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寡头竞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8年11月,媒体曝料称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
在黄光裕被羁押事件之后,国美集团(下称:国美)公布了“2008年年报”。通过将国美的“年报”与苏宁电器(下称:苏宁)的“年报”相比较,可以发现在坐了多年家电连锁的头把“交椅”之后,国美遗憾地把这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苏宁。
“年报”显示,国美2008年总收入为458.9亿元,比苏宁少41亿元。利润方面,国美净利润约为苏宁一半,为10.48亿元,而苏宁利润为21.7亿元。通过并购和开店,国美总店数达到859家,增加133家,而门店每平方米销售收入为15503元,同比略微下降。而苏宁店面数略少,为812家门店。也就是说,除了门店的微弱优势之外,苏宁已经全面赶超国美,扛起了家电零售连锁的大旗。
而当年国美收购大中电器之后,黄光裕豪迈的言语犹然在耳。2006年,黄光裕又导演了一场耗资52.68亿元的国内家电连锁行业的最大并购案,国美一口吃掉了“永乐”。实际上,也就在这一年前,大家还坐在一起温情脉脉地商讨着如何应对整个行业性的问题。
势头正劲的黄光裕给新的国美集团制定了新的目标:在2007年年底完成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努力在2008年进入世界500强。同时,黄光裕在摆平永乐后,还不忘去揶揄一下最难缠、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苏宁。他说“苏宁股价虚高”,“国美收购苏宁只是时间问题”,要“打到苏宁、国美合并为止”。那春风得意,豪气尽显于字里行间。
可是,比黄光裕年长不少的张近东并不是个容易捏的“软柿子”,甚至可以说在温文儒雅的外表下有着强硬的内核。张近东对付黄光裕的依然是那句老话:“苏宁做不过你,我一定送给你。”张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信地说:“1加1不一定等于2,也不一定大于2。从公开的数据看,靠吃兴奋剂比赛是没有用的,只有内功才能赢。我们讲3年领跑,是全面领跑。我知道这市场一定是我们赢的,铁定的,我要的是长远的东西,我认为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乃至后来2008年的业绩出来后,有媒体说苏宁能在2008年超越国美,完全是因为黄光裕出事了,苏宁的员工还不忿地讲,即使黄光裕没有出事,苏宁超越国美也是必然的事情。因为苏宁已经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不过不管怎么讲,到2009年,苏宁和国美一直以来的交锋终于告了一个段落,家电连锁的格局从群雄纷争到两强争霸,再从国美领跑又过渡到苏宁领跑的时代。
回顾过去的国美以及苏宁,可以发现,同属一个业态但却性格迥然的两家企业,一个虎踞于北京,一个龙蟠于南京。就像武林高手的对决,一路过关斩将,在一统江湖梦想的趋势下不断发展。国美起步稍早,最早开始全国性的扩张。在打压不同业态的传统百货商店之类的地头蛇之余,国美也关注如苏宁这样的同业态的区域强者。在国美的眼中,苏宁会像“大中”、“三联”、“永乐”一样,迟早要被收入囊中,但是国美没有想到,一路收购过来,“大中”、“三联”、“永乐”都通通就范,用金元硬生生砸出了一条并购的大道来,可是苏宁却成了一块硬骨头,不仅啃不动而且渐有赶超之势,威胁着自己的霸主地位。
家电连锁行业作为一个流通行业,规模就意味着话语权,意味着在竞争中更有利的地位。这或许应了一句古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黄光裕之所以能够在家电厂家面前表现得那么强硬,无非是因为国美的规模越来越大,占据了有利的渠道位置,厂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他。与苏宁的内生型增长,通过自己努力缓慢地开店不同,国美更乐意于通过资本运作,通过兼并来实现快速型的扩张。并购行业“老三”“永乐”,国美迅速在上海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购“老四”“大中”,又使得国美在北京占据了垄断地位;并购“老五”三联商社,则一举打开了山东的市场。这些收购让国美的体积迅速膨胀,实际控制的店面从2005年的400多家一举发展到1200多家。
国美一直郁闷苏宁的不肯就犯,苏宁实际上也一直郁闷自己“千年老二”的地位,虽然2006年,在上市公司层面,苏宁出过一次漂亮的季报,算是超越过国美一次,但是这种微弱而短暂的领先,又很快以国美并购“大中”而终结。
苏宁何尝不愿意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并购来加快自己的发展?张近东也明白,在零售行业对外资逐步开放,世界零售巨头争先进入中国后,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单凭自身的缓慢积累、开店,而不迅速扩大规模,难免会有被人“吃掉”的危险。黄光裕在收购了“大中”、“三联”之后,不就是志得意满地向张近东宣战,放出要收购苏宁的豪言“这个行业需要尽快统一”吗?
