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竞争上岗试题

竞争上岗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争上岗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竞争上岗试题

竞争上岗试题范文第1篇

    cao mingfeng, zhang chengqi, li chengyang

    引入竞争机制是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中心内容。根据三部委《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我院对护士长任用制度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所有护士长全出竞进,竞争上岗。这次护士长竞聘上岗的尝试使我院用人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医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使广大干部群众经历了一次改革实践的教育和洗礼,其影响力已超过这次护士长竞聘上岗的本身,对整个医院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巨大震撼。

    我院护理队伍庞大,有900人左右,护士长多年未调整,部分科室护理管理薄弱,人员配备不齐,年龄大的多,临时主持工作的多,因此这次护士长竞争上岗工作任务重、范围广、时间紧,群众思想非常活跃,领导极为重视,职能部门精心组织,在短短半个月中完成了83个岗位的护士长竞争上岗工作,目前经过了一年的试用期后,仅调整了5名护士长。

    1过程与办法

    1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医院成立了护士长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资格审查小组和日常工作小组,日常工作小组由人力资源处、护理部有关人员组成,为护士长竞争上岗顺利实施有了组织保障。在院领导和部分专家反复讨论研究后,制定出了《关于实行护士长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和护士长设岗方案及护士长岗位职责。

    12组织动员

    召开全体护士大会,院长做动员报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对《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作详细讲解,明确护士长选拔资格要求,鼓励护理骨干积极支持和参与竞争,在护理人员中进行层层发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

    13竞聘程序

    ①自愿报名:凡符合竞聘条件的护理人员均可报名竞争,所报科室不受限制,鼓励交流任职。原任护士长不报名者将视为自动弃权。

    ②理论考试:对所有报名者集中统一进行护理专业知识(50分)、护理管理(20分)、英语(20分)、计算机(10分)方面的理论考试。考试内容全面科学,分数段分布合理,能充分评价应聘者的显能。

    ③民主测评:以系统为单位到应聘者目前所在科室进行民主测评,采取"背对背"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并统计百分率。

    ④资格审查与筛选:资格审查小组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核,对个人所填的报名表内容进行认真核对,严格把好应聘者的素质。同时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进行筛选,2/3应聘者进入竞职演讲程序。

    ⑤竞职演讲:应聘者按竞争岗位系统抽签决定演讲顺序,演讲6~8分钟,内容涉及个人的竞争优势、工作设想等。由院领导、中层管理干部、职工代表三个评议组共81人组成护士长竞聘上岗面试评议委员会,评委们重点评议应聘者的竞职优势、改革创新、计划决策、形象仪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进行现场综合评估打分,当场汇总公布分数。

    ⑥组织考察:人力资源处组织考察组,分别对面试评议成绩在85分以上的98名应聘者进行为期3天的多层次组织考察。广泛征求各层面群众意见,重点考察竞聘者的德、能、勤、绩,主要反映竞聘者的品行、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身体素质和群众威信等方面的情况。

    ⑦组织聘任:竞聘领导小组根据竞职评议成绩和考察结果进行综合审定,按照"四化"标准、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交流任职的原则,择优录用确定人选,院长办公室讨论通过83个岗位的护士长,对护士长实行聘任制,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考核调整,聘期3年,定期考核,动态管理。

    2成效

    21护理管理队伍结构优化合理

    通过竞聘,护士长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均年龄36岁,比以前下降近10岁,年龄最小的25岁。学历层次较以前大为提高,大专以上学历占94%,有48人首次聘任护士长,33人被交流任职,28人原任护士长在竞争中落聘,重新安排了适当的工作。一批有学识、有才华的中青年护理骨干脱颖而出。

    22提高我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通过公开竞聘,使一批年富力强的护理骨干走上了护士长岗位;她们文化水平高,观念新、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这将有力推进我院护理现代化实现的进程。这次竞争上岗,打破护士长的任用终身制,使她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积极主动,我院的科室管理和护理质量将颇有起色。

    23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忧患意识

    竞聘的实施,大大激发了护理人员乃至全院职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强化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压力变为动力,由过去的"要"变成了"我要干"、"抢着干",比、学、赶、超成为主流,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和适应竞争成为风尚,必将不断推进医院整体工作向前发展。

