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评价范文第1篇

1、核能工程项目动态经济分析与评价软件(PLTCST)

PLTCST是1984年国内为了论证核电工程开发的,采用通用动态经济模式和预测方法以评价和比较核电厂和火电厂投资效益及发电成本。用逐年费用和资金等值方法计算名义币值和常币值下的核电厂或普通厂的基本价、固定价、建成价及发电成本,对不确定性因素做了敏感性分析,绘制了项目盈亏平衡点。

2、核电工程数据库(NPEDB)

NPEDB是1996年国内专家提出拟建的核电数据库,记录核电厂在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安全分析、经济分析和环境评价过程中的有关大量数据、文本和图形信息,包括基础研究数据库、项目管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材料数据库、运行数据库、安全分析数据库、经济分析数据库和环境评价数据库等子库。

二、国外研究现状

1、能源与电力评价程序(ENPEP)

ENPEP是由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发的,完整版由美国能源部转交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ENPEP包括能源需求分析模型(MAED)、维也纳自动系统规划模型(WASP)和环境影响分析模型(IMPACTS)。

能源需求分析模型的需求预测是基于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和生命周期,以及长期各类型能源需求的相互关系。通过能源消费结构分解,分析结构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终端用户技术参数的变化和能源配送网络的竞争性,MAED对特殊需求和常规可替代能源进行差异分析。

维也纳自动系统规划模型通过分析国家或地区各种能源的竞争力,在用户特殊需求约束下,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最优扩展方案,评价核电的地位。以MAED预测的能源和电力需求,WASP制定电力系统的扩展方案,最终IMPACTS分析扩展方案对环境的影响。

2、核电厂项目评标模型(Bideval-3)

Bideval-3是IAEA为核电厂投标设计的模型,包括资金成本块、燃料循环成本块、运行维护成本块和敏感性分析块,辅助用户对投标方案进行经济核算。

在此过程中,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十年计划”(DECADES)研究经济、社会、健康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电力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提供电力部门决策的整体性框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由于该计划方法导向和计划维持较为复杂,2000年IAEA已中止该项研究。

三、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核电市场条件下,国内核电经济性评价只是一些财务指标计算的电子处理,外部环境的影响评价还处于定性阶段,内部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国外的研究集中在整个能源系统规划的评价和核电厂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其它的环境和资源约束均作为外生变量。

现有方法对核电项目经济性的评价主要是从发电成本和盈利能力进行财务分析,分析过程中未考虑核电开发流程的特殊性和贴现率的处理方法。

1、核电开发流程的特殊性

核电开发不仅涉及核电厂的建造、运行和退役问题,安全性方面的潜在问题涉及开发利用的整个流程。前端的核燃料生产和乏燃料后处理是关注的焦点,并最终影响公众的接受性,公众对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增加了核电的成本。

2、贴现率的处理方法

常规的贴现方法是基于风险状态下时间价值的考虑,作为基荷运行的核电厂效益是相当稳定的,核电的成本主要来自初投资,燃料费仅占总成本的13%,燃料价格较煤电对核电成本的影响相当小。以静态的贴现方法衡量核电的经济性低估了核电的长期经济效益。

四、发展方向

核电开发的整个流程涉及天然铀的开采、转换和浓缩、新燃料的制造、电厂的建设、运行维护、乏燃料的后处理以及电厂退役和废料处置。因此对于核电经济性的评价应内化整个开发流程的所有外部性成本。

天然铀的开采、转换和浓缩以及新燃料的制造一般都具有军工背景,是外部性成本计量最为缺失的部分。核电需要分担核工业发展初期的基础研发、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能力建设的费用以及核电流程前端产生的环境成本。

在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行维护阶段,核电作为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带来正的外部性,电厂的运营对于周围环境的友好性以及公众的接受性和风险的规避都需要综合计入核电的成本。特别是在政策诱导的环境下应合理评价核电发展占用的公共资源。核电厂整个寿期内贴现率的选取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经济环境、技术成熟度、资金规模等因素的综合体现。

经济评价范文第2篇

为了对每个水利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经济分析,应拟定几个方案进行比较,然后选定其中最优的方案。拟定的各方案应具备下列的可比性:第一,研究的深度基本一致;第二,计算费用和效益的价格标准应当一致;第三,各比较方案的经济分析期(资金的时间价值)应当相同,如各方案的经济寿命不同,可采用各经济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共同的经济分析期,并采取相同的起始基准年;第四,采取同一的资金时间折算率。

各方案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相互独立的,甲乙方案可同时独立存在,选定甲方案并不妨碍选定乙方案,如资金充足也可同时选定甲乙两方案。二是互斥的,选定其中一个方案就不能选定其余方案。

