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成功与否与精准的课堂提问关系密切。好的课堂提问能使语文课更高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业的培养;不恰当的课堂提问,会阻塞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
一、紧扣主旨,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分析《邓稼先》一文时,对文章第三部分的教学,我抓住此文段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于是我让学生先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然后引导学生课堂展示,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有话可说,积极踊跃,课堂氛围热烈,效果好。最后教师归纳总结。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职务、学术水平、功劳相当,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两个人的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一样,因而造就两个不同的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善于辞令、是个复杂的人,而邓稼先是个忠厚平实、最不引人注意的人,是一个很“纯”的人。课文通过对比,突出了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紧扣课文主旨,联系学生实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他们心灵的门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精彩的展示,语文课才能上出味道。
二、捕捉信息,拓展思维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深入文本,不放过文中的细节,利用文章中一些细节,提出一些让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教授《木兰诗》,当讲到“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有的学生说织机声,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有的学生说叹息声,作者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的形象。有的说是“虫鸣声”,夜深人静,四下没有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里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虽然我明知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必须给予热情的鼓励,让学生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学生怎样说,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延伸疏导,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逐步将学生引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三、变换角度,异中激趣
提问要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丑小鸭》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那只鸭子,“鸭群和鸡群中你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大家都要赶你走,连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欢迎你。”……然后提问:“你是那只鸭子,那么你将如何办呢?”先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让学生和文本对话,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主旨。这样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再比如教《马》时,学生合作探究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你觉得训养后的马和野生的马,谁更美?如果你是一匹马,你会选择哪种生存方式?为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事物往往是对立统一的,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人的思考,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这么几句话“连那最末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是一对矛盾的词,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利用这对矛盾的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又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似乎”、“确凿”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及对百草园深深的依恋之情。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伟大的悲剧》课题中为什么说“悲剧”又是“伟大”的?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生疑,由疑而思,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五、由易到难,富有梯度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问题设计时,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比如在教《伟大的悲剧》一文时,设计了以下问题。
1.快速默读全文,并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简要谈谈对文章的初步感受。
3.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带着充沛的感情读一读,写一写你感动的原因。
4.你觉得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
5.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却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作家,为什么要充满激情地给失败的斯科特作传?
6.题目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7.斯科特一行人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层次,让学生由易到难,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能兼顾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学生可据自己的能力、学习基础来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乐教;乐学;兴趣