    24形成一种良好的用人机制

    这次护士长的竞聘上岗工作的实施,对在医院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的竞聘上岗作为医院用人制度的根本性转变的试点工作,即落实了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又推行了竞争上岗、公示制、试用期和任期制等制度,树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观念,创造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改变了管理干部长期囿于一个岗位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局面,促进了管理队伍岗位流动和新陈代谢,使一批优秀护理人才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杜绝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我院人才资源战略开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过这次试点,我院已经完成了行政职能部门取消行政级别,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面竞争上岗,结果非常成功和满意。

    3体会

    31处理好新上任与落聘人员的协调关系

    对新上任的同志进行岗前培训、指导,提高思想觉悟和管理能力,尽快转变角色,发挥人才优势;对落聘的老护士长专门谈心,帮助认清形势,保持宽广的胸怀,扶持年轻人,继续为护理事业热忱奉献;对落选的同志们做好思想工作,宽心继续努力,争取以后的机会。这些协调工作,既维护了医院稳定发展的大局,又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的正常顺利运转。

    32处理好竞争上岗职数与参加人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院护理单元岗位较多,一下子全部实行竞争上岗,职数(83个)太多,人员报名比较分散,有些岗位(如肝炎病房比较脏累)报名人员缺乏,而有些岗位(如保健病房环境较好)报名人数较多,这样不利于竞争者在个人素质、综合能力、工作水平等方面形成有效对比。一部分素质较好的同志因竞争岗位的原因而没有被选出来。

竞争上岗试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干部分类任用;考核测评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084-07

随着我国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竞争上岗已成为各级政府干部任免的重要方式之一,对选拔和任用优秀适岗的人上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崭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竞争上岗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也有诸多经验值得总结推广。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的对象为:A卷(由H市市级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各区县委组织部、各区县部分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填写)204份,B卷(由H市市级单位领导班子和各区县部分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填写)770份,c卷(由H市部分市级单位正处及以下干部、区级单位正科及以下干部填写)2031份。其中,参加过竞争上岗,并被任用的有680人;参加过竞争上岗,但未被任用的432人;没有参加过竞争上岗的897人;缺失22人。

一、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概况

1.竞争上岗工作稳步推进。2006年以来,H市市直机关各部门、各区县、乡镇街道办都开展了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从组织人事部门韵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局级、处级、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频次分别为O.05、2.14、4.04,依次递增。这表明科级领导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形式任用已经较为普遍,竞争上岗工作在稳步地推进。

从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查统计结果可知,44.6%的班子成员参加过竞争上岗,其中参加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并被任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9%,参加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但未被任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1%。对一般干部的调查结果为:33.8%的一般干部参加过竞争上岗,并被任用;21.5%的一般干部参加过竞争上岗工作,但没有被任用。两项合计,55.3%的一般干部参加过竞争上岗的工作。可见,竞争上岗工作在H市开展得已较为普遍。

2.竞争上岗任用数量较大。从对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结果来看,科级、处级、局级通过竞争上岗任用的领导干部数量分别为53.90、11.73、0.08。可以看出,科级干部通过竞争上岗的绝对数量较大,竞争上岗工作在科级领导干部任用中已经较为普遍。

3.竞争上岗人员胜任重任。从对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3.7%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所有人均能胜任岗位工作,30.4%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绝大多数人都能胜任岗位工作。这说明,通过竞争上岗选拔的干部基本能够胜任工作重任。

就“竞争上岗上来的干部在多大程度上能胜任工作?”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组织人事部门63%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95%以上能胜任工作,19.9%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90%胜任工作,11.O%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80%胜任工作;领导班子成员中31.8%的人认为通过竞争上岗上来的干部95%以上能胜任工作,比例为最高,其次为90%以上胜任(占24%),80%以上胜任(占21.5%)。综上,可以认为,通过竞争上岗的人基本上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履行岗位职责。

4.参与竞争上岗意愿强烈。竞争上岗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只有大家积极参与到竞争上岗的工作中来,才能促进竞争上岗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从对一般干部的调查统计结果来看,52.6%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参与意愿较为强烈。

