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商大战

电商大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商大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商大战范文第1篇

2012年,苏宁、国美、京东等线上线下巨头磨刀霍霍,要凭家电价格战争强斗狠,博得了不少眼球,却以虚晃一招收场,令人看不明白。如今,苏宁云商出世,仿佛也有些云里雾里。拨开云雾,网购“钱”景已是真真切切,传统零售商与新兴电商狭路相逢就在眼前。

受益于网购井喷行情,电商保持高速发展。去年京东交易额突破600亿元,苏宁的电子商务业务销售额达183.36亿元。阿里系更是一骑绝尘,仅去年前11个月旗下淘宝和天猫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相当于2011年中国商业连锁企业销售额排名前3位百联集团、苏宁和国美三家全年销售额的近3倍。

互联网时代,受技术驱动与消费习惯变迁影响,新的市场商机涌现,渠道格局也将经历重构。饱经商战考验的企业家张近东就表示,零售业竞争是永恒的,不断变换的是对手和竞争手段。新的阶段,不是同行的成了同行,不是对手的成了对手。

受制于行业成本不断升高、网购分流市场等因素,传统商业必须加速转型。苏宁、国美等零售巨头经过前期试水之后,对于网购市场的雄心已远非分一杯羹而已。云商概念的成型,意味着零售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苏宁的线上目标不光是超越京东,而是要布下更大的棋局。

电商大战范文第2篇

农村电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并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商平台的实体终端往往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让农民能够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广义上,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将更多的物资以及农村所需的信息服务带到农村。但随着时间发展,农村电商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它不再看起来像是电商巨头们对农村消费人群的一种“救济”。在为农村不断带来丰富的资源的同时,农产品也在通过农村电商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而不再需要通过层层流通环节,从而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所以,与其说农村电商是在为农村服务,不如说它是农村与城市互通有无的一个重要桥梁。

那么,巨头们是怎么玩转农村电商的呢?

阿里,以淘宝村之名

不管是无心插柳,还是有心为之,在中国农村电商做得最专业的恐怕就是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了。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浙江、广东与江苏等地的农村先后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所谓的淘宝村,其实就是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人民币1 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村庄。2013年,被阿里官方承认的淘宝村仅有20个,一年后就被刷新到了211个。甚至在淘宝村的基础上,阿里还发展出了淘宝镇、淘宝县,成功让无数农民摆脱了过往“靠天吃饭”的窘境,将自己的商品直接推销到消费者手中。

淘宝村的出现,并不仅让农民手里有钱了,它还有效改善了农村社会结构,并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不仅让许多外出打工的青年能够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还让因为空巢现象导致的老年人赡养以及儿童教育问题得到了缓解。其实这很好理解,当人们不用背井离乡忍气吞声就能获得自己期望的收益时,自然更愿意留在家乡里。

而为了能够让淘宝村的模式继续扩张下去,阿里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根据2015年5月12日公布的《青岛市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提出了发展农村电商的“4215工程”,计划在全市辖区内打造100个电商示范乡镇和500个电商示范村。阿里的“野心”,可见一斑。

京东,买卖宝、3F齐上阵

在阿里将一个个乡村变成“淘宝村”之时,老对手京东也不甘寂寞。首先,京东搞出了一个汇集各类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商的新平台―京东帮,它可以为京东商城第三方入驻卖家提供个性化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用来促进卖家经营活动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简单来说,它就是京东第三方卖家的一个后勤部门,让“人”来帮“人”,从而让京东的第三方卖家带动起一批人致富并打通货物流通渠道。虽然它并没有明显倾向于农村,但事实上做电商背后服务商,对于地域并没有特别的限制。由于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运营成本更低,而且在劳动力获取上有天然的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京东帮人”开始立足于农村。

如果说京东帮是环境的选择,让它在农村之中混得更为如鱼得水,那么注资买卖宝,就是京东正式吹响进军农村市场的一大明确信号了。作为一个农村移动电商平台,买卖宝前一段时间完成了它的D轮融资,而其中在投资方名单之中,赫然出现了京东的身影。虽然买卖宝并没有透露京东到底给了它多少钱,但是据笔者了解,这一次融资京东并没有采取“给了钱就等收益”的粗放式投资,而是与买卖宝达成了诸如商品链、仓储和物流等多方面战略合作。我们知道,买卖宝是一个主要面对农村市场的电商平台,虽然城市居民对于它的了解度不深,但是在农村,它却活得有声有色―目前其用户月访问量已达1.1亿,服务区域覆盖了中国58万个行政村。这一次京东的注资,目的无疑就是利用买卖宝这个平台,将自己的触角深入中国农村地区。