乐教,是衡量教师的第一标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勇于和乐于从事平凡而伟大的教学工作,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去积极地影响自己的工作对象,激发、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把这种学的兴趣同自己教的热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乐学,是保证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内因和根据。要知道,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各种复杂的动机和需要所引起,饥和渴,冷和热,爱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个体的活动和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产生,具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直观兴趣。如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语言动作幽默,可以引起本能的兴趣。这种兴趣十分浅薄,极不稳定。其二是自觉兴趣。这种兴趣伴随着情感的产生,思维参加活动,有着明确的追求目的。这种兴趣比较稳定。其三是潜在兴趣。当兴趣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伴随着意志活动就可以长久的支配一个人的活动,产生经久不衰的爱好,它不再为偶然因素所改变,亦不为艰苦挫折而退缩,相反地,能够以苦为乐,在单调平凡的活动中找到无穷的乐趣。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教师发现、引导和培养的,教师教的热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也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中培养兴趣是多么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培养学生兴趣时,语重心长地指出:由于“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和语文课重点在日积月累,难以立竿见影的特点,不少学生有“语文课上不上一样”的错误想法。这种想法光靠说道理是难以消除的,还要靠语文本身去吸引学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授之以趣,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要是安排得合理、恰当,用最佳的时效,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不费一番功夫去研究,琢磨,冥思苦想,精心设计,确实是不行的。在这方面很多的教师创造出许多相当成功和精彩的经验,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 引起悬念的问题设计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象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怎样才能一开课就牵住学生的心呢?她往往使用引起悬念的教学方法。悬念就是挂在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这类问题最好能强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细致地去阅读课文并深入下去。如教《孔乙己》,她一开始就设计两个问题:1、据孙伏园先生的回忆,鲁迅在他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他为什么喜欢孔乙己呢?2、人常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悲剧常常使人落泪,而读完《孔乙己》,不是流泪,而是在发笑之后,心头感到阵阵辛酸和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不但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扩大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天地,而且能够激起学生要从课文中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他们再把这篇课文看作一个故事来读,而是带着思考的问题去读。就这么两个问题的提出,将教师讲问题变为学生找问题,思考问题。效果大不一样。
2 “演员”与“导演”的配合
有个教师讲先生的《雷雨》(选场),他在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学中采取让学生当“演员”,教师当“导演”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从备课开始,就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要求,让学生熟悉“角色”,进入“角色”。课堂上让具有朗诵才能的学生来分别扮演角色。大家评价扮演者是否准确地把握了“角色”的心理气质特点,各自发表见解,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然后由老师归纳,启发大家,共同思考探讨。比如:周朴园是真怀念侍萍,还是假怀念呢?真怀念,为什么侍萍来了他却不认呢?假怀念吧,为什么房间的摆设还要照侍萍在时的老样子呢?对于这些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老师也不直接说出结伦,而是象“导演”说戏那样,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最后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这样寓乐寓趣于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有意错误”的课堂艺术
四川梁平红旗中学有个青年教师邓红专,他热爱教师工作,教学上很有一些新点子。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打破一往课堂上的沉闷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记忆的轨迹,采用了“以错误引起发笑,以发笑引起注意,在轻松自如的笑声中传授知识,纠正错误”的做法。结果收到了从正面讲解所收不到的良好效果,尝到了“于乐施教”的甜头。他的“有意错误”教学法,一般用在两个环节上。一是用在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比如初五册的《芋老人传》,尽管是清代的文章,但比较难懂,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太高,课堂气氛不十分活跃,他就有意识地采用“有意错误”法:“‘何向者之香而甘也,’我有意解释为‘为什么姓向的人那么香甜’。我这一解释,学生立刻哗然,大多数表示反对,一部分则从糊涂、走神的状态中震惊过来,洗耳恭听如何是好。‘尚何芋是甘’,我有意解释为‘和尚的什么芋是甜的’,‘是芋视乃妇也’,我有意解释为‘这是芋看望他的老婆去了’。这样间或采用‘有意错误’既不使课堂一直轩然哄笑,又能使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保持旺盛的状态,而且,‘有意错误’多处理在课文的难点(或难句)上,既攻克了难关,兴奋中又无厌学之情。二是用在学生易出错,易混淆的地方。比如初六册的《叔向贺贫》,文中有‘今吾子有栾武之贫’一句,我分析,学生对其中‘吾子’很容易搞错,理解为‘我的儿子’,我便根据可能出现的一种错误,有意解释为‘现在我的儿子有栾武子一样的贫穷’,话音未落,不少学生扑地一声笑开了,不能这样讲,这样是骂人的话,应该将‘吾子’解释成‘您’,‘吾子’是古时对人的尊称。即使平时读书马虎的学生也被这笑声征服了,跟着开怀而笑。课后,独立作业检查,没有一个不正确,闹出‘我的儿子’的笑话来。可见,‘有意错误不错误,以错纠错防错误’”。
不过,应该提醒的是,“有意错误教学法”不可滥用,教师事先应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一旦滥用,就会使课堂秩序紊乱,走到嬉笑、吵闹的极端,再无法进行教学,真正成了有意的错误。
4 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
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就是学生出难题来考老师。这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60年前的故事。
