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神话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沧海桑田
从前有两个仙人,一个叫王远,一个叫麻姑。一次,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到了约定的那天,王远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从的簇拥下,坐在五条龙拉的车上,前往蔡经家。但见他戴着远游的帽子,挂着彩色的绶带,佩着虎头形的箭袋,显得威风凛凛。
王远一行降落在蔡经家的庭院里后,簇拥他的那些人一会儿全部隐没了。接着,王远和蔡家的成员互相致意,然后独自坐在那里等候麻姑的到来。王远等了好久还不见麻姑到来,便朝空中招了招手,吩咐使者去请她。
蔡经家人谁也不知道麻姑是天上哪位仙女,便翘首以待。过了一会儿,使者在空中向王远禀报说:“麻姑命我先向您致意,她说已有五百多年没有见到先生了。此刻,她正奉命巡视蓬莱仙岛,稍待片刻,就会来和先生见面的。”
王远微微点头,耐心地等着。没多久,麻姑从空中降落下来了。她的随从人员只及王远的一半。蔡经家的人这才见到,麻姑看上去似人间十八九岁的漂亮姑娘。她蓄着长到腰间的秀发,衣服不知是什么质料制的,上面绣着美丽的花纹,光彩耀目。
麻姑和王远互相行过礼后,王远就吩咐开宴。席上的用具全是用金和玉制成的,珍贵而又精巧;里面盛放的菜肴,大多是奇花异果,香气扑鼻。所有这些,也是蔡经家的人从未见到过的。
席间,麻姑对王远说:“自从得了道接受天命以来,我已经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成桑田。刚才到蓬莱,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时期浅了一半,难道它又要变成陆地了吗?”王远叹息道:“是啊,圣人们都说,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里又将扬起尘土了。”
关键词:藏族;古代文学;故事
藏族的民间故事是藏族古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故事从生活实际出发,但其内容奇异、精怪,却又在人们的认知范围之内,因此,十分具有特色。藏族的故事最初由人们在口头上进行传播,后来很多故事被整理成册,成为藏族古代文学的一部分。
一、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分类
(一)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指有鬼的故事或者被神化的英雄传说。神话故事的产生反映了古代人民想要征服自然的意愿和对美好社会状态的向往。藏族古代的神话故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与大自然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类神话故事中,人们借由神话想要阐述人类和世间万物是如何产生的。比如《女娲娘娘》讲的是女娲开世造物,捏泥造人,是万物之母;《斯巴宰牛歌》,这一神话讲的是斯巴最初形成时,天地混在一起,斯巴就将牛的各个部位割下,做成山峦、树林、河水和天地。第二类是和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比如被记载在《王统记》等书中的《猕猴变人》,讲的是菩萨给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后来猕猴繁衍,逐渐变成人类。第三类是和生产有关的神话。比如,讲农耕的《青稞种子的来历》等。
(二)传说故事
藏族的传说故事的种类很多。比如赞普传说,赞普传说的特点是赞普名字就是传说本身。比如聂赤赞普,讲的是颈座王;止贡赞普将的是用刀剑杀人。而《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八思巴运宝》是关于历史人物和僧侣的传说。还有关于藏族地区自然的传说,比如《龙王潭》等。关于寺庙的传说有《修建大昭寺》等。关于动物的传说,比如《兔子的三瓣嘴》等。
(三)生活故事
藏族在封建社会时期还存在很多奴隶,因此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时期,藏族产生了很多关于底层人民奋起反抗的斗争故事。比如,《农夫与暴君》讲的是农夫因受到国王一再的压迫,最后将国王杀死的故事。在生活故事中,还有一类是讲述关于爱情的故事。比如,《青蛙骑手》,讲的是姑娘爱上的一位天上下凡的王子,但是这个王子披着青蛙皮,姑娘为了使王子留在自己身边,姑娘将王子的青蛙皮烧去,结果王子死了,姑娘也变成了坟前的石头。
二、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特征
(一)内容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在一个时期内流传的藏族故事的内容受特定时期的时代特点所影响,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主要矛盾会影响故事的内容。比如,在封建社会,藏族还存在很多受压迫的努力,这一时期百姓贫苦,受到来自上层社会的压迫,因此,出现了很多底层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而在和平安定的时期,藏族人民热衷于放牧、饲养牲畜以及种植业,因此,这一时期藏族故事的内容通常围绕生产和生活。其次,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内容庞杂,主要有与自然产生相关的神话,有与人类起源相关的故事,有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故事,有赞普传说,有历史人物和宗教传说,有动物传说,有斗争故事和爱情故事。
(二)修辞特征
在藏族古代文学中很多故事是与动物有关的,在经过加工之后,很多故事都把动物当做人来对待,把动物自身本不具备的特点都赋予人性化,比如让动物有人类的动作、语言、情感。这就是在故事中运用大量的拟人化修辞方法,是藏族古代文学故事的一大特征。
(三)体裁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体裁十分丰富。最优特色的体裁有两种,一种是将故事改为诗歌,比如卜辞《雪山水晶国》《卜卦签语》等;还有将为人处世道理的谚语《猴鸟的故事》;藏族民间格言《水树格言》等;藏族最有名的史诗《格萨尔》。第二种是将故事编入藏族民歌中,载歌载舞讲述故事,比如《流奶记》《拉萨恐》等。
