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身体语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身体语言能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时常需要用身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像眼神、微笑、皱眉、点头、手势等等。这些非语言教学是一种随时就会出现的一种形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必不可少。如眼神的运用不仅可以与学生交流思想,而且能够帮助控制课堂。比如,当你环顾课堂时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其意识到教师在关注着自己,从而全神贯注地听讲,还能使教师掌控学生信息,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当你把视线集中到某一位或某一部分学生时,这样可以提醒学生,控制整个课堂秩序,起到警示的作用。你的微笑能增强学生信心,温暖学生心灵,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你的皱眉让学生发现你的不快,从而改正其错误行为,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当然也可以用点头、手势等身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指示,使学生很快理解你的意图,也可以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2.身体语言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身体语言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时比语言解释更清楚,更直观明了。如在启蒙英语教学中,学到“yes”这个词时,教师随即做出点头的动作,学生就会明白它是“同意”、“赞成”的含义;学到“no”时,做出摇头的动作,学生更能明白它是“不同意”、“反对”的意思。英语中的“ok”就有一个手势能表达,拿手的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半圆,当你出示这个手势时,学生当然明白你是“许可”或“可以”了,从而加深了对该词的记忆和理解。
一、什么是身体语言
所谓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等。通过身体语言实现沟通,称作身体语言沟通。成年人的身体语言与儿童的身体语言是有区别的,首先因为成年人把身体当做工具用是经过了充分训练,而幼儿还根本没有。成年人会使用这种身体的语言,因为他们学会了用身体来表达一些东西。社会化进程方面的知识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使得人们能够把交往中的困难降到微乎其微的水平。而学龄前儿童,他们还不能熟练利用语言表述内心的想法,有时更多的是利用身体语言来进行交流。
二、儿童身体语言的分类
(1)生理需求方面。双腿紧闭、双手搭在大腿上、双手夹着身体,这告诉教师“我想上厕所”;双眼不时闭上再睁开,眼神游离,头时而后倒,这是用身体表达自己想睡觉了;咂巴着嘴巴外加舔舔嘴唇,这是肚子在抗议,告诉我们“他饿了”……儿童对于自己生理需要的控制能力没有成人好,因此,在他们言语表述前,身体语言已经透露了他们的想法。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学龄前儿童还处在需要的第一层次即“生理需要”,吃饭、睡觉、上厕所才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们在这方面的身体语言会更直接,更强烈。
(2)心理需求方面。大大的眼睛从下往上望着你,小脑袋轻轻一歪,一秒钟的时间马上就让那颗准备发火的心温柔了下来。看了你一眼之后马上低头,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这是他害羞的标志;手指带着身体在向上伸展,眼神盯着教师巡视的眼睛充满了迫切,屁股慢慢抬离椅子,这是告诉教师快让他回答问题吧……在学龄前这个还不善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和感受的年龄,他们往往把自己内心的语言用身体语言去表现,较生理需求直观和强烈,他们心理需求的身体语言则更丰富、更细腻。
三、重视儿童身体语言在学前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通过观察幼儿的身体语言,对于了解幼儿特别是托班幼儿显得尤为重要。刚刚离开家人的呵护,一下子要开始适应并融入集体生活,这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是人生中需要克服的第一个大困难。托班幼儿正处在语言的发展期,只能说简短的句子,有的甚至还只会说单词。跟他们进行语言沟通,对于教师来说真是困难重重,有时跟他们沟通了半天才搞明白他想干什么,想要说什么。然而,庆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总是比我们的嘴巴更先会“说话”。闪着泪光的眼睛望向窗外,手里摸着自己带来的布娃娃,这时,想家的她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拥抱;“老师,周某某打我。”“老师,周某某抢我凳子。”当周某某成为大家投诉的对象时,看看他的身体在“说”什么:遇到你注视的眼光后他马上停止了自己的破坏行动,而是用清澈的眼睛看着你,在你准备行动之前用手抓抓头之后咧嘴笑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他做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老师,看看我,我在这。”理解是爱的第一步。托班孩子哭闹,除了想家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托班教师只要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身体语言,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那幼儿就会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并喜欢自己的老师。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前儿童也是如此,要多观察孩子的身体语言。只有读懂了他们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育。
