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工贸易转型

加工贸易转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1篇

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

1.1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的特征

1.1.1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不断增加

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能力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1.1.3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高

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可以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就决定了贸易的增值率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加工贸易成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近年来,我国成了世界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但是,2010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3.9%,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仅占8.6%,企业贸易额为667.9亿美元,约占总额的5.8%。可见,大部分的顺差被外商企业获取了,我国仅从事较为低端的加工环节,仅取得了数量很少的加工费,相反一些其他国家利用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挑起贸易摩擦。

1.2.2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关联度不高

我国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因此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造成了我国总体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格局。加工贸易产业与该企业下游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作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的关联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入品,可以带动当地投入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第二,产业不直接输出而是转交给国内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导致国内企业的管理技术改进。加工贸易产业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比例较低,由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置作用很低,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不大,技术外溢效果也受到抑制。

1.2.3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以机电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主要以外企为主体,通常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我国生产,只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到我国,致使我国获取的附加值低,整体技术不高,这已经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发展瓶颈。

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与机遇

2.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2.1.1价格的贸易条件亟待改善

国际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传统的加工贸易品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其不会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打算,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采取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和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价格。所以,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口价格有所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

2.1.2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弱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价

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方式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国际竞争的源泉,虽然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却严重扭曲了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早日实施并完成。

2.1.3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以粗加工、低增值的加工方式,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获利空间有限,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利润很小。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的7%到9%的加工费,其余部分被外商获得。更有甚者,在进料加工中的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外商控制,利用转移价格和利润的方式,如引进低端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以次充好,使我方受损,还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造成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发展,更不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

2.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

2.2.1良好的国际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产品内部的工序细分为特征,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正在积极调整国际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开始把国内的研发中心、技术和资金输入我国,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800家左右,使产业的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结合,以进一步加大利润。这种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全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化营销策略,可能把某些高新技术和大量中间技术转移到我国,成为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动力。

2.2.2国内的优惠政策与战略调整

我国商务部、环保总局明确公告取消部分出口退税的商品,并将一些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商品列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而能源消耗低的结构发展。我国东部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为我国敲响了产业转型的警钟,但是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颁发的一系列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的政策,为东部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东西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1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普及,员工素质的提高,跨国公司可能把更好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境内,从而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所以,应该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从下游的采购环节、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再到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向高附加值的阶段转型。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促进劳动密集型贸易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所以,应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沿着从“一般供应商”到“主要供应”,再到“合同制造商”,最后成为“品牌领导者”,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变革,使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成为贸易的主导。

3.2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延伸国内价值链

如果能够及时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中间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加工贸易将脱离劳动密集型阶段,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迈进。转型升级实现后,即使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也不会影响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所以,我国当前应该鼓励发展中间投入品市场,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这样就可以提高国内采购率,从而改变目前的不利模式,推动加工贸易产业与相关配套企业的良性互动,使国内的产业价值链得到有效延长。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

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但是也不断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便强调了后起之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后,其产品的比较成本可以转化,故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潜力巨大,但在本国暂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对其进行扶持;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强调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巴萨拉的比较优势阶段论则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要素比例变化说明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等经济因素都会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发生改变。而我国近些年加工贸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足以证明这些理论———我国近年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过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日趋衰微,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转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的加工贸易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比较优势陷阱”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如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从长远来说将阻碍本国产品结构的升级,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理论,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对国内相关产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十分明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征

1.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占主体地位

自1987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便一直由进料加工所占据,其所占比重近年来更是一直高达85%左右,相比来料加工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进料加工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我国地方财政与外汇收入,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企业性质: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早期以国有为主、外商投资机器设备等进行生产和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也逐渐参与进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商投资进入。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在现阶段已占据了我国加工贸易绝对的主体地位。

3.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所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服装玩具等,之后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到纺织、皮革等行业,但总体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入世以来,随着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贸易逐渐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的方向转变。

4.贸易伙伴:美、日、韩、欧盟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的进出口伙伴国有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和韩国是我国加工贸易近几年的主要发展对象,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贸易合作的增加,我国与这两个地区的加工贸易合作也在增多。