茅老在提起这段往事时,意味深长地回忆说:那是1920年,我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结构力学。这是一所专门培养铁道人才的学校,对学生要求很严,考试特别多,每节课都有口试,还有月考、学期考等。月考日期不固定,突然举行,就是不让你准备。这样到毕业时常常一个班级就只剩下十几个学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上好每节课,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是否真正懂得。那时候,每节课50分钟,前10分钟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根据答对的程度给分;后40分钟教新内容,采用老师考学生的方法,无论答对或答错,都不能真正了解他们究竟懂了多少。尤其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彻底理解老师教的东西。
于是我就倒过去采用学生考老师的方法。由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根据学生提问的难易程度来打分,有意义的,比较深的,多给分,反之就少给分。
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学得很好,老师教的东西都懂了;一种是根本没有好好学习,连问题都提不出来。碰到后一种情况,我就干脆请他当‘老师’要其他同学提问题,由他来回答。答对了给满分,答不出给零分。学生一般是不敢冒这个风险的。这样一来,就大大鼓励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后来,不仅提的问题愈来愈深,而且愈来愈有意义。提出一个好问题,全班都受益。如果提出的问题很难,老师回答时,大家全神贯注,教学成果就大为提高。……后来常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事先约好,相互竞赛,谁先难倒老师,谁就得第一名。于是,难问题、怪问题接踵而来,有特别难,一时回答不上的,回去研究一下,下次再回答。
学生提难题,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应战’。一个难题从提出到解决,学生提高了,老师也跟着一起提高,这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乐教的基础是热爱,象于漪老师那样把教师工作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勇于和乐于从事平凡而伟大的教学工作,才能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知识,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影响自己的工作对象,激发、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学的兴趣同自己教的热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上面举到的四个例子都是这种结合的典范。大家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可宝贵的心理因素,是保证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的热情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亦作用于教师的热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使学生深刻感受自己乐教的热情,而自己更充分体验到学生学的兴趣。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高可构成一个聚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便可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之光。
参考文献
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成”,即学生在自己“真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思考,生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学、老师合作交流,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语文课堂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张扬。那么,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呢?
一、互动中进行适度追问
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笔者结合课前预习题的检查,让学生明确这篇散文描写了春天的几幅图画。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用“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幅画认真研读,结合文本具体句子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引起学生的思考。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最欣赏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里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多的特点。”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但有一个同学立马站起来说:“这里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细和多,还写出了亮和长。因为花针在灯光下还会发出闪闪光亮,‘丝’又让人联想到春雨的长。”这位同学话音刚落,笔者激动地说:“你补充的相当完整,而且理由充足。同学们鼓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笔者随即追问:“同学们,能否把后面一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改为‘人家屋顶上飘着一层薄烟’?请说说你们的看法。”同学们纷纷摇头,表示不能这样改。那原因呢?笔者见同学们脸上有些为难状,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几分钟后,不少小组都举起了手。一个同学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回答说:“‘飘’字让我感觉到雨雾很稀少,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散的感觉。”听到学生提到了“风”字,笔者笑着问:“你从哪知道有风的,能不能找出依据来?”这个学生先是一愣,然后迅速地从前面找出了答案。他说:“前面‘密密地斜织着’中的‘斜’字就是从侧面写出了风。”“回答相当棒!请继续。”笔者及时给予了表扬,那个同学接着说:“而‘全笼’则有完全笼罩的意思,写出了雨雾迷蒙的样子,让人能从整体上感受到烟雨朦胧之美。这里‘薄烟’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话音刚落,全班又响起了一阵掌声,笔者点头赞许。有了前面的师生互动和适度追问,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赏析的方法,积极性已被调动了起来。
二、质疑处释放智慧的火花
上学期在上教研组公开课时,笔者选的是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在整体感知写老师的七件事,并讨论完本文的行文思路,以及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了文本的难点环节,即揣摩文章的语句,体会情感。学生们很快抓住七件事的有关情节,分析出了师生之间浓郁的真情。
