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迅故居在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题 记
小我
初中二年级时读了《青春》杂志上的一首小诗《照相》,大意为,站在华表前,整理好衣貌的“我”,请求摄影师:“我要拍下天安门的全景,哪怕把我拍的很小很小。”这样的“小我”主义,是一种自觉,一种情怀,一种胸襟,它将所有的“震撼”集中到“针尖”上,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痕印。
语涉“小我”,一则趣说颇有代表意义。一日,郭沫若和茅盾相聚畅谈,郭沫若说:“鲁迅有‘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先生愿意做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就做这头牛的‘尾巴’。”茅盾听后笑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
一位愿做“牛尾巴”,一位愿做“牛尾巴的毛”,如此小我而我不“小”,这是当下世面上做秀、矫情和虚伪不能相提并论的。诚如禅语云:滴水藏海。
唯我
电影大师谢晋生前有个夙愿:拍摄巨片《徐霞客》。只是剧本在“”中被抄而成为憾事一桩。被抄的剧本是由鲁迅的学生王冶秋所写,之后,续作者难出其右,谢晋一直心结难纾。
2005年冬月,上海电影家协会组织中国电影百年系列活动,以谢晋为首的60多位电影人代表团来到著名影星上官云珠的故里江阴。在徐霞客故居参观时,谢晋大师心中的“徐霞客情结”发作了,不等讲解员同意与否,几乎是一把夺过讲解员手中的小喇叭,他主动僭替讲解员,声情并茂地给同行及其他游客讲解徐霞客的故事,说着说着就哽咽住了。他的讲述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在徐霞客纪念馆的座谈会上,谢晋也是多次“岔话”向大家说起徐霞客,而且他的“腹知”竟是部“徐霞客史料大全”。在地方官员举办的酒宴上,谢晋老人反客为主,一个劲地向官员“推介”徐霞客,他的言行一下子就成了众人瞩目的主角。
“唯我”者,多系自私;而谢晋的“唯我”,是私他。他显的是前贤的山露的是前贤的水,这样的唯我,是为贵,是为亲,是为敬。
忘我
日前去了“彩云之南”的丽江,见着了民间音乐奇人宣科,是他让沉睡了1000多年的纳西古乐重新焕发出生命。1993年5月宣科的乐队第一次走出家门演出以来,国内外有60多万人听过崇高、庄严、清纯和古意斑斓的纳西古乐,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介绍过宣科、乐队和纳西古乐。他常年率一群年逾古稀的白发老翁演奏古乐吸引世人,国内外专家誉之“末世之元音”。
这位视纳西古乐比生命还重要的八旬老人宣科,“忘我”情境不一而足。有一回不能不提:1995年10月6日,宣科和他的乐队应邀到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赫尔大学和皇家音乐学院、圣约翰大教堂等地进行演出,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著名钢琴家傅聪闻讯赶来观赏,可是一票难求,他顾不得体面了,在门外连连呼叫:“宣科是哪一位?我还没有票!”傅聪早在1950年就与宣科在昆明市文工团做过同事,只是45载春秋的暌违,两人已然相见不相识。站在门口的宣科闻声,向着这位“同胞”答道:“宣科他在台上准备演出。你进来吧!”哈哈,宣科把“自己”都给忘了。
有“乐头”宣科的“不知”,必然有乐队成员的“忘我”。宣科乐队中先后已有王华山等十多位老人在演出过程中溘然仙逝,他们的灵魂乘着音乐的翅翼,升登天国,知情者无不动容,肃然起敬。
无我
日本17世纪著名高僧和画圣雪川,僧为其名而画为其命。幼时,因了家贫不得不进山为僧。他每每作起画来,不知今夕何年,痴迷至极。
一日。溽暑。诵经时的雪川开起小差,如醉如痴、旁若无人地学起画来。长老见此,甚是气愤,将其捆绑在寺院内的木柱上。又是伤心又是炎热,雪川汗泪俱下,落在石板地上。雪川俯首下视时,灵感顿生,竟然脱去布履,用脚趾蘸着泪水和汗水,在地板上画起一只只活灵活现的老鼠。一旁的长老感慨道:“你现在何地?因何而拘?你知道你是谁?!”雪川充耳不闻。长老复问之,他仍是一脸茫然,不知“我”是谁、“我”在哪里。
长老终是爱才,由怒为喜,宥之而爱之。又一日,长老与雪川谈及此事,雪川问长老:“彼时,我是谁呢?”