5.地域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整体加工贸易的地理结构属于“东强西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从沿海开始逐渐向周边扩撒,而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

三、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一词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加工贸易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更是迫在眉睫。

1.核心问题:加工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至今,主要从事的仍是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代工;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但这些产品的生产内容也多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果我国仍然坚持这种结构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品附加值的不断下降,大部分增值利润由外方获得,从而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系数低下、出口产品竞争力缺乏和对外贸易发展后劲的不足。核心能力方面,由于资金、人才受限,国内的加工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而外方也将核心技术、品牌控制、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和设备等环节留在国内,从而使我国加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下,过度依赖于国外母公司,高额附加值流入国外。

2.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偏低,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

外资企业比重过大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虽然外资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一度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提高和企业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特征也在一方面加剧了我国经贸发展的对外依赖性,降低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另一方面削弱了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由于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发展不足,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的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都由外方垄断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方从我国撤资撤厂,将对我国加工贸易造成沉重打击,进而引起我国经济的不小动荡;同时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影响民生状况。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分布地区的极度不平衡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所带来的产业集聚仍是集中在东部地区,降低了加工贸易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引起中西部落后地区资金、人才、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导致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愈拉愈大;同时加工贸易先进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将不断加重,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我国加工贸易的劳动力成本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供给量的下降,二是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劳动力资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步丧失。外资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已将目光放在了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传统的外资加工贸易工厂的撤离大潮已是山雨欲来。

5.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首先,外需减少,出口受阻。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疲软,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原有的客户资源减少;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使得新兴市场的开拓也遭遇了一些障碍。其次,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近年来开始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制造业,使得原来在华投资的企业纷纷转向这些地区,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遭受冲击;而其更为低廉的成本和能源资源使得出口产品颇具竞争力,抢占了我国企业的部分市场。

四、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提高引资门槛,优化引资结构政府需要对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要有目标、有重点的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同时建立倒逼机制,坚决禁止对高污染、高耗能、粗放型等与国家政策导向不符的外资项目的引进。(2)营造创新环境,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政府需要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构建有利于加工贸易在价值链内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体系。要构建公平竞争和包容鼓励的创新环境;整合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育龙头企业;在提高能力和发展效率的基础上追求规模的扩大化。(3)提高本土化程度,创建产业集群根据迈克尔波特(1990)的产业集群理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该是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实现内资企业的主导地位。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扶持政策,为内资企业提供发展支持和与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从而达到我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选定本省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加工产业,进行严谨考察和评估后确立重点扶持对象,培育本省知名品牌,发挥“大品牌”的带动作用;根据重点产业和区域,合理规划后进行产业集群建设,最终形成以加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各产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和规模效应。(4)构建服务型监管模式,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加工贸易的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因此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支持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立法方面,需要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特点,从行业标准、发展规范等方面明确企业责任义务及经营内容和准则;从职责范围和管理标准的明确,理顺和协调各部门职能、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通过发挥行政和立法两种职能的双重作用,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企业层面

(1)加强自主创新,打造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培育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是谋求更多国际话语权、冲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效益、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国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加工企业要重视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提高创新投入,广泛吸收和积极培育培育相关的研发、管理经营和销售人才,同时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高水平加工产业,加强与全球价值领导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吸收转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渐实现由传统的OEM向ODM和OBM的转变,最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争取国际流通渠道的主动权和终端市场控制权,迈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从而引领全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2)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焕发传统产业活力对于我国众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加工企业来说,要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项目,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模仿和创新,从工艺流程提升到产品提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求是理论网[DB/OL].2015-03-19.

