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表示声音的词语

表示声音的词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示声音的词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表示声音的词语

表示声音的词语范文第1篇

2、轰轰烈烈: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

3、滴滴答答:重复的滴滴声。

4、嘟嘟囔囔:不断地、含糊地自言自语。

5、乱哄哄:形容声音吵闹杂乱。

6、叽叽呱呱:说话声音,很嘈杂的声音。

7、淅沥沥:一般指小雨落下的声音。

表示声音的词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齁 方言甚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齁”字的词义解释为:“齁1:打呼噜的声音。齁2:①太甜或太咸的食物使喉咙不舒服。如:这个菜咸得~人。②非常(多表示不满意):齁咸、齁苦、齁酸、天气齁热”。齁2的第②个义项,我们可以把“齁”看作是一个方言甚词。所谓甚词,是表示程度意义的词语,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但不一定是单纯意义上的程度副词,可以是其他词性或者特殊的程度表达法。其主要语法功能多修饰动词、形容词,表达程度义,但在具体表达程度义时,无论在表达形式,还是在使用条件上,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

一、方言甚词“齁”的地域分布及其具体用法

“齁”作为表示程度义的方言甚词,有必要先分析它在方言中的具体用法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使用特点。

通过查阅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我们发现,甚词“齁”出现在七个方言中,分别是:武汉方言、徐州方言、扬州方言、哈尔滨方言、济南方言、太原方言、乌鲁木齐方言,在这些方言中,“齁”虽然可以表达程度意义,但是具体用法有很大差异,见下表:

方言地区 甚词“齁” 词义及其具体用法

哈尔滨 齁(齁拉、齁拉拉、齁丝拉) 非常;特别(多表示不满意):齁咸、齁苦、齁辣、齁酸、齁甜。

济南 齁 用在咸的前面表示程度深:齁咸。连用式“齁咸齁咸的”,有强调义,表示程度更深。

太原 齁 非常(多表示不满意),只限于“齁甜”“齁咸”。

武汉 齁极了 最大限度,完全够:五十块齁极了、两个月齁极了、八个人齁极了。

齁 副词性后缀,放在某些形容词后面,强调程度,跟“了”合用:他真是喜(怄、气、嚇、饿、冻、冷、热、累)齁了。

徐州 齁 副词,用在某些表示味觉的单音形容词前,表示程度很高,相当于北京话“非常”(含“不满、厌恶”义):齁甜、齁咸、齁苦。

扬州 齁 用在“咸”的前面,表示咸得过度:齁咸。

乌鲁木齐 齁 形容词前缀,表示程度深:齁咸、齁甜。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甚词“齁”在哈尔滨方言中变式最多,表达形式灵活多变。

2.甚词“齁”在方言中的主要用法是用来修饰表味觉的形容词超出一般程度,并且“齁咸”一词在方言中分布最为广泛,除武汉方言外,哈尔滨、济南、太原、徐州、扬州、乌鲁木齐等地的方言都在使用。

3.武汉方言较为特殊,甚词“齁”用在中心语的后面,起到补充说明中心语超出一般水平的程度意义。并且中心语并不是表味道的形容词,而是表示心理感觉的形容词和动词。也可以用“齁极了”作补语表达程度义。

4.甚词“齁”在修饰表味道的词语时,以哈尔滨方言最为典型,五种味道都可以修饰。与其他方言相比,表达程度义最为宽泛。

5.在词形上,济南方言中的“齁咸”一词可以连用,连用式为“齁咸齁咸的”。

为了更加客观、准确,根据《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阐述,我们发现“齁”共有9个义项,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四种词性。其中的第8个义项是作为程度副词,表示“太;过于”,也就相当于本文所讲的甚词。主要分布在六个官话方言当中,它们分别是: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晋语、西南官话。其中只有在云南腾冲方言里,甚词“齁”用在中心语之后,如:“这碗菜咸齁了”。在北京官话中,“齁”也可以修饰“热、寒”等表示体表感觉的形容词,这与地理位置同在北方的东北官话只能修饰表示味道的形容词有很大差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方言甚词“齁”的具体用法。在句法位置上主要用在中心语之前,主要修饰表示味道的词语,也可以修饰表示体表感觉的形容词和少数动词。用在中心语之后的情况不常见,主要作用是补充强调中心语的程度意义。在构词方面,较之其他词语,“齁咸”一词的使用范围最广。

二、方言甚词“齁”表程度义的来源考察

“齁”为什么能表示程度义,这种表示程度义的来源机制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历时的分析方法,通过有关的辞书和现有的历史文献进行纵向考察。

根据《故训汇纂·鼻部》中的解释,“齁”的词义指人们睡觉时喉部发出的声音,就是鼻息声。援引其中的一个解释,《札朴·乡里旧闻》:“鼻息曰齁”。由此可见,“齁”是象声词。

