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乡的文章

思乡的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乡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乡的文章

思乡的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人文性 文化特点 成长需要 心灵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65

新课标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四个方面: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新课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定性可谓非常的准确到位。本文就选其中的人文性进行重点论述。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简而言之,即重视人的文化。思想品德课是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当然要彰显人文特征。

一、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强烈的青春期,青春期是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时期,也称为“自我觉醒的时期”。自主性即行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独立性即摆脱对他人的依赖。由于初中生处于“自我”的萌芽时期,个体思想的成熟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出考虑不周全、无法顾及对方的感受等幼稚的心理特点。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要体现出青少年的特点。“尊重”意味着一种真诚的认可,即对他人以及社会的价值、能力、行为等表示承认与认可,其中也伴随着赏识、赞扬、佩服、肯定、支持、高度评价等。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收到教育教学的实效。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这个时期的学生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们不能够再把他们当作小学生来看待,要善于倾听他们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独特见解,哪怕他们的解读带有个人色彩或幼稚可笑,也不能够讽刺、嘲笑或挖苦他们。要明白他们既不是小学生,也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成人。我们虽然不必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蹲下来,但更不能像对待成人一样平视他们。2.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我们更要客观地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的

性情、兴趣和品质,因势利导,充分l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满足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

学生的精神需要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本条件之一,缺乏这个条件,学生的精神、心理、个性、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重视这一点,也是彰显思想品德课人文性的重要方面。但我们很多人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学生的精神需要主要包括:安全感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被信任的需要、创造探索的需要等。初中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他们创造探索的需要增强。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的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对于课堂问题积极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应该高高在上地认为学生就是小孩,而应该多与他们交往,倾听他们的心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满足他们被信任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从而满足他们精神成长的需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不是合理的,这就需要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明辨是非,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早恋的问题,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呢?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早恋属于精神成长中男女同学交往的需要,这是青春期中正常的身心反应。其次,引导学生明确一般的男女生交往和早恋的区别。再次,引导学生明确早恋不属于青少年时期合理的精神需要,明确它的严重危害。当然除了早恋这个问题,还有很多精神上的需求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甄别,区别对待。

三、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谈体会、表演等各种形式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体验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活泼生动起来。这是学生学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早恋――美丽的错误”内容时,教师设计问题:“我们该如何认识早恋?”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在学习“做自立自强的人”内容时,采用小品的方式进行教学,使课堂变成展示自我才华的“小舞台”;在学习“感悟青春”内容时,联系校园生活,教师设计了一个小菲与异往的歌舞剧等。

“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瑞伯雷斯语)这一观点就是强调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体验。在思想品德课堂中采用谈感受、小品或歌舞剧表演等形式,能够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切身体会剧中人物的感受和思想,从而产生心灵的震动,有效地提高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融合程度。如果课堂上仅仅是教师枯燥乏味的口头说教,全无学生的体验过程,学生是很难融入生活性很强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怕麻烦,应千方百计地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切身感受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

四、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

优秀的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了许多优秀文化。例如:传统诚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崇尚完美的道德品质、吃苦耐劳的坚韧意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等。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要把这些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学《人生当自强》这一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1.教师收集名人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演讲。

高位截瘫的张海迪

筋骨瘫痪的霍金

双耳失聪的贝多芬

2.学生收集身边有自强精神的学生的故事,进行故事比赛。3.引导学生讨论自强的表现和实质。4.小组合作探究:祖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技能力不断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一个国家、民族有什么作用?

思乡的文章范文第2篇

做有个性思想的校长

校长有个性,并不代表要摒弃共性,要有创新,也不代表就是放弃继承。有效的管理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全新重组建构,而应在扬弃中进行协统,在传承中打破套路。其实,校长管理缺乏个性是与人们长期不良的思维积淀有关系的。实践证明,只有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经营”出一所具有个性文化的学校,这种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内涵、办学特色和学校精神的积淀上;实践中,我们还可以见得有思想的校长总是善于跳出学校看学校,针对当前的教育现象不断分析、反思,给自己重新定位,给学校谋求发展;有思想的校长还勇于在管理中突围,将静态的制度赋予人性化的管理;有思想的校长也从不会在“跟风而上,万人同语”中泯灭自己的个性管理。

做勇于“偷懒”的校长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给校长以更大的自主管理空间,目的是让校长们能各显其能,自由发挥,建立起特色校园来。然而,由于部分校长的错误认识和片面解读,使自己成了学校管理中的霸权主义者。这些校长大事小事一把抓,应接不暇时就随便敷衍过去,从而也导致了学校运行秩序的恶性循环。