[2]赵云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分析.中央党校网[DB/OL].2015-1-22.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3篇

一、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1.产品内分工含义。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对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一个产品的生产应包含不同的工序或区段,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专业化生产其中的某个阶段而不是全部阶段。第二,生产空间的分散性。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必须跨越国界,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

2.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除了是一种贸易方式外,也表现为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产品内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体现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点,而且也是在自由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方式,所以它代表着现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特征。产品内分工深化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能在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充分实现,这样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加工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就得到了促进和发展。按照这样的话,如果产品越是能满足产品内分工条件,其加工贸易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电子行业。因为电子行业具有完备的工序可分性,也具有非常低的单位价值运输成本,非常适合于跨境产品内分工。我们从贸易数据中看到,过去几十年我国贸易增长最快的20种产品,前3名都是电子类产品,其根本原因就是电子产品相对最容易进行产品内分工,也最容易把产品生产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如今随着贸易、金融和投资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国际化以及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逐渐增强,加工贸易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它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分析

1.数量分析。Hummel,Ishii,Kei-MuYi(2001)提出了测度产品内分工规模的方法,他们运用投入产出法,将一国进口品分为用于国内最终消费与用于出口品生产这两部分,然后按进口品用于出口的价值对出口额的比率来定义“垂直专门化比率”(verticalspecialization(VS)share),用这种方法,Hummel等人对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垂直专门化程度做了一番估算。VS用体现在一国出口商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来衡量,公式为:VS=(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产品总价值)×出口产品总价值×2。还有一种测量方法为VSi,考察一国出口的中间品中被他国用作生产出口品的价值,计算方法与上式大体相同。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VS从一国的进口中间品来考虑,VSi从一国的出口中间品来考虑。如果某国用进口中间品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则其VS值就等于进口的中间品金额;如果全部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即出口为零VS=0;如果仅仅利用国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品,而不进口任何中间投入品则VS=0。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统计,我们可以依据加工贸易的数据计算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考虑到一般贸易出口中可能包括少量进口辅料的价值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值要比实际值要低,但误差不会很大。参照此算法山西的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2002年以来山西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VS/总出口额)处于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019上升到2007年的0.224,这与世界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也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的现状相吻合的,近些年来我国在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中已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结构分析。为深入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中的结构,首先要将贸易数据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大类。其中,又将中间产品分为零配件和半制成品。这种方法按照商品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容易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本文参照FrancoiseLemonie和DenizuNal-Kesencl(2002)年对中国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山西省2008年1-10月和2009年1-10月的相关数据,对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从选取的两年数据的比较来看,在进口方面,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在总进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大约为2/5,其中又以半制成品的进口为甚,而零配件的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最终产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山西主要是对进口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装配。出口方面,和进口的情况呈现相反的趋势。最终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2008年占到近30%,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中间投入品逆市而上,显示山西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说明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加强。总体来看,山西产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虽然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减少,但可以看出山西加工贸易对外贸的拉动作用不强,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不合理,需要转型升级逐步改善结构。

三、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角度

山西加工贸易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规模小。山西省加工贸易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性和规模效应弱。同时,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协作程度差,整体政策支持较弱等制约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问题。二是加工贸易产业和商品结构单一。加工贸易商品以初级产品铁矿砂、氧化铝橡胶等为主,加工贸易项下的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一直占全省加工贸易的80%以上,而机电类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加工商品简单,且主要集中在资源性、重能源产品的加工上表现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一进一出,单一工序”,加工链条短。三是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加工贸易利用外资规模比较低。五是加工贸易增值率波动幅度大不稳定。就目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形势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不容乐观。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了产品内,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只需专业化生产同一产品的某个生产阶段而无需全部阶段。因此,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加工贸易升级,全省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产品内分工。因此重点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全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虽然山西近几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不断增加,对山西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改进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机电产品的出口也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属于组装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需要继续优化,着重提高产品不同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环节,即仍然继续沿着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路径参与产品内分工,鼓励更多加工企业参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环节生产中,尤其要紧紧抓好当前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4篇

一、问题的提出

加工贸易是指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贸易的基本环节是:备案进口加工出口核销。自1978年在珠海建立第一个加工贸易企业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1996年加工贸易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在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时至今日,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与改革开放之初不可同日而语,对加工贸易提出的要求和期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新审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路径,最根本的问题是我国的加工贸易没有摆脱劳动密集和附加值值低的加工模式,我国的加工活动在整个产业链中仍处于低端环节,加工增值十分有限。因此,如何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国内学者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不断地提高加工的深度;延伸加工贸易的产业链;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等。这些政策建议既有宏观层面的要求,也有微观层面的建议。我们注意到,对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发展我国加工贸易所形成的共识,而且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研究加工贸易使用频率最多的话语,但我们很容易忽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几个基本问题。所以,科学界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目标、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标