(2)有助于教师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有些身体语言折射出孩子的某些心理问题)。身体语言除了是幼儿内心想法的一种表述,更是幼儿心理状况的一种投射。班级里有个小男孩叫ZY,刚接触时感觉是个很文静、很乖巧的男孩子,但没过多久就慢慢露出了他的“本性”:没有集体意识,当集体活动时,他会经常一个人大叫或者自顾自唱歌;不善交往,每次自由活动时,只有他是一个人在玩,并对别人的加入排斥;不懂礼貌,在刚接触的第一学期内,他主动和我们讲的第一句不是来园、离园打招呼的礼貌用语,而是“老师,他打我”。平时,很少看到他像别的孩子一样开怀大笑。在与其母亲的交往中发现,ZY的母亲似乎只是觉得他比较内向、胆子小,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我开始思考,这会不会是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回去查阅了学前幼儿心理学,发现ZY的情形和自闭症的幼儿表现很相似。之后,我和其母亲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并委婉地建议她带孩子到心理医生那儿看看。没过多久,医生证实了我的猜测。找准了原因,之后在医生、家人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渐渐走出了自闭症的阴影,变得开朗了,也交到了很多的好朋友。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很多孩子看似“调皮”的行为背后,往往透露出的是他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以下几种幼儿的身体语言所折射出来的,是几种典型的心理问题。①抽动症:眨眼、挤眉、皱额、咂嘴、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②攻击行为: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东西等。③神经性尿频:排尿次数从正常的6次至8次增加到20次至30次,甚至每小时10多次,每次尿很少,有时仅有几滴。④睡行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多发生于睡后两小时内。
作为幼儿园教师,除了要做好本职的保教工作外,更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如果发现班级里孩子的身体语言在传达出幼儿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通过家园合作,将每位幼儿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个体。
(3)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在班级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玩区角的时候别跑来跑去。”“某某,别老去动别人,上课要坐好。”这些都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信号,就是他们很“无聊”。对幼儿来说,没有比感觉不到任何刺激更糟糕的事了,一个感到无聊的孩子就会用他的不安来引起别人注意。成年人总会说,这孩子真吵!但实际上孩子不是爱吵闹,而是期望获得新的经历,有新的体验。儿童在外表上有各种疲乏的表现(如两眼无神)。事实上,这同时也是无聊的信号,尤其是极度无聊时,疲乏和空洞的眼神会让人看来毫无生气。这时,教师就要从这些身体语言中反思幼儿为什么会感觉到无聊:区角材料投放的数量够不够?材料更新了没有?游戏的内容符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没有做到动静结合?在集体活动中有没有关注到每个孩子?设计的环节是不是一成不变?等等。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师感到烦扰也不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它是一种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诚的艺术。
孩子的行为,是教师工作的镜子;孩子的身体语言,就是对教师最好的反馈。坐立时身体前倾,凝视双眼,聚精会神,这些是教师组织活动时最希望看到的孩子们的状态。怎样把教学这门艺术发挥到极致,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有并保持这样的状态,就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了。
参考文献:
[1]李跃儿.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简侨.读懂孩子的行为艺术[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关键词:教师 身体语言 广泛性 交际性 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