对于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策划者和决策者这早已毫无疑问,但高明的校长不会让教师感觉事情都是领导做的,而会让教师感到这些事都是“我”做的。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想成为高明的校长就必须学会“偷懒”,要勇于将管理中心的权力下放,把自己身上的“猴子”抛给权力拥有者,将责任和权力明确到位。如遇到具体事件时,可实施为校长整体布局,副校长出点子,中层干部抓落实,教师全面参与。这样既可释放校长自身,腾出更多的时间思考、刷新大脑,进行静哨悄的革命,又可让副校长及中层干部们释放能量,背上从校长身上跳过来的“猴子”,同时还锻炼了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在“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中培养了后备力量。

做令人敬畏的校长

过去,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管理,其大多是以绝对的权威来管理学校的。但尽管这样,许多老师为了能在这个岗位上继续“混”下去,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对于校领导指派的工作,还是服从式的听之任之,随便应付。这种失去人性化的管理极大地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如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倡,则对校长这个称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期望校长既要有教师的专业情怀,还要有专业性的管理策略和模式;希望校长刚柔并济,成为既令人敬又令人畏的校长;期望校长能随时深入课堂,给一线教师指点迷津,做科研型的校长;盼望校长能亲自“下水”,现身说法,让所有的教师在心悦诚服中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感。

做有服务意识的校长

思乡的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咬文嚼字;启迪思想;感悟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24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朱光潜认为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应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咬文嚼字”会给品析文章思想感情打开一扇窗户,透过这上窗户会让我们窥见作者蕴含文章字里行间的感情,感悟作品内涵,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颇能感受到“咬文嚼字”的妙处。

一、《背影》中的三“嘱”

1.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3.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嘱咐”“嘱”“嘱托”都有“叮嘱”之意,但用在以上三句中,既有着词义上的差别,有显现出不同的感彩。

“嘱咐”有“叮嘱”“吩咐”的意思。加上“再三”“甚是仔细”的修饰,就表现出父亲对茶房叮嘱的遍数之多,内容之祥,言辞之切。是一再要茶房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之处都提到了。一个“嘱咐”,写出了父亲为儿子的出门做了精细、周密的安排,真实的表现了父亲不送儿子又不放心的心情。

“嘱”含有“亲切的叮嘱”的意思。由于父亲改“不送”为“送”,所以对儿子有直接说话的机会,在“忙着”看行李、“忙着”讲价钱之后,又反复叮咛儿子应该注意的生活小事。一个“嘱”字,一下子就表现出父亲说出了心里话,父亲的爱子之心,爱子之神情,跃然纸上。

“嘱托”有“嘱咐”“拜托”之意。尽管父亲已经“嘱”我,但他还嫌不够,还有托人办事;尽管父亲会比儿子更清楚茶房“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但父亲明知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表现。一个“嘱托”把父亲的爱子之情,又写深了一步。

“嘱咐”“嘱”“嘱托”,千情万意一个“嘱”。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传神传情的描写,父亲的形象因此愈显得丰满,如果只孤立的写父亲买橘子,恐怕文章不会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它们同描写父亲买橘子一样,在塑造父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斑羚飞渡》中的“两跳”

突然半大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

细究文本,在老斑羚和半大斑羚跳跃山涧的时候都是朝前跳,但两个动词却用的不一样。一个是“纵身一跃”,一个是“头一钩”。有什么不同吗?

显然它们跳的目的不同。老斑羚“头一钩”是为了跳得远,目的是为了做跳板。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是为了跳得高,能准确跳在跳板上,以便能再次跃起,争取飞渡成功。在“咬文嚼字”中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的感情,感受了文学作品的崇高美。

三、《蜡烛》中的三“爬”三“跪”

这天早上,她明明看见白白看见五个爬到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她看见的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三“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三“跪”尤其令人感动。第一次是“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第二次是“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划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第三次是“她默默地走过那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三个“跪”字,既写出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的深情厚谊,也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罪恶,我们似乎听见她急促的喘息声,看见她额头的汗水,感受到她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她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两国人民用血肉凝成的深厚友谊,也用行动控诉了对德国法西斯的无比憎恨。

思乡的文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收账款 问题分析 对策

应收账款管理是指在赊销业务中,从授信方(销售商)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受信方(购买商),债权成立开始,到款项实际收回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授信企业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对应收账款回收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1]。应收账款管理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企业后期信用管理范畴。

一、某商贸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业务交易无执行程序化,制度虚设

这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公司,在制度上虽然是健全了,但具体执行起来因人手不够等原因并没有完善制度,甚至有时根本不遵照执行。如:有先私下交易,后再补合同的;有先开展业务,后再去补票的;有已收账但不上交,由于资金用款紧张先进入私账,后交公账的;等等现象的出现。