5.能够较好促进干部工作学习。就“通过参加或参与竞争上岗,对您的工作学习是否有促进?”对一般干部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有45.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对他们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7.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对他们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项占比83.5%。可见,竞争上岗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参与者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竞争上岗受到较高关注。就“您经常关注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吗?”对一般干部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为:52.1%的人比较关注竞争上岗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25.4%的人非常关注竞争上岗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两项数据合计,77.5%的一般干部都关注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

7.可以测试干部真实水平。竞争上岗是通过各种测试,依据测试结果来选拔领导干部,能否测试出被测试人员的真实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您认为竞争上岗一般来说能测试出干部的真实水平吗?”对一般干部进行了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45.1%的一般干部认为,竞争上岗“基本能”测试出干部的真实水平,31.3%的一般干部认为竞争上岗测试“大部分能”测出干部的真实水平。两项合计76.7%。因此,可以认为竞争上岗可以测试和检验干部的真实水平。

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成绩

1.总体满意度较高。竞争上岗是组织人事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的开展在领导干部任用上开创了新的渠道。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组织人事部门对竞争上岗工作的总体评价满意度非常高,满意度为90分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4%,而满意度80分以上的人数则达到被调查总人数的90.1%。从这个结果来看,H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是非常成功的,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查结果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2.多方位积极影响。竞争上岗工作涉及面广,对本单位、参与竞争上岗的干部、外部单位以及社会风气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影响。就“竞争上岗工作对于本单位、本地区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竞争上岗工作的开展对H市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是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其次是激活了干部队伍、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再次是形成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良好氛围。在组织人事部门中,有73.1%的干部认为,竞争上岗工作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有61.3%的干部认为,竞争上岗工作激活了干部队伍、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有45.6%的干部认为,竞争上岗工作形成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良好氛围。同一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调查结论也与之一致。

3.凸现了干部优点。通过竞争上岗任用的领导干部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优势。就“通过竞争上岗上来的领导干部的优点是?”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年富力强、知识层次高、进取心强为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的主要优势。这与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查结论一致。

4.强化了竞争意识。竞争上岗重在“竞”,通过竞争上岗工作的开展,在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中渗透竞争意识,使公务人员具有危机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就“总体来看,竞争上岗工作主要有哪些成效?”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4.7%的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工作有利于强化竞争意识,打破论资排辈,形成有利于能者上的局面。

5.突破了选人范围。扩大和突破选人范围,有利于选到更加合适的人。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一直在探索如何突破选人范围,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泥于个人的身份、民族、党派等,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鼓励从“三新”组织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到党政机关任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组织人事部门46.9%的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工作在选人范围上有突破,避免了少数领导在少数人中选人。

6.彰显了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公开是选拔和任用干部最基本的原则,只有真正切实贯彻“三公”原则,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才能真正推向深入。竞争上岗工作一般都有严格的程序和步骤,有利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组织人事部门44.1%的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工作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做到程序公开透明。

7.组织与群众认可。任何一项工作是否成功,应得到组织认可,也应获得群众的认同。竞争上岗工作,作为一项组织人事工作,更应重视和强调群众的认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组织人事部门44.1%的调查对象认为,竞争上岗工作体现了组织认可和群众满意的有机结合。

8.综合多手段选人。竞争上岗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了多种评价手段进行测评,使选人更具科学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6.8%的领导班子成员认为,竞争上岗工作的主要成效是综合使用多种测评手段,在选人的方法上有突破。组织人事部门和一般干部也得出了类似评价。

三、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问题

1.任职条件不合理。任职条件涉及选什么人、用什么人的问题,是影响干部选拔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就“目前竞争上岗工作中较普遍的问题是?”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28.3%的人认为任职条件和资格设置不合理,与职位需求不符。这说明任职条件设置不合理是当前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领导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的评价也与之相似。

2.民主测评走过场。民主测评是确保领导干部具有群众基础和选好干部的重要环节。当前干部选拔过程中,民主测评形式化的问题较为严重。就此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各有20%以上的人认为民主测评、组织考察走过场,未能全面听取群众意见。

3.工作方案不完善。科学的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方案是确保竞争上岗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从统计结果可以知道,有9.8%的组织人事部门调查对象认为工作方案不够完善、科学。此项评价,在一般干部和领导班子成员那里,占比都超过了16%。

