

关键词:美妆理容

血拼理由:送她一个爱的礼物

不要觉得在2月14日这天,只有商场和公园会人山人海,各大网站早就想好对策去帮助每一个男生去讨好心仪的那个她,当然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在那些“冤大头”身上捞一笔。所以在这个时候,每每被女性青睐的化妆品网站也会被成千上万的男性光顾,而乐蜂网和聚美优品几乎可以称为当天的并列“花魁”。这两大网站是目前中国最具名气和人气的化妆品电子平台,前者依靠CEO的名人效应和多平台宣传,后者则以创新的传播手段积累粉丝,两个美妆网站的上万种宝贝的价格会在这个月一降再降,送她一个爱的礼物在此时最合适不过。

5月1日

店铺:亚马逊

关键词:综合

血拼理由:治疗年中网购综合症

亚马逊是中国电商界的一个“异类”,它从不急切地加入价格战的行列,也不会慌张地在意一时的金钱利益,它总以更加长远而周全的方略规划布局,从而一直有着自己坚实的一席之地。很多网友在年中的时候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无法从纷繁复杂的电商竞争中选择最优方案,而自己的购物节奏也会被各种促销广告打乱,这种感觉在年中会非常明显,面对已经度过的半年扫货光景和即将到来的下一轮,亚马逊是一个让消费者可以适当小憩的环境,它的价格在一个基本较低的标准内不会波动,不用担心伪装的促销陷阱,对在小长假中缓解一下“网购选择恐惧症”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6月18日

店铺:京东商城/苏宁易购

关键词:电器

血拼理由:家电巨头的纪念日

6月18日这天既不是节日也不没有假期,但是从2012年开始,“618”几乎成为了电商界一个敏感的数字,除了京东商城会进行店庆促销之外,像苏宁易购、国美库巴这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会自然而然地与京东形成对垒,而这些博弈对用户来说却是“坐收渔利”。用户在网购过程中最为重视的是价格、物流和售后,而价格自然首当其冲,我们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会看到以往昂贵的电器会突降其价,京东会投入几亿元的优惠券,苏宁易购的单秒订单也会过万,看来“618”确实是我们需要铭记的一天。

10月1日

店铺:凡客诚品

关键词:服装

血拼理由:亲民店铺周年庆凡客诚品是电商界的一匹黑马,它以亲民的价位和良好的服务为自己的服装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它充斥在公交站和地铁站的广告大片总是极有创意而又具视觉冲击。每当国庆节来临的时候,也正值凡客的店庆之际,在此期间大部分的商品都会参加满多少减多少的优惠活动以及秒杀特惠,而熟悉凡客的网友们会知道,通常凡客的折扣力度会在周年店庆的时候达到巅峰,所以这个时候为自己抢购几件秋冬新装是个不错的主意。

11月11日

店铺:天猫

关键词:综合

血拼理由:阿里巴巴的宝藏

“双十一”这个传统的光棍节从2010年起便成为所有电商“华山论剑”的决战日期,天猫在这场战役中通常能够取得出色的成绩,如果亲们在价格战中挑花了眼,选择天猫应该会不出错,让我们先来看看本次天猫在双十一的促销特色。这回天猫采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战略,即线下品牌会提前派发天猫优惠券,而线上又会反赠品牌折扣券,这样形成双向良性互动。7万个品牌、3万家门店、包邮赠品、优惠折扣、预售秒杀……天猫还在网页中以精心的布局为网友罗列了活动日期、分会场入口、活动攻略等等信息,看来亿万网民势必要在寒冷的冬天进行一场热火朝天的欢乐抢购狂欢节了。

8月15日

店铺:当当网

关键词:图书

电商大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商大战 新媒介 广告传播

对于国内电商而言,今年夏天注定“不消停”。从8月14日的一条微博开始,京东、国美、苏宁掀起新一轮价格大战。当日晚上,京东掌门人刘强东率先发微博“约战”,声称要盯紧苏宁,所有大家电产品要比苏宁线上线下都便宜。随后,苏宁、国美被迫入局,开始调价促销,“京、苏、美”的“三国杀”由此开始。

此轮电商大战各方已鸣锣收兵,参战的几方虽未晒出具体的“成绩单”,但各自网站的访问量均达到历史最高。电商大战到底有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我们姑且先不做探讨,就传播效果而言,电商赚足了关注度,“没花一分钱,却覆盖了全国的消费者,比以往任何一个广告传递效果都更好。”有媒体如是评价说。作为地方城市电视台一名广告从业人员,笔者以为电商大战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微博成就“低成本商战”,新媒体“推手”作用不容小觑