不过笔者见势又抛出了一个思考角度: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会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一找,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钟,然后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时,同学们发言比较积极,情感体会得较为准确。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疑问:“老师排除学生之间的纠纷,我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作者却说‘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里的情感表达是不是有些矫情啊?”面对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质疑,教室里的氛围一下子凝固了起来,其他学生都盯着我看。 笔者略微停顿了一下,微笑着表扬了这位同学:“学则须疑。这位同学敢于怀疑,值得我们学习!”该如何处理这一质疑?笔者随即把疑问抛给了学生:“请同学们结合文本的内容,看看作者是否真的矫情呢?”没过多久,有个男生打破了沉寂,他说:“我认为作者没有矫情。因为作者是一个受到同学欺侮又觉得很无助的孩子,在作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批评了反对派们,援助了作者。可想而知,当时作者是多么感激老师。所以文中强调了‘一个孩子的眼里’,也就是说这种情感是当时一个受援助的孩子的真切感受,也是一个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形象。”这一回答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同。这就是质疑过程中释放的智慧火花,这就是精彩的生成性教学。
关键词:动态生成策略;文本对话策略;多元化阅读;还原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23-03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要回到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型的生产劳动,而现代企业要求技术工人能适应企业技术改造和革新的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根据中职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中职校语文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下,中职学生普遍忽视文化课的作用,语文课上开小差、做小动作等,听与不听只凭兴致,无聊时在课上打盹,导致听课效率低下,无法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职业活动中。因而结合学生对“一技之长”的需求,加强专业与文化的联系,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应用合理多样的教学策略是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改变学生厌学的策略之――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发展。高中新课标强调“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话型教学”等。笔者立足于“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形成自由精神”这一文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结合现代中职教育新理念和选入教材的作品的独特风格,为改变“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特别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多种教学策略进行一番研究,其中有动态生成策略、文本对话策略等。
1.动态生成策略――把静止不动的作品读“活”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与学的主体,是动态教学的主观因素,这种主观因素本身具有主动性、创新性,而文学作品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作品只要没有被阅读,它就是静止的,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一旦阅读了文本,文本的动态生成也就发生了改变。因而对文本的解读随着阅读主体的改变而变化,教师和学生就是阅读主体,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动态的、创新的,文本解读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不同的主体可以生发出不同的新颖的内容,这就是动态生成的特点。动态生成策略就是把文学作品的召唤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合理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达到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有所讲又有所不讲、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有所懂又有所不懂的程度。选入中职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让老师和学生不断感受、思考、体悟、探索的对象,教师只有做到发现性备课,教学才具有不断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并且每一次的备课和教学都是一个新的探索、欣赏过程。如《药》一课,教师备课时可能较多地关注作者对刽子手――康大叔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方面的解读。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会更关注康大叔身边的小人物,他们与康大叔的关系、与“人血馒头”的关系、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也就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深层意义了。总之,文学作品的意义深刻而又丰富,解读过程具有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备课时应该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有更多新的发现,也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动态阅读。当然学生的阅读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只要给他们一种方法、一种思路,他们就能举一反三了,也就能与老师、作品相互对话了。这种持续交流、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2.文本对话策略――教师、文本、学生、作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对话式教学是语文课堂极力倡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师生间的和谐融洽、平等对话。萧伯纳曾说过的:“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己。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这种对话教学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它包含四种关系,即“教师―文本”、“文本―学生”、“教师―学生”、“文本―作者”,这四种关系体现在语文课堂上,那就是“教师―文本―学生”,教师与学生能否成功地对话,取决于他们对文本解读的默契程度。应该说现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文本都能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但有一些作品还是未能让师生之间真正对话。如《淡之美》中的“人生之哲理美”一节是“最难啃的一部分”,未有阅历的人不见得读得懂,中职生正是未有阅历的人,而大部分语文老师都有20岁以上,有着较丰富的社会阅历。