4.笔试面试不科学。笔试面试难以做到科学合理,是目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统计结果来看,领导班子成员认为竞争上岗工作中最普遍的问题是笔试面试不够科学,不能体现实际能力和水平,占比65.7%,组织人事部门的此项评价占比73.4%,一般干部的此项评价占比53.9%。

5.工作阅历不丰富。就“竞争上岗上来的领导干部的主要的问题是?”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把握全局能力偏弱、缺乏必要的层级锻炼、缺乏基层工作经历三个问题比较突出。从三类调查对象对此问题回答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上述三项占比最高,都超过了20%。我们认为部分竞争上岗任用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基层的工作经历和缺少层级的锻炼,总体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显得不足。

6.负面影响较明显。因为竞争上岗涉及面广,程序复杂,难免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就“竞争上岗工作给本单位、本地区干部队伍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竞争上岗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不占优势,存在不满情绪;默默无闻的“老实人”不占优势,埋没人才;使少数人不安心工作,成为考试专业户。这三项占比分别为55.1%、54%、40.9%。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的评价与之一致。

7.难考察德的表现。从调查统计可以了解到,46.51%的一般干部认为当前竞争上岗工作最难考察参与者的素质是德。这也是访谈对象反映最多的问题。

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对策与建议

为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认为应从以下策略人手:

1.完善竞争上岗的组织领导系统

竞争上岗是一种重要的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也是未来干部选拔任用的发展方向。竞争上岗工作涉及广大干部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影响大。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竞争上岗工作的组织领导系统,统一领导和指挥竞争上岗工作,改变各部门、各级政府自行开展竞争上岗工作的较为混乱的局面,以形成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程序透明、纪律严明、管理到位的竞争上岗工作运行机制,这是有效实施竞争上岗工作必不可少的组织保障。竞争上岗工作的组织领导系统如图1所示:

在上述组织领导系统中,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为非实体机构,可在省、直辖市设立;竞争上岗工作办公室为临时机构,在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负责单位竞争上岗的具体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组织部领导下主要负责政策的制定、解释、咨询,相关工作的布置、指导、协调,供需信息的,跨部门、单位的竞聘的审批等。一般来说,各单位开展竞争上岗工作,应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竞争上岗的监督工作由纪检监察部门实行全过程监督。

2.形成科学的分类选人用人机制

当前我国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有的适用于选任方式,有的适用于考任方式,有的适用于委任方式,因此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上,既不能简单笼统地采用一种方式,也不能错误地使用选拔任用方式。否则,既不民主也不科学,更谈不上公信度。

竞争上岗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和平等性原则,是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向和应长期坚持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也不能取代其他任用干部的方式。依据调研与访谈,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单位部门领导干部和正职领导等适合选任方式;初任人员、专业技术干部和监督类干部等适合考任方式;机关内部中基层干部、副职领导和执行类干部等适合竞争性任用方式,这类干部传统上主要是以委任的方式任命的(具体的干部分类任用方式如表l所示)。

3.规范竞争上岗工作程序与要求

严格的程序可以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公正透明。从工作实践来看,竞争上岗工作一般包括以下程序和步骤:制订方案、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命题笔试、面试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决定任命。竞争上岗工作各个程序和步骤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应统一规范、明确规定并向全社会公开。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竞争上岗工作的程序步骤和各步骤的具体要求一般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实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竞争上岗工作的关键步骤及其工作要求,从而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以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如图2所示,我们认为,从工作程序来说,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科学设定岗位条件,明确规定竞岗比例,合理确定分数权重,严格把控面试环节,扩大民主测评范围,灵活设置考察比例,加强任用干部的后续培训工作,而在整个竞争上岗工作中都应重视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其中关于干部的考核测评是竞争上岗极为关键的工作。我们下面来对这些工作进行逐一论述。

4.做实竞争上岗的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撰写职位说明书、确定竞争上岗的职位、明确参加竞岗人数的比例等。

①确定竞争上岗职位。从工作实践来看,竞争上岗有全额竞争上岗和缺额竞争上岗两种。根据访谈和调研,我们认为一个部门或单位尽可能不要实行全额竞争上岗,而应该实行部分职位竞争上岗。这部分职位,既可以是目前人员空缺的职位,也可以是虽然不缺位但根据制度规定或实际情况必须实施竞争上岗的职位,特别是那些重要部门、重要岗位或上级或群众有要求必须实行定期竞争上岗的职位。每次竞争职位一般应控制在单位全部中层职位数的1/3左右,最多不宜超过1/2。否则处理不好会影响工作,也可能导致每个职位参与竞争的人数减少。同时,单位或有关领导要敢于并舍得拿出一个部门或单位好的或相对比较好的职位让大家竞争。