作为教师,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要达到理想的身教效果,除了要有高尚的品行和美好的人格,也要研究身体语言的作用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进行身教。所谓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等。教师的一个手势、一种身体姿势、穿着打扮乃至面部表情,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教师身体语言有以下作用:
1、广泛性。是指教师的表情、仪态、姿势、动作、行为直接向学生提供信息,不需中介环节,可以直接传达肯定(或否定)、提醒、监督等信息。如目光在显示肯定或否定意义时,常伴有轻微的点头或摇头。教师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都直接作用于学生。一位教师如果风度翩翩、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学生就容易产生兴奋喜悦的情感;如果教师愁眉苦脸、漫不经心地走上讲台,学生就可能产生情绪低落和心理压抑感;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做什么或怎么做时,往往只需做一个学生理解的简单手势就能达到目的。_般地说,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都有一套吸引和组织学生的非文字言语信号手段,为达到自己的教学、教育目的服务。
2、交际性。师生交往的方式,除口头和书面语言交往外,身体语言交往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它是沟通师生感情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教育、教学存在着重视知识交流,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往,重视师生之间口头和书面语言交往,忽视身体语言交往的弊端。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目光来控制课堂气氛,提醒学生听课注意力,也用目光监督学生遵守纪律;当某一学生想提出问题而没有信心时,教师可以用目光给予鼓励。在课外和学生接触,见了学生主动招手或点头微笑等,都可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并使师生间感情更加融洽。
关键词:身体语言、优化课堂、培养情感、想象力
刚接触小学英语,我苦恼了,内容这么多,怎么教呢?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好动、爱模仿,但自制能力比较差,基于这点,在两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身体语言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谓是妙不可言。
所谓身体语言,即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举止、神态表情代替语言,借以达意表情。
一、妙用身体语言,优化英语课堂
1、身体语言——学生学习的生化剂。
卡尔·威特说:教育,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2、身体语言——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它既传情又达意,身体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著名喜剧家卓别林,在电影中充分展示他的身体语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小学英语教材中满是动感的素材,充分地发挥教材素材的动感配上形象直观动作进行教学,既易于学生学习,学生又乐于学习。
3、身体语言——学生学习的自化剂。
“磨刀实为砍柴用”,语言的学习,就是为了交际,为了运用于生活,低年级学生的英语掌握量虽少,但如果他们能把这有限的语言运用于生活中,那么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达到了。身体语言的配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化了语言,自化了来自课堂的,来自于别人的,来自于媒体的等等语言知识,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自化过程。
二、妙用身体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譬如在学习book 1. Lesson Two A task,这个task中,学习的句型Who is he/ she He/ she is…为了能使教学活动更贴合学生活动的需要,于是,我组织Action game请每组中的一个同学出来抽动物图片,并且要求这几个同学用动作把图片中的动物表现出来,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思考,并做出反应,He, he, Who is he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He's/ she's monkey.动感的语言信息配合游戏的出现,不仅能使学生的各身体器官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满足了学生动的需要。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身体语言的言语交际可以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大脑了中形成丰富的表象,学生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将这种表象与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相联系,从而促进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有关的animals:学习cock时,让学生双手叉腰,嘴巴张张;学hen时,让学生动动双腕,扭扭屁鼓。这些形象、直观的身体语言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了教学内容,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想象的素材很丰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努力挖掘出来。如在学习Book1 Up and down时,教师通过双手的一上一下,让学生理解了up and down的意思,并联想到seesaw 。