2.票据传递不正常,票据审批不详,入账困难

业务交易程序不按要求执行,票据的传递往往是不及时,有些甚至丢失或无从考证,造成严重后果。有些票据正常传递,但审批人又不按时审批,甚至无审批,对于入账的及时性是无法完成。

3.沟通不及时,对账滞后,造成账目不清

内部控制制度看上去很完善,各个职位也安排妥当,如设有会计、出纳、业务员、经理等,但各施其职。但是在执行上,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出纳在业务员通知办理转账业务时,由于审批制度虚设,往往没经过审批就办理划转业务。对账单业务也不及时,这个需要业务员与出纳协调的,但业务员有时拖好几个月才对一次账,这样现象时有出现,结果导致账目不清,款项结算模糊等等。

二、导致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

1.业务员与财务人员之间存在的问题

1.1业务员独立执行业务往来

从业务员的角度来分析:该公司主要经营石材贸易,有些业务属于私宅方面的供料,业务员经常是先接业务,先供货,至于合同或者票据需要的话再弄,这两项都没有按程序执行,更谈不上款项走公账。时间一过,有时候就不入账,就会造成账目混乱不清。业务人员独立执行业务往来,财务人员没有得到相关信息,只有等到单据的出现时才能知晓业务情况。

1.2财务人员获得单据就独立记账,没有沟通,没有审核

从财务人员的角度来分析:一方面,当业务下来,票据的收集往往是滞后的,上个月的业务,会过两三个月才来结账,甚至半年以上,单据有的错过记账期限,丢失也不清楚,审批人又不及时审批,扎堆地将票据积累在一起,让会计无从下手。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获得单据时,没有沟通,没有审核,就进行记账,记账结果失真。

2.客户档案未健全

客户档案零散,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归档制度,需要时才临时四处找寻,这样也同时影响工作效率。有时候来了一单业务,并且对方也是熟悉的老客户,但是在提供客户档案时,在公司里却找不出任何该客户的档案资料,在制度下面,一切都是空的。管理人员各自忙各自的业务,急时才想到要这个要那个,形同一盘散沙。

3.管理制度未配套跟进

上墙的管理制度写得很光鲜,未见有遵照执行,形同虚设,企业应以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管理特点,进行重拟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并且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上层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才能行之有效。

4.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大多数管理人员虽然社会经验丰富,但学历水平有限,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很欠缺,整体素质不高,造成企业管理上混乱不堪的局面,应收账款管理上更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果每个人都能在管理上提高一些,就不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三、改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建议

1.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

企业应对放出去的应收账款实时跟踪,与客户保持联系,及时提醒客户收账时间,并随时关注企业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的质量等问题,一有问题,随时处理,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识别应收账款的预期风险,降低企业可能的损失。

2.执行严格的应收账款责任制

将应收账款的催收细化到个人的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个人工作绩效挂钩,对逾期还未回收的应收账款的负责人进行一些警告,对提前收回的应收账款的负责人给予一定奖励。

3.更新客户的资信档案

随时关注客户的财务状况、信誉等信息,更新客户的资信档案,以便进行下一轮的赊销业务。对于经营状况良好、还款及时的客户,之后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

4.制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或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究竟选择何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无论何种方法都应该把收款行为限定在法律范围内,决不能采用威胁的、有违法律的行动。企业除了依靠本身的力量外,还可以委托机构,但在选择机构时要慎重,要选信誉良好的公司。

5.应收账款的催收

企业管理者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专人进行催讨。对于催讨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催收;二是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目标任务;三是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将收回远期欠款和控制坏账纳入绩效考核,调动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如果在催讨日期前买方就来把货款付清的可以给予相应的现金折扣。

6.对每笔赊销应该用电脑台账的方式进行登记

企业对外的每笔赊销都要用电脑台账记录下来,这样好帮助企业知道什么时候还有多少应收账款需要收回。

四、结论

总之,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赊销,也就必然产生应收账款,因此,总会产生由一定的资金回笼困难而带来的风险。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目标明确、制度完善、管理到位等措施,就可以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思乡的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墨子;会计文化;记账;算账;报账;贡献

中图分类号:F23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01-02

会计文化,是指以货币、实物、时间为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家庭单位的经济活动或经济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预测、决策、记录、计算、控制、监督、分析、考察、评价、反馈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以会计工作人员遵循的法规、道德、诚信、操守、态度、修身、齐家、治国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思想和会计文化在于书其计数,督以其正,“强本而节用、开源而节流” [1] ,“兼相爱,交相利”,“俭节则昌、佚则亡”。具体表现在军队会计记账、算账、报账十个方面。