关于竞争上岗的范围,目前,一般局限于单位内部行政编制的国家公务员。对于一些难觅优秀人才或者特别专业的岗位,经过相应的报批程序后,可以实行开放性竞争,打破内部壁垒,欢迎其他机关干部或基层单位乃至企事业单位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参与竞岗。

②科学设定岗位条件。竞争上岗的目标岗位条件设定是竞争上岗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决定竞争上岗工作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应全面调查研究岗位的条件,包括对人员学历、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制定科学的职位说明书。

就“您认为竞争上岗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对组织人事部门和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认为条件设定是竞争上岗中最关键的环节的人最多,超过32%,其他依次为面试、组织考察、笔试、民主测评、报名、资格审查、任职,因而完善竞争上岗工作理应从最关键的环节人手。竞争上岗的岗位条件设置必须恰当,要保证每一个岗位都拥有足够多的参与者。条件要求过高,会在客观上造成对更多参与竞争者权利的“剥夺”,有的甚至给人以“量体裁衣”之感;而条件要求稍低,则会为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创造条件,有利于形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局面。依据实践和访谈结果,我们认为在确定竞争上岗报名资格条件时,应坚持条件要求宜粗不宜细、宜低不宜高的原则,尽量不要人为地设置一些资格条件方面的“障碍”,以免将竞争上岗变成“资格竞争”,导致苛刻的条件把一些优秀干部拒之于竞争上岗的门外。

③明确规定竞岗比例。参加竞争的人数与岗位数的比例是确保选到合适人选的重要条件,也是竞争上岗工作的基本要求,否则不能体现竞争之“竞”。就此问题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了调查,从对组织人事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6.6%的人认为参加竞争的人数与岗位数的比例应低于3:1,有49.2%的人认为此比例应为3:1,有29%的人认为此比例应为5:1,有15.3%的人认为此比例应高于5:1。据此,我们认为,参加竞争的人数与岗位数的合适比例不宜低于3:1。此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的调查结果与上述结论是基本一致的。这一比例在制订方案和公布职位的时候应明确标明,如果低于这一比例的岗位应取消竞争上岗。

5.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测评机制

竞争上岗作为一项不断探索和改革的选人用人制度,还有诸多制度安排和机制需要完善。从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如何科学地考核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合某岗位,是竞争上岗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就“竞争上岗工作最需要完善哪些制度或机制?”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三类调查对象均一致认为完善考评机制,保证客观评价是最需要完善的制度。

我们认为考核测评工作主要通过考试、面试、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等程序来完成,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测评机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精心组织笔试工作。考试是竞争上岗工作的关键、核心环节,持续时间长,操作难度大,它的科学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竞争上岗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考试工作主要涉及命题与阅卷工作,而考试一般采取闭卷形式,在此不论述考试的具体组织工作。我们强调整个考试工作应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首先,要严把命题关,紧紧围绕选拔岗位的基本任职要求,从领导干部基本素质和领导干部工作水平、实际工作能力、专业管理知识诸方面,根据岗位和笔试特点,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命题的科学性。我们倾向于考试命题工作交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为了降低成本,我们认为可以建立局级、处级、科级等不同等级的竞争上岗试题库,试题库可不断更新,以供一个省市竞争上岗之用。在各单位开展竞争上岗工作时,再增加符合实际的试题。

其次,要抓牢阅卷关。尤其是阅卷人员,要充分考虑各类人员在全部阅卷人员中的比重,既要保证阅卷人员有水平,更要保证阅卷人员有代表性,从而增强评判的公正性。关于阅卷工作,我们倾向于采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阅卷方式,两人对同一份试卷独立评阅,然后加权平均确定最后分数。

②严格把关面试环节。面试被组织人事部门和领导班子成员认为是竞争上岗工作第二关键的环节。就“您认为在竞争上岗中哪个环节最能体现个人的素质能力?”对一般干部进行调查,51.6%的调查对象认为在竞争上岗中面试环节最能体现个人的素质能力。因此,在最能体现个人素质能力的面试环节,必须严格把关,严密组织,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此项工作,对做好竞争上岗工作的意义非同寻常。

