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经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1篇

1.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经济学的思想萌芽

对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这些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不同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经济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历史上教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自秦汉以来,教育经济思想的不断缓慢发展,儒家大师孔子提出“先富后教”和“以学求富”的思想。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司马迁认为:“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唐朝陆贽认为:“巧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惰则窭空”。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改革明确的表明了教育的经济效用。以“经济是为学结果”、“教以济养,养以行教”为主张的颜元,作为清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的核心是继承了先要富强再谈教育的基本理论,他认为能培养出能治国之士,为天下苍生谋福寻利的人才才是办学兴教育的目标,在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无疑是教育经济思想的合成者。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使我国一度在较长时期内走在世界的前列。

2.近代西方社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现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先兴起关于现代教育经济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讨论和定义。以教育经济学大师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舒尔茨认为,人力投资是西方国家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强调提高人口质量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着力研究和阐述了培养人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投资与教育成本的效益分析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突出的创新就是将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引入经济的范畴。近代社会主义阵营中也涌现了一批教育经济学方面的杰出专家,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不仅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开端,更体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关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态以及以为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而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基础指导理论和创新研究方法都有较广综合性和较强科学性的教育经济学论作。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与经济如何均衡合理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七十年代,筛选理论、文凭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一些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同角度向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挑战,并从新的理论框架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八十年代,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等之间的争论仍然没有平息,但是关于教育内部收益率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本理论获得了实证结果的支持。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对学校以及部门层次的微观分析更受关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的兴趣与日俱增。

3.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建立

我国,教育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较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的系统介绍和专门研究。中国的教育经济研究人员积极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创作了《教育经济学》专著的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他在该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智力投资对社会的经济效用。再比如华东师范大学邱渊教授的《教育经济学纲要》一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学讲座》等著作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构建了稳固的框架结构,此后涌现出的大批专家和学者在教育经济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展现出无限的活力。

二、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的几个问题

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表现最为直接和明显。以高等教育为例,因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用较快,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就可展示出他的经济效用,而且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数据。通过不断的调查分析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高校进行系统调查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揭示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对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用不当,因高校的规模效益低而造成了本已紧缺的高教资源的浪费,从而•14•综述•专著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search2015年11月中旬刊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的存在。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以大量高校经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包含学校产出、效率指标为内容的多参数拨款公式,对如何公平、透明、有效地分配高教资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等。以上这些分析,肯定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国际比较,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对高等教育与就业、经济增长率、资源利用率、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使得对于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论证不再单单是种理论研究,而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有大量例证的、有说服力的论点。高等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论点在以上多种论证的基础上逐步被确立,进而,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的传统观点从根本被。在此基础之上,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教育投资的黄金配比问题的探讨,得出了想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必然加大教育投资的结论,教育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阐释

社会资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的息息相关,在现代人力资源观要求教育经济的研究中应注意社会资本的作用。在研究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各种组织、网络应用等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所以,教育会促进社会资本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人际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构建人际关系的目的性会更强,更具有浓厚的投资色彩。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各市场参与者都希望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与各利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促成交易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风险。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而形成。社会资本理论正是吸收了组织行为形成社资本的观点,通过各利益主体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群体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通过促进协同效应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群体协同效应是指群体的工作效果不等于个体工作效果之和,可能大于个体工作之和,可能小于个体工作之和。教育可以使群体尽可能避免社会惰化效应而增长促进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最后,网络时代开创新的沟通桥梁、提高了人力资本收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现实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育和网络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网络有意识的建设人际交流关系网,使虚拟网络交流和现实社会交流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能及时地抓住机会,个人的人力资本才能有效地产生收益。未来的环境多变,组织也具有多边性,人们不断地在虚拟的环境与现实的环境中交替寻找机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虚拟的人际关系也是寻找机会和及时把握机会的重要保证。