长老捋须笑道:“我在哪里?我在境界中。”
真我
人无完人,孰能无丑?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老者也不例外。
季老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部作品集《清华园日记》,出版社要影印出版。编者意外地发现其中有几个错别字。影印出版,贵为史籍。但错字不改必然影响作者的名誉,若改之则又有损真实性。怎么是好呢?
作为绍兴的语文教师,会不自觉地沉浸于绍兴厚重的历史文化中,不自觉地濡染上绍兴人的品性,课堂上也会不自觉地散发出绍兴的风味。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绍兴的风味,我觉得“醇”最为合适。“醇”跟“酒”有关,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特色的,首推绍兴黄酒。绍兴是名副其实的黄酒之乡。过去,绍兴农村到了年末,家家户户都要酿酒,村子里弥漫着酒的芬芳,老一辈的绍兴人都爱喝黄酒。“醇”指的是“酒味浓郁,令人回味”,绍兴黄酒正好具有这样的风味。另外,“醇”与“纯”(单一、不杂)、“淳”(朴实,质朴)相通,都能传达出绍兴风味与醇味课堂之间的丝丝联系。
一、醇正,语文课得像语文课
绍兴黄酒在众多黄酒中脱颖而出,声名鹊起,原因在于她的酒味特别醇正,是正宗的黄酒味,别的黄酒都无法与之匹敌。在我看来,语文课也应该醇正,语文课要有语文课的样子,语文课得像语文课,不能让人听起来感觉像政治课、品德课、历史课、科学课等。语文课如何做到醇正?四个字:学“语”习“文”。偏离了学“语”习“文”就不是醇正的语文课。这应该是所有语文课应该遵循的“规则”。做不到或做不好这四个字,那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只能说是“假语文”“伪语文”。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选择六年级的《智慧之花》上公开课,试教时请我去听课。但整堂课听下来,像是在给学生上“安全常识课”和“自我保护课”。我帮他细读文本,找到课文中跟“语文”有关的内容:①“分总”结构。课文先写两个故事,再总结全文、揭示主题。②概括。课后第一题是“课文讲了哪两个小姑娘的故事?是怎样的故事?”③过渡段。两个故事之间用过渡段连接,承上启下。④心理活动描写。课文用了两个自然段来描写玛利亚的心理活动,玛利亚的智慧也体现在她的心理活动之中。⑤缩写。课后第二题是“从这两个故事中选一个进行缩写,字数不超过150字,要把故事说清楚”。
根据这些“语文”的内容,我指导他重新设计:①读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了怎样的写作结构?②读故事。默读两个故事,你能给这两个故事取个小标题吗?(第一个故事的小标题可以是“智救伙伴”,第二个故事的小标题可以是“智斗商贩”。板书两个小标题。)两个故事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找到过渡段,明白过渡段的作用,读一读过渡段。③明智慧。课文的标题是“智慧之花”,两个故事的小标题中都有一个“智”,那么,玛利亚的智慧体现在哪儿?江雪的智慧又体现在哪儿?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朗读并背诵最后一段话。④练缩写。缩写第一个故事,缩写时该注意些什么?有起因、经过、结果,经过要详写,玛利亚在危急时刻的心理活动是重点,其他的可以略写,或者不写。
按照这个设计,这位青年教师再次试教,果然找到了语文的感觉。上了公开课后,听课的老师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堂“安全自护课”,都认为这堂课关注了“怎么写”,关注了学“语”习“文”,是一堂醇正的语文课。
二、醇厚,语文课是有厚度的