面试工作主要包括面试方式、面试试题、考官组成及评分等工作。从调研和访谈来看,我们认为面试采用以下方式较为科学,即当天参加面试的所有人抽签确定面试顺序,多名考官面试,综合评价。几套面试题抽签回答,在一道政治题、一道业务题之外,可增加一题,即面试者先介绍自己的简历、竞争优势以及竞争上岗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关于面试试题,从实践来看,一般包括政治题、业务题和辨证思考题,关于具体的命题工作,我们认为和笔试试题一样,可以考虑建立面试题库,交由第三方机构来做。

根据调研和访谈,我们认为面试考官设置7名比较合适,本部门不超过两名,其他考官由部门外的领导和专家构成,可逐步试行考官资格制。评分可采用公开亮分和去掉最高、最低分,最后计算平均分的办法。

③合理确定分数权重。合理地确定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自所应占的分数权重不仅是确定考察人选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选对人的先决条件。就“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自所应占的分数比重应谚是多少?”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自所应占的分数比重(均值)分别为33.69%、35.28%、30.80%。同一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调查结果与之基本一致。据此,我们认为,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自比仞应为30%、40%、30%。

④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扩大民主测评范围,可以考察干部的群众基础,可以考察干部德的方面的素质,确保选到正确的人。就“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多少比较合适?”对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三类答卷都认为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占单位总人数的百分比应该增大,说明大家普遍认为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宜多不宜少,甚至认为应让单位的所有成员参与。从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查结果来看,47.4%领导班子成员认为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应为单位总人数的80%,比例最高。我们认为,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为单位总人数的80%左右比较适宜。出于强化监督工作的需要,甚至可以再适当扩大民主测评的范围。

⑤灵活设置考察比例。考察人选是进入选拔视野,比较适合岗位的人员。这一比例的确定应慎重,大了增加工作量,小了可能漏选优秀人才或者选不到合适的人。就“考察人数与岗位数的合适比例是多少?”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查,从结果统计来看,9.9%的调查对象认为考察人数与岗位数比例应为1:1,47.8%的调查对象认为此比例应为2:1,38.5%的调查对象认为此比例应为3:1,只有3.8%的调查对象认为此比例应高于3:1。据此,可以说考察人数与岗位数的合适比例不宜低于2:1,也不应高于3:1,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为2:1或者3:1。就该问题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调查结果与上述结论是一致的。

组织人员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在考察中要把重点放在工作实绩上,因为实绩是一个人德才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具有客观性、可比性。所以要注意把实绩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量化计人综合评价的结果中,使考察有更可靠的客观基础。通过上述各个环节的综合考核,最后对优秀的人选,有关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任职手续。

6.推行考试成绩与资格有效期制

竞争上岗工作的运行时间和成本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访谈中干部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实行考试成绩有效期制,即某一位考生参加某一类某一级别职位竞争上岗考试取得的成绩,在某一段时间区间内有效。为了避免因考试难易度不一而引起的不公平,也可以将考试成绩有效期改为进入最终考察者作为符合任职资格有效,即任职资格有效期,只要列入考察对象,也就具备任职资格,在一定时间区间内有效,即可以在下一次同类同级别职位选人用人中直接进入考察阶段,不需要再次参加笔试、面试,可以降低选人用人成本。

7.试行面试考官资格等级认证制

竞争上岗面试的考官除需要具有政治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外,其综合素质、测评技术以及评判水平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可试行竞争上岗面试考官资格等级认证制度,从领导干部、组织人事干部和专家学者中挑选一定数量的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与考试,发放考官资格证书,逐步建立一支掌握面试原理与技术的专、兼职面试考官队伍,面试考官须持证上岗,这一考官队伍可以和公开选拔的考官队伍共用。

8.健全竞争上岗的监督制约机制

竞争上岗工作,有较多的程序和步骤,只有在每一个环节施以有效的监督,才能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公平公正、健康有序地开展。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均一致认为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公正透明是除完善考评机制外第二重要的制度。由于竞争上岗工作,涉及人员多,程序和环节多,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加大选拔工作不公正的因素,甚至会使整个选拔工作毁于一旦。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使竞争上岗工作自始至终都处于监督之下。