最后,在今年四月的时候,刘强东还提出了一个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的3F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包括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和生鲜电商战略,而这就是京东今年在三农领域的发力点。3F战略旨在提升京东面向农村的物流体系,让农民能够更方便的买到农药等农资商品及手机、家电和日用百货等工业商品。同时,还可以通过京东白条与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让农民具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并解决其借钱难、贷款难与借贷成本高等难题。而生鲜电商战略则是通过大数据技术,让农民将手中的农产品能够和城市消费者的农产品需求对接,保证农产品直接送到城里人的餐桌上。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3F的前2F战略只是为了将自己手中的商品卖给农民,和阿里的竞争关系不大的话,生鲜电商战略则直接动了后者手中的奶酪。可以想见,同样是将今年作为自己农村电商重点之年的阿里,绝不会等闲视之。

国美苏宁,加速渗透

在京东和阿里为了农村市场这块肥肉明争暗斗不爽的时候,其他电商也没有在一旁嗑瓜子纯聊天。他们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对于农村有天然的亲和力。相对于后来发展起来的电商巨头们,像苏宁与国美这样的企业,虽然电商平台起步有些晚,但是在人们才知道京东是啥的时候,苏宁与国美的家电大卖场就已经开遍了无数村镇的角落。就许多对互联网敏感度不高的农村人口来说,实体店依旧是他们的首选,所以至今他们买家电的首先依旧会是苏宁、国美。可想而知,当这些企业转型往电商方向发展的时候,许多农民依旧会紧随其后。

对于这样的天然优势,苏宁与国美自然不会选择忽略。在今年年初,苏宁农村电商服务站开启了自营和加盟模式,允许农村居民能够加盟其中成为苏宁的一份子,帮助苏宁来点对点地向农村市场贩售各种商品,并提供品牌推广、购物消费、物流售后、便民服务与招商服务。

而国美作为最早一批启动农村市场战略的电商,早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农村市场中扎根。而在今年7月底,它还消息称将收购控股股东全资拥有的艺伟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部发行股本,以延展二三级城市和电商的布局,并实现600多个城市、2 500多个县区和45 000多个乡镇本地化物流配送安装,尝试扩大自己的版图。虽然在城市之中,苏宁与国美的小日子过得远没有京东和阿里那么自在,但是在农村里,他们的亲和力却是天然的优势。

最后,让人非常意外的是,微商也在农村市场之中大展拳脚―其实想想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当许多一线品牌不愿意入驻农村市场时,许多微商就借此通过《微信》来推销产品。由于农村是一个更讲究“人情味”,更容易相信熟人的市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能力也不低,这就给了微商以可乘之机。比如说面膜,你是愿意坐三四个小时的车跑到城里大商场去花个大价钱买一盒呢?还是愿意直接花点小钱让“朋友”给你打发快递送一盒呢?所以别觉得微商在农村的兴起有点匪夷所思,能够泛滥,就意味着他们有市场。

农村电商,正成为一种现象

电商大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商大战 新媒介 广告传播

对于国内电商而言,今年夏天注定“不消停”。从8月14日的一条微博开始,京东、国美、苏宁掀起新一轮价格大战。当日晚上,京东掌门人刘强东率先发微博“约战”,声称要盯紧苏宁,所有大家电产品要比苏宁线上线下都便宜。随后,苏宁、国美被迫入局,开始调价促销,“京、苏、美”的“三国杀”由此开始。

此轮电商大战各方已鸣锣收兵,参战的几方虽未晒出具体的“成绩单”,但各自网站的访问量均达到历史最高。电商大战到底有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我们姑且先不做探讨,就传播效果而言,电商赚足了关注度,“没花一分钱,却覆盖了全国的消费者,比以往任何一个广告传递效果都更好。”有媒体如是评价说。作为地方城市电视台一名广告从业人员,笔者以为电商大战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微博成就“低成本商战”,新媒体“推手”作用不容小觑

有谁能够料到,这场铺天盖地的价格战,仅仅由互联网上的几条微博引爆。有数据显示,8月15日大战当天,京东商城上午大家电的销售额突破2亿元,全天大家电销售额突破3.5亿元;而苏宁易购至当晚18时,网站访客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倍,整体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了10倍;最后参战的国美,8月17日正式启动全国1700多家门店“击破网价”行动,门店宣战首日,销售与平日相比增长4倍以上,整体增长达415%。