3.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学科、分支学科,从两个学科分别来看都比较重视研究过程中的实证研究,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的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于一般研究中,不仅如此,现今有部分青年研究者以经济学计量模型为基准,对教育经济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然而,综合而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仍不具备科学的体系及完善的应用方法。从研究方法来说,我国的研究者主要是运用现成的或略有修改的经济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研究数据来说,我国的研究只是简单的输入教育调查统计数据,然后对国外教育经济模型做单一的验证就得出相关结论。在选题意义不明确,课题设计无逻辑,研究步骤不清晰,理论和实践关系无联系的情况下,这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对教育经济大环境有无适应需求,对教育经济学科的问题研究有无使用价值都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论证。同时,类似于研究方法上出现的问题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性质和研究主体上。具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为重视微观和中观研究,而对重大实践问题缺少前瞻性探索。研究性质比较重视实践研究,而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不足。研究主体队伍层次不断提升,而专业研究队伍的培养仍待加强。

三、关于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组织,设立了一批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培养了一批专业研究人员,不少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风起云涌,日新月异,我国教育经济学应不断掌握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展进步,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应更加关注教育经济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加强学科自身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以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探讨和研究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尤其是具有非凡使命和特殊贡献力的高等教育学,必然会极大地丰富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靠投资和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然是会成为过去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虽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知识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本身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但是将知识内化进入生产函数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全面了解知识经济,需要在传统的经济概念和研究方法之外有所突破。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手段,研究知识经济在国外和我国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知识经济的现状进行宏观测度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对知识经济这样一种还处于前期发展的经济形态,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它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先天的障碍。

2.积极研究高等教育对教育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进一步深入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经济体制变革带来了教育体制变革,教育体制的转换直接造成传统的计划经济价值观念的摧毁,我国的特殊国情为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中国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实验场地。在这样独有的基础条件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应努力从改革的实践中发掘出对教育经济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资料和普遍实践经验的资料,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说。其次,高等教育财政是教育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既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也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必需的实证分析。研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可能;研究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程度和速度、管理方法和成本;研究如何将教育经费以符合效率、公平的原则分配到各教育机构;研究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补偿的同时,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机会的再分配、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以充分体现受教育机会平等等,是迫切需要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最后,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将更加受到个人教育需求的支配,而这种需求同时又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紧密相联。教育经济学可以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需要进行一些有益的前瞻性的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科类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进行探讨。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上,而进一步研究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以及有利于教育投资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3.加强理论建设,营造活泼的学术氛围,培育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派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通过不断深化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由于我国国家建设时期的特殊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存在理论体系发展缓慢,理论内容自创性不高,理论结构重复性强,理论框架受限制成都高等问题。其中,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内容中有大量是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济理论学习而来,我国教育经济框架构建中对教育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阐述和说明都比较浅显而且受国外教育经济学体系束缚较深,总体来说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原创性研究深度缺乏且理论创新贫乏。改革开放后我国陆续出版的教育经济学相关著作,内容均在伯仲之间,研究者个人独到的教育经济观点严重缺乏,量与质的比例严重失衡即只见凉的增长不见质的飞越。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了我国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学派,缺乏学派意识。古有百家争鸣,现代的研究缺少的就是大胆独创,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闯劲。没有学派意识便没有真正的学术争鸣与创新,也就很难使一个学科真正成熟,伟大的思想只能在各种学派的争论与实践中产生。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以我国几大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逐渐涌现出来。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我国不仅缺少真正的教育经济学家而且缺乏在世界教育经济学界的话语权,这都和我国没有原创性创新性教育经济学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必通过鼓励学界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为培育一批具有坚定学术信念,并具有中国梦的学术团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的思想在不断碰撞、共鸣中推动教育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此,只有加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深入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和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引领学科走向成熟。