二、水利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水利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所突破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

1. 政策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发展机制不灵活,发展思路不开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几个水利产业政策文件,但由于贯彻执行难度较大,加上有的水利部门难以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圈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收效甚微。

2. 水利产业经济规模单一、档次低。我省水利产业经济规模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开发力度缺乏完整、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水资源经营企业面临着资产不优、经营无门、财力薄弱的局面,经营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强势,譬如供水、水利旅游等。

3. 资金短缺。一批水利项目亟待开发,但资金缺乏,同时也缺乏筹资策略,筹资数额远远跟不上需求,严重制约着项目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4. 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等等。水利系统造就了大批懂工程建设的人才,但经营管理人才屈指可数。更不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这是造成水利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进行工程(或方案)的经济评价,分析计算工程在经济寿命期(或计算期)内各年发生的费用与效益时,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分为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即把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称为静态经济分析;把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称为动态经济分析。

1. 静态经济分析

所谓静态经济计算方法就是在投资、效益和年运行费用计算中不考虑其时间价值,方案的比较选择是建立在国家规定的标准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直观,使用比较方便,概念也比较清楚。但静态经济计算方法,由于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是静止的,不随时间而变化。实践证明,这种计算方法容易造成资金和物资的积压,增大基本建设投资,因此这种计算方法是有缺点的。

2. 动态经济分析

动态经济分析方法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进行动态经济分析时,必须明确工程项目基准年、经济计算期和报酬率等有关参数。

(1) 动态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①效益费用比法

效益费用比指的是工程效益(毛效益)和工程费用的比值,可以用经济计算期的总值,也可以用年折算值。

②净效益法

净效益指的是在经济计算期内,效益和费用的差值。可以用总值,也可以用年值折算。

③内部回收率法

内部回收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某工程项目内在的回收投资的能力或内在的取得报酬的能力。也就是要计算出在什么利率下,该项工程在整个经济计算期内的效益现值,与该工程的全部费用现值相等,井可分析工程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④投资回收年限法

投资回收年限是指工程投资从建成到获得回收的年限。即工程基本建成后,各年累计折算效益等于累计折算费用的年限或各年累计折算净效益和累计折算投资相等所需的年限,通常可列表计算求得。

(2) 动态经济各种计算方法比较。

①效益费用比法概念清晰明确,很符合经济学理论。但这种方法应用于同一工程的不同规模方案比较时,不能单纯采用效益费用比,还必须同时计算增值效益费用比,才能作为方案选择的依据,比较麻烦。

②净效益法中的现值法,其概念明确、简单、容易理解,但在处理比较大的数字时,容易出现数字错误。而且它与方案的投资不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现值相等时,需要的投资可能大不相同。

净效益法中的年费用法和现值法差不多,两者只差一个固定乘数(A/P,i%,N)。可是其计算数字比现值法小许多,不易弄错。当比较方案经济计算期不相同、使用其他方法有困难时,年费用法仍可适用,这是本法的一个最大优点。

③内部回收率法的优点,是因为它不需要一个事先选好的折算率,回收率对于投资人来说,具有明确直观的意义,而其结果能与许多其它投资方式进行比较,在财务分析上和决定贷款利率取舍时,具有独特的优点。对于同一工程的不同规模(或不同保证率)的方案比较,要计算其增值回收率,比较麻烦,且易弄错。而且在方案选择前,必须先确定最小容许折算率,才能对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从而又失去它并不需要事先选好的折算率的最大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在经济评价中,用于方案选定后,求出巳选定方案的经济回收率和财务回收率,还是十分有用的。

④投资回收年限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概念清楚明确。这种方法对于上级领导部门决定方案取舍时,能提供一种清晰明确的概念。

四、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步骤

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分析,采用影子价格,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据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条件下,从项目财务角度分析,采用财务价格,计算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研究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项目经济评价应遵抓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规定,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分为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评价各有其任务和作用。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社会)整体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国民经济评价着眼于考察社会为项目付出的费用和社会从项目获得的效益,故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的各种补贴等不作为项目的效益,各种税金等不作为项目的费用。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确定项目实际的财务支出和收入,各种补贴等作为项目的财务收入,而交纳的各种税金等作为项目的支出。国民经济评价要分析、计算项目的间接费与间接效益,即外部效果。财务评价只计算项目的直接支出与收入。