这里的“转型”就是指转变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式,“升级”则是要求加工贸易要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即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演进。

(一)转型的目标

1、加工贸易的主体转型。即由外资企业向国内企业转变。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体是外资投资企业,国内企业参与不足。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比重从1990年的28.8%提高到2002年的75.3%,2003年则超过了90%。根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贸易数量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分别为84%、10%和6%。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3,713.1亿美元,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408亿美元的84%。这充分说明了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国有企业仅居次要地位,我国自身所获取的贸易利益较少。加工贸易转型的主体目标就是要转变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方式,鼓励更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来,最终实现国内企业主导。因为外资企业随时都有向海外转移的可能,如果加工贸易不能及时升级主体,我国运用加工贸易带动国内产业提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2、加工贸易的对象转型。即由大量进口加工对象向扩大国内采购转变。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对象主要是通过进口国外的辅料、零配件和中间产品经过简单的加工装配再行出口。在国内采购的比重比较小,对国内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相当有限,也使得产业链条短,难以形成综合的经济效应。国家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尽可能地减少进口的品种和规模,只要国内企业能够提供的,在政策上支持与国内相关企业开展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国内企业生产,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3、加工贸易的方式转型。即由加工出口向加工、生产并举转变。我国的加工贸易有相当一部分是订单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最终出口到国外的市场。长此以往,加工企业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技术不能通过产品的销售转化为技术溢出效应。加工出来的产品在满足国外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引导和开发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市场的培养和开发,既可以培育新的发展产业,而且也可以扩大企业的生产,充分利用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国内的销售替代了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促使加工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干中学”,以现有技术设备生产要素为依托,通过技术的攻关,进一步培养加工企业关联生产的能力,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4、加工区域的转型。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由于工资增长、劳动成本上升,会削弱跨国公司在沿海地区开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务吸引力,反而刺激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致力于升级换代。因此,对于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应把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要加大科技投资的力度,尽快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档次。同时,对于我国内陆省份,现在跨国公司投资加工贸易的还不多,主要原因是内陆省份投资环境较差。我国内陆省份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应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到内陆地区投资,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产业。

(二)升级的目标

1、产业链的升级,即促进产业链由低端的加工装配向高端的产品研发升级。根据微笑曲线来分析,产业链由“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品牌”五大环节构成。产品研发和品牌环节处在高附加值部位,而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则是低附加值环节。产品研发和塑造的品牌往往具有垄断性,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跨国公司一般将这两个高端环节牢牢控制在公司内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将劳动密集型的环节外包,我国企业承接的正是这种低附加值、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环节。如果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而不及时实现产业链的升级,那么加工贸易真正演变成“无根”产业。

2、产业升级,即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升级。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增加技术和资本的相应比重。从亚洲四小龙,特别是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开展加工贸易的情况看,它们原先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打工仔,现在已进入高技术领域,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重要的制造商和出口商。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地进行了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我国企业可以从他们开展加工贸易所取得的经验中汲取营养。

3、产业聚集升级,即促进和提高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聚集和关联。大量的研究表明,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越长,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就越大。国内应该发展一批与加工贸易产业相配匹的配套产业,使加工贸易企业减少对国外产业的依赖,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工贸易的产业聚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内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催生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一批产业群;一方面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将更多精力放在技术研发方面,为产业的升级提业条件和协作机制。

三、制约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及相关措施

说到底,加工贸易是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必然结果,它将同一产业的或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安排在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然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销售的生产活动,是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表现。一个国家处在加工贸易的哪种环节不是由各个国家的主观愿望所左右的,而是决定于各国的比较优势。我国的加工贸易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是由我国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国情所决定的。它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要素充裕的比较优势,是经济的必然。要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必须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术因素。可以说,技术因素是制约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最根本因素。无论是产业链的升级还是产业的升级,归根结底是技术的提升和升级,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我国的加工企业之所以选择加工装配环节,其原因就是缺乏雄厚的技术实力,只能承接国外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业务。