4.开拓研究视野,建设教育经济学学科专属方法论体系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2篇

教师将教学内容转换成教学视频让学生作为“家庭作业”在家观看,这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家庭作业,你会怎么做?你在哪里去接受培训?你的技术工具从何而来?你哪来这么多时间?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是翻转课堂两个引人注目的支持者。2006年,作为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化学教师,他们合作实施了翻转教学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成功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他们拥有了一份新职业,就是在研讨会或“翻转课堂网络”①上宣扬他们的翻转教学方法和理念。2012年他们出版了一本书叫作《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萨姆斯在该书中说技术和时间不应该成为翻转课堂的主要障碍,他和伯格曼翻转他们的第一堂课仅使用了他们两台糟糕的电脑,另外在软件上花费了50美元;有很多简单且免费的程序可以帮助人们创建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材料,除了一个智能手机外不需要任何东西;他鼓励与合作的同事伙伴共同承担相应的开支费用。其实,翻转课堂的实施并非这么容易,仅仅是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和开发就会让教师们望而却步。一般情况下就连参加教学竞赛的普通PPT课件都是由学校教育技术或计算机中心的专业教师来完成的,更别说微视频的设计开发了。实施翻转课堂其实是向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完成教学工作的难度。教师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教师的“生产成本”。那么这种投入是否让教师个人收益增加呢?显然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薪酬制度来补偿实施翻转课堂教师的额外劳动。虽然不能说教师是完全为了个人利益而从教,但教师额外劳动的付出理当以一定价值来体现。因此,要想实施翻转课堂并不容易,它的易用性并不容易体现。那翻转课堂的另一方———学生呢?翻转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都具备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的假设。翻转课堂的支持者反驳说这并不需要最新式的智能手机或掌上电脑,教师只需付出一点点代价,将教学内容刻录低技术含量的DVD光盘发给学生回家观看,或者白天在校时提供相应条件让有需要的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内容即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或学校,学生家庭还是具备实施翻转课堂的物质技术条件,但翻转课堂的实施不是仅仅针对这些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而言,这显然不公平。

二、翻转课堂的适用学科领域

在翻转课堂引入中国后,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领域仿佛遍地开花,好像什么课程都突然变得需要“翻转”了,什么课程都能“翻转”而且都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事实果真如此吗?全校所有课程都可以进行翻转教学吗?翻转教学对所有学科都有同样的促进效果吗?也许翻转课堂的支持者会肯定地说“是的”。他们会引用由美国常春藤盟校赞助的培养数学天才的可汗学院为例,他们通过YouTube网站至少提供了3500段教学微视频。但是有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仅对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STEM)学科领域的教学才有积极的影响(Herreid&Schiller,2013)。在此,显然不包括所有学科。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理科知识点相对明确,概念、公式、实验、例题等知识容易拆解,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则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互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外中学教学层面,有少量案例研究表明,由于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9年级数学不及格率下降了多达31%,科学不及格率下降了22%。还有一项实证研究,美国研究者对23名处于不及格边缘的学生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在家参与在线学习的参与率从75%提高到100%,与控制对照组学生相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的及格率也提高了11%。还有案例是在物理课上,教师准备了16段关于磁场的教学视频并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这种新教学法反应积极,他们表示很喜欢观看这类教学视频,并且能够自由回放进行学习;69%的学生表示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下,他们能从教师那里及时地得到所需的帮助;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互动时间向同伴学习是有价值的。上述研究只是少数学校的案例,至今仍没有能证实翻转课堂教学绩效的广泛的实证数据。斯坦福研究机构(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最近对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使用可汗学院教学材料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小范围研究,他们发现数学学习掉队的学生不管是通过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还是接受小组教学都取得了同样好的成绩。“翻转课堂网络”对558名教师进行了调查,有65%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一书的作者之一伯格曼现在在凯尼尔沃思约瑟夫西尔斯学校担任技术顾问,他也承认有说服力的数据来之不易,但他认为现在正在进行的研究最终将消除外界的所有质疑。