(四)艺术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是具有艺术性的。这些故事是藏族人民真、善、美的体现,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最初,这些故事都是藏族人民口头流传开来的,通过口口相传被大家熟知,后来经过讲述者的再次创作广泛传播,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有的歌唱家把故事编为歌谣进行传颂。优秀的歌者或者讲述者可以记住成百甚至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取向和内心的向往。
三、藏族故事对藏族文学发展的影响
藏族故事是藏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位传播故事的人都是故事创作的一部分。由于藏族故事是藏族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藏族故事因为其丰满的故事内容,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松散的传播形式被人们津津乐道,因此,很多藏族故事被作家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被歌唱家用编曲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说,藏族故事丰富了藏族文学的内容,推广了藏族文学的影响,促进了藏族其他文学形式的发展。
四、总结
藏族文学起源甚早,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藏族文学中故事的分类也不仅仅局限在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和生活故事,还有很多新的故事分类值得我们探索。而藏族文学中故事的特征也越来越鲜明,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故事也因为其内容生动丰富、体裁多样,修辞手法多样和极具艺术价值的特点会永远被我们传颂。
参考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我抓住了“唱歌谣、唱童谣、讲故事和猜谜语”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领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
一、听歌谣,体会母亲歌声的动听
课文中作者写道:“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在作者的笔下,母亲的歌声是那么地美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虽然作者运用了形象直观的比喻,可是书本上举例的歌谣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而且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两段语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母亲依恋的情感,我从网上寻找到一段音频。女演员伴着轻柔的音乐,柔柔地演唱着母亲曾经为作者一遍遍唱起的歌谣。那声音就像是三月的和风轻轻柔柔的,像小溪的流水潺潺动听。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朗读了几遍歌谣,理解歌谣的意思,体会歌谣的魅力,然后我再播放音频。我发现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静静地聆听着音频中传出的美妙音乐。听完以后让学生说说第四白然段中作者对母亲歌谣的描述是什么意思,浸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们一下子就能理解到位。当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歌谣的时候,学生们都自觉地降低了音量,尽力做到轻柔地朗读,学生的这种朗读可谓是人情入境。
语文教学不是封闭的,开放性是保证它充满活力的源泉,而信息技术为语文教育的开放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的正确运用为语文课的教学增光添彩,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二、唱童谣,感受民族语言的风趣
作者孙友田是安徽人,他的母亲在为他唱起那幽默风趣的童谣时运用的应该是具有特色的安徽话。有节奏感的童谣配上母亲的安徽方言给作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充分显示了民族语言的艺术魅力。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我在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熟之后再打着节奏朗读。学生们快乐地打着节奏,开心地朗读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我并没有就此满足,还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家乡的语言来说一说这些童谣。这样的提议一出,班级里就炸开了锅,白由练读的时候学生们都非常投入。因为班级里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当老师要求用方言唱一唱童谣的时候,他们都积极、大方地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家乡的语言。一时间,语文课堂成为了各地方言的展示台。学生们在这一环节中感受到不同地方语言的特色,再一次领略到中国的文化。童谣幽默风趣的特点在方言的展示中更加突出。很多学生在课后还念念不忘,相信他们对自己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后,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语言。作者对母亲、对家乡那种怀念的情感学生也能得到理解。
三、讲故事,领略中华文化的深远
课文中的母亲在月光下为作者讲述了一个个神话故事,让作者体会到了高深莫测的夜空竟然是一个神话的世界,为作者打开了民间文化宝库的大门,也启迪了他的智慧。文章中处处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是母亲让作者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母亲让作者感受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深远,是母亲让作者喜欢上了文学,为他今后成为一名文学工作者奠定了基础。