《汉语大字典》对“齁”的解释就更加全面了,一共有三个义项:一是象声词,喘息声。二是病名,即哮喘病。三是方言,副词。相当于“很”“非常”,只列举了几个词,对第三个义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甚词“齁”予以分析讨论。

(一)从“齁”的字义分析其程度义由来

《玉篇·鼻部》《广韵·侯韵》等很多辞书,都把“齁”解释为“人的鼻息”,是名词。也可以看作象声词,因为人们睡觉时,喉部发出的打鼾声音与“齁”的读音非常近似。例如:

(1)狱卒着力痛打,看左慈时,却齁齁熟睡,全无痛楚。(罗贯中《三国演义》)

也可以表示熟睡,即睡眠的程度深。如:

(2)席犬豕以齁睡,谋进而贻祸无穷。(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

例(2)中的“齁睡”一词,经常出现在许多典籍当中,由此可以推断,“齁睡”由原来表示睡觉的程度深,经过引申,使“齁”这一语素有了程度义,并且后来在口语中其修饰词语的范围扩大了,但由其所构成的许多词语多出现在口语中,书面语中并不常见。

另外,在方言中也有许多象声词演化为表达程度义的词语。以东北方言为例,“嘎嘎、嗷嗷、咣咣、哇哇”①等象声词,通过引申,可以表达程度义。据此,“齁”作为象声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逐渐演变为甚词。

(二)从语言表达心理分析“齁”的甚词词义来源

“齁”的主要用法是修饰表示味道的词语,从构词方面看,“齁咸”一词的使用范围最广。这是因为在“五味”中,咸味是菜肴的主要味道,并且最容易为人们所感知。对于味道的程度表达,带有鲜明的主观性,菜肴咸到怎样的程度才会用到“齁咸”一词,往往因人而异。从语音上看,在吃到味道过重的食物时,人们的喉部会很不舒服,会有咳嗽、呼吸加快等生理反应。因此,具有喉音发音特征的甚词“齁”,会被人们用来修饰对喉部有刺激性味道的词语,比较符合说话人的心理。

另一原因是“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具有动词词性特点。“齁”可以表示喉部受刺激时的动作,比如,咳嗽、吐痰等。“齁”的动词词性,方言中也有体现,例如,武汉方言用“齁极了”表达最大限度,其中的“极了”起主导作用,“齁”保留了动词词性特征。再以黑龙江东南部牡丹江方言为例,“齁”也可以用作动词,比如“菜咸得齁死人”。人们利用由喉部发出的声音和伴随动作,通过心理联想,来修饰味道、体表感觉、心理动词等词语,并逐渐赋予“齁”表达程度义的词义内涵。

三、结语

本文从甚词“齁”的方言用法展开论述,总结了其具体的使用特点和规律,并且从词义和语言表达心理两个方面探讨了“齁”的方言程度义来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被“齁”所修饰的词语在方言口语中不断扩大;二是在心理层面上,人们运用心理联想,结合“齁”的读音、伴随发音动作,赋予了“齁”的程度义。

注 释:

①见于韩彩凤《试析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咣咣、嗷嗷、嘎嘎、

哇哇”》一文,发表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第2版)九卷本[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

社/武汉:长江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4]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

表示声音的词语范文第3篇

1-4个月:反射性发音

1个月:孩子在清醒时,能发出一种细小柔和的喉音吗?

2个月:孩子能发出a o e等元音吗?

3个月:孩子能发出咯咯咯笑声吗?

4个月:孩子在安静时会咿呀自语,高兴或不满时会大声喊叫吗?

如果不会,就要注意引导婴儿发音,经常与婴儿“对话”。这时,婴儿可能会发出一些辅音,如p、b、m等。妈妈可以把宝宝的发音用录音机录下来,经常放给宝宝听,引导他再模仿发这些音。在与婴儿玩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地说一些人或物体的名称,看到什么说什么,如爸爸、奶奶、苹果、电灯等。要清晰地说出这些物体的准确名称,给婴儿准确的名称刺激,使他渐渐理解这些名词,为以后建立这一物体的正确概念打下基础。

5-8个月:咿呀学语

5个月:看到熟悉的人或玩具时,孩子会发出咿咿呀呀好似在对人“说话”似的声音吗?

7个月:孩子会发出da-da ma-ma的声音吗 ?

8个月:孩子会模仿弄舌或咳嗽出声吗?

如果不会,爸爸妈妈要注意正确引导。这个阶段的婴儿还不能用语言表达是否听懂了大人的话,但他会用动作来告诉你,也就是会有语言―动作的联系。所以,这个阶段,妈妈要耐心教他较多的动作语言。如“再见”、“欢迎”等。开始是教他动作模仿,以后反复强调语言,使婴儿一听到这一词语后,就主动做出相应的动作,说明他听懂了你的话。教婴儿用摆手或摇头的动作来表示“不”的意义。

6-12个月:能区分语言和做出反应

6个月:在孩子身后叫他名字时,会转头寻找叫他的人吗?