三、翻转课堂的本意回归

随着翻转课堂追随者的增多,对翻转课堂的问责和评估呼声也越来越高,翻转课堂实践者所得出的结论将可能变得有问题。伯格曼并没有将翻转课堂描述为教学法的变革,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新方式,是利用旧思想的新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变得更具有创新性,使用各种方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而当翻转课堂引入中国后,部分教育者对其本意和实际价值显然存在误判。翻转课堂的兴起体现了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当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不满,以及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变革的渴望和积极探索。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教育是教育,不是为了体现某个理念而存在的。这种源自欧美的舶来品和PBL(基于问题的学习)、专题学习网站、Moodle网络课程等曾被寄予改革中国教育现状厚望的名词,在没有大量实证数据支持及成熟操作模式下,翻转课堂不可能撑起人们寄望它来改变中国教育现状的美好愿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不能只是依靠纯粹理论的推演,而是要经过实证检验才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所具有的科学特质和基本属性。翻转课堂究竟适用于哪些学科,如何实施才能真正促进教学绩效的提高,以及实施过程中具体教学情景的把握、学习指导的撰写、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任务的分解与递进、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效果的测评与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等各个具体教学环节都还有待大家进一步探索、论证、优化。

四、结语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3篇

一、传统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特征

西方欧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基础之上,把教育作为可以带来价值增殖的逻辑起点,因此,它的整个体系结构是以“投资一生产一利润”过程为系统,把教育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来考虑的。在这种构建思路的指引下,除学科基本问题的探讨外,他们确定的学科核心体系一般是由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收益等内容组成。教育经济学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如沃尔什、舒尔茨、丹尼森、韦锥、布劳格、希恩、萨卡罗普洛斯等,他们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基本上都是这种体系。有学者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统计比较,如下表所示:我国台湾学者林文达、盖浙生等所出版的《教育经济学》大学用书,与西方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具体材料的不同,他们提供了大量台湾本土的研究数据。此外,个别内容也有作者的创新。林文达着作增加了“教育市场”一章,分析了教育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以及政府的干预特征。盖浙生用“教育生产力”概念分析了教育效率的问题。

我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经济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国家图书馆数据统计,自1980年我国第一本教育经济学问世以来,各种普通教育经济学着作:即不包括高等教育经济学或职业教育经济学)已多达30余本。但是,在这种出版繁荣的背后,我们也感到学术创新的不足,研究内容甚至数据资料都比较一致,学科体系没有形成突破,更没有关于这种体系结构的逻辑解说。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所出版两本教材为例(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三版,2005;范先佐,《教育经济学》,1999),靳希斌着作包括绪论共十六章,增加了“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和“教育产权和学校经营”等特色内容;范先佐着作共十三章,增加了“学生资助制度”和“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等特色内容。应当说,这些内容都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但是,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居于何种位置,换言之,何以成为了教育经济学的内容,与其他章节的逻辑关系如何等,书中并没有清晰的体现或明确的说明。

二、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分析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但具体的学科组织体系仍有很大的差异。这当然并非要求学科体系形成一致,但是,对于当前所出现的认识分歧,我们也应有基本的判断。其产生分析的主要原因,除了作者个人的学术偏好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这门学科的性质认识存有分歧,由此而导致研究问题的分野。

对于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其学科性质认识的差异。由于教育经济学处于经济学与教育学的交叉中,所从事研究的学者既有经济学界的,也有教育学界的,所以,在学科性质上也就有不同的立场。大体上有经济学立场者、教育学立场者与综合论者。

其一,经济学立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经济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可称之为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他们侧重于从经济角度出发,用各种经济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预测教育发展、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