如此火爆,恐怕电商大战的始作俑者所未料及,如此效果,也恐怕让十年前创造了“脑白金”营销神话的史玉柱汗颜。当年脑白金广告不仅出现在城市的墙面、公交车身,路牌、横幅也到处都是,打开电视你也躲不过“脑白金”的入眼入耳。几年间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几年间的铺货和渠道投入,史玉柱砸下了数十亿元的真金白银。

三年前人们还不知微博为何物,而如今,当微博被商家利用,成了商战中的强大“广告宣传舆论场”。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刘强东的几条近乎零成本“约战”微博,一举抵消了史玉柱数十亿元的广告投入。

笔者以为,此次价格战吸引了巨大的社会关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商家都已经达到了目的;无论价格战中谁占优势或是劣势,“广而告之”的效果已经显现,无论是参战的“京、苏、美”之间的相互“掐架”和自我“吆喝”,还是消费者的自觉不自觉地“货比三家”,抑或是各大媒体对此的关注报道和评论,实际上都起了免费帮商家放大宣传的作用。对于这种铺天盖地的传播效果,有谁能说得清楚这不是商家早已打好的如意算盘呢?

二、电商大战“听上去很美”,拷问着商家的道德和诚信

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崛起,家电卖场昔日车水马龙,如今门可罗雀,实体店的销售繁荣已是明日黄花。国内几大家电商卯足了劲向电子商务进军,抢占地盘,融通资本,事实上早已为这次电商大战埋下了导火索。此番电商间激烈的“口水战”赚足了消费者眼球,几大电商也借助价格战的“噱头”,大打营销牌,从线上打到线下。许多实体店门口的大幅降价的宣传语令人激动,各商家的官方微博也贴出现场火爆场面的照片。但有细心的消费者就发现,实际上,只有部分商品的价格做了一定的调整。

出于职业的习惯,笔者特意浏览了几大电商的网站,并去实体店逛了逛,在苏宁、国美等多家门店,人气较平日是旺了许多。然而,“货比三家”,一趟跑下来就有消费者抱怨,这次电商价格战听起来“很美”,但细细比较后发现,实体店优惠的商品有限,网上很多商品要不没货,要不就是有的地方无法送达。有营业员坦诚,此次降价的只有少数几个主流型号,而且有部分降价商品与网站商品也有“大不同”。事实上,实体店许多型号的产品的价格要比网上贵上几百元,如此价差,令人生疑。实际上,在这场价格战中,电商之间直接交火的产品有限。京东祭出“零毛利”的大旗,没有把“苏、美”实体店“高达20%的大家电毛利率尽可能拉低”了,反而在此次价格战中借势涨价商品达120余个。不少消费者表示,虽然看上去降价的商品很多,但在实际购买中却发现一半商品缺货,“口惠”而“实不至”。

俗话说,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电商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尽,有媒体评论说,消费者看似在价格战中坐收渔翁之利,实际上却是电商博弈中的弱势群体,消费者的真诚被电商们忽悠了。更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网购前比价的消费者不会超过10%。许多电商在促销中常常会采取先涨价再降价的手法,促销价有可能比普通价还高。商家的最终目的是盈利,消费者很可能最终为这场“掠杀”买单。从电商间以往的价格战分析,物流时间过长、售后服务不能保障等问题都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电商“掐架”,需要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购买家电要根据刚需,不能单纯看降价幅度,冲动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反而增加了生活成本。倒是电商们在进行价格竞争时,不妨也进行服务的竞争,进行商业道德和服务诚信的竞争;消费者在比质比价的同时,更要比服务、比承诺,避免因电商价格战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传统媒体与其做“壁上观”不如“取长补短”

电商大战范文第4篇

来自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淘宝和天猫的服饰鞋包类消费超过3000亿元,占淘宝和天猫总交易额的30.3%。对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发现,全国约36%的服饰鞋包消费都是在淘宝和天猫上完成的。毫无疑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改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即使是行业巨头,停下就有可能被超越。7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重组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七大事业群。

就在一家独大的阿里系重新整合自己的CBBS(消费者、渠道商、制造商、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大市场时,以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平台电商轮番进行激烈的价格战,腾讯、甚至多家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8月14日,刘强东的一条微博引发“围观”,京东挑战国美、苏宁线下店,10%的毛利让消费者得到实惠。随即得到苏宁、国美等卖场和其他电商的回应,相续加入大战。8月15日,京东与苏宁、国美展开“价格刷新战”。