绍兴黄酒以色泽黄澄透彻、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甜而博得中外人士的赞誉。其实,绍兴黄酒与白酒相比,酒精度不算高。绍兴人喝黄酒从来不用小酒杯,而是常常用碗;用小酒杯喝白酒的时候用的是拇指和食指,用碗喝黄酒的时候用的是拇指、中指和食指,那架势够豪爽。不过,绍兴人喝黄酒是嘴唇细抿,少有大口开喝的。这是因为黄酒醇厚,后劲十足,需要慢慢地品味,达到微微醉的程度才回味无穷。语文课堂也需要有黄酒的醇厚,课堂上要细细地品读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有厚度的,才是耐人寻味的。
我听一位青年教师上三年级的《花钟》,在读通第一自然段后,她给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是:“你喜欢哪一种花的描写方法?”孩子们回答时,把“描写方法”抛在了一边。有的说,我喜欢牵牛花;有的说,我喜欢蔷薇;有的说,我喜欢睡莲……孩子们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我喜欢哪一种花”上。教师也没有引导孩子朝着“描写方法”的路上走,而是根据孩子们的发言,展示各种花的图片,让孩子们想象花儿的动作、笑容、心情,再指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原本想让孩子们自己来“赏语言”,可结果却是教师牵着孩子们在“赏花”。
如何引导孩子们细细品读这段话的语言呢?我跟这位青年教师说,你应该关注“词语运用”,而不是“描写方法”。①找一找。让孩子们找出这段话中表示“开花”的词语:吹起、绽开、醒来、开放、欣然怒放、苏醒、舒展、开花、含笑一现。作者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开花”,没有一个是重复的。②选一选。这么多词语都表示“开花”,你最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③品一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点拨,激发孩子们感悟语言的热情。比如“吹起”,不但写出了牵牛花开花的动作,还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开花的声音;“绽开”写出了蔷薇开花时的力量和喜悦;“欣然怒放”写出了万寿菊开花时的欣喜,以及花朵的气势;“苏醒”写出了烟草花开花的甜美姿态;“舒展”写出了月光花开花时的那种惬意;“含笑一现”写出了昙花开花面露微笑,且时间短暂。④读一读。好多词语都用上了拟人的写法,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已经不是花儿了,而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有生命活力的孩子。教师指导学生读这些句子,读出了喜爱之情。
这样一来,难度降低了,避开了学生还不太熟悉的“描写方法”,他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联系句子,去发现和欣赏语言的美妙。语文课的“厚度”不同于“深度”,不是要挖掘文章的深刻内涵,也不是要体会文字的微言大义,而是在品读语言、运用语言上下功夫。
三、醇美,语文课给人以美感
绍兴人习惯把黄酒说成“老酒”“加饭酒”,外人听了可能会觉得绍兴黄酒没有品位,显得有些土气。其实不然,加饭酒还有个美妙的名字叫“花雕酒”,上乘的绍兴花雕酒,其酒坛是由专门的工艺师一笔一笔画好,然后堆塑而成,做工非常精致,上面的图案集中国文学、历史、书法、美术、民俗于一体,是典型的酒文化工艺美术品。醇美的黄酒并不缺少华丽的酒坛(瓶),语文课堂也应如此。我始终认为,语文课要给人以美感,要让人赏心悦目。这与“作秀”“哗众取宠”是两码事。