可是作者在描述母亲为他讲故事的时候,只用了寥寥数笔,例举了两个神话故事,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天空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故事还有哪些?这些故事表达了普通老百姓怎样的愿望和情感?在这些疑问的驱使下,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拓展了相关的资料:天女散花、天仙配、后羿射日、女娲补天……这些故事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对一则故事的聆听并不能满足学生们对故事的热爱,但是我又不能在语文课堂中用太多的时间给学生讲故事,于足我要求学生白己课外去网络上、书本上寻找相关的故事。班队课上我们还举行了一次神话故事大会。不管是课堂中,还是故事大会上,学生们都被这些神话故事深深吸引了,静静地聆听着。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能让学生们更加热爱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国的文化。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做到的。
四、猜谜语,回忆童年生活的快乐
母亲唱过童谣之后,作者还要求母亲为他说谜语,作者猜谜底。明亮的月光下,母子俩互动进行猜谜,让作者再一次领略到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母子之间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恋。
中国神话仍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许多神话故事早就在民间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一些神话还成为典故和熟语,被赋予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女娲补天的故事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精典,故事是这样子的: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大洞还没补好,这可怎么办呢?慈悲的女娲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来补天上的大洞,亲眼看到那场过程,大龙、精卫和小太极,以及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女娲为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存而献身,真是令人感动。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我们以前曾提到过她抟土造人的事迹,现在她又补好了苍天,对人类来说真是功德无量。所以关于女娲的事迹流传甚广,并演变成一系列的社会风俗。
《中国神话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的故事,为了人类、为了百姓的、为了穷人等等,甘愿牺牲自己,换来别人安危与幸福。这本书,让看的人明白了善与恶、好与坏、做了善事的人会得到好的回报,而恶人总会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的道理。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并口耳相传的,它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关键词】神话;伏羲神话;女娲神话;神话谱系
【作 者】蓝阳春,《广西日报》主任记者。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3-0123-007
Fu Xi Legend 、Nu Wa Legend and Pan Gu Legend Are the Three Different Myth Pedigrees
Lan Yangchun
Abstract:The myth originated from the upper stream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northwest area of our country,which Fu Xi invented Bagua、 decided Yinyang 、created the routines of the marriage ceremony,and the spreading legend originat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in the north of our country,which Nu Wa patched the heaven and created the human beings with the soil,all of these were the typical myths of the north system. However the myth in the Zhujiang River Valley of the South China,which Pan Gu opened up the sky and land 、created all things on the earth、bother married sister and recreated the human beings,the headstream、 original ethnic group and the content of this myth pedigre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two pedigrees. With spreading the Pan Gu culture to the north,the later people transplanted the content of the Pan Gu myth into the Fu Xi myth or Nu Wa myth,furthermore they came into being the sub-ecosystems. Pan Gu myth is the first myth of China forever.