三、妙用身体语言,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关键词】 海阳秧歌;规训形态;所指;操练性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规训”一词来源于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意思是用来指称一种特殊的权利形式:即规训既是权力干预肉体的训练和监视手段,又是不断制造知识的手段,它本身还是“权利与知识”相结合的产物。《舞蹈身体语言学》将其应用于对舞蹈存在方式之一“学院派”教学体系下的舞蹈之代称,从而构成了一种与生活形态相对照的存在方式――规训形态。这一概念虽显尖锐,倒是暗合“舞蹈是残酷的艺术”一说。较之生活形态,规训形态中的舞蹈就像是原始森林被抽样移植或嫁接而后成林的“次生形态”。当生活形态中的舞蹈身体语言从身体文化系统中抽离,而后提炼成具有训练价值和编码能力的元素,这本身就是一个身体被规训的过程。其结果是一来舞种的种类大大较少,二则舞蹈身体语言之表达越发精致。这种精致来源于职业舞蹈院校致力于在单位时空内对身体能力严格地、限定性开发。[1]次生舞蹈是原生舞蹈到再生舞蹈的必经之路过渡期,舞蹈经过规训形态的次生舞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部分,才逐渐承接到舞台部分的再生舞蹈。
一、规训形态下的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每年正月十五至农忙之前,汉族各地都开始秧歌迎春闹元宵的习俗,庙会与各类活动都会有秧歌的演出,是民间社火的舞蹈部分。民间的海阳秧歌的秧歌队由执事部分、乐队部分、舞队部分组成,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2]海阳秧歌动作的特点主要讲究内在力量的扩张,“刚柔并济”,非常注重腰部力量的灵活性,因而有“三道弯”“提沉动律”等动作特点。不仅如此,海阳秧歌非常善于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如货郎、丑婆、王大娘等,用形象鲜明、惟妙惟肖的舞蹈语汇抨击邪恶、赞颂真善美。
(一)动作元素形成
海阳秧歌课堂民间舞教学素材主要是由张荫松老师经过多年的采风实践,利用自身优秀的身体素质,将民间艺人的原生态动作进行提炼加工再认识的结果。在向民间艺人学习的过程中,从最开始的模仿动作,学习基本的舞步,到进入风格性的提取过程中,掌握了丰富的地方原生语汇。将所有的动作开始进行不同分类,寻找不同人物身上的共性特征,总结出有规律的身体动律,提炼出了一套有舞蹈训练价值的海阳秧歌教学内容。
在海阳秧歌动作素材的选择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丑婆拱花、金鸡报晓、缠头扇等;代表性步伐主要为摆步、跌步、追步等;代表性舞姿主要为遮阳扇、齐眉扇等。在体态特征方面主要提取“三道弯”为主,俗称麻花腰,动作动力是自下而上的转拧,形成了独特的体态特色。在动态特征方面首先以流动性为主,其次贯以“s线形”“向心力”“离心力”等流动方式,形成了多方向、多空间的动态特征。如箍漏匠与王大娘[3]之间的追赶,用追步的步伐与“s线形”的动态方式展示你追我躲的情节内容。在节奏特征上“快慢明显”“一惊一乍”的特点最为明显,这一节奏特征也对学生的气息控制要求很高,配合锣鼓经变化多端的音乐伴奏,为海阳秧歌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表演空间。张荫松老师从民间素材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动作基本元素,对人体表演、节奏、肌肉的控制、体态等方面的训练和配合有着很高的要求,运用在教学当中对训练表演者的肢体能力和对人物掌握的表演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所指的模糊性
索绪尔认为:语言单位是一种由两项要素联合构成的双重的东西。语言符号由两个心理要素组成,由联想的纽带链接在我们的脑子里。其一要素是能指,也就是音响形象,另一要素就是所指,也就是内容和意义。[4]
原生舞蹈的海阳秧歌中,身体语言大部分以生活性为主,舞姿多为生活行为,即兴而发、丰富多彩,带有自娱性特点。因此这些舞蹈身体语言有着自己的表演风格、舞蹈词汇,能指单纯且所指简明。比如在每年的庙会期间,海阳秧歌的秧歌队表演在开场护围后,货郎就挑着扁担出来了,与翠花拿着扇子在场子中间谈笑逗乐,动作巧妙且随意,两人穿梭在秧歌队中间,没有确定的站位,动作随性而发,配合锣鼓的敲打动感韵律十分强。这两个角色很单纯地表现反对封建礼仪、争取婚姻自由的内容。次生舞蹈的海阳秧歌也就是经过规训形态下的海阳秧歌,经过训练性的筛选与淘汰,风格的统一,已经没有了与货郎的配合性动作,角色关系也有所转变,精炼出来的词汇在修饰后变得精致,甚至更注重技术,所指就渐渐变得抽象不清晰,因此“能指精致而所指模糊”[4]。以“丑婆”形象为例,民间的“丑婆”是老妇扮相,多和戴着头具的孩童扮相“傻小子”一起,在秧歌队中跌、翻、滚、爬,有较高的技巧。既可在大场中自由穿插畅行无阻不拘规范地进行即兴表演,又能在小场中起到渲染气氛活跃情绪逗趣的作用,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表现方式取悦观众,是观众最喜爱的角色。然而经过规训过后进入课堂的“丑婆”,不但已经没有了“傻小子”作为双人舞对象,就连动作也变得美了起来,与原本民间中丑婆所展示的以苦为乐、百姓辛酸苦辣的形象有一定的差异。规训后的形态为了满足审美性和训练舞者的身体,将丑婆形象美化再美化,那么所指也变得抽象而模糊了。