一、建立凭证制度

“守节:出入使,主节必疏书,署其情,令若其事,而须其还报以剑验之。节出:使所出门者,辄言节出时操者名。”[2] 制定严格的通行证制度和出入记录,是为了确保城市安全,确保国家安全。

二、建立登记制度

“先举县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长短及凡数,即急先发。”[2] 墨子的调查、登记、造册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三、建立核算制度

“救死之时,日二升者二十日,日三升者三十日,日四升者四十日,如是而民免于九十日之约矣。”[2] 在战争时期,如果每人按二升吃二十天计算,每人每年就可能节约九十天的粮食,就能使一个老百姓不致于饥饿而死。墨子的计算不仅仅存在于军队补给管理之中,而且还存在会计核算之中。

四、建立簿籍制度

在粮食不足时,就要向百姓征集粮食,规定征集日期,“其在莼害,吏与杂訾。”[2] 征集的粮食要记账登簿,支付钱物。对于征收好的粟米、布帛、牲畜都要“平直其贾(公正估价)、与主券人书之(开具征收证明)。”还要写清征收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等待战事结束后,一律“以其贾倍偿之。”即按原来价值的双倍偿付,同时还规定了“缴纳单”格式。在这里,墨子对春秋战国时期会计的贡献在于五点:第一,设置了“簿籍”记录,第二,设计了“缴纳单”格式,第三,提出了“公允价值”概念,第四,制定了“等价交换”原则,第五,提出了“双倍偿付”概念。

五、建立存货制度

“通守舍,相错穿室。治复道,为筑墉,墉其上。取疏: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谌旱,岁不为。” [2] 建立仓库贮存蔬菜食物,使老百姓贮存的蔬菜粮食能够吃三年,用来防备水灾、旱灾或歉收年景粮荒。在和平安定时期,要向老百姓说明战争存在的危害性,在战乱时期则要向老百姓讲明安定团结发展的重要性。

六、建立报账制度

“城上步一甲,一戟,其赞三人。五步有伍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佰长,旁有大率,中有大将,皆有司吏卒长。城上当阶,有司守之。移中中处,泽急而奏之。士皆有职。”[2] 在这里,墨子有三点贡献;一是建立职责中心,合理布局兵力,各司其职。二是将记录军事情况的文书簿籍送到最安全的地方去归档保管。三是向上级机关呈报最重要事项的报表。

七、建立清查制度

“吏各举其步界中财物可以在左守备者上”[2] 。各级地方官员都要调查和征收所辖地区可以用来辅助打仗的财物,一律上交国家,防止资源浪费,防止资源被敌人利用。

八、建立检查制度

“葆不得有室,三日一发席蓐,略视之”[2] ,“布茅宫中,厚三尺以上。”[2] 在战争中,军需处每隔三天要向士兵发一次垫席或垫草,草席的厚度要在三尺以上,保证士兵身体健康。对于在战争中从事侦察的官兵,还要进行“相参审信”[2] 制度,对于提供准确情报的人予以重奖,对于提供虚假情报的人予以严惩,严明军纪法纪。对于战利品或剩余物资,一律“令其人各有以记之”,“事为之券,书其枚数”[2] ,登记在册,收缴入库。

九、建立成本制度

“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为为之?我贪伐胜之各及得之利,故为之。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廓,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陡得然也?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廓且可得也。今万兼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入;广衍数于万,不胜而辟。然则土地者,所有馀也;王民者,所不足也。今尽王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馀也。政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1] 在这里,墨子提出了一个成本学概念,即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十、建立效益制度

“易攻伐以治中国,攻必倍。量我师举之费,以争诸侯之毙,则必可得而序利焉。督以正,义其名,必务宽吾众、信吾师,以此授诸侯之师,则天下无敌矣。其为下不可胜数也。此天下之利,而王公大人不知而用,则此可谓不知利天下之巨务矣。”[1] 第一,“督以正,义其名”要求会计核算真实、可靠。第二,“宽吾众,信吾师”要求会计处理要合法、合理、合情。第三,“举其费,利天下”要求明确会计计量与确认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关系。

从上述建立凭证制度、登记制度、核算制度、簿籍制度、存货制度、报表制度、清查制度、检查制度、成本制度、效益制度中可以看出墨子对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会计的贡献,在学习、认识、分析、借鉴墨子会计文化时,要用历史的民族的眼光去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焕镳.墨子校释[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4-16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边防警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曲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八桂侨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