Key words:Pan Gu myth;Fu Xi myth;Nu Wa myth;myth pedigree
在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广为流传着女娲补天、搏土造人和伏羲创八卦、定阴阳、兴婚姻嫁娶之礼制、开渔猎畜牧之先、造书契结绳记事的神话传说。这是典型的北方二元体系的神话。后来,随着中原封建政权的建立及其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包括伏羲和女娲在内的汉文化也随之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并为许多少数民族接受和吸收,伏羲和女娲神话逐渐在包括壮侗语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中流传,与其民族的神话内容相混合。
一、伏羲神话
伏羲是我国古史传说中一位重要的神话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开拓先祖,源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一带,后来逐步在中原及周边民族地区流传。在流传过程中,这一神话不断发展演变,内容日愈丰富,而且说法甚多。有关伏羲神话传说,历代史籍多有记载,各族民间亦广为流传。流传于黄河上游甘肃地区的伏羲神话说:
神话来源研究相传自从开天劈地之后,天下荒凉,人类愚昧。玉皇大帝便派圣母带仙犬下凡管理人间,居于华胥之地(今陕西蓝田)。有一年雷公神发怒,河水泛滥,人们遭遇巨大的灾难。圣母就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姑娘,世称华胥姑娘,前往雷泽国(甘肃境内)说服雷公不要随意发怒,危害人间。一路上,圣母娘娘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雷泽国附近,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巨人脚印,因此心动。哪知这一凡心感动了天上的彩虹,便飞下来绕住了圣母。恰巧雷公在此,便领着圣母进了华池,圣母因与彩虹相交而怀孕,在成纪生下伏羲,而其实为大风国雷神之子。后人为纪念华胥姑娘踩巨人脚印生下伏羲,至今豫东犹遗俗称“担经挑",即“巫舞"的习俗。
伏羲自称“风"姓,“风"便成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姓字。后雷公听从了华胥姑娘的劝说,便改邪归正,不再随意发怒危害人间。从此,天下便安乐太平、五谷丰登了。①
后来,始创“八卦台"(在今禹州方城山)。伏羲在此设台作八卦,仰观日月星辰之象,伏察地内山川陵谷之形,揭示天地阴阳、世间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伏羲认为,最原始的物质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并发明了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八卦。
在古籍记载中,伏羲的名号或称谓繁多,有称太昊即大?、太皓;有称密牺即包牺、包羲、伏戏、伏牺、炮牺、必戏等等。“先秦以前太昊和伏羲两个名称本是各不相属的,到秦末汉初《世本》出现,才开始把二者合而为一。”②有关伏羲神话传说的内容,不仅史书记述零散,而且因时代不同而异。唐代以前的史书里,主要是记述太昊伏羲是东方的天帝,掌管春天,说他是“百王之先”,教人仿效蜘蛛而结网捕鱼,作“瑟”之琴,又谱“驾辨”之曲。其历史功绩主要是创造八卦,开创文明。到了明清时期,伏羲的文明创造依然不断,如“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又说他“画卦结绳,以理诲内”。③到了唐代,伏羲神话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增加了与原先的神话主题完全不同的事件与情节,伏羲由“独子”变成了“有妹之兄”,由“单身男子”变成了“有妇之夫”。如唐人李冗《独异志》中说:“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意思是说,宇宙初开,天下未有人民,女娲兄妹二人被迫结为夫妻,繁衍人类。李冗的文章并未点明女娲的哥哥是谁,大概是因为伏羲与女娲同属“人首蛇身”的原因,便“同类合并”。认定女娲的哥哥便是伏羲,于是变成了伏羲与女娲结合而繁衍人类,甚至有当时诗人卢仝也在他的《与马异结交诗》中写出“女娲本是伏羲妇”④的句子赞同这种伏羲与女娲是兄妹婚的说法。
二、女娲神话
关于女娲补天、搏土造人的神话,也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则神话传说,源于我国北方地区,是史籍中记载较多的一位神话人物。《楚辞》中屈原的《天问》就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⑤句;《山海经》中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⑥综观史籍中的有关女娲神话的记载,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曰“炼石补天”。西汉《淮南子・览冥篇》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烂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二曰“抟土造人”。汉代《风俗通》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恒人也。”三曰“与伏羲婚”――即前文所引的唐代李冗的《独异志》的说法。
在史籍中,有许多关于女娲神话的记载。但时代不同,其内容也不尽相同。
关于女娲补天造石桥的传说:
昔日,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大战于大周山下,共工战败,大怒,一关将苍天撞破。于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滔滔洪水由北向东南铺天盖地而来,环山绕岭,冲毁村庄,淹没田地,人类面临灭顶之灾,作为人类创造者最伟大的母亲女娲,心急如焚,为了拯救人类便决心把塌下的天补起来。她采不周山巨石,引天火,日夜烧炼五色石,把天补得完完整整,呈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多彩,非常好看。大面积洪水被控制住了,但有些河还很难渡。女娲又让工匠鲁班,用补天剩下的石头建一座桥。鲁班不用刀斧,用无边的法术将石头变成羊群,从不周山赶到河边,一夜之间便建成了世上罕见、独具风格、大跨度的赵州桥。因能安邦济民所以取名“安济桥"。
在女娲补天之后,赵州双庙一带,依然洪水滔滔,困扰着当地百姓。有一天人们看见一男一女乘坐一个大葫芦顺水漂游而来。到了双庙龙泉古庄村北,他们用法眼看到有两个泉眼在汩汩冒水,这正是他们几天来一直寻找的洪水长期不止的原因。于是他们立即跳下葫芦,用石砖、泥土堵塞泉眼,但用尽各种办法也堵不住,于是他们决定用身体来堵。女娲、伏羲分别坐在两个泉眼上,洪水立即停止了。从此以后,伏羲、女娲便在这一带居住下来。为了让人们生活得好,便教给人们种庄稼。没有种子,他们让成千上万只鸽子从水中叼来一个个草穗,这就是后世的五谷杂粮。种子有了,教人们种庄稼,收储粮食,建房屋,置家具,使这一方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女娲神话中有“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和“与伏羲婚配”三种不同的内容。其中以“炼石补天”流传最为广泛,如同开天辟地神话一样,几乎尽人皆知。而女娲“抟土造人”传说,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地区。第三种内容“与伏羲婚配”的传说则只见于少数历史文人的著作中,民间则少有流传。
三、伏羲、女娲洪水后结婚再造人类神话是对南方神话的
移植和套用,与原来的伏羲、女娲神话自相矛盾
神话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产物,是先民们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原始信仰以及对自然的认知方式不同,对世界的由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的探索与解释也不相同,于是就产生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神话故事。事实说明,凡世界上某一种著名的神话,总是由一个地区或大河流域的某一族群所始创,而后呈滚雪球的态势,逐渐在与之关系密切的族群或区域流传,形成一个同一母题的神话圈。由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文化模式的不同,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对神话的加工与演绎也不同。另一方面,随着民族的迁徙流动和文化的传播、交流与互动,各地各民族的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也相互影响和吸收,使神话出现相互交融、混合的局面。因此,我们在研究和探索神话的起源地和始创民族时,首先需要对历史文献中有关神话的记载和民间流传的神话的主题、内容的质态及其产生的年代进行甄别,进而追溯其最初流传的地区,而后需要对已经被混合或演绎了的神话内容进行甄别,以便正本清源,还复其历史面貌。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既有很强的稳定性,又具有变异性。而其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且是有条件的,“变”则是绝对的。神话也是如此。一种神话在流传过程中,神话主题和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大的变异,如壮族民间流传的神话就是如此。而有的神话故事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的迁徙、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异,有的甚至脱离了原来的主题和内容而重新进行加工与演绎,其内容和情节多已面目全非,伏羲和女娲神话便属此类。
另一方面,神话故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民族的发展与分化,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其神话也会产生某种借代、移栽、交叉、混杂、转套的现象。这一现象在、伏羲、女娲三个神话都有反映。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分析和探讨,分清本与末或源与流,还其本来的面目,以免造成思想上和学术上的混乱。
正如前文所述,伏羲神话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河上游流域,而后逐渐向黄河中游一带流传。其神话原本只说伏羲画八卦、教人结网捕鱼、饲养家畜、制琴编曲等,是文化智慧方面的始祖神。女娲神话原本只说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捏土造人,是一位创造人类的始祖神。这两位传说中的始祖神,原先都是各处其地、各司其职、互不相关、受人尊敬的两位始祖神。可后来,一些人却把伏羲与女娲同时说成是兄妹关系和夫妻关系而繁衍人类,其神话的主题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与原初的主题内容相背离。因此,我们将这种已经被异化了的伏羲、女娲神话称为“后伏羲、女娲神话”。