五、经济分析的注意事项

1. 在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方面,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经济类型,按照经济费用与经济效益计算的原则进行分析。对企业来说,由于项目规模或产品的特点,一些项目的外部效果不大或无法度量,使得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项目不做或不可能做经济分析。以前的投资项目由国家审批,价格也存在各种差异,项目论证侧重经济分析,经济分析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项目取舍,相对轻视了财务分析,在项目实际运行时因资金、入不敷出、无力偿债而搁浅、下马、甚至破产。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基本上不存在扭曲,大部分项目不再有必要做全面的经济分析,应该根据项目情况适当简化经济分析。有些项目可以做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风险分析、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等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要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选择分析内容,但所有项目必须做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2. 应根据建设项目决策工作不同阶段的要求确定经济分析的深度。项目规划、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经济分析可以适当简化,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经济分析,应该系统分析,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投资风险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3. 建设项目经济分析的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建设期应参照项目建设合理的工期或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运营期应根据项目特点参照项目的合理经济寿命确定。

六、项目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

经济分析所采用的费用和效益数据,在估计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应当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了解各种因素(如投资、工期、效益等)的变动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并估计可能承担的风险。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两种。

1. 敏感性分析

计算工程项目由于所估计的投资、工期和效益发生一定的误差所引起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如投资增加20%,对内部回收率或效益费用比的影响。可进行单因素的影响分析,也可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

经济评价范文第3篇

自2003年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发展模式受到广泛认同。城市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是碳排放的主体,同时,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以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实时、动态的分析评价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提高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因此,构建科学、系统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就应该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做深入了解。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相继出现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经济形态。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遵循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来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而绿色经济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经济,着力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全社会人民生活的水平,保障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之间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后人们深刻反省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后的产物,都强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平衡,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其次,最终目标一致。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虽然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产生背景相同、最终目标一致,但三者又有所区别。首先,研究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角度研究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物质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绿色经济则通过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低碳经济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研究通过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效和采用新能源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次, 研究方法不同。循环经济是通过对物质的高效、循环利用来实现减少开采和消耗的目的;而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为目标,节约利用能源与资源;低碳经济则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虽然提法不同,但产生背景相同,最终目标一致的,都是通过科学处理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而低碳经济更加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节能减排。因此在城市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沿着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节能减排的轨迹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建立

(一)子系统划分及子系统权重确定

根据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的始终,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共同关注,而低碳经济更加强调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更要以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为核心。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涉及多方面协调、有序发展的统一体。需要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描述。因此,我们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系统分为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和节能减排五个子系统。 其中经济、环境、社会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共同关注的,而科技和节能节减排是低碳经济特别关注的。

子系统权重运用AHP方法,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来确定。通过采用“1—9”比例标度法对各子系统之间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子系统之间重要性比较的比例判断矩阵A,根据A矩阵求解方程AW=λmaxW并进行一致性校验后得到各子系统权值Wi。

(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城市低碳经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为了科学地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应该建立一整套设计合理、内容全面、操作简便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果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很难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因此,通过对众多文献中提出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动态性等原则,从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和节能减排五个子系统出发,选取了20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首先,根据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中所选取的指标,根据统计年鉴查找指标对应的原始数据,可以构建有n个单位的P项指标构成的数据矩阵X=(Xij)n*P (i=1,2,...n;j=1,2,...,P),然后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对于正向指标,■;对于负向指标,■。 其中:Xij为指标原始数据; X*ij为无量纲化后的数据; Mj=max{xij}; mj=min{xij}。根据无量纲化后的数据矩阵X*ij,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计算R的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得到对应的P个根,记为λ1、λ2、...λP,每一个特征根对应于一个单位特征向量。根据评价要求,选择前K(K<P)个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通常是采用“累计贡献率原则”(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然后,用主成分的单位特征向量系数作归一化后得到指标权重。

(四)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建立

四、北京城市低碳经济评价实证研究

通过从北京统计年鉴、环境年鉴、人口年鉴以及相关文献中收集数据,我们得到了北京2001—2010年20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首先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得到各子系统之间重要性比较的判断矩阵,运用AHP方法计算出各子系统的权重,如表1所示。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个子系统的指标进行分析。下面以社会子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无量纲化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社会子系统中评价指标的相关系统矩阵R,并求出R 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图1所示。

根据SPSS的输出结果,前两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78.619%,即前两个主成分保留了原有指标的78.619%的信息,说明前两个主成分包含了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选取前两个主成分利用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和主成分得分来计算主成分得分系数。利用公式F=0.448x5+0.357x6+0.427x7-0.043x8和F''''=-0.248x5+0.383x6+0.020x7+0.793x8可以计算出社会子系统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78、0.274、0.203、0.245,再乘上社会子系统的权重可以得到社会子系统各指标的最终权重,见表1所示。其它子系统的计算过程与社会子系统相同。运用所建立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可以计算出北京城市低碳经济评价得分数据,如表2所示。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分析,建立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科技、节能减排5个子系统、20个指标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确定了子系统和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通过采集北京2001—2010年10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城市低碳经济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①付加峰,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9—43