乃至,在收购“大中”的非常戏剧化的过程中,苏宁都已经派员入驻大中进行资产盘点,国美却突然杀过来横刀夺爱。2007年年底收购大中的失利对于苏宁上上下下的士气,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张近东更是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但是,商业没有温情的那一套,商场总是如战场般残酷。张近东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并且在“既不张扬也不懦弱”的大前提下,抛出了既可以稍微挽回颜面,又不至于完全跟国美弄翻的“家电连锁模式”的说法,硬生生地将苏宁和国美隔离开来,进行有效区隔,使得尚处于下风的苏宁不至于被媒体舆论拿去与国美进行简单类比。张近东说,企业成长的模式是多样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风格,国美讲究的是兼并式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而苏宁则走的是一条“内生式增长”的道路,并表示说,相对于兼并扩张,苏宁更是倾向于自主开店。
这样一番话确实是很下了一点心思,但依然难掩张近东心中得而复失的酸酸的味道,张近东没办法不失落,甚至这点让双方颜面都好过的说辞都遭到了国美的反驳,国美副总裁何阳青就直接表示,国美是内外兼收,两条腿走路。
不过,几年之后再来看当时的得失,国美都是超高价收购,当时得意,但是后面却不得不面对消化整合这样的管理难题,尘埃落定后,还给了人一点冤大头的感觉。
而苏宁被动地采取自主建店的方式,因为优秀的标的资源都已经被国美劫掠而去。但是却硬逼着苏宁在平台管理上越走越远,最终苦尽甘来,奠定了自己最核心的优势。
关键词:强势寡头;竞争失效;博弈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46-02
一、引言
我国在自然垄断行业大多采取政府管制和鼓励竞争两种方式。在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上,政府主要把移动通信运营商拆分为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以便通过两个寡头的有效竞争来增加消费者的福利和减少垄断带来的社会价值损失。但是经过几年的竞争,在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上,移动公司成为强势寡头,而联通公司成为弱势寡头。面对不均衡的竞争局面,作为强势寡头的移动公司就面临以追求最大利润的目标采取让国家不希望看见的寡头竞争失效的威胁。在维持寡头有效竞争均衡的状况下,移动公司会面对与政府和寡头竞争对手联通公司的相互博弈。本文就从移动公司面对的三方博弈来探究移动公司如何维持寡头竞争均衡,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二、自然垄断行业拆分成双寡头面临的竞争失效
政府在解决自然垄断的一种方式是鼓励竞争,尽管完全竞争在自然垄断情形下不会出现,但适度竞争仍对市场有利。随着垄断商品的平均成本在相关的产量范围内下降时,竞争就面临失效。在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上,我们假设两个寡头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分占市场,并且面对的平均成本较在任一个寡头独占整个市场时的平均成本更高。
在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上,经过激烈的竞争,移动公司成为强势寡头,联通公司成为弱势寡头。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移动强势寡头会继续采取形成垄断的措施来获得自己的利益,但同时移动公司会面临联通公司有可能的强烈反击,并且也面临政府根据移动运营市场上寡头竞争状况的判断而采取维持寡头竞争有序的策略。下面通过模型来分析移动公司面临的三方博弈策略选择。
三、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政府的博弈及均衡分析
1.模型构建
在此博弈中,我们主要考虑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竞争产生的效果对政府的影响以及政府根据竞争效果作出的选择。假设:(1)博弈一方为移动和联通公司两寡头竞争体,另一方为政府。博弈双方为理性经济人,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竞争效果政府不是很明确,而移动和联通公司对政府做出的策略不清楚。但是,当其中一个寡头接近占领整个市场时政府会发现并会采取重组措施。(3)在博弈过程中,两寡头竞争体的策略分别为:竞争失效(发生的概率为r)和竞争有序(发生的概率为1-r);政府的策略分别为:重组(重新拆分组合发生的概率为p)和不重组(此策略发生的概率为1-p)。
根据以上假设和分析,各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及收益表现如下表:
2.均衡分析
四 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博弈及均衡分析
1.模型构建
在分析移动寡头和联通寡头博弈时,我们考虑二者之间基于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因为在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上每个公司对对手的一举一动都非常了解。假设:(1)博弈双方为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二者为中国移动运营市场上的双寡头,但是经过技术发展和激烈的竞争,移动公司是强势寡头,联通公司为弱势寡头。(2)移动和联通公司的信息是完全的。二者都相互了解对手的策略动态。(3)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都是有限理性者,且二者都不愿形成合谋,因为政府能了解二者合谋行为且严厉惩罚合谋行为。(4)博弈各方可以采取的全部策略:移动公司可采取进行独家垄断政策和不进行垄断政策;联通公司可采取放弃抵抗和进行竞争策略。(5)移动公司采取独家垄断政策的概率为u,不采取垄断政策的概率为1-u;联通公司采取竞争策略的概率为q,放弃竞争策略的概率为1-q。
根据以上假设和分析,各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及收益矩阵表如下:
2.均衡分析
五 结论