职业化民族民间舞中操练性训练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所有的动作一旦进入规训形态,就与原生舞蹈产生了不同的目标与舞蹈风格,此时的民间舞已没有了自发性和自娱性,有趋同的审美目标。这种美的根本载体是经过十年以上严格训练而达到高度理想化的完美化的专业舞者的身体。对于这一点玛丽・魏格曼曾说过:“它(芭蕾)的形式已经非常精美,并完全根据纯正的理想去进行了提炼,所以其艺术内涵通常已是荡然无存或模糊不清了。”[5]所以说,中国民间舞民族的、区域的、抗主流同质干扰的、具有自身品质的等多元性,是被压缩成一个逐渐完备的次生的操练体系。[4]
二、对规训形态身体语言的发展审视
(一)“操练性”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福柯说:“职业场的对象不是或不再是行为的能指因素或人体语言,而是机制、运动、效能的内在组织,被强制的不是符号,而是一种力量。唯一真正重要的仪式是操练,即‘操练舞蹈’。也就是说这种模式进行严谨的规划时间、空间和编码进行的,对对象进行持续、长久的强制,在舞蹈教学‘控制模式’内对‘控制对象’的职业舞者进行专业训练‘控制模式’的培B。”[6]而就身体再造的成功率来讲,这种规训持续和监控的时间还是指那些生活在母体文化背景中的职业舞者。舞蹈带上“职业”两个字后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学生的身体比例、肌肉素质,到平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逐渐增高,随之对技术标准、审美标准的要求也高不可及。这种要求就形成了“操练式”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达到动作规范、整齐划一、技术至上,形成一套技术考量体系,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同一动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目标贯彻其中。此种教学方式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能更好地开发身体,训练观察力与模仿能力,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习惯,舞蹈也从中获得了一个相对自主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会造成学生不主动思考,麻木性地进行学习,这种复制手段从教学中引发到艺术创作与审美当中。“在职业舞蹈圈这个城堡中的佼佼者可能会对非职业舞蹈圈有偏激的态度,从而带来技术与学术的偏颇,使舞蹈在精英者们的操控原则下成为一种新的远离生活的游艺,或者成为一种浅薄的表达的装饰品。”[4]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说:“作为商业,艺术只要能够获利,只要其优雅平和的功能可以骗人相信艺术悠然生存,便会继续存在。表面上繁荣的艺术种类与艺术复制,如同歌剧一样,实际上早已衰亡和失去意义。”[7]阿多诺站在批判性的角度上提出了这是一种机器时代的复制现象。因此,我们是否应该回归课堂开始反思,是否要对“舞蹈机器”这一词有着重新的认识呢?
在某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本科三年级女班(23人)经过为期半年的海阳秧歌学习后,笔者提出几个问题对她们展开调查,基本结果如下:问题1:“你知道为什么叫海阳秧歌吗?”其中12人知道、11人不知道;问题2:“你知道民间海阳秧歌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舞蹈吗?”其中4人知道、7人不知道、12人模糊不清;问题3:“你知道海阳秧歌中有哪些女性人物形象吗?”其中22人不知道、1人模糊不清;问题4:“你能说出王大娘与锢漏匠的神话故事传说吗?”其中19人不知道、1人模糊不清;问题5:“海阳秧歌中有哪些基本体态特征和韵律特征?”其中4人不知道,其他回答包括俏皮、一惊一乍、三道弯、拧倾、动静结合、提沉韵律、滚浪、幅度大等。虽然此调查仅仅针对极少数人群,不能以偏概全,但也是现象的一个缩影,可作为参考:笔者发现学生在对动作要求和形态特征掌握方面还比较清楚,但对于动作背后的历史背景与内涵知道的少之又少。掌握动作的基本形态要求,把握风格固然重要,难道动作背后的历史成因与内涵就不重要了吗?职业舞者张荫松老师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整理出了一套“船在海上走,人在船上摇”的海阳秧歌训练体系,经历了“撕心裂肺,眩晕呕吐的过程”(张荫松语)。而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只是直接学习了组合,由于没有机会经过下乡采风、深入了解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多了解背景,便有了上面调查的结果。因此,这套精致的身体能指教材已经形成了一个模糊所指的“操练性”体系。
(二)“拿来主义”的优势与弊端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倡的,意为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卑不亢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以海阳秧歌为例,在当下的教学方式中,无论是直接向老前辈学习,还是参照老前辈所留下的珍贵教材运用于教学,都可谓是一种“拿来主义”的体现。这种“拿来”是正确的,可以直接将提炼后属性鲜明的、符合地方民间舞表情达意的语言方式的海阳秧歌教材用于教材。这种方式最大的益处是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风格性特征,锻炼身体、开发身体、并有针对性地教学,比如对表演班更倾向表演能力,编导班更注重学习素材等。对于教师在教学中也有了许多方便之处,省去复杂繁琐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探究过程,因为教材是满足多个专业、多个生源基础的需要,对各个群体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因此这种“拿来”是普遍性与针对性的拿来,是符合当下审美追求的“拿来”。