②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5

③Liu beilin. Research of urban low-carbon economy evaluation System[J],2011:362—366

经济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经济评价;探讨

1 项目经济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项目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和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对项目在财务上的盈利性和财务收支方面的清偿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均运用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即费用与效益比较的理论,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采用现金流量分析及报表分析方法,以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盈利性分析指标作为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两种分析评价都要在完成项目交通量预测、路线走向、技术标准、建设规模、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等方案基础上进行。

国民经济评价站在国家和地区的层次上,使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经济参数,计算项目需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项目对国民经济整体提供的效益,分析项目给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大小,考察项目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依此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可取性;财务评价站在项目的层次上,从项目的经营者、投资者、未来债权人角度出发,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分析各方的实际收益或损失,分析投资或贷款的风险及收益。

项目经济评价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宏观水平上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社会公平分配目标、部门与地区的经济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目标等宏观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评价是对公路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达到的何种程度所作出评价,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贡献,并且是投资管理部门、经营决策者和投资主体进行决策的依据。

2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

1)财务评价,即根据国家现行则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顶测项目的效益和费用,从项目的财务角度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则务状祝,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即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计算项目的效益:降低运输成本、旅客节约时间及减少交通事故效益。评价时应对效益和费用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计算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投资行为的经济合工里性。

3)不确定性分析,即对各种具体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建设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的研究。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用来判断项目在财务收支上的平衡情祝,是评价项目财务收益的重要方面,也对项目的财务问题,如运价水平做出判断的依据:敏感性分析用来判断项目的基础数据发生变化时,经济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以及项目可能承担风险的能力:风险分析用来对项目的风险程度作出定量分析,研究和计算各种因素在指定变化范围内对经济效益指标期望值的影响和概率分布的一种方法。经济评价应加强风险分析。主要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则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3 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因素分析

1)工程造价。多年来,传统的概预算定额一直作为公路工程造价确定的依据,因其是国家主管部门进行编制、管理,企业实际并无定价的自,因此,公路工程造价的确定过程不过是一种特殊计划程序的执行过程,按照现行的确定方法确定的公路工程造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计划价格,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现行的公路工程造价确定方法越来越显小出很多弊端,需要进一步探索。

2)远景交通量。远景交通量即远景年分配在路段的交通量,通过交通量预测可以得到远景年的路网交通情况,从而为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标准提供依据.区域未来的路网交通量的确定,也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以及制定项目建设计划的基础.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采用“四阶段”法,并考虑交通诱增、交通转移以及道路收费对道路交通量的影响。交通量预测的大量基础数据都来自预测和估计,难免有不确定性。

3)相关参数的取值。在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选取方而,也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如:( 1)上地的影子价格:各地区上地的稀缺程度和机会成本差别很大,应分别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测算其影子价格;(2)影子工资: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劳动力的素质、创造价值的能力也相差很大,不同项目的劳动力影子价格也有很大差别,那种利用全国人均GDP作为全国劳动力的影子价格,或者主张由国家公布一个全国都通用的劳动力影子价格转换系数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3)社会折现率:现在普遍认为应该由国家公布一个统一的社会折现率,然后要求各地区的所有项目都使用.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金机会成本不一样,因此,采用统一的社会折现率也不可取;(4)影子汇率:由于外汇的稀缺性及在我国受到管制,各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的创汇能力及外汇的稀缺程度也有异,因此,外汇对不同地区的经济价值也应有所不同。

4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效果

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扩大工农业生产、商品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和地区财政收入的效果;对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对地区增加就业人员和工资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效果;对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如文化、卫生、科技、经济、政治等)的效果;对地区产运布局合理化的影响;对减少物资消耗,如燃料等的影响;对地区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及土地、水资源占用等影响;地区公众心理、国防安全及其他的影响。

5 结束语

公路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后评价)是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决策。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准确性又依赖于计算所需的基本数据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项目评价基础的统一性,以及不同项目乙间的可比性。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尽快建立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建议在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适当考虑项目外部效果的定量计算,以期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经济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经济评价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全球能源日益供应紧张的现在,绿色建筑是各国建筑发展的总体趋势。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绿色建筑更是建筑业的发展和追求目标。绿色建筑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人居环境的优化,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分析并掌握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费用经济评价,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一、绿色建筑经济评价原则

绿色建筑是指通过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担和要求;建筑与自然和谐并存,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生活空间。绿色建筑主要强调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付出生态、资源代价较小,建筑能耗小,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同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较好,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实用性强,舒适度高。