9月25日,苏宁以6600万美元收购母婴类垂直电商网站红孩子。红孩子保留品牌、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的同时,开始运营苏宁易购的母婴频道,红孩子的物流部门也将统一纳入苏宁旗下。

电商大战范文第5篇

在过去的这两个月,苏宁易购、京东、天猫成为电商主角,掀起了所谓电商“史上最强价格战”,硝烟尚未散尽,新一轮据说会更惨烈的价格战又将到来。

而这次,更多的力量也将加入进来,B2C竞争形势愈加复杂。多方混战

知名咨询公司波士顿近期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可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中国网络零售销售额将增长两倍,达到3600亿美元以上。

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对任何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么多的电商企业才会不顾代价,大打价格战,纷纷流血抢占市场。

日前,据接近黄光裕家族人士透露,尚在狱中的黄光裕已明确指示,国美商城要将价格战进行到底,对线上零售市场格局进行彻底洗牌。

“此前的价格战,都不是真正的价格战。以往的价格战,供应量只有十几台或几十台:或是把价格调到最低但没货,消费者根本买不到。这种小打小闹的价格战对行业、对消费者都没有丝毫的意义。”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总经理韩德鹏如是说,他认为一轮轮价格战下来,京东已失去其价格上的优势,继续开打价格战不外乎让其亏损进一步扩大。

库巴副总裁彭亮在微博上回应刘强东,称库巴期待价格战再度来袭。

连一贯低调谨慎的亚马逊中国也坐不住了,启动“低价总动员”。亚马逊全球副总裁曾特意来华声援价格战,中国区副总裁李岩川表示:电子商务是场马拉松,这场马拉松就看谁能跑到最后,亚马逊10年前便是上市公司,资金充足,跑到最后的一定有亚马逊。

而另一个因缺失6月电商大战被质疑“跌出第一阵营”的当当,尽管李国庆曾以当当在经营上寻求差异化作为解释,但随后也赶紧回到了价格战的阵营,7月3日,当当网日用百货入夏促销活动上线,所有参加活动的商品在折扣之后依然享受满200返200的优惠力度;7月27日消息,当当网完成向1000万用户赠送100元当当优品礼券。用户购买指定商品且单张订单N300元可用。

格局难定

在易凯资本CEO王冉看来,京东、国美、苏宁易购等众多电商的持续加入,把B2C电商大战拖热入了加时赛。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秩序、没有裁判、没有规则的加时赛,只有对手没有队友,这场加时赛打到最后,都不一定会有赢家。

现在的价格战,最直接的目的只是扩大了平台和营收规模。但是,这样的规模未来能否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即便亏损最为严重的厂商撑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他们赢得了什么?赢得了一种低效率、低(负)利润率业务。怎么赢利依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要知道纵然某方领先了,也不敢再随意提价,强如亚马逊在美国基本上形成了垄断地位,但也不敢随意提价,因为那就等于给同业对手以及其他业态以竞争空间。

腾讯电商控股公司CEo吴宵光告诉记者,做多大的规模,拥有1000家、1万家还是10万家商户对电商平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看商户是否可以跟平台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体验。从平台建设初期就应严把服务关和商品质量关,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口碑。

电商老兵黄若认为,今天不赚钱是为了明天赚更多的钱,这句话原本就是悖论。今天的电商大手笔花钱之后,谁的销量增加到可以抵消成本了?更重要的是,无法通过价格战真正构成行业壁垒。行业壁垒就是在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运作模式、顾客忠诚度等。

如果以高成本和不断牺牲利润的代价来抢占市场份额,只会让企业自身和整个行业步入恶性循环,深陷泥潭,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路向何方

在去年电商寒冬来临时,业界曾掀起一股反思和讨论电商模式的潮流,针对赔本赚吆喝的困境,有众多业内人士开始呼吁,电子商务应该向商业本质回归。

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认为,不是电子商务不好,是企业没有去遵循商业最基本规律,电商本质是商而不是电,互联网只是个工具,本身并没有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任何一个想要去违背商业模式本质和精髓的、所谓的“伪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一定会受到市场抛弃。

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则认为,互联网改变了工业时代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力量对比不均衡的状况,消费者将决定生产什么、何时生产、甚至如何定价。未来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不取决于企业,而取决于用户。

因而,由原来的以厂商为中心、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促销和低成本竞争的B2C模式,应该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和精准化服务的C2B模式。这样,电商企业也可以随时了解消费者的反馈,获得海量的个性化订单,甚至可以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到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