9个月:对孩子说欢迎或再见时,他会有相应的再见或欢迎的动作表示吗?

12个月:把玩具给孩子以后,再要求他还回来,孩子会主动还给您吗?

10-12个月:说话萌芽

10个月:孩子会模仿大人发单字音吗?

11个月:孩子会用字音表示人、物或动作(如“姨”、“奶”、“狗”、“拿”等等)吗?

12个月:见到父母时,孩子会主动地称呼“爸爸”“妈妈”吗?

如果不会,可以进行训练。主动发字音这个阶段是婴儿初学说话阶段,此时他开始开口说话,除了模仿成人的语音外,他自己也开始有了一些主动的字音,但这并不是正式的说话。他的这种主动发出的字音有时是含混不清的,或者只是用一种声音来表示一定的意义。这时妈妈要主动与婴儿对话,要善于理解婴儿要表达的意思,并耐心地教他正确的发音。在生活中,每做一个活动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使婴儿理解和逐步学会应用这些词语。

15-18个月:词与动作相联系

15个月:孩子能根据家长问话一一指出眼、鼻、耳等3个以上部位吗?

18个月:孩子能按照大人的要求把4件物品正确地送到3个以上指定的地方吗?

这一时期,为了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可以经常给他念一些儿歌,特别是配上图片的儿歌,让孩子一边听一边看。

15-27个月:简单字句

15个月:孩子会有意识地说出3-5个字音(爸、妈除外)吗?

18个月:能说出10个以上单音吗?

24个月:孩子能说出3~5个字组成的字句或2句以上的儿歌吗?

27个月:孩子会说出由8~10个字组成的长句吗?

21-24个月:简单问答

21个月:孩子会正确回答“这是什么”、“那是谁”、“爸爸干什么去了”等简单问题吗?

24个月:孩子会主动问“这是什么”吗?

这一时期教孩子学语言的一个好方法是看书,妈妈可以给宝宝看一些有简单情节的图书,给宝宝讲些简单的故事。书里有事物关系、生活常识、简单道理等,能使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更加增强。妈妈还要教宝宝自己讲述图书中表示的意思。

注意:事实上有部分孩子的语言发育并不尽理想,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有以下几种语言障碍可能的现象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发育、听觉等检查,越早发现问题,及时就诊,越对宝宝有利。

1个月:出生低体重,口面发育异常(包括已修补的腭裂),喂养困难,对环境声响没有反应,哭声低。

3个月:不与母亲眼神接触,没有应答性微笑。

6个月:不转向声源,哭闹时听见母亲声音也不安静下来。咿呀发音减少,不大声笑,p、b分不清。

12个月:对熟人声音或有人叫自己名字时没有反应,不学样发音,不叫“爸爸”、“妈妈”。

18个月:不能指出身体部位或家常用品,听不懂简单的吩咐,不会说“爸爸”、“妈妈”以外的字。

表示声音的词语范文第4篇

省略号的作用如下几种:

1、表示引文中的省略;

2、表示列举的省略;

3、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4、表示语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

5、表示说话或声音断断续续;

6、表示沉默不语或代替没有听见、不便明说的话;

表示声音的词语范文第5篇

Part1 0~1岁 诉说生命的欣喜

关键词:咿呀学语

八九个月左右,孩子开始用语言表达自己。高兴了、新奇了、疑惑了,都要咿咿呀呀说上半天,这是他最快了的事情之一。

慢慢地,孩子能发出的音越来越多。最初是叠音。“爸爸”、“妈妈”、“弟弟”、“泡泡”,逐渐的,一些简单的音节也可以发,比如“蜘蛛”、“萝卜”、“核桃”等,不管你说什么,孩子都乐于模仿。

孩子,你需要我们怎么做?

及时回应,不停交流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父母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眼睛,轻声细语地跟自己交流。你眼前的这个小人儿可以真的很敏感,对于小人儿作出的回应,父母要表情丰富、热情地予以回应。让孩子意识到:我能发音了!我的父母为我感到骄傲!我说的,父母都能听懂!这会激发孩子更好地发音。

大声为孩子歌唱吧!

孩子天生都喜欢音乐,如果歌声来自父母,那就更会让孩子兴奋不已。试试吧,为你的孩子大声歌唱,你的宝贝一定会高兴起来!他会不停地踢腿来表述着自己的兴奋,回应着你的歌声。不用担心你的嗓音不够好,你的声音对孩子来说是独一无二的,远远胜于录音机里的声音。

给孩子一个小小麦克风

给孩子一个小小的麦克风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会让孩子更好地意识到自己能过发出声音,而且,自己的声音还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麦克风传出去!当然,麦克的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吓着这位可爱的小小演说家!