有谁能够料到,这场铺天盖地的价格战,仅仅由互联网上的几条微博引爆。有数据显示,8月15日大战当天,京东商城上午大家电的销售额突破2亿元,全天大家电销售额突破3.5亿元;而苏宁易购至当晚18时,网站访客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倍,整体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了10倍;最后参战的国美,8月17日正式启动全国1700多家门店“击破网价”行动,门店宣战首日,销售与平日相比增长4倍以上,整体增长达415%。

如此火爆,恐怕电商大战的始作俑者所未料及,如此效果,也恐怕让十年前创造了“脑白金”营销神话的史玉柱汗颜。当年脑白金广告不仅出现在城市的墙面、公交车身,路牌、横幅也到处都是,打开电视你也躲不过“脑白金”的入眼入耳。几年间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几年间的铺货和渠道投入,史玉柱砸下了数十亿元的真金白银。

三年前人们还不知微博为何物,而如今,当微博被商家利用,成了商战中的强大“广告宣传舆论场”。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刘强东的几条近乎零成本“约战”微博,一举抵消了史玉柱数十亿元的广告投入。

笔者以为,此次价格战吸引了巨大的社会关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商家都已经达到了目的;无论价格战中谁占优势或是劣势,“广而告之”的效果已经显现,无论是参战的“京、苏、美”之间的相互“掐架”和自我“吆喝”,还是消费者的自觉不自觉地“货比三家”,抑或是各大媒体对此的关注报道和评论,实际上都起了免费帮商家放大宣传的作用。对于这种铺天盖地的传播效果,有谁能说得清楚这不是商家早已打好的如意算盘呢?

二、电商大战“听上去很美”,拷问着商家的道德和诚信

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崛起,家电卖场昔日车水马龙,如今门可罗雀,实体店的销售繁荣已是明日黄花。国内几大家电商卯足了劲向电子商务进军,抢占地盘,融通资本,事实上早已为这次电商大战埋下了导火索。此番电商间激烈的“口水战”赚足了消费者眼球,几大电商也借助价格战的“噱头”,大打营销牌,从线上打到线下。许多实体店门口的大幅降价的宣传语令人激动,各商家的官方微博也贴出现场火爆场面的照片。但有细心的消费者就发现,实际上,只有部分商品的价格做了一定的调整。

出于职业的习惯,笔者特意浏览了几大电商的网站,并去实体店逛了逛,在苏宁、国美等多家门店,人气较平日是旺了许多。然而,“货比三家”,一趟跑下来就有消费者抱怨,这次电商价格战听起来“很美”,但细细比较后发现,实体店优惠的商品有限,网上很多商品要不没货,要不就是有的地方无法送达。有营业员坦诚,此次降价的只有少数几个主流型号,而且有部分降价商品与网站商品也有“大不同”。事实上,实体店许多型号的产品的价格要比网上贵上几百元,如此价差,令人生疑。实际上,在这场价格战中,电商之间直接交火的产品有限。京东祭出“零毛利”的大旗,没有把“苏、美”实体店“高达20%的大家电毛利率尽可能拉低”了,反而在此次价格战中借势涨价商品达120余个。不少消费者表示,虽然看上去降价的商品很多,但在实际购买中却发现一半商品缺货,“口惠”而“实不至”。

俗话说,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电商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尽,有媒体评论说,消费者看似在价格战中坐收渔翁之利,实际上却是电商博弈中的弱势群体,消费者的真诚被电商们忽悠了。更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网购前比价的消费者不会超过10%。许多电商在促销中常常会采取先涨价再降价的手法,促销价有可能比普通价还高。商家的最终目的是盈利,消费者很可能最终为这场“掠杀”买单。从电商间以往的价格战分析,物流时间过长、售后服务不能保障等问题都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电商“掐架”,需要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购买家电要根据刚需,不能单纯看降价幅度,冲动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反而增加了生活成本。倒是电商们在进行价格竞争时,不妨也进行服务的竞争,进行商业道德和服务诚信的竞争;消费者在比质比价的同时,更要比服务、比承诺,避免因电商价格战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传统媒体与其做“壁上观”不如“取长补短”

电商大战范文第4篇

来自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淘宝和天猫的服饰鞋包类消费超过3000亿元,占淘宝和天猫总交易额的30.3%。对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发现,全国约36%的服饰鞋包消费都是在淘宝和天猫上完成的。毫无疑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改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即使是行业巨头,停下就有可能被超越。7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重组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七大事业群。

就在一家独大的阿里系重新整合自己的CBBS(消费者、渠道商、制造商、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大市场时,以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平台电商轮番进行激烈的价格战,腾讯、甚至多家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8月14日,刘强东的一条微博引发“围观”,京东挑战国美、苏宁线下店,10%的毛利让消费者得到实惠。随即得到苏宁、国美等卖场和其他电商的回应,相续加入大战。8月15日,京东与苏宁、国美展开“价格刷新战”。