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文本对话就有了很大的差距,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讲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有些学生还是无法产生共鸣,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然而“最难啃的”就成了“最爱不释手的一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化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话式教学需要处理好“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关系,借助对话方式,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与学生真诚沟通,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充满浓郁感彩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合理对话,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所包含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二、改变学生厌读的策略之二――多元化阅读、还原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作品只有被读者阅读了,作品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语文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学生学会自己阅读了,他就有兴趣而且很主动地阅读,也就会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阅读面扩大了,学生自然也就不再讨厌阅读了。
1.多元化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大相径庭。而且读者的生活阅历、年龄、学识、能力各不相同,感悟也不同,德国学者伽达默尔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正如《孔乙己》,学生对孔乙己的理解不同,有的认为他迂腐、呆板、不会变通,才会穷到被打折了腿的地步;有的认为他很可爱,给小孩分茴香豆吃等。文本被不同人阐释或者阅读了,文本也就活了,所理解的内容就变得丰富起来了。这样多元化阅读使文本变得丰满、立体、灵动。所以,那些经典之作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它本身的深刻的主题,而在于它为读者开辟了宽阔广大的想象空间。文学作品本来就是立体的、多元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多元解读,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个性化阅读”、“创新性阅读”。然而无论怎样阅读,都离不开作品。赖瑞云老师说:“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样也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林黛玉也不会读成薛宝钗。”那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能不着边际地解读。因此要以作品为根本,让多元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还原阅读。正确寻找文学作品的“还原点”和“空白”。近年来一直关心中学语文教学的孙绍振先生在《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提出“还原法”的文本解读方法,按孙先生的说法,所谓“还原法”,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它包括六个方面:“艺术感觉的‘还原’”,它是指把作者省略了的、被感知和想象排除了的东西,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情感逻辑的‘还原’”,指的是把经过主观情感或智能变异而形成的情感逻辑还原为客观、冷静的理性逻辑,并加以比较;“审美价值的‘还原’”,这就是要区别实用价值和情感的审美价值,寻求超越实用价值的审美价值;“历史的‘还原’”,指的是要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背景中,特别是还原到产生的艺术背景中;“流派的‘还原’”,指的是必须分析作品所属流派的艺术特征;“风格的‘还原’”,即把同一流派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特殊风格。这六个方面虽各自独立,但也相互交叉重复,比如“情感逻辑的还原”中的理性逻辑与情感逻辑,其实与“审美价值的还原”基本意思是一样的。“还原法”阅读的出发点就是要从文本中还原“矛盾”所在,通过“矛盾”研究作品的意义。这“矛盾”有文本中的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背离,审美价值与理性价值的反差,单篇特点与整体风格的不谐等。例如,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里用“情节的理性因果和情感因果”阐释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死亡原因,他说“在理性上不充分的东西,在情感上可能是很动人的。许多小说家一辈子不能摆脱概念化、公式化的顽症,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把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混淆了,或者说,他们只看到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的统一性,而没有看到二者互相的矛盾性。”他这样分析祥林嫂之死:“如果纯用理性的因果性来分析,是有点奇怪的,给她打击最大的是,虽然她捐了门槛,但在过年祝福之时却仍不让她去端‘福礼’。如果纯从理性逻辑来考虑,不让端,就不端,落得清闲,如果真能这样,她就不会为此痛苦得丧失了记忆力,丧失了劳动力,被鲁四老爷家解雇,最后走向了死亡。《祝福》在表现祥林嫂死亡的悲剧的非理性原因方面,更为深邃的是,这种荒谬和野蛮的逻辑,不仅仅为上层阶级,如鲁四老爷和他的太太所拥有的,而且是被统治的下层人物,也一样认同。很显然,在这背后有悲剧的更深刻的非理性:群众对封建礼教的麻木。《祝福》的深邃之处还不仅与此,在这背后有悲剧的更深刻的原因:封建礼教对受害者的麻醉。这种迷信和麻木虽然不是病,但和病一样是可以杀人的。祥林嫂的悲剧是没有凶手的,她是被一种观念杀死的。虽然这种观念是荒谬的。”
从以上孙绍振先生对《祝福》情节的理性逻辑与情感逻辑的矛盾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还原法”阅读的妙处,它不但还原作品的不同层面的深刻意义,而且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文学“以情动人”的无穷魅力,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要正确应用“还原法”阅读文本,尤其是阅读较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当然,要学会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正确找出文本的“还原点”和“空白”,那么,师生之间就更容易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就不会对高深意蕴的文学作品有“畏难情绪”。
中职生本来就是一群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欠佳的学生,语文教师只有用心研究教材教法,用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变通,有的放矢,突破创新,才能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参考文献:
[1]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