一位青年教师上《月光曲》(第一课时),围绕“曲”展开教学:①找曲。初读课文,找出几个带“曲”的词语,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②听曲。再读课文,哪些句段让你仿佛听到了钢琴曲?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文中的四个句段,抓了很多词语,问学生从中听出了什么。③说曲。默读课文,根据板书,简要地说说《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我听后跟这位青年教师交流: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艺术”,《月光曲》一文除了曲子美(琴声美)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美的东西?①传说美。人们已经不在乎这个传说的真假,人们在乎的是这个美丽的故事,正因为这个传说的美丽,人们才更喜爱《月光曲》,才更觉得贝多芬的善良与伟大。②夜色美。从“幽静”一词体会到莱茵河畔的夜色美,贝多芬在这样的夜晚散步,心情一定很放松,很愉悦。③愿望美。从盲姑娘非常想去音乐会听一听贝多芬的演奏,体会到盲姑娘的愿望非常美。④亲情美。从兄妹俩的对话(哥哥自责,妹妹安慰),体会到亲情美。⑤姑娘美。从盲姑娘脸上的“清秀”“恬静”体会到盲姑娘长得很美。⑥月光美。从“清幽”一词体会到当晚的月光非常美。
从“艺术”的角度来解读课文,发现美的元素,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会产生别样的美感。此外,体态语言、教学语言、课文朗读、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等都需要有美感。当然,表现美的方式有很多,简洁也是一种美。锤炼课堂教学的艺术,应当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
四、醇朴,语文课回归到自然
绍兴黄酒的原料其实很朴实,主要是糯米和鉴湖水,没有添加任何的香料。那绍兴黄酒为何如此醇香?这其实是长时间贮存的结果,而且是越陈越香,以陈为贵,民间还有“女儿红”“状元红”的动人故事。语文课堂也应该朴实,因为任何形式的语文,任何语文教学改革,都不可能脱离听、说、读、写。语文的学习也离不开长期的语言积累和积淀,立竿见影的语文学习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醇朴,就是从学生的学情、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反馈来组织教学,达到自然天成的实效,这样的课最令人回味。
我听一位青年教师上三年级古诗《乞巧》,在理解一、二句诗时,这位教师提出了四个问题:
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碧霄)②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出示夜空图)③七夕这天看到这样的“碧霄”你想到了什么呢?(牛郎织女在这天晚上渡过天河相聚)④牛郎和织女见面了以后,你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呀?在理解三、四句诗时,也提出了四个问题:
①人们是怎样向织女学习的呢?(乞巧)②这“乞巧”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课后资料袋)③少女们是怎样乞巧的呀?(穿红丝)④读了诗句,你有什么想问的呢?(引导学生理解“尽”以及人们对“巧手”的追求)
我跟这位教师说,古诗教学中的“理解诗意”一直是个难点,许多教师习惯于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诗意,往往缺乏整体意识。理解这四句诗,前后提了八个问题,学生被教师琐碎的问题牵着鼻子走。你能不能把八个问题浓缩成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诗意,自己来思考呢?如果我来上这个环节,我只提一个问题:在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里,古人会做哪些事情呢?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去理解诗意,自己去寻找答案。其实每句诗里都有一件事:①看夜空。看夜空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相会”。理解“今宵”“碧霄”的意思。②讲故事。大人们给孩子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③望秋月。这里的“家家”指的是各家各户的女孩子。④穿针线。阅读“资料袋”,了解乞巧节里女孩子对月穿针。