其二,教育学立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科群中的新兴领域,是一门新的教育学科,通过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而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推动国家的教育投资与学校效益的提高。《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将其列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之一,解释为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及其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其三,综合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既不是严格的部门经济学,又不是规定的教育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人们从不同立场所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更有益于学术的发展进步。确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应该从学科的全部内容出发,视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实际上,关于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的分歧,其实质并非是成立或者不成立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何为”的目的性问题,是人们对认识标准分歧的反映,即如何来认识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我们认为,教育经济学表面上具有更多的经济学属性,这是因为它更多地要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方式,但是,借用的目的恰恰是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其宗旨又回归到教育学领域,是一门源于经济学而回归教育学的这样一门交叉学科。若从其学科的目的论考察,我们认为,它更应该体现教育学科的基本性质,是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或者说,作为经济学科的分支,教育经济学并不足道,但作为教育学科的分支,它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基础,是该专业学生的必学领域。

三、“五位一体”的板块体系建构

总的来说,早期的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内容相对单一而显得单薄,主要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论述教育的投资与收益问题。后来教育经济学的内容虽有丰富,却又陷入章节凌乱的困境,缺乏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缺乏内容的概括性。

我们立足于为教育发展改革服务的教育经济学立场出发,在充分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该门学科的体系已经比较丰富,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学术原则,整体可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板块结构体系,即以“教育经济原理”为主干、以“教育财政”和“学校校能”为实贱两翼、以“学科概论”和“教育发展”为前后支点,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贱浑然一体的严密逻辑体系,这就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原理(人力资本)——投资——效能——发展”这一基本思路(作为这种体系的创新尝试,杨克瑞所着《教育经济学新论》已于200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具体的基本内容与逻辑关系是:

(一)学科概论篇

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方法范式的确立,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前提问题,也是对该门学科体系建构的学科论基础。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立,首先应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方面明确自己的特殊性,并拥有确定的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说明,构成了学科概论的核心。此外,关于这门学科成长的学术思想历程,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一门学科的历史研究,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也是一项基本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的基础。这样,学科概论部分的阐述,是该门学科研究的切入点,而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二)教育经济原理篇

经济学的研究是从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发展为逻辑展开,这同样是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但是,教育经济学的需求首先是从教育的社会需求展开,从分析教育与社会经济二者的基本关系分析入手,通过实证的分析,揭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构建了学科的独特理论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蕴藏在社会的劳动力之中,它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或各种专门技能,通过劳动者的就业,即现实中的生产过程而实现。因此,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需求与供给、教育就业等问题构成了教育经济的基本原理篇章。

(三)教育财政篇

教育投资的理论研究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核心,甚至成为该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意味着必须重视教育的投资战略,这就需要对教育投资的标准、内外结构比例、教育投资的效益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才可得出科学的决策。教育财政问题的研究,既要注意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教育投资问题,也应重视国际比较问题。此外,教育投资的具体途径又是多样的,既可以直接举办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资助受教育者的方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生资助在世界各国通常也为教育财政问题的基本内容。

(四)学校效能篇

对于学校办学效能的重视,正是教育学与教育经济学联姻的重要成果。这是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学校,其活动本身都以经济运行为基本内容,体现了资本的投入与产出,如何提供学校的办学效益,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教育效能观的确立,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产权及其性质,这首先需要对教育制度有全新的诠释。在此基础上,具体展开分析学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问题,诸如产学合作、教育融资以及相应的教育成本控制问题等,从而构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效能篇章。

(五)教育发展篇

经济学对教育的启示,不仅仅在于学校发展的微观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宏观发展。教育发展问题作为教育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篇章,人们对此往往会有争议的。特别是将教育经济学视为经济学立场的学者,更不会重视这部分的内容,他们认为:“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3]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4篇

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从科学知识的本质性层次发展生产力,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最终有效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作为成人职业教育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有效打造、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直接关系到不同职业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文章立足于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在深度剖析《西方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能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教育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

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 赵鸿鹞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3]董彦龙.基于“微博”动态案例库的“微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01).