Tips 手势语的发展

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上,除了口头语言以外,手势语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孩子会摆手表示“不要”,点头表示“同意”,轻轻抚摸表示“亲昵”和“友好”,挥手表示“再见”,鞠躬表示“感谢”,伸出食指表示“1”……这些都是孩子手势语言发展的标志。恰当运用手势语能激发孩子跟外界交流的兴趣,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PART21~1岁半 我来表达你来猜

关键词:电报句

1岁以后,孩子能说出的词语越来越多。慢慢地,他会把几个简单的词语连接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句子很简短,或许只有父母能明白,因此,这个阶段宝宝说出的话,大多需要结合语境进行“翻译”,有时猜上半天才能明白。

孩子,你需要我们怎么做?

朗诵诗歌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句子简短有力,读上去又朗朗上口,适合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对有韵律的语言超乎寻常地喜欢,父母抑扬顿挫的声音一定会激发孩子的热情,刚开始他能接上最后几个字,慢慢地,孩子就能摇头晃脑学着你的样子读起来了。

说出来

随着语言的发展,孩子已经不满于被动地听你说,他要自己表达,而我们是否还像对待小孩子那样一味地对着他说呢?停下来,看看孩子的反应,变个疑问句,或许孩子会把词语串起来回答你。

比如,问问孩子“爸爸在不在”,他可以回答你“爸爸不在”,引导孩子把词语连接起来,但也要注意,疑问句不要过多,同时态度一定要和蔼、缓和,没有任何强迫,一旦让孩子意识到你急于得到答案,那么他就要拒绝回答了。

丰富语言的数量,提高语言的质量

有研究表明,能决定孩子在3岁时语言发展水平的最大因素,就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直接交流的数量和质量。数量固然好理解,质量包括语言是否丰富、能否在不断重复之外有所变换等。比如看到雪花,可以描述整个雪景“白茫茫”,雪花落下的样子“飘飘扬扬”,雪花落在手里的感受“冰冰凉”,也可以即兴朗诵一首《沁园春•雪》,让孩子的感受和语言紧密联系起来。

Tips 否定词的出现

在这一时期,宝宝特别热衷于藏东西的游戏。在一个储物箱里,宝宝看见妈妈往里面放了一个球,便开始翻找,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他会摊开双手自言自语“球没有了”。

这种由肯定句到否定句的发展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你的孩子开始说“没有了”、“不转了”,那标志着他的语言发展又更进一步了――他不仅会描述自己看到的事情,而且能自如表达动态的变化。

PART31岁半~2岁 我的意思你明白

关键词:简单交流

1岁半~2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跟成人进行交流。到两岁左右,疑问句增多,开始表达自己探索世界中的一切疑问,并渴望得到积极的回答。

孩子,你需要我们怎么做呢?

仔细聆听,认真回答

这个阶段的孩子,说话已经非常有意义,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许在一些父母看来,孩子很多时候都是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不需要过于关注,其实不然。

孩子在这个时期,已经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或者是疑问,或者是观察到的让孩子惊奇的事实,或者是孩子联想到了什么等等,需要我们用心聆听并作出积极反应。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更是要认真对待,科学并智慧地回答孩子,不要敷衍。

自言自语――自我建构

这个阶段,孩子经常会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这是他内心在进行自我建构,把自己想象的内容跟生活中的事件或者书中情节联系起来。比如,宝宝看到鸡蛋,忽然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啪!哎呀,打破了,这可怎么办?”妈妈仔细想了想,才明白宝宝联想到了《精灵鼠小弟》上面的故事情节,边想象鸡蛋打破的情节,边说出了上面的话。

孩子自言自语的时候,不要打断孩子,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建构知识的大楼吧!

PART4 2~3岁 顺畅表达

关键词:复杂句

两岁以后,孩子的语言逐渐由简单句向复杂句过渡,会使用各种形容词、副词和连接词等,交流几乎没有问题。

孩子,你需要我们怎么做呢?

一起来讲故事吧

亲子阅读是孩子发展语言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亲子阅读在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开始,而两岁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亲子阅读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跟孩子分享图画书的时候,要注意留几个关键词或者关键的句子让孩子来复述,说不定就在下次,孩子就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了,甚至还会煞有介事地说“从前……然后……最后”,非常神奇!

复杂的句子我也懂,要注意变换句式噢!

孩子对我们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变化句式。复合句、被动句都不在话下?这个小孩已经不能小觑了,你说什么他都明白,即使一下子听不明白,他也会大声说:“我刚才没听懂,再说一遍吧!”

全家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