1.由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竞争体和政府之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可知,竞争体中移动公司采取竞争失效策略(即进行垄断政策)的概率r*=R2,它与政府进行重组付出的成本C2成正比,与政府重组获得的收益R2成反比。政府采取重组策略的概率p*=,它与移动公司从竞争失效中获得的收益R成正比,与政府重组获得效益R2和移动公司造成其和联通公司竞争失效的成本C成反比。
2.由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可知,移动公司采取垄断政策的概率u*=C4,它与联通公司竞争获得的收益R成正比,与联通公司不竞争退出市场获得的收益R6和联通公司在移动进行垄断政策下的竞争成本C4成反比。联通公司采取竞争策略的概率q*=C,它与移动公司进行垄断政策获得的收益R成正比,与移动公司不进行垄断政策获得的收益R4和移动公司进行垄断政策遭受竞争或惩罚的成本C。
作为中国移动运营市场上的强势寡头,移动公司在规制其垄断行为倾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策略问题:联通公司退出市场时所获收益;联通公司竞争成本;政府对寡头竞争失效的惩罚力度;自身维持强势寡头地位的收益。因此,在垄断国有企业改革中,作为强势寡头的移动公司为维系自身的利益就必须维持好寡头竞争有序的均衡局面,这才能使政府和公司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 中国移动 寡头
一、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价格竞争
假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保持现有价格而不采降价策略时,两家公司的盈利分别R1和R2。如果中国移动首先降价,则它会以低价吸引走中国联通的一部分客户,记这时中国移动的盈利额为R1+T2,中国联通的赢利额为R2-S2。如果中国联通首先降价,则情况相类似,即中国联通的盈利额增加而中国移动的盈利额减少。当两家公司采取价格战,同时降低价格时,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盈利额则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记此时的盈利额为R1-T1以及R1-S1。若双方同时降低价格,则双方各自的亏损要小于只有一方降价时给另一方带来的亏损。表格中,R2-S2
二、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及智猪博弈模型分析资费套餐竞争
根据欧美电话运营商的成功经验,移动和联通将其消费者进行细分,然后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惯和消费特点,有针对性的推出相对优惠的资费套餐来吸引客户增加收益。当中国移动首先推出资费套餐时,大量的消费者将会被其新套餐计划所吸引而成为其客户,我们设其增加的盈利为S1。由此,我们得到了当中国移动采用资费套餐而中国联通不采用资费套餐时,两家公司的盈利分别为S1-T1及-W2。通过分析,此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采用资费套餐。
至于哪家公司会首先推出套餐服务?中国移动目前仍是市场中的主导运营商,而中国联通是电信市场中的小运营商,。上文中已经提到过,首先推出资费套餐的运营商,即开拓市场的先行者将会获取较多利润,但同时也会付出一定的成本,承担一定的风险。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博弈矩阵。
注意,以上矩阵中的数字只是定性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两运营商的赢利额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于运营商来说主动开拓市场一定能扩大的赢利额,所以在有市场开拓者的情况下,假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盈利总额为30,而在没有市场开拓者的情况下,假设双方的盈利总额为25。在确定双方各自的赢利时,考虑到中国移动是主要运营商,所以除非中国联通首先开拓市场,否则,其赢利额总是大于中国联通。然而,即使是中国联通作为先行者,中国移动也能利用其较为雄厚的资金和人才,迅速模仿,缩小差距。所以,博弈的结果为中国移动开拓市场而中国联通模仿。
三、卡特尔
我们先探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合作形成卡特尔的动机以及可能性。首先,持续的价格战无疑会使运营商的赢利额下降;其次,持续的价格战也会使消费者持币观望,等待价格进一步下降。运营商的降价策略的效果也会因此而减弱。最后,为了防止移动通信行业的恶意竞争,以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所以,我们认为两家运营商在竞争的同时,是有可能合作的。
然而,合作形成的价格卡特尔往往是不稳定的。因为两家运营商的边际成本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有可能盈利的情况下,双方往往都会有违反协议从而谋取更大利益的动机。如果根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形成的卡特尔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将价格定在P*,在生产同质产品的市场中,相等的价格很可能导致两家运营商平分市场。但是由于两家厂商的边际成本不同,所以实际上,它们此时的最合理产量应该是不同的。
四、结论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寡头运营商虽然有可能会形成卡特尔,但是在没有政府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它们依然会以竞争为主。这两家运营商会采用降低价格以及推出资费套餐的竞争策略来吸引客户,通过分析发现,这种竞争形成的均衡往往不是最优均衡。所以,政府应该在移动通信市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在促进行业竞争的同时也应该防止恶性竞争。就运营商而言,它们应该使竞争形式多样化,而不是局限于价格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
[2]孟晶:《从博弈的角度对我国移动通信价格大战进行分析》,江苏商论,2003年4月刊
[3]张蓓:《电信市场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中国物价,2007年2月刊