从神话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与扩大,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加入新的时代观念与内容。但这种变化首先应该是合理的,即按原来神话内容的内在逻辑、思路和情理进行演绎或新编,不应该与原来的主题相矛盾,如果相矛盾了,则与情理不符,其新编的故事便不能成立,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同;其次是新编的故事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即故事的人物、情节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不与别的故事相雷同,即便是模仿也不应该与别的故事完全相同,更不是照搬、照套和全盘移植,否则会以讹传讹,混淆视听,引发混乱。基于上述基点,现试对后伏羲、女娲神话进行甄别和剖析。
(一)女娲故事主题内容前后自相矛盾
女娲神话本是说女娲炼石补天和捏土造人,而“后女娲神话”则加工演绎并强加女娲与伏羲婚配,繁衍人类。其前后自相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前面已经是说是“抟土造人”,怎么后来又变成以自身繁衍人类呢?既然自身可以繁衍很多人类,那么早先为什么又要用泥巴来造人类呢?很显然,“后一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后一种说法"是给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非常清纯、完美、尊贵、鲜明的女娲崇高形象蒙上了一层杂乱的阴影,造成了明显的“硬伤"。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甘东村有一座古老的以岩洞为屋的大庙,而离甘东村不远的大洲村又有一座小型的女娲庙,我们于2005年春到大洲村考察时,问当地群众:“你们这里已有了大庙,怎么还要建女娲庙?"群众给我们以简洁的回答:“开天女娲补天嘛!"表明各族群众所敬奉的女娲主要的还是在于她“补天"的功德。
(二)女娲结婚故事是故事人物和情节的移植和套用
女娲兄妹结婚的传说始见于唐代李冗的《独异志》,但《独异志》中并没有记载女娲的兄长是谁,后人在解释这一记载的过程中,可能认为与女娲同一时期且地位相称的传说人物还是“单身”的男性只有伏羲,而且他俩的属相又相同(同属人首蛇身),于是乎伏羲便被“拉郎配",成了女娲的哥哥和丈夫了。按李冗《独异志》的记录,女娲兄妹结婚的地点是在“昆仑山",与《山海经》所说的昆仑山相同,是人们理想中的一座神山,其位置在黄河的中上游一带,但在神话传说中并没有讲到发生洪水的事,因我国北方是很少发洪水的。可是,后来的一些文人学者可能又觉得李冗的原作故事过于简单,内容不够丰富,于是就用套换的手法,把南方少数民族洪水过后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故事说成是伏羲与女娲婚配。发表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闻一多先生的《伏羲考》一文便是这种说法最为典型的代表。这样一来,使得兄妹结婚故事与伏羲女娲结婚故事发生了混淆,甚至被冒充和全部取代,其谁先谁后的次序自然也就被颠倒了。
其实,南方的壮、毛南、仫佬、布依、水等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兄妹凭借葫芦躲避洪水后,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故事与伏羲、女娲结合的故事,各自产生的时间、背景和流传的地区、历程都是清晰的,其差异也是明显的。
1.兄妹结婚造人神话产生与流传的年代要比伏羲女娲结合的故事产生与流传的年代至少要早千年以上。兄妹结婚造人类的故事早在汉代以前已经产生,南朝梁人任《述异记》中明言“吴楚间说:氏夫妻,阴阳之始也"。还说故事有“秦汉间俗说"、有“先儒说"、有“古说"等,说明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传说在秦汉以前已经在我国南方地区流传。而李冗记述女娲兄妹结婚的文章是在唐代的后期,显而易见,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出现的时间上至少要比故事晚近10个世纪。这两个故事是谁先谁后,谁为源、谁为流,谁为原生、谁为次生,可谓一目了然。
2.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是对兄妹结婚故事的套用与翻版。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三国时徐整的《三五历纪》,传说开始出现,伏羲的地位便开始低落了。"⑦也许正是在这种“伏羲的地位便开始低落了”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重振伏羲的“雄风”,便对其神话进行加工,添加新的内容,于是到了唐代后期便出现了李冗的女娲兄妹结婚的故事。当代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曾在《神话选译百题》中,对李冗关于女娲兄妹结婚故事的原文作了注解,并在“说明”中说:“女娲兄妹结婚的神话,原是一个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神话,它流传在我国西南苗、瑶等少数民族中。”⑧在此文中,袁珂先生已经清楚说明:李冗的女娲兄妹结婚的故事来源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即的故事。只不过李冗在“移栽”、“转套”的过程中,为了使其故成是产生于我国的北方,于是把原故事中没有讲明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改成发生在黄河中上游的“昆仑山”;又因为北方少雨,少发洪水,而原故事中的前面部分讲述天下发大洪水淹死了人类,这也不符合北方的情况,于是将其丢弃,改成是“宇宙初开之时”、“天下未有人民”,这样就使我国南方的故事完全“北方化”了;再有就是把兄妹说成是女娲兄妹,其余故事的内容情节基本上都与的故事相似或相同,特别是故事的核心主题内容即“兄妹结婚再造人类”这一点则完全照搬到女娲与伏羲婚配的故事中。