教育经济学范文第5篇

一、连云港市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和“教科研热”的特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小学有组织的教育科研工作(以下简称教科研)起始于1987年。经历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研究历程,教科研工作不断普及,并且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老师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1)教师撰写论文数、主持课题数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98项,市级课题1000项,国家级课题填补了空白,省市级课题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8%、80%。全市数量达到10000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300余篇,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0%、82%。(2)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连云港市有10项成果获奖,在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连云港市有24项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名列江苏省前列。近五年来,在江苏省知名度最高的中小学青年教师“教海探航”、“师陶杯”论文评比中,连云港市的参赛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三名。此种现象被江苏省教科院的专家称之为“连云港现象”。

教科研,全称为教育科学研究。教科研成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个人努力、团队互助、进修培训、专家指导所获得的关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它包括获奖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著作等等。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师积极从事教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热”,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特点一是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越来越高,二是教科研工作的实绩与教师的晋升和表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是由于教科研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经济学原理。

二、教科研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

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看,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与从事教学工作一样,都可以创造价值。因此,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理应获得相应的报酬。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理论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经济学思想。他们主要的观点有:(1)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教育具有间接的生产性质,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2)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3)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4)劳动创造价值,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学思想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力量。而劳动力创造财富的多少是与劳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例的[1]。

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而且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具有劳动的某种特殊性。这种劳动特殊性特别地表现为发现教育规律、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增加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这种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理应得到较高的劳动报酬和奖励。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的职称评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评选,教育系统的人才招聘都注重了教科研成果所占的比重,就是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学的思想。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乃至形成“教科研热”,是正常的,是符合教育经济学的规律的。

三、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投资

从人力资本理论看,从事教科研工作的老师亦应该获取相应的收入,而且教科研成果越好,应该获取的收入就越多。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派别,它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解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第二,人口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投资的作用。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使蕴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第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的总量。第五,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2]。

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首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学会教科研的方法,学会将教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另一方面,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育投资的过程。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需要很大一笔开销:如图书资料费、会务费、差旅费、通讯费、专家咨询费、网络查询费、招待费、教科研的时间花费等等。但是,这些费用是属于投资性质的。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它将转化为教师的多种技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并将获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较高的回报。实际情况是,凡是教科研工作做得好的老师在职称评审及评优、评先方面都获得很大的便利,他们比不做教科研或者少做教科研的人而言,晋升或评优的机会更多,时间更早,因而获得的薪水就会更多。这是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的。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生产率,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所以,要大量地进行教育投资,扩张教育,这种观点对教育科研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育科研上的投资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往往热心于重奖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积极分子,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运用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还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资本投资,要达到相同的效益,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较低,因此,全社会的人都会热衷于投资教育。现在,许多校长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就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体现。

四、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是教师能力的信号,包含了理念、方法、技巧等业务特征

从筛选理论看,教科研成果多的老师将有更多获取更高报酬的机会。筛选理论由迈克尔・史密斯在20世纪70年表的《筛选假设――就业的市场信号》一文为形成标志。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内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的。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受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就高,这是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同的地方;第二,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对一个寻找工作的人来说,教育程度是表示他的能力的信号,对雇主来说,是根据教育程度挑选工人。教育在这里只起一个筛选装置或教育信号作用,教育的经济效益就是教育筛选作用的结果[3]。

教师通过教科研工作获得高一级的职称、荣誉,便为他获得较高经济利益创造了条件。在这里,教科研成果成了教师能力和素质的信号。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包含了理念、方法、技巧等业务特征。比如,每年教育系统各种各样的评审工作需要评委,各种招标课题主持人的遴选,更高级别的荣誉的获得,工作职务的晋升等等都有“门槛”,教科研成果是这些老师跨入这些“门槛”的重要信号,成为被筛选的依据,从而,也就为自己获得较高的收入提供了便捷。“筛选”理论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而且,这种筛选的“信号”的效应越来越大,成了教师追求教科研成果的重要动力,也是“教科研热”的成因之一。