这样的“理解诗意”就显得很自然,教师给学生留出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来进行引导。四句诗概括成了四件事,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在理解诗意的同时,还知道了古人在乞巧节里的习俗。醇朴的语文课堂不是高大上的课堂,她追求简约,大道至简,她更关注学生的自学自悟,她也需要教师自然纯熟的课堂驾驭能力。
我平常很少喝酒,也很少喝绍兴黄酒,一喝酒就脸红。但绍兴人爱喝黄酒,尤其是老一辈绍兴人对黄酒的嗜好,我是耳闻目睹,感慨良多。黄酒文化中蕴含着绍兴人努力进取、一往无前的人生态度,以及不怕艰险、百折不挠的胆剑精神。完全可以这么认为,黄酒之醇体现的是绍兴(人)的风味、文化和精神。因此,到古城绍兴来旅游的外地游客,一定会去品尝一下绍兴黄酒,也一定会带几坛(瓶)黄酒回去,
黄酒是最能代表绍兴的“旅游纪念品”。
绍兴黄酒的醇正、醇厚、醇美、醇朴,正是我在语文课堂中追寻的“醇味”,这种“醇味”是一种浓郁的语文味,就像一坛开启了的绍兴黄酒,散发着馥郁的芳香,缓缓地滋润着课堂,让人沉醉,令人回味。也许我的课还没到达这种境界,但却是我不断努力追寻的。刻意也好,无意也罢,似乎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教的是绍兴的孩子,绍兴厚重的文化需要孩子们去传承,这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所有绍兴教师的责任。
者:刘一达
出 版 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味道在老槐树的浓阴里,味道在老墙皮的缝隙间。胡同味道是带着暖意的温情。别跟老胡同过不去。灰砖灰瓦的胡同与红墙黄瓦的宫殿交辉互映,四合院里的天棚、鱼缸、石榴树沾着皇气。记忆的光影,历史的风尘,岁月的篇章,夕阳下的惆怅,带着泪水的微笑。恢宏而大气,绵长而幽深,凝重而隽永。胡同味道,耐人咂摸,回味无穷。
胡同,用北京话说必须加儿化韵,读“胡同儿”,否则,就不是胡同了。
胡同原本是蒙语,它最初的意思是水井。胡同的意思,北京人都知道,它指的是小巷。老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北京的街道名儿根据宽窄,依次分为街、路、胡同、巷、条、里、沿(河边的街道)、湾、大院、道。其实,巷、条、里、沿、湾、大院、道等街道名儿,就是胡同,只不过它比一般胡同要小。因为老北京的许多街道是大胡同套小胡同的,为了有所区别,才把大胡同里的小胡同叫巷、里、条、道之类的名儿。
老北京生人见了面,往往会问:“您府上是哪条胡同?”北京人礼大,讲究客情儿,说话总要高抬一下对方。按当时的规矩,只有王爷住的地方才被称为府。其实对方住的不过是大杂院里的一间小平房,但您也得这么说。住哪条胡同,这是最通用的一句话。老北京人自报家门都会这么说,因为当时北京人都住在胡同里。为什么我说胡同是北京人的根,四合院是北京城的魂?因为整个北京城设计得就像一个放大的四合院。您现在到紫禁城,也就是故宫参观,依然能找到四合院的感觉,因为紫禁城就是按四合院格局设计的。
北京人给胡同取名很有意思,看上去很随意,其实却有文化。这条胡同有棵大柳树,就叫大柳树胡同;这条胡同里住着一位武定侯,就叫武定侯胡同;这条胡同有座真武庙,就叫真武庙胡同;这条胡同不直,拐道弯儿,像个月牙,就叫月牙胡同;这条胡同有个牛羊市或米市,就叫羊肉胡同、米市胡同;这条胡同住着一个姓刘的人有点儿本事和名望,就叫刘家胡同。实在找不到标志性的建筑,便找个能反映社会生活和道德规范的词来命名,比如弘善胡同、恭俭胡同、育德胡同等等。
北京有许多胡同的名儿让人听着费解,不知道什么意思,不知就里的人很难找到出处。其实这是因为这些胡同的名儿叫着难听,后来整顿地名的时候取其谐音改的。比如福绥境,原来叫苦水井;贵门关,原来叫鬼门关;留题迹胡同,原来叫牛犄角胡同;北梅竹胡同,原来叫母猪胡同;时刻亮胡同,原来叫屎壳郎胡同;图样山胡同,原来叫兔儿山胡同;寿刘胡同,原来叫瘦肉胡同;小珠帘胡同,原来叫小猪圈胡同;大雅宝胡同,原来叫大哑巴胡同等等。所以,您读北京的胡同名儿,千万别望文生义。