我国的加工贸易必须从对国外技术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技术引进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赶超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看,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最终形成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机制。首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将重大技术研发项目与企业真正地融合,克服技术创新体系在体外循环的弊端。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使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一切科研活动在企业的主导下进行,包括专利的申请、科研项目的申报与投入均以企业的身份进行,遵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融合。其次,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特别是要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多元化科技投入宏观架构,实现政府、企业、金融体系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之上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加强创业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建设,使创新者能够及时得到与其风险和收益相对应的资金支持,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人才因素。技术问题说到底又是人才问题,人才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从我国加工贸易现状看,除了体制和环境因素外,人才资源结构的不合理是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人才资源结构还很不均衡。从素质结构上看,我国中低级人才和理论型人才比例较大,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比较短缺,特别是高新技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从行业分布看,我国人才主要聚集在国有部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非国有部门、企业人才不足。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5篇

(一)从总量看,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汇改以来,人民币总体呈现逐步升值态势,但广东加工贸易规模仅在2008-2009年因金融危机需求萎缩而下降,汇改7年来,广东加工贸易规模总体呈现扩大态势(见图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加工贸易“一进一出”,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影响会部分地相互抵消,导致加工贸易差额相对一般贸易差额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较弱;二是欧美国家长期实行以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对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有着强劲的需求;三是多边贸易使得汇率升值对加工贸易总体规模影响淡化。广东外贸进口主要来自东盟、日本、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出口面向的主要是香港、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对加工贸易总体规模变动影响不大。

(二)从结构看,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加工贸易占比下降。汇改7年多来,加工贸易在广东外贸进出口中占比逐年下降,一般贸易在外贸进出口中的占比逐年增加。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广东外贸出口中的占比为73.51%,随后逐年下降,到2012年加工贸易在广东出口中的占比仅为56.60%;加工贸易进口占比从2005年的61.66%下降到2012年的50.02%。一般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22.39%上升到2012年的33.15%;一般贸易在进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25.55%上升到2012年的33.81%。如图2显示,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加工贸易在外贸进出口占比下降呈现同向变动态势。加工贸易内部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进料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来料加工装配占比不断缩小。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77%上升到2012年的87.14%;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进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75.54%上升到2012年87.20%。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23%下降到2012年的12.86%;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进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24.46%下降到2012年的12.79%。如图3显示,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料加工占比上升呈现负向变动态势。由此可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有效地促进了广东外贸结构的优化,加工贸易在外贸进出口中的占比下降,加工贸易内部接近一般贸易方式的进料加工方式占比上升。

(三)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企业出口产品销售收入快于总成本的增长,保持一定盈利且出口换汇成本呈现不断下降态势,转型升级效益显现。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涉外企业能否及时调整出口产品售价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因素。201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分局开展的汇改后广东出口企业经营状况专项调查①显示,汇改后广东超过六成出口企业在定价方式上主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同时受调查企业也反映由于近年来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较快,企业对外销售价格调整有限,不得不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各项管理费用来保证利润,这也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根据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的出口换汇成本调查,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换汇成本自2005年汇改以来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且基本上都小于当期人民币汇率水平,企业继续保持获利空间(见图4),2005年第四季度,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换汇成本为7.9078元/美元,低于当期汇率7.8615元/美元,随后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换汇成本呈下降趋势,到2012年第四季度末,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换汇成本为6.2012元/美元,低于当期汇率6.3158元/美元,企业继续保持获利空间。从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销售收入和成本看,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高于总成本增长,其中2008-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较快,但总体保持盈利,出口销售利润率在0.87%-4.61%(见图5)。2012年第四季度末,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为1.69%。(四)从企业资金运营看,加工贸易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大大提升,进一步巩固了企业转型升级效益。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大,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资金的汇率风险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从监测的样本企业看,汇改以来,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的汇兑损益项目以收益居多(见图6)。15个季度的出口换汇成本监测中,有10个季度样本加工贸易企业的汇兑损益是收益,占比达到66.67%。损益在企业总成本所占比重不大,但持续的收益仍能有效地冲减部分总成本。因此,汇改以来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在资金运营和风险管理方面能力提高,转型升级效益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二、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困难