但这种长时间的“拿来”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有依赖心理,因为这是一种“便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原有元素性的基础上进行打碎、拆分、重组,在“不歪曲民间舞蹈的本质”的原则上进行筛选,通过“单元性”“有机性”“创生性”“组合性”四种规训手段对规训对象进行动力定型,仅此而已。这样会导致教师在专业技能性方面停滞不前,也阻碍了对此舞种深入挖掘的脚步。对学生来说,这种教学力量也是中性的,当它消极地把精英的高贵姿态发展到极限时,便会有意无意失去古典精英主义所注重的社会责任感而沉湎于“如何写”或“如何动”的自我权利中,使人力制约的次生舞蹈陷入“只知其一,一无所知”的封闭的言辞语境,使身体与符号世界发生断裂,并导致各专业的身体“知识形式”都埋头于内部去寻求发展动力,忘记了舞蹈身体语言的根本性质――在更宽广的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上促进学科与专业的发展。[8]学生的身体被训练得越来越精致,但用思想来充实动作的学生却越来越少。这种训练目的使审美追求的目标上升到了“为了美”和“技术至上”的高度,这样精致完美的能指也使教学者为职业舞者的身体开发改造了民间原有的艺术形态,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逐渐偏离正轨。
(三)向“最初的使命”靠近
何为“最初的使命”?俄罗斯舞蹈教育大师瓦冈诺娃曾提出过她的见解:“通过舞蹈基本训练使人体的全部动作达到充分协调以后,必须进一步用思想来充实动作,也可以说使动作具有表演性。”现在大多学生仅仅达到“初级目标”,使身体的动作达到充分协调,能真正完成“最初的使命”者是极少数,这是跟随社会发展与主流文化意志的成因,不管是历史的偶然还是现实的必然,舞蹈训练场中的身体再造不得不与这种意识相吻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缓解这种局面。
第一,从教学发展方面来看,各个艺术工作者与教育者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并且以辩证的眼光审视现今的艺术成果。在授课前可以多到民间进行采风,在教学中加入更多自己的心得体会,学习张荫松老师的提炼方式,将这N方法性与探索性带入到采风和教学当中,对一些经过筛选后被淘汰掉的民间艺术重新进行科学审视,把一些遗落在民间的艺术珍宝重新请进我们的课堂,使课堂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并贴近真正的民间艺术。如果一味地只“拿来”结果,针对现有进入课堂的内容进行拆分、重组的发展,会使教学内容带有局限性,原生形态变得越来越精致抽象,所指越来越模糊。
第二,重新认识“美”的定义,不能以“优美”为唯一提取要求和审美标准,稍微带有一点“丑”的形态都被我们排除或改变。比如我们上面提到海阳秧歌人物角色中“丑婆”的形象,这一形象在进入课堂后被美化再美化,提取时以女性形象为主,以突出身姿为目标,训练过程中从舞姿、动律到表情都一模一样,整个班级都表现了同一个美丽的“丑婆”,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更是将“丑婆”的形象错误化了。我们应该避免审美取向的趋同性,不以同一审美标准去规范海阳秧歌的地域审美特性,因为民间舞蹈中的幽默滑稽,本就是汉族民间舞的一大特性。
第三,开设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学习课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民族文化背景和动作成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学习;最重要的是多组织学生下乡采风,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不能仅限动作之上谈动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最真实的地域文化氛围,直接向民间艺人学习,了解提炼过程和文化语境中的背景,在这个过程中以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或对民间艺术进入深入探究。因为我们不仅仅培养学生掌握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和基本形态,更需要培养出可以真正表演与创作的自主性人才。学生在这样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在我表达与创作、对未知事物有着渴望求知的好奇心,在理论的基础下进行实践,也就能使学生向“最初的使命”靠近。
作为当下舞蹈一种存在方式,规训形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对规训形态下的身体语言进一步认识,对舞蹈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精致、完美的身体能指下如何与其所指共同构成语言,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李丹娜,贾建文.规训形态中舞蹈身体的限定开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1).
[2]张蔚.秧歌文化的形态呈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3).
[3]大秧歌[N].烟台晚报,2015-11-23.
[4]张素琴,刘建.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欧建平.舞蹈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6](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