西城的新街口有个奋章胡同,京剧名家郝寿臣的故居就在这条胡同。有人问什么叫奋章?奋章在字面上找不到任何解释,我告诉他奋章没有任何词义,它是粪场的谐音,原来这一带有个大粪场。老北京人的粪便是有用场的,那会儿种菜种庄稼没有化肥,专门有人将粪便晒成干,作肥料卖。粪场就是制作粪干的场子。因为这个粪场在这一片有名,所以就叫粪场胡同。粪场这个地名叫了上百年,解放后整顿地名时,才改叫奋章胡同。
北京最老的胡同是元代留下来的,如西四的砖塔胡同。北京史学者曹尔驷先生认为,这条胡同是北京史上最早出现的胡同名儿。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在哪里?”梅香说:“我家住在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因胡同口有个万松老人塔而得名,它的历史有700多年了。当年鲁迅先生曾在这条胡同住过。目前,这条胡同还保留着。类似这样的老胡同北京还有不少,比如牛街、大栅栏等。
胡同老,四合院或大杂院里的房子也多属“老古董”。有的老房子还是明清时代留下来的呢。这些砖木结构的瓦房,隔五年八年的就要维修,否则就难以支撑。有些老房子虽然在开春的时候抹灰勾缝,苫泥弄瓦,到了七八月连阴天,也短不了漏雨。老北京胡同里的房子有“十房九漏”一说,即便是装修体面的大宅门的房子,也避免不了漏雨。
北京胡同里的房子有个特点,房子的外墙大面儿看上去很漂亮,实际上里头砌的是碎砖头。北京是古都,数百年间,建筑经过多次兴衰,碎砖头非常多。老北京有“三宝”,其中一“宝”就是“碎砖砌墙墙不倒”。用拳头大小的碎砖就可以砌成高墙,是老北京瓦匠的绝活儿。不过这种墙的寿命可想而知,赶上下大雨,胡同里总会发生墙倒屋塌的事。我是在胡同里长大的,在我的记忆里,阴雨天房子不漏的时候很少。
胡同是北京民俗风情的土壤,也是北京文化的根儿。住过胡同的人总会被邻里之间的人情味儿所感染。老胡同像一条古船,踏上去会有一种安全感。不论人生是多么嘈杂,走进胡同,浮躁的心便很快沉静下来。胡同里的地气,能让人找到落地的感觉,而胡同里人际间的那种散淡悠然以及浓浓的温情,无时不在浸润着人的心灵。在胡同里放鸽子、遛鸟、抖空竹、放风筝、做各种游戏,跟在三环以外的大社区绝对不是一种感觉。
但是北京的胡同毕竟太老了,住在胡同里的人也经不住现代化生活气息的诱惑。夏天除了下雨房漏,又闷又热,狭促的空间堆满了杂物,让人走道儿都得侧身。冬天取暖生的煤炉,烟尘呛得人睁不开眼。最让年轻人受不了的是大杂院里没有个人隐私权。是呀,两家只隔一道墙,咳嗽一声都能听得见。一条胡同几十户人家只有一个公厕。一次,我跟著名演员王铁成聊起住胡同的滋味。他感慨地说,冬天上厕所冻得屁股发麻,而且还要排队,胡同里的人戏称这是英国的首都,轮蹲(伦敦)。王铁成先生在东城的红星胡同住了二十多年,现在住在郊外的别墅,他对胡同的印象并不惬意。是的,只有住着楼房,享受着现代化的舒适的人才会对胡同产生诗意,真正在胡同大杂院里过日子的人是不会产生这种浪漫情怀的。所以胡同里的人是渴望拆迁的,尤其是那些老少三代挤在一间小屋里的胡同人,他们是渴望离开胡同的。上个世纪90 年代,旧城改造时,有些胡同里的老人曾发出“拆迁拆迁,一步登天”的感叹。所谓“登天”,不过是住楼房的戏称。
如今,北京的胡同已经拆了有一半儿,换句话说,有将近一半儿的胡同人都搬出了胡同,住在三环以外的社区里,有的没出市区,也住在了回迁的居民楼里。尽管告别胡同的时候,有些难舍难离,但是这种离情别绪是短暂的。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愉悦,很快会让人冲淡了这种怅惘。
北京胡同是有味道的,我常跟外地的朋友说,你只有在胡同里生活几年,才能真正品出胡同的味道来。胡同的味道是什么?是老宅门老房子的沧桑?是那种散淡的安闲与幽静?是浓浓的古道热肠的人情?让我说,也许都不是。那胡同是什么味道呢?我告诉您:胡同的味道是博大精深的北京文化的土腥味儿和老百姓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的生活味儿。这种味道言语无法表达,您光从豆汁、爆肚儿里是品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