在强化社会、部门内部与纪检部门监督的同时,可以尝试引进公证监督。为了增强面试或答辩的公正性,使面试或答辩结果得到社会认可,可以尝试引进社会公证机构参与,或者尝试“面试直播”。

在竞争上岗中应重视群众参与监督,一是预选对象可以由群众推荐产生,二是民主测评吸收群众参与,三是考察预选对象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制约作用,可克服长官意志、主观印象、个人好恶对竞争上岗的影响,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同时,也有效地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竞争上岗中的人事争议,当事人可向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诉或控告。上级主管部门应予以重视,查实情况,作出恰当处理。群众也有权向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竞争上岗规则的人和事,有关部门应坚决保护检举揭发者。

9.加强竞争上岗干部的培训工作

竞争上岗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了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加强竞争上岗任用干部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这也是干部适应岗位和发展的需要。就“通过竞争上岗上来的领导干部,应加强以下哪些方面的学习或能力培养?”对组织人事部门进行了调查,62.9%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竞争上岗上来的领导干部应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其他依次为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现场指挥能力、专业知识。因此,对竞争上岗来的领导干部应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竞争上岗试题范文第3篇

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的热潮中,**县大胆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冲破陈旧观念和体制束缚,积极探索建立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彻底破除专业、资历和部门“三重壁垒”,对县五机关部分内设机构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的14个空缺岗位,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公开进行选拔。

打破资历限制,注重能力和学识。**县为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切实树立“不论资历、注重学识”的用人导向。在公开竞争上岗报名条件的设置上,着重强调干部的基础素质和可塑性,参加竞争上岗人员除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外,年龄必须在35周岁以下,初始学历为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且具备竞争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经过资格审查,44名报名人员,平均年龄28.2岁,本科学历35人,专科学历9人。在评分权重的设置上,着重强调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学识水平,笔试、面试、民主测评三个环节的评分权重设置为5:3:2,笔试、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民主测评占20%。在最终人选的确定上,县委明确规定,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如无影响任用的情况,各个岗位都使用报考该岗位人员中综合成绩第一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经过认真考察,14个岗位的综合成绩第一名都得到了任用,平均年龄27.6岁,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10人,占71.43%。

电视“PK”公开对决,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为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全面开放面试考场,邀请有竞争职位部门的干部职工和面试结束的考生旁听面试。同时,对面试现场进行全程实录,并通过**电视台公开播放竞职演讲和面试答辩实况,让全体竞争者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公开“PK”对决,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判,保证竞争上岗工作“阳光操作”。竞争上岗工作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县人大、政协、纪委全程介入,切实加强对竞争上岗每个环节的监督。在程序操作上,全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保证了广大干部对竞争上岗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为有效杜绝“关系分”、“人情分”,笔试聘请省级专家评阅试卷,面试聘请13名省市专家和8名县内考官组成面试考官组,考官分组、考生面试顺序和面试试题则现场抽签决定。

严密科学的程序,公开透明的操作,公开竞争上岗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扎实推进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切实提高了县委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

竞争上岗试题范文第4篇

1. 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结构化面试就是指面试前就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的面试方式。结构化面试虽然也是通过考官与考生的谈话方式进行的,但从形式到内容,它都突出了系统结构的特点,以确保这种面试方法更为有效、客观、公平、科学。结构化面试的一项主要要求是对报考相同职位的考生测试相同的面试题目。

结构化面试的系统结构性主要表现在:

(1)考官组成的结构化

即考官不是随意形成的,而是由一定数量(一般为五名或七名)考官依据选人岗位的需要按专业、职务以及年龄、性别以一定比例科学配置的,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考生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

(2)测评要素的结构化

首先,测什么、用什么题目来测试要根据测试前所做的工作来分析确定,并按一定的顺序及不同分值比重进行结构设计。其次,还要在测评要素下面明确测评要点即观察要点。最后,测评要点下面是测试题目,每个测试题目都有出题思路或答题参考要点,供考官评分时参考。