因而,有学者认为“李冗的女娲结婚故事是故事的移栽、照搬、套用和翻版”,一语点中其中的真谛。然而,“李冗首创,其后发扬。”如果说,李冗套用神话传说在手法上还有些遮遮掩掩的话,后来的一些文人学者则是无所忌讳,特别是到了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一些学者出于某种目的,觉得李冗的“原创"还不够精彩、充分,于是就采用“转音"、“转引"、“推想"、“拆字"和“属相"等方法,干脆把神话说成是伏羲女娲结婚造人类神话在南方的“版本"。这样,神话全然被强行掠夺一空,女娲兄妹结婚的故事成了既有“北方版"(即李冗写的故事),又有了“南方版"(即洪水造人故事),使伏羲与女娲的婚配也是在洪水灭绝了人类之后,这就显得完美无缺了,其文化意义也被大大地提升了。殊不知,这种完全照搬或冒用的做法,并不影响神话在南方的大量存在与流传,人们依然在传颂故事,唱赞歌,演唱戏,祭拜的还是庙。与此相反,学者们在论述持洪水造人故事就是伏羲与女娲结合故事这个观点中,越来越多地发现其中的矛盾与破绽,不但不能自圆其说,令人难以置信。如闻一多先生在其《伏羲考》一文中,把南方洪水造人故事都说成是女娲兄妹结合的故事,这就引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很明显这就与原先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完全相矛盾。因为女娲补天的故事已说天下发洪水,经女娲“积芦灰以止(洪水)",最后是“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这已分明是说洪水灾祸已经得到了平息,人民得到了安生,而现在怎么又说成是洪水治止不了,灭绝了人类,最后女娲只好兄妹结婚再造人类呢?这个前后的明显矛盾,谁也无法解释。又如徐松石先生在《伏牺考》一文中,也通过考究字音字义等办法,“考证"得出了“王和伏羲氏原是一个人",“即伏羲";又在《与伏牺》一文中“考证"得出了“伏羲即盘瓠",如此一类推,也就是盘瓠了。现在看来,这种“、盘瓠、伏羲同一论"的说法是十分牵强的,缺乏民俗学资料依据,完全是主观臆断。其实、伏羲、女娲、盘瓠是完全不同的神话人物,不仅它们各自产生的年代和内容不同,而且流传的地区和崇拜的民族也不同。
在故事被套用为女娲兄妹结婚故事的问题上,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那就是既然说南方洪水造人故事都是故事,而不是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那为什么南方个别地方的个别洪水造人故事中的兄妹,其哥哥的名字为什么又叫作“伏义(羲)”呢?表面看来显得复杂,其实内中的原因却相当简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南北文化即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和的结果,是属于一种很正常的文化交融现象。因为,南方洪水造人的故事,其中的几个人物大多数都没有其具体的名字,只称呼他们的从属关系,即哥、妹、父亲,而雷公也是用日常的称呼“雷公”,并没有另外的名字,直到现在,大量的壮族的故事也仍是如此。由于南方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缺少通行的文字,大量的各种故事也只能在当地的民间口头上流传,很少有用汉字将其介绍到外地乃至全国。其故事也是这样,只有幸被东方朔、徐整、葛洪、任等几位汉族学者用汉字作了简要的记录较早地见诸一些古籍外,而大量的故事都是到了解放后,特别是到了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后才被民间文学工作者收集整理、出版印行。而与此相反,汉族神话故事一产生便就有口头和文字两种渠道同时传播。如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尽管源于故事,出现也比故事晚了一千多年,但由于它是北方的汉族故事,一开始就以汉文字记载与传播,而后又不断在书籍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文化强势,所以当它流传到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时,一些人便认为它来自“主渠道"――汉文字,又“有书为证",其故事的主要内容情节又与自己的故事相同,于是便反客为主,以为人家的伏羲故事才是正宗的、权威的,这样为了提高自己的故事的文化地位,也就把自己的故事中原本就没有名字的哥哥也就称之为“伏义"了,所以就出现了个别地方的故事中其兄的名字也被称之为“伏义"的现象(但却没有同时将其妹妹的名字也被称作“女娲"的)。这一现象出现以后,由于一些学者缺乏对、伏羲、女娲三个故事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又缺乏田野考察和历史的科学分析,未能理清三者的来龙去脉,于是就凭着想象,推论为整个的南方洪水造人的神话故事就是北方的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
四、正本清源:、伏羲、女娲各尊其位