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结构改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换汇成本下降,利润保持相对稳定,但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遭遇许多问题。

(一)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对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调查显示,广东企业的劳动力、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当前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支付的劳动薪酬较前一年度提高了20%至30%,为留住工人,企业必须付出比以前更为优厚的工资待遇。企业普遍认为未来人工成本将不断增加,如东莞某科技有限公司甚至预期未来5年人工成本将翻倍。另外,招工难与工资增长并存的现象十分突出,特别对于用工需求较大的纺织、电子加工等行业企业,工人流动频繁,高峰期面临不少劳动力缺口,现阶段工资增长与招工难并存的局面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冲击尤为明显。此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直接推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棉花价格为例,2010年8月市场棉花价格约在1.5万元/吨左右,而到2010年11月份,棉花价格已经大幅升至2.4万元/吨,2011年年初棉花价格更是飙升至3.4万元/吨,这对纺织制衣加工行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外部环境看,欧美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债务隐患依然存在,新兴市场需求有限,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反映企业年初以来订单(特别是来自欧洲的订单)明显下降,企业面临惨淡经营的困境。如广州某船舶公司,由于欧债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疲弱,船市行情急转直下,目前,其主产船型的价格从高点时的4800万美元/条下降到了3000万美元/条,且订单仅能覆盖到未来两三年,再加上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扬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船舶公司正面临经营上的多重压力。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还需要多方面政策的扶持和推进。汇改从多方面促进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但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的推进以及多方面政策的扶持和配合。汇率是一个影响国内外均衡的全局性变量,影响面广,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境,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还需要汇率政策以外的专门产业政策来扶持推进。调查显示,企业在拓展内销市场中物流成本增长和知识产权困扰较为突出。如东莞某家具有限公司反映,公司生产家具所用材料通过海运方式从美国运过来的物流成本还比从国内东北地区购买运输过来的物流成本低,而且从美国购买的原材料使用率达到60-65%,比在国内购买的原材料使用率高十个百分点。在内销市场中,由于国内山寨版较多,竞争混乱,良莠不齐,一些外销转作内销的加工贸易企业在销售上常面临“腹背受敌”困境,该家具有限公司反映自己坚持用出口的生产标准来生产内销产品,但受到部分公司低标准低成本生产产品的冲击,拓展内销市场面临不少困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在拓展内销市场上面临的问题说明了搭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在加工贸易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国内物流运输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还有待相关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

(三)加工贸易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出口换汇成本监测显示,加工贸易样本企业汇改后七成多的经营期限内实现了汇兑收益,但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加工贸易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如东莞某电子制品厂,该厂资金充裕,不需银行融资,该公司股东要求企业收汇资金不许做任何投融资,只能存三个月定期,也不能利用任何远期结售汇产品来规避汇率风险。这些汇兑损失侵蚀了企业生产经营利润,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东莞另一家数码电子有限公司由于其境外墨西哥分公司曾遭受衍生产品损失,也被其韩国母公司禁止利用任何远期结售汇来规避风险。在结算币种上,加工贸易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也不高,特别是对于外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少采取进料加工方式,由于采购原料地客商的接受程度还不高,加工贸易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总体不大,人民币跨境结算比例大约在10-20%之间。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服务与产业政策指导,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推进。政府部门应通过扶持政策优先支持优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加工贸易转型企业的政策鼓励和财政资金补贴。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提高服务水平,一方面引导企业转换经营策略,优化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更好地为转型升级企业排忧解难,解决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遇到诸如知识产权困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转型升级的推进。

(二)搭建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平台,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切实的资金便利和融资支持。为更好地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建议金融管理部门牵头搭建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平台,为加工贸易企业自创品牌、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企业并购等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和融资支持。可联合有关政策性金融机构或商业性金融机构设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贷款”,帮助有潜力的优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创立品牌或引进先进设备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进口生产设备时,外汇管理部门可简化有关付汇手续,推进进口核销制度改革,更好地满足企业贸易项下购汇、用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