(3)测评标准的结构化

它突出地表现在要素评分的权重系数有结构,每一测评要素内的评分等级有结构(一般在评分表中分优、良、中、差四级),考生最后的面试成绩是经过科学方法统计处理的(即去掉众多考官要素评分中的最高分、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作为对考官评分科学性的估价以及对考官打分公正性的监督,还可以设标准分一项,看每一位考官打分与标准分的离散度。

(4)面试程序及时间安排的结构化

结构化面试是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如考官、考场的选择,监督机制与计分程序的设立等)进行的,一般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在30分钟左右。

结构化面试具有内容确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形式灵活等特点。从近年面试实践经验上看,其测评的效度、信度较高,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组织、规范性较强的录用、选拔考试。因此,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目前录用面试的基本方法。

2. 结构化面试的组织实施程序

结构化面试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面试测评方法,它的组织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建立考官、考务及监督队伍,命制试题,选择和布置面试考场,进行面试具体操作四个环节。结构化面试一般由五名或七名考官组成,其中一名为主考官。在考官组成上,其性别、年龄、专业结构、职务应有适当的搭配。为了确保结构化面试的公正、公平,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2名监督员(由纪检监察或公证部门同志担任)参与整个面试过程。同时,根据工作量大小,配备一定数额的考务人员,如记分员、监考人员等。所以,给面试官第一印象就只是一个得,而是给多个人的了。

结构化面试考场在选择上要重点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考场所在位置的环境必须整洁、安静;二是考场面积应适中,一般以30~40平方米为宜;三是温度、采光度适宜;四是每个独立的面试考场,除主考场外,还应根据考生的多少设立若干候考室,候考室的选择应与主考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相互影响。

在结构化面试命题前,应对选人岗位做深入分析,其重点是明确该岗位(职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怎样通过结构化面试考评出这一素质。命制好的试题还应经过测试,了解其适用性和区分性,进行反复修改完善。从经验角度看,对一组考生,每一测评要素命制2~3道题为宜:太多,则评分标准难以统一;太少,则因命题人水平限制或测评要素过于复杂而难以覆盖想要测评目标的全部内容。

随同试题一同制订的还有《结构化面试评分表》、《测评要素操作定义或观察要点》及《结构化面试成绩汇总表》。

3. 熟悉结构化面试具体操作步骤

(1)对进入面试的考生讲解本次面试的整体计划安排、注意事项、考场纪律;

(2)以抽签的方式确定考生面试顺序,并依次登记考号、姓名;

(3)面试开始,由监考人员或考务人员依次带领考生进入考场,并通知下一名候考人准备;

(4)每次面试1人,由主考官或其他考官按事先的分工,依据面试题本向考生提问,根据考生答题情况,其他考官可追问、插问,并在评分表上按不同的要素打分;

(5)向每个考生提出的问题一般以6~7个为宜,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6)面试结束,主考官宣布考生退席。由考务人员收集每位考官手中的面试评分表交给记分员,记分员在监督员的监督下统计面试得分,并填入考生结构化面试成绩汇总表;

竞争上岗试题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78-01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从护士同服务对象的首次接触直到完全康复的整个护理过程中,都贯穿着护理评估,这个过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健康评估》课程来培养。健康评估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护理专业学生今后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验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及时反馈教学过程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水平,我院健康评估课程组改革了健康评估课程考试考核体系,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

1 考试考核内容的选择 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对身体评估的技能训练不是十分注重,因为大多临床护士认为身体评估主要是医生在操作,然而现在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都认为身体评估是极为重要的护理评估技能。传统的单一理论考核往往不能体现实践能力掌握的情况,因此,课程组根据《健康评估》能力评价体系选择了技能实训考核内容:6大项目,12个小项目。

《健康评估》能力评价体系

2 考试考核方式的选择 在考试考核方式选择方面,理论考核以笔试来完成;实训技能考核则以一个完整的实际工作过程为背景选择“问题”,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记录试验、调查、资料收集筛选的结果和计划、实施方案,注重学生自我积累考核证据。实现以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这种考核,既是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也是评价、考核学习成绩的依据,还为毕业生竞争上岗创造了条件。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

3 考核评价体系 采取笔试与实训技能评价两套标准体系。

3.1 笔试实行“考教分离” 笔试从健康评估题库随机抽题,题库是由课程组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并结合护士执业考试要求编写的,试题覆盖面广,能够客观检测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实现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岗位执业零距离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