综上所述,正本清源,我们应该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伏羲、女娲这三个神话故事是各有各的来源,各有各的时间,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文化内涵,各有各的文化地位,它们原来各自的文化界线是十分清楚、明白的:是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之大神;伏羲是教人智慧、创造发明之神;女娲是炼石补天之神。至于后来的个别文人依样画葫芦套用故事杜撰出女娲兄妹结婚造人故事,和再后来的一些文人把南方的故事直接就认定为北方的伏羲与女娲结合的故事,这都属于“强扭的瓜”,不甜,很是不合情理,始终得不到广大群众的附和与认同,也不被北方的民众所接纳,直到今天,就连被传为伏羲出生地的被称为“羲皇(即伏羲)故里”的甘肃省天水市的群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万人公祭伏羲的活动,但其大典所纪念的也只是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用文明之火引导人类走出了鸿蒙”⑨的功德,根本就没有提及他与女娲结合造人类的事。再有,2005年8月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组委会、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发出的“关于举办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中国作家羲皇故里采风活动的通知",其通知所介绍伏羲的功业也只是“画八卦、造书契、制礼仪、教佃渔,开创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也没有提到伏羲与女娲结合造人类的事。还有,河北省涉县在关于举办“首届女娲文化节"的启事中,也只是说要“大力弘扬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也根本不提及女娲与伏羲结合的事⑩。由此我们认为,后来所强加给伏羲与女娲两大神头上的“结婚造人类"的不正当光环应该尽快排除和取消,恢复他们原来各自堂堂正正的形象,以使其显得更为高大,而羲皇故里的群众、涉县的群众和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已率先这样做了,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非常理智的和高明的,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五、神话永远是中国的第一神话
“一切还得从叙起,不管此说的出现或先或后。”[11]这是著名的神话学家、原中国神话学会主席袁珂先生讲的一句话,这话已把神话的重要性讲到了最高点。故事的重要性是其他故事所不能比拟的,这是由于它有着多方面的文化价值所决定的,具体说来,我们认为它的价值和优势起码有如下12个方面:
1.创世性。故事是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实实在在的、纯属中国南方本土自然产生的创世性神话,是人类最源头、最根本性的神话,也是最高级、最顶尖性的神话,它的存在,使得那些外国的“中国可能是主要的古代文明社会中,唯一没有真正创世神话的国家"的疑问与论调成为妄说与废话。
2.原生性。故事是纯粹产生于民间的神话,一开始就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其实是民众共同心理的一种表达,是一种共识的结果,根深基牢,生命力强。
3.初始性。故事讲的是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大事,是人类历史的源头,是一种永恒性的主题和题材,它是一部人类起源史,永远受到人类的记忆与关注,它将与人类共存亡,只有人类没有了它才会消失。
4.悠久性。故事从先秦上古时代流传到现在,已经历三、四千年而不衰,已成为最悠久的文化经典。
5.完整性。故事有始有终,有人物,有情节,没有什么残缺,给人以一种完整感和厚重感。
6.优美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大亡大兴,生动感人,魅力无穷。
7.稳定性。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其主题内容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给人印象深刻,成为了含金量最高的文化名片和品牌。
8.多样性。故事已发展成歌、舞、戏、庙、集会庆祝等多种文化形式,已成为了以故事为龙头的一种文化体系。
9.群众性。故事早已在全国各地传开,形成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局面,影响最为广泛。
10.奇特性。故事内容重大,情节特殊,不与别类故事相仿或相同,因而形象十分鲜明,令人难忘。
11.和谐性。故事既有民间口头流传,又有上层古籍记载,上下和谐一致,形成了一种很有优势的文化力量。
12.国际性。故事讲的是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的大事,讲的是中华各民族之祖,讲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它时刻牵挂着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各族人民的感情和命运而令其朝夕思念不已!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开篇这样写道: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破鸿蒙,开辟从此清浊辨。……[12]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演义》开头这样写道:
混沌初分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13]
当代乐坛怪杰、出生于辽宁沈阳的民间机智歌王沙鸥,专以唱歌来回答观众的现场提问,当他回答观众关于“公鸡为什么不下蛋”的提问时,他是这样唱的:
“自从开天地,世间万物有定律。……”
神话,永远是中国的第一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