然而,在筛选论者看来,教育只是通过一纸文凭(教科研成果证书)反映个人的先天能力和受教育程度,对社会具有信息价值就可以了,不必耗费过度的资源,因而,主张一种消极的教育政策。显然,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教科研政策,就会呈现教科研奖励的“度”的特征,即,奖励的金额不是越多越好,应与成果的水准相一致。否则,过度的奖励不能形成可供筛选的信息,还可能将教科研工作引入误区。

筛选理论认为,只有本身的劳动生产率高的人才会热衷于投资教育,因为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与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所需付出的信号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接受更多的教育必然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劳动生产率高的个体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的信号成本较低。对高劳动生产率的个体来讲,在合理工资的结构下,个人投资更高级别教育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就会作出进一步投资教育的理性选择。但对于低劳动生产率的个体而言,由于他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在对接受过同一教育级别的劳动者所付工资相同的条件下,其进一步投资教育的成本可能大于收益,从而其理性地选择不进一步对教育进行追加投资。按照这个观点,对于教科研工作而言,愈是教科研成绩好的人,愈希望奖励高;而对于教科研能力弱的人来说,则不希望教科研的奖励过高,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五、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对于教育与收入关系观点的差异

1.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在教育与收入的关系上的共同点

从教育与收入的关系看,二者都承认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教育对个人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既有社会效益,也是一种有着经济价值的投资活动。从这种意义上看,各级政府纷纷设立教科研成果奖项,各种职称评审、评先都有教科研成果的要求,教师积极地参加教科研活动,有着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效应。因此,出现的“教科研热”对于培养人才、对于知识发生、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自身的收入,都是有益处的。

2.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在教育与收入的关系上的不同点

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均不否认教育和收入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均承认较高的教育水平为个人带来较高的收入,但在对这种关系的解释方面不尽相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个人收入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们在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距。教育投资提高了个人的生产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如A所示进行描述。

A:教育投资――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人力资本模型)。

对教科研而言,就变成了:

从事教科研――产生教科研成果――较高收入。

筛选理论对教育与收入关系的解释如B所示:

B:教育投资――较高的文凭――较高的收入(筛选假设模型)。

对教科研而言,就变成了:

从事教科研――较高级别的证书――较高的收入。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中间阶段。在人力资本模型中,中间阶段是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是对较高生产能力的报偿。筛选模型中,中间阶段仅仅是证书或者文凭。对于教科研而言,前者意味着教科研工作好,就一定能力强,收入也一定高;后者却未必。一位老师教科研成果多,必须要得到权威机关的认可,并且能够得到相应的证书(例如职称证书、荣誉证书),这样,就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提供了信号,为校长(雇主)提供了筛选的依据,否则,较难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针对不同的群体和情境,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都有解释的空间,又都有解释的限度。也可以借此解释这样的现象,即为什么获得教科研成绩差不多的老师,其获得的收入却相差较大。

六、基于“教科研热”的政策寻求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表明,中小学“教科研热”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既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也有提高收入的因素。但是,在教科研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教科研热”的出现,表明了教师学习、研究的热情,也包含了对教育高收入的追求,这些都应当给予保护。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学而言,应将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做,不能将教科研工作过分地夸大,防止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和影响。现实中,确有一些老师只顾抓教科研,忽略了教学工作,这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必须调控教科研的奖励政策和绩效考核政策,比如控制奖金的数量,使得教育教学实绩与教科研实绩所占的比重相适宜。

2.避免“虚假”信息干扰

毋庸讳言,在“教科研热”中,也出现了许多虚假的教科研成果,加之各种职称评审中的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的缘故,使得各种评审的结果(信号)失真。这就导致一些职称和荣誉的虚假。如果仅按照筛选理论进行收入分配的话,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甚至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

3.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科研观

不能将教科研与晋级、评先划等号。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将教科研工作与物质利益密切挂钩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的。而应该引导教师将教科研与改进教学结合起来。树立热爱教育、热爱科学、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的学术道德规范,建立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不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