[4]杨晓玲刘梦龙:《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江苏通信,2006年12月第6期
[5]潘新兴冯英:《对我国通信运营商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3月刊
[6]李乃清:《对移动通信市场价格战的思考》,移动通信 2004年11月刊
关键词:双寡头垄断;广告策略;动机;进入壁垒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149-02
一、寡头垄断市场及双寡头厂商广告博弈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这几个企业被称为寡头企业。由于市场中这类企业数量极少,它们之间的决策会相互影响,任何一家企业的决策结构都取决于对手的反应,因此,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而在市场运行中,这种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方面的竞争。价格竞争往往由于其形式过于明显,极其容易引起较大的波动,商家在运用时都极为谨慎,尽量不用或少用。因此,以广告、技术研发、并购和战略投资行为等为手段的非价格竞争逐渐受到青睐,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告竞争已成为现代市场的主要手段,在寡头市场上,广告策略也经常被寡头企业所使用。
显然,无论对厂商A还是B,做广告都是其占优策略,因为做广告的收益始终大于不做广告的收益,那么,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就是(做广告,做广告)。然而,这只是一次静态博弈的结果,现实中,两寡头厂商会进行长期的反复博弈。
对于两寡头厂商的重复博弈过程,杨勇(2006)在其寡占市场下的广告成因探究一文中引入了后一阶段收益折算成当前收益的贴现系数这一变量来加以阐释:令δ=1/(1+r)为贴现系数,即未来一元钱的现值。其中,r是某一阶段的市场利率。他假定双方选择如下策略:(1)开始选择不做广告;(2)不做广告直到另一方选择做广告,然后一直做广告。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不等式,来比较两种选择的收益,令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双方都选择不做广告是占优策略,那么为什么现今社会广告的发展趋势愈来愈强劲,为什么这些厂商还要不惜重金投资广告?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广告的作用。
二、广告的壁垒效应及厂商投资广告的动机分析
(一)广告策略有利于形成进入壁垒
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的定价和市场出清远低于完全竞争市场,这决定了他们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必然会有潜在竞争者想要进入该市场,而广告恰是垄断厂商阻止第三方进入的一个有效手段。广告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差异化信息的一个强有力手段,它能够为商家创造忠诚、稳定的商标偏好,使厂商占据一定的市场需求份额。这对准备新进入的厂商来说无疑是一道进入时必须跨越的壁垒。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广告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二)广告策略有利于形成产品差异化壁垒
产品差异化使得不同企业的产品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从而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就更具有竞争力,垄断性也就越强。这种产品间的差异包括真实差异与假性差异。真实差异是指产品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包括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技术以及使用的原材料等实质差异。而假性差异则是由于厂商的广告宣传,是消费者在心里上认同产品差异的存在,事实上,产品本身可能并无实质性差异,这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真正决定消费者最终购买行为的是其心理预期。通过广告宣传,可以创造一种产品差异化的假象,诱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形成产品差异化壁垒。
(三)广告策略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是指,在既定条件下厂商在特定区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平均成本递减,那么,就存在规模经济。广告的规模经济一方面体现在,广告的促销作用带动产品的大量生产,从而降低平均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大规模投资与广告时,也会从媒体获得一定的折扣,从而使得平均总成本降低,形成规模经济。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广告的壁垒效应能够帮助厂商提高自己的销售量,增强自身的垄断优势,从而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这也就是为什么双寡头垄断厂商要违背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解,而选择做广告。广告壁垒的形成机制可以通过下面的二阶段斯坦伯格模型的解释。
三、广告壁垒的形成机制
(一)模型构建
在此,沿用前文假设:在位两个寡头企业控制着市场,他们在价格和广告上形成串谋。因此,我们可以将二者看成一个整体,设为厂商1,潜在进入者为厂商2,构建二阶段的斯坦伯格模型如下:
令两厂商面临相同的线性反需求函数:
也就是说,当潜在进入厂商的市场渗透成本并没有比在位企业低时,在位寡头企业可以抢先进行广告投资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此时,在位厂商的最优广告投放量为:
(二)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模型分析,我们知道,在位的双寡头厂商可以联合起来抢先进行广告投资获取先动优势,以增加潜在竞争者的进入成本,从而使他们放弃进入。此外,广告为厂商带来的商誉是一个存量,这就会产生商誉折旧的问题,因此,寡头厂商不能通过一次性广告投入就做到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广告投资。从这一层面来看,广告不单单是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一个工具,而且是在位寡头阻止新厂商进入,从而形成进入壁垒的一个长期投资行为。
在位厂商如何通过广告维护自身垄断地位
上述广告的壁垒效应以及广告壁垒的形成机制表明,广告是在位寡头厂商阻止新厂商进入的一个有效手段,那么双寡头厂商应怎样维护这种广告带来的壁垒效应呢?对此,笔者在此给出两点拙见。
第一,在广告战上要注重对市场整体的广告宣传,注意加强商标意识、专利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加强广告宣传的系统性,杜绝零敲碎打的广告行为。此外,厂商还要充分维护和利用先前广告累计形成的企业商誉、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者偏好和忠诚度优势,借此创造自身产品的主观差异化优势,形成品牌效应,加强进入壁垒。
第二,在位的双寡头厂商可以强强联合,增加广告投资规模,宣传自身品牌,当广告投入达到规模经济后,就可以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创造价格竞争优势。使欲新进入该行业的厂商被迫承担一定的机会成本,当他们觉得新进入这个行业无利可图时,便会主动放弃进入的决策。这样,在位厂商就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垄断地位。
结语
本文通过构建二阶段的斯坦伯格模型,分析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下,广告壁垒的形成机制,对广告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对寡头厂商进行广告宣传的动机做了深入分析。但是,本文是在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寡头企业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面对复杂的市场结构以及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广告行为的解释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9-40.
[2] 臧旭恒,林平,等.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73-477.
[3] 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史东辉.产业组织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05-210.
[5] 杨丽洁.广告的壁垒效应即对策[J].辽宁财政学院学报,2006,8(9).
[6] 郭文慧,高文晶.广告策略对竞争壁垒形成作用以及企业应对策略分析[J].商业现代化,2010,(18).
[7] 杨勇.寡占市场下广告的成因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20(3).
在此,我们对完全的寡头垄断和贸易理论提出一些看法。如果某些产品的生产存在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其生产将集中于少数国家以获取这一规模经济收益。这些国家将出口这些产品,而其他国家则进口这些产品。这一贸易模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历史在发挥作用。厂商对生产位置的初始选择出于多种原因。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地方拥有生产所需要的投入要素,在这些地方进行生产可以获得由地生产成本带来的比较优势。然而,尽管这些地方在开始时的确拥有比较优势,但这一点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一旦生产位置被选定,大规模的生产已在这些地方实现了规模经济收益,生产及贸易模式便会延续下去,尽管其他国家可以以更为低廉的成本进行生产。生产可能不会在一个有更大成本优势的地方进行,因为必须有足够的生产规模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而较小的生产规模会导致更高的平均成本,这会抵消掉该地区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在新的生产地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意味着新的生产者必须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对于新的市场进入者来说,不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亏损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这是因为:(1)供给的增加会使价格降低;或者(2)原有的厂商可能会以多种竞争行为打击新进入者。为此,生产可能不会在这些低成本地区发展起来。具有进入潜力的厂商和国家所面对的这一问题便是幼稚产业所面临的情况。在哪些国家进行生产(或更为准确地说,哪些国家应该拥有寡头公司),这是否真的很重要?回答是对于各国的福利是重要的,当寡头垄断公司通过出口获取经济利益(或净利润)时尤其如此(全球垄断公司的国家位置和国家所有权同样重要)。这些净利润取决于其向国外购买者索要高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改进国家的贸易条件(净利润还可以被直接看做是来自外国购买者的附加的国民收入)。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全球寡头垄断的现实国家分布格局有一定的任意性,如果出口厂商从出口中获得净利润,那么其所在的少数国家便从外贸中得到了附加的收益。因为拥有高额利润的寡头垄断厂商而得到国民福利,是各国政府利用各种政策影响寡头垄断公司布局(或全球市场份额)以利于本国生产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卢子芳.双寡头市场的调控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1999.
[2]胡振华,胡东滨.寡头垄断市场古诺模型的研讨[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