9月25日,苏宁以6600万美元收购母婴类垂直电商网站红孩子。红孩子保留品牌、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的同时,开始运营苏宁易购的母婴频道,红孩子的物流部门也将统一纳入苏宁旗下。

电商大战范文第5篇

在过去的这两个月,苏宁易购、京东、天猫成为电商主角,掀起了所谓电商“史上最强价格战”,硝烟尚未散尽,新一轮据说会更惨烈的价格战又将到来。

而这次,更多的力量也将加入进来,B2C竞争形势愈加复杂。多方混战

知名咨询公司波士顿近期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可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中国网络零售销售额将增长两倍,达到3600亿美元以上。

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对任何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么多的电商企业才会不顾代价,大打价格战,纷纷流血抢占市场。

日前,据接近黄光裕家族人士透露,尚在狱中的黄光裕已明确指示,国美商城要将价格战进行到底,对线上零售市场格局进行彻底洗牌。

“此前的价格战,都不是真正的价格战。以往的价格战,供应量只有十几台或几十台:或是把价格调到最低但没货,消费者根本买不到。这种小打小闹的价格战对行业、对消费者都没有丝毫的意义。”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总经理韩德鹏如是说,他认为一轮轮价格战下来,京东已失去其价格上的优势,继续开打价格战不外乎让其亏损进一步扩大。

库巴副总裁彭亮在微博上回应刘强东,称库巴期待价格战再度来袭。

连一贯低调谨慎的亚马逊中国也坐不住了,启动“低价总动员”。亚马逊全球副总裁曾特意来华声援价格战,中国区副总裁李岩川表示:电子商务是场马拉松,这场马拉松就看谁能跑到最后,亚马逊10年前便是上市公司,资金充足,跑到最后的一定有亚马逊。

而另一个因缺失6月电商大战被质疑“跌出第一阵营”的当当,尽管李国庆曾以当当在经营上寻求差异化作为解释,但随后也赶紧回到了价格战的阵营,7月3日,当当网日用百货入夏促销活动上线,所有参加活动的商品在折扣之后依然享受满200返200的优惠力度;7月27日消息,当当网完成向1000万用户赠送100元当当优品礼券。用户购买指定商品且单张订单N300元可用。

格局难定

在易凯资本CEO王冉看来,京东、国美、苏宁易购等众多电商的持续加入,把B2C电商大战拖热入了加时赛。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秩序、没有裁判、没有规则的加时赛,只有对手没有队友,这场加时赛打到最后,都不一定会有赢家。

现在的价格战,最直接的目的只是扩大了平台和营收规模。但是,这样的规模未来能否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即便亏损最为严重的厂商撑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他们赢得了什么?赢得了一种低效率、低(负)利润率业务。怎么赢利依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要知道纵然某方领先了,也不敢再随意提价,强如亚马逊在美国基本上形成了垄断地位,但也不敢随意提价,因为那就等于给同业对手以及其他业态以竞争空间。

腾讯电商控股公司CEo吴宵光告诉记者,做多大的规模,拥有1000家、1万家还是10万家商户对电商平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看商户是否可以跟平台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体验。从平台建设初期就应严把服务关和商品质量关,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口碑。

电商老兵黄若认为,今天不赚钱是为了明天赚更多的钱,这句话原本就是悖论。今天的电商大手笔花钱之后,谁的销量增加到可以抵消成本了?更重要的是,无法通过价格战真正构成行业壁垒。行业壁垒就是在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运作模式、顾客忠诚度等。

如果以高成本和不断牺牲利润的代价来抢占市场份额,只会让企业自身和整个行业步入恶性循环,深陷泥潭,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路向何方

在去年电商寒冬来临时,业界曾掀起一股反思和讨论电商模式的潮流,针对赔本赚吆喝的困境,有众多业内人士开始呼吁,电子商务应该向商业本质回归。

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认为,不是电子商务不好,是企业没有去遵循商业最基本规律,电商本质是商而不是电,互联网只是个工具,本身并没有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任何一个想要去违背商业模式本质和精髓的、所谓的“伪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一定会受到市场抛弃。

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则认为,互联网改变了工业时代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力量对比不均衡的状况,消费者将决定生产什么、何时生产、甚至如何定价。未来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不取决于企业,而取决于用户。

因而,由原来的以厂商为中心、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促销和低成本竞争的B2C模式,应该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和精准化服务的C2B模式。这样,电商企业也可以随时了解消费者的反馈,获得海量的个性化订单,甚至可以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到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