(一)绿色建筑主要要素

绿色建筑主要突出全寿命周期,主要是指建筑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营运,从建筑材料的获取到建筑寿命终结后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或者降解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和周期均体现了绿色和环保的理念。耗用能源种类方面,绿色建筑主要采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再生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耗用。环境保护方面,绿色建筑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强调建筑和自然和谐相处和并存,建筑的生存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舒适度方面,绿色建筑强调建筑和自然的融合,强调实用性,避免浪费,突出结构的健康舒适。

(二)绿色建筑经济评价原则

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与传统建筑经济评价存在差异,因此,在评价模式和指标的选取上都应突出“绿色”对经济价值和效益的影响。主要评价研究原则包括:

1.科学性。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中,应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选取精确可靠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于确定性相对较弱的信息与数据,应结合大量的实践数据进行联动分析,以科学的反映出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和效益。

2.全面性。对绿色建筑进行经济评价,应坚持全面性原则,一方面应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评价,即通过成本下降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还应考虑绿色建筑对建筑舒适程度的改善、效率的提高、环境的保护等,因此,应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将相关各方面因素考虑进去,综合评价绿色建筑的性能。

3.灵活性。绿色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在具体进行经济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绿色建筑的不同情况,采取差异性的经济评价模式和指标,以选取最贴合实际的经济评价方式。

4.合理性。应合理选用经济评价指标,降低经济评价工作的复杂度,提高经济评价的效率,将评价的结果以最简明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具有可理解性和直观性,以方便选择最佳的绿色建筑方案。

二、绿色建筑经济评价分析

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主要是将“绿色”的概念引入传统建筑经济评价中来。由于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差异在于绿色材料和绿色技术的采用,因此,绿色建筑重要技术与经济的评价应强调“绿色”理念。这就意味着在评价中应摒弃仅仅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观念,重视项目在环境、技术、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注重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同时,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应以全局着眼,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主要步骤应包括三个部分:建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大小、进行具体评价。

(一)建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工程项目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绿色。无论采用何种具体关键技术方案来实现建设单位对绿色建筑评价等级的需求,我们都需要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技术难度以及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对各分项技术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科学、全面、实用的关键绿色技术方案,才能找到在既有条件下最为“绿色”的技术方案。在实际情况下,需要根据项目本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或修改处理。

(二)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专家估测法、模糊逆方程法、主成分分析法、频数统计分析法等。根据对历史资料的需要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逆方程法属于第一层,其对历史资料的依赖程度最高。因而,在原始资料易于获得且较为丰富的情况下,利用这两种方法确定的权重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行度;频数统计分析法与专家估测法属于第三层,其完全依赖专家的经验,对历史资料的依赖程度最低,因而受主观性的影响就最为明显。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属于第二层,在历史资料的使用以及专家经验的采纳上均比较居中。目前,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原始资料是比较缺乏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处于第一层的方法的使用效率。而对于处于第三层的方法,由于其主观性太强,操作性与可信度均受到质疑。所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用处于第二层的方法更为合适。

(三)进行具体评价

进行具体评价执行主要包括三项工作,即评价标准设定、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

1.评价标准设定。所谓评价标准是指对每个指标进行评价时的评判依据。对于不同类型的关键技术方案,通常需要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体系。尽管如此,在这些不同标准体系中也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因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事先设置一个模版,然后依据不同类型的方案进行适当地丰富和修改。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通常包括指标范围的定义、评价方法、评价取值标准以及评价依据等。在进行评价标准体系设计时,如果发现有些评价指标的评价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较差时,可以形成对事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反馈。

2.单项指标评价。单项指标评价的对象为处于预先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后一级的指标。因而,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处于最后一级的指标通常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定义明确性、相互独立性、完备性等。单项指标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指标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数据的处理。在进行原始数据收集时,首先需要对评价标准体系中的各指标范围、评价依据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科学的数据,并提高收集工作的效率。在原始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项目参与各方的优势,从而增进沟通。在得到了相关原始资料后,就需要根据标注体系中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取值标准进行具体的数据处理与评价工作。

3.综合评价。利用事先得到的各层指标的相互权重关系,结合已经得到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得到各关键技术方案的综合评价得分。在完成了所有拟采用关键技术方案评价后,需要将所有方案的评价结果数据进行汇总。

三、结论

绿色建筑作为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建立完善的经济评价指标,确定指标评价权重,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具体评价。评价中,应注重引入“绿色”理念,建立着眼于全局的评价方式,注重建筑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长远影响,关注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舟.我国引入和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J]. 上海节能. 2011(01)